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植物油材料
食用油的生产过程解析
食用油的生产过程解析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和烹饪食材,那么它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呢?下面将对食用油的生产过程进行详细解析。
一、原料准备食用油主要由植物油和动物油制成。
常见的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棕榈油等,而动物油则主要来自动物脂肪的提取。
在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好这些原料。
二、清洗与破碎原料经过采摘或收购后,首先要进行清洗工序。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原料表面的杂质和污垢,保证产品的卫生和质量。
清洗完成后,对于植物油的原料来说,还需要进行破碎操作。
破碎可以使原料细碎,有利于后续的加热和榨取。
三、榨取油脂榨取是制取食用油的关键步骤之一。
榨取方法主要有物理压榨和化学溶剂提取两种。
物理压榨是将经过清洗和破碎的原料送入榨取机中,利用机械力量将其中的油脂与其他物质分离出来。
而化学溶剂提取则是利用溶剂将油脂从原料中提取出来。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四、脱色和脱臭榨取出来的油脂中可能含有杂质、色素和异味物质,为了提高食用油的质量和口感,需要进行脱色和脱臭处理。
脱色一般是通过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将油中的色素吸附去除,使油脂的颜色更加清澈。
而脱臭则是利用高温蒸汽和真空条件,去除油脂中的异味物质。
五、脱酸和精炼食用油中一般含有一定的酸度,为了降低酸度值,可以通过脱酸处理。
脱酸一般使用碱(如钠碱)与油脂中的酸反应,使其转化为油酸钠等盐类物质,从而降低酸度值。
随后,对油脂进行精炼处理,包括脱杂、脱水等步骤,可以进一步提高食用油的质量。
六、灌装与包装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处理,食用油就可以进行灌装与包装。
首先,将处理好的食用油运输到灌装车间,然后进行灌装操作,通常是将油倒入塑料瓶或罐装中。
之后对瓶/罐进行密封,确保产品的存储期限和品质。
综上所述,食用油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原料准备、清洗与破碎、榨取油脂、脱色和脱臭、脱酸和精炼、灌装与包装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对最终的产品质量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
ok食用油基本知识及分类
食用油基本知识食用油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提供人体热能和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重要食物。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的食用油质量要求不断提升。
一、食用油的成分1. 甘油酯它是各种油脂的主要组成部分。
每一种油脂中均含有多种甘油酸酯。
因此,油脂是各种甘油酯的混合物,在天然油脂中,以三酰甘油酯为主。
2. 磷脂油脂中的磷脂可供药用,具有营养价值。
油炸食品时,磷脂会使油冒泡,随后使油色变深变黑,影响食品的外观色泽和口味,故油脂中磷脂的含量越少越好。
一般豆油含磷脂1%~3%,其他食用油脂含量在1%以下。
3. 维生素维生素的种类很多,但能够溶解在油脂中的只有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四种。
植物油脂中以含维生素E为主,其他三种含量极少。
维生素E是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总和。
在植物油中含量很高,以小麦胚芽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高,其次是玉米油和大豆油。
其它常见的植物油维生素E的含量比以上三种植物油来说要低很多。
动物油脂中均含四种维生素,不过由于类别不同,其含量和种类也有所不同。
玉米胚芽油与米糠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保持皮肤的健康,减少感染,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维持皮肤的柔嫩与光泽,抑制各种色素斑、老年斑的生成。
4. 固醇化合物植物油脂中含有植物固醇,动物油脂中含有动物固醇,其典型代表为胆固醇。
动物胆固醇对心血管患者不利,而植物甾醇进入人体内后,可以与胆固醇竞争,这样就能降低胆固醇的吸收。
所以植物甾醇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5. 游离脂肪酸脂肪酸的种类很多,不同品种的食用油其脂肪酸的含量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就决定了不同品种的食用油其营养不一样。
游离脂肪酸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作用,造成油脂变坏,因此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越少越好。
植物油因含熔点高的饱和脂肪酸很少,而含熔点低的不饱和脂肪酸多,因此,植物油的吸收率比动物油高。
食用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甘油三酯(脂肪),维生素E,植物固醇。
食用油种类和功效
常见食用油种类和功效食用植物油有“四怕”:一怕直射光,二怕空气,三怕高温,四怕进水。
因此,保存食用油要避光、密封、低温、防水。
(一)棉籽油用法:炒菜,炖菜。
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
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4.0-55.0%, 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
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21.6%-24.8%的棕榈酸、1.9-2.4%的硬脂酸,18%-30.7%的油酸,0-0.1%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
(二)大豆油豆油和橄榄油交替食用,可有效补充豆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不足。
用法: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豆油,微微烧热后烹调。
用量:每日总量不超过25克。
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中老年朋友每日不超过20克。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油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
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
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
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三)菜籽油推荐:尽量进食低芥酸菜籽油(如加拿大菜籽油等)。
用法: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菜籽油,并多烧一段时间,让部分芥酸挥发掉。
用量:每日总量不超过25克。
菜籽油是以油菜籽经过制浸而成的油,又称“菜油”,是我国食用油品种之一。
菜籽油菜籽油呈深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辣味.一般需经碱、脱色、脱臭等处理方可食用。
菜籽油的粘度大,皂化值在半干性油中为最小、芥酸含量高,以此可以来鉴别菜籽油。
菜籽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食用油,它的消化利用率可达9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标准等解读材料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标准等解读材料发布时间:2018-06-22一、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 2716-2018)是对《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和《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GB 7102.1-2003)的整合修订。
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是完善了术语和定义、删除了煎炸过程中植物油的羰基价指标、修改了酸价和溶剂残留指标、增加了对食用植物调和油命名和标识的要求等。
根据不同品种植物油的特点,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相关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订后的标准对米糠油、棕榈(仁)油、玉米油、橄榄油、棉籽油、椰子油等不同植物原油的酸价分别进行了规定。
对于溶剂残留指标,为确保食品安全,综合考虑植物油的实际食用情况、现代加工工艺及有关检测数据,将浸出工艺生产的食用植物油(包括调和油)的溶剂残留量下调为≤20 mg/kg,并增加“压榨油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要求,不再对植物原油要求溶剂残留指标。
为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规范市场,本次修订增加了“食用植物调和油产品应以‘食用植物调和油’命名”和“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标签标识应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的要求,并鼓励在食用植物调和油标签标识中注明产品中大于2%脂肪酸组成的名称和含量(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
在符合GB7718及相关规定要求的前提下,生产者可在配料表中或配料表的临近部位使用不小于配料标示的字号,选择以下任意一种或其它类似表意相同的标示方式标注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a.大豆油(50g/100g)、玉米油(30g/100g)、菜籽油(20g/100g);b.大豆油(50%)、玉米油(30%)、菜籽油(20%);c.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添加比例为5:3:2。
其中,对于配料比例≤5%的食用植物油,允许相对误差为±10%,对于配料比例>5%的食用植物油,允许相对误差为±5%。
植物油科学知识点
目录第一章:植物油的定义与种类: (2)第二章如何科学在选用植物油 (2)1、花生油 (3)2、橄榄油 (3)3、茶籽油 (3)4、菜子油 (4)5、芝麻油(香油) (4)6、棉子油 (4)7、葵花子油 (4)8、亚麻油 (5)9、红花子油 (5)10、大豆油 (5)11、米糠油 (5)12、核桃油 (6)第三章冷榨取油与热榨取油的区别 (6)第四章:我们产品能做到什么 (8)⑴传统高温榨油的螺杆榨油机机理 (8)(2)存在的缺点 (9)(3)产品技术优势 (9)(4)服务优势 (11)第一章:植物油的定义与种类: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
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
因此,植物油中不饱和酸的含量一般比动物脂肪多,碘值高于70。
常见的几种食用植物油:1、花生油: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
2、菜籽油:菜籽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
3、芝麻油: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
4、棉籽油: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
5、葵花籽油: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黄色或青黄色,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
6、亚麻油:亚麻籽油又称为胡麻油。
7、红花籽油:红花籽油含饱和脂肪酸6%,油酸21%,亚油酸73%。
8、大豆油: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
9、玉米油:含有50%以上的亚油酸,并含有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等高级营养素。
10、橄榄油:油脂呈淡黄绿色,具有令人喜爱的香味,温和而特殊的口味。
第二章如何科学在选用植物油我国将食用油按品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级为最低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和二级油,食用油外包装上仅标注“烹调油”、“色拉油”等含糊词汇的将被禁止。
11种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11种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江燕;黎贵卿;张思敏【摘要】为了给人们的合理用油提供有益的指导,本文以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茶油等11种常见食用植物油为研究对象,运用GC-MS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并对各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1种植物油除棕榈油外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为80.31%~90.15%,均超过80%;棕榈酸的含量最高为棕榈油(46.54%),但其他的普遍不高(5.12%~12.32%);亚油酸含量较高的有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油、葡萄籽油、核桃油,达到55.64%~60.33%.其中,葵花油和核桃油最高,分别为60.08%、60.33%;油酸含量差异较大,为20.88%~83.12%,其中茶油和橄榄油较为突出,分别为80.86%、83.12%;硬脂酸的含量普遍不高,位于1.65%~6.22%之间;亚麻酸含量较高的为菜籽油、葡萄籽油和核桃油,分别为5.72%、4.42%、3.56%,棕榈油和橄榄油未检出亚麻酸;花生酸含量较高的为花生油和菜籽油,分别为3.10%、3.56%,葡萄籽油、棕榈油、核桃油、茶油未检出花生酸.【期刊名称】《广西林业科学》【年(卷),期】2018(047)004【总页数】3页(P487-489)【关键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作者】江燕;黎贵卿;张思敏【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南宁 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 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南宁 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2.1油脂作为人体三大营养成分之一,起到提供人体所需能量,溶解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促进其在体内的输送,消化和吸收,同时其作为人体必需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是人们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物质。
油脂又是食品、医药、化妆和保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规范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规范食用植物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原料之一,而食用油的销售包装规范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和促进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规范的一些要点:1. 包装材质:食用植物油的包装材质应选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级材料,如PET、PE、PP等无毒无害的塑料材料。
避免使用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材料,如PVC等。
2. 包装容量:食用植物油的容量应标注明确,例如500ml、1L 等。
容量的标注应准确无误,避免出现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同时,包装容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3. 标签明晰:食用植物油的包装上应有明确的标签。
标签上应包含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产地、净含量等信息。
这些信息的标注需清晰可见,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来源和质量。
4. 密封性能:食用植物油的包装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包装容器的盖子或瓶口应能够紧密封闭,防止油脂因外界因素(如氧气、湿气、光线)的影响而变质。
5. 防伪措施: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食用植物油的包装上可以添加防伪措施,如防伪标签、二维码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消费者辨别正品与假冒产品,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6. 包装设计:食用植物油的包装设计应注意美观与实用性的结合。
包装设计可以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突出产品的特点和品牌形象,同时方便消费者使用和储存。
通过以上的规范要点,食用植物油的销售包装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这些规范也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市场的秩序。
食用植物油作为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原料,其销售包装规范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食用植物油的包装标准不仅需要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还应该满足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植物油时对于品质的追求。
首先,食用植物油的包装材质应选择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级材料。
5种市售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成分分析
分析检测5种市售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成分分析李思敏(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摘 要:通过气相色谱法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椰子油和芥花油等5种传统及新型市售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离与鉴定,并对其特征性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植物油;气相色谱;脂肪酸含量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Five Edible Vegetable OilsLI Simin(Hunan V 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 Abstract: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five traditional and new commercial edible vegetable oils such as soybean oil, rapeseed oil, corn oil, coconut oil and mustard oil was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the contents of characteristic fatty acids, 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Keywords: vegetable oil; gas chromatography; fatty acid content植物油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及胚芽中提取得到的油脂,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以食用植物油料或植物原油为原料制成的食用油脂即为食用植物油,它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产能营养素之一。
植物油脂的加工
进行精炼和脱臭等处理,以保证其质量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工业用植
和稳定性。
物油的生产和使用也需要注意安全和环
保问题。
植物油在医药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植物油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某些植 物油具有消炎、止痛、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可用于制作药品 或保健品。同时,植物油中的天然成分具有滋润、保湿等功 效,可用于制作化妆品,如面霜、润唇膏等。
提取工艺
通过压榨或浸出等方法从 油料作物中提取油脂。
油脂精炼
提取出的油脂经过精炼处 理,去除杂质和异味,以 提高品质。
油脂储存
储存时需注意温度和湿度 控制,以防油脂变质。
植物油脂的加工技术
02
压榨法
压榨法是一种传统的植物油脂提 取方法,利用机械压力将油料中
的油脂挤压出来。
食用植物油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压榨和浸出两种方式。压榨是指通过物 理方法将植物油料中的油脂提取出来;浸出则是通过化学溶剂将油脂提
取出来,再进行分离和精炼。
食用植物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因植物来源、加工工艺和保存条件的不同 而有所差异。消费者在选择食用植物油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 进行选择,如注重口感、烹饪需求、营养成分等。
定的温度,以避免油脂变质。
光照控制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植物油,因为紫 外线会加速油脂氧化。
容器选择
选择清洁、干燥、密封性好的容器 来储存植物油,避免使用金属容器, 因为金属离子会加速油脂氧化。
05
植物油脂加工的发展
趋势与挑战
新型加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冷榨技术
利用低温压榨提取植物油 脂,能够保留植物油中的 营养成分和天然风味,提 高油品质量和附加值。
压榨法通常适用于含油量较高、 易于提取的油料,如菜籽、花生
食用油商品知识
定义,特点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
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16310大豆16311调和,16312菜籽,16313玉米16314花生16315葵花16316橄榄油大豆油,全世界产量最大中美主要用油原料以转基因为主,易氧化,需要抗氧化剂或者充氮保鲜。
玉米油、玉米胚芽压榨后精炼,生产玉米淀粉的副产品易氧化,需要抗氧化剂或者充氮保鲜。
花生油、中国人传统中高端油味道香醇,由于花生油材料的特殊性,精炼过程可以使用物理精炼法,降低营养素的损失。
性质稳定菜籽油、中国较早的传统用油之一中国人2003年以前销量最大的,后来因芥酸含量过高渐渐消声觅迹,最近卷土从来。
性质稳定葵花籽油、俄罗斯地区主要用油,以前在内蒙种植原料,现在进口乌克兰,易氧化,需要抗氧化剂或者充氮保鲜。
亚麻油新兴高端油,主要成分为亚麻酸,易氧化,需要抗氧化剂或者充氮保鲜。
橄榄油营养丰富,地中海饮食重要组成部分,进口高端用油,近年来发展迅猛。
性质稳定,烟点较高,但是由于高温会破坏其重要的营养成分,所以,尽量凉拌或者低温烹饪.调和油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
调和油透明,可作煎、炸或凉拌用油。
营养调和油例如黄金比例风味调和油例如花生浓香煎炸调和油方便面厂,久炸不酸败油是干什么的油的传热作用使菜肴呈现出鲜嫩或酥脆的特点。
在烹调过程中,用油脂作为传热媒介的应用很广,由于油脂的沸点高,加热后能加快烹调速度,缩短食物的烹调时间,使原料保持鲜嫩。
适当地掌握加热时间和油的温度,还能使菜肴酥松香脆,因此常用于油炸菜点。
改善菜肴的色泽油脂可以使菜肴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泽。
例如在制作挂糊上浆菜时,由于油温不同,可使炸制或煎制出的菜肴呈现出洁白、金黄、深红等不同颜色。
油可以高于水或蒸汽1倍的温度,迅速驱散原料表面及内部的水分,油分子渗透到原料的内部,使菜点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气味,从而改善了菜肴的风味。
9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9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成分分析作者:阿拉坦图雅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12期摘要:采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了文冠果油、牡丹籽油、杏仁油、花生油、葵花油、毛梾油、沙棘油、元宝枫油、野樱桃油脂脂肪酸组成,并进行对比分析.9种植物油脂肪酸组成差异很大,饱和脂肪酸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毛梾油>花生油>沙棘油>牡丹籽油>葵花油>元宝枫油>文冠果油>杏仁油>野樱桃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的有文冠果油、野樱桃油和杏仁油.关键词:植物油;脂肪酸组成;气相色谱法中图分类号:TS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12-0005-03我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形势严峻,自给率仅为40%左右,全国食用植物油约60%依赖进口[1].据海关总署统计,2013年我国进口油脂油料的折油总计达2453.9万t,较2012年增长3.00%[2].为满足食用油市场供应日益增长的需要,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木本油料种植面积从现有的1.2亿亩发展到2亿亩,年产木本食用油150万吨左右.为此,国家粮食局制定了《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文冠果油、油茶籽油、牡丹籽油等新型健康木本食用油.本研究根据GB/T 17377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GB/T 17377-2008,ISO 5508:1990IDT)的操作流程,并結合实际对9种植物油脂肪酸含量组成进行了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材料和试剂仪器:气相色谱仪(毛细管色谱柱及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回流冷凝器、分析天平、水浴锅.材料:文冠果油、牡丹籽油、杏仁油、花生油、葵花油、毛梾油、沙棘油、元宝枫油、野樱桃油.试剂: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三氟化硼甲醇溶液、正庚烷、氯化钠、无水硫酸钠、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品(37种)1.2 试验方法1.2.1 油样甲酯化甲酯化方法根据《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GB/T 17376—2008/ISO 5509:2000IDT),并做适当改动.具体如下:取样品试样500mg置于合适的50mL烧瓶中,加入6mL 氢氧化钠甲醇溶液及沸石,在水溶上回流直至油滴消失.加入7mL的三氟化硼甲醇溶液于沸腾的溶液里,继续煮沸30min.再加入5mL的正庚烷于沸腾的混合溶液里.取下冷凝器,拿出烧瓶.立即加入20mL氯化钠溶液塞住烧瓶,猛烈振摇至少15s.继续加入氯化钠溶液至烧瓶颈部,静置分层.吸取上层液体1mL~2mL于玻璃瓶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去除溶液中的水,注入气相色谱仪.1.2.2 气相色谱仪条件及分析石英毛细色谱柱PC-2560(100m×φ250μm,0.20μm).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100:1;隔垫吹扫:3mL/min.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40℃,保持5min,以4℃/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40℃,240℃保持30min.氢火焰检测器:温度:260℃;氢气流量:30mL/min;空气300mL/min,尾吹流量:30mL/min.2 结果与分析37种脂肪酸混合标样定性保留时间见表1.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看,9种植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集中在碳14到碳24之间的18种.本方法可以完全覆盖测定要求,而且对开展动物源性、植物源性油脂的脂肪酸研究也有指导意义[3].脂肪酸组成差异很大(见表2).经考证,饱和脂肪酸中除硬脂酸之外都会升高血清胆固醇的含量[4].饱和脂肪酸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毛梾油>花生油>沙棘油>牡丹籽油>葵花油>元宝枫油>文冠果油>杏仁油>野樱桃油.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9种测试油样中文冠果油、野樱桃油和杏仁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亚油酸及亚麻酸被公认为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在人体内可进一步衍化成具有不同功能作用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大量实验表明,DHA和EPA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5].葵花油、文冠果油和元宝枫油的亚油酸含量较高,分别是68.51%、45.89%和37.35%.牡丹籽油、野樱桃油和沙棘油的亚麻酸含量达20%以上,其他油含量较低.油酸具有调节血脂和降低胆固醇等功能,杏仁油和野樱桃油的油酸含量达到60%以上.神经酸是大脑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的核心天然成分.神经酸的缺乏将会引起脑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脑瘫、脑萎缩、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等脑疾病.神经酸人体自身很难合成,必须靠食物摄取补充.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有10种木本植物中神经酸含量高于2%[6].本试验分析表明,元宝枫油和文冠果油的神经酸含量是5.52%和2.43%,具有开发利用前景.但是芥酸含量达到7.91%和13.08%.有动物实验表明,摄入过量芥酸对动物的心脏组织有损害.我国已经实现了油菜“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品质改良,目前“双低”已成为我国油菜新品种审定的基本标准.因此,培育低芥酸的文冠果、元宝枫也将是育种新的研究方向.3 讨论本研究对9种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进行了对比,通过气相色谱仪,根据脂肪酸的保留时间和归一化法完成定性和定量,并对主要脂肪酸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可为木本油料的产业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1〕尹丹丹,李珊珊,吴倩,等.我国6种主要木本油料作物的研究进展[J].植物学报,2018(53):110-125.〔2〕王瑞元.2013年我国食用油市场供需分析和国家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J].中国油脂,2014,39(6):1-5.〔3〕汪雪芳,杨瑞楠.28种功能性食用油脂肪酸组成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11):4336-4343.〔4〕唐传核,徐建祥,彭志英.脂肪酸营养与功能的最新研究[J].中国油脂,2000,25(6):20-23.〔5〕鲍建民,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及安全性[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1):45-46.〔6〕王性炎,樊金栓,王姝清,中国含神经酸植物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油脂,2006,31(3):69-71.。
食品原料学—油脂原料
小麦胚芽油
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 酸,占总量的80%以上,其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50% 以上。VE含量最高的一种植物油
橄榄油
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油脂。脂肪酸组成:饱 和脂肪酸15%; 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73%, 多 不饱和脂肪酸12%
棕榈油
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成熟 油棕果肉的含油量高达56%~70%,是单位面积中产 油量最高的油料。由于价格便宜,稳定性好,是油 炸制品的理想用油,特别适用于方便面。具有中等 水平的不饱和度,热稳定性高。
皂化反应
定义:碱催化下的酯水解反应,尤指油脂的水解。 狭义的讲, 皂化反应仅限于油脂与氢氧化钠混合,得到高级脂 肪酸 的钠盐和甘油的反应。
加成反应
化学性能 交酯反应
油脂暴露在空气中会自发进行水解、氧化作用而产 生异 臭和苦味的现象称作酸败。
氧化与酸败
水解酸败 氧化酸败
水解酸败:油脂中常常含有一定量的解酯酶(尤其 未精 炼的油中),在水分存在的情况下,水解成脂肪酸 和甘 油的过程。(油炸食品)
应用:被广泛用于制作油煎快餐食品,如土 豆片和玉米片
芝麻油
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16% ,单不饱和脂肪酸 54%,多不饱和 脂肪酸30%。一定量的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酚、芝 麻酚林等,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 所以比其他植物油更容易储存
米糠油
米糠油是从大米加工时得到的副产品米糠中萃取的 油。脂肪酸组成: 米糠油中亚油酸含量为38%,油酸 为42%,比例为1∶1.1,符合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油酸 和亚油酸比例。亚麻酸含量极低
猪油
它通常是指猪的背、腹皮下脂肪、内脏周围的脂肪 及猪肉的脂肪部分,经熬制而成的脂肪。猪油的不 饱和脂肪酸占58%,多为油酸和亚油酸,饱和脂肪 酸多为软脂酸。猪油熔点较低,约为28-30℃。
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不合格项目小知识_概述
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不合格项目小知识概述1. 引言1.1 概述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材料之一,其品质和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然而,近年来,食用油中检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的不合格情况时有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
DEHP是一种常见的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橡胶制品、塑料制品以及涂层等工业领域。
虽然DEHP在工业用途上具有一定价值,但其在食用油中超标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食用油中DEHP不合格项目小知识"展开论述。
文章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食用油中DEHP介绍、健康风险、法规标准与监测方法、DEHP 来源与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及危害性评估、控制与预防措施以及实际案例分析等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概述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不合格项目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基本介绍、健康风险、法规标准与监测方法,以及DEHP来源与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及危害性评估等内容。
通过对食用油中DEHP超标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提出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和建议,以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与健康。
2. 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2.1 基本介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是一种常见的塑化剂,广泛应用于软质聚氯乙烯(PVC)制品中。
它具有优良的柔软性和可塑性,并能提高产品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
由于其广泛使用,DEHP也容易被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食用油所污染。
2.2 健康风险:DEHP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并且对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动物实验表明,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DEHP可能引起生殖毒性、肝脏损伤、免疫功能异常等问题。
此外,婴儿和儿童对DEHP的敏感度较高,他们在摄入含有DEHP的污染食品后,可能更容易受到影响。
2.3 法规标准与监测方法:针对食用油中DEHP含量的限制,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法规标准。
食用油分类及各自的特性
一、棕榈油是一类脂肪酸的混合物,熔点为40度的棕榈油 (注:指要达40度才能熔化成液体的棕榈油),只能用于做肥皂和化妆品;熔点为24度的,可以用来炸方便面和做糕点;熔点为12度的可以作为食用植物油。但现在市场最容易获得的是熔点为24度的棕榈油。这样的棕榈油,饱和脂肪酸含量比猪油还高,吃了易得冠心病、高血压等病。
棕榈油还有个很不错的特点,就是它可以进行“分级”加工。也就是说,榨油之后,通过一些后续物理处理,可以把棕榈油分成熔点不一样的几种产品。其中有的产品集中了棕榈油当中的饱和脂肪酸,室温下更多地呈现半固态,甚至固态;也有的产品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现液态。那些液态的棕榈油组分,含有比较多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常常被加入各种调和油当中,用来平衡脂肪酸的比例。
葵花油是从葵花籽中提取出来的油,由于它营养丰富,世界上很多国家人民都爱食用,有的称它为健康油,延寿油。葵花油品质特征是: 色泽浅黄,透明澄清。 滋味芳香,没有异味。 熔点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葵花油特点: 对人体健康作用较大的亚油酸的含量在植物油中是最多的,因此,食用葵花油,对高血压病人,肥胖人和脑栓塞,心肌梗塞、肾病患者都有较好疗效。 葵花油的食法,除作烹调用油外,可作凉菜、冷餐的调味油,使菜肴清香可口。
关于棕榈油优劣众说不一,有的人认为棕榈油可控制血脂,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也是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植物油。还有人认为棕榈油含16碳的棕榈酸丰富,而棕榈酸升高血脂的作用较强,大量摄入时会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本人认为,棕榈油的作用基本上与猪油相当,虽然棕榈油不含胆固醇,但是因其饱和程度比猪油高,对高胆固醇的升高作用比猪油强。棕榈油中含有具有升高胆固醇作用的棕榈酸为37.7%,而猪油含量为22.5%;棕榈油中含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油酸44.4%,猪油中含45.3;棕榈油中含亚油酸12.1%,猪油中含6.9%;棕榈油中不含亚麻酸,猪油中含2.9%;此外,硬脂酸虽为饱和脂肪酸,进入体内可转化为油酸,没有升高但固醇的作用,棕榈油中含4.3%,猪油中含18.6%。
解读《乳木果油等 10 种新食品原料的公告》(卫计委2017.5)
解读《乳木果油等10种新食品原料的公告》一、乳木果油乳木果油是从乳油木树果仁中提取的一种植物油,是西非地区居民常用的烹调食用植物油之一。
欧盟和美国等多个国家/地区允许乳木果油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乳木果油主要用于巧克力、糖果、冰激淋、烘焙产品及煎炸油。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乳木果油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
新食品原料生产单位应当按照公告内容生产和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由于未提供婴幼儿食用的安全性评估材料,从风险预防原则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二、(3R,3'R)-二羟基-β-胡萝卜素(3R,3'R)-二羟基-β-胡萝卜素是以万寿菊花来源的万寿菊油树脂为原料,经皂化、离心、过滤、干燥等工艺制成。
万寿菊来源的该产品作为食品原料已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RAS(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认定,并在加拿大、欧盟、日本、台湾地区等作为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普通食品和膳食补充剂。
JECFA 对万寿菊来源的该产品安全性进行了评估,设定了该产品ADI值为 0-2mg/kg bw/d。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3R,3'R)-二羟基-β-胡萝卜素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
新食品原料生产单位应当按照公告内容生产和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由于未提供婴幼儿食用的安全性评估材料,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三、宝乐果粉宝乐果(Borojo patinoi Cuatrec)为茜草科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厄瓜多尔等国。
当地人把宝乐果鲜果作为水果食用,或制成果酱、果汁等。
宝乐果粉是以宝乐果的果肉为原料,经符合食品添加剂标准的果胶酶酶解、浓缩、干燥制成,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
含有宝乐果粉的果酱、饮料、豆奶等食品在厄瓜多尔、美国及日本有销售。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宝乐果粉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
新食品原料生产单位应当按照公告要求进行生产,保证该原料的安全。
食用油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食用油的生产与质量控制食用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其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原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旨在揭示食用油产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证其质量安全。
一、食用油的生产工艺食用油的生产通常经历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原材料准备、清洗去杂、破碎压榨、脱水脱溶剂、脱臭脱酸、脱色脱杂、脱蜡处理、过滤杀菌、灌装包装等。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食用油的品质。
二、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1.主要原材料选择:食用油的主要原材料通常来自于植物油和动物油。
常见的植物油有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而动物油一般指动物内脏中提取的油脂,如猪油、牛油等。
不同的原料会影响到油脂的质量特点,因此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十分重要。
2.原材料预处理:原材料的预处理包括清洗、破碎等步骤。
清洗是为了去除原料表面的杂质和微生物,保证油脂的品质安全。
破碎则有利于油脂的压榨和提取。
三、质量控制1.生产环境控制:生产过程中应保持洁净,防止杂质和微生物污染。
合理布局生产设备,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2.工艺参数控制:在各个生产环节中,控制合理的工艺参数十分重要。
例如,破碎压榨环节中的温度、时间、压力的控制,脱臭脱酸环节中的蒸汽温度、压力的控制等都会影响油脂的品质。
3.质量检验:为了确保食用油的质量,需要进行各项质量检验。
常见的检测指标有酸价、过氧化值、游离脂肪酸、杂质含量、微生物检测等。
通过这些检测手段可以评估食用油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包装与储存:合适的包装方式可以保护食用油免受环境、光照和氧化的影响。
储存条件应保持干燥、阴凉、通风,并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
四、食用油的质量控制趋势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食用油行业的质量控制也呈现出以下趋势:1.追求绿色环保:采用低温压榨、物理脱蜡等绿色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选择优质植物原料,避免使用转基因原料或添加剂。
香油怎么制作方法
香油怎么制作方法香油是一种非常常见和常用的调味料,在亚洲菜肴中特别常见。
它给菜肴带来了独特的香味和口感,因此不可或缺。
虽然你可以在超市购买现成的香油,但是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自己制作香油。
制作香油并不难,下面将介绍香油的几种制作方法。
1. 黄豆香油材料:•500克黄豆•1升食用油(植物油或花生油)步骤:1.将黄豆浸泡在清水中6至8小时。
2.将黄豆烤干,清洗掉外面的杂质。
3.将黄豆研磨成细粉末。
4.将细粉末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成浆状。
5.将浆状的黄豆倒入干净的纱布中,用力挤压出浆。
6.将豆浆倒入锅中,用小火炒香。
7.将食用油加热至80度左右。
8.慢慢将炒香的黄豆浆倒入加热的食用油中。
9.开始加热,用中小火煮沸10至15分钟。
10.将煮沸的黄豆油过滤,去除沉淀物。
11.将过滤后的黄豆油倒入干净的瓶子中,晾凉后即可食用。
2. 芝麻香油材料:•500克芝麻•1升食用油(植物油或花生油)步骤:1.将芝麻用清水浸泡6至8小时。
2.浸泡后的芝麻用水洗净。
3.将芝麻烤干,去除外面的杂质。
4.将烤干的芝麻放入榨油机中,榨出芝麻油。
如果没有榨油机,也可以使用搅拌机来搅拌芝麻,直至榨出芝麻油。
5.将榨出的芝麻油加热至80度左右。
6.慢慢倒入加热的食用油中,用中小火煮沸10至15分钟。
7.将煮沸的芝麻油过滤,去除沉淀物。
8.将过滤后的芝麻油倒入干净的瓶子中,晾凉后即可食用。
3. 葱姜香油材料:•2根葱•2块姜•1升食用油(植物油或花生油)步骤:1.将葱洗净切段,姜刮去外皮,切成薄片。
2.将葱段和姜片放入锅中,加入少量的食用油,用小火慢慢炒熟。
3.将剩余的食用油加热至80度左右。
4.慢慢将炒熟的葱段和姜片倒入加热的食用油中。
5.用中小火煮沸10至15分钟。
6.将煮沸的葱姜油过滤,去除沉淀物。
7.将过滤后的葱姜油倒入干净的瓶子中,晾凉后即可食用。
现在,你已经学会了制作黄豆香油、芝麻香油和葱姜香油的方法。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香油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
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
·食用植物油安全知识
·食用植物油类的区别方法
1、大豆油一般呈黄色或棕色,油沫发白,花泡完整,豆腥味大,口尝有涩味。
2、花生油一般呈淡黄色或橙黄色,色泽清亮透明,油沫呈白色,大花泡,具有花生油固有的气味和甜滋味。
3、菜籽油一般呈金黄色,油沫发黄稍带绿色,花泡向阳时有彩色。
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尝之香中带辣
4、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油沫发黄,小碎花泡,口尝无味。
5、葵花籽油油质清亮,呈淡黄色或者黄色,气味芬芳,滋味纯正。
·食用植物油选购技巧
1、尽量在有一定信誉度的商业企业购买品牌知名度较高、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
选购时注意生产企业是否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QS标识),产品标签上有无厂名、厂址、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2、注意观察产品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渗漏现象,产品是否澄清透明,有无明显的沉淀物质或其它可见杂质。
3、购买散装食用植物油时除观察产品是否澄清透明,有无明显的沉淀物质或其它可见杂质外,还可以闻一闻气味是否正常,如有较明显的异味则表明油已经变质。
·植物油优劣鉴别方法
1、掺假花生油掺假后透明度下降,把油从瓶中快速倒入杯内,观察泛起的油花,纯花生油的油花泡沫大,周围有很多小泡沫且不易散落,
2、当掺有棉清油或毛棉油时,油花泡沫略带绿黄色或棕黑色。
闻其气味可闻出棉籽油味。
掺有米汤、面汤等淀粉物的油,在其中加入几滴碘酒,就出现蓝紫色或蓝黑色。
或者放入透明杯中放置两天后再观察,必然会出现云状悬浮物。
3、掺入桐油、蓖麻油、矿物油的食用油,食后轻者中毒,重者死亡。
检查时多用化学方法,如检查有无桐油,可取5滴油放于试管中,加浓硫酸5滴,用60度温水,加热
15分钟,如出现云雾状或块状可判断有桐油存在。
·怎么吃油最健康
1、适量食用动物油
研究表明,适当地食用动物油是必要的,尤其是对青少年。
那么这个“适当”是多少呢?即1/3的动物油,2/3的植物油。
而对于中老年人,这个比例应为:1/5的动物油,4/5的植物油。
动物油,尤其是猪油,食用过多,不仅会引起肥胖,还会使“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直接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冠心病等。
因此,已经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者,应尽量少食包括猪油、黄油在内的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
2、合理食用植物油
植物油的分类:植物油种类繁多,按所含成份可分为调和油,单一植物油(如花生油,大豆油等);按所含脂肪酸量可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
但在这里,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仅按照现在市场上常见的食用植物油来简单实用地分为两大类:即高端植物油和普通植物油。
高端植物油主要是指:茶籽油、橄榄油、核桃油。
其他为普通油,包括芝麻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红花籽油、菜籽油等(按品质由高到底排列)。
调和油是几种高端油与几种普通油或几种普通油之间按一定比例调和而成。
高端油
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仅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效果最好,而且对人体大脑细胞、神经系统发育均有良好作用。
合理搭配植物油:由于每一种植物油的营养成份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不宜一年四季一种油吃到底。
为了保证各种营养成份的全面均衡摄入,我们要学会合理搭配各种油脂,交替食用。
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可选择以普通油为主,多种不同的食用油交替食用的法子。
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也不能老吃高端油,而应在选用普通油的基础上选配一二种高端油作为调配,比如每用3至5斤花生油,就换用1斤茶籽油或橄榄油。
在选用调和油时,应看清配比表,没有配比表的调和油尽量不要选用。
3、控制用量
营养学家建议,普通人每日的用油量以25毫升为宜。
但据调查,中国城市居民的平均用油量实际为80毫升,已超过健康食用量的3倍还多,可见我们日常饮食中的用油量仍有很大的调整空间。
但若一下子就减到25毫升,可能很多人连饭都吃不进去了。
因此,调整食用油用量也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可以先减至40毫升,待身体适应后再逐渐减至更低直到符合标准。
但如果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及冠心病、肥胖症等的患者,最好在短时间内严格的将食用量减至25毫升以内,这样才有益于对血压、血脂的控制。
4、低温食用
油温也是健康饮食的一个重要指标。
做菜时要注意控制油温,以三成热(100℃左右)为佳。
油温太高,食物被氧化得太快,不但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大量过氧化物和一些致癌物质,影响人体的心血管功能。
说严重点,经过高温或反复煎炸的油就是各种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
有人形象地概括为:“锅中冒烟,胃中长癌”!“锅底结巴,血管结斑”!
简单的油温控制法是:先把锅烧热,然后关小火,再加油,用铲子来回铲三至四次即可。
·植物油储存
1、避免光照,在光照条件下,将加速油脂的氧化;
2、隔绝空气,可选用绿色或棕色玻璃瓶或陶瓷器皿盛装。
盛油的容器要清洁、干燥,装油后塞紧木塞或盖严瓶盖,不给油脂创造产生氧化的条件;
3、盛油的容器放阴凉通风处,防止温度过高和阳光照射;
4、及时清除油内的油脚和杂质,并要特别注意油里不要带进水分,已混进的水分要加热蒸发掉再装瓶;
5、可用一粒维生素E胶丸,刺破后加入500毫升食用油中,搅匀,即可防止食油变质。
还可以在油中放入万分之三的丁香或万分之二的生姜,也能防止产生臭味。
·植物油使用小贴士
1、避免溢锅。
做菜汤时,汤容易溢出锅外,如果用食用植物油在锅口刷6厘米宽的圈,经过这样处理汤就不再溢出锅外了,煮稀饭也可仿此处理,避免溢锅。
2、防粘锅底。
在煮饭的水中加一汤匙植物油,饭粒不会粘在一起,也不粘在锅底。
3、防肉馅变质。
肉馅如一时用不完,可将其盛在碗里,表面抹平,然后浇上一层熟食油,可隔绝空气,存放不易变质。
4、让螺、蚌吐净泥土。
新鲜的螺、蚌,在食用前,要使其吐净泥再进行烹制,在养殖螺、蚌的清水中滴入少量植物油二三天后,螺、蚌可以吐净泥土。
5、减轻烧烫伤。
对Ⅱ度以内的烧烫伤,可在菜油内加入少量冰片,然后涂在烧烫伤部位,具有消肿,防止皮肤皱缩,减少水泡形成及液体渗出等作用。
·地沟油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
地沟油最大来源为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
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地沟油简单鉴别方法
一看。
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入了碱脂、蜡质、杂质等物,透明度会下降;看色泽,纯净的油为无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料中的色素溶于油中,油才会带色;看沉淀物,其主要成分是杂质。
二闻。
每种油都有各自独特的气味。
可以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摩擦,发热时仔细闻其气味。
有异味的油,说明质量有问题,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若有矿物油的气味更不能买。
三尝。
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细品尝其味道。
口感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产品,有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有异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
四听。
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
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音的,水分超标,是不合格产品;燃烧时发出“噼啪”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而且有可能是掺假产品,绝对不能购买。
五问。
问商家的进货渠道,必要时索要进货发票或查看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抽样检测报告。
·地沟油危害
1、消化不良。
在炼制“地沟油”的过程中,动植物油经污染后发生酸败、氧化和分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砷,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一旦使用砷量巨大的“地沟油”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
2、腹泻。
“地沟油”的制作过程注定了它的不卫生,其中含有的大量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旦到达人的肠道,轻者会引发人们腹泻,重者则会引起人们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肠胃疾病。
3、腹痛。
“地沟油”中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经过地下作坊的露天提炼,根本无法除去细菌和有害化学成分。
所有的“地沟油”都会含铅量严重超标,是个不争的事实,而食用了含铅量超标的“地沟油”做成的食品,则会引起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等症状。
4、胃癌与肠癌。
令人作呕的炼制过程,是地沟油毒素滋生的原因。
“地沟油”是对从酒店、餐馆收来潲水(泔水、残菜剩饭等)和地沟油进行加工提炼,去除臭味而流到食用油市场的成品油。
潲水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可以导致胃癌、肠癌、肾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癌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