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刑不上大夫”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正确理解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正确理解1. 引言说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可谓是耳熟能详,听着简单,实际上却隐藏了不少智慧和社会现象。
你要是仔细想想,古代的社会结构就像是一层层的蛋糕,上面那层光鲜亮丽的,下面那层嘛,虽然也有滋味,但总是和最上面的一层差得远。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法律是不能随便拿来治大夫的,而对于普通百姓,礼仪也就不用太过讲究了。
这听着有点不公,但其实道理深着呢,咱们来细细聊聊。
2. 社会等级与法律2.1 大夫的特权首先,我们得说说这些大夫。
古代的“大夫”就相当于现在的高官显贵,身份高贵,家里有矿,话语权大得很。
你想啊,谁都想当大夫,毕竟一口吃肉,二口喝汤。
这些人手握权力,地位超然,身后跟着一堆小弟,仿佛天上掉下来的仙人。
可是,问题来了,这么高的地位,万一干了坏事,难道就不应该受罚吗?这时候就得提到“刑不上大夫”了,听上去像是给他们开了个特权证,其实背后是整个社会的稳定。
2.2 平民的困境再说说咱们普通百姓。
老百姓生活不易,辛辛苦苦一天到晚忙工作,最后捡到的是几分微薄的收入。
你说,哪个人愿意被罚呢?可在一些情况下,礼也不能完全降到他们头上。
因为如果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讲究,那这个社会就乱套了。
你想想,街头打架的,都是那些没什么身份的人,结果一闹起来,法律就可能先找他们。
大夫们往往是高高在上,干起坏事来,反而能逃避法律,这不是说不公平吗?3. 价值观的碰撞3.1 古今的差异古代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价值观,而今天的社会呢?法律在进步,人人平等成了大家口中的口号。
可真要落实到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法外开恩”,谁能不对自己有利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就像小孩子做错事,爸爸妈妈肯定会心软,不会像老师那样严厉。
这里面就有个心理因素:对于强者,大家都想低头,而对于弱者,大家又不想太过于严苛。
3.2 文化的传承文化传承也是个大话题,许多古老的观念至今还在影响我们的思维。
你看,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也是有偏向的。
刑不上大夫的名词解释
刑不上大夫的名词解释刑不上大夫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成语,来源于先秦时期的礼乐文化。
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在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下,大夫以上的社会等级享有不被法律追究的特权,即使他们犯有罪行,也不需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这个概念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等级、特权、法律不公和社会不平等密切相关。
1.社会等级:在先秦时期,社会等级制度非常严格,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地位、权利和义务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
这种等级制度是刑不上大夫这一概念产生的重要社会背景。
2.特权:大夫作为社会精英,享有很多特权。
首先,他们在政治上拥有参与国家大政的权力,可以与君主共同商讨国家大事。
其次,在经济上,大夫拥有丰厚的俸禄和土地,生活极为富裕。
此外,大夫还在文化上拥有极高的地位,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和文人雅士。
这些特权使得大夫成为当时社会中的高层人物,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3.法律不公:在当时的社会中,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存在着很多法律不公的现象。
法律对于不同社会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待遇,大夫作为社会精英,往往能够享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即使他们犯有罪行,也不需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这种法律不公的现象是刑不上大夫这一概念得以存在的原因之一。
4.社会不平等:在当时的社会中,社会不平等现象十分严重,包括政治权力、经济财富、文化声望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社会上层的大夫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权力和利益,而处于社会下层的人则往往受到压迫和剥削。
这种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存在,使得刑不上大夫这一概念得以在当时的社会中得到普遍认同。
总结来说,刑不上大夫这个概念主要体现了当时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以及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尽管在当今社会中,等级制度和特权已经被逐渐打破,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上的这种不平等和特权现象仍然会对当今社会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在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积极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公平,使得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简单介绍“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法律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渊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礼记》,原文为“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人下之;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解析:大家要注意的是,在原文中(尽管古代并没有标点符号)这二句之间并不是逗号,而是句号。
说明二者之间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语句,而现代的书中大多将二者连为一句话,不免会断章取义。
那么“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经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学界对它又很多不同的认识,在这里我取出比较中肯的来告诉大家。
关于“礼不下庶人”。
古代贵族出行都坐车(颇有现代化风范)。
车前面有一条横木,这条横木的名字就叫“式”。
“抚轼”即乘车时,身子前俯,两手倚凭车前横木,以表示敬意。
诸侯在路上,遇到对面一个大夫坐着车过来了,诸侯就行“抚轼”礼,以表示打招呼。
大夫呢?他要恭敬地下车行礼。
这就叫“国君抚式,大夫下之“。
以此类推,大夫遇到士也是一样的。
但是如果是士遇到庶人的话,就不用了。
因为古代不可能每一等级的贵族出门都要戒严,搞的大街上空无一人(或是官员扮演的百姓),当贵族出行时,如果见到一个老百姓就行一次“抚轼”礼的话,那么他回到家的时候腰椎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站在庶民的立场上,既然贵族没有义务给自己行礼,自己当然也没有义务去行礼(若行礼,则行礼的程度,形式是否会相同?这个暂且不论)。
当然,也有学说称,之所以“礼不下庶人”是因为庶人没有车,没有办法下车行礼。
但这是十分有问题的,因为“庶人”都没有车,这个现象只会出现在理想化的社会模型里,而现实是,不论是什么社会都会有富人(甚至富二代),也会有穷人。
《卫风氓》中写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淇水汤汤,渐车帷裳”都说明老百姓不可能如此有默契的全体都没有车,社会财富还是有所分化的。
也有观点认为,国君行“抚轼”礼的对象并不是低等级的贵族,而是自己的宗庙。
为什么不是士一级的贵族呢?因为这种观点将行礼的情形设定在“国君与大夫同乘与一车之上”,而此时国君向宗庙行礼时大夫要下车回避。
古人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为什么这么说?有什么典故吗?
古人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思想和社会。
在古代社会,礼仪和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两个重要手段。
而这句话则表明了在这两个方面的执行上,应该有所区别和差别对待。
我们来看看“礼不下庶人”这句话的含义。
在古代社会,礼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社交场合中的一种表现方式,更是一种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
由于社会阶层的存在,不同的人在社交场合中所需要遵守的礼仪也不尽相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礼仪应该根据不同的人的身份地位来进行区别对待。
对于庶民来说,他们的社会地位较低,因此在礼仪方面不应该要求过高,而对于贵族或者高官显贵来说,则需要更加注重礼仪的规范和执行。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的含义。
在古代社会,刑法是一种非常严厉的惩罚手段,通常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规范。
在执行刑法时,也应该有所区别对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地位高的人,不能随便施以刑法的惩罚,而应该更加注重审慎和公正。
因为地位高的人通常有更多的资源和权力,如果刑法执行不当,就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这两句话的背后,有着深刻的道德思想和社会。
它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需要遵守的规范和要求是不同的,这是由于社会阶层和地位的存在所决定的。
在执行礼仪和刑法时,也应该有所区别和差别对待,以保证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维护。
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人群的文化习惯和社会地位,不应该一刀切地要求所有人都遵守同样的规范。
在执行法律和惩罚犯罪时,也应该注重公正和审慎,不应该因为地位高而放任不管,或者因为地位低而施以过重的惩罚。
古人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虽然是古代社会的产物,但是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人群的文化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应该注重公正和审慎,以保证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维护。
您理解对了吗:“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
您理解对了吗:“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中国人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理解为“对平民百姓不要讲礼,对达官贵人不用刑罚”,以此批判封建社会的不公平。
著名学者钱文忠先生在《百家讲坛》节目中也解释过“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上”是“优待”的意思,“下”是“排斥”的意思。
礼不下庶人:礼仪不应该排斥普通老百姓。
刑不上大夫:刑法不避皇族贵胄。
按照钱文忠先生的解释,这两句话强调的是礼法的平等。
这与长期以来中国人的理解完全相反。
孰是孰非,抑或皆非?近读西汉贾谊《治安策》,贾谊对“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含义有颇为详尽的解释:——故古者圣王制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延及庶人,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
”此善谕也。
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廉耻节礼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亡戮辱。
是以黥劓之罪不及大夫,以其离主上不远也。
(翻译:所以古代英明的君主设立等级序列,朝内有公、卿、大夫、士四个等级,朝外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下面还有官师、小吏,一直到普通百姓,等级分明,而天子凌驾于顶端,所以,天子的尊贵是高不可攀的。
俗话说:“欲投鼠而忌器。
”这是个很好的比喻。
老鼠靠近器物,人们尚且担心砸坏器物都不敢扔东西打它,更何况那些接近皇帝的尊贵大臣呢!君主用廉耻礼义来约束正人君子,所以对大臣只能命令他自杀而不对他用戮刑。
因此,刺额、割鼻子等伤残肢体的肉刑都不施加到大夫以上的官员身上,因为他们离君主不远。
)——君之宠臣虽或有过,刑戮之罪不加其身者,尊君之故也。
此所以为主上豫远不敬也,所以体貌大臣而厉其节也。
今自王侯三公之贵,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礼之也,古天子之所谓伯父、伯舅也,而令与众庶同黥劓刖笞弃市之法,然则堂不亡陛乎?被戮辱者不泰迫乎?廉耻不行,大臣无乃握重权,大官而有徒隶亡耻之心乎?(翻译:君主的宠臣即使犯了罪,也不对他施加杀戮之刑,这是尊敬君主的缘故。
刑不上大夫是我国千年不变的基本国策
外篇一、刑不上大夫是我国千年不变的基本国策《礼记》有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很多,无论怎么咬文嚼字,归结起来无非是两个观点,一个是说,因人论罪,礼成了尊上卑下、刑变为宥贵残贫的特权,这是当年推倒孔家庙的核心论据;另一个是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犯了法,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王公贵族,一律依法严办,有句话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产生这种分歧的浅层次原因,在于古汉语的不严谨,因为它没有标点符号。
只要变换一下断句的方式,就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解释。
说得文绉绉点是容易引起歧义,说得浅白些是便于两头堵。
这对于把持话语权的人来说,是多么值得兴奋的事啊,只要他高兴,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
有一个异曲同工的民间俗语是这样讲:官字两张口,咋说都有理。
分歧的深层次原因是对于社会现实理解的出入。
前者的理解是出自对现实的切实感悟,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后者的理解则完全是出于一种善意的理想。
我实在不愿评价谁对说错,只是觉得后者的想法过于简单和幼稚,这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观点,是落不进现实中去的,如果信以为真,其结果必然惨不忍睹,除了在社会中撞得头破血流外,我个人想不出第二条出路。
如何正确地理解这句“刑不上大夫”,取决于对其出处背景的理解。
不寻根溯源,仅靠凭空臆想个道道,最终的理解一定是近似于盲人摸象的结果。
我们知道,这句话出自《礼记》,那么《礼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理解。
最普及的说法是,《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而这“三礼”以《周礼》为首,其余两“礼”皆因《周礼》而起。
文人们笔下的《周礼》,是文化,是文明,是儒家经典,是治国良方……各种溢美之词扑面而来。
然而打开这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的《周礼》一看,却发现这无非是确立社会等级制度的一种操作方案。
以繁复冗杂的制度、标准来区分出人格的不平等,即贵贱尊卑。
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备受古知识分子推崇,称之为秩序。
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才造就了帝国体制。
令人哭笑不得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理解
令人哭笑不得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曲礼》中的一句话,这句话被很多人认为是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照顾贵族,严苛百姓的证据。
比如某度百科的视频就给如下定义:这句话全文是这样的:国君抚式,大夫下之。
大夫抚式,士下之。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刑人不在君侧。
兵车不式。
实则讲的是交通礼仪。
国君和大夫遇到,国君通过触碰马车横木就算行礼,大夫则必须要下马行礼。
当大夫坐马车遇到士,大夫只需要触碰马车横木行礼,士则必须要下马行礼。
当士遇到庶人,就没有这样的交通礼仪了。
这叫礼不下庶人。
礼不下庶人突显“礼”的灵活性,大夫、国君、是少量的,这两个相遇的礼节即可以突显身份,也可以是一种礼的导向和教化。
士遇到大夫也类似。
士数量比较多,庶人更多,如果士和庶人也执行这样的礼,整条道谁也别想走了,全在行礼了。
同时庶人遇到大夫、士、国君无需如此,也是礼不下庶人的另一层含义。
礼是让生活更有序而不是给生活带来阻碍,这个和后世的繁文礼节有本质区别。
大夫、士出门坐马车之类是一种排场和礼仪,或者说是一种规格。
比如颜回死后,颜回的父亲希望孔子卖掉自己的马车给头颜回厚葬,结果孔子说:我是当过大夫的人,出门不坐马车,与礼不合。
这也有些类似孔乙己很穷,连饭都吃不起,依旧要穿破长衫,不肯短衫一样的道理,这是一种礼。
下面的一句“刑不上大夫”不是说刑法不能处罚大夫,关键是后一句,刑人不在君侧。
如果一个人受到了刑罚,就没有资格站在国君身边,也就是说没有资格当大夫了,凡能当站在国君身边的高官都没有受过刑罚。
孙膑当年受了膑刑,魏攻赵时,齐威王想让孙膑当将军,结果孙膑推辞了。
《史记》记载推辞的理由: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
”於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这个理由也算是“刑不上大夫”的一个注脚。
最后一句兵车不式,坐着战车无需这样的礼仪。
因为作战是紧急的,还在那里行礼会误了战机,这同样是“礼”的灵活性。
小议“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小议“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金逸凡3090102170“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反映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古训,理解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那个时代的法律甚至是延续千年的中华法系的根本法律思想。
但是对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仍存在争论。
本文就着眼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中的重点词语并结合当时社会情况,法律制度来谈一谈我的理解。
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出处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国君抚式,大夫下之。
大夫抚式,士人下之。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1那么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对于我们理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至关重要。
翻译为:国君坐车和大夫坐车相遇,国君扶式致意,大夫则需下车行礼。
大夫坐车和士坐车相遇,大夫扶式致意,士下车行礼。
而庶人不必拘于这种礼法,污辱性的刑罚不能用在大夫身上,行刑的人不宜适逢国君左右。
这句话的字面上看是君王与大夫乘车相见时的礼仪规范,这种礼仪规范对于庶人来说没有必要,也享受不起,同时下文又介绍了几种车的特点,都属于礼的范畴。
下面我们针对“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中几个重要概念来详细谈谈其中意义。
二、刑和礼的所指中国法律的起源有四大特点,分别是“礼源于祭祀”、“刑起于兵”、“礼刑结合”以及“家族本位”。
“礼源于祭祀”说的是“礼”这种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源于祭祀行为,而祭祀行为是由于人们对“天”的敬畏以及信仰,这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看天吃饭的情况下可以理解。
而之后人们称帝王为“天子”,“天子”之下的人又被分为三六九等,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在人们所称“礼”的思想中反映了出来。
“刑起于兵”讲的是古代的刑最早来自于军队,对军人违反法纪的惩罚,是一种较为严厉的刑罚,与现在的“刑”意思相近,而又有不同。
古代特别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早期,刑多指肉刑,手段较为残忍。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里的“刑”讲的是所有成文法律,当然,这里不下庶人的“刑”自然不是这种意思。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解释为:“刑不上大夫”即大夫以上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某些宽宥,如他们一般不被处以残损肤体的肉刑,必须处死者在郊外执行等等;所以因为如此,主要是因贵族内部,不同程度上总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为了在广大被统治者面前保持贵族作为一个整体的尊严,也不宜让他们终生带着曾受刑辱的标记。
“礼不下庶人”,即庶人忙于生产劳动,又不具备贵族的身份和礼所要求的物质条件,因而不可能按贵族的各种礼仪行事,这些礼也不是为他们而设立的。
然而,上述解释之后,又自相矛盾的加上:史籍上关于官贵被杀、被刑的记载,是不胜枚举的;“礼不下庶人”绝不意味着庶人可以不受礼的约束。
上和下,不能望文生义,否则就象有的人对“七月流火”所作的解释那样,或者如某报为“刑不上大夫”正名而做的解释“出现误读的原因是错解了这个“刑”字,古人用字是极为精审的,“刑”,肉刑之谓也,它具有特定的内涵,其外延比“法”要小得多,只不过是主张即使士大夫犯法,也不要轻易对他们用肉刑而已。
”其实,上下就是加减。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意思为:刑法不加重于大夫,礼制不减轻于庶人。
实际上,大夫是懂得刑法的,而庶人不一定懂得礼制。
所以,这一句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责,庶人不因不懂得礼制而减轻罪责。
”对刑法和礼制知道与否,并不能影响罪刑的轻重,不因此而增一分或减一分。
以上观点,蔡先生在其著作中已经写得很清楚蔡枢衡先生所著之《中国刑法史》。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意思为:刑法不加重于大夫,礼制不减轻于庶人。
实际上,大夫是懂得刑法的,而庶人不一定懂得礼制。
所以,这一句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责,庶人不因不懂得礼制而减轻罪责。
”对刑法和礼制知道与否,并不能影响罪刑的轻重,不因此而增一分或减一分。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
自秦汉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把“下”作“下到”,“上”作“上到”解。
刑不上大夫的名词解释
刑不上大夫的名词解释在古代中国的社会中,有一种特殊的权力享受者,他们被称为"大夫"。
大夫是指具有高级官职或智识水平较高的人士,他们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和特权。
然而,有一种观念流传至今,那就是"刑不上大夫"。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夫在古代社会中几乎是免于受到刑罚的。
即使大夫犯下严重的罪行或违反法律,他们往往可以逃避惩罚,因为法律无法制裁他们。
这个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
在封建制度下,大夫拥有高贵的血统,并享有丰厚的财富和特权。
他们通常是皇帝、王公贵族或学者,拥有高位的官职和政治影响力。
因此,他们在司法系统中有一定的豁免权。
刑罚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一种常见而严厉的处罚,常见的刑罚包括鞭打、投石、凌迟、宫刑等。
然而,这些惩罚对大夫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他们享有特权,可以免于受到这些刑罚,因为他们被认为是社会的精英,代表着尊严和权威。
在大夫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相互保护的现象。
大夫拥有强大的社会,政治影响力和财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
当一位大夫犯罪时,其他大夫会设法保护他,甚至干预司法程序,以确保他受罚较轻或完全免于惩罚。
这种现象进一步加强了刑罚无法上达大夫的观念。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大夫完全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虽然刑罚可能无法上达大夫,但他们仍然受到其他形式的限制和训诫。
社会对大夫的道德期望更高,他们的不端行为将会受到谴责和责备。
而且,由于大夫拥有重要的职务和政治影响力,他们的行为也会受到更严格的监督和审查。
正是因为"刑不上大夫"的存在,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即使大夫犯下严重的罪行,他们仍然能够逃脱应有的法律制裁。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律的公信力和社会的正义感。
因此,这个概念在古代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革,"刑不上大夫"的现象逐渐减少。
现代社会追求法治和公平正义,法律逐渐废除了对大夫的特权,将他们置于法律的制约之下。
刑不上大夫
刑不上大夫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刑法一直被认为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下,即便是犯罪行为也无法让人们忍心对其实施刑罚。
这就是“刑不上大夫”的现象。
“大夫”一词在古代是对具有高尚道德和品德的人士的尊称,多指文人、学者、官员等。
由于他们才华出众、知识渊博,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在古代法律体系中,他们通常被视为特殊身份的人群。
因此,“刑不上大夫”的观念就逐渐形成了。
这一观念认为,一旦发现大夫有犯罪行为,不应对其实施严厉的刑罚,而应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问题,以免对社会、对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首先,这种观念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
在古代的中国社会,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夫作为研究、传承和创造知识的重要群体,他们的离世对于社会来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对大夫的犯罪行为通常会选择其他手段来解决,以免失去他们的才华和智慧。
其次,将刑罚与大夫相联系也体现了一种尊重知识的价值观。
在古代的中国社会中,知识是被当作高贵和珍贵的资产。
大夫作为知识的代表,其犯罪行为可能被视为一种对知识价值的亵渎。
因此,为了保持和弘扬知识的尊贵,也会选择其他方式来对待大夫的犯罪问题。
此外,刑不上大夫还反映出古代刑罚制度的局限性。
古代的刑罚制度相对比较简单,主要依靠酷刑和死刑来进行约束和威慑。
但是对于大夫这样的特殊群体来说,酷刑和死刑显然是无法适用的。
因此,为了解决大夫犯罪行为的问题,就需要采取其他更加温和、合适的方式,来对待这些特殊情况。
然而,刑不上大夫的观念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critics argue that this belief can lead to a dualistic legal system, where the rich and powerful are exempt from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actions while the less privileged are subjected to strict punishment.这可能导致打破法律平等的状况,其中有权有势者可以逃脱他们的行动所带来的后果,而较弱势的人则受到严厉的惩罚。
刑不上大夫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意思就是大夫在古代有刑罚的豁免权,如果犯了罪,可以不受到刑罚的处理。
平民老百姓没有资格享受礼遇。
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暂且不说。
谈一谈个人的理解。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出自《礼记·曲礼上》,《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及其学生们的作品(类似《论语》)。
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此语出自《孔子家语·五刑解第三十》,后被编入《礼记》。
原文挺长,其中刑不上大夫而大夫亦不失其罪者,其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君不使人捽引而刑杀(为了照顾其大夫的身份,不用人去抓而杀,让其自裁)。
由此看出,大夫犯大罪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向北跪拜,然后自裁。
若不自裁,还需刑法。
或者直接刑法。
看其是否自裁。
后面层次没明说,况且孔子也不是制定法律的人,只是在教育学生时讲的话。
不代表各诸侯的意思,诸侯只是曲解其意为其统治服务。
举例如少正卯,就叫卯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官至少正,能言善辩,是鲁国的著名人物,被称为“闻人”。
他也办学,因能言善辩,吸引当地不少孔子学生去听课,只有颜回没有去。
这说明学生是缺乏判断力的,其实不单是学生,大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颜回不愧是孔子弟子中最聪明的,最能继承孔子衣钵的传人,可惜早逝,去世时33岁。
后孔子当上鲁国代理宰相,杀了少正卯。
少正卯是大夫,没有自裁,所以孔子杀了他。
杀他的理由这里不提了,反正是有几条。
本文就《论语》中孔子的话来解释。
《论语》中有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认为花言巧语,和颜悦色,口吐莲花,这样的人很少有孔子所说的仁,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孔子很重视舆论导向,认为长此以往社会会不安定,容易引发动乱。
所以杀了他。
至于少正卯是不是那样的人,就不得而知了。
即使生在那个时代,你能保证能够明辨是非吗?这里想到一九九几年,各地都有练习某功法。
社会上人心浮动。
当时的你是怎么想的?和珅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大夫无疑,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2月7号死了,2月8号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抄了其家。
浅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浅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摘要:礼与刑是西周奴隶主贵族维护其统治职能的权柄。
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礼记·曲礼上》)则是贯穿在西周礼与刑中的最根本的原则。
然而对之加以阐释后,所引起的争论迄今未决。
对此,笔者希望通过深入分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内在含义来探究其深层含义。
关键词:礼;刑;礼等级;刑等级一、“刑不上大夫”的由来之礼与刑相伴产生于原始社会,一谈及礼,就要涉及到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源于父系氏族社会以血缘为去饰出的族属系统。
那时,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不是国家强制力,而是具有很高权威的原始习俗。
由这种原始习俗衍生而来的礼,则是用来调整和维持族属系统中尊卑、长幼关系的一整套道德规范。
进入阶级社会后,宗法制度逐渐演变和扩大成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统治者集父权、族权、夫权、政权于一身,国家便是扩大了的族属系统,周王就相当于族长。
礼不仅用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权制度,而且被统治阶级也被强加了他们必须遵守的礼。
在西周奴隶制国家,随着宗法制度在社会各阶层的渗透,礼仪规范也步入千家万户。
在这种深受宗法制度影响的家庭里,由于有父子的辈份差异,兄弟的年龄差异,男女的性别差异,这种亲属间的尊卑、长幼、男女等自然属性,就决定了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不同地位和从属关系。
于是,礼又成为调整家庭成员尊卑长幼等级的规范。
“刑不上大夫”产生于“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的时代。
“中国”即指居于国中的同族人。
“四夷”指外族人以及被统治的“野人”。
当时,刑(特指肉刑)是不适用于国人的,以示内外有别。
如果国人犯罪,轻则用鞭、扑、赎,重则处以死刑。
而国人之于野人,即便是军士,也都算是贵族,即“大夫”(“大夫”此处不是官名,而是对贵族,也就是对国人的尊称)。
这就是“刑不上大夫”的由来。
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含义分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见《礼记·曲礼》。
贾谊在《新书·阶级》中以“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对之加以阐释。
刑不上大夫名词解释中国法制史
刑不上大夫名词解释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是指中国从古代开始起,对社会准则、政治秩序和经
济建设进行详尽梳理和完善的正式历史。
在中国古代,有“刑不上大夫”之说,即是指一个人无论他受到多少罪错,都不能被判决死刑,
而必须根据其犯罪的性质来决定判罚。
“刑不上大夫”的说法源于中国古代的政制实践,即在古代,大
太守和太师的职位相当于今天的最高司法官,因此,他们受到上司的
支配,无法就任何事情作出独立的裁决,也无法判处任何处罚。
由于
古代司法系统的“君上司贵”的政治结构,他们往往只能给予轻罚或
警告,以压制犯罪,无法采取处罚性措施,因此只能将案件上报给上级。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称为“刑不上大夫”的规定,它指明:即使
受到罪名,但也不能判处死刑,也不能给予轻罚。
这是中国古代政治
实践的一个特色,也是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中重要的一项原则,它在中
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贡献。
虽然“刑不上大夫”在中国法制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但它并
没有完全地执行,也可以看出它在实践中存在落差。
这其中最出名的
例子就是“赵飞燕”,这场案件发生在明朝时期,赵飞燕被判处死刑,引起了大众的愤怒,甚至被誉为中国古代政治实践的极端例外之一。
这一案件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实践的问题,引发了今天对古代司法制
度的深思。
司马迁为什么说“刑不上大夫”
司马迁为什么说“刑不上大夫”司马迁为什么说“刑不上大夫”司马迁《报任安书》第二自然段当中,曾两次提到“刑不上大夫”:一句说“传曰:‘刑不上大夫。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另一句说“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虽然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非常显豁,但是,很多读者仍然难以准确把握司马迁引用“刑不上大夫”的意图,仍然觉得这一段落的层次和意旨理解十分困难。
“刑不上大夫”是“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这一概括,从整体上展现了司马迁的意图,但是,还没有清楚地显示出叙事与议论的条理。
因此,有必要对此作更深入的探究。
探究之前,我们首先一起体味司马迁的“死节情结”。
“太上不辱先……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虽然是无辜获罪,但司马迁认为如果要保全名节就应该“引决自裁”。
即使“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隐忍苟活”,司马迁还是“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一种在仁人志士当中显性流行的“死节”文化使司马迁的精神每时每刻都承受着来自内外的巨大压力。
“是史公之身乃《史记》之身,非史公所得自私。
史公可为少卿死,而《史记》必不能为少卿废也。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司马迁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痛苦的路。
现在,面对身陷囹圄、束手待毙的任少卿,司马迁觉得有必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这种申述,对于朋友“推贤进士”的求援是一种交代,对于选择隐忍而“发愤著书”的自己也是一种终极的解脱。
所以,司马迁要对儒家经典《礼记》中“刑不上大夫”这句经典名言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刑不上大夫”这句名言,现在有些人将它理解为“士大夫即使犯法也享有免受法律追究的特权”,并将它作为封建社会司法黑暗的证据,这实在是一种严重的误读。
浅议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浅议“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项古老的法律原则。
在古代文献资料中,最早记录它的是《礼记》。
据《礼记·曲礼上》记载:“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刑人不在君侧。
”谓“礼不下庶人”主要指礼赋予各级贵族的权利,特别是世袭特权,平民和奴隶一律不得享受。
平民和奴隶虽然毫无权利可言,但必须承担礼所加给的各种义务。
“刑不上大夫”主要指刑罚的锋芒不是针对大夫以上的贵族,而是指向广大劳动人民的。
1一、“礼不下庶人”之解析《说文·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求福也。
”礼最初的作用是事神以祈福消灾。
而作为最高领袖的国君,同时又是全国的总祭司,代表全体人民向神灵祈求保佑。
因而有殷商统治者“率民以事神”的举措。
“礼”在商代即有了祭祀上帝和祖先的意思。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含义也逐渐扩展和演变。
所谓“周礼”,已经不是专指礼节仪式这种狭义上的“礼”,而是广义上的“礼”。
它的内容非常宠杂,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司法、职官、宗教、教育、婚姻家庭、理论道德、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吉、凶、军、宾、嘉等不同的礼节仪式。
《礼记》说:“夫礼不下庶人中的“礼”主要是指周礼。
在西周社会,不同的社会等级适用不同的礼,贵族有贵族的礼,平民有平民的礼,贵族的礼对于平民而言是绝对不可僭越的。
“礼不下庶人”绝不是说“礼”这一规范对庶人不适用,而是强调由礼这一规范确立的等级秩序不容僭越。
这一点,《左传·庄公二十三年》中“夫礼,所以整民也”,就清楚表明,作为具有强制力的“礼”,不仅适用于庶人,而且是治理他们的工具。
如上所述,周礼的内容士分广泛,所谓“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官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2因此,在奴隶制上层建筑“礼乐行政”之中,“礼”居于首位。
它起着“经国家、定社税、序人民、利世嗣”3的重要作用,被看作是“政之舆也”。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解释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解释: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用作成语,意思是在礼仪方面,庶人(普通百姓)不应该受到歧视或忽视;而在刑法方面,大夫(贵族)也不应该被特权化或豁免惩罚,强调无论是礼法还是刑罚,都应该公平公正对待,不应该因为身份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礼记》中原文是记载具体的乘车礼仪。
两车相遇,要相互表示敬意。
上级遇到下级,不用下车,但要扶着车前横木,点头行礼;下级遇到上级,就要下车行礼;至于庶人,在先秦人看来,他没有当官食禄,就不必行这套礼数。
对于违反乘车礼仪的下级,如果级别是大夫,国君就不能用刑罚羞辱;国君也不能带着行刑者在身边恐吓下级行礼。
也就是说上级不能暴力逼迫下级对上级礼貌。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名词解释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名词解释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一个成语,出自汉代戴圣的《礼记·曲礼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普通百姓,不必要求他们遵守完备的礼节;而对于官僚贵族,不应对其实施严酷的刑罚。
具体来说,“礼不下庶人”是因为庶民忙于生计,没有空闲追求完备的礼节。
而“刑不上大夫”则是因为大夫阶层具有良好的修养,当他们犯下罪行时,应当顾及他们的尊严,通过谦恭自省来纠正错误,而不是简单地施加刑罚。
这句话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礼”、“刑”等上层建筑的阶级性,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压迫人民群众的工具。
因此,它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政权也就不会有生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刑不上大夫”
成都市龙泉中学李国民 610100
《语文学习》2010年第2期《为何“刑不上大夫”》否定了“对大夫不能用刑”的说法后认为“刑不上大夫”之“刑”并不是“刑罚”,而是“刑辱”,并进而解释本句为“种种刑讯手段给当事人带来的差辱不能施加到士大夫身上”。
这颇有些费解,一方面士大夫不能免于刑,另一方面又不能使之受辱:真不知道要对大夫用刑之时该怎么做。
难道这世上有一种光荣的刑罚吗?
“刑不上大夫”出自《礼记•曲礼上》。
人常引用的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但是,只看这一句很难看出原句的意思,扩大语境范围,其前后都还有句子:国君抚式,大夫下之。
大夫抚式,士下之。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刑人不在君侧。
这段话中的“式”,是古代马车上的横木;“抚式”,手抚在横木上,身子略向前倾。
这是一种对别人表示敬意的姿式;“礼”,并不是属道德概念的“礼”,而是一种礼节,一种行礼的方式,在本句中便是代指“抚式”。
整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国君在途中遇到大夫,便抚式示礼,大夫此时就当下车还礼。
大夫在途中遇到士,抚式示礼,士应当下车还礼。
在途中遇到百姓,则不用行礼,刑法不必用来对待大夫,要对之施刑的人是不在君王旁边的。
从整句来看,所说的人物身份以次降低,面对不同身份之人行礼的方式有别。
显然下对上要更恭敬些。
到了士这里,比他更低的就是庶人了,他们遇到庶人为什么不行礼呢?这要考虑到可行性,普天之下哪里不有庶人呢?如果见到都要行礼,那简直没法做事了。
至此,前面这几句都比较好理解。
为什么突然又说到“刑”呢?这还得从整句来看。
其实这是从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来讲“礼”的。
前面讲要行之以“礼”,后面从“礼”的反面来讲其效果,从事理来讲,如果一切遵礼而行则“刑”将无所用之。
这里强调的是士大夫应当是遵礼之人,因此国君身边自然就没有受刑之人了。
所以“刑不上大夫”是说刑罚不必施于大夫,而非不能施于大夫,“刑”,即一般意义上的刑罚。
然面在后世反复引用这句话时却各有各的解释。
孔颖达疏:“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
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设其刑,则是君不知贤也。
”就已经与原义不同。
贾谊更是进一步发挥:“古者圣王制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延及庶人,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
”此善谕也。
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廉耻节礼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亡戮辱。
是以黥、劓之罪不及大夫,以其离主上不远也。
这也正是所谓“六经注我”的传统。
那么司马迁的意思是什么呢?稍稍扩展一点语境就可以看到,他强调的是士之“节”。
在“刑不上大夫”之后就明确讲“此言士节不可不厉也”。
他所说的“节”,即不受辱,也就是不受刑。
为了强调这一点,他先反复陈述落入“阱槛”的耻辱,再举例说明即使像西伯、李斯、淮阴、彭越这样的王侯将相一旦身陷囹圄,也耻莫大焉。
要避免遭受耻辱就就当及早引决自裁。
自己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
联系全段来看,他的意思是士大夫应当保持节操,当自知要受刑时就应当及早自裁以免受刑。
可见“刑不上大夫”在此的意思是“刑罚不必施于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