今天的中国更需要“韬光养晦”精神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相继发生,社会主义阵营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面对急转直下的政治形势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事关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思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便是其中之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应该有不同的解读。
在改革开放初期,只有韬光养晦才能有所作为。
因为发展是中国的第一要务,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必须先韬光养晦,积聚实力,而后才能有所作为。
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营造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和平环境,对于某些非核心问题,中国的态度是克制和忍让的。
在美国”误炸”中国驻南使馆,中美南海撞机等事件中,中国方面的处理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是韬光养晦。
考虑到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并不强,一味的强硬只会压缩中国和平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中国能有30年的时间专心搞改革开放,与始终奉行韬光养晦的战略是分不开的。
韬光养晦客观上促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必需的宝贵的和平环境。
在当今时代,既要韬光养晦,也要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不是目的,坚持韬光养晦是为了有所作为。
前人的韬光养晦给了我们有所作为的基础——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利用手中的经济魔法棒,中国在玩转各大洲的同时悄然施加着自己的影响力。
在叙利亚内战、乌克兰危机、朝核问题、伊核问题上,世界已经无法不重视中国的看法。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威望和有力作为,印证了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巨大影响力。
此外,在涉及自身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也能够更好地应对。
“中华民族铁骨铮铮,领土问题绝不退让”是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
在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问题上,中国更明确地表明自己的主张,“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赢得了国民的普遍拥护。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有度的,我们在贯彻“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时也要注意把握度。
中国应继续韬光养晦
国 的 困难 ,从 而 让 外 界 了 解 我 们 目前
的 发 展 水 平 还 是 很 低 的 ,在 如 此 之 低
中国在 某 些 方 面 ( :果 断决 策 、 如
强 力 执 行 ) 的 相 对 优 势 , 看 清 了 我
际责 任 。
【岁的 “ 6 姚明”
成 为 世 界 经 济 老 二 的 中 国 经 济
面临着 更 加复 杂 、更 加严 峻 的经 济 肜 势 。 金 融 危 机 不 仅 让 我 们 提 升 了
在这种情 况下,我们一定要韬光养
晦 ,不遗 余 力 打 消 外 界对 中 国 的猜
疑和 恐惧 。 第 二 , 国 内政 治 、 经 济 、 社 会
呢?以下五条供讨论 思考 。 第 一 , 要 充 分 厘 清 中 国 发 展 的 核 心 利 益 和 非 核 心 利 益 。 中国 发 展 的
核 心 利 益 是 主 权 的 尊 严 、 领 土 的 完
度 促 进 这 些 核 心 问题 的解 决 , 比如 :
资产泡沫 、低碳经济 、资源限制等 。 如 果这 些 问题 在 中期 内得 到 有 效解 决 ,将 会 为 中国 经 济 的 长 远 发 展 奠 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够 在 韬光 养 晦 的 战 略 基 础 上 再 坚持 3 O
更加 突 出 , 以及 中 国经 济 在 发展 过 程 中暴 露 出 的 内需 相 对 不 足 、 城 市 化 进 程 过 慢 、 资 产 价 格 高 涨 等 不 利
影响 。 怎 么 办 ? 我 认 为 : 韬 光 养 晦 ” “ ,
在 这 些 非 核 一 利 益 问题 上 ,我 们 完 全 t l ,
当代韬光养晦
正确理解和奉行“韬光养晦”“韬光养晦”方针是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中国对外战略方针,一共有16个字:“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这为中国充分利用和营造有利的国际大环境、稳步提高综合国力,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中国与发达国家实力差距仍然十分悬殊,与此同时,中国所面对的国际环境仍然有许多不利因素与诸多困境。
因此,中国尚须继续奉行“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韬光养晦”方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中国国内,强调“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少管别人的事”。
其战略目的是通过不当头、不扛旗、不称霸的来赢得和平的发展环境,实现中国富强。
中国改革开放这些年的发展不能不说得益于韬光养晦的方针。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外都存在对韬光养晦方针的含义不同程度的曲解。
“韬光养晦”之所以被西方曲解责难,一方面深刻反映了西方国家一些人士对华固有的政治战略偏见,以及少数反华势力顽固坚持的冷战思维,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国内对“韬光养晦”的翻译和解释存在疏漏与偏差有关。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误解,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对“韬光养晦”这一成语的理解有误。
从本质上说,“韬光养晦”是指行事低调、谦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倡导的一种人生美德和哲学思想。
而不能拘泥于字面意思理解为“阴谋”、“钻营”等处世伎俩。
二是对“韬光养晦”外交战略思想的理解有误。
“韬光养晦”战略是在客观分析国际形势和力量对比,充分考虑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作出的正确决断,而非主观臆断或“权宜之计”。
从方针中我们不难看出,“有所作为”基于“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统一,不可割裂。
众所周知,消极理解和执行“韬光养晦”,容易为人所用,不符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但过分强调“有所作为”,热衷于在国际事务中起“领导”作用,也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对抗,从而影响乃至破坏和平发展的大局。
中国目前仍需坚持韬光养晦
发 生 的一切 。 促使 西 方 重 新 思考 中国 、 识 中国 , 认 而这 种认识 和思考 一旦 走过 头 .就会 变 成脱离 事 实 的夸大其 词和过 分 渲染 。出现对 中国 国际地 位 的 “ 略幻觉 ” 他 们会 再 次把 中 国威 胁 论 和 中国 战 , 责任论 抬出来 , 替 使用 “ 杀 ” “ 杀 ” 交 棒 加 捧 手段 , 对
世纪 亚太地 区的 主导权将 理所 当然 掌握 在 中国手 中 这些 自我膨 胀 、 自尊大 、 妄 自夸 实力 、 因有 些微
成 就 而沾沾 自喜 、就想 到处 显示 力量 的政 治泡 沫 行 为或 泡沫心 态 , 不是天 真便是 别有用 心 , 都是 战 略 之大忌 . 最终 受损 害的还是 中 国 自身 。
够“ 当头 ” 来对 抗 西 方 。 和者 则 希 望 中国发 展 出 温
和西方不 同的 国际关 系模 式为广 大发展 中国家起
示 范作J 。 手 J 挑 战三 : 中国 国 内 民众心 态 膨 胀 由 自信变 为
自 满
性。 它对 社会足 以构成威 胁 , 必须在 公共 权力 与公
民权 利之 问设置严 格 的界限 。杜绝那 种无 限权力 的产生 和运行 。 就是说 , 也 要设 置权 力 的边界 抑制 权 力 。权力 的边界 就是指权 力应 当在 一定 的 范 围
侵犯 。在 宪政 国家 中 , 任何权 力都 应 当受到 制 约 . 任何权 力都 有其 不可逾 越的边 界 , 只有这 样 , 民 人
才能享 有权 利 . 实现 自南。 因此权 力伦 理 的基本精 神还包 括制 约权 力 . 让任 何权 力都有 行使 的边 界 :
光养晦 时代 已经 结束 , 还有 甚者 主张 , 中国应 在各
对国家“韬光养晦”的理解
对国家“韬光养晦”的理解摘要:《战国策》曰:“谋未发而闻于外,则危。
”一个大国强国,如果通盘的谋略策略尚未考虑成熟,内部协调尚未一致就急于采取行动,就会让人通过你的言行摸到你的心思,就会适得其反,产生不利于己的后果。
韬光养晦,百度百科里这样解释:是汉语的一个成语,主要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意思。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这个成语被邓小平拿来,阐述中国在当时情况下的外交战略方针。
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
其根本点是要寻找有利时机,发展和壮大自己;是要审时度势,争取主动,独立自主;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旗帜不倒,增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灵活务实思想方法和个人风格的体现。
似乎这个成语专门是用来描述中国外交战略的,但早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已有不少中国学者认为韬光养晦对外战略已经时过境迁,该调整了。
理由主要有以如下几点:第一、中国已经足够强大,不必再韬光养晦。
第二、美国已把战略东移至亚太,中国已然成为美国的主要防范对象,中国提不提韬光养晦都无济于事。
事隔多年后,特别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风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中国在事关本国核心利益的问题毫不含糊,立场坚定,出手有力,往往是数招之内解决问题,比如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及中日钓鱼事件。
中国国力的上升、中国在某些问题上的果断和强硬,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韬光养晦战略的思考。
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对各种资源进行投资,不论是非洲的矿产还是美洲的油田,到处都有中国的影子。
全世界都已经知道中国很有钱,而美国不只一次的“提醒”中国要尽到一个大国的“责任”,我们的回答则几乎千篇一律: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在我看来,韬光养晦外交战略至少在未来十年内对中国仍然适用。
理由如下:第一、中国的经济总量及经济质量与美国相距太远;与此同时,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迅速增长的经济速度不相符,换而言之,当下中国之综合竞争能力并非世界第二,更不是世界第一。
中国崛起中的艰难抉择
郑永年: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2013年05月07日08:26:35 来源:新华网新加坡频道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在《联合早报》网站上发表评论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在国际关系中面对困难时做出的反应,并对中国未来的战略选择提出了建议,原文内容如下:客观的形势表明,比起其他任何时候,今天的中国更需要邓小平所提倡的“韬光养晦”精神,更需要低调。
中国目前的国际关系局势,尤其是亚洲(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各方面的发展表明,中国开始进入其崛起进程中最为艰难的时刻,也面临着最为艰难的战略选择。
这里主要包括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中国与一些东盟(亚细安)国家关系中的南中国海问题和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边界纠纷等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主权问题。
尽管中国和其他国家也存在经济、政治等其他方面的问题,但都不能和主权问题相提并论。
非主权问题都不会影响到中国的整体现代化进程,而主权问题则很不同。
中国把与主权相关的问题视为核心国家利益问题,可见问题的重要性。
说穿了,中国在“核心国家利益”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一旦受到“威胁”,政府层面只能做最强硬的反应,而不管这种反应的代价如何。
社会层面更是如此,在主权问题上,无论是强硬派还是民族主义派,都可以毫无理性地“理直气壮”来维持他们所认同的“国家利益”,把自己视为是“爱国的”,而把一些真正理性的声音视为是“卖国的”。
人们最近所观察到的中国在所有这些问题上所做出的反应就是政府和社会层面互动而强化的结果。
中国的反应是本能式反应当然,如果站在政府的立场,也不能说最近中国的反应没有任何理性。
面临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必然做出这样那样的反应,尤其是当中国有能力做出反应的时候。
但从一个宏观历史的角度来看,人们可以对中国的作为进行深刻反思。
在很大程度上说,中国的反应方式是一种本能式的反应,而不是一种基于人类理性之上的反应。
如果是本能式的反应,那么最终有可能导致国家利益的最小化,甚至完全走向反面。
中国仍须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业论中国外交政策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专业班级:地质10—5班学号:311003000524姓名:毋亚文中国仍须坚持“韬光养晦”外交战略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为中国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中国与美国的实力差距仍然十分悬殊,中国所面对的国际环境仍然有许多不利因素,与此同时,中国自身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困境。
因此,中国尚须继续奉行“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关键词:中国;韬光养晦;外交战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重申,中国仍将奉行‚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在国际上坚持不扛旗、不当头。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会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要绁续坚持这个方针?答案是肯定的,没有任何理由改变这个方针。
‛【1】一些退休的老干部也强调,中国不会改变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执行的‚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中国的崛起道路很长,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刚刚开始。
邓小平留下盼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思想,至少还要管一百年。
‛【2】较之于上述官方和半官方的一致口径,学术界关于‚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认识却大相径庭,主要表现为:一部分学者认为,国际形势已经今非昔比,中国已经强大了。
无须再坚持已经过时的外交战略:另一部分学者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中国仍不够强大,仍需韬光养晦。
学术界关于‚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争论,有利于加深对‚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认识。
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执行并完成我国的外交任务。
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
一、关于‚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争论目前学界关于‚韬光养晦‛的争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韬光养晦‛的含义:‚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关系;‚韬光养晦‛是战略决策还是权宜之计;中国现在是否还需要坚持‚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3】一言以蔽之,中国现在是否仍然需要坚持‚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应坚持“韬光养晦”
应坚持“韬光养晦”作者:王嵎生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09年第02期现在,国内有一些文人头脑发热,说什么“韬光养晦”是“鸵鸟政策”,应该放弃;我们现在有能力同美国“分庭抗礼”,或者“平分秋色”;中国人民一定要出一口恶气,等等。
爱听“赞歌”可能是人之常情,但“赞歌”容易迷人,使人飘飘然,甚至忘乎所以。
国际上某些人精心谱写的“赞歌”,实际上是一颗新式的“糖衣炮弹”,要利用中国一些人的浮躁情绪和简单的“大国心态”,麻痹中国人民的忧患意识。
他们大肆渲染和夸大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其真实目的就是要引起西方,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的惊恐,从根本上感到中国“威胁”和“挑战”的严重性,从而动员敌对中国的势力联手遏制中国崛起。
虽然中国人民几代人孜孜以求的“扬眉吐气”,现在终于成为现实,这确实大快人心,让人自豪。
但如果因此就不再谦虚谨慎了,要放弃“韬光养晦”战略思想,狂妄自大,甚至想在国际上推行一、两个大国共管世界的方针,那可不是一件好事,可能正中了国际反华势力的奸计。
他们早就说,中国韬光养晦政策不过是权宜之计,是“最大的国际战略欺骗”,中国一旦强大了,就要像美国一样“无情地追逐世界霸权”。
其实,“韬光养晦”如果是经典意义上“卧薪尝胆”的现代版,或者是像刘备那样,为了复兴汉王朝,在处于弱势地位时对曹操玩的“韬晦策略”,那说出去就是最大的不“韬光养晦”。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韬光养晦”有明显的前提,即“决不当头”、“永不称霸”和“有所作为”。
因此,本质上是不同的,说出去了也是正大光明、理直气壮的。
“卧薪尝胆”的核心是复仇,而且有特定的敌人。
我国坚持奉行“韬光养晦”战略,核心是“振兴中华”和“共同繁荣”,追求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
它既没有特定或假想的敌人,更不是为了霸权。
即使同美国这样喜欢称霸的国家,我们国家的方针也是要尽量减少麻烦,不搞对抗,从战略高度求大同、顾大局和处理分歧。
“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是辩证的统一,是一种积极的方针。
韬光养晦十六字方针
韬光养晦:应对变局的十六字方针近年来,国际形势变化快速,各种风险和挑战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以“韬光养晦”为核心的外交方针。
这一方针的核心思想是深化国内改革,强化内需,同时审时度势,在国际舞台上保持低调和养精蓄锐态势。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韬光”和“养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韬光“韬光”即指外交战略上的低调行动,秉持着沉稳、着力于国内发展的理念。
首先,“韬光”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
面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盲目行动,而是要根据自身利益和力量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并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其次,“韬光”要求我们避免大动作、频繁亮相。
在国际舞台上,保持低调不意味着缺乏影响力,而是要用更加智慧的方式维护我国的利益。
避免过度插手他国内政事务,力争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倡导和平发展。
最后,“韬光”也意味着我们要有远见和智慧。
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灵活应对。
在合作中寻求共赢、多赢,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与各国加强交流,深入理解他国需求,从而更好地构建国际合作共识。
养晦“养晦”即指强化内部实力,为应对变局做好准备。
首先,“养晦”要求我们牢固树立自信心。
只有相信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的正确性,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
我们需要坚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树立有力的文化自信,从而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其次,“养晦”要求我们加强自身体制机制的建设。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提高治理效能,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最后,“养晦”意味着我们要加强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我们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总结“韬光养晦”是我们面对国际变局的应对策略,既体现了经济发展方面的理念,也展现了外交政策的智慧。
只有通过深化国内改革,强化内部实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韬光养晦十六字方针
韬光养晦十六字方针韬光养晦,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孙子所提出的一种战略原则。
它的具体含义是在适当的时候隐藏、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发力。
这个十六字方针的核心在于策略,它告诉我们,有时候保持低调、静观事态的能力比盲目表现更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韬光养晦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
第一节:明智的选择韬光养晦的本质是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和对内在力量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组织战略,都需要做出明智的选择。
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表面的光鲜和即时的回报,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韬光养晦背后蕴含的智慧。
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才适合展现我们的实力和优势,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第二节:保持谦逊韬光养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持谦逊。
当我们成功或者受到赞誉时,往往容易滋长自负和骄傲之心。
然而,韬光养晦告诫我们要保持谦逊的态度,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只有保持谦逊,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第三节:勤于思考韬光养晦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相反,它要求我们保持思考、总结和反思的能力。
只有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所在,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和提升能力。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组织战略中,勤于思考都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第四节:抓住关键时机韬光养晦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判断何时是合适的时候展现自己的实力。
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选择合适的时机非常关键。
一个优秀的人或者组织,需要有能力洞察到关键的机会,并且果断地采取行动。
只有在关键时刻展现自己的实力,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第五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韬光养晦的理念对于个人修养、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个人修养方面,我们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言辞,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只有通过自我修养,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外界的压力和挑战。
在家庭和社会中,韬光养晦教导我们要保持谦逊和谅解的态度,促进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总结:韬光养晦十六字方针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要求我们在适当的时候隐藏实力、保持谦逊,并且时刻保持思考和洞察力。
韬光养晦详细解释
韬光养晦详细解释
韬光养晦是一种战略思想,意为隐忍养精,蓄势待发。
这个词语最早
出现在《孙子兵法》中,其核心思想是在和平时期保持低调,积极准
备战争,并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韬光养晦的实践意义非常重要。
在和平时期,国家应该保持低调,不
张扬自己的实力和野心。
这样做可以避免引起其他国家的警觉和敌对
情绪,从而保持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韬光养晦也可以让国家集
中精力发展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多的进步和
成就。
在战争时期,韬光养晦则是为了蓄积力量、节约资源、准备作战。
通
过隐忍不发、蓄势待发的策略,在敌人没有准备好或者信心动摇时出击,可以取得更大的胜利。
例如,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就采用
了韬光养晦的策略,在长期游击战争中积蓄力量,最终取得了胜利。
韬光养晦的实践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目标
制定相应的策略。
在和平时期,需要注重发展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在战争时期,则需要注重蓄积力量、节约资源、准备作战等方面。
其次,要注意时机选择。
在和平时期需要保持低调,但也不能过于消
极和被动;在战争时期,则需要把握好敌人的动向和信心变化,选择
最佳的出击时机。
最后,要注重团队合作。
韬光养晦需要团队合作,在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之间协调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总之,韬光养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只有通过隐忍养精、蓄势待发的策略,在不同场合下制定相应策略,并注重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导语:韬光养晦是一种应对变局、保持内外稳定的智慧之道。
通过从容不迫地隐藏实力和收敛锋芒,摄取外界信息和资源,积极储备力量,为未来作出更为精准、果断的决策提供基础。
而真正的韬光养晦并不止于隐藏,更重要的是能在韬光养晦中有所作为,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韬光养晦的价值韬光养晦是一种应对复杂变化的有效策略。
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过早曝光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干扰和风险,而采取韬光养晦的态度,可以在观察和积累实力的同时找到更为有效的突破机会。
韬光养晦是一种战略性的智慧。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些时候,不是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成功和光鲜亮丽的表现,而是要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底蕴,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以更为长远的眼光来谋划和规划,才能在未来取得更为持久和稳定的成功。
韬光养晦是一种谋划未来的策略。
通过韬光养晦,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发展潜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机会和市场。
在保持自身竞争力的同时,还能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动,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二、如何做到韬光养晦有所作为1. 坚定自己的定位和目标。
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以此为基准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行动计划。
在韬光养晦的过程中,保持对自身目标的坚持和追求,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
2. 积极学习和提升自己。
韬光养晦并不是静止不动,而是通过学习和提升自己,不断积累实力和经验。
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行业动态和趋势,积极参与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3. 处理好内外的关系。
韬光养晦需要处理好内部和外部的关系。
内部的关系包括与团队成员的协作和沟通,以及处理好个人的情绪和心态;外部的关系包括与合作伙伴、客户的沟通和交流,以及与市场环境的互动。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机制,保持与外界的联系,灵活应对各种变化。
4. 发挥领导力和影响力。
韬光养晦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要能够影响他人和组织,推动工作的进行和目标的实现,构建起一支有凝聚力和执行力的团队。
新时代中国外交既需韬光养晦也要奋发有为
党校学员“两带来”Chinese Cadres Tribune462019.01近年来,在一些领导干部中以及学术界,对我国外交的“韬光养晦”方针议论颇多,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还要不要坚持“韬光养晦”,如果要坚持,是否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相矛盾;二是如果还需要坚持,如何处理好同积极作为、奋发有为的关系。
解决这两个问题,对全面认识新时代我国外交战略、理解我国的对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清“韬光养晦”方针的精神实质有人认为,“韬光养晦”方针是20多年前邓小平确立的;当时的背景是,国际上苏东国家纷纷改旗易帜,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西强我弱”态势十分明显;在当时情况下,提出这一方针无疑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已今非昔比,已有能力更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并向外拓展利益,尤其是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如果我们再坚持“韬光养晦”方针,会束缚自己的手脚,不利于在国际舞台上主动作为。
那么,“韬光养晦”是否真的过时了?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弄清“韬光养晦”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当年,邓小平并不是孤新时代中国外交既需韬光养晦也要奋发有为刘建飞文_ 编者按为聚焦党校学员“两带来”,发挥党校优势、体现党校特色,本刊与中央党校教务部合作,开设“党校学员‘两带来’”栏目,每期从党校学员“两带来”问题中选取两个问题,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解答。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党校学员“两带来”Chinese Cadres Tribune 472019.01立使用“韬光养晦”这个词的。
实际上,他先后在不同场合总共用了8个词,32个字,即“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善于守拙,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埋头苦干,绝不当头”。
后来学者们认为“韬光养晦”一词是“32字”方针的核心所在,就干脆用这个词来代表“32字”方针,有时也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来表述这个方针。
韬光养晦是当今社会的生存之道
谢谢主席。
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现代人应该韬光养晦还是锋芒毕露。
我方坚决认为:现代人应该韬光养晦。
先让我来为大家解释2个定义:据《中华成语辞海》韬光养晦指的是:敛藏才智,隐居以待时。
锋芒毕露则是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注意,他是含贬义的。
韬光养晦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韬光养晦。
下面,我将代表我方从2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韬光养晦是我们在现代得以生存的重要前提。
不管是个体还是国家,生存是人立足社会的根本,没有生命便没有一切。
在现代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生存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古代可能因为一句锋芒毕露的话就被斩首贬谪,而现代也可能因为爱出风头而成为众矢之的,被人冠以傲才视物的帽子,难以生存,类似的事例远至曾经飞扬跋扈最后被自己创立的公司开除的乔布斯近至我们身边数不胜数。
个体如此,集体,国家亦然。
冷战时期苏联为了显示出自己比美国强大而锋芒毕露举穷国之物力发展军工,扬威耀武四处树敌,一边剥夺人民的幸福发展重工业,一边耗费巨资提防一个个新数的敌人,最终内忧外患,在多重作用下曾经不可一世的联盟最终轰然倒塌。
前些年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霸权也引起了包括其自己人民在内的许多国家人民的不满,四处树敌,得到了“世界警察”的恶名,大国威望岌岌可危。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浮于众,众必毁之。
”因此,要想生存下去,我们就应该适时保持低调,谦逊做事,敛藏才智,待机而发。
韬光养晦是现代人发展自己、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诚然,韬光养晦和锋芒毕露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个人价值,但毫无疑问,韬光养晦是一种更好的发展方式。
古往今来,凡能成就大事业者,无不深谙藏锋蓄志的龙蛇伸屈之道。
李白有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诗:“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急功近利、锋芒毕露只会让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你的身上,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遭人话柄得罪他人,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和升迁,就拿我们身边的人来说,难道在座各位的身边有见到过哪位整天喊着自己学习多么好自己多么多么厉害的同学能够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即使存在极少数个例,我敢说大家在表面对其尊重的背后是更多“不服气”的心态,而那些锋芒毕露的同学们也要为自己的锋芒毕露承受巨大的的压力,不利于进步。
韬光养晦是当今社会的生存之道一辩稿
韬光养晦是当今社会的生存之道一辩稿谢谢主席,谢谢评委,各位听众:大家好!非常荣幸今晚有机会和大家一同探讨“生存之道”这个古老而深远的话题。
在这之前,让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辩题中的几个相关概念。
当今社会的生存之道,是指我们立足于这个不断变革的时代,如何在适应时代发展的同时取长补短,从而谋求个人又好又快的发展。
韬光养晦,是指经过谦虚的研习去扬弃各种成规习见,隐藏才能,积蓄力量,待时而发,是谦虚谨慎的体现。
锋芒毕露,是指将自己的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是极富表现欲的体现。
结合以上释义,我方对今天辩题所提出的标准是:在变动性极强的当今社会,韬光养晦和锋芒毕露所体现的两种生存态度,哪一者更适合我们的生存之道。
我方的观点是,韬光养晦是当今社会的生存之道。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
1.韬光养晦并不等于畏缩不前,而是一种谦逊低调的人生态度。
闻名世界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在农民科学家这一桂冠之下,只是颔首低笑着说到“我一辈子只和庄稼打交道,只是一位农民而已”。
与当今众多稍微有点成就便耀武扬威、锋芒毕露的浮躁学者相比,袁隆平的大家风范便不言而喻了。
韬光养晦的袁隆平正是凭着他谦虚谨慎的钻研态度,躬耕于陇亩之间,最终才得以造福人类。
可见,要想在自身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既做到自我实现,又能够奉献社会,就必须具备韬光养晦、谦虚低调的人生态度。
我们为人处事,就是应该做一名谦谦君子,不是吗对方辩友2.韬光养晦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事谋略。
当今社会确实是机遇与发展并存,但韬光养晦就一定意味着错失良机吗韬光养晦的人之所以在平日里博观厚积,就是等着机遇来临之时约取博发。
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已达美国的126%,显然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生产国,而且是“远远”超过。
这结束了美国长达一个世纪在该领域的领袖历史。
昔日被帝国主义压迫的屈辱史还历历在目,而如今,地大物博的中国正是凭着他韬光养晦的精神光辉,步步反击,后发制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的中国更需要“韬光养晦”精神
中国目前的国际关系局势,尤其是亚洲(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各方面的发展表明,中国开始进入其崛起进程中最为艰难的时刻,也面临着最为艰难的战略选择。
这里主要包括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中国与一些东盟(亚细安)国家关系中的南中国海问题和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边界纠纷等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主权问题。
尽管中国和其他国家也存在经济、政治等其他方面的问题,但都不能和主权问题相提并论。
中国把与主权相关的问题视为核心国家利益问题,可见问题的重要性。
很多人对中国最大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并不很清楚。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把战术当成战略。
那么,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战略目标是什么?
人们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来讨论。
首先,最重要的是国家的现代化。
不管人们对现代化的重点有不同的理解,但无可否认的是,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所有中国人之间的一个最大的共识。
尽管自毛泽东到邓小平到今天,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变得更现代了,但现代化进程还远远没
有完成。
对今天的中国来说,实现可持续的现代化仍然是最高的国家战略。
实现内部的现代化,中国仍然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实现国内的现代化并不是说中国可以牺牲掉国际利益,尤其是核心利益。
中国大战略的第二方面就是和平崛起。
中国能否能够崛起当然取决于内部的现代化是否可以持续。
和平崛起意味着中国的内部现代化不会对区域和国际和平构成负面的影响或者所谓的“威胁”,更不会成为战争的根源。
实际上,从国际关系历史来看,只有和平的崛起才是真正的崛起和可持续的崛起。
中国应当选择哪一种崛起方式,是非常显然的。
从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到上世纪90年代的“和平发展”或者“和平崛起”到现在的“新型大国关系”,中国领导层的思路一直非常明确。
第三方面的大战略是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世界事务中扮演一个领导角色。
而中国能否实现这样一个战略目标又取决于前面两个战略的实现。
如果内部不能实现现代化,那么根本不可能有崛起。
从这个由内到外的战略次序来看,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崛起过程中的最艰难的时刻。
中国正在崛起,但还没有真正崛起。
无论是区域和平还是世界和平都取决于这两个因素。
第一,中国的真正崛起。
在
崛起的早期,中国有非常大的意愿向现存秩序做主动的调整,即中国所说的“接轨”。
但崛起到现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确不可能无限度地向其他国家调整自己的政策。
同时,中国也没有强大到要求其他国家向中国作调整的时候。
可以说,现在处于一种相互要求的相持阶段,各方都不会让步。
第二,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其他国家愿意向中国调整自己的政策的主要动机就是中国的区域或者国际责任。
其实,崛起和责任这两方面是相互相成的。
不能承担责任的崛起就不是崛起,即使某些方面崛起了,也成为不了大国。
也很显然,在这个关键阶段,中国的战略选择既决定了内部的现代化是否可以持续,也决定了中国的继续崛起是否是和平的。
如果选择不好,无论是内部的现代化与和平的崛起都会中断,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客观的形势表明,比起其他任何时候,今天的中国更需要邓小平所提倡的“韬光养晦”精神,更需要低调。
在一个国家崛起过程中,到了一定的阶段,一部分人甚至很大一部分人开始头脑发昏,甚至利令智昏。
大量的历史文献表明,这种现象在从前的很多大国崛起过程中都出现过。
对中国来说,“韬光养晦”可以说是国家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崛起的最基本的原则。
耀武扬威必然走向失败,这不仅对中国,对所有国家都是如此。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