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师三新一德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专辑
三新一德考试之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复习资料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D.问题意识与生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E.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之间没有必然关系2.以综合为导向进行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世界是综合的B.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C.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D.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过剩E.综合是教学的唯一实现途径3.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研究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重心,其中包括()A.教育政策研究B.教师教育研究C.课程研究D.教学的有效性研究E.教育史4.艺术研究分成哪四个层次?()A.基本理念研究B.应用理论研究C.技术理论研究D.工艺研究E.野外写生研究5.经过研究形成的政策,虽然是主体决定的结果,但也体现了决策者的()A.年龄B.性别C.思想D.情感E.意志答案:1、AD 2、AB 3、ABCD 4、ABCD 5、CDE6、关于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关系阐述正确的是()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
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
D、问题意识与身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
7、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阐述正确的是:( )A、通过师生的互动研究,形成统一答案。
B、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
C、需要教师确立课程意识。
D、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8、教学走向综合的理论基础是:( )A、世界是综合的。
B、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C、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
D、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过剩。
39条教育新理念
39条教育新理念教育1 、知识教育靠‚灌输‛,人文教育靠熏陶。
2、我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学生的计算能力强等),现代技术是可以代替的,而我们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弱等),却是现代技术无法代替的。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迫切需要改革的主要原因。
3、我们教师要牢记:没有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不可能从某一位成功教师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艺术或方法来对自己的学生实行成功教育。
如果真的能够那样,世界将是只有领袖、政治家、科学家、诗人、银行家、企业家和大富翁的世界,世界也将变得无法存在。
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学校5、我们不应该片面理解学校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最终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教师6 、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美好的未来。
7、不称职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适应自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则是让自己去适应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
8、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11、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
12 、这几种比喻很值得我们教师欣赏: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13、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
2023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素养与能力》中学重点-背诵版
2023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素养与能力》
中学重点-背诵版
介绍
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素养与能力》科目的重点内容,适合背诵和备考使用。
重点内容
1. 教育的概念与特征:教育是社会运动,具有目的性、系统性
和社会性等特征。
2. 教育的基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
3. 教育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教育的核心价值
导向。
4. 教育的原则: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形成科学的
评价体系等原则。
5. 教育的内容与目标: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有机统一,
培养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6. 教育的手段与方法:因材施教、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启发式
教学、情感教育等方法。
7. 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教育管理者应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管理和师德建设。
8. 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育模式和方法。
总结
本文档列举了2023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素养与能力》中学重点内容,包括教育的概念与特征、基本任务、价值观、原则、内容与目标、手段与方法、组织与管理以及改革与发展等方面。
考生可以通过背诵和复习这些重点内容来提高备考效果和取得好成绩。
加油!。
教育学复习内容
1、什么是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或教育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内存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贯穿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从根本上说,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是: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
教育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教育中其他矛盾或关系都是由此派生出去又复归到这两个基本规律中的,派生出的规律是具体的规律、微观的规律。
2、中国第一部教育专著是什么?学记》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学记》全文只有1200多字,论述的教育思想却十分丰富,包括很多后世教育学业理论的基本要素,如“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教育目的,“七年小成,九年大成”的学校教育制度,启发诱导、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学原则,尊师严师、豫时孙摩的人师标准等论学、论教和求学之法,既是当今教育学仍然传诵的思想,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先哲奉献给全世界的原创教育智慧,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3、什么是教育制度?我国现代学样教育制度有哪些发展趋势?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运行规律的总称。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其中既包括各级肿类教育管理机构与组织所构成的系统,又包括各级各类施教机构与组织,如学业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以及由这些机构组成的教育系统等;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与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章程条例等。
一般而言,通论性的教育学教科书主要关注前者中的施教机构与组织所构成的系统。
立足中国国情和教育改革实际,深刻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任务和新新举措,并结合党和政府之前的教育改革政策,我们能清晰地发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新动向: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5、大力发展高待教育;6、加快发展成人继续教育;7、加快发展特殊教育。
教育新理念提纲
《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第一章 课堂教学的革命第一节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一、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1、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2、综合国力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二、创造始于问题(一)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二)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三、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开展问题性教学,增强问题意识、提高问题能力(一)“去问题”教育的危害(二)问题意识与问题能力的培养1、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1)创设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诱发勤思(2)要唤醒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护他们的好奇心,鼓励多问。
2、学生问题能力的提高(1)授之以渔,使学生质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设(3)引导学生对结果质疑第二节 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一、树立新的知识观(一)知识是发展的1、知识的本质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2、坚持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二)知识是相对的1、认知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2、要树立变化发展的观念二、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一)知识是过去的结果(二)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第三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一、世界是综合的(一)分析只是认识的需要(二)知识的割裂导致高分低能二、知识的综合与知识的综合教育(一)专才与通才(二)高校课程综合化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综合化的主张: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设置综合性学科3、分科课程综合化第四节 研究性教学一、探究(研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一)探究(研究)并不神秘1、易制作、动手等2、探索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研究是有层次的3、好奇心、探究心是研究性教学的心理基础4、研究就是探索事物的本质、规律和真理(二)研究是人类的基本学习方式之一1、人类有两种基本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与探究学习2、两种学习方式各有优长3、基础教育应该以接受式学习为主,辅以探究学习二、探究性教学的特点1、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2、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是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较好过程3、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第5节 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一、从“哥本哈根研究所”说起 二、循序渐进与跳跃式发展三、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四、不直接回答问题在前沿性教与学的问题上,也许心理上的障碍比科学上的障碍更难跨越,有时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的问题。
三新一德-教育新理念
“三新一德考试”《教育新理念》复习提纲第一章课堂教学的革命第一节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一、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创造、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意义上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不创新是就他个人而言的,而不是与别人比是否有所创新。
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说,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与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的东西,是等价的,虽然在社会价值上他们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们并不期望中小学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我们却希望或者是要求学校、教师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可能,而且非常必要。
因为如果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从小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就会逐渐地受到抑制甚至丧失。
这样的学生,要想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就困难多了,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说,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
现实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能不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的独立位置,关键在于能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不断变化。
这种适应绝不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适应。
创造性并不神秘。
求异思维的冲动和能力,可以说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禀赋,是人生下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
它与人的智力水平并没有简单的正相关,而更多地与文化习惯、与教育影响相联系。
二、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
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三、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问题意识、另辟蹊径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教师校本培训讲座材料
新课改、新理念、新视角我国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一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
新课程改革理念研究的凸现,既是对新课程改革实践理性的呼唤和回归,又是对新课程改革科学理性的反思、建构与价值整合。
今天就围绕“新课改基本理念”、“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和“如何做到新课改、新理念、新视角”这三方面和各位同仁进行共同学习。
一、新课改基本理念: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新课程理念下应具有怎样的复习理念
生 从 中学 到解 读 自己 和 解 读 生 活 的能 力 。 如 《老 师
对 我 说 》 ( 吉林 省 2 0 0 4 年 中考 试 卷 ) 、 《妈 妈 的
手 》 ( 2 0 0 7 年吉林省 中考试 题 ) 、 “ 亲近 自己 的双
( 2 0 0 8 年 ) 、 《醉 翁 亭 记 》 ( 2 0 0 7 年 ) 、 《送 东
阳 马 生 序 》( 2 0 0 6 年 ) 、 《生 于 忧 患 死 于 安 乐 》( 2 0 0 5
年 ) 、 《三 峡》 《小石 潭 记 》 ( 2 0 0 4 年 ) 等 ; 另 一
方 面 强 调字 词 积 累 和 语 言运 用 , 如 每年 吉林省 中考
力 的考 查 。 中考 阅读题 在 知 识 与 能 力 维度 方 面 重 能
力 、 在 过 程 与 方 法 维 度 方 面 重 体 验 的趋 向越 来 越 明
显。
“ 文 言文 阅读 ” 一 方 面注 重 材料 的教育性和 文
化 沿 袭 性 , 如 吉 林 省 近 几 年 考 过 的 《桃 花 源 记 》
26
腿”
( 2 0 0 2 年 上 海 中考 题 ) 、
木 “
笛”
(2002 年
河 北 中考题 )
另一
;
方面 , 注 重通过接触体验 阅读
材料培养综合 能力和 创新精神 。 如 2 0 0 8 年吉林省
中考 阅读 题 既包 含 了对 整 体 感 知 能 力 、 搜集有 用信
息能力和 概括 能力 的考 查 , 也 包括 了对 解 读 生 活 能
国际教育新理念之一:发展性教学理论
国际教育新理念之一:发展性教学理论1.1背景与内容发展性教学理论提出的背景二战以后,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了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上。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以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等为特征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而引发了又一次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知识物化的周期大大缩短。
科学信息的成倍增长,使得普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断增多,而且越来越复杂。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不可避免地要回答如下的问题:学校教学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认识可能性,如何为儿童自觉而牢固地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整套知识创造条件。
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问题就已经为全世界教育学界所关注。
在前苏联,自20世纪30年代末期以来,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体系一直在教育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
该体系的一个最大缺陷,就是忽视了对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在教育教学中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客体地位,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学生能力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生的发展备受关注的条件下,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体系,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满足生活的需要。
作为传统教学理论建设者之一的赞科夫,对于传统教育体系严重地落后于社会和生活需要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曾对一批即将在传统教育体系下毕业的学生作过调查,让他们回答:“学校在哪一点上没有教好你们?”学生们说:“学校很少教给我们创造性、首创精神和独立性,甚至没有教给我们勇敢和大胆想像的精神。
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自己替自己做主,而是常常把自己的问题推给老师和家长去决定。
”“在学校里,我们很少思考,而更多地是背书。
”赞科夫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首创精神,就必须提高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就要在教学理论上打破传统的观念。
他认为,一般发展对于学生高质量地掌握任何一门学科知识和技能都咱起作用。
如果能在提高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重大的成效,那就会给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
最新招教考试:教育新理念总结及试题
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1.《教育新理念》精简版(适用于没有教材的老师)第一章课堂教学的革命第二章学科教育的新视野第三章教学方式的变革第四章素质教育——跨世纪的教育理想第五章对理想教育的追求第六章校长的文化使命第七章教育家的诞生2.《教育新理念》考点第一章《课堂教学的革命》第二章《学科教育的新视野》第三章《教学方式的变革》第四章《素质教育——育理想》第五章《对理想教育的追求》3.《教育新理念》简答题4.《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考点5.《教育新理念》复习材料6.四川省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新理念研究》试卷7.四川省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新理念研究》答案8.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新理念研究》(课程代码:6610)课程命题说明9.《教育新理念》考核大纲10.《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一11.《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12.《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二(含答案)13.《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三)(1—2章)14.《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三)(1—2章)参考答案15.《教育新理念》简述题(全)16.《教育新理念》论述题(全)--------------------------------------------------------------------------------正文《教育新理念》精简版〖返回目录〗第一章课堂教学的革命〖返回目录〗第1节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一、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创造、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意义上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不创新是就他个人而言的,而不是与别人比是否有所创新。
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说,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与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的东西,是等价的,虽然在社会价值上他们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3)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1. 介绍中学教育学是指研究中学教育的一门学科,旨在研究中学教育的本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档提供了中学教育学的复习资料,帮助考生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和准备。
2. 中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
教育学提供了中学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心理学研究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方法,社会学则研究了中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成长和教育问题。
2.1 教育学的理论教育学是中学教育学的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包括教育目标论、教育内容论、教育方法论和教育评价论。
•教育目标论:研究中学教育的目标设置和达成方式,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
•教育内容论:研究中学教育的内容安排和选取原则,包括学科知识、文化素养、品德教育等。
•教育方法论:研究中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包括讲授法、研究法、实践法等。
•教育评价论:研究中学教育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包括学业评价、综合评价、素质评价等。
2.2 心理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于中学教育的实施和改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学教育中,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合理的教育方案,提供个体化的教育服务。
•心理发展理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和方法。
•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过程和方式,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
2.3 社会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对于中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中学教育中,社会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中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提供社会化教育的参考。
•社会化过程:研究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交往方式,促进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问题教育:关注中学生面临的社会问题,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和课程。
初中英语教学新理念
初中英语教学新理念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新的理念、方法、手段等都将决定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的初中英语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一:“生活化”教学法英语不是一门纯粹的语言,还需要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把课堂上的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英文菜单、地图、海报等,让他们通过不断实践、实践而掌握英语语言。
学习文化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与本地人交流,必须了解对方所讲的文化。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法,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生动,增加英语语言的亲和力。
教学理念三: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兴趣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时间、地点和内容。
比如对于那些英语基础比较差或者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更多的补习时间,提供更多的复习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对于那些英语基础比较好或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内容,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理念四:多元化评估体系评估是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进度和水平。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建立一个多元化评估体系,让学生不仅通过测验、考试等形式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还包括以小组形式展示、教师观察、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现代教育理念考试试题(含答案)
现代教育理念考试试题(含答案)以下是一些现代教育理念的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个性化教育?
答案: 个性化教育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和能力,为其提
供量身定制的教育方案和研究支持的教育理念。
2. 现代教育中的研究者中心是什么意思?
答案: 研究者中心是指将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并根据学
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积极参与。
3. 请列举一些现代教育中的合作研究策略。
答案: 合作研究策略包括小组讨论,项目合作,角色扮演,互
助研究等,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促进知识的构建和共享。
4. 思维导图是一种常用的研究工具,请简要介绍它的作用。
答案: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以图形的方式组织和建立知识结构,提供视觉化的研究支持,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5. 现代教育中的评估方法不仅关注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什么?
答案: 现代教育中的评估方法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沟
通能力。
以上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
所帮助!。
教育新理念复习题
教育新理念复习题教育新理念复习题一、填充1、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2、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3、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高分低能的本质在于知识的割裂。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美国的马斯洛。
6、创造始于问题,这一至理名言是杜威提出来的。
7、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8、终身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其概念,到70年代便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教育观念。
9、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知识、程序、方法,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10、信息、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化使得对知识的掌握从以摄入为主转向以对知识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创造性的运用为主。
二、单项选择1.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A) A.创新能力B.学习能力C.拼搏精神D.团结精神2.面对不断的批评和嘲笑,孩子们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逐渐降低,会导致哪种意识日渐淡化(C)A.劳动意识B.创造意识C.问题意识D.奋进意识3.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不断对世界进行深化了解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导向应该是(A)A.综合B.分析C.推理D.逻辑4.研究的第一步是(A)A.觉察到问题,然后形成某种假设B.实验C.提出某种建议 D.调查5.下面不属于中国传统知识教育特征的是(C)A.被动接受的B.知识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记忆过程C.学生在知识教育中占有主动地位D.知识的学习带有社会强制性6.五步教学法的提出者是(C)A.孔子B.蔡元培C.杜威D.赫尔巴特7.我们主张以哪种精神进行文科教育( A )A.人文精神B.社会精神C.科学精神D.文明精神8.艺术与什么分离开就不是艺术了?(D)A.善良B.理性C.科学D.情感9.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哪年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C)A.1980年B.1985年C.1999年D.2006年10.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是(A)A.素质教育B.应试教育C.古代教育D.现代教育11.提出“生活教育”的教育家是( C )A.卢梭B.杜威C.陶行知D.蔡元培12.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其内涵是(D)A.老师上课要尽可能多提问 B.学生上课要提出问题C.重视问题解决 D.学生带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13.哪一项法律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将教师列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这为老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A)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4.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文件,对教师专业化做出明确说明,这个文件是(D)A.《教师专业化》B.《明天的教师》C.《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D.《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15.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 B )A.形成课程观念 B.形成课程意识C.形成课程理论D.形成教育敏感三、判断正误1、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九年级语文复习纵横
九年级语文复习纵横《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引导新复习理念的构建,中考语文复习中语文教育新理念已呈大势所趋。
新复习理念的构建与复习新理念下的复习训练题设计是语文教师必须要思考研究的问题。
一、复习即是学习复习是学生学习的延伸,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总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以前的考试没有特别注重的。
以前的考试特别是中考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学生中考时如临大敌。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下的中考应是学生再学习的一种学习经历,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完善,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和策略。
现在各地中考题的考题设计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的引导。
基础板块的考察强调语文积累和文化沿袭,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从发展的角度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如近几年各地中考题中都出现了“语义积累和语文表达”“古诗文的默写和理解”等题型。
上述笔者所拟模拟题(为叙述方便,后皆叙述为“模拟题”)的第一道题就强调了这一特点。
“现代文阅读”一方面注重阅读材料的教育性和生活性,意图通过学生对材料的接触对学生进行再教育,学生从中锻炼解读自己和解读生活的能力。
如“亲近自己的双腿”教育学生要与生活抗争(2002年上海题);“木笛”,一种民族精神的感染(2002年河北题);模拟题中的“天亮是从自家窗口开始的”一段教育学生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另一方面,注重通过接触体验阅读材料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如模拟题中阅读题包含了整体感知能力,搜集有用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解读生活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考查。
中考阅读题在知识与能力中提高能力,在过程与方法中注重体验的趋向十分明显。
“现代文阅读”一方面注重材料的教育性和文化沿袭性,如模拟题中《三峡》选段;另一方面则强调字词积累和语言运用,如模拟题中第1题和第2题。
注重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角度拟制文言文阅读试题,暗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常规方法。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1.1(简答)教育的涵义及起源。
教育概念可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种。
广义的教育指能增加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生物起源论者: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心理起源论: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劳动起源论。
1.2.(填空)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1.3.(填空+简答)原始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
原始教育具有原始性(生产力低下,没有阶级、剥削;生产资料公有):1.教育对象的全民化、2.教育内容的生活化、3.教育场所的社会化、4.教育价值的实用化。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与封建社会):1.学校出现并成为基本的教育形式、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教育内容以人文学科为主。
近代教育(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兴起;2.普遍实施初等义务教育;3.职业教育获得发展;4.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并重。
现代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国际化;4.教育的民主化;5.教育的人性化;6.教育的一体化;7.教育技术现代化。
1.4(填空)教育学发展各阶段出现的主要的教育家及其代表性的著作或理论。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西方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近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著作。
教育学成为独立的规范性学科的标志:德国哲学兼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2. 1(名词解释)教育目的涵义。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中小学教师教育新理念复习冲刺资料大全
三新一德教育新理念冲刺复习资料一、简述题1、为什么说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答: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
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
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
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2、什么是课程意识,教师为何要确立课程意识?答:所谓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么教的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地教给学生。
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
因为对“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样教”自然也就不同。
当今的优秀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忠实圆满地教授规定的内容,而要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
3、简述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何为真实的问题?答:设计问题情境;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占有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有条不紊地展开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或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所谓真实的问题,就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而不是教材规定的问题。
4、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分为四个教学步骤,请表述其四个教学步骤。
答: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使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作概括和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5、简述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性质上的区别。
答:人文学科与科学有着不同的性质,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①科学在于揭示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文科则在于探求人生生活的意义;②科学追求的是精确性和简约性,文科追求的则是生动性和丰富性;③科学的标准是规范的和统一的,文科的标准是多变的和多样的;④科学强调客观事实,文科强调主观感受。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是什么?答:1999年6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进一步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
2023年教育新理念学习计划范本
2023年教育新理念学习计划范本学习计划:2023年教育新理念导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也在不断地进化和改革。
2023年,教育新理念将成为主导趋势,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这个新的教育时代,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学习计划,以适应并融入新的教育理念。
一、规划学习目标1.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发展社交技能:通过参加社团、团队合作等活动,提高自己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
3.提升终身学习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会自我规划和管理学习。
4.全方位发展:除了学术能力外,还要关注个人兴趣爱好和身体健康,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二、制定学习计划1.学习新课程:在新理念下,学校将引入新的课程,包括创新思维、逻辑推理等。
我将认真学习这些新课程,并努力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能。
2.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我将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和任务,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参加社团活动:通过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我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习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4.主动学习:我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小组,积极提问和思考,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5.制定学习计划:我将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保障学习效率和品质,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6.关注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成功学习的基础。
我将定期参加运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三、实施学习计划1.学习新课程:我将认真听讲课,做好课堂笔记,并在课后进行复习和总结。
我还会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参加实践活动:我将积极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包括科研、创业等。
通过实践活动,我将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参加社团活动:我将选择合适的社团,并积极参与其中的活动。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学的定义和对象2.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条件3.教育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关系4.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5.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二、教育思想1.孔子教育思想2.孟子教育思想3.荀子教育思想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5.列宁教育思想6.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教育目标与方针1.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3.新课程的理念和特点4.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四、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育评价的内在要求与外在条件4.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五、教育方法1.教育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讲授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3.讨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4.实验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5.演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6.研究性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7.问题解决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8.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六、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2.学习的基本过程和学习理论3.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4.认知与记忆的心理机制5.智力与智力发展的心理机制6.动机与兴趣的心理机制7.人格与性格的心理机制七、教育管理与领导1.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教育管理的层次和功能3.学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职能4.学校领导的基本要求和类型5.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6.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八、中学教育的特点和问题1.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地位2.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主要问题3.中学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4.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5.中学学科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上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育必背的知识点。
对于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考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资职业理念背诵题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口诀:学习过人三、“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口诀:两独一发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口诀:见(建)醋(促)放盐(研)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口诀:赞助盒(合)饭(反)一、素质教育的内涵:6、素质教育以提高为根本宗旨;7、素质教育是面向的教育;8、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的教育;9、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的教育;10、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和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5、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6、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7、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8、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
口诀:三、“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4、学生是的人;5、学生是的人;6、学生是的人。
口诀: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5、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6、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7、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8、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问答题和论述题汇编(附答案)1、对教师角色的重新认识。
教师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它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指导、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性。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
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中国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正在从发展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提高质量将成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
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训,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教师个人,都需要以—种新的姿态迎接这—转变。
2、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平庸的教育工作者的区别是什么?有没有正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没有对教育理想的孜孜追求,有没有不断改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平庸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区别。
3、什么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
)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4、为什么说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P14怎样理解课堂教学中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答: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
在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
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
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5、实现综合性教学的关键和相关要求是什么?P18答:综合性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关要求有三点:一是教师综合意识和综合知识的自我更新;二是培养教师的大学改进课程结构,跨越学科界限,拓宽学术视野,培养适应综合性教学的新师资;三是改进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结构,突破单科进修的固定模式,为教师的跨学科进修提供机会。
6、什么是课程意识,教师为何要确立课程意识?P24答:所谓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么教的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地教给学生。
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
因为对“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样教”自然也就不同。
当今的优秀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忠实圆满地教授规定的内容,而要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
7、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分为四个教学步骤,请表述其四个教学步骤。
P144答:(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使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3)系统——作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8、简述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P37答:(1)暗示——设置真实的情景;(2)问题——在情境中要有刺激思维的问题;(3)假设——做出解决问题的假设;(4)推理——根据假设推导结论;(5)验证——验证结果并得出结论。
9、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是什么?第一,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
非标准答案的。
第二.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第三.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
10、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的区别是什么?直线教学,也就是说,教学内容是完全安排好的,既不能跳过也不能旁骛,我们要求所有的学生学习同样的知识,并见用同样的标准要求和检查他们。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些知识是最基本的,是无法跳过的。
可是这样的假设既缺乏事实根据、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散点教学则是另外一种思路,另外一种内容的编排方式,它不是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都选择好了给学生。
而是选样部分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
11、对中国传统知识教育的理解以及知识教育的相应特征有哪些?中国的知识教育具有了—些自身的特点:第一,知识是预设的。
第二,所传授的知识被认为都是正确的、学习者只是消极接受;第三,人格化的,即把知识和人品联系在一起。
这些特点决定了知识教育具有相应的特征:第一,重结果甚于重过程。
其实、所有后续的知识都是在前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有知识都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因此知识过程的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第二.重标准答案甚于重智慧开发,所有习题都有标准答案。
第三,教育者对知识重要性的看法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超过了市场、社会的需要,12、科学教育包含哪四个层面的教育?四个层次的内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13、文科教育的整体的教育观是什么?整体的教育观首先是感悟,要使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感悟到作者的情感.感悟到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情调;其次是理解,理解作者观察问题、描述现象的角度,理解作者看问题、分所现象的视角和方法;第二是表达,能够以课文为例子,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感受和观点;最后,也是最终的目的,是获得精神的自由.个性化地感悟事物、体察社会和人情,创造性地表达人生。
14、简述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性质上的区别。
P46答:科学在于揭示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文科则在于探求人生生活的意义;科学追求的是精确性和简约性,文科追求的则是生动性和丰富性;科学的标准是规范的和统一的,文科的标准是多变的和多样的;科学强调客观事实,文科强调主观感受。
15、美育的本质意义是什么?美育的本质意义不在于技术层面,不在于获得一些技能技巧,而在于培育美的精神.即对美的境界的追求。
16、简述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对教育第三次1飞跃的促进作用。
61—62答:(1)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2)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强化了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3)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极大地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
17、当今对信息技术存在着哪些误解?第一种误解是,认为信息技术与我们已经熟知的电化设备样,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对以电脑为核心、以网络为纽带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功能和对教育可能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估计个足,对已有的功能也只是采取消极的等待态度。
第二种误解,即认为运用信息技术必须懂得信息技术的原理,所以有极大的畏难情绪,有种非我辈所属的自卑心理:其实,运用信息技术未必懂得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与人交朋友,它追求的最大目标是比电视机操作还简单。
18、知识增长方式的变革与社会发展有什么关系?答:知识的增长方式呈现四个明显特征:一是知识加速增长;二是知识综合化趋势成为知识增长的本质特征;三是理论迅速向技术转化;四是知识传播的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其中知识的传播方式经历了四次革命,从文字的诞生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再到电子通信的发展,再到现在的信息化、网络化,每一次革命都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深的变革,其速度之快,超出了一个人的想象。
比如移动通信的变化。
我们现在叫手机的东西,最早叫“大哥大”。
登陆上海时,都感到很新奇,怎么没有线就能打电话呢?当时的宣传资料上说,到2000年中国的手机用将会扩展到300万户,可是实际到了2000年,中国的手机用户达到了2.5亿,现在中国的手机用户超过了4亿;当时的手机入网费是2万元,而当时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每月只有五十几块钱。
现在的手机几百块就可以买到;当时申请入网要一个月多,手续很复杂,现在钱一付立马开通。
手机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多,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广,而价格却越来越便宜。
因此知识增长方式的变革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9、你怎样理解知识增长方式的变革对传统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挑战?答:知识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方式能不发生变化吗,传统的学习中有几个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循序渐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专业对口中”,“读书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拿知识增长的方式变化来对照传统学习的这些基本信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如果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调整、变改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我们就会落后于时代。
它不仅关系到学习的效率,而且关系着我们的人才质量,关系到国家竞争力。
第一、从循序渐进向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转变第二、从消极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向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转变。
第三、从线性学习向T型学习转变。
第四、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第五、积极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20、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是什么?P97答:我们知道,教育最基本的职能就是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但我们现在的教育未能很好地履行这一职能,“影响”了青少年的发展,这种“影响”来自于教育体制、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多方面,但首先是因为教育观念的滞后。
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它的思想性和时代性,在于它是引导我国教育在向21世纪迈进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教育理想,它期望形成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达到一种新教育境界。
21、你怎样理解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首先,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其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再次,素质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
最后,素质教育是指向大众主义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这样的一种理想:第一,它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
第二,它倡导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列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第三.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第四.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育有个性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境界:我们说的素质教育是—种境界,是指素质教育是一种整体风貌,是一种完整人格的养成,而不是无数单个元素的相加。
22、教育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哪些方面?P100—101答:教育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和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影响着管理的风格、师生关系的类型、影响着学校与整个社会的关系。
教育价值观可能被提升为一种理论,明确地支配一种教育的实施;也可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教育工作者,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教育的行为。
23、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什么?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