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无间融合的实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路径分析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路径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及路径分析。
首先分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包括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等优势;其次探讨企业文化的特点,如注重效益、创新等特点。
接着深入讨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路径,强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论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可行性,提出实施策略建议,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新思路,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推动高职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创新、可行性、策略建议、发展趋势1. 引言1.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和文化氛围,培养出适应企业环境的能力和意识。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可以推动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实际岗位要求的对接,推动人才输出质量的提升。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质人才支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是深入探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路径,分析其优势和挑战,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可以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也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渗互融
论职业学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渗互融沭阳中等专业学校孙其君摘要:文章通过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基本构成的比较分析,以校、企双方的角度论述了两者文化的交融是建设特色院校的必由之路、也是创建现代学习型企业的有效举措,着重探讨了以“专业+公司”为载体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新型模式和机制,并指出了围绕专业创办学习型企业,实现校企文化互渗互融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校企同行;文化互融;模式与机制职校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1]。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步晚,但发展快,以旺盛的生命力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其校园文化在经历了奠基、成形等建设阶段之后,正处在发掘自身优势、强化特色建设的阶段。
企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单位,为了谋求利润的最大化,它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往往更注重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
在知识经济时代,比较研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以寻求它们之间的互补、互动和双赢,这对于双方而言都将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分析职业学校以培养生产、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己任,其校园文化建设除了遵循高校校园文化的普遍性外,还要不断挖掘和培养自己的文化品味和特色。
1、校园文化的概念与基本构成(1)基本概念与内涵教育部职业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作了下述定义:它是指在中职这一特定文化氛围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校内外从事各种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风格,一种校园精神与环境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2]。
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活动的各个环节,表现在学校师生员工的言行之中。
它既是隐性的,又是显性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2)校园文化的基本构成校园文化从其构成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
第一个层次: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之所在。
其核心是师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学术水平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谈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谈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在当今社会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需求越来越高,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
而中职学校作为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阶段,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
其次,学校应建立与企业合作的机制,推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学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技能培训、企业实践等项目。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提供更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机会;企业也可以为学校提供岗位实习、设备资源等支持,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
此外,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更加顺利。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科技创新竞赛、实践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学校还应提供创新创业的培训与指导,让学生了解创业的机会和挑战,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最后,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将学生成果与企业需求相匹配。
学校可以定期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实习和项目,通过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职业素质评估与证书认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也应与企业保持沟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并根据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对于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良好的对接机制、推动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可以使中职学校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这种对接与融合不仅对学生个人发展有益,也有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汇报人:日期:contents•引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及现状目录•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实践•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问题及原因分析contents•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优化对接策略目录•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索引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对接的必要性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及现状高职校园文化内涵高职校园文化现状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现状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包括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等。
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文化与经营管理脱节,缺乏协同性;文化传承与创新不足,缺乏开放性和包容性等。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现状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联性分析文化对接的必要性文化对接的可行性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实践03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01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02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人才培养对接实践1 2 3实践教学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实践教学对接实践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活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素养培养融入课程设计职业素养对接实践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问题及原因分析对接问题分析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目标不一致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差异对接问题原因分析缺乏有效的对接机制缺乏深入的交流与合作社会环境的影响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优化对接策略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制定具体的文化对接计划,明确双方文化对接的目标、内容、方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文化对接工作的有序进行。
制定文化对接计划完善评价机制优化对接机制提高教师实践经验加强教师企业文化培训建立企业导师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订单培养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学生提前适应和接受企业文化。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
前 从 事 眼 镜行 业 及 相 关 配套 的T 贸企 业 共 有 1 1 O 0 多 家 ,眼 镜 生 产 企 业 6 0 0 多 家 ,从 业 人 员 6 万 多 人 ,2 0 1 1 年 销售 额 超 过 了7 0 '  ̄ L 元 。丹 阳 眼镜 业形 成 了设 计 、生 产 、销 售 一 条龙 的完 整产 业 链 及社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等的发展 ,以及合作意识和
合 作 能 力 的培 养 ,它是 一 个 长 期 的 ,经过 渗 透 、 吸 收 、融 合 、更 新 而逐 渐 内化 的过程 ,这 个 过 程
的 实 现 主要 通 过 校 同文 化 建 设 和企 业 文 化 理 念融
入来 完成 j 。
江苏东方光学有限公 司等骨干眼镜企业先后与学 校签 订 了校 企合作 订单 式办班 长期合作 办学协 议 ,每年从高一新生 中通过宣讲 、报名 、遴选 、
会化 分 、规模 化 配 套 、上下 衔 接 的产 业 体 系 , 现 已成 为丹 阳的 “ 第一形 象 产业 ” 。
“ 为 地 方经 济 建 设 服务 ,为 眼镜 行 业 培 养人
才”和 “ 办 好 特色 专 业 ,办 出专 业 特色 ”一 直是
我校 开 办 视 光学 专 业 的指 导思 想 。现代 眼镜 企业 用人 的理 念 发 生 了深 刻 的变化 ,要 求学 校 培 养 和 输 送 的视 光 学 人才 必 须 首 先是 事 业 的共 同体 ,然
面试 等 选 出学 生组 成 “ 海 昌教 学 班 ” 、 “ 东 方教
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
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CATALOGUE 目录•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现状•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方式与方法•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实践探索•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反思与建议CHAPTER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提升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敬业精神企业文化通常强调个人责任和团队责任,这将有助于中职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承担责任,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责任意识提升职业技能提高适应能力由于企业文化中包含着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中职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减少适应期,更快地投入到工作中。
增加就业机会通过与企业文化对接,中职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要求,从而在求职过程中更加符合企业需求,增加就业机会。
增强竞争力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中职生在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上都将得到提升,从而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增强中职生就业竞争力推动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CHAPTER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现状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校企合作模式中职学校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培养人才,可以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
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如邀请企业人员到校园进行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等,可以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流和对接。
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问题与挑战文化差异01合作深度02培养目标03CHAPTER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方式与方法企业文化宣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环境营造引进企业文化,营造职业氛围1建立实训基地,模拟企业环境23在实训基地中模拟企业组织结构,设置不同的部门和岗位,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
模拟企业组织结构通过模拟企业业务流程,让学生了解企业运营的实际操作过程,提高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
模拟企业业务流程制定模拟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要求学生遵守企业工作纪律、安全规定等,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和规范意识。
浅议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积淀
浅议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积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近年来,各类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说开展得轰轰烈烈,形成了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血肉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打造职业院校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力地提升了职业院校的文化品位。
但近些年职业院校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对照新要求,目前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方面尚有欠缺;二是校园文化活动还需提升档次和品位;三是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四是体现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的文化活动还需拓展。
二、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由于职业学校创建较晚,校园文化建设往往脱离不了传统的普教痕迹,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的问题和不足削弱了现代素质教育的力度,冲淡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历练下,却呈现出一种活力四射、特色鲜明的态势。
因此,我认为职业院校要构建真正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实行“校企结合”,即职业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学习和借鉴企业文化,实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三、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1.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的服务意识大大增强,顾客至上的理念已为大多数企业奉行。
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应注意吸纳国内优秀企业甚至国外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从现阶段来看,主要应吸纳大多数优秀企业所共同奉行的四个方面的理念:(1)团队协作精神。
当今社会已是一个非常重视合作的社会,现代企业更是如此。
大部分工作都已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完成,发挥团队的作用至关重要。
因此职业院校就应特别注意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全院师生员工中大力倡导团队合作意识,树立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
职业学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实践研究
职业学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实践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实践研究,探讨了职业学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以及对接实践策略。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总结了对接实践效果评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职业学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对学生职业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本文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借鉴,为实现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职业学校、专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对接、实践研究、实践案例分析、文化对接效果、研究展望、职业教育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职业学校的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对接问题备受关注。
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其专业文化的构建和传承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职业学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职业学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问题,对于促进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促进产教融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职业学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机制,分析对接实践策略,以及总结实践效果,为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职业学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职业学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实践方式和效果,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为进一步促进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文化建设水平,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促进学校与企业间的密切合作与交流,进而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职业学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品】浅谈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作者:许建安龙正海金辉竺丹军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实践探索论文摘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办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企业文化元素融入校园,创新高职校园文化模式,探索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以期为进一步培植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打好扎实基础.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学校深刻认识到依托行业优势,坚持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服务社会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和创新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
这几年,我校在校企合作办学理念和方式创新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将优秀的医药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之中,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探索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培植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是生长发展在高校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创造的反映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精神状态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凝聚和塑造学校团体的精神动力之源。
当人们身居其中时就会被一种强烈的无形魅力所吸引,引导人们从内心对其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并融入其中,自觉地使自己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之逐步趋同,这就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高校教职工具有强烈的凝聚、激励作用,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陶冶作用。
我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校训“厚德厚朴、励志远志”为底蕴。
浅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21 0 0年 l 2月第 2 3卷第 4期
・7・
浅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的对接与融合
文
【 摘
锋
谢碧 蓉
要 】目前 ,校企合作 已经成为我 国高职教育 的必然趋势 ,实现学校与企业之 间的 “ 零距离”对接 ,已经成为高职
教育实现人才培养 目标 的必 然要求 。高职 院校独特 的培养 目标和教育模式 ,要求校园文化融入更多的企业文化特色。对如何 实现 高职 院校校 园文化 与企业文化 的对接 和融合 ,笔者从有机整合校 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学生的职
。
当前 ,校 园文 化 和校企 合作 的概 念 ,已经 越来 越多地 被 高职教 育者 们所 重视 和关 注 ,相应 地 ,高
职院校 校 园文化 与企 业文 化 的对接 和融合 ,也 越来
然 而 ,校 园文化 与企 业文 化之 间也 存在 着相 通
越 受到 各 高职 院校 的管理 者 和教师 们 的重视 ,许 多 学 校还进 行 了专题研 究 与实践 ,并 取得 了成 果 。
的必 要・ 陛
21 企 业 文 化 是 高 职 院校 校 园 文 化 的 重要 组 . 成 部 分
高等职 业技 术教育 的培养 目标 , 是培 养为 生产 、 建 设 、管 理等 一线 需要 的高 素质 技 能型专 门人 才 。 作 为 一种 特殊 的教 育形 式 ,高职 教育 既具 备一 般 高 校共 有 的文化 特点 ,同时又 必然 带 有 自身 的个 性特
作者 单位 :4 0 5 重 庆电力 高 等专科 学 校 0 03
人 的素 质全 面发 展作 为终 极价 值 ,两者 在终 极价 值 取 向上存 在 的一 致性 ,为 两种 文化 的对 接和 融合 提 供 了理论 依据 。 2 高职 院 校 校 园文 化 与 企业 文 化对 接 与融 合
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实践与
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践与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总结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切入点,以及在实现两者融合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15-011 认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的校风和办学理念,它是以制度建设、环境建设、文化活动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文化关系到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和校风建设,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将导致学校失去生机和活力。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承下来的经营理念,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拥有着良好的企业文化在支撑着它的发展。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首先都是一种价值观,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理念和风格;其次,它们都是以制度建设、环境建设、文化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最后,它们都影响着人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面貌,都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2 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2.1 由职业学校的性质决定职业学校的责任是向企业输送懂知识、会技能、有素养的技术工人,为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文化作为支撑,而企业文化需要得到企业员工的理解、认同和发扬,并要求员工在企业文化的氛围里做出绩效。
职业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并在社会和企业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1],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尽可能突出“职”的特点,融进更多职业特征[2],让学生在校园里能认识、体验企业文化,将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将所学的专业技能运用到岗位上[3],实现与企业用人无缝对接。
2.2 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对职校学生而言,在校期间要由一个天真懵懂的青少年成长为一个能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职业人。
职业学校是青年学生向职业人过渡的平台,学生需要有一个不仅能了解、体会企业文化又符合青年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融入中职校园文化的问题与对策
性的了解,因此难以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中。
缺乏专业指导
02
部分中职学校在融合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指导,导致融合过程出
现偏差或失误。
缺乏与企业沟通合作
03
一些中职学校在引入企业文化时,未能与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和
合作,导致融合过程不顺畅。
04
企业文化融入中职校园文化的对策与 建议
更新观念,强化企业文化意识
树立企业化办学理念
2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 行为规范的体现。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的发展,企业文 化融入中职校园文化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
探讨企业文化融入中职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 策和建议,为中职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研究问题
如何将企业文化有效融入中职校园文化中,以提高中职学生 的职业素养和适应能力?
研究方法和框架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实地调查、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
研究框架
首先对企业文化和中职校园文化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和 深度访谈了解企业文化融入中职校园文化的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 策和建议。
02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关理论
企业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企业文化定义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由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规范、习俗和 仪式等组成,反映了企业的独特性质和经营理念。
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树立企业化办学理念,以培养 具有企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将企业文化中的诚信、责任、创新等 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中。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浅议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浅议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摘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机械行业的主要培养基地之一,其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对中职校园文化与机械企业文化的对比分析,提出了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了如何实现融合的具体措施。
通过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可以使中职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职业发展正文:一、中职校园文化的特点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学生主要以技能型劳动者为主,因此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方面,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注重实践、注重技术创新,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也有其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二、机械企业文化的特点机械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教育的主要培养方向之一。
机械企业文化的特点表现在:强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强调科技创新的能力、强调企业文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3.1 融合的必要性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培养的校园文化,是在学校中、由学校所传达、以学校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学生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
而中职学生需要进入企业实习或者就业后,需要逐渐适应企业中的文化氛围。
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上的企业文化融合,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
3.2 融合的可行性融合中职校园文化与机械企业文化具有可行性,主要表现在:(1)中职学校可开展与企业对接的合作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
(2)中职学校可邀请企业专家行业精英进行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等活动。
(3)中职学生可积极参与校内的职业技能竞赛、企业文化活动等,从小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四、具体融合措施4.1 强化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中学教育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派出优秀教师到企业进行实地探访、交流,与企业负责人就校企合作进行深入沟通,以此为基础,建立使用各种平台的联系方式,建立更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3篇
校内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3 篇第一篇一、校内文化校内文化是依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在长期的训练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哺育同学的人生和高尚的品所必不行少的训练途径。
优质的校内文化环境有利于哺育同学形成健康的人格、品德,打造良好的校内文化环境对于增加学校的文化育人功能具有分外乐观的意义。
高职高专的训练包含了文化训练和职业训练两个方面,这就要求高职训练要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高职训练要为同学供应工学结合的平台。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哺育面对生产和服务一线的职业技能型人材。
在校内文化的建设上,要重点突出职业的特点,融入职业道德和职业抱负,使哺育出来的同学既要有职业技能又要具备肯定的素质。
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理念、方针、形象等一系列的的总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企业文化要与生产、管理、经营相结合、突出实践性,其目标是激励职工以企业为家,乐观参预企业的管理、服务、生产、经营,不断创新、进取,创造最高的效益。
它是以激发员工的乐观性和创造性为目的,使员工充分感觉到自我价值,实现自身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服务。
三、企业文化与校内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一)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假如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那末它将难以长期生存。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不仅仅是表现在管理、专业、服务等方面,还包含了校内文化特色,固然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校企结合的特色。
假如忽视校企合作,那末职业院校的办学将失去了它的价值。
学校将先进的企业引进高校、引进课堂,那末就可以针对企业的需要哺育合格的特地性人材。
(二)可以增加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力量有不少高职院校的的毕业生专业技能和课堂文化学问可以达到企业所要求的标准,但是大部份的毕业生在选择完企业之后会有一大部分人不能适应从而跳槽或者被开除,这又是什么原由呢?这是由于他们不适应企业,一方面无法将自己所学融入到工作的环境之中去,动手力量较差,理论学问与实践无法融合。
职业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无间融合的实践——以香港职业训练局为例
关键词
职业教 育 ; 香港 ; 职 业训 练局 ; 学校 文化 ; 企业文化 ; 融合
G 7 1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 3 2 1 9 ( 2 0 1 3 ) 0 5 — 0 0 5 8 — 0 5
中图分类号
香港职业 训练局 ( V o c a t i o n a l
而又独特 的职业 教育文化积淀 , 有 效 引领 和主 导 了香港 职业 教育 突
飞猛进 的发展 。因此 , 香 港在职业
浅层基础 文化 , 主要指学校办 学的 资源 和外 在 环境 。制 度文 化是 将 学校 理 念转 化为 办学 行 为的物 化
“ 成为亚太地 区卓越 的专业培训机 服 务性 社会 传统 和企 业 生存要 旨 学 生能 发展 多种适 应社 会 生存 和
行 为准 则及 具有 相应 特色 的行 为 方式 与物质表现 的总和… 。校园文
个 由香港 各行 业专 业 人士 及企 业
家组成 的准政府机构 , 因而 V T C在
者—— 学 生与业 界 建立终 身 发展 伙伴 关 系” 为策略 主要 内容 , 高度 重视 和积 极推 进学 校 文化与 企业
作者简介 : 郭华生( 1 9 7 9 一 ) , 男, 广东湛江人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部讲 师。 基金项 目: 广东省教育科 学“ 十二五” 规划项 目《 高职校 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模式的研究》 ( 编号 : 2 0 1 1 T J K 0 5 7 ) , 主持人
— —
以香港职业训练局为例
郭 华 生
( 广 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尝试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尝试作者:王晗概要: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就业后他们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创业意识将直接体现所在企业的文化状况,决定企业的发展动力。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可将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校园教育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尽快融入企业文化之中。
中职校园文化,则是在中职学校内,由学校的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旨在为社会、企业提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和积淀起来的价值观念、精神力量、经营境界以及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员工群体的规范、整合、凝聚和激励功能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结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为企业和社会发展而努力。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当今社会就业竞争日益严峻,中职生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抢占市场就业份额,就需要自身潜力的提高,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敬业爱岗、吃苦耐劳的职业品德。
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和品德。
在校园文化中引入企业文化,学生就从入学第一天起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接受职业教育,从而明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这对于学生三年的中职学习将奠定一个很好的思想基础。
三、校企合作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校企结合这一平台和机制,可以使中职学校的企业文化元素由虚拟性变为实际性,使学生真正体验并默化企业文化的内涵,从而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增强对企业的亲近感,明确未来职业应具有的综合素质要求,为走进企业做好心理、技能和习惯等方面的准备,也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融合优秀企业文化的实践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融合优秀企业文化的实践作者:刘建华来源:《现代企业》2020年第11期一、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融合优秀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学校通过与名企单位合作,加强文化交流与互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更好的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运用企业文化的有益影响,促进学校发展,提高学生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大国工匠精神等企业文化素养,增强毕业生的企业生存环境适应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技能过硬、素养较高,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从学生角色到“企业人”角色的快速转换。
1.促进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校园文化氛围和企业文化氛围有非常大的差异,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如果没有长期的养成教育,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
这些差异与限制往往导致毕业生不能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从而达不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优秀企业文化的成分,从先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使之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使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
2.培养职业学校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
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他们更看重其职业素养,即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
这种职业素养不仅需要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来形成,更是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文化氛围来陶冶学生,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逐渐感受和了解,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接受这种职业素养要求。
3.创建职业院校品牌特色的需要。
引入企业文化,凸现学校形象,有利于凝聚师生,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向心力,可以强化师生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通过形成共同的理念、价值观、行为规范,能充分发挥教职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能使各部门协调统一,形成互动,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的视觉综合设计,能让师生员工有耳目一新,朝气蓬勃的感觉,激发师生员工的士气,从整体上提升学校形象。
【推荐下载】浅议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键入文字]
浅议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对接不能全盘接纳,对企业文化要有选择性,两者结合要有层次的。
这里是一篇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职业学校要在竞争中抢得先机,就要把企业的用人和学校的育人结合起,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实现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对于中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即促进中职生成才、促进中职生成人、利于中职生就业、利于中职生创业。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校园文化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无间融合的实践摘要香港职业训练局是香港职业教育的主体。
香港职业训练局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业界一直积极推进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间融合,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层面上融入企业文化核心因子,吸收企业文化基本元素及凸显企业文化的职业化。
正是源于职业训练局与业界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和无间合作,形成了香港成功而又独特的职业教育文化积淀。
关键词职业教育;香港;职业训练局;学校文化;企业文化;融合收稿日期:2013-01-21,主持人:郭华生。
香港职业训练局(V ocational Training Council,英文简称VTC)成立于1982年,是全港最具规模的专业教育培训及发展机构,每年为超过21万名学生提供全面的职前和在职训练,下设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香港知专设计学院、中华厨艺学院、青年学院、高峰进修学院、卓越培训发展中心等共12个教育和培训机构,是香港职业教育的主体。
VTC一直强调以“与主要持份者——学生与业界建立终身发展伙伴关系”为策略主要内容,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间融合,形成了香港成功而又独特的职业教育文化积淀,有效引领和主导了香港职业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
因此,香港在职业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方面的经验,值得深入探究和学习。
一、精神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核心因子学校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师生员工共有的价值观、信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与物质表现的总和[1]。
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物质文化属于浅层基础文化,主要指学校办学的资源和外在环境。
制度文化是将学校理念转化为办学行为的物化过程,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上。
而精神文化属深层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源泉和精髓,也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精神和培养目标上。
由于VTC在成立初期就是一个由香港各行业专业人士及企业家组成的准政府机构,因而VTC在校企合作方面,无论是其下属的职业学校还是香港业界,其合作的原动力都是发自内心的,都把校企合作当做使命来予以支持和实施。
进而可知,VTC虽然是作为职业教育机构的原生体存在,但它的文化肌体交织着企业文化的许多核心因子,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企业化的品牌标语:良机、实干、成功1982年,VTC成立之初,就将“成为亚太地区卓越的专业培训机构”作为愿景,写入《职业训练局条例》,为确保愿景的实现和使VTC品牌深入民心,VTC 制定了“良机(Opportunities)、实干(Action)、成功(Success)”的企业化品牌标语,并将其转为自己的行动纲领。
实际上,VTC一直矢志不移地按照这个行动纲领建构自己的使命:为离校生及在职人士提供具有价值的进修选择,协助培养正确观念、掌握知识技能、积极终身学习、提升就业竞争力;为业界提供具有价值的支援,促进行业人力发展。
VTC准确地融入了企业文化的现代化核心因子——品牌意识,并准确无误地把握住香港职业教育前进发展的行动要素。
对VTC的职业教育运行来说,“良机、实干、成功”的品牌标语最终需要落实到文化的具体执行上。
多年以来,VTC透过旗下的成员机构,开办多元化的专业课程,致力为学生打开机会之门,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和知识,同时也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忱。
(二)彰显企业特性的价值信念:公正诚信、服务至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伙伴合作VTC5个短语20字的价值信念是VTC尽忠职守的专业员工团队及学生所始终信奉的行动信念和实践原则,是VTC职业教育文化的核心内容。
公正诚信(To Serve with Integrity),是VTC作为一个法团机构在法治的香港社会中需要坚守的基础价值和行动信念;服务至上(To be Client- focused)、追求卓越(To Strive for Excellence),是VTC深刻领会香港服务性社会传统和企业生存要旨的发展性价值信念和行动准则,是具有脚踏实地的国际性视野和眼光的展现,与VTC的愿景追求深深吻合,体现着强烈的效益意识、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企业精神(To be Entrepreneurial)、伙伴合作(To Forge Partnerships with Stake- holders),则是VTC紧贴香港市场变化,紧扣企业需求而形成的“伙伴协作、互惠共赢”的价值信念,体现着VTC海纳百川的精神气度,也代表着社会企业的广泛参与性。
VTC 这一价值信念被专业员工团队普遍使用,深入人心。
VTC这一价值信念的践行实质上就是香港企业文化核心规约的展现,从始至终无不彰显企业固有的一些核心因子特性:富有责任感和重视契约精神;注重服务传统、富有经营意识;推崇企业精神、关注合作等,已超越了一般职业院校的教风和学风准则的提炼,使VTC能面对香港社会变迁带来的种种艰巨考验,并能积极回应和满足香港一代又一代新学生及业界雇主的需要。
(三)交融企业“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全人发展为了培养素质卓越、业界满意的“首选毕业生”,VTC在吸收全人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融合香港业界对员工素质的要求,提出全人发展(Structured Whole Person Deve- lopment)的教育理念。
VTC的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强调要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解难有道、沟通无碍、学习得宜、自家社之结合、事业形象与职业道德、表现自信、事业发展及工作态度等八大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发展多种适应社会生存和业界发展的关键技能,并使学生有足够的能力成为有效的沟通者、主导终身学习的人士、懂得关怀和负责任的公民、忠诚和具有道德操守的工作者及身心健康的“全人”[2]。
VTC实施的全人发展教育所包含的八大素质无疑有效交融了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所一致追求的共识诉求和信念,也反映了现代企业需求的员工核心素养。
二、物质文化建设:吸收企业文化基本元素学校的物质文化主要是由学校的员工创造的各类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实物文化。
VTC的物质文化建设吸收了许多企业文化的基本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商业化的个性标志设计VTC不仅是香港职业训练局的全英文名称缩写,还是香港职业教育品牌的标志。
同时,VTC积极推进品牌建构策略计划,注重塑造商业化的品牌机构形象,旗下12个职业教育培训和发展机构均能紧贴香港商业化的发展,并能结合内部机构的调整而不断地创新,及时更换标志和采用新称号,以适应香港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变化和发展。
VTC既注重变——新机构采用新标志及品牌名称,也坚守不变——品牌的承诺、文化的精髓及公众对VTC优质服务的认识。
VTC 及旗下教育培训和发展机构的个性化标志设计在内部各种场所和所有物品上均是突显出来的,在所有的宣传材料及幻灯片中也均是艺术化地加以展现,同时,也注重在香港很多的特定场所中加以商业化的推广和宣传。
(二)代表商业潮流的教学硬资源教学硬资源是指教学设备、场地等条件。
由于香港政府对VTC在经费上有相当充足的保证及业界的紧密参与,VTC的教学硬资源特别是教学设备始终是业内最新的。
在选购设备方面,VTC强调教育培训的价值,既要能培训全日制的学生,更要能承担起培训业内职员的任务,其准则是能让学生学到当前最新、最重要的技术。
在教学场地方面,VTC既结合各区域商业发展的态势及特点,科学规划和布点旗下各教育培训和发展机构,如在葵涌培训点就设置以时装纺织业、汽车业、燃气焊接业为主的培训项目,在薄扶林培训点就设置以机械业、电机业为主的培训项目,在九龙湾培训点就设置以电子业、精密工程业、印刷业为主的培训项目等,呈现出商区成校的特点,既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商业化发展,也有效强化了职业教育的辐射力。
而在内部的学习环境上,VTC主要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思路,注重全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彰显企业精神且活力充沛的进修空间。
如旗下中华厨艺学院和薄扶林训练酒店的校内课室、工场、展示、服务等各功能区均是商业化实体设置,并且彼此连接,融为一体。
(三)零距离对接的教学软资源教学软资源一般是指教学文档、教学资源包、实训手册等课程资源。
VTC 在课程资源设置上,注重缔结学生伙伴和业界伙伴的关系,为职前学生和在职人士提供种类繁多的适时适切且品质优良的培训课程资源。
这些课程资源均是VTC和业界双方合作全程参与设置,并始终以商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商业应用为主旨,以香港业界主导的资历认证架构为标准,按照编写可行性研究、提交初步核批、拟定课程草案、通过正式审核等四个步骤层层推进,是一个极其严谨、规范且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的运作系统。
例如,在编写可行性研究阶段,VTC 会结合由业界领导的训练委员会统计与调研的人力调查报告来细致分析人力市场动态,包括中长期人力需求的预测、过去数年职位数目及薪金的趋势、统计人力资源研究报告和职位空缺资料等各类数据、向相关企业发问卷及访问雇主代表等,以切合业界的发展策略;在提交初步核批和拟定课程草案工作阶段,VTC 会组成专门的初步核批工作机构和课程筹备委员会,以具体开发并形成课程草案;在正式审核阶段,课程草案将交学科委员会及训练委员会讨论,业界及专家也一并参与审核并提供专业意见[3]。
最后,课程资源推出后,还需要定期咨询业界雇主意见、对毕业生就业及课程在业界需求的情况进行调查,以保证课程资源能不断完善和更新,满足业界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可见,VTC整个教学软资源的诱因、设计及推出就是一个课程开发与企业和社会零距离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校企文化元素相互吸收和整合完善的动态过程。
三、制度文化建设:凸显企业文化的职业化学校的制度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学校精神文化必须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正式制度与规范,才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
VTC有一整套凸显企业文化且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系统。
(一)企业化的理事会制度依据《职业训练局条例》的有关规定,VTC采用理事会制度管理,理事会由22名成员组成,包括18位来自工商、服务、劳工、教育界等非政府人士,以及3名政府官员(教育局副秘书长、工业贸易署署长、劳动福利局劳工处处长)、1名执行干事。
同时,理事会还下设4个功能委员会、21个行业训练委员会及5个跨行业的一般委员会,协助推行工作。
VTC理事会的基本职责是把握职业训练局的发展方向及政策方针、整个职业训练局的职数管理、物业权、经费预算和33位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如遇到现行法律条文需要更改的情况,则由理事会向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提出申请,通过后方可实施。
而理事会下设的21个行业训练委员则负责就特定行业的培训事宜及人力需求提出建议,5个一般委员的基本职能是为相关范畴的跨行业培训工作提出建议。
这一企业化的理事会制度架构一方面确保了职业训练局决策机构的市场独立性,即基本由业界名流组成,也使其获得了较大自由的管理和营运权限,充分保障了职业训练局市场化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