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简单介绍“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法律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渊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礼记》,原文为“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人下之;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解析:大家要注意的是,在原文中(尽管古代并没有标点符号)这二句之间并不是逗号,而是句号。
说明二者之间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语句,而现代的书中大多将二者连为一句话,不免会断章取义。
那么“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经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学界对它又很多不同的认识,在这里我取出比较中肯的来告诉大家。
关于“礼不下庶人”。
古代贵族出行都坐车(颇有现代化风范)。
车前面有一条横木,这条横木的名字就叫“式”。
“抚轼”即乘车时,身子前俯,两手倚凭车前横木,以表示敬意。
诸侯在路上,遇到对面一个大夫坐着车过来了,诸侯就行“抚轼”礼,以表示打招呼。
大夫呢?他要恭敬地下车行礼。
这就叫“国君抚式,大夫下之“。
以此类推,大夫遇到士也是一样的。
但是如果是士遇到庶人的话,就不用了。
因为古代不可能每一等级的贵族出门都要戒严,搞的大街上空无一人(或是官员扮演的百姓),当贵族出行时,如果见到一个老百姓就行一次“抚轼”礼的话,那么他回到家的时候腰椎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站在庶民的立场上,既然贵族没有义务给自己行礼,自己当然也没有义务去行礼(若行礼,则行礼的程度,形式是否会相同?这个暂且不论)。
当然,也有学说称,之所以“礼不下庶人”是因为庶人没有车,没有办法下车行礼。
但这是十分有问题的,因为“庶人”都没有车,这个现象只会出现在理想化的社会模型里,而现实是,不论是什么社会都会有富人(甚至富二代),也会有穷人。
《卫风氓》中写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淇水汤汤,渐车帷裳”都说明老百姓不可能如此有默契的全体都没有车,社会财富还是有所分化的。
也有观点认为,国君行“抚轼”礼的对象并不是低等级的贵族,而是自己的宗庙。
为什么不是士一级的贵族呢?因为这种观点将行礼的情形设定在“国君与大夫同乘与一车之上”,而此时国君向宗庙行礼时大夫要下车回避。
小议“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小议“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金逸凡3090102170“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反映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古训,理解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那个时代的法律甚至是延续千年的中华法系的根本法律思想。
但是对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仍存在争论。
本文就着眼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中的重点词语并结合当时社会情况,法律制度来谈一谈我的理解。
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出处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国君抚式,大夫下之。
大夫抚式,士人下之。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1那么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对于我们理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至关重要。
翻译为:国君坐车和大夫坐车相遇,国君扶式致意,大夫则需下车行礼。
大夫坐车和士坐车相遇,大夫扶式致意,士下车行礼。
而庶人不必拘于这种礼法,污辱性的刑罚不能用在大夫身上,行刑的人不宜适逢国君左右。
这句话的字面上看是君王与大夫乘车相见时的礼仪规范,这种礼仪规范对于庶人来说没有必要,也享受不起,同时下文又介绍了几种车的特点,都属于礼的范畴。
下面我们针对“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中几个重要概念来详细谈谈其中意义。
二、刑和礼的所指中国法律的起源有四大特点,分别是“礼源于祭祀”、“刑起于兵”、“礼刑结合”以及“家族本位”。
“礼源于祭祀”说的是“礼”这种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源于祭祀行为,而祭祀行为是由于人们对“天”的敬畏以及信仰,这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看天吃饭的情况下可以理解。
而之后人们称帝王为“天子”,“天子”之下的人又被分为三六九等,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在人们所称“礼”的思想中反映了出来。
“刑起于兵”讲的是古代的刑最早来自于军队,对军人违反法纪的惩罚,是一种较为严厉的刑罚,与现在的“刑”意思相近,而又有不同。
古代特别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早期,刑多指肉刑,手段较为残忍。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里的“刑”讲的是所有成文法律,当然,这里不下庶人的“刑”自然不是这种意思。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解释为:“刑不上大夫”即大夫以上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某些宽宥,如他们一般不被处以残损肤体的肉刑,必须处死者在郊外执行等等;所以因为如此,主要是因贵族内部,不同程度上总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为了在广大被统治者面前保持贵族作为一个整体的尊严,也不宜让他们终生带着曾受刑辱的标记。
“礼不下庶人”,即庶人忙于生产劳动,又不具备贵族的身份和礼所要求的物质条件,因而不可能按贵族的各种礼仪行事,这些礼也不是为他们而设立的。
然而,上述解释之后,又自相矛盾的加上:史籍上关于官贵被杀、被刑的记载,是不胜枚举的;“礼不下庶人”绝不意味着庶人可以不受礼的约束。
上和下,不能望文生义,否则就象有的人对“七月流火”所作的解释那样,或者如某报为“刑不上大夫”正名而做的解释“出现误读的原因是错解了这个“刑”字,古人用字是极为精审的,“刑”,肉刑之谓也,它具有特定的内涵,其外延比“法”要小得多,只不过是主张即使士大夫犯法,也不要轻易对他们用肉刑而已。
”其实,上下就是加减。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意思为:刑法不加重于大夫,礼制不减轻于庶人。
实际上,大夫是懂得刑法的,而庶人不一定懂得礼制。
所以,这一句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责,庶人不因不懂得礼制而减轻罪责。
”对刑法和礼制知道与否,并不能影响罪刑的轻重,不因此而增一分或减一分。
以上观点,蔡先生在其著作中已经写得很清楚蔡枢衡先生所著之《中国刑法史》。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意思为:刑法不加重于大夫,礼制不减轻于庶人。
实际上,大夫是懂得刑法的,而庶人不一定懂得礼制。
所以,这一句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责,庶人不因不懂得礼制而减轻罪责。
”对刑法和礼制知道与否,并不能影响罪刑的轻重,不因此而增一分或减一分。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
自秦汉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把“下”作“下到”,“上”作“上到”解。
10大被误解的古代名言(整理)
10大被误解的古代名言1、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原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记》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刑罚不以大夫为上,礼仪不以庶人为下。
不管是刑罚还是礼仪都当一视同仁。
上和下是“以。
为上(下)”的意思。
2、以德报怨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拿起板砖飞他!”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秦伯》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
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西,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
4、无毒不丈夫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民间谚语联对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
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
为什么呢?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自秦汉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把“下”作“下到”,“上”作“上到”解。这种解释,与原话的本来意义是违背的,这是“以封建的特权观念去解释带有原始性质的、以天神报这为根据、以血缘宗亲行正义的远古刑礼观的一种误解”。 首先,从先秦人的字句上看,“上”“下”二字,意作鄙视、重视。如“以高下下,以男下女”,其高下之之间的“下”与男女之间的“下”,均为卑贱意。《论语》的“惟上智下愚不移”,其“上”与“下”也作重轻意解。《礼记》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其“上”“下”二字取义,与上列句式相同,意为尊卑之意.所以这句话,应为“礼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与后世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脉相承的。正确的解释应为: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责,庶人因忙于生计和没有条件置办行礼用的祭品,故而对庶人不作某些礼的要求。
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理解‘刑不上大夫’这一句话?我们来看《孟子.离娄上》中如何说,摘录于下:
原文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译文
只有仁人才应该处在高位。不仁的人处在高位,是让他把邪恶传播给众人。在上的不依照公义度量事物,在下的不用法度约束自己,朝廷不信仰道义,官吏不信仰法度,君子(泛指居高位的大夫)触犯理义,小人触犯刑律,国家还能生存的,只是由于侥幸罢了。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解释为: “刑不上大夫”即大夫以上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某些宽宥,如他们一般不被处以残损肤体的肉刑,必须处死者在郊外执行等等;所以因为如此,主要是因贵体的尊严,也不宜让他们终生带着曾受刑辱的标记。“礼不下庶人”,即庶人忙于生产劳动,又不具备贵族的身份和礼所要求的物质条件,因而不可能按贵族的各种礼仪行事,这些礼也不是为他们而设立的。
浅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浅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摘要:礼与刑是西周奴隶主贵族维护其统治职能的权柄。
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礼记·曲礼上》)则是贯穿在西周礼与刑中的最根本的原则。
然而对之加以阐释后,所引起的争论迄今未决。
对此,笔者希望通过深入分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内在含义来探究其深层含义。
关键词:礼;刑;礼等级;刑等级一、“刑不上大夫”的由来之礼与刑相伴产生于原始社会,一谈及礼,就要涉及到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源于父系氏族社会以血缘为去饰出的族属系统。
那时,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不是国家强制力,而是具有很高权威的原始习俗。
由这种原始习俗衍生而来的礼,则是用来调整和维持族属系统中尊卑、长幼关系的一整套道德规范。
进入阶级社会后,宗法制度逐渐演变和扩大成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统治者集父权、族权、夫权、政权于一身,国家便是扩大了的族属系统,周王就相当于族长。
礼不仅用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权制度,而且被统治阶级也被强加了他们必须遵守的礼。
在西周奴隶制国家,随着宗法制度在社会各阶层的渗透,礼仪规范也步入千家万户。
在这种深受宗法制度影响的家庭里,由于有父子的辈份差异,兄弟的年龄差异,男女的性别差异,这种亲属间的尊卑、长幼、男女等自然属性,就决定了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不同地位和从属关系。
于是,礼又成为调整家庭成员尊卑长幼等级的规范。
“刑不上大夫”产生于“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的时代。
“中国”即指居于国中的同族人。
“四夷”指外族人以及被统治的“野人”。
当时,刑(特指肉刑)是不适用于国人的,以示内外有别。
如果国人犯罪,轻则用鞭、扑、赎,重则处以死刑。
而国人之于野人,即便是军士,也都算是贵族,即“大夫”(“大夫”此处不是官名,而是对贵族,也就是对国人的尊称)。
这就是“刑不上大夫”的由来。
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含义分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见《礼记·曲礼》。
贾谊在《新书·阶级》中以“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对之加以阐释。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大家都很熟悉,这句话传达出和我们喜闻乐见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完全相反的一种态度。
不过中国历史几千年来,由这句话衍生出来的“八议”,一直是在封建王朝中实行的,直到清末民初的进步思想家将西方法制思想传入中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才在中国第一次被规定在宪法中。
何为“八议”?“八议”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下八种人犯罪,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须奏请皇帝裁决。
这八种人是:议亲,指皇亲国戚;议故,指皇帝的故旧;议贤,指依封建标准德高望重的人;议能,指统治才能出众的人;议功,指对封建国家有大功勋者;议贵,指上层贵族官僚;议勤,指为国家服务勤劳有大贡献的人;议宾,指前朝的贵族及其后代。
也就是说,封建王朝的“刑”可不止不上大夫,这八种人都是司法机关无法直接问审的。
从春秋起到清末,都是如此,贵族和高层的特权一直存在,下层老百姓都觉得没有尊卑和特权反而不正常了,不但不痛恨这些特权阶层,反而充满了羡慕。
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五千年历史,写得满满的都是吃人。
这实在是一针见血的话语。
只是老百姓们习以为常,摆脱不了奴性思维罢了。
不过“刑不上大夫”这句话本意却非如此,是被有目的曲解了。
我们今天自由民主,和谐昌盛,自然要结合原文上下文重新来理解。
解释句子,不看上下文,都是耍流氓。
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国君抚式,大夫下之。
大夫抚式,士人下之。
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礼不下庶人什么是“国君抚式”?“式”通“轼”,就是车厢前面横着的扶手。
国君为什么要抚摸车厢前面的扶手?因为他路遇了大夫,而出于礼节,就像我们今天的领导看见下属,会挥挥手打个招呼。
这是《礼记》,记的就是各种礼节。
而“大夫下之”呢,出于尊卑,领导给你打招呼,你该如何回礼?大夫就得下车,表示对国君的尊重。
所以这几句话实际上是指:国君遇到大夫,国君抚式,大夫下车。
而大夫遇到士人,大夫抚式,士人则下车。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之论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之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释义一直持有争议。
他们根据自身的理解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如,((“礼,是指周宗族的家礼,如祭祀、议政、加冠,酬酢等。
此外,庶人,是指与周族无血缘关系的异族成员。
礼不下庶人,意在排斥异族人享用周人之礼。
凝聚本族人的力量。
而刑,特指宫刑。
”))——马小红著《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P115所以,马小红博士认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意为周宗族之礼庶民不配享有,宫刑不施加于士大夫以上身份的人.而((“《礼记》对‘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解释注释为‘大夫以身作则,以礼自防’,而对‘小人’‘贱民’则认为他们没有‘廉耻’,光凭礼教不起作用。
只有刑罚才能使他们产生畏惧之心。
荀悦《申鉴政体》‘君子不犯辱,况于刑乎?小人不忘刑,况于辱乎?’所以‘礼为有知制,刑为无知设’,这种理论认为刑罚对尊贵者本就是不必要的,理由是贵族官吏“有廉耻”,有了罪会自行惩罚,犯罪会慷慨自裁。
”))——摘自钱大群著《中国法律史论考》p205有部分语言自己组织还有许多看法,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认为对于“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理解需要从周朝的深厚的文化渊源和礼,刑在这个时代的发展状况及其所代表的含义来着手,另外社会发展程度和特征也不可忽视。
宗法等级制对周朝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自黄帝时代至夏朝一直施行血缘平等制,统治温情。
《礼记》中记载夏有“亲而不尊”“先赏而后罚”,商朝血缘关系比夏朝松散,等级制度森严,虽保留了血缘制度,但是将血缘平等制度改造成血缘等级制,这便是宗法制的雏形。
《礼记·表记》言:“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
周原来是商朝下面的一个部族,其经济实力不足,所以周人统治用传统来补经济发展的不足,用亲情扩充并加强政权的基础和力量,但在恢复“亲亲”的同时,对商人的“尊尊”并未完全放弃,而是在商人宗法等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以血缘为划分等级标准的宗法制。
礼不庶人 刑不大夫名词解释
礼不庶人刑不大夫名词解释
“礼不庶人,刑不大夫”是出自《尚书·虞夏书·洪范》的一句古文,意思是说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用礼来教化他们,而不应该用刑罚来对待他们;对于有高尚品德的大夫来说,也不应该轻易施以刑罚,而应该用名分来规范他们的行为。
这句话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治理理念,强调了礼法教化和名分尊重的原则。
在古代社会中,礼法教化是通过仪式、规范和传统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名分则是指社会地位和身份的等级差别。
这句话的含义是要求统治者对待不同社会阶层的人要有所区别,对待普通人要以礼为主,对待有高尚品德的大夫要以名分为主,避免滥用刑罚,保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句话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人治理理念,强调了礼法教化和名分尊重的原则。
这也体现了古代中国治理思想中的仁政理念,即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尊重人民,避免滥用刑罚,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从道德和伦理角度来看,这句话强调了对人的尊重和保护,提倡以礼待人,以德治国,不轻易施以刑罚,体现了一种温和的治理
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和道德规范。
总的来说,“礼不庶人,刑不大夫”这句话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理念,强调了礼法教化和名分尊重的原则,具有深刻的历史、道德和社会意义。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正确理解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正确理解1. 引言说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可谓是耳熟能详,听着简单,实际上却隐藏了不少智慧和社会现象。
你要是仔细想想,古代的社会结构就像是一层层的蛋糕,上面那层光鲜亮丽的,下面那层嘛,虽然也有滋味,但总是和最上面的一层差得远。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法律是不能随便拿来治大夫的,而对于普通百姓,礼仪也就不用太过讲究了。
这听着有点不公,但其实道理深着呢,咱们来细细聊聊。
2. 社会等级与法律2.1 大夫的特权首先,我们得说说这些大夫。
古代的“大夫”就相当于现在的高官显贵,身份高贵,家里有矿,话语权大得很。
你想啊,谁都想当大夫,毕竟一口吃肉,二口喝汤。
这些人手握权力,地位超然,身后跟着一堆小弟,仿佛天上掉下来的仙人。
可是,问题来了,这么高的地位,万一干了坏事,难道就不应该受罚吗?这时候就得提到“刑不上大夫”了,听上去像是给他们开了个特权证,其实背后是整个社会的稳定。
2.2 平民的困境再说说咱们普通百姓。
老百姓生活不易,辛辛苦苦一天到晚忙工作,最后捡到的是几分微薄的收入。
你说,哪个人愿意被罚呢?可在一些情况下,礼也不能完全降到他们头上。
因为如果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讲究,那这个社会就乱套了。
你想想,街头打架的,都是那些没什么身份的人,结果一闹起来,法律就可能先找他们。
大夫们往往是高高在上,干起坏事来,反而能逃避法律,这不是说不公平吗?3. 价值观的碰撞3.1 古今的差异古代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价值观,而今天的社会呢?法律在进步,人人平等成了大家口中的口号。
可真要落实到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法外开恩”,谁能不对自己有利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就像小孩子做错事,爸爸妈妈肯定会心软,不会像老师那样严厉。
这里面就有个心理因素:对于强者,大家都想低头,而对于弱者,大家又不想太过于严苛。
3.2 文化的传承文化传承也是个大话题,许多古老的观念至今还在影响我们的思维。
你看,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也是有偏向的。
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名词解释
主题: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名词解释1. 礼:指的是礼仪、礼节,是一种行为规范和态度修养的体现。
在古代我国,礼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也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器。
”意思是说,礼仪之举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而不是一种外在的工具。
2. 庶人:指的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不属于贵族或者官僚阶层。
在古代我国社会,庶人的地位比较低微,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声望都比较低下。
庶人在面对礼节时,通常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限制。
3. 刑:指的是刑罚,是一种法律制裁的手段。
在古代社会,刑罚是对犯罪者进行处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
在《尚书·虞夏书》中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意思是说,对于高官显贵的人而言,刑罚的适用会相对宽松一些。
4. 大夫:在古代我国,大夫是指一种特定的贵族阶层,通常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贵族。
大夫在古代社会中地位显赫,享有一定的特权和地位。
大夫在受到刑罚时通常会享有特殊待遇。
5. 名词解释:据以上所述,”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这句话体现了古代我国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在古代我国社会中,平民百姓受到礼仪的约束和规范,而对于贵族阶层来说,刑罚的适用也会有所偏袒和特殊待遇。
这种现象反映了古代我国社会中的阶级差别和权力不平等的特点。
6. 总结与展望:虽然古代我国已经远去,但这种阶级差别和权力不平等的现象在当代社会依然存在。
我们应当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存在,努力打破阶级壁垒和权力不平等,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发展。
只有通过努力,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礼不分贵贱,刑不偏颇”的社会理想。
确实,古代我国社会中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差别和权力不平等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仅在古代存在,而且在当代社会中同样存在着。
社会中的贵族阶层或者上层精英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特权和优待,而一般的平民百姓则往往面临着各种不公平待遇。
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并且也影响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我们现代人也需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刻的认识,努力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发展。
古人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为什么这么说?有什么典故吗?
古人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思想和社会。
在古代社会,礼仪和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两个重要手段。
而这句话则表明了在这两个方面的执行上,应该有所区别和差别对待。
我们来看看“礼不下庶人”这句话的含义。
在古代社会,礼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社交场合中的一种表现方式,更是一种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
由于社会阶层的存在,不同的人在社交场合中所需要遵守的礼仪也不尽相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礼仪应该根据不同的人的身份地位来进行区别对待。
对于庶民来说,他们的社会地位较低,因此在礼仪方面不应该要求过高,而对于贵族或者高官显贵来说,则需要更加注重礼仪的规范和执行。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的含义。
在古代社会,刑法是一种非常严厉的惩罚手段,通常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规范。
在执行刑法时,也应该有所区别对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地位高的人,不能随便施以刑法的惩罚,而应该更加注重审慎和公正。
因为地位高的人通常有更多的资源和权力,如果刑法执行不当,就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这两句话的背后,有着深刻的道德思想和社会。
它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需要遵守的规范和要求是不同的,这是由于社会阶层和地位的存在所决定的。
在执行礼仪和刑法时,也应该有所区别和差别对待,以保证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维护。
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人群的文化习惯和社会地位,不应该一刀切地要求所有人都遵守同样的规范。
在执行法律和惩罚犯罪时,也应该注重公正和审慎,不应该因为地位高而放任不管,或者因为地位低而施以过重的惩罚。
古人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虽然是古代社会的产物,但是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人群的文化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应该注重公正和审慎,以保证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维护。
怎么理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怎么理解“刑不上⼤夫,礼不下庶⼈”?这两句话源⾃于周代制定的周礼演化⽽来。
周代的社会道德规范统称为“礼”,在举⾏礼仪活动时,常常歌舞相伴。
相传西周的礼乐是由周公制定的。
周公对以前的礼乐进⾏了加⼯和改造,就成为了“周礼”,因此周礼是演化⽽来,并不是周公独创,只不过是被他抢先冠名。
周礼分为五礼:吉礼,⽤于各种祭祀活动;凶礼,⽤于丧葬和哀吊各种灾祸;宾礼,⽤于诸侯朝见天⼦;军礼,⽤于军事及相关领域;嘉礼,⽤于各种吉庆的活动,包括饮⾷、婚冠、宴享、贺庆等。
《礼仪》中记载的各种礼仪则更为详细,有⼠冠礼、⼠婚礼、乡饮酒礼、燕礼、聘礼、⼠丧礼等。
古⼈的⾝份以⼠、农、⼯、商做为划定标准,因此“⼠”的⾝份最受推崇,⽽⼤夫就是“⼠”代表。
周代的礼乐主要通⾏于⼠和⼠以上的贵族阶层,天⼦⽤于约束贵族的⾏为,明确他们之间的尊卑关系。
对于下层⼈民⽽⾔,则以刑罚治之,礼乐是不适⽤的,所以说“刑不上⼤夫,礼不下庶⼈”。
由此可见,刑与礼是针对的不同的两种⼈,但具有同样的约束⼒,只是内容和⽅法有所不同。
这就是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产物,换句话说,就是统治阶级对待“⽂明⼈”和“野蛮⼈”要⽤两种不同的⼿段,这也是它们把贵族与平民看作是两个世界的⼈,从⽽,分⽽治之。
_礼不下庶人_刑不上大夫_简论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简论王唯(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3100)摘要:对于“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争议主要是因为“礼”、“刑”、“庶人”、“大夫”等概念理解的差异。
本文认为,“礼”既然作为行为准则,自然要求上至贵族,下至庶人都要学礼守礼。
所谓“礼不下庶人”,只是那些在贵族内部举行、用来巩固贵族组织的“礼”不允许庶人参加而已。
“刑不上大夫”仅指宫刑不及于大夫。
关键词:礼;刑;庶人;大夫中图分类号:D90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16(2011)03-0044-02The commentary of “Ceremony less than common people ,punishment is not to the doctor ”WANG Wei(Law School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3100,China )Abstract :The disputes on “The ceremony less than common people ,punishment is not to the doctor.”are mainly be-cause of the “li ”,“punishment ”,“common people ”,“doctor ”an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This paper argues that “li ”since ,as the code of conduc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atural nobility ;down to the common people have Miller Shurei.The so-called “gift less than common people ”,only those held within the nobility ,the nobility used to consolidate the organization's ritual does not allow common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it.“Punishment is not to the doctor ,”refers only to castration is less than in the doctor.Key words :ritual ;punishment ;common people ;doctor1有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争议“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礼记·曲礼》。
令人哭笑不得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理解
令人哭笑不得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曲礼》中的一句话,这句话被很多人认为是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照顾贵族,严苛百姓的证据。
比如某度百科的视频就给如下定义:这句话全文是这样的:国君抚式,大夫下之。
大夫抚式,士下之。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刑人不在君侧。
兵车不式。
实则讲的是交通礼仪。
国君和大夫遇到,国君通过触碰马车横木就算行礼,大夫则必须要下马行礼。
当大夫坐马车遇到士,大夫只需要触碰马车横木行礼,士则必须要下马行礼。
当士遇到庶人,就没有这样的交通礼仪了。
这叫礼不下庶人。
礼不下庶人突显“礼”的灵活性,大夫、国君、是少量的,这两个相遇的礼节即可以突显身份,也可以是一种礼的导向和教化。
士遇到大夫也类似。
士数量比较多,庶人更多,如果士和庶人也执行这样的礼,整条道谁也别想走了,全在行礼了。
同时庶人遇到大夫、士、国君无需如此,也是礼不下庶人的另一层含义。
礼是让生活更有序而不是给生活带来阻碍,这个和后世的繁文礼节有本质区别。
大夫、士出门坐马车之类是一种排场和礼仪,或者说是一种规格。
比如颜回死后,颜回的父亲希望孔子卖掉自己的马车给头颜回厚葬,结果孔子说:我是当过大夫的人,出门不坐马车,与礼不合。
这也有些类似孔乙己很穷,连饭都吃不起,依旧要穿破长衫,不肯短衫一样的道理,这是一种礼。
下面的一句“刑不上大夫”不是说刑法不能处罚大夫,关键是后一句,刑人不在君侧。
如果一个人受到了刑罚,就没有资格站在国君身边,也就是说没有资格当大夫了,凡能当站在国君身边的高官都没有受过刑罚。
孙膑当年受了膑刑,魏攻赵时,齐威王想让孙膑当将军,结果孙膑推辞了。
《史记》记载推辞的理由: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
”於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这个理由也算是“刑不上大夫”的一个注脚。
最后一句兵车不式,坐着战车无需这样的礼仪。
因为作战是紧急的,还在那里行礼会误了战机,这同样是“礼”的灵活性。
正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丨《群书治要·礼记》
正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丨《群书治要·礼记》节选自《群书治要・礼记》第二集(全文共1486个字,阅读需8分钟)“尊贤”还体现在另外一句话中,就是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刑不上大夫”。
为什么刑不上大夫呢?很多人说这是古人太讲等级观念了,大夫就是高级领导犯了错误、犯了罪,就可以不受处罚,这个是官官相护,而一般老百姓却要依法惩办,这就是体现了“礼”的不平等。
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误解,这是我们对“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有所误解所导致的。
其实,这一句话早在《孔子家语》中,就记载着冉有曾经去问孔夫子,他说,“从前的君王制定法律,规定'刑不上大夫’,就是刑罚不施加于处在上层的大夫;'礼不下庶人’,礼仪也不涉及下层的平民百姓。
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大夫犯了罪,就不用施行刑罚,普通人办事,就可以不讲究礼仪了吗?”所以你看,冉有对这一句话,他也有误解。
孔老夫子其实在当时就已经给予了很好的解答,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大凡整治君子,都是要用礼义来引导他的心智,要从心上让他有知耻之心,是为了用廉洁知耻的节操来勉励他们。
”所以为什么说要让士大夫讲礼呢?就是通过礼仪道德的教育,不仅仅要惩罚人的行为,而是要引导人的心智,让人有羞耻之心、廉洁之心,从根本上不愿意、不想去触犯法律,所以这个是礼和法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怎么样培养起这些士大夫的廉耻之心呢?古代的大夫如果犯有贪污受贿罪而被罢免流放的,就给他们起了一个名字来避讳,叫“簠簋不饰”。
簠簋都是古代的食器,也是用来放祭品的器皿。
“簠簋不饰”,意思是你这个礼器没有整置好。
你看他犯了贪污受贿的罪,要去被罢免流放了,都不直接说他犯了贪污受贿的罪,而是给他隐讳地称“簠簋不饰”,为什么呢?就是要保持他的羞耻之心。
有犯淫乱、男女不别之罪的,就叫“帷薄不修”,就是帷幔和帘子没有修整;有犯欺骗君主、不忠诚之罪的,就叫“臣节未著”;有犯软弱无能、不胜任工作之罪的,叫“下官不职”;有犯了冒犯国家纲纪之罪的,就叫“行事不请”。
浅议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浅议“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项古老的法律原则。
在古代文献资料中,最早记录它的是《礼记》。
据《礼记·曲礼上》记载:“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刑人不在君侧。
”谓“礼不下庶人”主要指礼赋予各级贵族的权利,特别是世袭特权,平民和奴隶一律不得享受。
平民和奴隶虽然毫无权利可言,但必须承担礼所加给的各种义务。
“刑不上大夫”主要指刑罚的锋芒不是针对大夫以上的贵族,而是指向广大劳动人民的。
1一、“礼不下庶人”之解析《说文·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求福也。
”礼最初的作用是事神以祈福消灾。
而作为最高领袖的国君,同时又是全国的总祭司,代表全体人民向神灵祈求保佑。
因而有殷商统治者“率民以事神”的举措。
“礼”在商代即有了祭祀上帝和祖先的意思。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含义也逐渐扩展和演变。
所谓“周礼”,已经不是专指礼节仪式这种狭义上的“礼”,而是广义上的“礼”。
它的内容非常宠杂,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司法、职官、宗教、教育、婚姻家庭、理论道德、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吉、凶、军、宾、嘉等不同的礼节仪式。
《礼记》说:“夫礼不下庶人中的“礼”主要是指周礼。
在西周社会,不同的社会等级适用不同的礼,贵族有贵族的礼,平民有平民的礼,贵族的礼对于平民而言是绝对不可僭越的。
“礼不下庶人”绝不是说“礼”这一规范对庶人不适用,而是强调由礼这一规范确立的等级秩序不容僭越。
这一点,《左传·庄公二十三年》中“夫礼,所以整民也”,就清楚表明,作为具有强制力的“礼”,不仅适用于庶人,而且是治理他们的工具。
如上所述,周礼的内容士分广泛,所谓“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官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2因此,在奴隶制上层建筑“礼乐行政”之中,“礼”居于首位。
它起着“经国家、定社税、序人民、利世嗣”3的重要作用,被看作是“政之舆也”。
刑不上大夫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意思就是大夫在古代有刑罚的豁免权,如果犯了罪,可以不受到刑罚的处理。
平民老百姓没有资格享受礼遇。
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暂且不说。
谈一谈个人的理解。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出自《礼记·曲礼上》,《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及其学生们的作品(类似《论语》)。
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此语出自《孔子家语·五刑解第三十》,后被编入《礼记》。
原文挺长,其中刑不上大夫而大夫亦不失其罪者,其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君不使人捽引而刑杀(为了照顾其大夫的身份,不用人去抓而杀,让其自裁)。
由此看出,大夫犯大罪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向北跪拜,然后自裁。
若不自裁,还需刑法。
或者直接刑法。
看其是否自裁。
后面层次没明说,况且孔子也不是制定法律的人,只是在教育学生时讲的话。
不代表各诸侯的意思,诸侯只是曲解其意为其统治服务。
举例如少正卯,就叫卯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官至少正,能言善辩,是鲁国的著名人物,被称为“闻人”。
他也办学,因能言善辩,吸引当地不少孔子学生去听课,只有颜回没有去。
这说明学生是缺乏判断力的,其实不单是学生,大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颜回不愧是孔子弟子中最聪明的,最能继承孔子衣钵的传人,可惜早逝,去世时33岁。
后孔子当上鲁国代理宰相,杀了少正卯。
少正卯是大夫,没有自裁,所以孔子杀了他。
杀他的理由这里不提了,反正是有几条。
本文就《论语》中孔子的话来解释。
《论语》中有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认为花言巧语,和颜悦色,口吐莲花,这样的人很少有孔子所说的仁,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孔子很重视舆论导向,认为长此以往社会会不安定,容易引发动乱。
所以杀了他。
至于少正卯是不是那样的人,就不得而知了。
即使生在那个时代,你能保证能够明辨是非吗?这里想到一九九几年,各地都有练习某功法。
社会上人心浮动。
当时的你是怎么想的?和珅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大夫无疑,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2月7号死了,2月8号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抄了其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 于礼 而言 ,首先考 虑 时代 的发 展 ,要适 时地 抛 弃那 些不合 时宜 的繁 文缛节 ,适应 时代 发展的规律 ,如 “ 礼崩乐 坏 ”之时 ,孔子 门人 已表现 出了对 固守周礼 的动摇 。当然 , 克服那些不适宜 的礼的 同时 ,也要对 “ 真礼 ”进行继承 和发 展 ,这些 中华 民族传 统文化 中的优秀 礼仪应 当也必须保 留传 承 下 去 ,影响 更多 的人 。但 必须 意识 到 ,那些 物质 文 明相 对 更高更富足 的人在 一定程度上会 更知礼 , “ 仓廪 实而 知礼 节 ,衣食足而知 荣辱”说的就是这个 理。而处高位者 以及 受 过 良好教育 的人通 常也更懂礼节 。无 论在精神文化建设 方面 还 是在 公 民意 识的 觉醒 方面 ,也 要采 纳借 鉴小 平 同志 说 的 “ 先富带动后富 ”,讲 “ 礼 ”也应该 是 “ 先知带动后知 ”, 这 是客观规律 ,强制 地 以普世 的标准 来一统礼法 ,最终只会 让 人人 都忘 礼 。让 少数人 首先 践行 较 高的德 行 ,较高 物质 生 活水 平 的人先 实行 更细 致完 备 的真 知、 “ 真 礼 ”,那余 下 的人 便会 自觉 地推 崇 、模仿 、要 求文 明 的礼仪 , “ 从先 进” “ 为尧舜 ”乃是 文明所 向。古有万邦 来朝 ,也是因为蛮 夷 之 国认为 天朝 上 国的文 明先 进优 秀 ,但是 必须 认识 到 的 是 ,误读 的礼应纠偏 ,使 人知道 “ 应然 ”是如 何,但要结合 “ 实然 ”的现状 ,而不 是强制每个人都 回复周 礼;糟粕 的礼 应丢弃 , “ 天下大势 ,浩 浩汤汤 ,顺我者 昌,逆 我者亡 ”, 不该 因固守祖宗礼法而停滞不前 。
一
、
“礼不下庶人 ”的初 衷
《 礼记 ・ 曲礼上 》中记载 到: “ 国君抚式 ,大 夫下之 ; 大夫 抚式 ,士下之 。礼不 下庶 人 ,刑 不 上大 夫 。刑人 不在 君侧 。”…在当 时,周礼是非常繁复 的,所涉甚广 ,上及宗 庙 ,下及庶 人,无一人不识 礼,不同等级 的人所 适用的礼是 不 同的 。此 句中的 “ 礼不下庶人 ”是说 国君行 式礼时 ,大夫 应 下车步行 ,而大夫行式礼 时,士则下车步行 。但 这种礼不 要求普通 百姓 实行,实则是 当时的统治者给予 百姓 更多 的仁 慈和宽容 ,是对 庶人的仁爱而非无 礼 。同时 ,也可 以给予那 些 想追求更 高地 位、得到更高礼遇 的庶人一种奋发 向上的动 力,只有努 力突破士农工商 的规制 ,不断往上爬 ,才 能获得 更 高的礼遇 。同时,任何阶级都 只能享受其身份所 可 以享受 的礼,僭越礼仪 是不被允许 的。必须 看到 ,无论是 分封建制 的周,还是一统 天下的秦 ,乃至 于清 ,社会 的等级秩序 是不 容破 坏的 ,不 同的阶级有着不 同的礼 法来约束其行 为,任何 人 都不应僭越礼法 。在当时 的社会历 史背景下 ,以 “ 类 ”礼 之 有其相当 的合理性 和必然性 ,天子威 仪天下 ,应 “ 八佾舞 于庭 ” ;天 子 之 臣 子 ,应 守 士 大 夫 之 礼 , “ 知书达礼 ”; 庶人 多为面朝黄土背朝 天,只需要一些 简单的为人礼节 ,并 不 需要 太多 的如贵族 那样的繁文缛节 ,而 “ 披发左衽 ”的蛮 野之人 ,就更加不需 要以礼相待 了。 “ 制 定礼 的主要 目的是 为 了调 整社会 的宗法 等级秩序 ,不 同的社 会关系使用不 同的 礼进行 调整 ,不 同社会 阶层的人使用不 同等级的礼 ;各 级贵 族享有 的特权性 礼,庶人 以下平 民百姓不得违 法享用 。” 这种强制 性行为规范也表 明 了, “ 礼不下庶人 ”绝不是说 礼 的规 范 要求对 庶 人没 有约 束力 。 “ 然而 由此 形成 了文 野之 分 、劳心与 劳力之别 、贵贱 身份的不 同,因而 也就附带有一 种 尊卑 、雅俗 的感情色彩 ,遂 使 ‘ 礼不下庶人 ’的仁爱初衷 蜕 化为对庶 民的鄙薄和大 不敬 ” ,然 在其衍袭过程 中就逐 渐由 “ 庶人 应免于礼 ”转变成为 “ 庶人不应受礼 ”。
[ 关键词 】礼 法 刑 法 人 民 官 员 [ 中图分类号 】B 2 1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5 5 4 9( 2 0 1 5 )0 2 —0 0 8 7 —0 2
“ 礼 不下 庶人 ,刑不 上大 夫 ”最早 见 于 《 礼 记 》 , 是 古代 中国森然 的等级制度 下的产物 。千 百年来 ,一直 为学者 们所诟 病,也在坊 间被视 作是社会阶级特 权的体现 ,当做 是 社会阶 级压迫和社会不 平等的关键所在 。看似 与现代法 治思 想相悖 ,以至于如今 ,缺 乏法治精神 的政府 官员私用滥用手 中的权 力与缺失公 民意识 的人 民群众在权 力面前战战兢兢 、 如履薄冰 ,似乎森然 的等级 制依然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 也反 映 出了这种 等级、特权 思想 早 已渗透入 了 “ 官老爷 ”和 “ 顺 民”的骨髓 之中 。但这显然 不是其本来面 目,或者说 ,在很 大程度上 ,其初衷并非如此 ,只是在历史 的演 变和文化 的传 承 中,遭到歪 曲误解 ,最后乃至于面 目全 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 总 第 蚕 盈四圜 3 5 2 期■ ■ ■ - ■ ■
简析 “ 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 ’
王谷俊 ( 浙江财经学 院人文学 院 浙江 杭 州 3 1 0 0 1 8 )
[ 摘要】 “ 封建社 会” 的中 国是一个地 位有 高低 、 身份 有尊卑 的等级社会 ,而 “ 礼不 下庶人 ,刑不 上 大夫” 则被 认 为是 在维护这 种不平 等的秩 序 。其 实这一 古代政 治文 明的精髓 一直 为人 所误 读 ,片面 解 读 乃 至 于被 全 面否 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