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学研究回顾_康丽娜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抗战时期,中日两国之间爆发了血腥的战争,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许多进步女性作家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和笔下的文学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战争叙事,传达了自己的主张和情感。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女性在战争年代的坚韧和勇敢,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思想启示。
本文将对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的主题与形式进行初步述略。
抗战背景下,中日两国爆发了全面战争,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苦难。
在这个时期,一些在文学领域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积极投身于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们以自己的文学作品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遭遇,为抗战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战争叙事的主题方面,抗战背景下的进步女性作家在她们的作品中主要叙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遭遇。
她们以自己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刻感悟,塑造了一系列饱含深情的生动形象。
她们通过对战争期间不同群体的遭遇和生活状态的描写,表现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和无比的同情。
她们的作品中,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些作品为我们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存状态,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战争叙事的形式方面,抗战背景下的进步女性作家通常选择了以小说、散文和诗歌等文学形式进行叙事。
在她们的作品中,小说成为了主要的叙事形式,她们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生动地再现了战争年代的那段艰难岁月。
还有一些作家选择了散文和诗歌等形式进行叙事,通过这些形式,她们更加凝练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战争的思考。
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这些作品都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精妙的语言风格,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抗战背景下的中日进步女性作家在战争叙事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用自己的文学作品呼吁人们珍爱和平,抵制战争。
她们的作品既是对战争的抨击,也是对人性的歌颂,她们用自己的文学作品为人民呐喊,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抗战背景下,中日两国的女性作家在战争叙事中共同探索了许多主题与形式。
从双方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些女性作家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一种“进步”的思想倾向。
她们以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妇女地位的探索,表现了女性对于战争的不同视角和感受,以及对于社会进步的追求。
本文将就这方面展开述略。
一、主题1. 爱情与家庭在战争期间,爱情与家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许多女性作家认为,爱情和家庭的稳定与幸福是建立在和平和稳定的国家基础之上的。
因此,她们从这一角度来反映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和痛苦。
以中国女性作家汪恩甲的《夏日悲歌》为例,小说主要讲述了夏天里一家人生活的故事,但在这段时间里,战争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小说中也充满了对于战争的痛心和愤怒。
另外,日本女性作家樱桃子的《国境の南》也描绘了一个因战争而断裂的家庭。
小说中的夫妻因为非常的环境而无法继续生活在一起,这让读者深刻体验到战争带来的家庭破碎与爱情的摇摆。
2. 妇女地位在战争时期,许多女性作家也开始关注妇女问题。
她们认为,妇女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需要得到提高,所以她们将自己的作品反映女性的生活方式和女性的处境。
以日本女性作家泰子的《女性读本》为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并呼吁女性们要勇敢地走向社会。
另外中国女性作家范晔的《女子儒学论集》也从女性的学习和知识入手,探讨了女性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观念。
二、形式1. 抒情体在战争时期,许多女性作家采用了抒情体的写作方式。
通过柔和的语调和多情的语言,她们试图引起读者的共鸣。
以中国女性作家张爱玲的《青梅煮酒》为例,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战争后的情景。
书中的故事情节轻盈而婉约,仿佛是一把轻柔的绸带,轻轻地包裹着读者的心灵。
另外,日本女性作家竹久夢二的《手毬物語》也应用了抒情体的昆虫题材,表现出生命的脆弱和迷惘。
2. 自传体另一种流行的写作方式是自传体。
这种写作方式主要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呈现了自己在战争中的感受和体验。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抗战背景下,中日两国的进步女性作家以战争为题材进行叙事的方式和形式有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分别对中国和日本的女性作家进行综述,以探讨她们在战争叙事中所呈现出的主题和形式。
首先来看中国的进步女性作家。
在抗战期间,中国女性作家积极参与了抗战叙事的创作。
她们的作品主题多涉及抗战爱国主义、民族意识觉醒、女性解放等方面。
著名女作家萧红在她的代表作《生死场》中,通过描写女烈士们的英勇抗战和牺牲精神,展现了女性在战争中的无畏和坚毅。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也在她的短篇小说《散年》中,以女性的视角,描述了抗战战争年代中的一段感情故事,从中折射出女性的独特处境和情感体验。
在叙事形式上,中国女性作家一般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创作。
她们通过真实的叙述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对生活的摧残和人们心灵的伤害。
她们也通过个体的形象来代表整个民族的命运,进而表达了对战争的恐惧和抵抗。
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女性作家在抗战背景下的战争叙事中更多地表现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内省。
她们的作品主题注重探讨战争所带来的恐怖与痛苦,并秉持着反战和人道主义的立场。
海野十三的小说《罅點》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该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战后时期的女性主人公面对战争创伤的心理重建,反映了战火对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并呼吁反思战争的可怕。
在叙事形式上,日本女性作家多采用内省和追忆的方式进行叙述。
她们常常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回溯自己或者他人在战争中的经历,并通过个人回忆和心理状态,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
抗战背景下中日两国的进步女性作家在战争叙事的主题和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女性作家在战争叙事中主要展示女性的英勇和坚毅,通过现实主义描写来呈现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反抗。
而日本女性作家更倾向于反思战争的可怕,通过内省和追忆的方式来揭示战争对人们心灵的摧残,并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的抗战叙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为后来的战争文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抗战时期是中日两国关系紧张的时期,也是中国女性作家们展现自己文学才华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女性作家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坚定的文学追求,积极参与抗战文学创作,成为了抗战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们通过叙事形式和主题的选择,向世人展示了当时的战争环境以及女性在其中的生存状态,塑造了众多独特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了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的特点和魅力。
一、战争叙事的主题1. 生存与抗争在抗战时期,中国女性作家们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叙述了战争中的生存状态和抗争精神。
她们通过叙事,向读者展示了妇女在战乱中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同时也展现了她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顽强的生存意志。
作家们通过叙述战争中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于女性的影响,使人们对女性在战争中的处境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2. 家国情怀在战争叙事中,中国女性作家们还表现出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她们通过塑造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对家园的深情眷恋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通过战争叙事,女性作家们向读者传达了她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展现了她们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关系。
二、战争叙事的形式1. 真实的历史写照在抗战文学创作中,女性作家们倾向于选择真实的历史写照作为叙事形式。
她们通过对战争历史的真实还原和对人物的细致刻画,使作品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通过真实的历史写照,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和社会风貌,更能够深刻感受到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2. 美学表达女性作家们在抗战文学创作中也注重美学表达,通过精细的语言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她们对生活的审美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
在战争叙事中,女性作家们通过对景物描写的细腻和情感揭示的深刻,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赢得了读者的赞赏和认可。
2. 动人的情感女性作家们在战争叙事中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
她们通过对人物情感的揭示和对生活的感悟,使作品充满了温情和情感,触动了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的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充满多样性和创新性。
这些作家以自己特有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呈现了当时社会中女性面对战争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变革。
中日女性作家在战争叙事中普遍探讨了女性在战争中的痛苦与困境。
她们通过描写女性在战争时期的生活状态,表现了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的削弱。
她们经历了身心的折磨和歧视,同时也面临失去亲人和爱人的痛苦。
日本女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伤寒》中描写了一位女性在战乱时期受伤和沉思的故事,她通过女性的视角表现了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个人苦难。
中日女性作家在战争叙事中关注了女性的权利与自由。
她们通过塑造坚强而独立的女性形象,呼吁女性争取平等和自由。
她们揭示了战争给女性带来的压迫和不公,并提倡女性自强不息,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中国女作家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中的女主人公吉泽明子,表现出自尊和自立,坚守自己的理想,追求个人的幸福。
中日女性作家运用多样的叙述形式,使其作品具有更大的感染力。
她们通过使用内心独白、回忆和日记等形式,表达了女性在战争中的心理变化和成长。
她们还尝试着使用流行的报纸剧、歌曲和戏剧等形式来呈现战争的现实和女性的命运。
中国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使用了多角度的叙述,展示了女性在战争中面临的挑战和奋斗。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的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多样化且充满创新。
她们通过描绘女性在战争中的痛苦与困境,呼吁女性争取权利与自由,并运用多样的叙述形式,将战争的现实与女性的命运融合在作品中,为读者展示了那段艰难时期女性的坚韧和勇敢。
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也为我们反思当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权利问题提供了启示。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战争战争艺术与文学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战争战争艺术与文学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上世纪30年代抵抗日本侵略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战争艺术与文学成为中国人民宣传抗战、激励士气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从战争宣传海报、文艺作品以及抗战题材电影三个方面,探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战战争艺术与文学。
一、战争宣传海报战争宣传海报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这些海报大胆采用鲜明的色彩、简洁的线条和有力的图像,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和英勇奋斗的形象。
比如著名的《保卫家园》海报,它通过一名巾帼英雄手持长矛、坚定面对敌人的形象,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妇女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
这些战争宣传海报不仅传递了抗战的信息,还激励了人们的士气,成为人们战胜困难、坚持斗争的精神力量。
二、文艺作品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文艺作品出现,以文学、戏剧、音乐等形式传递抗战情感。
其中,文学作品扮演了重要角色,作家们用文字表达对敌人的愤怒、对英雄的赞美、对抗战胜利的期望。
例如,闻一多的《小团圆》通过一个关于农村少年抗击日本傀儡政权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坚韧的抗日英雄形象,激发了读者的爱国情感。
这些文艺作品,在给人们带来心灵慰藉的同时,也起到了团结民众、提升抗战士气的作用。
三、抗战题材电影在抗日战争期间,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多抗战题材电影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精神风貌。
其中最著名的电影之一是《飞虎雄心》,该片讲述了中国飞行员在战斗中英勇顽强的故事,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战的精神。
这些抗战题材电影通过银幕上的故事,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抗战的艰辛和英雄的壮丽,同时也加深了观众对抗战的认知和理解。
总结起来,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战战争艺术与文学在宣传抗战、凝聚民众力量、表达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争宣传海报、文艺作品和抗战题材电影都是中国人民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对抗战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警戒。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在二战背景下,中日两国的妇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困境,这也促使了两国女性作家们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反思和探索。
本文从中日女性作家的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两个方面,作简要的阐述。
一、战争叙事主题1. 抗战背景下中日女性的共性话题在战争背景下,中日两国女性的生存状况十分艰难。
她们动荡的生活环境和无法预测的时局变迁,让她们往往陷于一种无力感和迷茫状态。
因此,中日女性作家们在写作时,不约而同地倾向于探讨下列话题:(1) 家庭与亲情在战争环境中的存在战争时期,家庭通常会成为人们寄托些许温暖的港湾。
因此,在中日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到对家人关爱主题的探讨。
在江姐的《我的家庭》中,她深情地追忆了战争期间家人的点点滴滴,从而体现了她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
(2) 女性生命与权益议题在战争中,妇女的地位格外卑微,她们经常遭受性别歧视与侵害。
此时,中日女性作家的流笔之下,往往可以看到她们对性别平等的呼吁及对妇女尊严及生命权的捍卫。
例如:一方面,中国女作家曹禺在小说《雷雨》中,通过对女性自由意志的呈现,表达了女性争取独立自主的心声;另一方面,日本女作者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通过对舞女出身的女性命运的呈现,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基于性别的岐视的议题。
(3) 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在战争时期,文学的最高使命就是为爱国奋斗。
在中日女性作家的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自尊心往往是无处不在的主题。
例如:著名的日本女作家川端康成在小说《雪国》中,通过反智主义和对异国文化的质疑,呼吁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保护和重新认识。
2. 不同国家女性作家的差异叙事主题虽然中日女性作家在战争叙事方面存在共性,但其基于各自国家背景下的存在形式还是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体现在:(1) 中国女性作家的特点中国女性作家的作品,大多数呈现出更加阔大、宏伟的历史气息,她们所关注的总是与战争紧密相关的社会政治议题。
例如:老舍的《骆驼祥子》揭示出战争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动荡和落后。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20世纪30年代,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渐升级,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中国作家开始在文学中探讨战争的主题。
随着战争的发展,一些进步女性作家开始参加抗战,创作大量的小说、散文和诗歌,描绘了抗战期间中国人民的痛苦、牺牲与抗争,体现了女性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与担当。
本篇文章将对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进行浅析。
一、战争叙事主题(一)抗争与爱情在抗战文学中,抗争与爱情是一对常见的主题。
进步女性作家通过小说和散文,以个人经历和日常生活为背景,刻画出抗战中男女之间的爱情,揭示出女性在抗争中同样承担了重要的责任。
比如,茅盾的小说《蚀》中,女主角范小游是一位献身抗战的护士,她在战场上与男主角阎如山相识相爱,两人在战争中共同奋斗,最终阎如山牺牲,范小游坚定地继续留在战场上护理伤员。
这个故事展现了一个女性在战争中坚强刚毅、富有爱心、接受挑战的形象。
(二)痛苦和牺牲进步女性作家在叙事中常常强调抗战带来的痛苦和牺牲。
由于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女性深受其害。
抗战文学中,女性的叙事往往来源于个人经历,描写她们在战争中的苦难,悲伤和绝望。
如闻一多的小说《焚烧的荒野》中,女主角小笪是一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她叙述了自己被日军虐杀的经历,揭示了日军残暴侵略的真相,悼念了无辜遇难的民众。
此种主题的出现,使得女性的特殊境遇得到展现,同时也展现的她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担当。
(三)抗日英雄进步女性作家在战争叙事中对于抗日英雄的描写是大量出现的。
她们以抗战英雄的形象为代表,赞扬了那些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而献出生命的人们,使他们更加得到人们的尊重。
著名的抗日女英雄郑超鹏就被刻画为典型的形象,她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勇敢、坚韧和牺牲精神。
同时,也通过郑超鹏这样的人物塑造,展现了女性身上的自由与坚强。
(一)散文散文是进步女性作家参加抗战文学的主要形式,因其清新简洁、直白易懂的特点被广泛使用。
抗战文学研究回顾
)1 19 O—00—∞
抗 战文 学研 究 回顾
康 丽娜
( 东师 范大 学 人 文学院 , 华 上海
【 摘
2( 2 0  ̄ )
要】 文简要 回顾 了抗战文学研 究的历史 , 了其各研 究分期 的主要特 点 , 对各 时期 的研 本 概括 井
究成果作 了较具体 的说 明 . 在此基础上 , 力求梳理 出抗战文 学研 究 的发展 脒络 , 对抗 战文 学研 究作一班
承下来 。 这 一 时期 出 版 的抗 战 文 学研 究 专 著 很 少 ,
告文学的基础上所作 的研究论文, 他赞扬报告 文学是“ 新情势下的新形式”是“ , 和战斗者一同
怒吼, 和受 难 者 一 同 呻 吟” 。但 同时 他 也 指 出 ,
当时的报告文学在表现方法上的缺欠 : 大多流
要 集 中在 三 个 方 面 。第 一 , 讨 文 学 与抗 战 的 探
1 , 版)姚雪垠《 论现阶段文学 的主题》 《 (抗战文 艺》 1 第 2 ,98年 5月 7 E . 第 卷 期 1 3 1 蓬子《 ) 文 艺的“ 功利性” 与抗战文艺的大众化》 《 (抗战文 艺)98 6月 1 13 年 1日) 等。这些论文 的论点都 比 集 中, 较 就如 郭 洙若在 《 战与 文化 问题 》 抗 ( 自由中国)98 6月 2 《 13 年 0日) 中所 明确讲道 的:一切文化都集 中在抗战这一点 , “ 集中在于
哈尔滨学 院学报
2O O2
(97年 1 13 2月 1 日— — 13 6 98年 1月 1日(e - 月) 56期 ) 文 , 他 在 批 阅 了 10多篇 报 第 . 一 是 0
间难免显得仓促和粗疏 , 但它将抗战文学作为 相对独立的整体来作 系统地整理和研究 , 开了 现代文学史 中对抗战文 学史 断代 史写作 的先 例, 并作为研究抗战文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被继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战文学与艺术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战文学与艺术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所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在这场战争中,抗战文学与艺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激励着人民坚定抗战信念,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着英雄事迹,记录着历史的真实,让后人铭记。
一、抗战文学在抗日战争期间,大量的文学作品涌现出来,反映了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对抗战的热爱和对英雄的赞颂。
这些作品通过文字的表现力,让人们切身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英勇。
抗战文学作品中,很多是反映战地的现实。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虽然写的是清朝末年的民间故事,但透过对阿Q自卑的心态和对压迫者的敌视,鲁迅间接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情绪。
另外,纪实文学也是抗战文学中的一部分。
如戴望舒的《大刀进行曲》,通过真实的记录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血与火的场景。
这些作品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并激励人们为了自由和尊严而奋斗。
二、抗战艺术在抗日战争中,艺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战争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他们用自己的笔触和画笔记录下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壮丽。
抗战期间,电影《桃花开了》的上映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这部电影通过真实的战地画面和感人的故事,唤起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
此外,音乐也是抗战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作曲家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激昂的乐曲在抗战中广为传唱,成为了抗战时期的象征。
三、抗战文学与艺术的影响抗战文学与艺术不仅记录了历史,也对人们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抗战文学与艺术激励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通过描绘英勇抗战的场景和英雄人物,人们对抗日战争充满信心,更加坚定了保家卫国的决心。
其次,抗战文学与艺术也为后代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些作品记录了历史的真实,使后人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抗日战争的经历和故事。
最后,抗战文学与艺术弘扬了民族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
这些作品让人们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伟大的,不惧任何侵略,坚守信仰。
总之,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战文学与艺术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战争的历史和事实,更是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激发人们保家卫国的决心,传承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抗战文学名词解释(一)
抗战文学名词解释(一)抗战文学名词解释1. 抗战文学抗战文学指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以表达民族抗击外敌侵略和团结抗战的主题为特点,流露出浓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抗战信念。
2. 抗战小说抗战小说是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小说形式描绘了当时的战争场景、人物形象和社会风貌。
代表性的抗战小说有陆游的《长城内外》和钱仲联的《围城》等。
3. 抗战戏剧抗战戏剧是以抗日战争为题材,通过舞台表演展现出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和民众的抗战精神。
著名的抗战戏剧有郭沫若的《焦裕禄》和张廷照的《杨靖宇》等。
4. 抗战诗歌抗战诗歌是抗战文学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以抒发抗战情感和呼唤抗战力量为主题,语言激昂、豪情激荡。
杨洪基的《黄河大合唱》和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都是脍炙人口的抗战诗歌作品。
5. 抗战散文抗战散文是以抗战为背景,以散文形式表达对抗战的思考和感悟。
它常常以真实的生活细节为支撑,抒发战争岁月中的苦难、牺牲和坚韧。
冰心的《夜》和郁达夫的《荷塘月色》都是抗战散文的经典之作。
6. 抗战回忆录抗战回忆录是一种个人或集体回忆抗战经历的文学形式。
它通过回顾和记录个人的亲历经历或历史事件,再现了抗战岁月中的英勇和坚守。
张光直的《白日飞升》和林丽芳的《小平小妹的日记》都是抗战回忆录的代表作。
7. 抗战报告文学抗战报告文学是通过记者实地报道和采访的方式,真实地反映抗战战场上的壮烈景象和英勇故事。
例如艾晓明的《八路军记》和杨宪益的《游击战》都是以报告文学形式展现抗战历史的作品。
8. 抗战影视作品抗战影视作品是以抗战为题材拍摄的电影和电视剧,通过影像表现抗战岁月的艰辛和英勇。
例如《大路》和《亮剑》等都是经典的抗战题材影视作品。
以上是针对抗战文学相关名词的简要解释和举例说明。
抗战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战争史实,更表达了人民的抗战精神和坚强意志。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
抗战时期,中日两国在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在这场战争中,进步女性作家们也积极参与到了战争叙事中,她们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通过各种文学形式,表达对战争的理解、对亲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渴望等情感,展现了女性在战争中的独特魅力和不屈的精神。
在战争的叙事主题方面,进步女性作家们主要探讨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家庭的破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她们以女性的视角,关注战争对生活的影响,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向往。
她们还通过叙事揭示了女性在战争中的坚强和勇敢,塑造了一大批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在战争年代中的自立自强和不屈不挠。
在战争的叙事形式方面,进步女性作家们大胆尝试了各种文学形式,丰富了战争文学的表现手法。
她们除了传统的小说形式外,还尝试了散文、诗歌、书信、日记等形式,通过多样的文学表达形式,使战争叙事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她们还通过独特的叙事结构、鲜明的笔调和真挚的情感,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表达力,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在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进步女性作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到了战争叙事中,她们通过对战争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女性在战争年代中的坚强和自立自强。
她们以文学为武器,通过叙事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为战争文学增添了独特的女性视角,为战争叙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她们的作品中,人们看到了女性在战争年代中的不屈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看到了女性在战争叙事中的巨大贡献。
进步女性作家在中日战争的战争叙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的作品为战争文学增添了新的精彩,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
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述略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在战争叙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通过自己的笔端,向读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荣耀,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和平的渴望。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学形式和精彩的叙事主题,为人们带来了许多珍贵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就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的战争叙事主题与形式进行述略。
一、叙事主题1. 对抗战的真实记录在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最常见的叙事主题是对抗战的真实记录。
她们通过亲历或听闻的事实,向读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以及人们在战火中的艰难生活。
中国女作家丁玲的《火葬场的日子》就是一部真实记录抗战时期的小说,描写了人们在战火之下的生活状态,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种种苦难和痛苦。
2. 女性在战争中的生存与抗争另一个常见的叙事主题是女性在战争中的生存与抗争。
在战争年代,女性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磨难,她们不仅要面对战争的残酷,还要克服家庭生活的困难。
中日进步女性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了女性在战争年代的坚强与勇敢。
日本女作家太宰治的《暗夜行路》中,描写了女性在战争年代的坚韧不拔、顽强生存的形象,深刻展现了女性在战争中的抗争精神。
3. 和平的向往与祖国的热爱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的作品中,还常常体现出对和平的向往与对祖国的热爱的叙事主题。
她们通过自己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壮美的家国情怀,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希望国家早日恢复和平的渴望。
中国女作家柳如是的《忆秦娥》中,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国家的眷恋,展现了作者对和平与繁荣的热切向往。
二、叙事形式在战争叙事中,中日进步女性作家常常采用真实的记录与纪实文学的叙事形式。
她们追求真实,以客观的视角,通过对战争年代的生活与人文的记录,向读者展现了战争的真实面貌。
中国女作家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就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通过对战争年代的人文记录,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荣耀。
“抗战”语境下女性叙述话语中的主体认同分析
们不直接描写战火飞天与敌我斗争 ,而是将视线移 至 战争之下饥荒 、疾病 、逃 亡带给普通老百姓 的恐慌与
苦难。在这些叙述 中 ,女性 的性别意识并不强烈 ,在 家 国破碎之下 ,所 有的人 不分性别 ,其身份首先是亡
国奴 。
公梁 阿开 的不幸经历 ,谴 责 了 1 3本 侵略者带 给人 民的 精神创伤 ,表达 了人 民抗 1 3的坚强 决心 。谢冰莹 写下
0 1 5年 1 0月 第2 2 7卷 第 5期
安康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An k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0c t . 201 5
V0 1 . 2 7 No . 5
“ 抗 战"语境下 女性叙述 话语 中的主体认 同分析
抗 战全 面爆 发 后 ,由于政 治 主导 意识 形态 的差 异 ,中国社会在 同一历 史 时间维度 中分 割成在政 治 、 经 济 、文 化上 面貌 各异 的三 大地 域 :国统 区 、解 放 区 、沦陷区。抗战时期 ,特殊 的政治背景 和社会环境 之下 形成了特殊 的文化语境 ,随着 民族 国家话 语主导 地位 的逐步确立 ,马克思 主义思想 的传播 与影响 ,在 文学 界 ,从 民族救亡 的视角进 行文学创作成 为文坛创 作 主流 。女性文学作为现代 文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 ,暂 时搁 置了 “ 五 四”以来女性个体解 放 的历史 任务 , 自 觉 以文为武器 ,加入到 民族解放 与救亡 的现代 国家构
建之 中。
一
抗 战中后期 ,随着 国统 区、沦 陷区文化专制制度 的加强 ,这两个区域 的女作家直接 以控诉 战争 、反对 专制统治为主题 的叙述作品较少 ,多数女性作家 把叙
述视角放在普通平 民特别是普通女性身上 ,从 战争对 普通人婚恋 、家庭生活的影响上 间接表达 自己的反战 情绪 以及对战时背景下女性命运变化 的关注 。但娣 的 短篇 小说 ( ( 砍柴妇》 中失 去 丈夫 的妇 人为 了填 饱 肚
1894-1905年战争与日本文学
1894-1905年战争与日本文学
邱雅芬
【期刊名称】《学术研究》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在日本与亚洲各国之间,由于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不同立场,有关战争的记忆是不同的.对于侵略者日本来说,其战争记忆几乎只是二战后期美军在日本进行的空袭以及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日本成了无辜的受害者,而其侵略者的身份几乎风化殆尽,这是日本至今与亚洲各国难以弥合情感裂痕的重要原因.本文以明治时代的日本文学为切入点,挖掘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文学中的战争记忆.【总页数】6页(P139-143,151)
【作者】邱雅芬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外语学院、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3
【相关文献】
1.战争与中国抗战文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抗战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J], 宋嘉扬
2.文学与战争——对战争文学和文学中战争描写的美学探讨 [J], 汪正龙
3.战争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纪念抗日战争战争胜利60周年 [J], 周晓风
4.近代日本文学中的殖民地意识——甲午战争与日本文学
[J], 汪海洪;柴红梅
5.文学的蜕变——15年战争与日本的文学家 [J], 山田敬三;郭洁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战日报》民兵英雄人物报道分析
第11卷第6期 吕梁学院学报2021年12月Vol.11No.6 Journal of Lüliang University Dec.2021·出版与传播研究·收稿日期:2021⁃09⁃29基金项目:2021年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SZ -21139);2021年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GH -21097)作者简介:康艳艳(1985-),女,山西方山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抗战日报》民兵英雄人物报道分析康艳艳(吕梁学院中文系,山西离石033001)摘 要: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日报》在宣传战线上紧密配合党的重点工作的实施,适时推出具有代表性的民兵英雄人物报道,既发挥了党报的舆论宣传功能,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党的政权稳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日报》民兵英雄人物报道内容和叙事风格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它们不仅丰富了民兵革命精神的内涵,也为新时代党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关键词:《抗战日报》;民兵英雄;人物报道中图分类号:G2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85X(2021)06-0038-05民兵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和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作为人民军队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晋绥民兵始终听党指挥,高度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充分发挥其联接党和群众的桥梁作用,以惊人的胆略和无穷智慧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抗战日报》作为重要的晋绥舆论宣传媒介,代表着晋西人民的“抗战意志和抗战主张”,肩负着对内舆论宣传、对敌舆论斗争的重要职责。
树立典型、宣传民兵英雄人物成为《抗战日报》掌握舆论的重要策略之一,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报道模式。
一、民兵英雄人物报道的内容1943年,由于贯彻毛泽东“把敌人挤出去”的指示,经过半年的时间,晋西北军民粉碎了日伪军的一次次蚕食、扫荡,形成我进敌退的主动局面。
近四十年来抗战时期沦陷区女性文学研究述评
近四十年来抗战时期沦陷区女性文学研究述评
邱田
【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46)002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战文学中的沦陷区女性文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四十年来沦陷区女性文学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代至2003年左右)为重评与整理阶段,研究着重于作家及其作品的重新发掘与重新评价;第二阶段(2003年至今)为拓展与深化阶段,着力于拓展研究范围,深化研究内容,进一步发掘其内在理路与独特内涵.这两个阶段既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又形成了颇有内在关联的逻辑关系与衍变风貌,从而构成了新时期以来沦陷区女性文学研究的历史脉络,而其研究属性也逐渐从沦陷区文学一部转向女性文学、都市文学一部,但始终围绕“民族主义”立场存在张力.在过度民族主义与去民族主义立场之间保持平衡,在发掘女性文学内在理路的同时强化不同理论工具的运用,充分引入抗战社会文化史、都市文化史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是推动沦陷区女性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页数】9页(P32-40)
【作者】邱田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近四十年来国内青年运动研究述评 [J], 何丽娟
2.近四十年来《史记·货殖列传》之经济思想研究述评 [J], 王广通
3.近四十年来国内"老有所为"研究述评 [J], 戴文双
4.近四十年来国内沙济富察氏家族研究述评 [J], 王金玉
5.近四十年来大陆抗战时期国共关系研究进展综述 [J], 赵赫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1-04-09 [作者简介]康丽娜,女,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第23卷 第1期2002年1月 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 L OF H AR BI N UNI VERSITY V ol.23 N o.1Jan.2002 [文章编号]1004—5856(2002)01—0109—05抗战文学研究回顾康丽娜(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062)[摘 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抗战文学研究的历史,概括了其各研究分期的主要特点,并对各时期的研究成果作了较具体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力求梳理出抗战文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对抗战文学研究作一次较全面的总结。
[关键词]现代文学;抗战文学;文学研究;抗战文学研究史[中图分类号]I20616 [文献标识码]A 1937年7月,抗战爆发。
同年8月24日,由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伍总编辑的《救亡日报》在上海创刊,阿英在该刊的创刊号上发表了《抗战期间的文学》一文,是迄今为止能见到的最早研究抗战文学的文章。
从此开启了抗战文学研究的先河,抗战文学研究遂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抗战文学研究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37年至1949年;第二个时期是1949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第三个时期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第四个时期是90年代以来。
第一个时期,由于抗战文学的创作与研究几乎同时起步,所以这一时期的抗战文学研究表现出即时性和指导性两大特点。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探讨文学与抗战的关系,强调文学为抗战服务,作家的创作要适应战时形势,配合抗战。
阿英在《抗战期间的文学》中指出:“为着保障战争的胜利前途,我们不能不更进一步的向全国的文艺家要求,希望在共同努力下,能更广泛的把读者对象伸展到广大的小市民里去,工农大众中去。
”茅盾在《展开我们的文艺战线》中(《救亡日报》1937年9月13日)也强调,抗战文学应“从抗战将士的英勇壮烈的牺牲奋斗到一切其他方面。
”相关的重要论文还有:周扬《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的任务》(《解放周报》1938年6月8日)、《抗战时期的文学》(《自由中国》创刊号1938年4月1日),艾思奇《抗战文艺动向》(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室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姚雪垠《论现阶段文学的主题》(《抗战文艺》第1卷第2期,1938年5月7日),蓬子《文艺的“功利性”与抗战文艺的大众化》(《抗战文艺》1938年6月11日)等。
这些论文的论点都比较集中,就如郭沫若在《抗战与文化问题》(《自由中国》1938年6月20日)中所明确讲道的:“一切文化都集中在抗战这一点,集中在于抗战有益这一点。
”第二,文学评论界对报告文学、朗诵诗、街头剧等战时流行的文学样式的重视和研究。
如:胡风的《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1937年12月16日———1938年1月1日《七月》第516期)一文,是他在批阅了100多篇报告文学的基础上所作的研究论文,他赞扬报告文学是“新情势下的新形式”,是“和战斗者一同怒吼,和受难者一同呻吟”。
但同时他也指出,当时的报告文学在表现方法上的缺欠:大多流于平铺直叙,空喊狂叫,总是单纯的歌颂或批判。
这一类的论文还有:朱自清《抗战与诗》,欧阳山《论中国的报告文学》,葛一虹《论活报剧》,胡绍轩《街头剧论》,艾青《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文艺阵地》1942年4月10日),以群《抗战以来的报告文学》(《战斗的素绘》以群编,作家书屋1943年版),柳倩《中国新诗歌的检讨与其前途》,余上沅、何治安《抗战四年来的戏剧创作》,王平陵《抗战四年来的小说》(《文艺月刊》1941年8月16日),欧阳山《抗战以来的中国小说》(《中国文化》第3卷第2,3期1941年8月20日),唯明《抗战四年来的文艺理论》(《文艺月刊》1941年7月7日),何容《抗战四年来的通俗文艺》(《文艺月刊》1941年7月7日),田进《抗战八年来的戏剧创作》(《新华日报》1946年1月16日)。
第三,对抗战文学所作的局部或全面的回顾性论文的出现。
如:胡风《民族战争与我们———略论三年来文艺运动的情势》,罗荪《抗战三年来的创作活动》(1940年1月15日《文学月刊》第1卷第1期),《抗战文艺运动鸟瞰》(《文学月报》1940年1月15日),郑伯奇《略谈三年来的抗战文艺》,葛一虹《抗战戏剧的特征及其三年来之战斗成果》,艾思奇《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文化运动》,梅行《论部队文艺工作》,周扬《抗战以来创作的成果和倾向》(《中国文艺》(延安)第1卷第1期1940年2月),茅盾《八年来文艺工作的成果及倾向》(《华西晚报》1945年12月31日),《抗战文艺运动概略》(《中学生》杂志增刊《战争与和平》1946年10月),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中原、文艺杂志、希望、文哨联合特刊》第1卷第2期,1946年2月)。
蓝海的《中国抗战文艺史》,是这一时期内唯一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抗战文学史,虽然纸笔间难免显得仓促和粗疏,但它将抗战文学作为相对独立的整体来作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开了现代文学史中对抗战文学史断代史写作的先例,并作为研究抗战文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被继承下来。
这一时期出版的抗战文学研究专著很少,除了上面提到的蓝海的《中国抗战文艺史》,主要就是一些论文集的出版,如:洛蚀文编《抗战文艺论集》(文缘出版社1939年版),郑君里著《论抗战戏剧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3月版),老舍、郁达夫等著的论文集《抗战与艺术》(独立出版社1939年1月版),赵清阁著《抗战戏剧概论》(上海杂志公司,1939年版),欧阳凡海的论文集《抗战以来文艺发展之史的检讨》(《文学评论》第2辑,当今出版社1947年12月版)。
1949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是抗战文学研究的第二个时期。
这一时期的抗战文学研究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抗战文学被列入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并作为专章讲述。
二,延安文艺运动被置于革命文艺的正宗,基本上以延安及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作家作品和左翼革命作家作品为抗战文学的全貌。
对于沦陷区、国统区、上海“孤岛”时期及沦陷后和台港地区的作家作品持否定或批判态度,甚至干脆不在文学史中提及。
三,研究者大多专辟章节讨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背景及其对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国统区文学产生的影响。
主要成果有: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开明书店1951年版),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50年代初完稿,作家出版社1955年7月版),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作家出版社1956年4月版)等。
它们确立了抗战文学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学科地位。
从60年代初到“文革”结束这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对抗战文学的研究从学术角度讲,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成果,这是一个学术上的冰川期。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抗战文学研究逐渐复苏并取得初步成果的时期,也是抗战文学研究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
1979年,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学院的现011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代文学教研室合编的18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出版,标志着“冰川期”的解冻。
同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持的大型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开始启动,着手编辑甲种《中国现代文学运动・论争・社会资料丛书》30卷,乙种《现代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丛书》150卷,丙种包括《现代文学期刊索引》和《现代文学总书目》等大型工具书。
这些均可视为现代文学学术研究即将繁荣的先声,客观上也对抗战文学的研究起了促进作用。
1980年,四川省委宣传部批准成立了重庆地区中国抗战文艺研究会,这是我国第一个抗战文学学术研究团体。
年底,召开了第一次抗战文学讨论会,揭开了重新认识、研究国统区抗战文学的序幕。
而第一份抗战文学研究的专门性刊物《抗战文艺研究》的创刊,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此抗战文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此后,类似的组织与活动,先后在桂林、武汉、上海、延安、河南、东北等地创办和开展。
1980年,可以说是抗战文学研究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不但是大陆开始了对抗战文学研究的热潮,在台湾出版了三部抗战文学研究的专著,代表了港台研究者在这一领域的成绩。
他们分别是:刘心皇《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成文出版社1980年版),舒兰《抗战时期的新诗作家和作品》(成文出版社1980年版),尹雪曼《抗战时期的现代小说》(成文出版社1980年版)。
此后,关于抗战文学研究的专题论文和专著开始大量出现,抗战文学研究领域异常繁荣。
这一时期研究论文的最大特色是,开始摆脱50年代以来研究的基本格局,呈现多样化趋势,对从前文学史中的“盲点”———国统区、沦陷区的大部分作家作品,尤其是对重庆、岭南、东北地区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开始重新挖掘与评价。
如:文振庭《试论“七月派”》(《新文学论丛》1983年2月),张毓茂《要填补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空白———以沦陷区东北文学为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鲁海、王照清《华北沦陷区文学概观》(《抗战文艺研究》1985年第3期),徐翔《关于抗战时期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抗战文艺研究》1985年第3期),吴宏聪《抗战文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中山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张学新《抗战时期晋察冀文艺运动大事记(193717———1945112)》(《抗战文艺研究》1985年第4期),苏光文《“凋零”、“开倒车”、还是大发展?》(《抗战文艺研究》1985年第4期),张振金《抗战时期的岭南文学》(《海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王剑清《论晋察冀边区文艺的特点和对新中国文艺的贡献》(《河北学刊》1986年第1期),郑勉己《福建永安抗日文化活动的特点与起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苏文光《抗战诗歌刍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黄万华《思想、生活、艺术的矛盾和协调》(谈抗战时期从国统区到延安的作家的创作演变)》(《延安文艺研究》1986年第3期),刘扬烈《“七月诗派”与抗战诗歌》(《抗战文艺研究》1986年第3期),铁锋《再论沦陷区时期的东北文学》(《抗战文艺研究》1987年第1期),杨斌华《简论四十年代“九叶”诗派创作》(《复旦学报》1987年第2期),冯为群《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概观》(《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高远东《论七月派小说的群体风格》(《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李俊国《战争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兼谈抗战文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抗战文艺研究》1988年第1期),刘增杰《解放区文学论争的再认识》(《河南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期待着深化的研究领域:解放区文学研究断想》(《抗战文艺研究》1988年第1期),龙泉明《七月诗派与九叶诗人: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沈卫威《东北的生命力与东北的悲剧———东北流亡文学的底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