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4课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柳永词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柳永词两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柳永的生平和词作风格,掌握《望海潮》和《雨霖铃》的词牌名、写作背景、内容和意境,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诗词朗诵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柳永词作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理解其艺术特色和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望海潮》和《雨霖铃》的词牌名、写作背景、内容和意境,理解柳永的词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理解柳永在词作中表达的复杂情感和思想内涵,掌握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望海潮》和《雨霖铃》的配乐朗诵,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介绍柳永的生平和词作风格。
2.背景介绍:分别介绍《望海潮》和《雨霖铃》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词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状况。
3.文本阅读: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阅读《望海潮》和《雨霖铃》的文本内容,尝试理解词牌名、写作背景、内容和意境。
4.意象分析: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望海潮》中的“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和《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意象,引导学生理解柳永词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5.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柳永词作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精神。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课堂讲解、角色扮演、讨论探究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等辅助工具,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柳永词作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柳永的词作进行赏析,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分析其艺术特色和人文精神。
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案
《望海潮》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学习诗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
3、理解这首词蕴含的思想感情,运用联想、想像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
【学法教法】自主探究、诵读法、讲授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最美在西湖,宋代苏轼曾在《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中这样描写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将西湖与西子相比可谓推陈出新,愈发显出西湖全方位的柔美姿态而南宋还有一位著名词人柳永也对杭州和西湖情有独钟,写下了著名的词作《望海潮》。
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虽未成功,但柳永也差点成了千古罪人当然,这只是前人牵强附会的说法,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该词,再度领略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吧。
二、作者简介柳永,初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他出身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前途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伎们相处密切,靠为他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遭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的词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形成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据说,柳永因生活窘迫,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襄阳南门外作品有《乐章集》。
三、词的基本常识词,本来是配乐的歌词,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又称长短句。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案
四、《柳永词两首》教案汪凯内容感知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从唐代开始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柳永在杭州生活过一段时期,对杭州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
在《望海潮》这首词里,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西湖的美景,钱塘江潮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上层人物的享乐,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都一一注于笔下,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
这画面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描画出了杭州的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刻画出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
上阕主要描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之繁荣。
下阕写西湖山水、人民欢乐、盛赞孙何的声势和高雅。
《雨霖铃》这首写离情的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可令人叹为观止。
上阕描写深秋的傍晚一对男女话别的场面。
选取典型的情景和动作,把离情别绪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下阕主要写别后的痛苦。
冷落清秋的时节,扁舟夜发,愁醉迷蒙,忽然醒来,想必已是拂晓。
惊起忙寻觅,情人在何处?唯有杨柳岸上晓风残月!还虚写了别后的情景。
作者离开情人,寂寞凄凉,孤独万分,从今以后即使有良辰美景,也只形同虚设,然而越是有良辰美景,就越发使人念情伤神。
恐怕今后只能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虚度余日了。
【教学目标】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体会柳永词的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学会从情感、格调上鉴赏同一题材的不同诗词作品,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体会柳永词的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难点:比较同一题材诗词作品的异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词,认识作者。
2.整体感知,疏通词句。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宋词。
宋词是在我国诗史上继唐诗之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种诗歌体裁。
《望海潮》柳永教案(精选10篇)
《望海潮》柳永教案《望海潮》柳永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海潮》柳永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海潮》柳永教案篇1【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先熟读诗歌,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名句,再认真研读本学案。
2、限时完成,规范认真。
时间:30分钟【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作者及宋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②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①反复吟读直至背诵,体会这首词的音韵美。
②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预习案】1、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有《乐章诗》,收词近200首,其中《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都是千古不朽的名作。
鹤冲天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2、文学常识关于宋词词的起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在宋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的定义——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整体把握望海潮读《望海潮》应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
作者路经杭州,想要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就写了这一首词进献。
因为是写给镇守一方的官员的,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
下面就是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的铺叙。
在“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十分稠密。
钱塘江岸,绿树如云,钱塘江水,汹涌壮观,不愧为自然“形胜”之地。
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宝,普通人家也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
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
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祥和欢乐。
词作最后直接称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
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升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陈振孙评柳词:“音律婉谐,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词是最具代表性的。
雨霖铃这首词是写作者离开京城时,与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
笔调恣意渲染,声情哀怨缠绵,可以从中看到柳永慢词的艺术特色。
词中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
“寒蝉凄切”,点明节令;“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
这是秋天骤雨刚停的黄昏,是舟楫齐备、急待出发的时刻。
对这些景物的描写都是为抒发离情别绪服务的。
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以“寒蝉”“长亭”“骤雨”这一系列形象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
正当离人依依难舍时,船夫偏又催促起航了,他们只有泪眼相向,“无语凝噎”,万千话语只能堵在心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者用一个“念”字引出了对别后情境的设想:行人消逝在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傍晚时分,浓重的雾气使人透不过气来,极目南望,令人不胜伤感。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望海潮雨霖铃学习目标1.体会婉约派词的语言风格。
2.反复朗诵,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3.理解这两首词的感情与意境。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一)《望海潮》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请概述。
(二)阅读《雨霖铃》,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从时间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3.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哪一个是实写,哪一个是虚写?4.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二、自练自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参.差( ) 参.天( ) 沙堤.( ) 提.防( ) 天堑.( ) 珠玑.( ) 罗绮.( ) 叠( ) 嬉.笑( ) 箫.鼓( ) 千骑.( ) 骑.兵( ) 骤.雨( ) 凝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胜①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②刑人如恐不胜.( )③东南形胜.( )④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 )去①念去.去,千里烟波( )②大江东去.( )③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④沛公军霸上,相去.四十里( )⑤此去.经年( )发①兰舟催发.( )②而大声发.于水上( )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将①异日图将.好景( )②不知老之将.至( )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④率疲敝之卒,将.数百之众( )三、质疑问难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1.《望海潮》一词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三句在全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3.《雨霖铃》一词的词眼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
这三句话为什么为人们所欣赏?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重.湖(chónɡ)珠玑.(jī)千骑.高牙(qí)B.罗绮.(qǐ)骤.雨(zhòu)暮霭.(ǎi)C.雨霖铃.(líng)都.门(dū)无语凝噎.(yè)D.天堑.(qiàn)羌.管(jiánɡ参差.(cī)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2.4.1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案新
⒋概括词上下片的内容
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领略一下“情歌王子”──柳永的另一种情怀。
四、探究赏析(品味语言、鉴赏形象、感受意境)
提问:这首诗歌写的是杭州,通过刚才的阅读,大家对作者笔下的杭州是一个什么印象呢?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北宋前期词坛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后来大政治家范仲淹又开辟了词的意境并启发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拓宽了词的篇幅并发展了宛约派词风。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则成为此时宛约派之集大成者。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李清照是此时的宛约派大家。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为首继承了宛约派词风并发展为格律词派。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
㈡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七,又称柳七。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他通晓乐律,熟悉民间乐曲,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者,更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著名的《鹤冲天》: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
《望海潮》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力量1、了解作者,把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尝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美丽的意境。
(教学重点)3、学习诗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二)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同学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育对祖国河山的宠爱之情。
二、学习方法1、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美不胜收。
今日我们就通过柳永的《望海潮》,来领会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秀丽景色。
(板书)(二)学问积累1、词的基本常识(见补充资料)2、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
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进展有肯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出名。
3、背景介绍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此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是布衣之交,柳永想访问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访问的。
柳永就写下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唱歌以使孙何知道,其次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三)整体感知反复诵读1、请同学听朗读录音2、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大意(沟通以什么样的语调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读)3 、再读课文朗读指导: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2.反复诵读诗词,品味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3.学习诗词中铺叙、点染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1.诗词中铺叙、点染的表现手法;2.数量词运用所体现的风格。
【教学方法】诵读与感悟、讨论与交流、点拨与评说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杭州的迷人景色所倾倒: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意大利马可波罗说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杭州到底有什么迷人的景色而让人如此难忘、如此歌咏呢?今天我们跟随北宋词人柳永到杭州走一遭。
二、背景介绍(多媒体展示)1.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他的词大多缠绵悱恻、婉丽多姿,有“豪苏腻柳”之称。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2.背景介绍: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4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学目标】1.了解宋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2.了解作者。
3.学习诗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1。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2。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
【道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投影仪【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词的常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
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二、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
解说: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
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
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第4课 柳永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柳永词两首》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本课学习柳永词两首。
柳永(约985-1059),宋真宗、仁宗时一位杰出的词人,能自制新曲,音律谐婉。
他的词,铺叙展衍,不事雕饰,在宋词的发展中,有开疆拓土之功。
《望海潮》这首词写于1053年,柳永来到杭州,传说是他拜访当时杭州知府孙沔时写成的。
词描写了北宋时杭州的景象。
上片从“形胜”“都会”“繁华”三方面,赞美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下片以西湖为中心,从景及人,从平民百姓及达官贵人,展示了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
这虽是一首投赠之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安定的社会现实。
《雨霖铃》是柳永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
柳永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因柳永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
这首词可能是柳永失意离开京都告别妓女时写的。
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所欢难以割舍的离情。
上片写送别的情景,深刻而细致地表现话别的场面。
下片设想别后情景,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
全词如行云流水,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
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
感情真挚,词风哀婉。
学习这两首词可采用下面的方法:(1)重视诵读。
柳永词,音乐感很强,当时可以和乐而歌,现在朗诵也依然悦耳动听。
因此,要反复朗读,体会其语言特色。
(2)揣摩意象。
柳永这两首词,都采用了意象叠加的方法抒写情感。
学习时要仔细揣摩这些意象,体会其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把握特征。
这两首词在表现技巧上的突出特征就是点染手法的运用。
通过对这一手法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匠心。
课文解读望海潮东南形胜①,三吴②都会③,钱塘④自古繁华。
高中语文 4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4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4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4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
人教语文必修四望海潮教案
【篇一】人教语文必修四望海潮教案《望海潮》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一、教学目标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掌握互文,点染等艺术手法三、教学课时45分钟四、教学过程1、导入在上课前老师想问问大家,有那些同学去过杭州呀?没去过的也没关系,老师给大家放映几张图片让大家感受一下杭州的美丽景象。
这是现在的杭州景象,那么一千年前的杭州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柳永留给我们的一幅“文字画”来看看一千年前的杭州又是怎样的一幅美景。
2、师:请大家结合课文注释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并且找出这首词是围绕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生:“形胜”,“繁华”师:全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词的上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东南形胜”从地理条件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恨重要,风景优美,故曰“形胜”。
“三吴都会”,是从历史悠久着笔的。
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才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
开头三句,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绕、卷师:这首词的上阙分别从城市规模、自然景观、市井面貌这些角度对杭州这个地方进行了描绘,展示了自然风光图和都市繁华图,让读者从宏观上对杭州美景有了初步领略。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词的下阕,看看这位大词人是怎样运用他的生花妙笔来进行描绘的。
生诵读文本。
师: 上阙就杭州城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刻画,再现了杭州的繁华气象,那么下阙围绕着什么来写?生:西湖师:那作者笔下的西湖是怎样一幅美景?生:“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师:“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
“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
“三秋、十里”,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着眼。
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ppt展示图片)师:西湖如此之美,那我们来看看,在这样的美景中都生活着什么人呀?师,分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4 望海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课题】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反复的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以及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3、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到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正确的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重点】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诗中铺陈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
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又叫长短句。
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实际上是一种音乐文学。
最初它活跃在宫中、豪家、秦楼楚馆和民间游艺之所,大部分是封建文人和市民打发闲情逸致的作品。
唐末,成就最大的就是以温、韦为主的花间词人,他们精于音律,对词的规范化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他们的词着色浓艳,喜欢雕琢,让后世词坛产生了“词为艳科”、“诗庄词媚”的负面影响。
宋朝词坛第一响便是以欧阳修、晏殊为代表的部分士大夫文人,他们受晚唐词风影响,继承发扬了晚唐词体。
北宋中后期,苏轼的词豪迈奔放,成功融和了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与意境,为宋词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宋末李清照的词独树一帜。
“清新雅洁,明白如话”,在继柳俗、苏豪、周律中自成一体,就是我们常知的易安体了。
随着国破家亡的悲愤,爱国词人吹响了战争的号角!辛弃疾就是杰出代表,自苏轼之后,将苏词的思想观念又迈前了一步,他打破了音律上的一些限制,词更能表现豪放的思想感情。
主要有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
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
然而这般美景恐怕用尽天下丹青描绘不尽,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的作品《望海潮》,走进杭州,去体验那湖光山色,去游览那充满魅力的人间天堂。
二、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婉约词代表。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风流才子,但也是个屡试不中的补习生,常喝常醉的酒鬼,出没秦楼楚馆的浪子,仕途坎坷的小官,“奉旨填词”的专业词人,浪迹江湖的游客,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歌楼妓女的铁哥们,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市井街头的自由撰稿人,敢恨敢爱的汉子,无室无妻的光棍,创新发展宋词的巨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海潮》
、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柳永。
、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你了解词人及其作品吗?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内)
(词的段落
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
“柳
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③抒发
、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①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②巧用点染。
安乐之美。
,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
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
学做思三:
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