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空间的转向_基于社会理论的营销战略分析框架
广告公关重点知识点梳理
广告公关知识点梳理1.AIDMA:传统的广告传播遵从的是美国广告学家 E.S.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的AIDMA营销法则。
该法则指出,消费者从接触营销信息到做出购买行为,大致要经过5个心理阶段:引起注意(attention)—产生兴趣(interest)—培养欲望(desire)—形成记忆(memory)—购买行动(action)。
消费者对于营销信息的AIDMA反应模式,是以“媒体”为核心,以“引起注意”为首要任务的营销策略的基础。
2.AISAS:日本电通集团在2005年提出AISAS法则,包含如下五个阶段: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搜集(search)—行动(action)—分享(share)。
在这五个阶段,都可以在社会化媒体中形成。
从“注意”到“兴趣”这两个阶段来看,来自熟人、有影响力的名人等的推荐,比大众媒体的机构推送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社会化媒体与服务平台的连通,使人们从心动到行动的过程缩短,行动实施也更为便捷。
3.广告定位:广告定位是一个属于心理接受范畴的概念。
是指广告主通过广告活动,使企业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确定位置的一种方法。
其创始人为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
广告定位是现代广告理论和实践中极为重要的观念,是广告主与广告公司根据社会界定群体对某种产品属性的重视程度,把自己的广告产品置于某一市场位置,使其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某一阶层的目标消费者出售,以利于与其他厂家产品竞争。
他的目的就是要在广告宣传中为企业和产品创造,培养一定的特色,树立独特的市场形象,从而满足目标消费者的某种需要和偏爱,为促进企业产品销售服务。
4.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
5.“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
基于4C理论的实体书店营销策略
基于4C理论的实体书店营销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实体书店作为传统的零售形式,受到了电子商务的冲击,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实体书店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营销策略,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基于4C理论的营销策略提出了顾客(Customer)、成本(Cost)、便利性(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等四个要素,为实体书店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理论,可以帮助实体书店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升服务品质,降低成本,提高便利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实体书店营销策略的研究,可以为实体书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突破口,提高竞争力。
研究实体书店的营销策略还可以为其他传统零售行业提供借鉴,帮助它们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变革,实现转型升级。
深入探讨基于4C理论的实体书店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基于4C理论的实体书店营销策略,以提升实体书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
通过分析顾客(Customer)、成本(Cost)、便利性(Convenience)这三个方面,深入挖掘实体书店在顾客需求变化、成本控制和便利性提升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的研究目的旨在为实体书店营销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优化经营策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销售业绩。
通过本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实体书店的运营模式,促进实体书店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电子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线上书店的崛起,传统实体书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探讨,为实体书店开拓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3 研究意义实体书店一直是人们获取知识、放松心灵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网络购书的兴起,实体书店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研究基于4C理论的实体书店营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实体书店可以通过深入理解顾客需求和行为,优化产品推广和服务体验,实现与顾客更紧密的联系,提高顾客忠诚度和购买意愿。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变化及其市场营销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变化及其市场营销分析芮艳霞 沈阳市南湖公园管理中心摘要: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势必导致消费结构趋势的变化,而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壮大带来影响。
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深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呈现出多样化,市场竞争力日益激励,企业市场营销进入困境,对此,积极掌握居民消费结构的趋势变化,了解其对市场营销的影响,使企业单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我国企业单位发展重点。
关键词: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变化;市场营销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1-0018-02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以需求导向为主线,在拉动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需求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受世界全球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结构,使其呈现出高投资、高储蓄率、低消费的失衡状态,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剧了某些行业的盲目扩张与重复建设,增加了我国金融风险。
对此,应积极了解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趋势变化,了解其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制定相应措施,拉动我国经济再次增长[1]。
一、居民消费结构居民消费结构是指我国全体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
在发达国家消费结构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生活必需品在家庭总支出中占比较小,服装、娱乐、卫生医疗、交通、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占据较大比重。
而在发展中国家消费结构的特征为:生活必需品在家庭总费用支出中占比较大,其他方面占比较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逐渐发生转变,逐渐由对生活必需品为主导的消费转向了娱乐、旅游、教育、卫生、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带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2]。
居民消费结构趋势的变化展现了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增长,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二、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趋势的主要因素1.居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化差异,使得每个人的消费观念各不相同,因此,人与人的消费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接受新兴事物较快的年轻人与始终秉承传统观念的中老年群体,消费差异更加明显。
第十四章移动新4C营销理论与4M营销体系
第十章移动互联网新4C与4M营销体系华氏新4C营销理论移动互联网新4C理论是在移动互联网链接一切的本质属性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大融合的前提背景下诞生的。
它以每一个微小元素个体为中心网状延伸,连接一切小微元素个体,从而形成没有终点、不闭环的大融合。
移动互联网新4C理论即在此基础上诞生。
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设定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市场营销的四个基本要素:即吸引(charm)、心动(Crash)、承诺(Commit)、行动(Conclude)。
重构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的商业价值取向,集中精力研究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
因为,只有每一个个体才是移动互联网的链接中心。
关注他们,才是一切移动营销的起点与终点。
笔者经过大量的个体考察和商业考察,根据这些年的亲身实践,发现并总结出移动时代的营销体系,以飨置身于移动互联网链接中心、同样需要链接一切的各位读者。
第一节新4C营销理论之自链接与大融合内容精彩语录:去中心才是真正的中心,在特定价值链接中心的人或事在另外一个价值关系链接中可能仅仅只是靶心外圈的一个点。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够形成“唯我独尊“的中心价值垄断。
价值的多元化、思维的多极化,让这个移动时代的人性最大程度的解放。
关注个体,用生命发声,是移动时代的集体特征。
这也是移动时代最具历史意义的浓墨重彩的价值贡献!包容让不同价值呈现还不是最完美的,我们需要的是不同价值呈现的背后有有序的轨迹支撑。
价值呈现并不可怕,价值交错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价值呈现和交错的凌乱无章。
一、“自链接“:移动时代的人本体现2015年1月26日,一首标题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歌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一时间,微信朋友圈满屏都是余秀华,也满屏都是这首充满着爆发力的诗歌:“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在这一天之前,谁曾敢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草根农妇,一个普通到再普通不过的残疾人,居然可以成为连外媒都报道的中心。
中国消费结构升级问题的理论与现实
中国消费结构升级问题的理论与现实中国消费结构升级问题的理论与现实摘要:隨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投资疲软、出口波动变大,消费开始超过投资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然而20XX年1、2月份因受疫情影响,消费马车遭遇前所未有的急刹车,进一步提振内需、激发市场活力,消费升级刻不容缓。
对消费升级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消费升级的因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方面,从现实情况看中国的消费结构在波动中不断升级且逐渐趋于理性,但城乡消费差距仍较大,消费潜力仍需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消费结构升级制约因素现实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投资疲软,出口波动较大,消费开始超过投资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20XX年开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下降,消费则逐渐发挥出稳定经济的作用。
整体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比较稳定,对经济的拉动也表现出持久的稳定性,在经济下滑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从20XX年开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1.9%超过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46.2%,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首次超过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拉动经济5.9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
然而20XX年1、2月份因受疫情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了20.5%,消费马车遭遇前所未有的急刹车。
为了进一步提振内需,激发市场活力,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各个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以及消费券、干部带头消费等具体措施,消费升级刻不容缓。
一、国内消费升级文献综述消费升级是个综合性的概念,整体来看包括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品质、消费环境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者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的转变,是由强调数量到重视质量的转变、由简单的物质满足转为更高层次精神满足的转变、由中低端消费方式向中高端的跨越。
其中消费结构是外在表现形式的刻画。
目前中国研究消费结构升级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方面,例如对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等的影响研究;二是关于消费结构升级本身的研究,如消费结构升级的表现形式、特征、内涵及影响制约因素的研究。
准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的微博网红电商属性对粉丝消费行为影响研究
准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的微博网红电商属性对粉丝消费行为影响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微博网红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从准社会互动理论的视角,探讨微博网红电商属性对粉丝消费行为的影响。
准社会互动理论作为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为研究社交媒体中的用户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本文将结合微博网红电商的特点,分析粉丝与网红之间的准社会互动关系,并探讨这种关系如何影响粉丝的消费行为。
本文将介绍微博网红电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在社交媒体营销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准社会互动理论的梳理和解读,明确其在社交媒体环境中的应用和适用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微博网红电商属性与粉丝消费行为之间的理论框架,提出研究假设。
本文的研究方法将包括文献分析、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了解微博网红电商和准社会互动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同时,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微博网红电商属性对粉丝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粉丝对微博网红电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数据,为实证研究提供支撑。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助于深入理解微博网红电商的运作机制和粉丝消费行为的心理过程,为电商企业和网红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准社会互动理论的应用,有助于拓宽社交媒体营销的研究领域,推动相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对微博网红电商发展的建议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微博网红电商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也为社交媒体营销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准社会互动理论概述准社会互动理论源自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它指的是个体与媒体人物或虚构角色之间形成的一种非面对面的、单向的、基于想象的互动关系。
这种关系虽然并非真实的社会交往,但由于媒体技术的发达和社交平台的普及,人们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对这些媒体人物产生情感投射、认同以及依赖,形成类似真实社会交往的情感纽带。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内容摘要: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起市场营销微观环境的变化。
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做出数据和理论分析,并结合市场营销理论对其变化带来的市场营销机会从现存和未来两个方面探讨。
关键词:消费结构,消费趋势,市场营销机会一、问题的提出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已由短缺经济过度为过剩经济,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企业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资源是稀缺的,过剩永远是相对,无限商机也蕴藏在这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
谁能独具慧眼发现机会,领先一步利用机会,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因此,市场机会的识别和利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其实,市场营销管理是企业竞争的重心之一,而市场营销机会分析又是市场营销管理的基础和起点。
不做市场营销机会分析便没有市场营销管理;不做好市场营销机会分析便没有有效的市场营销管理。
要真正做好市场营销机会分析,就必须掌握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
在市场营销学研究领域中,市场是以消费的需求为中心形成的市场。
从生产观念到推销观念,再到营销观念,使企业经营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市场营销观念的诞生是现代企业经营观念的一次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从原来的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明确地指出企业必须以顾客的需要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这足以说明“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已成为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之一。
一般来讲,企业的顾客市场可分为五类: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市场、经销商市场、政府市场和国际市场。
消费者市场,是消费者为了个人或家庭集体消费而购买,他们为自身消费购买商品和劳务,也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居民消费,是企业顾客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就没有理由不关注消费者市场,也即居民消费。
同时,居民消费,作为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之一,作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是不断的变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其影响力愈加强大。
因此,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掌权居民消费特点和规律,为市场营销机会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
市场营销学中的4P、4C以及4R理论
市场营销学中的4P、4C以及4R理论4ps (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策略自50 年代末由jeromemccarthy提出以来,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营销经理们奉为营销理论中的经典。
而且,如何在4ps理论指导下实现营销组合,实际上也是公司市场营销的基本运营方法。
即使在今天,几乎每份营销计划书都是以4ps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拟订的,几乎每本营销教科书和每个营销课程都把4ps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而且几乎每位营销经理在策划营销活动时,都自觉、不自觉地从4ps 理论出发考虑问题。
4cs理论取代4ps 步入现代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以4ps理论来指导企业营销实践已经“过时”,4ps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
到80 年代,美国劳特朋针对4p 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cs 营销理论:1、瞄准消费者需求。
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而不是先考虑企业能生产什么产品。
2、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
首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与欲求愿意付出多少钱( 成本),而不是先给产品定价,即向消费者要多少钱。
3、消费者的便利性。
首先考虑顾客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顾客方便,而不是先考虑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策略。
4、与消费者沟通。
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营销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企业内外营销不断进行整合,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
4cs理论也留有遗憾总起来看,4cs营销理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ps 相比,4cs 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但从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看,4cs 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4cs是顾客导向,而市场经济要求的是竞争导向,中国的企业营销也已经转向了市场竞争导向阶段。
顾客导向与市场竞争导向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看到的是新的顾客需求;后者不仅看到了需求,还更多地注意到了竞争对手,冷静分析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一、本文概述《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一文旨在深度探讨自20世纪中叶以来,社会理论研究领域内日益显著的空间化趋势及其对传统社会分析框架的重要拓展与革新。
空间转向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场深刻思想变革,不仅反映了学者们对社会现象复杂性与多元性认识的深化,更标志着学术界对于地理、建筑、城市规划等与空间紧密相关的学科价值的重新审视和整合。
本文首先从历史脉络出发,梳理空间转向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历程,特别关注哈维、列斐伏尔、索亚等关键理论家的思想贡献,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对空间生产、空间实践和社会空间关系的剖析,揭示了空间在社会结构、权力运作、文化建构以及个体经验中的核心作用。
这一部分旨在勾勒出空间转向的理论框架及其在不同学派间的交融与对话。
文章将深入剖析空间转向所带来的方法论革新。
这包括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时间优先”与“空间缺席”问题的批判,以及对如何运用多尺度分析、网络理论、流动空间等新概念与工具来丰富社会现象的空间维度理解的探讨。
通过实例解析,本文将展示空间转向如何促使研究者超越线性因果逻辑与固定边界思维,转而关注社会过程的动态网络化、流动性与地方性特征。
进一步,本文将聚焦空间转向在若干核心社会议题上的应用与影响,如城市化进程、全球化与地方性、环境正义、社会不平等等。
这些案例研究旨在揭示空间转向理论如何为理解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新颖视角与策略启示,同时也展示其在政策制定、社区规划、社会治理等实践领域的潜在价值。
面对空间转向带来的理论挑战与机遇,本文将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反思。
这包括对空间理论与实践脱节、空间正义实现路径、数字时代新空间现象等问题的探讨,以及对未来社会理论空间化研究应如何更好地回应社会变迁与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前瞻性思考。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一文力图全方位、立体地展现空间转向作为一种学术潮流的理论内涵、实践意义及其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深远影响,旨在激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空间性本质进行更为敏锐且深刻的思考,推动跨学科对话与合作,以期为构建更加包容、公正与可持续的社会空间形态提供理论支持。
当代“消费文化”转向研究
当代“消费文化”转向研究关于《当代“消费文化”转向研究》,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197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灵活积累”调节模式深刻地改变了大工业生产时代人们的时空体验和价值观念。
“消费”日益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并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
当代消费文化批判依循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逻辑的分析,借助于结构主义符号学方法,揭示了“符号一商品”在消费社会中的生产过程及其经济学意义。
马克思将消费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环节与逻辑延伸,阐释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研究视角构成了剖析消费社会中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同构性的理论基础。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消费文化;生产;消费;资本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4)06-023-06进入197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从生产领域转向现代消费服务领域,“传统的工业制造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消费主义的‘后工业时代’――文化、通讯、信息技术和服务业。
小规模的、分散的、多功能的和摈弃了等级结构的企业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流。
”与大工业时代“经济”、“生产”的核心话语不同,“消费”、“文化”日益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并在社会结构、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
一些西方学者指出,西方社会已经实现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从生产社会进入了消费社会。
詹明信将当代社会状况概括为“后现代主义再现或再生产――强化――消费资本主义逻辑的方式”;利奥塔、波德里亚、德波等西方学者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和组织原则都陷入了一种混乱的变迁秩序中,正向后工业时代、消费社会、景观社会运动。
一、从“生产”到“消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性转变1970年代,福特主义呆板僵化的模式陷入危机,并转向了“后福特主义”,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向“后福特主义”的结构性转变,依赖于“劳动过程、劳动力市场、产品和消费模式的有关灵活性”,其特征是“出现了全新的部门、提供金融服务的各种新方式、新的市场,首要的是商业技术和组织创新得到了极大强化的比率”。
现代营销理论发展历程
现代营销理论发展历程现代营销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商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开始追求更有效的销售方式。
在这个背景下,现代营销理论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
20世纪初,由于供应过剩,市场需求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时期,生产导向思维主导了市场营销理念。
企业主要关注生产和分销,忽视了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
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逐渐意识到,只有考虑顾客需求和喜好,才能实现销售增长。
20世纪3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营销理论开始转变为消费者导向思维。
企业开始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企业转变为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市场研究和调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来生产和销售产品。
这一转变被称为“市场导向”。
1950年代至1970年代,营销理论进一步发展为市场细分思维。
企业开始意识到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和偏好不同,应该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发并推出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市场细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提高销售和市场份额。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定位思维成为营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开始强调如何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
通过在市场中明确定位,企业能够更好地吸引目标消费者群体,并建立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营销理论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企业可以更直接地与消费者互动,并获得大量的市场数据。
这导致了数据驱动的营销思维的兴起。
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和分析工具来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偏好,制定更精确的营销策略。
个性化营销、精准营销和内容营销等策略也逐渐受到重视。
现代营销理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营销理论不断演变和进化。
从生产导向到消费者导向,再到市场细分、定位和数据驱动,营销理论的发展反映了市场经济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解读城市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塑造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
2、环境氛围:波特兰购物街重视环境设计,以精致的建筑细部和绿化景观 赋予了街道独特的风貌。同时,商家通过橱窗展示和室内陈设等手段营造出各具 特色的购物氛围,吸引消费者驻足。
3、人流动线:街道的流线设计巧妙地引导着行人的步伐,使人们自然地走 进各种商店。宽敞的入口、清晰的指示牌和舒适的步行空间使人们在浏览和购物 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
消费空间的特征
消费空间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其他类型的空间相比,如公共空间或自然空间, 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消费空间具有明显的商业属性,以销售和消费为主要目 的。其次,消费空间的设计和视觉呈现往往注重美感、时尚和个性化,以吸引消 费者的眼球。此外,消费空间的氛围特征也是其独特之处,商家通过环境、音乐、 气味等手段营造出特定的氛围,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空间生产视角认为,城市邻里空间的再造不仅是物质空间的改造,更是社会 空间的再生产。邻里空间不仅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场所,更是社会关系的体现和 人际交往的载体。因此,再造可治理的邻里空间必须考虑到社会空间的再生产, 注重社会关系的构建和社区居民的参与。
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政策。政府应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和引 导,制定有利于社区发展的政策,促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分布,提高邻里空间 的宜居性和舒适度。同时,应鼓励社区居民参与规划决策,使规划更加符合社区 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消费空间 的特征、功能和演变。然而,对于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 且多集中在建筑设计和历史保护领域,较少从社会文化和空间生产的视角进行深 入分析。
理论框架
空间生产理论强调空间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认为空间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该 理论提出,空间的塑造是多元主体间利益协调和话语权争夺的结果。在城市近现 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塑造中,这一理论有助于揭示空间生产的内在逻辑和机制。
2022年国开流通概论(本)期末复习汇总
因素 L 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包括----构建“无缝衔接”的管理体系, 营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打
造健全完善的法律环境, 建立统一高效的市场体系 L 流通政策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市场经济原则, 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原则, 充
企业采用多条非完整的零售渠道进行销售活动的行为是指----跨渠道零售 Q 商品实体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一般称为商品的( )过程----物流 S 世界商业史上第一个实行新型销售方法的现代大量销售组织是----百货商店 S 所有权归消费者自己所有,主要从事食品领域业务的组织是----消费者合作社 S 提供综合商品或便利商品、主力店面积占比为 40-60%的购物中心类型是----社区型 T 提供综合商品或时尚商品、主力店面积占比为 50-70%的购物中心类型是----区域型 T 通过将商品交易者集中到一定的空间场所,以提高商品交易者的交易效率,这是批发市场的
第1页共3页
第2页共3页
L 零售的服务对象是生产商和批发商。----× L 零售的主体是个体零售商和法人零售商。----√ L 零售的主要目的是追求零售商利润最大化。----× L 零售企业进行国际化投资一般有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两种方式。----√ L 零售作为一种销售活动,其经营的商品主要是消费品而不是投资品。----√ L 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对就业具有正向作用。----√ L 流通产业在全球劳动分工和贸易交换中的比重逐年下降。----× L 流通创新不是单因素的创新,它需要各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 L 流通辅助机构是流通渠道的非成员性参与者,它们本身并不参与商品的买卖。----√ L 流通过程是商流、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 L 流通领域的创新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L 流通渠道的宽度结构也被称为渠道的层级结构。----× L 流通渠道既涉及组织间关系,又涉及组织内部关系。----× P 批发与零售分离之后,两者各自的内部分工不断深化,从而使流通方式沿着批发与零售两个
2009年电子商务考试复习题汇总
电子商务概述1.电子商务是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一个新概念。
1997年IBM 公司第一次使用了电子商务(electronic business,E-Business)一词,后来电子商务一词的使用慢慢普遍起来。
如今,有关电子政务、电子市场、电子银行、电子邮政等词正不断涌现出来。
2.电子商务在中国出现时,其基本概念是电子贸易(Electronic Trade,简称ET),亦称“无纸贸易”,它主要在一些大企业与其客户中运用。
由于他简化了交易程序、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这种方式很快得到许多企业的仿效。
3.欧洲经济委员会于1997年10月在全球信息标准大会上提出: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
这里的电子方式(或技术)包括EDI、电子支付手段、电子订货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电子公告牌、条码、图像处理、智能卡等。
4.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马龙教授,是他最早提出电子商务概念并把电子商务分为狭义和广义的电子商务。
前者指的是在运用电子化的买与卖的过程中,卖方找到潜在的客户并了解其需求,而买方找到潜在的卖主并了解其产品的销售条件等等。
后者指的是在商业活动中的所有方面都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持,这些活动不仅包括买和卖,还包括设计、制造和管理等等。
5.电子商务是个市场环境,是对现实世界中电子商务活动的一般性抽象描述,它由交易主体、电子市场EM(Electronic Market)、交易事务和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基本要素构成的。
6.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的名词而并非是一种全新的事物,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对电子商务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可以把电子商务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EDI电子商务和始于90年代初期Internet电子商务。
7.电子商务可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等全过程的服务,因此它具有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帐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各项功能。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网红空间演变机制研究——以重庆龙门浩老街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4.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04-0020-05 收稿日期 2022-05-31摘 要 网络媒体的快速兴起推动着网红空间的爆发式增长,产生了巨大的网红经济效应。
然而目前出现了不少盲目跟风营造网红噱头的场所,其所打造的网红空间跳过了空间演化所需的过程,对视觉效果的过分追求与对空间的忽视使得不少网红空间成为了一次性的消费产品,最终造成空间与资源的浪费。
该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聚焦空间演化问题,借助访谈、实地调研与网络文本分析等方法,以重庆龙门浩老街为例,从空间表征、空间实践、表征空间三个层面对网红空间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网红空间应以空间内容作为打造重点,结合多元共治模式,利用网络进行及时的多方反馈,建立可持续性的空间经济发展。
关键词 网红空间 空间生产 空间演化 网络文本Abstract and use the network for timely multi-party feedback to establish sustainable space economic development.Keywords Internet celebrity space, Space production, Spatial evolution, Network textE v o l u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o f I n t e r n e t C e l e b r i t y S p a c e B a s e d o n Space Production Theory: A Case Study of Longmenhao Old Street in Chongqing周铁军 | Zhou Tiejun 张 雯 | Zhang Wen近几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网红”消费模式出现,不少独特的空间、建筑与文化成为了城市之间竞争的核心力量[1],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使得网红招牌成为了不少企业所追求的营销手段[2]。
消费帮扶的实践样态、多重困境与未来路向——以广东为考察中心
消费帮扶的实践样态、多重困境与未来路向———以广东为考察中心◎张开云 赵梦媛 邓永超内容提要 消费帮扶是中国特色减贫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小农户参与、融入大市场的重要路径。
基于马克思消费思想、巢状市场理论与消费帮扶实践,本文构建了消费帮扶理论分析框架。
在理论和国家政策指引下,广东结合本土市场基础和消费空间优势,积极构建支撑消费帮扶的制度体系,搭建消费网络和平台,双向提升消费帮扶产品品质保障,积极探索能够提升贫困小农生计能力和内生动力的有效方式。
进入乡村全面振兴阶段后,消费帮扶面临双重失衡困境、网络支撑困境和多维赋能困境等多重困境,必须通过优化消费振兴治理结构、创新消费振兴助推机制、强化大数据赋能和完善交易体系等系统路径,降低农户市场参与成本,提升农户市场参与能力与在市场交易价值链中分配份额,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农增收和迈向共同富裕。
关键词 消费扶贫 实践样态 困境 机制 技术治理〔中图分类号〕C913.3;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2)01-0123-09 减贫治理是一个世界性议题。
不同国家、地区围绕如何有效治理贫困进行了持续的探索。
中国作为具有国际担当的发展中国家,着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其中,贫困群体主要是小农户。
在中国各地减贫实践中,产业扶贫成为支撑带动小农户脱贫的重要政策选项与实践方式,但也形成了农产品同质性、产品过剩或与市场需求对接不充分等问题,给原本脆弱的贫困小农户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和生计风险。
①探寻能够提升贫困小农自主性、生计能力和内生动力,在农产品市场交易中获得更公平合理的价值利益分配份额的有效路径成为减贫治理实践中不可回避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②由此,学界进行了诸多旨在提升农户市场价值分配和产品附加值的实践探索,如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在广东省和云南省推动的“绿耕”城乡互助实践和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牵头在河北省太行山区村庄推动的“巢状市场小农扶贫试验”。
基于场景理论的历史性城市景观消费空间感知研究
56中国园林 / 2021年 / 第37卷 / 第3期基于场景理论的历史性城市景观消费空间感知研究Research on Consumption Space's Perception of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cene摘 要:消费主义时代的空间生产以符号审美为表征,消费者通过感知符号特征完成对消费空间文化意义的解读。
基于此,选取上海音乐谷作为研究对象,借用场景理论探讨由生活文化设施组成的场景如何影响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感知。
通过利用主轴编码技术分析消费者网络点评数据发现:在音乐谷历史性城市景观中,消费者对于由消费空间构成的“现代化享乐场景”感知度最强。
从历史性城市景观由“消费空间”向“空间消费”让渡的现实出发,指出当代历史空间的日常“使用价值”开始让位于经济“符号价值”;空间的消费性超越社会性与文化性,成为消费者感知历史性城市景观的主要方式。
由此提出:在现代消费空间的地方性建构过程中,保持地方文化原真性的同时满足人们现代化消费需求,是历史性城市景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历史性城市景观;消费空间;场景理论;空间感知;主轴编码Abstract: In the era of consumerism, space production is represented by symbolic aesthetics, and consumers interpret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onsumption space by perceiving the symbolic features. Based on such phenomenon, this paper selects Shanghai music valle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es the theory of scene to discuss how the scene composed of living and cultural facilities affects people's perception of historical urban landscape. By analyzing the data of consumers' online reviews with the technology of axial coding,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of music valley, consumers have the strongest perception of "the scene of modern hedonic" which is constituted by the consumption space. Therefore, starting from the reality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onsumption space" to "spac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aily "usage value" of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space has given way to the economic "symbol value". Meanwhile, consumption transcend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nature and becomes the main way for consumers to perceive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As a resul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local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onsumption space, maintaining the authenticity of local culture and satisfying people's modern consumption demand is the dire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in the future.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consumption space; theory of scene; spatial perception; axial coding种趋势影响,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不断被塑造成地方性与全球性混杂的文化消费空间。
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
感知与市场创造市场问题发生市场营销的必要性最终消费市场的潜在存在市场营销1.M1 M2 M3 M4 M410商业的流通功能●所有权转移●风险分担●信息收集和传递●物流多属性知觉品质●个别市场★消费者自身的需求的非显性化品牌(212002年最有价值品牌前8名海尔(489亿元)红塔山(460亿元)长虹(266亿元)五粮液(201.2亿元)联想(198.32亿元)TCL (187.69亿元)一汽(185.26亿元)美的(117.02亿元)2227流通系列化•专卖店•指定批发商制度•地区分工制(territory )•会员制•委托销售制度•设定流通各阶段的交易价格28产销同盟•共同商品开发•共同开发经营店中店•共同促销活动•主要品牌的长期买卖契约•信息线路连接•共同物流第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市场营销部门市场营销部门实施部门计划部门生产35分析市场机会★市场机会:企业能够发挥竞争优势的市场领域。
★决定市场机会的最主要因素:市场的吸引力(市场魅力)★具备以下条件的市场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吸引力:●年均市场增长率高(需要数量的高增长率)●市场规模大●市场竞争度低●有可能取得较高的利润增长幅度●政府法律限制与环境制约少但是,即使是在市场魅力大的领域,企业如果不能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也无法转化为市场机会。
而决定竞争优势的则是企业的独有能力。
市场营销费用具有特殊性市场营销费用市场营销费用与销售额的关系⏹市场营销费用是为了增加销售额的费用。
当代消费文化理论模式的构建一个分析框架
当代消费文化理论模式的构建:一个分析框架江山2012-8-28 15:46:45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4期第42~46页【英文标题】Constructing Theoretic Pattern of Contemporary Consumption Cultur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作者简介】江山,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上海 200444)【内容提要】消费文化理论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进而探究消费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当代的消费文化理论必须避免本质论的判断,而应在社会变迁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经济、生活风格与生活美学三个概念,构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分析框架,从而积极地掌握消费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意义。
The theory of consumption culture i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modern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consumption culture should aviod the essence theory of judgement, and should be on the basis of social change. Constructing the analytical framwork, both in macro and micro level, using the conception of cultural economy, life styles and life aesthetics, would be benefit for us to master the positive meaning of consumption in modern society.【关键词】消费文化理论/文化经济/生活风格/生活美学theory of consumption culture/cultural economy/life styles/life aesthetics消费文化理论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进而探究消费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一、问题的提出:卖场、终端还是消费空间?“消费即生产”,是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其影响深远的著作《消费社会》(1970)一书中极具远见、充满睿智的论断。
虽然,亚当·斯密曾说过:“消费是整个生产唯一的最终目的”[1],对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的人们而言,相对“生产”作为工业社会最核心、最清晰的存在,“消费”的社会意义则显得暧昧不清,所以“消费即生产”的论断,对于当时社会理论学界的震动,用石破天惊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今天,商品生产的环节越来越被遮蔽,过去作为城市中心最主要建筑群的工厂,已经很难觅其踪影,即便少数保存完好的厂房也已成为供人参观的文化遗产,城市空间几乎被商业机构所覆盖;与此同时,产业工人的数量也急剧降低,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已完全消失。
这就像19世纪的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后,农业在英国日渐消弭,传统农民在欧洲基本终结[2]。
今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市场经济的赢利模式由生产主导转变为消费主导;城市从生产空间蜕变到消费空间;从事生产的产业工人与从事销售的服务人员在数量上的此消彼涨;“消费就是生产”揭示了消费社会(consumer soci-ety)的基本特征。
“商品具有符号价值”,符号价值所带来的溢价超越了马克思所揭示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消费社会另一个重要标志。
商品的“符号价值”是消费空间的转向———基于社会理论的营销战略分析框架朱虹内容提要随着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发挥销售单一功能的卖场或终端正在发生蜕变,向迎合消费者全新生活方式、购物轨迹、行为模式的消费空间转向。
大型购物中心、连锁店、大都市郊区的主题娱乐公园、世博会等都是典型的消费空间。
消费空间将充满符号意义的视觉展示植入销售场所,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并承载身份区隔、娱乐休闲的社会功能,而且日渐演变为最主要、最重要的公共空间。
消费空间的转向,要求企业突破终端和卖场的传统营销思维,用消费空间理论指导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
关键词消费空间消费社会卖场营销战略朱虹,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210093本文系南京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城市空间与社会的重构”的研究成果鲍德里亚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首先提出的概念。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将商品的效用视为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则代表了商品之间的等价关系。
符号价值是指同类别的产品在使用功能和制造成本上没有区别,但由于符号意义的不同,而具有了价值高低的差异。
符号价值代表了商品之间的差异。
这种符号上的差异构成某种商品的独特性,使得同类商品之间相互得以区分开来。
商品的符号意义主要通过品牌商标与品牌形象而得以呈现。
这种品牌不但使某种商品具有独特性的差异性,而且赋予了商品及其丰富的社会分层的意义。
品牌代表了与之相对应的社会阶层、社会地位、生活品位和生活方式,赋予了消费同一品牌的个人和群体所共同追求的价值与意义,因而具有了社会分类和自我认同的意义。
消费社会人与物的关系直指人与人的关系。
“我消费固我在”是消费社会的文化景观和主要的日常生活方式。
当下,人们把“买东西”(purchasing)称为“去购物”(shopping),英文单词“Shopping”音译“血拼”,将从头到尾逐一逛遍商业街称为“扫街”,面对这些语意发生精妙变化的具有强大冲击力的消费新词汇,我们很容易将“购物狂”们的行为解释为被“物欲”所捕获。
其实这些购买欲望或消费动机往往并不、至少绝非仅仅指向商品本身。
大量关于消费社会理论的论著对当代购物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雷切尔·波尔比的《与弗洛伊德一道购物》(Shop-ping with Freud)、希尔兹主编的论文集的《生活方式的购物》(Lifestyle Shopping)、丹尼尔·米勒的《购物、地点与身份》(Shopping,Place and Identity)、金.汉弗莱的《货架生活》(Shelf Life)等等。
这些研究揭示了消费社会购物所包含的快感体验、自我展示、仪式实践、社会分化等诸多意义。
总之,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我们进入了一个消费符号扩张、消费文化突变以及城市空间由生产向消费变革的时代,以“生产为中心”的传统工业社会,已经完成了向“销售为中心”的商业社会转型。
市场营销学正踩着这一时代转型的节拍,迎来了狂飚突进的发展时期。
“品牌战略”、“体验营销”、“服务营销”、“从4P到5S”、“决胜于终端”,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新课题与新理论正是市场营销学应对时代转型的探索。
本文以消费社会转型为背景,探讨当下城市化与消费升级时代,中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作为营销学意义上的终端或卖场正在发生的蜕变。
围绕销售的地点或商品交易的场地,市场营销学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用“终端”或“卖场”的概念来描述。
终端是与渠道相匹配的概念,指企业产品在销售渠道的最前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环节。
消费终端包括:各类零售商店的普通终端;餐厅、酒吧、剧场、歌厅等既时消费终端;直销、邮购、电视购物等无店铺终端又叫起点式终端;新兴的网上销售的虚拟终端。
汉语“卖场”来源于日语,一般意义上是指出售商品和服务的商店。
卖场原本暗含空间较大的含义,“大卖场”的称谓更加标定空间大、品种全、行业性的特点。
比如百货商场、大型超市、仓储式卖场、家居卖场、建材卖场等。
无论是终端还是卖场强调的是商品买卖的场所,突出的是商家厂家与消费者的买卖关系,采用的促销手段也仅仅只关注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关系。
发挥销售单一功能的卖场和终端,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购物之外丰富而隐蔽的社会需求。
卖场和终端正在向迎合消费者全新的生活方式、购物轨迹、行为模式,将充满符号意义的视觉展示植入销售场所,并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承载诸多社会功能的消费空间转向。
行文之初粗略地勾勒出消费社会的特征,目的是想呈现终端或卖场向“消费空间”转向的宏观背景。
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消费空间所承载的满足人们购物工具理性,既追求性价比最优之外的其他更为重要的社会与心理的功能,而这些功能往往是因社会变迁而缺失的功能。
二、消费空间的功能分析在消费社会里,消费不是孤立的、短暂购买行为,消费空间也不仅仅是购买和销售的地方。
消费空间充满社会表征是共同参与者的社会认同,也是阶层之间清晰的边界,人们置身不同的消费空间感受到社会差异的深刻存在;消费空间是一个梦幻世界,充满消费激情和日常快乐,人们流连其间热烈地拥抱令人陶醉昏眩的商品世界,犹如传统社会人们对神灵的崇拜;消费空间是人际交往的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社会展示的秀场。
总之,消费空间不是简单的地理与物理的空间交集,不是单纯的买与卖的地方,而是需要承载诸多功能的社会空间。
1.人群区隔的机制消费空间的转向社会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物的类聚发挥着简化认知的重要功能,否则我们的思维就陷入混沌与无序的状态,世界就变得不可知晓。
人的群分是一种社会分类,而不是简单的生物学意义上男女老幼、高矮胖瘦、白人黑人的区别。
社会权力是人群类别化的操控力量,决定了人群分类的标准与界线。
民族、国籍、种性、阶级、社会性别、社会年龄的分类或明或暗地体现了群体的等级与权力关系。
在传统社会人群的类别往往是由“先赋因素”所决定,包括生物性的先赋因素(如长幼、性别与肤色等)和社会性先赋因素(如世袭、家族与门第)。
传统社会人们被人所包围,现代社会人被物所包围。
消费社会人群的类别化是通过“物的体系”进行重新区隔[3],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通过人与物的关系得以建立。
如果说马克思以生产为中心,从对生产的支配关系中发现对立的阶级关系,而在消费社会中,消费的逻辑隐秘地操纵人群分类的标准。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领域是一个富有结构的社会领域”,消费过程“作为社会分类和区分的过程,物和符号不仅作为不同意义的区分,按顺序排列于密码之中,而且作为法定的价值排列于社会等级”。
在西方现代消费社会,一个人的地位越来越依据他所使用的或消费的“物的等级”来识别,而不再完全依据他的出生、血统、种姓等级和阶级成分来判定[4]。
“物的体系”是社会等级的编码系统,那么作为商品的物,其销售场所和陈列摆放位置同样具备了社会分类与人群区隔的意义。
不同的消费空间是按照商品不同符号等级序列来进行配货组合与形象展示,稍不经意的忽略就会导致消费者自我认同与群体边界的模糊。
名品店里混入粗糙低廉之物,以及在地摊里兜售正品LV手袋,都让人产生穿越阶层与颠覆秩序的混乱与迷惑的消费体验。
在中国大城市,满大街都是手拎山寨版LV的妇女,但却丝毫无损LV 的地位象征意义与划分群体消费边界的作用,因为在特定消费人群,尤其是高级都市白领群体热衷消费出身纯正的奢侈品牌,问津山寨和购买A货是导致名誉扫地的事件。
价格标签、品位风格、橱窗与门头的展示、所属区域都在编制消费空间的阶层属性。
同一阶层属性的消费空间在某一城市的分布,就构成了同一社会阶层的消费地图;与此同时,消费空间的社会建构一旦确立,就决定了社会不同阶层消费者的购买轨迹。
以南京为例,老城区廉价的日用品大卖场(南京的金桥、银桥商场)和城乡结合部和大型建筑工地的农工聚集地的地摊市场,这两个不同的消费空间是分别属于虽然购买能力相同,但社会身份不同的群体城市贫民和进城农民工两个社会阶层。
南京的新街口商圈,步行百米以内有国际名品奢侈品旗舰店集中地德基广场、二线品牌云集的金鹰商场、工薪大众消费的新街口百货商场、专卖年轻时尚商品的大洋百货等类别清晰的消费空间。
那些衣着光鲜、拎着大牌手袋的德基顾客几乎不会光顾比邻的新百,而德基名品店里阔绰的空间、贵气逼人的陈设、服务员精致的妆容、考究的工服以及每件商品标签上让人咋舌的价格,让新百的顾客望而却步。
大凡奢侈品的消费空间都具有这样的设计范式:面对熙熙攘攘主大街人群展示无与伦比的醒目标志,专卖店入口则采用奢华霸气的视觉设计,意在阻止观望者的进入,以保证奢侈品消费者群体彼此的认同,同时不被外阶层者的随意闯入而打破界限。
风靡中国的电视剧《手机》里有这样一个剧情:北京三里屯有一个叫花儿朵朵的酒吧,是年轻姑娘和闻香而来的男人们的消费空间。
某晚,两身陷中年危机的妇女任性闯入,引发了一场戏剧性冲突。
蠢蠢欲动的中年男人躲闪的目光;年轻帅哥穿越她们的目光,犹如她们是不存在的玻璃人;还有那些“花儿们”自由奔放、酣畅舞动的青春身体……;闪烁的灯光偶尔划过那两张青春凋谢的脸庞,清晰可见四行委屈与绝望的泪水;这些镜头拼接出中年都市女性的集体悲哀。
这种结构性的社会情绪,原本一直处于隐秘的状态,只因为贸然闯入了不属于自己社会类别的消费空间而被引爆。
上层社会的中年妇女置身美容中心,下层中年妇女出入超市、菜场,则不会发生社会身份与消费空间不匹配而引发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