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 学案
高中必修Ⅱ第二章第2节《城市化》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城市化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城市化的内涵和演变过程。
2.讲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阐述城市化对产业、就业、收入等方面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中必修Ⅱ第二章第2节《城市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城市化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掌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统计数据等资料分析城市化发展的能力,学会用图表、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探讨解决途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c.举例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d.提出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概念、影响和对策。
2.结合课本内容,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特点。在此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探讨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此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适时给予指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4.设计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应给予耐心解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氛围。
最新中图版必修二2.2《城市化》教案.doc
第二章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二节城市化一、课标解读[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课标重在对资料的分析,此处的资料除了包括文字说明外,还包括课文中提供的插图,我认为对后者的分析更为重要。
所以我认为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读图分析法,这样可以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可以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通过插图上的景观变化来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是通过读图分析,掌握读图析图的能力,也就掌握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的插图主要有两种:一是抽象的变化示意图——曲线图,它反映的是事物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读这类图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在这节中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的是纵坐标虽然表示的都是“城市人口比重”,但数值比不同(这点最好由学生读出来)。
二是景观图,通过对这类图的分析来解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2章城市和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前两节的联系非常密切,即城市化就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城市等级的提升过程和一个区域内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
这种现象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它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另外,城市化还与第一章的人口迁移密切相关,大量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是城市化的一个方面(如迁移方向相反,则为逆城市化)。
[准备知识]:地理必修1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水循环、气候(“热岛效应”等)、数学有关知识(如曲线的斜率)、人口迁移和农民工的有关内容、调查所在城市的发展变化和主要问题及成因等等。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以及衡量的重要标志2.正确认识城市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3.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6.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归纳出城市化的含义,并理解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 能够利用曲线图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且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归纳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差异3.通过上网查阅和调查身边的农民工,了解他们进城的动力4.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南京市的人口数量、用地面积等调查,分析我国城市化特点5.要求学生周日到市区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了解一下南京市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而产生的主要问题6.小组讨论:给南京市政府提出建设南京市的一些合理化建议(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农民工的调查,培养学生对农民工的正确认识,建立他们之间的阶级情感2.通过对城市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现状与趋势,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3.通过讨论并对一些合理化建议的提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增强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及参与治理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四、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含义以及重要标志2.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特点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五、教学难点: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六、教学方法:1.读图分析法:本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也可以说是读图析图的过程,特别是曲线图的读法。
高一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_第二章_第二节_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word版含解析
知识·巧学一、城市化1.概念城市化(Urbanization)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它包括三个密切联系的方面: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二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地域城市化;三是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误区警示城市化的三个过程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城市化的三个过程是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
2.表现(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化主要有三个标志,即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的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最主要的标志,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而城市人口增加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发展的合理性。
误区警示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不能只从表面上认为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
方法点拨如何理解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都是相对的,不能作为绝对标准,在认识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时,还应结合城乡收入、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异性和价值观念的趋向性等各项指标,以衡量、综合分析城市化水平和合理程度。
3.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作为一种影响极其深广的社会现象,给人们不仅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化使人口、产业结构、工业、科技、文化思想等都发生了转变,如表2-16所示。
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不仅包括物质形态上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知识拓展乡村—城市转型乡村—城市转型强调的是在农村地区发生的城市化现象,包括景观的、社会的、经济的、人口的转变,实际上是农村经济结构功能的现代化转变,如表2-17所示。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其次节城镇化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2.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结合实例或资料,运用综合思维,理解城镇化的概念、驾驭城镇化的主要标记、分析城镇化的意义。
2.结合资料,运用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分析说明不同区域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3.结合实例或资料,说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培育地理实践力,树立人地协调观。
4.结合实例,说出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培育地理实践力。
必备学问·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一、城镇化的意义1.概念:乡村人口向________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标记: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________、城镇建设用地规模________。
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________________。
4.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镇化与工业化亲密相关,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__________水平。
[特殊提示] 图示法理解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项目意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________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______,为经济发展供应持续的动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自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________、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________;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________环境增加区域社会和谐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化、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不仅为城镇居民,也为乡村居民供应优质服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受教化水平的差别不断缩小,人们的________和生活方式等渐渐趋同【学问链接】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图文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图文第二节一、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化的基本表现及主要标志。
2.了解城市化的意义和动力机制。
3.掌握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4.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2.难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三、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预习问题1.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衡量城市化的主要指标是什么?3.城市化的意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机制是什么?5.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6.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有什么差异?预习检测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B.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C.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2.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A.M、P、NB.M、N、PC.M、M、ND.P、P、N2)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依据提供的图像与数据,简述上海市土地、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
1911年1949年1990年54万1911年人口探究问题:1.城市数量及规模有什么变化?2.城市人口有什么变化?3.城市土地有什么变化?538万1949年人口1324万1990年人口探究活动二:读右图,结合P37、38阅读材料,思考:探究问题: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有什么差异?2.你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合理吗?说说你的理由?3)训练提升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②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2.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③3.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城市面积的大小D.城市职能的重要性最近十年间,浙江省城镇化率从56.4%上升到65.8%。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讲城市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讲城市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第二讲城市化一、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驱动力含义因素推力乡村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拉力城市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3.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意义1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
2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3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图示时间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A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B 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城市化问题 C 城市化水平较,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地区差异1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填字母阶段。
2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A或B填字母阶段。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有利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不利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不合理城市化表现环境问题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土地质量;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风向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 2.生态城市建设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名师注解] 【注1】城市化不只是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还表现在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上。
【注2】城市化进程的四个阶段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联】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课时1)学案 中图版必
第二节城市化课时1 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标志。
2.理解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一、城市化的概念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①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②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表现思维活动1.衡量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它能否作为分析城市化水平的绝对指标?答案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相对的,不能作为绝对指标,在认识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时,还应结合城乡收入、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异性和价值观念的趋同性等各项指标,以衡量、综合分析城市化的水平和合理程度。
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城市化的本质:⑧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加快世界城市化水平⑨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⑩主体。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同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⑪减慢或趋于⑫稳定,甚至出现城市人口向⑬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导致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脱节。
(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世界上著名的城市带有6个,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北美⑭五大湖城市带、日本东海岸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⑮西部城市带、中国⑯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思维活动2.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较慢,为什么城市化水平却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答案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处于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因此目前城市化速度较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虽然城市化速度较快,但城市化水平却较低。
3.从自然条件看,世界六大城市带形成的共同区位优势有哪些?答案从地形上看,都位于平原地带,便于农耕、居住和交通联络。
从气候上看,都位于中纬度地带,气候适宜,适宜人类居住。
此外,世界六大城市带均位于河湖沿岸,或者是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中图版地理必修2城市化word教案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点击热点提示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关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发展,考查不同等级的城市体系,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考纲知识梳理】一、城市化1.含义:一样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乡村地域转变成城市地域的进程2.城市化水平稳量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3.动力4.阻碍:带来了聚落形态的转变及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庞大转变。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特点: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2)表现:①发达国家多数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成熟时期。
②进展中国家大部份处于低级时期和中期加速时期。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阻碍1.改变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1)生物多样性减少(2)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转变。
(3)废渣阻碍城市土地质量。
(4)显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阻碍了日照、风俗和风向。
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
3.合理地城市化能够改善环境。
【要点名师讲解】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同分析1.时刻不同: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刻的转变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如以下图所示:2.地域不同【例题】1.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动身,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与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移的进程,即包括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
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存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图C(1)读图A 中A 点可知,在某一历史肘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别离 约为 %和 %。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较,进展水平较高的是 。
地理中图版必修二 精品导学案:教材梳理 第2章 第2节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
疱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城市化的内涵1.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市化的标志(1)城市地域扩大和城市数量增加;(2)城市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3)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都是相对的,不能作为绝对指标。
在认识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时,还应结合城乡收入、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异性和价值观念的趋同性等各项指标,以衡量、综合分析城市化的水平和合理程度。
3.城市化的过程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的扩散,使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在农村地区传播,最终使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
4.假城市化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户口的人,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这种现象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5.隐性城市化和准城市化现象所谓的“隐性城市化”,是指两种现象:一是存在尚未取得城市正式居民地位的长期留居城市的人口;二是存在大量居住在乡村,但已经长期从事非农产业的居民。
前者是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造成的,而后者除户籍制度外,还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倡的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政策影响。
所谓的“准城市化”,则是指目前的许多小城镇规模很小,设施落后,大批建制镇的居民虽然已经为城镇居民,但是仍然没有脱离农业,生活条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只能称之为“准城市化”。
知识拓展中国人口聚居区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的流动及各类流动人口聚居区在城市自发的形成,流动人口以暂住人口身份,以房屋租赁为主导居住方式,以城乡结合部为区位选择,形成流动人口的聚居区。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使中国长期存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显现出来,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产业结构转变。
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自城市开始出现以后,城市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
高中地理必修2学案:城市化
城市化一、预习内容二、学习过程(一)重点难点1.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它包括两个密切联系的方面: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二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地域城市化。
城市化主要有三个标志,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最主要的标志,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而城市人口增加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发展的合理性。
2.世界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进程也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城市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在城市化水平、速度、地域扩张的趋势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别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见下表):由于城市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同学们在生活中难以目睹,因此必须借助一些实际资料来进行学习。
如对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学习,同学们不能单纯记忆每个阶段的特点,而必须要通过分析课本提供的“英国城市化进程”这一案例来进行理解,并在这一基础上自己进行归纳。
另外,我国目前也是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中期加速阶段,生活中必然会出现一些与之相应的现象,同学们可以通过收集、分析相关信息,探究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加深自己对城市化的认识。
(二)课内探究1.城市化的含义、标志例1 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的用地规模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特大城市的数量答案 C解析由于城市数目增多,各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从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因此,通常用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2.世界城市化进程例2 在下页图中,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③ ·答案 C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该图的含义,纵坐标表示城市化水平,横坐标表示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第二节城市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2、掌握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和地区差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析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分析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环节一:学前预览---基础知识是解决问题的源泉(阅读并在教材上标出以下知识要点) 1、 城市化的概念、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2、 20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四个特点
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4、世界六大城市带及其共同特征。
5、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环节二:思维导图——整合联系是综合应用的基础(选择合理形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环节三:思考探究-----在应用中理解内涵外延 1、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人口的集中过程:结果是 。
地域的转换过程:表现为 。
经济结构的变化:表现为 。
2、(1)读表2-1-1,根据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
1950—2010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世界城市
人口比重变化的折线图,并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
的特点;
(3)观察下图:近现代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并结合(1)(2),试比较目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4)读图2-2-5,结合课本34-35页相关内容,思考: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出现了哪些现象?说出每一现象对应的人口和产业的流动方向。
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原因及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合理吗? 我的探究:
(2)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来看,世界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如图三个阶段,试指出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阶段。
4、下图是某城市不合理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填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将以下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
(每空限填一次)
A .交通拥挤,住宅问题
B .人口迅猛增长
C .规模无限制扩大
D .进行合理规划
E .发展交通,兴建住宅
F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2)
图中数字①表示的问题若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关于图中数码②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 .全面开展大气污染、河流污染、噪声污染等的治理工作
B .将有污染的工矿企业迁出市区
C .扩大绿地面积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D .加强绿化建设就是为美化环境
拓展探究: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图回答问题。
河
商业区高速公路绿化带城区业
区
(1)该城市从1968年到1990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0年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从上述三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 ________。
环节四:作业布置
1、整理学案完成《城市化》练习题
2、背诵内容: ①城市化的内涵及衡量指标
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③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 ④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