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 公开课
《卖炭翁》获奖优质公开课课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 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互动教学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 式,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 动。
情境模拟
创设与《卖炭翁》相关的情境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网络教学
利用在线平台,提供课外拓展 资料和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
性化需求。
05
《卖炭翁》的教学反思
艺术特色
以卖炭翁为主线,串联起多个相关人物和事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 故事情节,使作品具有高度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语言风格
01
02
03
语言风格
采用古朴典雅的语言,使 作品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 和历史感。
语言风格
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使 作品更贴近生活,易于理 解和接受。
语言风格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 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 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和思考。
1 2
教学内容深度不够
针对部分学生对《卖炭翁》深层含义理解不足的 问题,未来可增加背景介绍和文本解读的深度,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方法单一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 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多媒体辅助等。
3
课堂节奏把控不当
针对课堂节奏过快或过慢的问题,未来应更加注 重课堂节奏的把控,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目标达成度
01
通过课堂互动、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卖炭翁》主题、情
感和艺术手法的理解程度。
学生参与度
0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评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课堂氛围
03
评估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以及学生之间的
《卖炭翁》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x
2024/1/24
20
角色扮演:模拟卖炭老人生活场景再现
角色分配
每组选出1-2名学生扮演卖炭老 人,其他学生扮演路人、顾客 等角色。
表演内容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模拟卖炭老人的生活场景, 展现老人的艰辛和善良。
2024/1/24
场景布置
利用教室内的桌椅、道具等布 置出一个简易的卖炭场景。
时间安排
16
类似文学作品推荐阅读
2024/1/24
《琵琶行》
01
由白居易创作的另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描述一位琵琶女的悲
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石壕吏》
02
杜甫创作的诗歌,描述了一个贫苦家庭在战乱中的遭遇,表达
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观刈麦》
03
白居易的另一首诗歌,描写了农民在麦收时节的劳动场面和他
通过讽刺与幽默的有机结合,既 揭示了社会的丑恶现象,又让观 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思考社会问题
。
2024/1/24
13
细节描写技巧展示
1 2
环境描写
细腻地描绘卖炭翁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为观众呈现一个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场景。
人物刻画
通过对卖炭翁的外貌、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 画,塑造了一个鲜活、立体的劳动者形象。
2024/1/24
02 03
炭翁的职业和生活
炭翁是当时社会底层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以卖炭为生,生活贫困艰苦 。通过了解炭翁的职业和生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 题。
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 苦。《卖炭翁》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可以更好地把握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主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卖炭翁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思索 • 卖炭翁"苦"表达在哪里?
5/9
主旨概括
• 作者经过卖炭翁遭遇,揭露宫 市弊端带给劳感人民不幸,同 时也表现了对下层劳感人民深 切同情。
6/9
拓展
学习了《卖炭翁》这首诗, 你有什么感悟?
7/9
拓展
• 你们愿意“梦回大唐”,穿越到 卖炭翁时代,体验他生活吗?
8/9
作业
• 必做题: • 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 选做题: • 请细心琢磨卖炭翁运炭和炭被抢时心理,选
取其中一点写一个片段。
9/9
卖炭翁
1/9
检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习
读准以下红字字音
• 两鬓苍苍十指黑 • 宫使驱将惜不得 • 半匹红绡一丈绫 • 系向牛头充炭直
bìn jiāng xiāo jì
翻译以下词语
• 薪 何所营 晓 • 翩翩 敕 驱将 •直
2/9
宫市
从字面上了解,“宫”是皇宫,“市” 是买、采购意思,所谓“宫市”,就是宫 廷派宦官到市上去购置物品,任意掠夺。
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个公开 掠夺,是一个极其残酷剥削方式。
3/9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 “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 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 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愿受,曰: “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 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 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愿,我有死 而已!”
卖炭翁公开课优秀课件pptx
运用多种句式,如并列句、转折句等,使诗歌语言生动有力,表达了 作者对卖炭老人的深刻同情。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文章结构
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通过描绘卖炭老人的形象和生活场景,引发读者的共鸣 和思考。
写作特点
运用生动的描写和贴切的比喻,使诗歌形象鲜明,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同 时,通过对比和烘托手法,突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境遇和社会的不公。
利益。
麻木、冷漠,对老人的苦难视而 不见,缺乏同情心和正义感。
02
旁观者形象
人物关系及情感表达
卖炭老人与官吏的关系
对立、冲突,老人受尽官吏的欺凌和 剥削,体现了社会的不公和压迫。
卖炭老人与旁观者的关系
情感表达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关系的 描绘,表达出对社会不公、对人性冷 漠的批判,以及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 关注。
激活学生的前知
回顾唐代历史背景及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为本课学习做铺垫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多样化教 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朗诵比赛等活 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技术应用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 资料,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学与环境科学
将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描写与环境科学知识相结合,探讨人类活动对自 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THANKS
课程目标与意义
0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唐代社会背景及诗歌特点 ,掌握《卖炭翁》的主题、艺
术手法和文学价值
02过Βιβλιοθήκη 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多种 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培养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
卖炭翁公开课完整版PPT课件
诗歌中运用的夸张、对比等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 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借鉴。
传承了人文关怀精神
诗歌中体现出的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传承了人文 关怀精神,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 动环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问题一
《卖炭翁》中的主人公形象有何特点?通过哪些 描写手法展现出来?
问题二
请分析《卖炭翁》中的社会背景及其与人物性格、 命运的关系。
问题三
如何看待《卖炭翁》所揭示的社会卖炭翁》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主人公的艰辛和无奈, 以及社会的不公和压迫。
分享二
通过阅读《卖炭翁》,我对古代社会的生活和人们的命运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文学作品的巨大魅力。
对比手法
将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情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突出各 自的特点或差异。在诗歌中,作者通过对比卖炭老人的贫苦生 活和宫市的豪华生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
审美价值体现及意义
1 2 3
真实反映社会现实 通过卖炭老人的形象,诗歌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 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体现了作者深切的人 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卖炭老人,勤劳善良,深受人们同情。
课程目标与意义
01
02
03
04
知识目标
了解唐代社会背景及卖炭翁故 事内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文学作品 的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 培养同情心。
价值观目标
弘扬正义、勤劳、善良的价值 观。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教师讲解唐代社会背景、 卖炭翁故事情节及人物
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歌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真挚感人的情感、生动 形象的描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极高 的审美价值。
卖炭翁(公开课课件)
民变频发,社会不 稳定因素增加
自然灾害频发,社 会秩序混乱
04
艺术特色
白描的手法
01
02
03
简洁生动的描绘
卖炭翁通过白描的手法, 将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刻 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 佛亲眼所见。
鲜明的画面感
通过白描的手法,卖炭翁 为读者呈现出鲜明的画面 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视 觉效果。
细腻的心理描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其倍感孤独。
03
社会背景
宫市制度的弊端
宫市制度导致官商 勾结,腐败滋生
宫市制度下的价格 垄断和实物交易, 损害了消费者的利 益
宫市贸易限制了市 场自由竞争,阻碍 了商品经济发展
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
民众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下 物价飞涨,生活用品奇缺
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尖锐
社会动荡不安
政治腐败,民不聊 生
卖炭翁的纯朴敦厚
卖炭翁为人朴实,不善言辞,但是有一颗善良敦厚的心。 他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周围人的信任和尊重。
06
思想意义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卖炭翁的艰苦生活
卖炭翁依靠打炭为生,生活条件艰苦,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 的艰辛和不易。
对卖炭翁的同情
诗人通过描写卖炭翁的艰苦生活,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 同情和关心。
对社会不公的揭露和批判
社会阶级分化和不公
卖炭翁身处社会底层,遭受着社会阶级分化和不公的待遇。
对权贵和官僚的批判
诗人通过揭露社会不公,对权贵和官僚的腐败和奢侈生活进行了批判。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诗人通过描写卖炭翁打炭的过程,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
卖炭翁(教学公开课)
卖炭翁(教学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卖炭翁》。
本文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卖炭翁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以及他遭遇的不幸命运。
通过这首诗,让学生体会卖炭翁的艰辛生活,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够背诵课文,体会诗文中的情感。
3. 学会生字词,理解字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体会诗文中的情感,理解诗文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带。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播放课件,展示卖炭翁辛勤劳作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自己对卖炭翁的印象。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3. 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逐句理解课文,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分析诗文中的情感。
4. 朗读训练: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5. 背诵练习:让学生集体背诵课文,体会诗文的韵律美。
6. 课堂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如何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六、板书设计卖炭翁辛苦劳作悲惨命运七、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课文《卖炭翁》。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卖炭翁的故事。
3. 思考:为什么卖炭翁的生活如此艰辛?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这样的人?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卖炭翁》,让学生体会到了卖炭翁的艰辛生活,理解了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背诵课文方面,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现实生活中类似卖炭翁这样的人,学会关爱他们,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卖炭翁公开课ppt课件
心理描写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 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炭被掠夺,虽然舍不得,但无可奈何。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针对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卖炭翁
对 比
烧炭艰辛
运炭艰难 (肖像、心理、动作描写)
炭被掠夺
生活困苦艰辛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 使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
3、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烧炭——运炭——被夺炭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满面尘灰烟火色 肖像描写
两鬓苍苍十指黑
烧炭艰辛、生活困苦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 8.“卖炭得钱何所营”中的“何所营”意思
是
。
• 9.“翩翩”本意是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
卖炭翁(公开课课件20231209011459.
卖炭翁(公开课课件20231209011459.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第五单元《唐诗宋词》中的《卖炭翁》。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与解析,对卖炭翁形象的描绘及其深层含义的探讨,以及对作者白居易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解析《卖炭翁》,理解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
2. 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形象和把握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白居易的文学成就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卖炭翁形象深层含义的理解,以及对白居易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的把握。
教学重点:诗歌朗读与解析,卖炭翁形象的分析,以及作者创作意图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学习笔记、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朗读:让学生朗读《卖炭翁》,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分析卖炭翁的形象,探讨其深层含义。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卖炭翁形象的分析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关于诗歌解析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 作者介绍:讲解白居易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对文学史的认知。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卖炭翁》2. 卖炭翁形象:勤劳、贫困、善良、坚韧3. 作者:白居易4. 创作背景:唐代中期,社会矛盾尖锐5. 艺术特色:现实主义,关注民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卖炭翁》中卖炭翁的形象,并结合创作背景,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2. 答案要求:不少于2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卖炭翁》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其文学成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卖炭翁(公开课课件)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卖炭翁简介 • 卖炭翁的故事情节 • 卖炭翁的人物形象 • 卖炭翁的艺术特色 • 卖炭翁的社会意义 • 卖炭翁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 卖炭翁的拓展阅读与思考题
01
卖炭翁简介
卖炭翁的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卖炭翁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经济繁荣,但贫富差距悬殊,普通百姓生活艰难 。
卖炭翁的品质特征
诚信可靠
卖炭翁是一个诚信可靠的人,他不会在交易中欺骗消费者,也不 会在工作中偷懒或逃避责任。
节俭朴素
卖炭翁是一个节俭朴素的人,他不会浪费资源或金钱,而是会用自 己的方式去节约资源或金钱。
自力更生
卖炭翁是一个自力更生的人,他不会依赖他人或社会福利来谋生, 而是会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谋生。
3
简洁明快
整体语言风格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 冗余修辞,使读者能够迅速进入故事情境。
05
卖炭翁的社会意义
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揭示封建制度的黑暗面
卖炭翁所遭受的不公待遇,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黑暗面,对这种制 度进行了批判。
揭示封建制度的残酷性
卖炭翁在严寒中烧炭、运炭,却因为宫廷的严寒而失去了生命,揭 示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性。
倒叙
01
故事从“有位卖炭的老翁”开始,给人以悬念,引发读者对人
物命运的关注。
顺叙
02
接着以“烧炭、运炭、卖炭”三个阶段叙述故事,揭示人物遭
遇和矛盾冲突。
插叙
03
在顺叙中穿插“宫市使者”强取豪夺的情节,使故事更加曲折
。
卖炭翁的描写手法
肖像描写
通过“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等描写,刻画出卖炭 翁的辛酸形象。
卖炭翁(公开课课件)
课堂互动效果评估与反思
评估方式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 课堂观察等方式对课堂互动效果
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
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合 作能力、探究成果等方面。
反思与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对课堂互动环节进 行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 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主题背景
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官场腐 败和民生艰难,表达了作 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为事而作”。
创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 又被贬为江州司马,《卖炭翁》就写于他贬官江州司马后。
02
卖炭翁故事情节梳理
故事开篇介绍
01
地点:终南山
02
人物:卖炭翁
03
事件:伐薪烧炭
04
环境:冰天雪地
故事发展过程
卖炭翁辛苦劳作
卖炭翁的无奈
伐薪、烧炭,满身烟灰,辛勤付出。
虽有不满,却不敢反抗,只能默默忍 受。
卖炭翁被掠夺
宦官及其爪牙以低价强买,无理抢夺 。
故事结局及意义
结局
卖炭翁虽被掠夺,但表现出善良、勤 劳的品质。
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作者通过描述卖炭翁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怀。他认为劳动人民 是社会的基石,但在封建社会中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与反思
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作者通过描述卖炭翁的遭遇,对封建 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封建 制度下的社会是不公正的,劳动人民 的生活是苦难的。
2024版《卖炭翁》获奖优质公开课课件
课件contents •课程背景与目的•《卖炭翁》作品赏析•公开课教学设计思路•公开课实施过程展示•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优质公开课课件制作技巧分享目录01课程背景与目的背景介绍古代文学经典《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经典叙事诗,通过描写一个烧炭老人的遭遇,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该诗具有深刻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还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教育需求与课程开发针对当前学生对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认知需求,开发《卖炭翁》获奖优质公开课课件,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经典。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歌语言、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等要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卖炭翁》的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提高对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诗歌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程目的和意义预期学习成果知识层面0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卖炭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和背景。
能力层面02学生能够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文学理论知识分析作品,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情感层面03学生能够通过感悟诗歌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
02《卖炭翁》作品赏析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作者白居易介绍白居易的生平事迹,包括其文学成就、政治经历等,为理解《卖炭翁》提供背景知识。
创作背景阐述《卖炭翁》的创作背景,包括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以及白居易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悟。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诗歌内容详细解析《卖炭翁》的诗歌内容,包括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场景描绘等,展现诗歌的完整风貌。
卖炭翁(公开课优质课件20231209.
卖炭翁(公开课优质课件20231209.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第五单元《唐诗宋词》中的《卖炭翁》。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与解析,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深入探讨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分析《卖炭翁》的艺术特色,包括韵律、意境、寓意等方面;对比同时期其他诗人的作品,了解诗人白居易的创作风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卖炭翁》的基本内容,理解诗句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了解白居易的创作特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卖炭翁》深层含义的挖掘,以及白居易创作风格的理解。
重点:诗句的朗读与解析,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现代版的“卖炭翁”故事,引发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与解析:带领学生朗读《卖炭翁》,逐句解析诗句的意义,分析诗歌的结构。
3. 艺术特色分析:讲解《卖炭翁》的韵律、意境、寓意等艺术特色,对比同时期其他诗人的作品,了解白居易的创作风格。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卖炭翁》2.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3. 艺术特色:韵律、意境、寓意4. 白居易创作风格: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间疾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分析《卖炭翁》中的人物形象,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 答案要点:人物形象分析、诗歌意义理解、联系现实生活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卖炭翁》获奖优质公开课课件
《卖炭翁》获奖优质公开课课件一、引言《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以其深入浅出的生活哲理和鲜明的艺术形象,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
本课件以《卖炭翁》为主题,通过深入剖析诗歌内容、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旨在提高广大师生对古典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诗歌内容解析1.诗歌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年间,任职于江州司马时所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卖炭翁艰辛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
2.诗歌结构《卖炭翁》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
诗歌结构紧凑,寓意深刻。
3.诗歌内容分析(1)第一句:“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这句话描绘了卖炭翁的生活环境和工作内容,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第二句:“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这句话通过对卖炭翁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
(3)第三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这句话反映了卖炭翁生活的贫困,以及对基本生活需求的渴望。
(4)第四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句话表达了卖炭翁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爱。
三、艺术特色分析1.真实生动的形象描绘《卖炭翁》通过具体描绘卖炭翁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场景,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
2.深刻的寓意诗歌通过对卖炭翁生活的描绘,寓意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反映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优美的韵律《卖炭翁》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现实意义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卖炭翁》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古典诗歌,通过公开课的形式进行传播,有助于提高广大师生对古典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通过学习《卖炭翁》,学生可以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卖炭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增强社会责任感。
2024年卖炭翁(公开课课件
2024年卖炭翁(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教材,第三章“宋词”部分的第二节“苏轼词选读”。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卖炭翁》词作品及其背景介绍,词中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以及对词中重要字词的解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卖炭翁》的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感受词中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3.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词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卖炭翁》词中意境的理解,以及对重要字词的解析。
教学重点:把握苏轼的词风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同步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卖炭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词中所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背景介绍:讲解苏轼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卖炭翁》的历史背景。
3. 作品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卖炭翁》,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美。
4. 课文解析:逐句讲解词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分析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5. 例题讲解:结合同步练习册,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卖炭翁》2. 作者:苏轼3. 创作背景:介绍苏轼生平及其创作背景4. 重点词汇:标注词中的重点词汇5. 句式分析:分析词中的句式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分析《卖炭翁》的意境,并谈谈你的感受。
(3)根据《卖炭翁》的句式特点,仿写一首词。
2. 答案:(1)烟瘴:指山林中的瘴气。
蛮荒:指边远荒凉的地方。
瘦骨:形容卖炭翁瘦弱的身躯。
酒痕:指卖炭翁酒后脸上的痕迹。
(2)意境分析:词中描绘了卖炭翁在荒凉的山林中辛勤劳作的场景,表现了词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意。
感受:略。
(3)仿写示例: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卖炭翁》公开课说课稿
《卖炭翁》公开课说课稿11 说教材《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首。
这首诗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这首诗,理解诗歌的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激发学生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和追求。
11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比手法的运用。
12 说教法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121 说学法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查阅资料,初步了解诗歌的背景和内容。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13 说教学过程1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图片或讲述相关故事,引出课题《卖炭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2 初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正音,然后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
133 理解诗意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诗歌,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答疑解惑,重点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子。
134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内容,如卖炭翁的形象、“宫市”的掠夺等,体会诗人的情感。
135 探究艺术特色组织学生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比手法的运用,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36 总结归纳总结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137 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和感悟。
2024年卖炭翁(公开课课件.
2024年卖炭翁(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古代汉语》第四册第七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卖炭翁》一诗的解读与分析。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描绘了一个卖炭翁艰辛的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感受诗人的同情和关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卖炭翁》全诗,掌握诗中的生词和句式。
2. 分析《卖炭翁》的主题思想,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卖炭翁》主题思想的理解与分析。
教学重点:诗句的解读、生词和句式的掌握、诗歌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古代汉语》词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卖炭翁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卖炭翁的生活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读全诗,理解诗意。
b. 老师讲解生词、句式,分析诗句。
c. 学生齐读全诗,感受诗人的情感。
3.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中的“伐薪烧炭”表达了卖炭翁的艰辛生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话描述卖炭翁的生活。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卖炭翁》的主题思想,每组派代表发言。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卖炭翁》2. 生词:南山、伐薪、烧炭、尘、灰、瘦、骨。
3. 句式:主谓宾、动补、并列。
4. 主题思想:反映卖炭翁的艰辛生活,表达诗人的同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析《卖炭翁》中诗人的情感表达。
2. 答案要求:不少于200字,要求语言通顺,观点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诗作,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分析《卖炭翁》的主题思想,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卖炭翁公开课教案
卖炭翁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培养学生诵读诗歌、品味语言的能力。
3、学习通过外貌、心理、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卖炭翁的形象。
(2)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
2、难点(1)理解“宫使”掠夺的本质。
(2)体会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唐朝,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终年以砍柴烧炭为生,生活十分艰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走进这位老人的生活。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
”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四)精读诗歌,分析人物形象1、诗歌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哪一句?明确: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这一句写出了卖炭翁怎样的形象?明确:写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满脸灰尘,两鬓花白,十指乌黑。
2、诗歌中描写卖炭翁心理的句子是哪一句?明确: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一句反映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明确:反映了卖炭翁矛盾的心理,他身上衣服单薄,却希望天气更寒冷,这样炭就能卖个好价钱,表现了他生活的艰难。
3、诗歌中描写卖炭翁动作的句子是哪一句?明确: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这几句写出了卖炭翁怎样的遭遇?明确:写出了卖炭翁一大早就赶着牛车去卖炭,直到日头高照,牛累了,人饿了,还在市南门外的泥中歇息,突出了他的辛苦劳累。
卖炭翁(公开课课件.
卖炭翁(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六章《唐诗鉴赏》第二节,详细内容为白居易的《卖炭翁》。
通过对本诗的深入解析,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唐代社会风貌及诗人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卖炭翁》的作者白居易及其创作背景,感受其诗歌的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正确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掌握诗歌的韵律、意象、表现手法等基本知识。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卖炭翁》的韵律、意象、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通过解析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卖炭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诗人简介: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文学成就。
3. 诗歌朗诵: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4. 诗歌解析:详细讲解《卖炭翁》的意象、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类似题材的唐诗,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鉴赏其他唐诗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诗人:白居易2. 诗歌:《卖炭翁》3. 韵律:五言律诗4. 意象:卖炭翁、炭火、夜雪等5. 表现手法:对比、讽刺、抒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卖炭翁》的意象和表现手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300字。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进行鉴赏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卖炭翁》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课后反思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拓展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卖炭翁(公开课课件)
(
)捕捉到灵感的。
2021/10/10
10
品读析文
分析形象
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卖炭翁给你留
下了怎样的印象?
•用如下的句式说话:
我读出了卖炭翁的( ),我是从( 会到的……
)句体
(可从描写、修辞、表现手法等多角度分析人物 形象)
2021/10/10
11
品读析文
分析形象
例:
我读出了卖炭翁的(艰辛),我是从(“卖炭 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体会到的, “伐”、 “烧”是动作描写,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 过程一笔带过,可见炭的来之不易,卖炭翁劳动 之艰辛。
2021/10/10
1
闻人识文
学海泛舟何时了 香山居士知多少?
2021/10/10
2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846),字
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 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是“新乐府运动”的主 要倡导人,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 作。”
朗读诗歌
• 要求: 试着读准字音和节奏。
用如下的句式说话:
我读出了宫使的( ),我是从( 会到的……
)句体
(可从描写、修辞、表现手法等多角度分析人物 形象)
2021/10/10
14
资料链接
• 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宫”指皇宫, “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末年起,宫中 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 “采购”,谓之“宫市”。
2021/10/10
12
品读析文
分析形象
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卖炭翁给你留
下了怎样的印象?
•用如下的句式说话:
我读出了卖炭翁的( ),我是从( 会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里的烧和将树枝放在灶膛里烧 不一样,那种烧留下的是灰烬。这里 的烧是将树木截成段,在炭窑中点燃 ,烧到一定程度,封闭炭窑,阻隔空 气,利用余热耗尽木材中的水分和木 焦油,使木柴炭化为木炭。这一过程 物理上叫“干馏”。炭的燃烧值比木 柴高,而且没有烟。北方主要用于冬 季火炉取暖。我们常见的烧烤摊上用 的就是木炭。 • 烧成1斤木炭差不多需要10斤木柴。
设疑自探
整体感知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 使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
3、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烧炭——运炭——被夺炭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角度一:知道人物形象刻画方法 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 角度三: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 角度四:把握作者的情感 角度五:尝试归纳主旨
•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 “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 开掠夺性。 •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 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 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 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 有表现力。
叙事讽喻诗
原作题下有题注—— “苦宫市也”
写作背景
•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 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 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 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 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 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 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 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监 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 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 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 其实夺之。”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针对角度三:对比的写作手法
1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请分别找 出,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一丈绫” 对比,写 出了宫使掠夺的残酷;“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 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劳动者 的艰辛,宫使的得意忘形、骄横无理;“衣正单” 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 及艰难处境。
烧炭艰辛 卖炭翁
对 比
运炭艰难 炭被掠夺
(肖像、心理、动作描写)
生活困苦艰辛
宫使
仗势凌人 夺炭 (肖像、动作描写) 蛮横冷酷
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 终被宫使掠夺一空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 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 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卖炭翁》检测题 一.填空题
• • • • • • • 1.满面尘灰烟火色, 。 2. ,心忧炭贱愿天寒。 3.夜来城外一尺雪, 。 4. ,黄衣使者白衫儿。 5.半匹红绡一丈绫, 。 6. ,回车叱牛牵向北。 7.本诗歌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针对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 • 示例三: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 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衣正单”,本该 希望天暖,然而却“愿天寒”,只因为他把解决 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上。 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 心活动。“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 不平之感,自在不言之中。
• 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 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 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 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 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 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 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角度一:人物形象刻画方法
1 .诗中刻画了两组人物,请分别用一个 词概括人物形象。 2.本诗中有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举出 诗句进行说明?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肖像描写
烧炭艰辛、生活困苦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生活困苦、艰辛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 驾炭车 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动作描写
运炭的艰难
翩翩两骑来是谁? 肖像描写 黄衣使者白衫儿。
趾高气扬、得意忘形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动作描写
仗势凌人、蛮不讲理
心理描写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 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幻灯片 1
[唐]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三、简答题 •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 有什么表达作用?
“辗”_字既写出了天寒冷,又写出了写 出牛车的重量,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 的艰辛。
•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 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 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 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 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 “宫市”的罪恶。
( xiāo )( lí ng )
•
白居易自幼聪慧,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 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五六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 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 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 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贞元十六年 ,白居易 29岁,进士及第。元和二年,授翰林院学士 。在儒家“兼济”思想的指导下,他不怕得罪权贵,连 续上书论事。与此同时,他还自觉地以诗歌作为“补察 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促进新乐府运动,写了 大量的讽谕诗,和他在政治上的努力相辅而行。但由于 朝政日趋腐败,他的这些奏状和诗歌反而招来当权者的 忌恨与打击。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 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 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 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 州司马。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针对角度四:把握作者的情感
作者对卖炭翁给予深切的同情,对宫市的 暴行进行了揭露,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来?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针对角度五:尝试归纳主旨 本诗通过记叙( ),揭露了( )的罪
恶和( )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 层劳动人民的( )。
卖炭翁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翁”在词典中有多重解释。 1. 老头儿:老~。渔~。塞~失 马 2. 父亲:“家祭无忘告乃~” 3. 丈夫的父亲:~姑(公婆) 4. 妻子的父亲:~婿。
请正确读出下列划线的字词
两鬓苍苍 (bì n) 碾冰辙 (niǎn)( zhé)
) 翩翩两骑 (jì
口称敕 (chì )
回车叱 (chì) 宫使驱将 ( qū jiāng ) 半匹红绡一丈 绫 系 (jì )
。
• 8.“卖炭得钱何所营”中的“何所营”意思 是 。 • 9.“翩翩”本意是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 容 。 • 10.“黄衣使者”是指 ;“白衫儿”是 指 。 • 11.诗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敕”意思 是 。 • 12.诗中“驱将”的意思是 。 • 13.“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意思是 。 • 14.“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 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 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句诗反映了 。 • 15.《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 是 •
他的一生,大体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从入仕到贬江州 司马以前,治国平天下的“兼济”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他 的政治态度十分积极,他“为民请命”,勇敢地战斗,愤 怒地批判,也不怕牺牲自己。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利用诗 歌来配合斗争,写出了大量政治讽谕诗,使他继杜甫之后, 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但诗人的后期, 尤其是在他的晚年,明哲保身的“独善”思想占据着主导 地位,又加上佛、道思想的影响,使他走上了妥协、乐天 知命,颓唐消极的道路。大量的“闲适诗”、“感伤诗” 代替了前期的“讽谕诗”,他的诗歌也丧失了战斗性和光 芒。 他后期的思想和活动,比起前期来固然是退了一步, 但他并没有放弃一切原则,在他放任外官的任上,仍不忘 尽力做些有益于民生的事,绝不与当时黑暗的官场同流合 污,一直保持了自己高洁的品格。
•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 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的心理。
• 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 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