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鹰”的社会主义之旅——从文化特性看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崩溃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挫;;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挫折——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赵培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博士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挫折,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
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十月革命”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走向了实践,但在实践的过程之中,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怎么来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
在实践中没有世界可供参考的现实依据。
因此,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苏俄的领导人,苏联的领导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也经历了许多挫折。
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一)新经济政策的终止这样一部分内容,首先是从苏联社会的巩固和发展开始的。
列宁逝世以后是1924年的1月,列宁逝世之前,在他晚年期间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了自己的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思想观念。
那么,这样的一种思想观念具体地或比较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他建设思想核心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而且我们前一堂课也说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确实对整个苏俄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好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迅速地化解了社会的矛盾,改善了人们的生活,适应了人民的物质利益的需求。
不幸的是新经济政策在列宁逝世以后不久,就被他的后继者所终止了。
新经济政策为什么会终止?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长期的诸多争论,如何来看待新经济政策终止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有什么关系呢?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新经济政策的终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理论认识方面的原因,正是由于党的高层领导人对于列宁晚年的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存在着不同,于是才导致了这样一个政策最终地终止,这是在理论层方面的。
第二个方面,现实的发展层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了新经济政策的终止。
首先我们来看理论认识层面,新经济政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
在列宁逝世以后,不同的党的高层领导人的认识是不同的,这样的认识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在危机时刻,在社会矛盾十分而产生的一种妥协退让之策,正如列宁所说的,我们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确是一种倒退,但我们退一步是为了进三步,这是一种战略的退却,是一种在特殊时期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手段和战略,以这样的手段和战略来赢得发展的喘息之机,因此,当我们喘息过来了,当我们已经解决了社会矛盾的时候,这个政策当然是要终止的。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02 03
十月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苏联成立。苏联成立后,列宁领导人民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新经济政策,但在斯大林时期逐渐取消了这一政 策。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其特点是强调国家计划 、公有制和集体化。这种模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 和现代化,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弊端。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推动政治体制创新,加强 民主监督,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务质量。
经济体制改革
民族问题处理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激发企业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 发展。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重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 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和稳定。
THANK YOU.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就与问 题
改革的成就
实现农业集体化
苏联通过强制集体化政策,使大部分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实现了农业集体化。这一举措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提 供了有力保障。
建立现代工业体系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大规模工业化,通过五年计划等措施,迅速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为日后卫国战争和国际 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未能建立有效的 市场经济机制,企业活力不足,资 源配置不合理,经济发展停滞。
民族问题处理不当
苏联在民族问题上处理不善,导致 民族矛盾激化,对国家统一和稳定 造成威胁。
对改革的启示
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
政治体制创新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以 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2023-10-27
目 录
•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背景 •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 •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反思与启示
苏联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苏联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试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以来,苏联经历了若干次重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这些探索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径,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使这个前落后农业国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大国之一。
从第一次五年计划到第五次五年计划,苏联通过国家计划经济的方式,大规模发展了重工业和军工产业。
苏联的工业体系包括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众多领域,为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国防力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注重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利益。
苏联通过建立合作农庄和国营农场,实现了农业集体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随着化肥、农药和机械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苏联农业生产不断增长,实现了自给自足。
此外,苏联还致力于农村教育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中期,苏联遇到了一系列无法解决的经济问题,如资源短缺、计划经济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等。
这些问题部分是由于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经济失衡。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苏联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苏联的改革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并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效率。
其中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引领下的“改革时期”。
这一时期所提出的《雪崩效应》和《新思维》的概念引发了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
然而,这一改革并没有完全成功,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和经济的混乱。
苏联的改革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也影响了社会和文化方面。
1980年代末期,苏联的福利制度开始出现崩溃,导致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的不稳定。
这使得人们开始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质疑,并追求更多的个人自由和市场经济。
同时,苏联的文化也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形式涌现出来,展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文化的多元性。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未能形成广泛的思 想共识,缺乏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理念的理解和认同,导致改革失去正 确的思想基础。
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
制度缺陷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未能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存在严重 缺陷,无法为改革提供稳定的基础。
政策失当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存在失误,政策缺乏连贯性和有效性, 无法为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
工业改革
加强国家对工业生产的控制, 推行国有化改革,提高工业生
产效率。
文化改革
加强文化领域的控制,推行文 化大革命等运动,对文化领域
进行整顿。
后期改革(1985-1991)
戈尔巴乔夫上台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进行更为激进的社会主义 改革。
工业改革
加强国家对工业生产的控制,推行国有化改革,提高工业 生产效率。同时推行私有化改革,让更多的企业走向市场 。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 一定成效,推动了社会主 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 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02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历程
早期改革(1953-1964)
斯大林逝世与赫鲁晓夫上台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 进行一系列改革。
工业改革
实行工业生产的市场化改革,尝试引入市场 机制,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参与度
群众冷漠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未能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群众对改 革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较低,导致改革失去广泛的群众基础。
社会动荡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期间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尖锐,群众 对改革失去信心,无史意义 与启示
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与贡献
农业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
四试论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
苏联剧变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外因,优优内因,有近因有原因,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以及理论外交民族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所以要综合的,全面的分析。
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原因: 1) 模式积弊太深主要有三方面:第一,过左的急于求成路线使生产关系超于生产力水平,过早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难以持久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尽快发展。
第二,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关系的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自向矛盾。
第三,党政军官特权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雪上加霜,更引起人民大众的不满。
2) 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 3) 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有上可见苏联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各国主要领导人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义。
2 历史教训
1) 警惕右,主要是纠正左的错误苏联模式的主要弊病是“左”的教条主义与封建主义残余想结合所形成的理论观念,具体体制和方针政策。
反“左”还要防右,不能调和折中,而是真正站在不带引号的左派立场上。
2) 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改革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最基本的要点就是要在理论上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清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Lai制定切实可行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
要以科学社会主义来指导改革,并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还要正确对待共产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实践。
3) 警惕和平演变必须加快发展新科技革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
4)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更要改善党的领导。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ppt课件
赫鲁晓夫的同台为什么要赶他 下台,有两个根本原因。
第一,他们对赫鲁晓夫那种反 复无常和难以预测的管理国家 的办法感到越来越不舒服;
第二,赫鲁晓夫的小丑形象以 及他对外国客人的侮辱可能暂 时把他们的同僚们逗乐,但是 有着强烈自卑感的俄国人希望 能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959年,美国在 莫斯科举办展览, 赫鲁晓夫与尼克 松在厨房设备厅 里展开了“厨房 辩论”。站在尼 克松背后的苏联 官员勃列日涅夫 涅夫,当时尚属 无名之辈。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2006年12月19日,环球时报以《勃 列日涅夫让苏联盛极而衰》为题, 对其进行了全面评解。文章说,民 意调查显示,39%的民众对这位曾经 执掌苏联大权18年的苏共总书记表 示欣赏、有好感或尊重,……而在 很多历史学家眼中,这位执掌苏联 大权18年之久、坚持与美国进行军 备竞赛的苏共总书记是苏联最终走 向瓦解的罪魁祸首。
—墓碑的设计者
涅伊兹维斯特
赫鲁晓夫富有惊人的幽默感、 敏捷的才智、不达目的誓不罢 休的顽强精神以及残暴的权欲, 在这些方面,我所见过的领导 人中,没有一个能同他相比。
身材粗胖的赫鲁晓夫一跳上政 治舞台中心,就不拘行止、言 谈失检、夸夸其谈,完全打破 了过去的模式,这使许多人不 拿他当回事。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1986年在苏联流传着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 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 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 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 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 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国家。
这个过程经历了苏维埃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斯大林时期。
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经历了成功和失败,对于今天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苏维埃时期,苏联建立了由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组成的苏维埃机构,并实行了土地革命和国有化。
此举大大促进了全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同时,苏联也积极开展国际主义运动,为世界各国革命运动提供了支持。
然而,在苏维埃时期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如政策执行不力、贪污腐败等,这些问题可能成为后来的失败的根源。
在计划经济时期,苏联实行了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农业。
这种计划经济在短暂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和科技成就。
但是,这个过程也伴随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等级制度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愈来愈明显。
在斯大林时期,苏联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了一种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
但是,这种过度强调中央集权的模式,使苏联过度集权、失去自治和差异化的空间。
同时,斯大林时期存在着大量的政治恐怖主义,使得苏联社会丧失了自由和权利,成为了强烈的意识形态控制和剥削的代表。
总的来说,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应该从苏联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实现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同时,我们也应该坚持自主创新,既承认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又注重制度创新、政治体制现代化、德才并举等事项。
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一、社会主义运动史角度:
1、社会主义是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制度、有无比 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从苏联工业化中可以看出), 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刚刚诞生,还不完善,需要在实践 中不断改革完善,要防止认识、体制方面僵化。 2、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 的,关键在于是否切合各国实际,根据在于是否有利于 发展生产力。 3、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来看,社会主义最终必须要取 代资本主义,但这个过程肯定是漫长复杂、曲折艰难的。 既要有坚定的信念,更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防止急于 求成的“左”倾冒进、又要防止右倾动摇。
五、改革(成功)策略
1、要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 2、要正确认识国情,制定切合国情实际的改革 策略。 3、改革要积极稳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4、要及时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协调和各 阶层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5、及时惩治腐败,排除利益集团阻挠。
六、发展战略:
1、要和平发展。 2、要和谐发展(公平正义)人性化。 3、可持续发展。 4、科学发展(科教兴国)科技创新。 5、统一发展(国家统一)。 6、社会主义改革是长期的、曲折的、伟大 的,最后胜利是必然的。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内容及结果
领域 农 业 经 济 工 业 措施
1)、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扩大 自主权 2)、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 收购价格 3)、垦荒运动和种植玉米运动 改革管理体制
结果
1)农业形势有 所好转 2)因冒进思想, 农业再度危机
地方权力扩大; 但企业没有独立 自主的经济地位
1、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苏
戈尔巴乔夫其人直到前苏联社会主义大厦倾覆时 才最后说出:“我一生的主要事业已经完成。” 原来他的本意就是要改变苏联的社会制度。他在 回忆录中坦率承认,他是从大学时代开始对社会 主义开始怀疑的,并认为:“只有从这个制度的 顶端,才能有效地改革这个制度。”他一生的事 业确实完成了。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 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 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 社会主义的道路。
苏联的兴衰和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兴衰和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曾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其兴衰历程,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苏联的历史是复杂的,除了政治、军事等方面,还有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发展和变迁。
因此,探讨苏联的兴衰和社会主义建设,必然需要对苏联的历史做出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苏联的兴起苏联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
这场革命爆发后,布尔什维克成功夺取政权,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苏联。
随后,在列宁、斯大林等一代伟大领袖的领导下,苏联经历了若干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大规模变革和改革,逐渐崛起为世界平等、独立、和平、民主、自由、幸福的国家。
从经济方面来看,苏联在建国初期就开始实行国家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的实行,使得苏联得以有效地调配资源,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在科技方面,苏联在20世纪前半叶的军事、空间、原子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突破和创新,为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苏联的隆盛时期苏联的隆盛时期大约可以分为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和60年代三个阶段。
在40年代,苏联在全球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与美国合作下,苏联顺利推进了大规模的工业化计划和军备竞赛。
同时,在重工业、军工、科学技术方面的先进性,备受人们的赞誉。
到了50年代,苏联在国家安全、科技、经济等方面的领跑地位日益巩固,甚至成为了美国主导的西方世界的主要竞争对手。
在执政者斯大林的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深化了农村劳动力和工业劳动力之间的分配制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60年代初期,苏联的国际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峰,举世瞩目的空间竞赛中,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宇航员,取得了重要的战略、科技优势。
三、苏联的衰落和解体苏联的兴盛只持续了几十年,从70年代开始,苏联经历了沉重的压力和逼近的危机。
首先,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竞争中,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已经缩小了与苏联的差距。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解体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解体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其历史充满了辉煌与曲折。
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苏联逐渐实施社会主义改革,通过国有化、土地改革以及五年计划等手段,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本文将就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解体进行探讨。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阶段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始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初期阶段,苏联面临着内外多重困难,如持续战争、经济困局以及民众对社会主义的适应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通过国有化来消灭私有制,实行土地改革来实现农业集体化,推行计划经济来保障国家建设的需要。
这些措施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发展。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峰期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达到了高峰阶段。
斯大林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改革,如五年计划和大规模工业化。
五年计划的推行使得苏联工业化迅猛发展,国家的工业产值大幅增长,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此外,农业集体化的进一步推进,也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苏联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集权和农业领域的困难是最为突出的。
集权导致了个体创新和创造的丧失,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受到抑制。
在农业方面,农民对集体农庄的不满和私有制的渴望使得苏联农业生产一直面临困扰。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这也加剧了城乡差距和不满情绪。
三、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苏联的解体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苏联解体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经济上的问题。
苏联面临的计划经济体制无法适应全球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和资源浪费。
专题3: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 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 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 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 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 参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 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 的不满。
5.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反思
3.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及其失误
• 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7年7月到 1930年,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 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 想一想,那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和我国开展的哪一项运动比较类似?
• ⑴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一些地方把农民 的住房、小牲畜等强行收归农庄所有,这 类过火行为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和抵制, 不少农民大量屠宰牲畜,并要求退出集体 农庄。 • ⑵与人民公社化比较类似。
原因三: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及战争危机感
苏联成立后,国内外环境一直严峻,外 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内部则经济依旧 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巩固政 权。
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家直 接管理经济;轻工业和农业必须适应重工 业发展,为它提供资金。
贸易政策 分配制度 劳动方面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配给制,城市居民的口粮按等级定 量供应 普遍劳动义务制。保证了劳动力的供给
3、评价
• 积极作用:
• ①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 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②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 了一种尝试。
失误
• ①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 ②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实 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 (如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平均分配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 盟也濒于瓦解。
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崩溃的历史反思
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崩溃的历史反思作者:周兵来源:《中华魂》 2019年第8期文/周兵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人面前,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与美国并列的两个超级大国。
但就是这样一个取得过辉煌成就,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顷刻间倒塌,苏共也如秋叶般凋零。
导致苏联解体与苏共垮台的内部因素到底是什么呢?从事态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来看,苏共意识形态建设弱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
” ①对此,我们需要深刻总结、认真汲取苏共亡党的经验教训,这对于如何巩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共主动放弃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按照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内因在事物变化中起着决定作用,内因是关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常通过内因来起作用。
人的认识不可能同客观世界完全一致,但是主观脱离客观,就难免犯错误。
苏联共产党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不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建设,主动放弃社会主义道路,那社会主义被颠覆就是不可避免的。
苏联共产党早期,列宁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实际出发,将从严治党与党的建设紧密结合,最终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列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为纯洁党的队伍,将那些为了当官,脱离群众,滥用权力,蜕化变质的不坚定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清除出党。
1921 年8 月中旬至1922 年3 月,俄共(布)在全党进行清理和纯洁党的队伍,共约16 万党员被除名,达到了党员总数的24.1%。
②斯大林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突出强调理想信念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1938年他发表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由此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体系在苏联及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权威地位。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973年度人物 勃列日涅夫
1953
1964
1982
美 国 《 时 1988年度人物 代 戈尔巴乔夫 》 杂 志 中 的 苏 联 领 导 1991 人
苏联笑话:俄罗斯曾经流传这样一则笑话:
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 车停下。 列宁号召:“立即发动无产者搞义务劳 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斯大林抽着烟斗,严肃地下令:“给我 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加大油门,把 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勃列日涅夫挥舞着双手说:“坐在座位上 自己摇动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 最后,戈尔巴乔夫沉思道:“把火车拆 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于是苏联解体了。
①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 主义”; ②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2.政党制度上: 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开始结束——戈尔 巴乔夫背向列宁
按照“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改造党的指 导思想,就是用西方社会民主党的那一套旧理论来改造党 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 在向二十八大提出的“行动纲领草案”中进一步强调: “全民的法制国家排除任何一个阶级的专政”,其实质是 特指要“排除”无产阶级的专政。1990年7月2日,戈尔巴 乔夫在苏共二十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时说,要考虑“一切理 论的局限性”,其实质是说,要考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局限性”。1991年7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 会上强调:“过去,党只承认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鼓舞自己 的源泉”,“现在,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内包括国外社会主 义和民主思想的一切财富”。说穿了,这些表述的本质就 是要以西方社会民主党的思想作为其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挑战苏联经验的兴衰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挑战苏联经验的兴衰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挑战——苏联经验的兴衰社会主义建设一直是世界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核心目标之一。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经验的兴衰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苏联经验的崛起、兴盛和衰败三个方面来探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挑战。
一、苏联经验的崛起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
苏联经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开创了新的道路。
早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
1928年,斯大林提出了“五年计划”,以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为主要目标,通过国家的计划和指令来调度资源和分配生产要素。
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农业现代化。
二、苏联经验的兴盛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苏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文化和军事建设,这些措施为苏联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政治方面,苏联建立了一党制的政治体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党的领导地位得到了巩固,政府实行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对于社会经济的调控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文化领域,苏联推动了大规模的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军事建设方面,苏联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军备竞赛,形成了强大的红军和军工体系。
这些举措使得苏联在20世纪上半叶崛起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和超级大国。
三、苏联经验的衰败然而,苏联经验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最终导致了它的衰败。
首先,在经济建设方面,虽然苏联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也造成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集中统一的计划和指令制度无法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了供需矛盾和商品短缺的问题。
其次,在政治和社会领域,苏联长期存在的一党专政和高度集中的领导机制给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腐败和官僚主义的问题。
最后,在国际环境的变化下,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峙加剧了社会、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压力,资源消耗过大,无法与对手竞争,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崩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崩溃社会主义伟大的实验在20世纪上半叶掀起了一股浩浩荡荡的浪潮,而苏联无疑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锋。
然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一段充满曲折和挑战的历程,最终以崩溃告终。
本文将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崩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I.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A. 1917年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的胜利1. 俄国社会、经济的背景2.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胜利3. 夺取政权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B. 新经济政策 (NEP)1. 1921年实施的经济调整2. 农业、工业的恢复与发展3. 基于市场机制的一时期经济繁荣II. 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A. 工业化的推进1. 五年计划:快速工业化的道路2. 集体农庄化运动:农村经济的改革3. 重工业和军工产业的发展B. 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1. 对教育的大力投资和普及2. 医疗体系的免费和普及3.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C. 科学技术的突破1. 太空探索与科学发现2. 教育体系的重视与科技人才培养III. 社会主义建设的挑战与问题A. 集体化运动的阻力和困难1. 农民反抗集体化的斗争2. 生产力下降和农业危机的产生B. 经济运行的矛盾与困境1. 五年计划的过分集中和扭曲2. 非经济因素对决策的干预3. 资源配置和供需失衡的问题C. 政治体制的僵化和集权化1. 斯大林的独裁统治2. 对异议和言论自由的打压3. 腐败问题的严重化IV. 苏联的社会主义崩溃A. 1980年代的经济危机1. 石油价格下跌对苏联经济的冲击2. 资源浪费和低效率的管理问题B. 民主和自由呼声的兴起1. 民众对政治体制和言论压制的不满2. 民主改革和权力下放的呼声C. 1991年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的终结1. 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运动2. 国家和领导层的分裂与危机3. 苏联的正式解散V. 总结与思考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尽管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但也面临了许多严峻挑战。
经济上的计划经济和过度集中,政治上的独裁统治和言论压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崩溃。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意义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意义第一篇: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意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意义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
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
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
这就造成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
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
再次,从对外关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
它不顾别国的国情,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居,到处指手划脚,发号施令,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无所不用其极。
结果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总之,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
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
以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而闻名的赫鲁晓夫为例,他自己就又在制造新的甚至超过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挫;;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挫折——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赵培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博士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挫折,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
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十月革命”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走向了实践,但在实践的过程之中,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怎么来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
在实践中没有世界可供参考的现实依据。
因此,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苏俄的领导人,苏联的领导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也经历了许多挫折。
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一)新经济政策的终止这样一部分内容,首先是从苏联社会的巩固和发展开始的。
列宁逝世以后是1924年的1月,列宁逝世之前,在他晚年期间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了自己的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思想观念。
那么,这样的一种思想观念具体地或比较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他建设思想核心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而且我们前一堂课也说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确实对整个苏俄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好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迅速地化解了社会的矛盾,改善了人们的生活,适应了人民的物质利益的需求。
不幸的是新经济政策在列宁逝世以后不久,就被他的后继者所终止了。
新经济政策为什么会终止?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长期的诸多争论,如何来看待新经济政策终止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有什么关系呢?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新经济政策的终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理论认识方面的原因,正是由于党的高层领导人对于列宁晚年的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存在着不同,于是才导致了这样一个政策最终地终止,这是在理论层方面的。
第二个方面,现实的发展层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了新经济政策的终止。
首先我们来看理论认识层面,新经济政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
在列宁逝世以后,不同的党的高层领导人的认识是不同的,这样的认识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在危机时刻,在社会矛盾十分而产生的一种妥协退让之策,正如列宁所说的,我们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确是一种倒退,但我们退一步是为了进三步,这是一种战略的退却,是一种在特殊时期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手段和战略,以这样的手段和战略来赢得发展的喘息之机,因此,当我们喘息过来了,当我们已经解决了社会矛盾的时候,这个政策当然是要终止的。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崩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崩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影响的伟大实践。
在上世纪初,俄国爆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动荡,普通民众的不满愈发高涨。
这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者列宁与斯大林等人开辟了一条实现社会变革的道路。
1917年俄国革命的胜利使得社会主义政权首次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起来。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阶级对立,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
而苏联在实践社会主义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旨在分配资源更加公平有效,提高生产力水平,提供良好的民生保障。
首先,苏联推行了国家计划经济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国家可以掌握资源配置的主动权,制定计划指标,调整生产关系,确保国家的经济发展节奏和方向。
这使得苏联在战后迅速恢复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其次,苏联注重社会福利保障。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免费医疗服务、教育、住房等福利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大家都享受到了免费的医疗保健和健康教育。
教育也成为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柱,高质量的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这也为苏联在国际舞台上摆脱了落后状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崩溃,成为社会主义理想破灭的一次重大事件。
首先,生产力水平的相对滞后。
若论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后期,与资本主义世界相比,苏联的生产力水平相对滞后。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未能在苏联实现充分的发展,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下降,无法满足广大人民对物质文明素质的追求。
其次,苏联的官僚主义是苏联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官僚机构膨胀,腐败现象严重,使得国家的决策效率低下,阻碍了苏联经济的良性发展。
官僚主义严重扭曲了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初衷,导致了社会阶层间的失衡,激起了广大人民的不满与反抗。
最后,国际政治上的压力也对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苏联社会主义的改革和挫折
假如游客来到莫斯科新圣 女公墓,导游一定会推荐他们 去参观赫鲁晓夫墓。一方面是 墓主作为政治家的极高知名度, 另一方面也因为他的墓碑独具 特色。他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 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赫鲁 晓夫的头像置于黑白框架之中。 有趣的是,墓碑的设计者 是赫鲁晓夫大权在握时臭骂过 的抽象派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 而请此人设计赫鲁晓夫的墓碑, 又正是赫鲁晓夫自己的遗愿。
三、“釜底抽薪”的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他说“俄国的悲剧,就在于 卡尔· 马克思的晚年时代已经死 去的思想,却在20世纪初的俄 罗斯被选择”。“共产主义是 不可能实现的口号”。
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 (1931—)
——《苏共的领导集团》
三、“釜底抽薪”的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改革重点: 工业
1、内容
工业后期缓慢原因: 工业前期增长原因: 符合本国国情调整政策 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 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与美国的军备竞赛 积极进行对外扩张
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 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政治
平反冤假错案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改革重点:工业
1、内容
“新经济体制”,但没改变优先发展重 工业的基本政策 一方面,改革前期取得一些成果; 另一方面,到7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停滞, 苏联陷入困境。
2、结果
“新经济体制”
•
主要是减少中央的指令性计划 指标,改革管理体制、改进管理 方法和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利 润对企业领导和工人的物质刺激 作用。其实质是在计划经济的框 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 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管 理经济。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克里姆林宫
1991年12月25日,印有锤子和镰刀的苏联国旗在 克里姆林宫上空黯然下降,继而俄罗斯国旗冉冉升起。 苏联,这个曾在国际舞台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 有人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把苏 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则把苏联改死了!”
1、前期有所发展 重点在工业上 推行“新经济体制” 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 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上升到80%以上,农业 生产从55%上升到85%。——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 2、后期逐渐停滞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为什么会陷入困境?
1、个人专权,老人政治 2、干部腐败,任人唯亲
选 哪 个呢?
1.赫鲁晓夫上台后,对农业进行了初步改 革,1955—1958年连续四年丰收,这助长 了他的冒进思想,由于( ),使苏联农 业在1963年再度出现危机。 ①瞎指挥 ②反复折腾 ③60年代初的恶劣 气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D
2.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对外政策
的主要特点是( ) A、与美争霸,对外扩张 B、联合第三世界,孤立美国 C、打击资本主义,维护社会主义 D、打击美国、压制中国
3、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排斥市场体制
4、重工业、军事工业投资过重,军费开支太大
安德罗波夫 (1914/6/15-1984/29) 1982/11--1984/2任总书记
契尔年科 (1911/9/24—1985/3/10) 1984/2--1985/3任总书记
他说“俄国的悲剧,就在于卡 尔·马克思的晚年时代已经死去的思 想,却在20世纪初的俄罗斯被选择”。 “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口号”。 ——《第7集 苏共的领导集团》 戈尔巴乔夫其人直到前苏联社会 主义大厦倾覆时才最后说出:“我一 生的主要事业已经完成了。”原来他 的本意就是要改变苏联是社会制度。 他在回忆录中坦率承认,他时从大学 时代开始对社会主义开始怀疑的,并 认为:“只有从这个制度的顶端,才 能有效地改革这个制度。”他一生的 事业确实完成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中,千百年的专制统治在俄罗斯人心中形成了深刻的烙印,根深蒂固的强权崇拜观念亦由此产生。然而,压迫与反抗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在俄罗斯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渴望平等、自由的暗潮始终与崇拜强权的理念并存发展、并不断斗争着。
在彼得大帝统治时期,农奴的反抗更多地是为生活所迫,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尚未形成对自由与平等的深刻理解。到了19世纪50到60年代,无政府主义者的观点可算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了。尼?别尔嘉耶夫甚至认为,俄罗斯人对自由的热情与其说与自由主义有关,不如说与根本上的无政府主义有关。为此,他对无政府主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无政府主义者看来:自古以来,政权属于人民,是人民放弃了政权并将其交给了由人民选举的沙皇;以人民选举和人民信任为基础的君主独裁专制政体是国家的最低限度,是政权的最低限度。但是,沙皇却不能用手中的权力剥夺人民的一切,人民需要有精神自由,思想、良心、语言的自由。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一方面是君主独裁专制政体的坚定拥护者,一方面坚持俄罗斯国家的根基是自愿、自由与和平。无独有偶,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的民粹主义者也明确了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诉求。尽管无政府主义与民粹主义在阶级立场和具体的实践方式上差别迥异,但是它们的发展已经充分表明在当时沙皇权力逐渐瓦解的年代,民众对精神自由的渴求日益膨胀,由此而产生的动力已经逐渐超过了强权的力量。
三、由民族性格的分裂看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崩溃
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都将直接受到其民族性格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族性格甚至直接决定了民族的命运,划定了其民族发展的轨迹。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崩溃的半个多世纪中,可以说,俄罗斯分裂的民族性格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崇拜强权与向往自由的矛盾
从历史上看,公元988年进行的罗斯受洗为俄罗斯带来了欧洲的东正教文明,1238年鞑靼蒙古的入侵与压迫又将东方的专制主义带到了这里,18世纪彼得大帝的改革再次将俄罗斯拖到了西方文明面前……历史上,俄罗斯文化在发展中不断受到了东、西两种文明的冲击与影响。一方面,这使得俄罗斯文明兼具了两种文明的一些特点,例如生活中既对咖啡赞赏有佳,又对饮茶情有独钟;有时像西方人一样注重分析,有时又像东方人一样感性;从另一方面看,独特的历史经历也令俄罗斯文化既不属于西方文化,也不是东方文化,始终游离于两者之间,在东西方文明之间左右摇摆。因此,俄罗斯文化的深层呈现出既非东方的又非西方的矛盾性特征。
尽管如此,只要强权的力量与向往自由的力量关系相对稳定,以民众的强权崇拜思想为基础的社会仍旧能够保持稳定,苏联的社会主义仍旧能够艰难地延续。但事与愿违,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迅速推行了“民主化”、“公开性”为主要口号的改革,实行“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打破了舆论一律的传统格局,导致了党对政治权力、军队权力的迅速失控。这种主动放权的作法,一方面打破了在苏联人民心中仍旧残存的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而产生的对苏联共产党的权力崇拜,损害了高度集中的集权体制的生存基础;另一方面也为自由、平等、民主理念的扩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追求自由的力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导致强权与向往自由两股势力的关系迅速失衡,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大厦的迅速崩溃。
按照列宁的设想,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僚;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苏联确实可能沿着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主义模式发展下去。然而,随着列宁逝世之后的斯大林体制的建立,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非均衡的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的外交逐渐成为苏联的主要特征——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社会主义集权体制,强权的力量再一次压过了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成为当时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主要表现。
“双头鹰”的社会主义之旅——从文化特性看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崩溃
作为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俄罗斯文化。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使得俄罗斯文化具有“双重性”,进而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分裂和对立,使其民族个性具备了矛盾性的特点。笔者认为,正是这种民族个性,决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兴废,对俄罗斯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如尼?别尔嘉耶夫所言,“俄罗斯民族是在最高程度上两极分化的民族,其内部充满各种矛盾”。在《俄罗斯思想》一书中,他进一步对俄罗斯民族个性作了这样的表述:“在俄罗斯人身上可以发现矛盾的特征:专制主义、国家至上和无政府主义、自由放纵;残忍、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自吹自擂和普济主义、全人类性;谦逊恭顺和放肆无理;奴隶主义和造反行动”。
一、具有“双重性”的俄罗斯文化
从地理上看,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处东西方文明的结合部。在自西向东绵延数千公里的大平原上,俄罗斯既没有一座挺拔的高山,也没有难以逾越的河流。广袤的平原地区成为俄罗斯文化孕育的摇篮,同时也使得俄罗斯文化非常容易受到东方的中国文化、西方的希腊、罗马等欧洲文化的影响。
2、激进、跳越式的行为方式
不仅如此,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矛盾性,还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激进、跳越的方式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俄罗斯人常常表现为出人意料的急剧变革,出现令世人时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看来,共产主义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取得胜利,而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来说,哪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也将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然而,列宁却没有完全承袭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而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范围内首先胜利的理论:认为俄罗斯可以跳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在政治、经济发展都比较落后的俄国同样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也正是俄国发动十月革命、通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基本理论依据。突破常规理论,大胆作出设想并勇敢地将其付诸实践……可以说,这种“跳越式”发展的思路、激进的操作手段正是受到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矛盾性的影响。
由此可见,独特的地理位置、戏剧化的历史经历使得俄罗斯文化具备了相当的独特性。这种文化表面看来是具备了“双重性”,实质则是既非东方又非西方的一种矛盾性。
二、民族性格的矛盾性
从总体上看,俄罗斯文化独特的“双重性”不仅表现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方面,更体现在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中。从总体上看,我们可以将俄罗斯民族的分裂性格概括为“矛盾性”。
无独有偶,1991年苏联的迅速解体与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分裂也不无关系。大国的社会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不仅需要制度的转换,更需要人的观念的逐渐更新,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特别是在苏联这个有着严密计划经济体系的国家更是如此。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戈尔巴乔夫的作法恰恰是极端的、激进的。政治上,他一改苏联共产党过去高度集中、专制的做法,转而大力推行公开性、民主化;经济上,在苏联人民普遍还不具备市场观念的情况下,主张采取“休克”疗法,力图“500天实现向市场经济过渡”……正是这种“中断”、“跳跃”的极端做法,使苏联很快出现了混乱和失控的局面,导致了1991年苏联的崩溃和苏共惨重的政治失败。
四、小结
俄罗斯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又为什么会失败?为破解这个迷题,笔者对俄罗斯文化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考察,并从中找到了答案。
作为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俄罗斯文化。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使得俄罗斯文化具有“双重性”,进而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分裂和对立,使其民族性格具备了矛盾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崇拜强权与向往自由的矛盾、激进、跳越式的行为方式等方面。
然而,无政府主义者没有将其思想大规模地运用于打破旧制度的实践,民粹主义者选择以受到发达的村社制度制约、秩序相对稳定的农民为突破口的尝试却又遭到了失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了俄罗斯。从词源上看,“社会主义”这一名词来自拉丁文“sociales”,意即公共的、社会的、集体的。社会主义者主张首先遵循整个社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主张公民平等、妇女解放,主张消除贫困、实现道德完善的人或运动。随着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吸取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并同本国实践相结合的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社会主义诞生了,主张建立自上而下的,由全国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恰恰满足了当时俄罗斯民众对平等、自由的渴求。工人希望平等地工作并获得食物,改善生活状况的要求是他们当时支持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效的革命组织形式。正是因为如此,尽管俄国的社会主义者曾经只是当时社会中的少数派,尽管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曾经只是这个少数派中少数派(列宁以“布尔什维克”,即俄文中的“多数派”一词命名自己的政党,与其说是社会民主工党内两派力量对比现状的反映,不如说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社会主义还是在俄罗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0世纪初,在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专制主义多种思想的激荡与合流中,俄罗斯坚决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为此进行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探索。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1991年12月25日,由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作为标志,为立国七十多年的苏联划上句号。自1936年至1991年,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一共实行了55年。20世纪末苏联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以极为惊人的速度分裂解体。回顾20世纪“双头鹰”的社会主义之旅,我们遇到了难以破解的迷题:俄罗斯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又为什么会失败?为此,笔者专门对俄罗斯文化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考察,并从中找到了答案。
正是由于东西方文化中一些相互矛盾因素在俄罗斯人的个性中相互角力,导致了俄罗斯人性格上的分裂和对立。俄罗斯人可能一面在强权君主的领导下辛勤劳作,一面又对精神上的解放与自由怀有极度的渴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性格上的分裂与对立,还进一步影响了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促使俄罗斯人形成了好走极端的显著的性格特点。
民族性格的分裂(即矛盾性)作为俄罗斯人性格的显著特点,对“双头鹰”的社会主义之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兴废,对俄罗斯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