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强化五地球同步卫星双星或多星模型学案201812102184.doc
(统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学生用书
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____,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________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________.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________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________、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________.2.表达式F=G m1m2,G为引力常量,其值通常取G=6.67×10-11N·m2/kg2.r23.适用条件(1)公式适用于________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2)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是________的距离.三、宇宙速度1.经典时空观(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随________而改变的.(2)在经典力学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________的.2.相对论时空观(1)在狭义相对论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________的.(2)光速不变原理:不管在哪个惯性系中,测得的真空中的光速都是________的.,生活情境1.我国的“天链一号”是地球同步卫星,在发射变轨过程中有一椭圆轨道如图所示,A 、B 是“天链一号”运动的远地点和近地点.(1)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天链一号”围绕地球运动的轨迹是椭圆,地球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天链一号”在B 点的运动速度比在A 点小.( ) (3)“天链一号”在A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 点的加速度.( )(4)开普勒第三定律a 3T 2=k 中,k 是只与中心天体有关的物理量.( )(5)开普勒根据自己长期观察的实验数据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教材拓展2.[人教版必修2P 48T 3改编]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110和1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则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A .√55v B .√5v C .√2v D .√22v关键能力·分层突破考点一 万有引力定律与开普勒定律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F 表现为两个效果:一是重力mg ,二是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F 向,如图所示.(1)在赤道处:G MmR 2=mg 1+m ω2R .(2)在两极处:G MmR 2=mg 2.2.星体表面及上空的重力加速度(以地球为例)(1)在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不考虑地球自转):mg =G Mm R 2,得g =GMR 2.(2)在地球上空距离地球表面h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mg′=G Mm(R+h)2,得g′=GM(R+h)2,所以gg′=(R+h)2R2.例1. [2021·全国甲卷,18]2021年2月,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成功实施三次近火制动后,进入运行周期约为1.8×105s的椭圆形停泊轨道,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近距离约为2.8×105 m.已知火星半径约为3.4×106 m,火星表面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3.7 m/s2,则“天问一号”的停泊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远距离约为( ) A.6×105 m B.6×106 mC.6×107 m D.6×108 m跟进训练1.[2021·山东卷,5]从“玉兔”登月到“祝融”探火,我国星际探测事业实现了由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已知火星质量约为月球的9倍,半径约为月球的2倍,“祝融”火星车的质量约为“玉兔”月球车的2倍.在着陆前,“祝融”和“玉兔”都会经历一个由着陆平台支撑的悬停过程.悬停时,“祝融”与“玉兔”所受着陆平台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A.9∶1 B.9∶2C.36∶1 D.72∶12.如图所示,一颗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运动周期为T,图中虚线为卫星的运行轨道,A、B、C、D是轨道上的四个位置,其中A距离地球最近,C距离地球最远.B和D是弧线ABC和ADC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C点的速度最大B.卫星在C点的加速度最大C.卫星从A经D到C点的运动时间为T2D .卫星从B 经A 到D 点的运动时间为T2考点二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1.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密度时的两点区别(1)天体半径和卫星的轨道半径通常把天体看成一个球体,天体的半径指的是球体的半径.卫星的轨道半径指的是卫星围绕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圆的半径.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等于天体的半径.(2)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是指天体绕自身某轴线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公转周期是指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一般不相等.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方法(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①由G MmR 2=mg 得天体质量M =gR 2G.②天体密度ρ=M V =M 43πR 3=3g4πGR.③GM =gR 2称为黄金代换公式.(2)测出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半径r . ①由GMm r 2=m4π2T 2r 得天体的质量M =4π2r 3GT 2.②若已知天体的半径R ,则天体的密度ρ=M V =M43πR3=3πr 3GT 2R 3. 例2. [2021·广东卷,2]2021年4月,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并入轨运行.若核心舱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由下列物理量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 .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半径B .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周期C .核心舱的绕地角速度和绕地周期D .核心舱的绕地线速度和绕地半径跟进训练 3.如图所示,“嫦娥五号”探测器包括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着陆器四部分.探测器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在2020年12月17日凌晨安全着陆回家.若已知月球半径为R ,“嫦娥五号”在距月球表面为R 的圆轨道上飞行,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月球的质量为4π2R 3GT 2B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32π2R T 2C .月球的密度为3πGT 2D .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4πR T4.[2021·全国乙卷,18]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1994年到2002年间S2的位置如图所示.科学家认为S2的运动轨迹是半长轴约为1 000 AU(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 AU)的椭圆,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这项研究工作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若认为S2所受的作用力主要为该大质量黑洞的引力,设太阳的质量为M ,可以推测出该黑洞质量约为( )A .4×104M B .4×106MC .4×108MD .4×1010M考点三 卫星运行规律及特点角度1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例3.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已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大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B .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介于地球的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C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D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角度2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所受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其所需向心力,由GMm r 2=m v 2r =mr ω2=m4π2T 2r =ma 可推导出:v = √GMrω= √GMr 3T = √4π2r 3GM a =G M r 2}⇒当r 增大时{ v 减小ω减小T 增大a 减小例4. [2021·湖南卷,7](多选)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根据任务安排,后续将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计划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核心舱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1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心舱进入轨道后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约为它在地面时的(1617)2B .核心舱在轨道上飞行的速度大于7.9 km/sC .核心舱在轨道上飞行的周期小于24 hD角度3同步卫星问题地球同步卫星的五个“一定”例5. [2022·北京石景山模拟]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A .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 .向心加速度变大C .线速度变大D .角速度变大角度4卫星变轨问题例6.[2021·天津模拟]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取得成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后,顺利被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经过轨道调整,探测器先沿椭圆轨道Ⅰ运行,之后进入称为火星停泊轨道的椭圆轨道Ⅱ运行,如图所示,两轨道相切于近火点P ,则天问一号探测器( )A .在轨道Ⅱ上处于受力平衡状态B .在轨道Ⅰ运行周期比在Ⅱ时短C .从轨道Ⅰ进入Ⅱ在P 处要加速D .沿轨道Ⅰ向P 飞近时速度增大[思维方法]人造卫星问题的解题技巧(1)一个模型卫星的运动可简化为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2)两组公式①GMm r 2=m v 2r =m ω2r =m4π2T 2r =ma n .②mg =G MmR 2(g 为星体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3)a n 、v 、ω、T 均与卫星的质量无关,只由轨道半径和中心天体质量共同决定,所有参量的比较最终归结到半径的比较.跟进训练5.(多选)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组合体.组合体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该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89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组合体在轨道上飞行的周期小于24 hB .组合体在轨道上飞行的速度大于7.9 km/sC .若已知地球半径和表面重力加速度,则可算出组合体的角速度D .神舟十二号先到达天和核心舱所在圆轨道,然后加速完成对接6.[2021·浙江6月,10]空间站在地球外层的稀薄大气中绕行,因气体阻力的影响,轨道高度会发生变化.空间站安装有发动机,可对轨道进行修正.图中给出了国际空间站在2020.02~2020.08期间离地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空间站( )A.绕地运行速度约为2.0 km/sB.绕地运行速度约为8.0 km/sC.在4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D.在5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考点四双星或多星模型素养提升1.双星模型(1)结构图(2)特点:①各自所需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G m1m2L2=m1ω12r1,G m1m2L2=m2ω22r2.②两颗星运行的周期及角速度相同,即T1=T2,ω1=ω2.③两颗星的运行轨道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1+r2=L.2.多星系统(1)多星的特征:所研究星体间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除中央星体外,各星体的周期相同.(2)多星的形式(如三星模型)例7. [2022·潍坊模拟](多选)在宇宙中,当一颗恒星靠近黑洞时,黑洞和恒星可以相互绕行,从而组成双星系统.在相互绕行的过程中,质量较大的恒星上的物质会逐渐被吸入到质量较小的黑洞中,从而被吞噬掉,黑洞吞噬恒星的过程也被称之为“潮汐瓦解事件”.天鹅座X 1就是这样一个由黑洞和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刚开始吞噬的较短时间内,恒星和黑洞的距离不变,则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变大B .它们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不变C .恒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变大D .恒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变大跟进训练7.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称之为双星系统.由恒星A 与恒星B 组成的双星系统绕其连线上的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它们的运行周期为T ,恒星A 的质量为M ,恒星B 的质量为3M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颗恒星相距 √GMT 2π23B .恒星A 与恒星B 的向心力之比为3∶1C .恒星A 与恒星B 的线速度之比为1∶3D .恒星A 与恒星B 的轨道半径之比为√3∶18.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任意两颗星的距离均为R ,并绕其中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引力常量为G ,以下对该三星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 )A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3√GMR 3B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C .若距离R 和每颗星的质量M 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D .若距离R 和每颗星的质量M 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线速度大小不变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必备知识·自主排查一、1.椭圆 焦点 2.面积 3.公转周期 二、1.正比 反比3.(1)质点 (2)两球心间 三、7.9 匀速圆周 11.2 地球 16.7 太阳 四、1.(1)运动状态 (2)相同 2.(1)不同 (2)不变 生活情境1.(1)√ (2)× (3)√ (4)√ (5)× 教材拓展 2.答案:A关键能力·分层突破例1 解析:设火星的半径为R 1、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1,质量为m 1的物体绕火星表面飞行的周期为T 1,则有m 14π2T 12 R 1=m 1g 1,设椭圆停泊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近、最远距离分别为h 1、h 2,停泊轨道周期为T 2,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 13 T 12 =(ℎ1+2R 1+ℎ22)3T 22 ,代入数据解得h 2=√2g 1R 12T 22 π23-2R 1-h 1≈6×107m ,故选项A 、B 、D 错误,选项C 正确.答案:C1.解析:悬停时二力平衡,即F =G Mm R 2∝MmR 2,得F 祝F 兔=M 火M 月×m 祝m 兔×(R 月R 火)2=91×21×(12)2=92,B 项正确. 答案:B2.解析: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类似于行星绕太阳运转,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则知卫星与地球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所以卫星在距离地球最近的A 点速度最大,在距离地球最远的C 点速度最小,故A 错误;在椭圆的各个点上都是引力产生加速度,有a =GMr 2,因卫星在A 点与地球的距离最小,则卫星在A 点的加速度最大,故B 错误;根据对称性可知t ADC =t CBA =T2,故C 正确;卫星在近地点A 附近速度较大,在远地点C 附近速度较小,则t BAD <T2,t DCB >T 2,故D 错误.答案:C例2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核心舱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得GMm r 2=m v 2r ,解得M =v 2r G,D 正确;由于核心舱质量在运算中被约掉,故无法通过核心舱质量求解地球质量,A 、B 错误;已知核心舱的绕地角速度,由GMm r 2=m ω2r 得M =ω2·r 3G,且ω=2πT,r 约不掉,故还需要知道核心舱的绕地半径,才能求得地球质量,C 错误. 答案:D 3.解析:“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距月球表面为R 的轨道上运行,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2R )2=m 4π2T 22R ,得月球质量为M =32π2R 3GT 2,A 错误;月球密度ρ=M V=M43πR3=24πGT 2,C 错误;对月球表面的物体m ′,有G Mm ′R 2=m ′g ,得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GM R 2=32π2R T 2,B 正确;设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v ,则G MmR 2=m v 2R ,得v = √GM R=4√2πR T,D 错误.答案:B4.解析:由1994年到2002年间恒星S2的观测位置图可知,恒星S2绕黑洞运动的周期大约为T 2=16年,半长轴为a =1 000 AU ,设黑洞的质量为M 黑,恒星S2质量为m 2,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 黑m 2a 2=m 2a (2πT 2)2;设地球质量为m 1,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1 AU ,周期T 1=1年,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m 1r 2=m 1r (2πT 1)2,联立解得黑洞质量M 黑≈4×106M ,选项B 正确.答案:B例 3 解析:当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时,探测器将脱离地球的引力在太阳系的范围内运动,火星在太阳系内,所以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故A 正确;第二宇宙速度是探测器脱离地球的引力到太阳系中的临界条件,当发射速度介于地球的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时,探测器将围绕地球运动,故B 错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m R 2=mv 12 R,解得第一宇宙速度为v 1= √GM R,所以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火= √10%50%v 地= √55v 地,所以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C 错误;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则有GMm R 2=mg ,解得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火=GM 火R 火2=10%(50%)2g 地=25g 地,所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D 错误.故选A.答案:A例4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公式F =GMm r 2可知,核心舱进入轨道后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成反比,则核心舱进入轨道后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与它在地面时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之比F ′F 地=R 2(R+R 16)2,解得F ′=(1617)2F 地,A 正确;根据GMm R 2=mv 2R可得,v = √GM R=7.9 km/s ,而核心舱轨道半径r 大于地球半径R ,所以核心舱在轨道上飞行的速度一定小于7.9 km/s ,B 错误;由GMm r 2=m4π2T 2r 得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与√r 3成正比,核心舱的轨道半径比同步卫星的小,故核心舱在轨道上飞行的周期小于24 h ,C 正确;根据G Mmr 2=m v 2r 可知空间站的轨道半径与空间站的质量无关,故后续加挂实验舱后,轨道半径不变,D 错误.答案:AC例5 解析: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根据GMm r 2=m (2πT)2r 可知,卫星的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所以地球自转变慢后,同步卫星需要在更高的轨道上运行,A 正确;又由GMm r 2=m v 2r=m ω2r =ma 可知:r 增大,则v 减小、ω变小、a 变小,故B 、C 、D 均错误.答案:A例6 解析: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轨道Ⅱ上做变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故A 错误.轨道Ⅰ的半长轴大于轨道Ⅱ的半长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轨道Ⅰ的运行周期比在Ⅱ时长,故B 错误.天问一号探测器从较高轨道Ⅰ向较低轨道Ⅱ变轨时,需要在P 点点火减速,故C 错误.天问一号探测器沿轨道Ⅰ向P 飞近时,万有引力做正功,动能增大,速度增大,故D 正确.答案:D5.解析:组合体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其周期小于24 h ,A 项正确;环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近地卫星的速度为7.9 km/s ,组合体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由v = √GM r可知组合体的速度小于7.9 km/s ,B 项错;若已知地球半径和表面重力加速度,则有GM =gR 2,对组合体则有G Mm(R+h )2=m ω2(R +h ),两式联立可得出组合体的角速度,C 项正确;若神舟十二号先到达天和核心舱所在圆轨道再加速,则做离心运动,不能完成对接,D 项错.答案:AC6.解析:设空间站离地面高度为h ,空间站在运行过程中万有引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G Mm (R+h )2=m v 2(R+h ),则运行速度v =√GMR+h ,由题图可知卫星绕地球做离地高约420 km左右的近地轨道运动,故环绕速度略小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A 、B 错误;4月份中某时刻轨道高度突然减小,是由于受到了外层大气稀薄空气的影响,机械能减小,C 错误;5月中轨道半径基本不变,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D 正确.答案:D例7 解析:设质量较大的恒星为M 1,质量较小的黑洞为M 2,则两者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GM 1M 2L 2,由数学知识可知,当M 1=M 2时,M 1·M 2有最大值,根据题意可知质量较小的黑洞M 2吞噬质量较大的恒星M 1,因此万有引力变大,故A 正确,B 错误;对于两天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 M 1M 2L 2=M 1ω2R 1=M 14π2T 2R 1,GM 1M 2L 2=M 2ω2R 2=M 24π2R T 2R 2,解得两天体质量表达式为M 1=ω2L 2GR 2=4π2L 2GT 2R 2,M 2=ω2L 2GR 1=4π2L 2GT 2R 1,两天体总质量表达式为M 1+M 2=ω2L 3G=4π2L 3GT 2,两天体的总质量不变,两天体之间的距离L 不变,因此天体的周期T 和角速度ω也不变,质量较小的黑洞M 2的质量增大,因此恒星的圆周运动半径增大,根据v =2πR 2T可知,恒星的线速度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AC7.解析:两颗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恒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所以向心力大小相等,即M4π2T 2r A =3M4π2T 2r B ,解得恒星A 与恒星B 的轨道半径之比为r A ∶r B =3∶1,选项B 、D 错误;设两恒星相距为L ,即r A +r B =L ,则有M 4π2T 2r A =G 3M 2L 2,解得L = √GMT 2π23,选项A 正确;由v =2πTr 可得恒星A 与恒星B 的线速度之比为3∶1,选项C 错误.答案:A8.解析:任意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0=G MM R 2,则任意一星所受合力为F =2F 0cos 30°=2×GMM R 2×√32=√3G MM R2,任意一星运动的轨道半径r =23R cos 30°=23×R ×√32=√33R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F =√3G MMR 2=M ω2r ,解得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 √√3GM·√33R =√3GM R 3,A 错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F =√3GMM R2=Ma ,解得a =√3GMR 2,则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有关,B 错误;根据题意可知ω′= √3G·2M(2R )3=12 √3GM R 3=12ω,C 错误;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可知变化前线速度为v =ωr = √3GM R 3·√33R = √GM R,则变化后为v ′= √2GM 2R=v ,D 正确.答案:D。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五讲
3.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又叫脱离速度 C.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质量无关 D.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半径无关
解析: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A正确,B错误.根据定义有G
mM R2
=mvR2得v=
GRM,可知与地球的质量和半径都有关,C、D错误.
考点一 题组突破
1-4.[开普勒定律的应用] (2017·福州模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将由 35 颗卫星组成,卫
星的轨道有三种:地球同步轨道、中地球轨道和倾斜轨道.其中,同
步轨道半径大约是中轨道半径的 1.5 倍,那么同步卫星与中轨道卫星的
周期之比约为( )
2.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可知( )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 面积
解析:由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可知,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 的一个焦点上,A错误;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不同,运行 速度的大小不可能始终相等,B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 律)知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 是一个常数,C正确;对于某一个行星来说,其与太阳连线在相同 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不同行星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不 相等,D错误. 答案:C
考点一
题组突破
解析:开普勒在前人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 律,与牛顿定律无联系,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开普勒总结 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但没有找出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 因,选项C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选项D错误. 答案:B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第四章,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全章课件
•图411
解析
选A 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所 以加速度不变;由于在D点速度方 向与加速度方向垂直,则在C点时 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 角,所以质点由C到D速率减小,所 以C点速率比D点大。
小资料
考点二:运动的合成与
分解的应用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1)等时性:各个分运动与合运动总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经 历时间相等(不同时的运动不能合成)。 (2)等效性: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有相同的效果。 (3)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 保持其运动性质不变,并不会受其他分运动的干扰。虽然各分 运动互相独立,但是它们共同决定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 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均是矢量,故合成与分解都遵 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3.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1)a恒定为匀变速运动,a变化为非匀变速运动 (2)a与v共线做直线运动,不共线做曲线运动
把握考情
Ⅰ 选择、 计算
三、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 力 离心现象
Ⅱ Ⅰ Ⅱ Ⅱ Ⅰ Ⅰ
平抛运动的规律 及其研究方法,圆周 运动的角速度、线速 度和向心加速度,万 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是本章的命题热点, 题型有选择题,也有 计算题。
四、万有引力定 律及其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 用 环绕速度
选择、 计算 明 热 点
小资料
考点一:物体做曲线运动的 条件与轨迹分析
曲线运动的特点 曲线运动的条件
内容
物体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上该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 点的切线方向 不在同一直线上 ①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所以曲 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①合力指向曲线的凹侧,所以合力与 速度分居曲线两侧 ②速度大小可以不变,相应的动 能就不变,如匀速圆周运动 ②合力可以是不变的,如平抛运动中 ③加速度可以是不变的,即物体 物体的合力为重力,大小、方向都 不变 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平抛 运动 ③合力可以是变化的,如匀速圆周运 ④加速度可以是变化的,即物体 动中物体的合力为向心力,方向时 刻在变化 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匀 速圆周运动
浙江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素养提升课四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学案
素养提升课(四) 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题型一 卫星运行规律及特点1.卫星的轨道(1)赤道轨道:卫星的轨道在赤道平面内,同步卫星就是其中的一种。
(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过南北两极,即在垂直于赤道的平面内,如极地气象卫星。
(3)其他轨道:除以上两种轨道外的卫星轨道,且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2.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3.卫星的各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4.解决天体圆周运动问题的两条思路(1)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做圆周运动而又不考虑中心天体自转影响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 MmR2=mg ,整理得GM =gR 2,称为黄金代换。
(g 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G Mm r 2=m v 2r =mrω2=m 4π2r T2=ma n 。
(2021·1月浙江选考)嫦娥五号探测器是我国首个实施月面采样返回的航天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等多个部分组成。
为等待月面采集的样品,轨道器与返回器的组合体环月做圆周运动。
已知引力常量G =6.67×1011N·m 2/kg 2,地球质量m 1=6.0×1024kg ,月球质量m 2=7.3×1022kg ,月地距离r 1=3.8×105km ,月球半径r 2=1.7×103km 。
当轨道器与返回器的组合体在月球表面上方约200 km 处做环月匀速圆周运动时,其环绕速度约为( )A .16 m/sB .1.1×102m/s C .1.6×103m/s D .1.4×104m/s[答案] C(2020·7月浙江选考)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标识如图所示。
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火星公转轨道半径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之比为3∶2,则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 )A .轨道周长之比为2∶3B .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 2C .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2∶3 3D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解析] 火星与地球轨道周长之比等于公转轨道半径之比,A 错误;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G Mm r 2=ma =m v 2r =mω2r ,解得a =GM r 2,v =GMr,ω=GMr 3,所以火星与地球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3,B 错误;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2∶33,C 正确;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9,D 错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四章_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_第4讲_word版有答案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a 3T 2=k .二、万有引力定律1.公式:F =Gm 1m 2R 2,其中G =6.67×10-11N·m 2/kg 2,叫引力常量. 2.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3.理解(1)两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可用本定律来计算,其中r 为两球心间的距离.(2)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和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的计算也适用,其中r 为质点到球心间的距离. 深度思考1.如图1所示的球体不是均匀球体,其中缺少了一规则球形部分,如何求球体剩余部分对质点P 的引力?图1答案 求球体剩余部分对质点P 的引力时,应用“挖补法”,先将挖去的球补上,然后分别计算出补后的大球和挖去的小球对质点P 的引力,最后再求二者之差就是阴影部分对质点P 的引力. 2.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吗? 答案 不是.当两物体无限接近时,不能再视为质点. 三、宇宙速度 1.三个宇宙速度2.第一宇宙速度的理解: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3.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1)由G MmR2=mv2R得v=GMR.(2)由mg=m v2R得v=gR.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地面上的物体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均由F=G m1m2r2决定,其方向总是指向地心.(√)(2)只有天体之间才存在万有引力.(×)(3)只要已知两个物体的质量和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由F=G MmR2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4)发射速度大于7.9 km/s,小于11.2 km/s时,人造卫星围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2.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答案 B3.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总是指向地心B.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C.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D.物体对地面压力的方向与万有引力的方向总是相同答案 B4.(人教版必修2P48第3题)金星的半径是地球的0.95倍,质量为地球的0.82倍,金星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多大?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大?答案8.9 m/s27.3 km/s解析根据星体表面忽略自转影响,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知mg=GMm R2故g金g地=M金M地×(R地R金)2金星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g金=g地×0.82×(10.95)2 m/s2=8.9 m/s2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知GMm R2=m v2R得v=GMR所以v金v地=M金M地×R地R金=0.82×10.95≈0.93v金=0.93×7.9 km/s≈7.3 km/s.命题点一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地球表面的重力与万有引力地面上的物体所受地球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其中一个分力提供了物体绕地轴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另一个分力等于重力.(1)在两极,向心力等于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2)除两极外,物体的重力都比万有引力小;(3)在赤道处,物体的万有引力分解为两个分力F向和mg刚好在一条直线上,则有F=F向+mg,所以mg=F-F向=GMmR2-mRω2自.2.地球表面附近(脱离地面)的重力与万有引力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地面)时,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表面处的万有引力,即mg=GMmR2,R为地球半径,g为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此处也有GM=gR2. 3.距地面一定高度处的重力与万有引力物体在距地面一定高度h处时,mg′=GMm(R+h)2,R为地球半径,g′为该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例1(多选)(2016·江苏·7)如图2所示,两质量相等的卫星A、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R、T、E k、S分别表示卫星的轨道半径、周期、动能、与地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有()图2A.T A>T B B.E k A>E k BC.S A=S B D.R3AT2A=R3BT2B答案AD解析由GMmR2=m v2R=m4π2T2R和E k=12m v2可得T=2πR3GM,E k=GMm2R,因R A>R B,则T A>T B,E k A<E k B,A对,B错;由开普勒定律可知,C错,D对.例2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评出的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13年1月19日揭晓,“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和“蛟龙”号下潜突破7 000米分别排在第一、第二.若地球半径为R,把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蛟龙”下潜深度为d,“天宫一号”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蛟龙”号所在处与“天宫一号”所在处的加速度之比为()A.R -d R +hB.(R -d )2(R +h )2C.(R -d )(R +h )2R 3D.(R -d )(R +h )R 2把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答案 C解析 令地球的密度为ρ,则在地球表面,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有:g =G MR 2.由于地球的质量为:M =ρ·43πR 3,所以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可写成:g =GM R 2=G ·ρ43πR 3R 2=43πGρR .根据题意有,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故在深度为d 的地球内部,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即为半径等于(R -d )的球体在其表面产生的万有引力,故“蛟龙号”的重力加速度g ′=43πGρ(R -d ).所以有g ′g =R -d R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 (R +h )2=ma ,“天宫一号”的加速度为a =GM (R +h )2,所以a g =R 2(R +h )2,g ′a =(R -d )(R +h )2R 3,故C 正确,A 、B 、D 错误.万有引力的“两点理解”和“两个推论”1.两物体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3.万有引力的两个有用推论(1)推论1:在匀质球壳的空腔内任意位置处,质点受到球壳的万有引力的合力为零,即ΣF 引=0.(2)推论2:在匀质球体内部距离球心r 处的质点(m )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球体内半径为r 的同心球体(M ′)对其的万有引力,即F =GM ′mr 2.1.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2∶7,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 .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约为( ) A.12R B.72R C .2R D.72R 答案 C解析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为匀速直线运动,即x =v 0t ,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即h =12gt 2,所以x =v 02h g ,两种情况下,抛出的速率相同,高度相同,所以g 行g 地=x 2地x 2行=74,根据公式G Mm R 2=mg 可得R 2=GMg ,故R 行R 地=M 行M 地·g 地g 行=2,解得R 行=2R ,故C 正确.2.有一星球的密度跟地球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将是地球质量的(忽略其自转影响)()A.14B.4倍C.16倍D.64倍答案 D解析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GMR2,又知ρ=MV=3M4πR3,所以M=9g316π2ρ2G3,故M星M地=(g星g地)3=64.命题点二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天体质量和密度常用的估算方法例3(多选)公元2100年,航天员准备登陆木星,为了更准确了解木星的一些信息,到木星之前做一些科学实验,当到达与木星表面相对静止时,航天员对木星表面发射一束激光,经过时间t,收到激光传回的信号,测得相邻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T,测得航天员所在航天器的速度为v,已知引力常量G,激光的速度为c,则()A.木星的质量M=v3T 2πGB .木星的质量M =π2c 3t 32GT 2C .木星的质量M =4π2c 3t 3GT 2D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木星的密度区分两个时间t 、T 的区别.答案 AD解析 航天器的轨道半径r =v T 2π,木星的半径R =v T 2π-ct 2,木星的质量M =4π2r 3GT 2=v 3T2πG ;知道木星的质量和半径,可以求出木星的密度,故A 、D 正确,B 、C 错误.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密度时的两点区别1.天体半径和卫星的轨道半径通常把天体看成一个球体,天体的半径指的是球体的半径.卫星的轨道半径指的是卫星围绕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圆的半径.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等于天体的半径. 2.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是指天体绕自身某轴线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公转周期是指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一般不相等.3.(2015·江苏单科·3)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 ”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 ”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120,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 A.110B .1C .5D .10 答案 B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r 2=m 4π2T 2r ,可得M =4π2r 3GT 2,所以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为M 恒M 太=r 3行T 2地 r 3地T2行=(120)3×(3654)2≈1,故选项B 正确. 4.据报道,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a 倍,质量是地球的b 倍.已知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T ,引力常量为G .则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 A.3πGT 2 B.π3T 2 C.3πb aGT 2 D.3πabGT 2答案 C解析 万有引力提供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G M 地m R 2=m 4π2R T 2,且ρ地=3M 地4πR 3,由以上两式得ρ地=3πGT 2.而ρ星ρ地=M 星V 地V 星M 地=b a,因而ρ星=3πbaGT 2.命题点三 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与计算1.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2.极地卫星和近地卫星(1)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2)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7.9 km/s.(3)两种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例4(多选)P1、P2为相距遥远的两颗行星,距各自表面相同高度处各有一颗卫星s1、s2做匀速圆周运动.图3中纵坐标表示行星对周围空间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物体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的平方,两条曲线分别表示P1、P2周围的a与r2的反比关系,它们左端点横坐标相同.则()图3A.P1的平均密度比P2的大B.P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2的小C.s1的向心加速度比s2的大D.s1的公转周期比s2的大①a与r2成反比;②它们左端点横坐标相同.答案AC解析由题图可知两行星半径相同,则体积相同,由a=G Mr2可知P1质量大于P2,则P1密度大于P2,故A正确;第一宇宙速度v=GMR,所以P1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P2,故B错误;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a=GM(R+h)2,所以s1的向心加速度大于s2,故C正确;由GMm(R+h)2=m4π2T2(R+h)得T=4π2(R+h)3GM,故s1的公转周期比s2的小,故D错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卫星运动的技巧1.一个模型天体(包括卫星)的运动可简化为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2.两组公式G Mmr2=mv2r=mω2r=m4π2T2r=mamg=GMmR2(g为天体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3.a、v、ω、T均与卫星的质量无关,只由轨道半径和中心天体质量共同决定,所有参量的比较,最终归结到半径的比较.5.如图4,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B.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D.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答案 A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r2=mv2r=mω2r=ma=m4π2T2r,变形得:a=GMr2,v=GMr,ω=GMr3,T=2πr3GM,只有周期T和M成减函数关系,而a、v、ω和M成增函数关系,故选A.6.(多选)据天文学家研究发现,月球正在以每年3.8 cm的“速度”远离地球,地月之间的距离从“刚开始”的约2×104km拉大到目前的约38×104km,100万年前的古人类看到的月球大小是现在的15倍左右,随着时间推移,月球还会“走”很远,最终离开地球的“视线”,假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其他星球对“地—月”系统的影响,已知月球环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 d(天),19=4.36,15=3.8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球在离开地球“视线”之前的重力势能会缓慢增大B.月球“刚开始”环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约为目前的15倍C.月球“刚开始”环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8 hD.月球目前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刚开始”的1 225倍答案AC解析月球在离开地球“视线”之前要克服万有引力做功,所以重力势能会缓慢增大,A正确.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得v=GMr,所以刚开始时v′=38×1042×104v=4.36v,B错误.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得T=4π2r 3GM ,所以刚开始时T ′=11919T =27×241919 h ≈8 h ,故C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得GMmr 2=ma ,所以目前的向心加速度为a =r ′2r 2a ′=1361a ′,D 错误.命题点四 卫星变轨问题分析1.速度:如图5所示,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 1、v 3,在轨道Ⅱ上过A 点和B 点时速率分别为v A 、v B .在A 点加速,则v A >v 1,在B 点加速,则v 3>v B ,又因v 1>v 3,故有v A >v 1>v 3>v B .图52.加速度:因为在A 点,卫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Ⅱ上经过A 点,卫星的加速度都相同,同理,经过B 点加速度也相同.3.周期:设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分别为T 1、T 2、T 3,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半长轴)、r 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2=k 可知T 1<T 2<T 3.4.机械能:在一个确定的圆(椭圆)轨道上机械能守恒.若卫星在Ⅰ、Ⅱ、Ⅲ轨道的机械能分别为E 1、E 2、E 3,则E 1<E 2<E 3.例5 如图6所示,我国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与“神舟十一号”飞船完成对接.假设“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图6A .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B .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C .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D .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答案 C解析 若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所需向心力变大,则飞船将脱离原轨道而进入更高的轨道,不能实现对接,选项A 错误;若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所需向心力变小,则空间实验室将脱离原轨道而进入更低的轨道,不能实现对接,选项B 错误;要想实现对接,可使飞船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然后飞船将进入较高的空间实验室轨道,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后,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选项C 正确;若飞船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较小的轨道上减速,则飞船将进入更低的轨道,不能实现对接,选项D 错误.7.嫦娥三号携带有一台无人月球车,重3吨多,是当时我国设计的最复杂的航天器.如图7所示为其飞行轨道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A .嫦娥三号的发射速度应该大于11.2 km/sB .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1上P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环月轨道2上P 点的加速度C .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2上运行周期比在环月轨道1上运行周期小D .嫦娥三号在动力下降段中一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答案 C解析 在地球表面发射卫星的速度大于11.2 km/s 时,卫星将脱离地球束缚,绕太阳运动,故A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 r 2=ma 得a =GMr 2,由此可知在环月轨道2上经过P 的加速度等于在环月轨道1上经过P 的加速度,故B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 2=k ,由此可知,轨道半径越小,周期越小,故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2上运行周期比在环月轨道1上运行周期小,故C 正确;嫦娥三号在动力下降段中,除了受到重力还受到动力,故不是完全失重状态,故D 错误.8.(多选)某航天飞机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8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图8A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B 的速度B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 答案 ABC解析 轨道Ⅱ为椭圆轨道,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航天飞机与地球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可知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故A 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航天飞机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满足R 3T 2Ⅰ=a 3T 2Ⅱ,又R >a ,可知T Ⅰ>T Ⅱ,故C 正确.航天飞机在A 点变轨时,主动减小速度,所需要的向心力小于此时的万有引力,做近心运动,从轨道Ⅰ变换到轨道Ⅱ,又E k =12m v 2,故B 正确.无论在轨道Ⅰ上还是在轨道Ⅱ上,A 点到地球的距离不变,航天飞机受到的万有引力一样,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向心加速度相同,故D 错误.“嫦娥”探月发射过程的“四大步”一、探测器的发射典例1 我国已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30分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三号”.火箭加速是通过喷气发动机向后喷气实现的.设运载火箭和“嫦娥三号”的总质量为M ,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1)用题给物理量表示地球的质量.(2)假设在“嫦娥三号”舱内有一平台,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仪器对平台的压力可通过监控装置传送到地面.火箭从地面发射后以加速度g2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地面监控器显示“嫦娥三号”舱内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发射前压力的1718,求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 答案 见解析解析 (1)在地面附近,mg =G M 地m R 2,解得:M 地=gR 2G.(2)设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为h ,选仪器为研究对象,设仪器质量为m 0,火箭发射前,仪器对平台的压力F 0=GM 地m 0R 2=m 0g . 在距地面的高度为h 时,仪器所受的万有引力为F =G M 地m 0(R +h )2设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 时,平台对仪器的支持力为F 1,根据题述和牛顿第三定律得,F 1=1718F 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1-F =m 0a ,a =g2联立解得:h =R2二、地月转移典例2 (多选)如图9是“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在地月转移段,若不计其他星体的影响,关闭发动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A .“嫦娥三号”飞行速度一定越来越小B.“嫦娥三号”的动能可能增大C.“嫦娥三号”的动能和引力势能之和一定不变D.“嫦娥三号”的动能和引力势能之和可能增大答案AC解析在地月转移段“嫦娥三号”所受地球和月球的引力之和指向地球,关闭发动机后,“嫦娥三号”向月球飞行,要克服引力做功,动能一定减小,速度一定减小,选项A正确,B错误.关闭发动机后,只有万有引力做功,“嫦娥三号”的动能和引力势能之和一定不变,选项C正确,D错误.三、绕月飞行典例3(多选)典例2的题图是“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假设“嫦娥三号”运行经过P点第一次通过近月制动使“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再次经过P点时第二次通过近月制动使“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近地点为Q、高度为15 km,远地点为P、高度为100 km的椭圆轨道Ⅱ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时速度大小可能变化B.“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C.“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D.“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速度可能小于经过P点时的速度答案BC解析“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上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选项A错误.由于圆轨道的轨道半径大于椭圆轨道半长轴,根据开普勒定律,“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选项B正确.由于在Q点“嫦娥三号”所受万有引力大,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选项C正确.“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引力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Q点的引力势能小于P点的引力势能,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到Q点的动能较大,速度较大,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速度,选项D错误.四、探测器着陆典例4“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是从15 km的高度开始的,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重约3.8 t.主减速段开启的反推力发动机最大推力为7 500 N,不考虑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影响,月球表面附近重力加速度约为1.6 m/s2,“嫦娥三号”探测器在1 s内()A.速度增加约2 m/sB.速度减小约2 m/sC.速度增加约0.37 m/sD.速度减小约0.37 m/s答案 B解析根据题述,不考虑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影响,也就是不考虑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F=ma,解得a≈-2 m/s2,根据加速度的意义可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1 s内速度减小约2 m/s,选项B正确.题组1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关于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谷通过整理大量的天文观测数据得到行星运动规律B.开普勒指出,地球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来自太阳的引力C.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和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地检验”D.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答案 D2.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A.m v2GN B.m v4GN C.N v2Gm D.N v4Gm答案 B解析设卫星的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R2=m′v2R①m′v2R=m′g②由已知条件:m的重力为N得N=mg③由③得g=Nm,代入②得:R=m v2N代入①得M=m v4GN,故A、C、D错误,B项正确.3.(多选)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 4 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2.则此探测器()A.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 N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答案BD解析 在星球表面有GMm R 2=mg ,所以重力加速度g =GM R 2,地球表面g =GMR 2=9.8 m/s 2,则月球表面g ′=G181M (13.7R )2=3.7×3.781×GM R 2≈16g ,则探测器重力G =mg ′=1 300×16×9.8 N ≈2×103 N ,选项B 正确;探测器做自由落体运动,末速度v =2g ′h ≈43×9.8 m /s≈3.6 m/s ,选项A 错误;关闭发动机后,仅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机械能守恒,而离开近月轨道后还有制动悬停,所以机械能不守恒,选项C 错误;在近月圆轨道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 ′m R ′2=m v2R ′,所以v =G181M 13.7R = 3.7GM81R < GMR,即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选项D 正确. 题组2 中心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4.一卫星绕火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绕行的周期为T .假设宇航员在火星表面以初速度v 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恰好垂直打在倾角α=30°的斜面体上,如图1所示.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火星的质量为( )图1A.3v 3T 416Gt 3π4B.33v 3T 416Gt 3π4C.3v 2T 416Gt 3π4D.33v 2T 416Gt 3π4答案 B解析 以M 表示火星的质量,r 0表示火星的半径,g ′表示火星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火星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r 20=m (2πT )2r 0,在火星表面有G Mm ′r 20=m ′g ′;平抛小球速度的偏转角为60°,tan 60°=g ′t v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M =33v 3T 416Gt 3π4,B 正确.5.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密度为( ) A.3π(g 0-g )GT 2g 0B.3πg 0GT 2(g 0-g ) C.3πGT 2D.3πg 0GT 2g 答案 B解析 物体在地球的两极时,mg 0=G Mm R 2,物体在赤道上时,mg +m (2πT )2R =G Mm R 2,又V =43πR 3,联立以上三式解得地球的密度ρ=3πg 0GT 2(g 0-g ).故选项B 正确,选项A 、C 、D 错误.6.(多选)如图2所示,飞行器P 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张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微专题35 双星与多星问题备考精炼
35 双星与多星问题[方法点拨] (1)核心问题是“谁”提供向心力的问题.(2)“双星问题”的隐含条件是两者的向心力相同、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双星中轨道半径与质量成反比;(3)多星问题中,每颗行星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即F 合=m v 2r,以此列向心力方程进行求解.1.(2018·如皋市质量检测)“双星体系”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半径远小于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1所示,相距为L 的A 、B 两恒星绕共同的圆心O 做圆周运动,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周期均为T .若有间距也为L 的双星C 、D ,C 、D 的质量分别为A 、B 的两倍,则( )图1A .A 、B 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m 1m 2B .A 、B 运动的速率之比为m 1m 2C .C 运动的速率为A 的2倍D .C 、D 运动的周期均为22T 2.(多选)太空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很远的、由三颗星体组成的三星系统,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直线三星系统——三颗星体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另一种是三角形三星系统——三颗星体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已知某直线三星系统A 每颗星体的质量均为m ,相邻两颗星中心间的距离都为R ;某三角形三星系统B 的每颗星体的质量恰好也均为m ,且三星系统A 外侧的两颗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和三星系统B 每颗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引力常量为G ,则( )A .三星系统A 外侧两颗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v =GmRB .三星系统A 外侧两颗星体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为ω=12R5GmRC .三星系统B 的运动周期为T =4πRR 5GmD .三星系统B 任意两颗星体中心间的距离为L =3125R3.(多选)(2017·镇江市3月质检)冥王星和其附近的星体卡戎的质量分别为M 、m (m <M ),两星相距L ,它们只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球心连线的某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冥王星与星体卡戎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R 和r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由G Mm R2=MRω2计算冥王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B .可由G Mm L 2=M v 2L 计算冥王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C .可由G Mm L2=mr (2πT)2计算星体卡戎做圆周运动的周期D .冥王星与星体卡戎绕O 点做圆周运动的动量大小相等4.2015年12月17日我国发射了“悟空”探测卫星,这期间的观测使人类对暗物质的研究又进了一步.宇宙空间中两颗质量相等的星球绕其连线中心转动时,理论计算的周期与实际观测周期不符,且T 理论T 观测=k (k >1);因此,科学家认为,在两星球之间存在暗物质.假设以两星球球心连线为直径的球体空间中均匀分布着暗物质,两星球的质量均为m ,那么,暗物质的质量为( )A.k 2-14mB.k 2-28mC .(k 2-1)mD .(2k 2-1)m5.(2017·锦屏中学模拟)2016年2月11日,科学家宣布“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由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这是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100周年后,引力波被首次直接观测到.在两个黑洞合并过程中,由于彼此间的强大引力作用,会形成短时间的双星系统.如图2所示,黑洞A 、B 可视为质点,它们围绕连线上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且AO 大于BO ,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黑洞A 的向心力大于B 的向心力 B .黑洞A 的线速度大于B 的线速度C .黑洞A 的质量大于B 的质量D .两黑洞之间的距离越大,A 的周期越小6.(多选)宇宙中两颗相距很近的恒星常常组成一个系统,它们以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彼此提供向心力,从而使它们绕着某一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它们的运转周期为T ,两星到某一共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那么,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质量关系是( )A .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必定相等B .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和为4π2(R 1+R 2)3GT 2C .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比为m 1∶m 2=R 2∶R 1D .其中必有一颗恒星的质量为4π2(R 1+R 2)3GT2答案精析1.D [对于双星A 、B ,有Gm 1m 2L 2=m 1(2πT )2r 1=m 2(2πT )2r 2,r 1+r 2=L ,得r 1=m 2m 1+m 2L ,r 2=m 1m 1+m 2L ,T =2πLLG (m 1+m 2),A 、B 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r 1r 2=m 2m 1,A 错误;由v =2πr T 得,A 、B运动的速率之比为v 1v 2=r 1r 2=m 2m 1,B 错误;C 、D 运动的周期T ′=2πLLG (2m 1+2m 2)=22T ,D正确;C 的轨道半径r 1′=2m 22m 1+2m 2L =r 1,C 运动的速率为v 1′=2πr 1′T ′=2v 1,C 错误.]2.BCD [三星系统A 中,三颗星体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体围绕中央星体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运行.其中外侧的一颗星体由中央星体和另一颗外侧星体的合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 2R 2+G m 2(2R )2=m v 2R,解得v = 5Gm 4R ,A 错误;三星系统A 中,周期T =2πR v =4πR R5Gm,则其角速度为ω=2πT =12R5GmR,B 正确;由于两种系统周期相等,则三星系统B 的运行周期为T =4πRR5Gm,C 正确;三星系统B 中,三颗星体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如图所示,对某颗星体,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2Gm 2L 2cos 30°=m L 2cos 30°·4π2T 2,解得L =3125R ,D 正确.]3.CD [冥王星与星体卡戎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由G Mm(R +r )2=MRω2计算冥王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故A 错误;同理,可由G Mm L 2=M v 2R计算冥王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故B 错误;冥王星与其附近的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所以冥王星和星体卡戎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相等的,可由G Mm L2=mr (2πT)2计算星体卡戎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故C正确;因G Mm(R +r )2=MRω2=mrω2,由于它们的角速度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MRω=mrω,又:v m =ωr ,v M =ωR ,p m =mv m ,p M =Mv M ,所以冥王星与星体卡戎绕O 点做圆周运动的动量大小相等,故D 正确.]4.A [两星球均绕它们的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设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 2L 2=m 4π2T 理论2·L2,解得:T 理论=πL2L Gm .根据观测结果,星体的运动周期T 理论T 观测=k ,这种差异是由两星球之间均匀分布的暗物质引起的,均匀分布在两星球之间的暗物质对双星系统的作用与一质量等于暗物质的总质量m ′、位于中点O 处的质点的作用相同.则有:G m 2L 2+Gmm ′(L 2)2=m 4π2T 观测2·L 2,解得:T 观测=πL2L G (m +4m ′),又T 理论T 观测=k ,所以:m ′=k 2-14m ,故A正确,B 、C 、D 错误.]5.B [两黑洞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 对B 的作用力与B 对A 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黑洞A 的向心力等于B 的向心力,故A 错误;两黑洞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具有相同的角速度,由题图可知A 的轨道半径比较大,根据v =ωr 可知,黑洞A 的线速度大于B 的线速度,故B 正确;由于m A ω2r A =m B ω2r B ,由于A 的轨道半径比较大,所以A 的质量小,故C 错误;两黑洞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G m A m B L 2=m A 4π2T 2r A =m B 4π2T 2r B ,又:r A +r B =L ,得r A =m B L m A +m B ,L 为二者之间的距离,所以得:G m A m B L 2=m A 4π2T 2·m B L m A +m B ,即:T 2=4π2L 3G (m A +m B ),则两黑洞之间的距离越小,A 的周期越小,故D 错误.]6.BC [设两星质量分别为m 1、m 2.对m 1有:G m 1m 2(R 1+R 2)2=m 1R 14π2 T 2,解得m 2=4π2R 1(R 1+R 2)2GT 2,同理可得m 1=4π2R 2(R 1+R 2)2GT2,故两者质量不相等,故选项A 错误;将两者质量相加得m 1+m 2=4π2(R 1+R 2)3GT 2,则不可能其中一个的质量为4π2(R 1+R 2)3GT2,故选项D 错误,选项B 正确;m 1∶m 2=R 2∶R 1,故选项C 正确.]。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必备精品: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课标导航课程内容标准:1.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2.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向心加速度。
3.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
4.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得联系。
5.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其发展的重要意义,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6.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
7.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地重要作用,举例说明物体学的进展对于自然科学的促进作用。
复习导航本部分内容是每年高考的热点和重点,是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具体应用,而万有引力定律又是力学中一个独立的基本定律,复习好本章的概念和规律,将加深对速度、加速度及其关系的理解,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提高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复习振动和波、交流电、电磁振荡、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1.在复习中应侧重于曲线运动分析方法,将复杂的曲线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
例如:平抛运动可以视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既涉及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又涉及机械能守恒问题,是一个知识难点与重点。
在有关圆周运动最高点的各种情况下各物理量的临界值的分析和计算应该作为复习中重点突破的内容。
3.人造卫星问题涉及的关系较多,如卫星线速度同轨道半径的关系,周期同半径的关系,人造卫星变轨问题。
在复习时应注意到卫星的题目虽然千变万化,但有一点却是一个最基本不变的关系,即万有引力作为向心力4.万有引力定律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估算天体的质量。
计算时的取舍和等效处理等手法,要在练习中反复体会。
第1课时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高考解读真题品析知识:曲线运动、运动的分解例1. 2008年(江苏省 物理)13.(15分)抛体运动在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中很常见,如乒乓球运动.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设球台长2L 、网高h ,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g ) (1)若球在球台边缘O 点正上方高度为h 1处以速度1v ,水平发出,落在球台的P 1点(如图 实线所示),求P 1点距O 点的距离x 1。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核心素养专项提升 科学态度与责任——航天事业发
学习资料核心素养专项提升情境化主题突破科学态度与责任——航天事业发展与宇宙探索背景资料资料一火箭发射技术--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的航天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2020年5月长征五号的顺利升空,我们在卫星发射技术、探月技术和载人航天方面有着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的“长征”系列火箭是世界上发射成功率最高的运载火箭之一。
资料二空间站建设——中国在2011年9月29日发射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天宫一号分别与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交会对接.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为开展中国的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基础。
资料三探月工程--中国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中“回"的任务。
嫦娥五号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携带月球样本回到地球.资料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英文名称: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资料五火星探测—-2020年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正式发布备受瞩目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
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深空探测的热点。
资料六天眼、黑洞、宇宙探索——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强化五 地球同步卫星 双星或多星模型专题解读1.本专题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行中的特殊运用,同步卫星是与地球(中心)相对静止的卫星;而双星或多星模型有可能没有中心天体,近年来常以选择题形式在高考题中出现.2.学好本专题有助于学生加深万有引力定律的灵活应用,加深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 3.需要用到的知识: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规律等.命题点一 地球同步卫星1.定义:相对于地面静止且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叫地球同步卫星. 2.“七个一定”的特点:(1)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共面. (2)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 =24h. (3)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4)高度一定:由G Mm (R +h )2=m 4π2T2(R +h )得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 =3.6×107m.(5)速率一定:v =GM R +h=3.1×103m/s. (6)向心加速度一定:由G Mm (R +h )2=ma 得a =GM (R +h )2=g h =0.23m/s 2,即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7)绕行方向一定: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例1 (2016·全国Ⅰ卷·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 A .1hB .4hC .8hD .16h答案 B解析 地球自转周期变小,卫星要与地球保持同步,则卫星的公转周期也应随之变小,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2=k 可知卫星离地球的高度应变小,要实现三颗卫星覆盖全球的目的,则卫星周期最小时,由数学几何关系可作出它们间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Rsin30°=2R由r 31T 21=r 32T 22得(6.6R )3242=(2R )3T 22. 解得T 2≈4h.解决同步卫星问题的“四点”注意1.基本关系:要抓住:G Mm r 2=ma =m v 2r =mr ω2=m 4π2T2r .2.重要手段:构建物理模型,绘制草图辅助分析. 3.物理规律:(1)不快不慢:具有特定的运行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2)不高不低:具有特定的位置高度和轨道半径.(3)不偏不倚: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必须处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只能静止在赤道上方的特定的点上. 4.重要条件:(1)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其自转周期为1天(24小时),地球的表面半径约为6.4×103km ,表面重力加速度g 约为9.8m/s 2.(2)月球的公转周期约27.3天,在一般估算中常取27天.(3)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半径最小为r =6.4×103km ,运行周期最小为T =84.8min ,运行速度最大为v =7.9km/s.1.(2016·四川理综·3)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如图1所示,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km ,远地点高度约为2060km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786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 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 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 3,则a 1、a 2、a 3的大小关系为( )图1A .a 2>a 1>a 3B .a 3>a 2>a 1C .a 3>a 1>a 2D .a 1>a 2>a 3答案 D解析 由于东方红二号卫星是同步卫星,则其角速度和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相等,根据a =ω2r ,r 2>r 3,则a 2>a 3;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r2=ma ,由题目中数据可以得出,r 1<r 2,则a 2<a 1;综合以上分析有,a 1>a 2>a 3,选项D 正确.2.(2014·天津·3)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 .距地面的高度变大 B .向心加速度变大 C .线速度变大 D .角速度变大答案 A解析 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变大.由GMm (R +h )2=m 4π2T 2(R +h ),得h =3GMT 24π2-R ,T 变大,h 变大,A 正确.由GMm r 2=ma ,得a =GMr2,r 增大,a 减小,B 错误. 由GMm r 2=mv 2r,得v =GMr,r 增大,v 减小,C 错误. 由ω=2πT可知,角速度减小,D 错误.3.(多选)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v 1,加速度为a 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2,半径为R ,则下列比例关系中正确的是( ) A.a 1a 2=r R B.a 1a 2=(r R)2C.v 1v 2=r RD.v 1v 2=R r答案 AD解析 设地球的质量为M ,同步卫星的质量为m 1,在地球表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为m 2,根据向心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有a 1=ω12r ,a 2=ω22R ,又ω1=ω2,故a 1a 2=r R,选项A 正确;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 1r 2=m 1v 21r ,G Mm 2R 2=m 2v 22R ,解得v 1v 2=Rr,选项D 正确.命题点二 双星或多星模型 1.双星模型(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2所示.图2(2)特点:①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即Gm 1m 2L 2=m 1ω12r 1,Gm 1m 2L2=m 2ω22r 2 ②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 1=T 2,ω1=ω2③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 1+r 2=L (3)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 1、r 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m 1m 2=r 2r 1. 2.多星模型(1)定义:所研究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除中央星体外,各星体的角速度或周期相同.(2)三星模型:①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环绕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如图3甲所示).②三颗质量均为m的星体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如图乙所示).图3(3)四星模型:①其中一种是四颗质量相等的恒星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沿着外接于正方形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丙所示).②另一种是三颗恒星始终位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另一颗位于中心O,外围三颗星绕O 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丁所示).例2(2015·安徽理综·24)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4为A、B、C 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星体质量为2m、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图4(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2)B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 ; (3)C 星体的轨道半径R C ; (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答案 (1)23G m 2a 2 (2)7G m 2a 2 (3)74a (4)πa 3Gm解析 (1)由万有引力定律,A 星体所受B 、C 星体引力大小为F BA =G m A m B r 2=G 2m 2a2=F CA方向如图所示则合力大小为F A =F BA ·cos30°+F CA ·cos30°=23G m2a2 (2)同上,B 星体所受A 、C 星体引力大小分别为F AB =G m A m B r 2=G 2m 2a 2F CB =G m C m B r 2=G m 2a2方向如图所示, 由余弦定理得合力为:F B =F 2AB +F 2CB -2F AB ·F CB ·cos120°=7G m 2a2(3)由于m A =2m ,m B =m C =m通过分析可知,圆心O 在BC 的中垂线AD 的中点 则R C =⎝ ⎛⎭⎪⎫34a 2+⎝ ⎛⎭⎪⎫12a 2=74a (4)三星体运动周期相同,对C 星体,由F C =F B =7G m 2a 2=m (2πT)2R C ,可得T =πa 3Gm.4.(2013·山东理综·20)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 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A.n 3k 2T B.n 3k T C.n 2kT D.n kT 答案 B解析 设两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 1、m 2,距离为L , 双星靠彼此的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 m 1m 2L 2=m 1r 14π2T 2 G m 1m 2L 2=m 2r 24π2T2 并且r 1+r 2=L 解得T =2πL 3G (m 1+m 2)当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 倍,两星之间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时T ′=2πn 3L 3Gk (m 1+m 2)=n 3k·T 故选项B 正确.5.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如图5所示,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它们的运动周期为T ,若已知S 1和S 2的距离为r ,引力常量为G ,求两星的总质量M .图5答案4π2r3GT 2解析 设星体S 1、S 2的质量分别为m 1、m 2,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则运动的角速度为ω=2πT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Gm 1m 2r2=m 1ω2R 1=m 2ω2R 2 又R 1+R 2=r联立解得两星的总质量为M =m 1+m 2=ω2r 2R 2G +ω2r 2R 1G =ω2r 3G =4π2r3GT2.一、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和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比较如图6所示,a 为近地卫星,半径为r 1;b 为同步卫星,半径为r 2;c 为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半径为r 3.图6二、卫星追及相遇问题典例 (多选)如图7,三个质点a 、b 、c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M 远大于m 1及m 2),在c 的万有引力作用下,a 、b 在同一平面内绕c 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轨道半径之比为r a ∶r b =1∶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图7A .a 、b 运动的周期之比为T a ∶T b =1∶8B .a 、b 运动的周期之比为T a ∶T b =1∶4C .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a 、b 、c 共线12次D .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a 、b 、c 共线14次 答案 AD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的平方与半径的三次方成正比,则周期之比为1∶8,A 对;设图示位置夹角为θ<π2,b 转动一周(圆心角为2π)的时间为t =T b ,则a 、b 相距最远时:2πT a T b -2πT bT b =(π-θ)+n ·2π(n =0,1,2,3,…),可知n <6.75,n 可取7个值;a 、b 相距最近时:2πT aT b -2πT bT b =(2π-θ)+m ·2π(m =0,1,2,3,…),可知m <6.25,m 可取7个值,故在b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a 、b 、c 共线14次,D 对.点评 某星体的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有最近和最远之分,但它们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由于它们的轨道不是重合的,因此在最近和最远的相遇问题上不能通过位移或弧长相等来处理,而是通过卫星运动的圆心角来衡量,若它们初始位置在同一直线上,实际上内轨道所转过的圆心角与外轨道所转过的圆心角之差为π的整数倍时就是出现最近或最远的时刻,而本题中a 、b 、c 三个质点初始位置不在一条直线上,故在列式时要注意初始角度差.题组1 同步卫星1.(多选)据报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其定位、导航等功能加入到马航MH370失联客机搜救工作,为指挥中心调度部署人力、物力提供决策依据,保证了搜救船只准确抵达相关海域,帮助搜救船只规划搜救航线,避免搜救出现遗漏海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高度均约为36000km 的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以及高度约为21500km 的4颗中轨道卫星组网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轨道卫星的周期比同步卫星的周期大 B .所有卫星均位于以地心为中心的圆形轨道上 C .同步卫星和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均小于第一宇宙速度D .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 答案 BC解析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轨道半径较小的中轨道卫星的周期比同步卫星的周期小,A 项错;由题意知,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轨道高度一定,因此卫星均位于以地心为中心的圆形轨道上,B 项正确;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的最大运行速度,C 项正确;赤道上物体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相同,由a =ω2r 可知,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较大,D 项错. 2.如图1所示,轨道Ⅰ是近地气象卫星轨道,轨道Ⅱ是地球同步卫星轨道,设卫星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都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速度大小分别是v 1和v 2,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 1和a 2,则( )图1A .v 1>v 2 a 1<a 2B .v 1>v 2 a 1>a 2C .v 1<v 2 a 1<a 2D .v 1<v 2 a 1>a 2 答案 B解析 根据G Mm r 2=m v 2r =ma ,可知v =GM r ,a =GMr2,所以v 1>v 2,a 1>a 2.选项B 正确. 3.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神舟九号”绕地球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 ,则“神舟九号”与“同步卫星”各自所在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 A.(2π)43(R +h )2(GMT 2)23B.(GM )23(R +h )2(2πT )43C.(GMT 2)23(2π)43(R +h )2D.(2πT )43(GM )23(R +h )2答案 C解析 设“神舟九号”与“同步卫星”各自所在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 神九、g 同步,则m 神九g 神九=G Mm 神九(R +h )2,m 同步g 同步=G Mm 同步r 2同步=4π2m 同步r 同步T 2,联立可得g 神九g 同步=(GMT 2)23(2π)43(R +h )2,故C 正确.4.“神舟八号”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飞行轨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如图2所示,图中标明了飞船相继飞临赤道上空所对应的地面的经度.设“神舟八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半径为r 1,地球同步卫星飞行轨道半径为r 2.则r 13∶r 23等于()图2A .1∶24B .1∶156C .1∶210D .1∶256答案 D解析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飞船每运行一周,地球自转22.5°,故飞船的周期为T 1=22.5°360°×24h =1.5h ,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h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r 31r 32=T 21T 22=(1.524)2=1256,故选D.题组2 双星、多星模型5.(多选)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图3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R ,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图3A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GmRB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3GmR 3C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πR 33GmD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 答案 ABC解析 由图可知,每颗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R2cos30°=33R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 2R 2·2cos30°=m v 2r =m ω2r =m 4π2T2r =ma ,可解得v =GmR,ω=3GmR 3,T =2πR 33Gm,a =3GmR 2,故A 、B 、C 均正确,D 错误.6.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的发现将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新视角,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在如图4所示的双星系统中,A 、B 两个恒星靠着相互之间的引力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恒星A 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29倍,恒星B 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36倍,两星之间的距离L =2×105m ,太阳质量M =2×1030kg ,引力常量G =6.67×10-11N ·m 2/kg 2,π2=10.若两星在环绕过程中会辐射出引力波,该引力波的频率与两星做圆周运动的频率具有相同的数量级,则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估算该引力波频率的数量级是( )图4A .102Hz B .104Hz C .106Hz D .108Hz答案 A解析 A 、B 的周期相同,角速度相等,靠相互之间的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 A M B L 2=M A r A 4π2T 2① G M A M B L 2=M B r B 4π2T2②有M A r A =M B r B ,r A +r B =L , 解得r A =M BM A +M BL =3629+36L =3665L .由①得T =4π2L 3×3665GM B , 则f =1T=GM B4π2L 3×3665=6.67×10-11×36×2×10304×10×(2×105)3×3665Hz ≈1.6×102Hz. 7.经过用天文望远镜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双星系统由两个星体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远小于两星体之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他星体很远,可以当成孤立系统来处理.现根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 ,两者相距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 (1)计算出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 ;(2)若该实验中观测到的运动周期为T 观测,且T 观测∶T =1∶N (N >1).为了理解T 观测与T 的不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暗物质.作为一种简化模型,我们假定在以这两个星体连线为直径的球体内均匀分布这种暗物质.若不考虑其他暗物质的影响,根据这一模型和上述观测结果确定该星系间这种暗物质的密度. 答案 (1)πL2LGM (2)3(N -1)M2πL 3 解析 (1)双星均绕它们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G M 2L 2=M ⎝ ⎛⎭⎪⎫2πT 2·L2,解得T =πL2LGM.(2)N >1,根据观测结果,星体的运动周期为T观测=1NT <T ,这是由于双星系统内(类似一个球体)均匀分布的暗物质引起的,均匀分布在双星系统内的暗物质对双星系统的作用与一个质点(质点的质量等于球内暗物质的总质量M ′且位于中点O 处)的作用等效,考虑暗物质作用后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即G M 2L 2+G MM ′(L 2)2=M ⎝ ⎛⎭⎪⎫2πT 观测2·L2,代入T=πL 2LGM并整理得M′=N-14M.故所求的暗物质密度为ρ=M′43π(L2)3=3(N-1)M2πL3.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