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本真存在的诗性建构概要
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阮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咏怀诗》是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歌集共有 82 首,每首诗都以五言为主,体现了阮籍诗歌的基本风格。
阮籍的《咏怀诗》主要表达了他对人生和政治的苦闷和无奈,他通过诗歌来表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情感。
诗中他经常提到的主题包括对人生的反思、对政治的不满、对自然的的向往等等。
在诗歌的内容上,阮籍的《咏怀诗》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他的诗歌常常运用哲理思考来表现人生的真谛,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对政治黑暗的反感和对自由的向往。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诗歌的艺术成就上,阮籍的《咏怀诗》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他的诗歌采用了抒情组诗的形式,将哲理思考和情感表达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他的诗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等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性。
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他的诗歌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对人生和政治的思考,也表现出了他高超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
阮籍的《咏怀诗》在诗歌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阮籍:本真存在的诗性建构(一)
阮籍:本真存在的诗性建构(一)摘要:生存问题是人生的基本问题。
阮籍直视惨淡的社会人生,面对短暂的个体生命,表现出深沉的生存悲剧感,其诗文亦处处涌动着难以抑止的生命张力,以及于现实和理想之间抉择的痛苦。
在其自我追问的过程中,阮氏最终找到了自我存在的精神家园,建构了本真自然的诗性生存方式。
关键词:阮籍;自然;道;生命;本真存在;生存生存问题是人生的基本问题。
“生存”就是人的本然状态,只要不死,他就无法逃避生存。
人们只能立足于自己的生存活动去解答生存提出的问题,去探索宇宙人生之道1]。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此在总是从它的生存来领会自己本身;总是从它本身的可能性——是它自身或不是它自身——来领会自己本身。
”“只是被当下的此在自己以抓紧或耽误的方式决定着。
生存问题总是通过生存活动本身才能弄清楚。
”2]阮籍面对黑暗现实的悲剧,面对残酷现实对社会人生提出的诸多难题,表现出深沉的生存悲剧感。
其虚无的生存之感,对人生无常、生命有限的忧患与抗争,体现了主体对生命的眷恋与执着,对生存的审视与反思。
读其诗文,一股强烈的生命张力时时喷涌而出。
强烈的生命意识,像一条血脉流动于阮籍思想的始终。
阮氏把审美艺术活动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与人类的生存活动等同起来,凸显出个体激越的生命情绪,试图从无限而不是从有限,从超然而不是从必然的角度阐释人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美学意蕴。
1、生命主题的沉吟生命主题是贯穿文学史的基本母题,深受历代文士们的青睐。
然而每个时期的主题都烙下了时代的影子,表现在外在形式上也有所差别。
如《古诗十九首》的很多作品通过爱情表现一种生命意识;建安文学则流露出文人们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实现社会生命的永恒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到了正始这个“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社会分裂动荡,人心叵测,原来所追求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信仰显得极其虚弱甚至出现危机。
文士们济世理想终成泡影,终日惶惶恐恐,只能以魏晋风度来证明他们生活的苦难和人生的悲剧,以狂放的行为来做最后的抗争。
以阮籍为代表的正始诗歌的研究
以阮籍为代表的正始诗歌的研究作为一个学文学的学生,我一直认为唐诗宋词固然是古代文学的两大艺术高峰,但汉魏六朝诗也有它不可低估的分量。
从西汉的骚体,汉乐府民歌,到东汉的文人五言诗,尤其是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无不质朴清新、雅俗共赏。
建安时期,三曹、七子的诗风慷慨刚健,悲壮苍凉,辞情并茂。
魏晋虽是乱世,却是一个文化上的昌盛时期。
阮籍、嵇康的诗歌自不待言,太康时期又出现了像左思这样的文人,《咏史》八首,字字珠玑。
晋室南渡后大诗人陶渊明开田园诗歌之先风,对后来的“元嘉三大家”、“永明诗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应该说这一时代的诗歌,上承先秦,后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历史传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将着重讲一下以阮籍为代表的正始诗歌。
首先要说明的是正始诗歌。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文学史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这一时期的文学。
正始时期,魏国内部发生了残酷血腥的权力斗争,司马氏擅权,大肆屠杀异己。
政治的黑暗和恐怖之中,文人少有全其身者,所谓“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
活着的人,或放浪形骸,或寄情山水,借以逃避祸端;或曲折为文,借以发泄不满。
文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诗歌表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
这个时候反映民间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固嵇康诗“颇多感慨之词”,同时由于正始诗歌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咏,寄托遥深。
正始诗歌的主要代表是阮籍和嵇康,在这里我将重点分析阮籍的《咏怀诗》以及其产生的影响。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并非一时一地所作,这本身就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
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阮籍的《咏怀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其诗或写时光飞逝,人生的无常。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阮籍(210年-263年),字士载,河南汝南郡人。
晋代文学家,以豪放不羁、志向不羁而闻名中国古代文学史。
阮籍在文学创作上,以其独特的诗歌作品闻名于世。
他身世艰辛,前途坎坷,这一切无疑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阮籍的诗歌以含蓄深刻、意象丰富、意蕴深远而著称,其诗歌中的意象和创新成为了后人研究的重点之一。
阮籍的诗歌意象多样丰富,表现出其深厚的思想和情感。
阮籍在其诗作中常常运用大自然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赠王屋山人》中的“群峰何所似,应接天地间。
”这样的诗句就展现了阮籍对大自然宏伟壮丽的景象的赞美之情。
阮籍在其诗歌中还大量运用了宫殿、宾客等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抱怨和不如意。
比如《赠梓慎》中的“古宣宫阙,今非所居。
”和《赠崔午》中的“绝经台上枝,风景出茅茨。
”这些诗句表达了阮籍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世事的深刻感悟。
阮籍的诗歌中还有大量的意象来表达对人生的矛盾与纠结,比如《儿女》中的“怨余波不休,恨宦情终困。
”以及《对雪》中的“暗室无邻语,满庐无叶心。
”这些诗句展现了阮籍对人生的无奈和对世间事物的深刻感受。
在诗歌创作上,阮籍更是大胆创新,以其不拘一格的风格和对传统的颠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阮籍在诗歌题材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他的诗歌不仅涵盖了山水田园的景物,还表现了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变迁。
比如《儿女》、《收废赠宋中》等作品,都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晋代社会的黑暗与庸俗。
在诗歌写作技巧上,阮籍也有独特的创新。
他采用了大量的对称、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得其诗歌更加富有韵味和节奏感。
比如《对酒》中的“肠断未忍负幽劲,衣尘本著俗流飞。
”以及《儿女》中的“怨余波不休,恨宦情终困。
”这些诗句都展示了阮籍在写作技巧上的独到之处。
阮籍的诗歌在思想上也有大胆的创新。
他以清新率性的作风,对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情冷漠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从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阮籍的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展示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感受和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之情。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阮籍是晋朝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人生哲理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尤其是其代表作《咏怀》更是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方面进行探讨。
一、诗歌风格的独特性阮籍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其诗歌作品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个性与情感,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阮籍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烈,富有音乐性,常常采用对仗和押韵等手法,使诗歌更富有韵律感和感染力。
阮籍的诗歌内容充满了浓郁的人生哲理,尤其是《咏怀》一诗,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时代的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悲悯和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这些思想内涵都是在诗歌中通过一种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使人们在欣赏阮籍的诗歌时,不仅可以感受到其艺术魅力,还可以领悟到其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
二、诗歌主题的深刻性阮籍的诗歌主题深刻,常常涉及到人生、社会、伦理、人性等多个方面。
《咏怀》一诗,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时代的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悲悯和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在诗中,阮籍通过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于世间事物的洞悉和对于人性的深刻认识。
在表现社会现状方面,阮籍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描绘和批判,表达了对于时代的忧虑和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
在表现自身命运方面,阮籍通过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和悲悯,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无奈和对于命运的无力。
三、诗歌形式的多样性阮籍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五言诗、七言诗,也有律诗、绝句、长短句等多种形式,且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色。
例如,阮籍的《咏怀》一诗就是一首长篇绝句,其结构严谨,意蕴深刻,表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于时代的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悲悯和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另外,阮籍的《灌园集》中的诗歌形式也非常多样,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长短句等多种形式,且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色。
四、诗歌意境的深远性阮籍的诗歌意境深远,常常将诗歌与自然、人生、哲学等方面相结合,以此表现出其诗歌的深刻内涵和广阔意境。
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阮籍咏怀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艺术成就,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孤寂和无奈情绪。
阮籍生活在魏晋时期,这个时期动荡不安,社会动荡和朝政腐败使得他深感世态炎凉,对人生充满了痛苦和绝望。
阮籍咏怀诗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首先,他对个人命运的深思熟虑。
阮籍身世不凡,但却饱受苦难,他的诗中常常表达对命运的抱怨和不满,他思考自己的存在和意义,以及人们面对逆境时的无奈和无助。
其次,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关注。
阮籍对当时社会的腐败和混乱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他用诗歌抒发了对政治腐败、阶级压迫以及社会不公的不满之情,表达了对社会的强烈关注。
最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寄托。
面对世态炎凉的社会,阮籍常常将希望寄托于大自然,他借助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讽刺,来表达自我超越和心灵寄托的愿望。
同时,他也通过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借鉴,来寻找真理和安慰自己内心的痛苦。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在于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内涵。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伤性。
他的诗作中常常运用比喻、夸张和寓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他的诗歌也不缺乏幽默和讽刺的元素,通过对社会和人们行为的嘲讽和批评,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总体来说,阮籍咏怀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抒
发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和大自然的感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抵抗和追求,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座瑰宝。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阮籍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意象丰富和富于创新著称。
他善于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同时还具有独特的创新能力,开拓了诗歌的新境界。
阮籍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些具体而鲜明的意象,这些意象使诗歌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在《洛阳女儿行》中,阮籍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样的意象描述了女儿离家的场景,通过描写白帝山上的彩云和江陵的遥远,表达了女儿离家和思念家乡之情。
这种意象的运用既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又能抓住人们共同的感受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验诗歌中的情感。
除了具体的意象之外,阮籍的诗歌中还常常包含一些富有想象力和神秘色彩的意象,这些意象使诗歌呈现出一种幻想和超越现实的特点。
在《咏怀古迹》中,阮籍描绘了一幅废墟景象,用“断壁残垣”、“古松老柏”、“寒沙蒙蒙”等意象来表现岁月沧桑和历史遗迹的凄凉。
这些意象充满了神秘和诗意,使诗歌更具艺术性和哲理性。
阮籍的诗歌还具有创新的特点,他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形式和题材,而是勇于开拓新的领域,尝试新的写作手法。
在《与诗宗许浑论诗》中,阮籍提出了“洗草次圆,运甚灵光”的创新观点,认为诗歌的意象要“洗草”,即除去这些意象的平凡之处,使其成为独特的、奇妙的形象。
这种创新观点使阮籍的诗歌更加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
除了意象和创新之外,阮籍的诗歌还具有深沉的思想性。
他通过意象和创新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在《史太清诗》中,阮籍以“胡风”、“秦地”等意象来表现战乱和苦难,通过这些意象来批判战乱为人民带来的痛苦,并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思想性使阮籍的诗歌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人类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阮籍的诗歌以意象丰富和富于创新为特点。
他善于通过具体而鲜明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有时还运用想象力和神秘色彩的意象来营造诗歌的艺术氛围。
他还具有独特的创新能力,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形式和题材,尝试新的写作手法和思想观点。
对阮籍和他的诗的认识
阮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诗人和名士,他的诗歌以隐晦寓意、充满哀伤情调和生命意识著称。
他的代表作是82首《咏怀诗》,这些诗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在魏晋之际的痛苦、抗争、苦闷和绝望的心路历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
他的诗歌对五言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隐晦特征使他的《咏怀诗》成为古代罕见的政治朦胧诗。
阮籍的性格孤僻、轻荡,他在政治上有济世之志,但同时又对现实感到失望和无奈。
他的行为常常表现出一种放荡不羁、不拘礼法的态度,这使得他在当时的社会中被视为异类。
然而,他的才华和名声却让他在文学和政治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
在政治方面,阮籍曾被召为太尉掾,但很快就因病辞归。
他对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感到失望,对于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感到厌倦,因此选择了远离政治中心的道路。
尽管如此,他对于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于人性的洞察力却让他在诗歌中表现出了深刻的政治主题。
在个人生活中,阮籍也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人。
他喜欢喝酒,常常独自一人喝得酩酊大醉,以此来表达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他的行为举止也常常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但他却因此而更加引人注目。
总的来说,阮籍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历史人物,他的诗歌和
个人行为都表现出了他独特的个性和思想。
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价值,同时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阮籍(210-263年),字“少山”,是东晋末期乃至五胡乱华时期的一个著名诗人。
他以清新、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于世,并被誉为"豪放派"诗人之一。
阮籍的诗歌中充满了独特的意象和创新,这些意象展现了他的个性,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
一、意象的独特表达阮籍的诗歌中充满了独特的意象,这些意象往往直接表达了他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咏怀》中,他用“诸家曷为下国愁,如风如雨来相投”表达了对当时天下乱象的感叹和反思。
这种意象的独特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独特个性,更为他的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阮籍常常将自然景物作为意象,用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情绪。
在他的《咏怀》中,他通过描述花草的凋零和叶落,暗示着自己的孤寂和无助。
在《咏怀》中,他写道:“如何落叶化冰雪,池塘里间水上飞”。
通过这一意象,阮籍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不安和迷茫。
他把落叶化作冰雪,用以象征人生的冷漠和无奈。
而池塘里间水上飞,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彷徨。
这种将自然景物和个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意象表达,显示出了阮籍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境遇的抒发。
二、创新的文学风格阮籍在诗歌创作中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学创新,他不拘一格,敢于突破传统的文学风格。
在以往的诗歌中,往往以抒情为主,强调诗歌的情感表达。
而阮籍在诗歌创作中,更加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语言的变化。
在他著名的《咏怀》中,他使用了自由的韵律和生动的语言,使诗歌显得更为生动活泼。
他的诗歌不拘一格,既有雅致的古风,又有奔放的豪情,这种独特的文学风格使他的诗歌在当时就备受瞩目。
阮籍在诗歌中还大胆地采用了民间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这种大胆的创新在当时可谓前无古人。
在他的《尉迟恭》中,他写道:“驴马行如飞,鸡犬闻寒时”。
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感,更使诗歌更加贴近民间生活,更加容易被人所理解和接受。
阮籍在诗歌创作中的这种大胆创新和前卫的风格,为后世的诗歌开拓了新的方向,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阮籍(210-263年),字巨卿,河东郡须贾人。
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以其清新淡雅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创新而闻名于世。
阮籍的诗歌中充满着浓厚的乐府风格,同时也融合了许多新的意象和创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阮籍的诗歌中的意象多样且丰富,表现出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诗性意识。
在他的诗作中,山水、花鸟、孤独、自由等意象频繁出现,让人对他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对阮籍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剖析的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在这些意象上的创新。
本文将从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的角度,通过具体的诗歌分析,探讨阮籍的诗歌艺术特色和创作成就。
山水意象在阮籍的诗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阮籍笔下的山水,既有诗人的情感投射,又有丰富的想象和意象创新。
比如他在《咏怀诗》中写道:“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山耸壑,山兮山兮”,将大自然的山川美景融入自己的情感之中,“仰山耸壑”的描述,展现出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体现了其审美情趣。
而在诗作《洞庭湖赋》中,阮籍以情怀悲壮的笔调,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以湖光山色为意象,表达了对家园的深情眷恋,此处的山水意象既有丰富的生动表现,也有情感投射和审美意义的转化。
花鸟意象也是阮籍诗歌中的一大特色。
在他的诗作中,花鸟意象常常作为情感的象征,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
在《咏怀诗》中,他写道:“玉梧寒烟玉美人,天衣波深月夜神;金鹅与鹤金多重,金多重扇鹤与鹤。
”这里以花鸟的形象来寄托诗人的思念和感伤,将花鸟意象与情感投射融为一体,表现出了在花鸟这一意象中的情感意味和审美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阮籍的诗歌中,孤独和自由也是常见的意象。
在他的诗作中,孤独往往被赋予了意义上的表现和精神内涵。
例如在《咏怀诗》中,他写道:“茫茫皇甫石,手种饮青翠/盖载耕以甘,耕以甘肴粢粝。
将身志豁达,将身志豁达,观月两架车,醉酒观两木。
”这里以孤独为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在情感和精神意义的寻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阮籍是汉末骚客,他的诗歌作品以意象丰富、创新独特而著称。
阮籍的诗歌中,意象是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来表达深刻、抽象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展示出了他的个性和审美风格。
在阮籍的诗歌中,意象的运用不仅丰富多样,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阮籍的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
他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他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在他的《咏怀古迹》中,他写道:“大厦寥落(寂寞),草木深春,太平时节,细雨和云”。
这里的自然景物描绘了一个寂寥落寞的景象,通过与人们心境的对比,进一步表达了阮籍对时世的失望和思考。
在《咏怀古迹》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意象,如“秋风壮士”、“夕阳艳景”、“夜雨轻雷”等,这些意象的使用丰富了诗歌的形象感和情感表达。
阮籍的诗歌中还运用了许多宗教意象。
他对佛教、道教等宗教思想进行了广泛的吸收和探索,并将宗教意象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在他的《咏史诗》中,他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更上一层楼”意味着超越尘世的追求,是对佛家修行的一种倾慕。
阮籍的诗歌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宗教意象,如“三生石”、“渊明光明”、“终南阴岭秀”等,这些意象的运用使诗歌更加富有宗教情怀和哲学思考。
阮籍的诗歌中还出现了很多民间意象。
他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和研究使他的诗歌创作有了独特的风格。
在他的《户外》中,他写道:“家在高草门,白日翻多暗。
门半过风雨,门闭唯时闲”。
这里的“高草门”、“白日翻多暗”、“门半过风雨”等意象都是对农民生活的具体描绘,显示出阮籍对平民百姓的关心和深思。
他的诗歌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民间意象,如“河翁”、“棹船归去”、“卧病长言酒矩阁”等,这些意象的运用使诗歌更加贴近民间生活和情感。
阮籍的诗歌中意象丰富多样,创新独特。
通过自然意象、宗教意象和民间意象的运用,他表达了自己对时世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他对文化和人民的关怀和热爱。
阮籍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意象和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阮籍(210年-263年),字庶几,苏州吴郡人,晋末诗人。
阮籍诗歌在晋朝的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作品通篇充满了浓郁的悲凉和哲理色彩,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阮籍的诗歌中常常运用意象来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外部环境的感受。
他的意象非常独特,常采用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比如在《咏怀古迹》中,阮籍以古代城墙为意象,表达了自己的失意之情:“塞上长城空自许,镐京辜负谁的心。
”在这里,长城被描绘成一个寓意深远的形象,寓意着他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他通过描绘长城的荒凉与孤独,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的失望和愤懑。
另外一个常见的意象是花朵,在阮籍的诗歌中经常出现。
花朵往往象征着美好和短暂,借以反衬出人生的无奈和痛苦。
在《咏怀古迹》中,阮籍写道:“芳草萋萋鹦鹉洲,马头琴里听秋流。
”芳草和花朵都是代表美好的象征,而鹦鹉洲则代表着人生的痛苦和艰难。
他用花朵和鹦鹉洲这两个意象的对比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矛盾的痛苦和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悲凉。
阮籍的诗歌中还有很多其他独特的意象,如云雨、山水等,这些意象常常和人生的喜怒哀乐相联系,构成了阮籍诗歌中丰富的象征体系。
通过意象的运用,阮籍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而且承载了对人生、世界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除了意象的运用,阮籍的诗歌中还具有很高的创新性。
他在诗歌的体裁和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开拓了晋代诗歌的新局面。
比如他的《咏怀古迹》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文体,它既有古体诗的特点,又融入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阮籍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偶和对仗的手法,使整首诗的节奏明快而有力,读起来十分流畅。
阮籍的诗歌还注重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
他通过对于外部世界的观察和自我反思,创造了许多富有个性、充满感染力的形象,这些形象通过他独特的诗歌语言很好地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比如在《咏怀古迹》中,他通过描绘长城的荒凉和孤独,使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失望和痛苦,让读者对他的处境产生共鸣。
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基本艺术特点
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基本艺术特点阮籍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咏怀诗》是他创作的一系列五言绝句,共计八十二首。
这些诗篇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展现了阮籍独特的思想情感和诗歌才华。
首先,阮籍的《咏怀诗》在题材上呈现了多样性。
他的诗作涉及了人生哲理、自然景色、社会风俗等丰富的主题。
这些主题既有对人生短暂、岁月易逝的思考,又有对自然山川江河的描绘,还包括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反思。
阮籍通过这些不同的题材,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社会的全面思考和感悟。
其次,阮籍的《咏怀诗》以纵横交错的笔触描绘了丰富的意象。
他使用了丰富多样的比喻、拟人、拟物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充满了生动的形象感。
比如在《咏怀诗·自李邕》中,他用“江月寒”、“万里愁”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落寞。
这些形象化的描写使诗歌更加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阮籍的《咏怀诗》在语言上注重音韵的运用。
他善于运用押韵和对仗技巧,使诗句节奏鲜明,韵律流畅。
例如在《咏怀诗·自李邕》的第二句“江月寒,梧子愁”,通过“寒”和“愁”的押韵,使诗句更加抑扬顿挫,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这种音韵的运用给诗歌带来了美感和韵律感,使其更具艺术魅力。
最后,阮籍的《咏怀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
他通过对人生短暂、离别、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和感慨。
同时,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也透露出他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阮籍通过这些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反思,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深远的内涵和触动人心的力量。
综上所述,阮籍的《咏怀诗》以多样的题材、丰富的意象、鲜明的音韵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特点。
这些诗篇不仅是阮籍个人思想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具有了深远的艺术价值。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阮籍(才子)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诗歌表现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展示了他自己的文学才华和诗歌风格。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是指他用来表现事物的符号、象征、隐喻等表达手法,它能够传达作者的感情和思想。
本文将从阮籍诗歌中的意象和创新两个方面探讨其诗歌艺术。
阮籍是塞万提斯式的“才子”,他诗歌表达、构图及意象的处理,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对后人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阮籍诗中意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婉转的风景描写阮籍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对风光、花鸟、山水等的描写,他的描绘方式常常婉转、委婉、细腻。
例如:《与友人登高》一诗,写到“秋云西蜀山,万木葺成屋。
愁来翠烟碧,峰去黄叶簇。
”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景之美。
《泉stone(卵石)》一诗,写道“泉石泻清音,山光人不到。
野菊初含云,繁花已半老。
”通过对流水和石头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二、浪漫的人生哲理阮籍诗歌中不乏对人生感悟的表达,他的作品展现了浪漫、不羁的个性和人生态度。
例如《咏妓》一诗“千金散尽还复来,短发萧骚浅水栽”,展现了不羁不逊的人生态度。
《咏柳》一诗中,“玉箫声尽春恨深,柳庭风静人眠沉”表达了对风景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索。
阮籍诗中这种浪漫主义的人生哲理,同样影响了后来的诗人。
三、深刻的社会批判阮籍的诗歌中也包含大量的社会批判,他借助诗歌的语言,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例如《咏史》一诗:“开元九年汉武大庙成,帝阕如屏,列室方成”,虽然对大庙如此瑰丽的建筑给予了美好的评价,但是,接下来“江山不唯古,风雨自葬新”的表述表达了阮籍对当前社会政治情况的不满和深度的批评。
综上所述,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以婉转的风景描写、浪漫的人生哲理、深刻的社会批判为主要特点,并通过“象借”等表达手法,实现了对情感和思想的深入表达。
在创意层面,他主要靠独特的语言、广博的知识、绚丽的联想手法、深厚的思想积淀,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诗歌风格,成为东汉末期以至唐代文学的典型代表之一,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阮籍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阮籍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阮籍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又名《阮嗣宗集》、《阮步兵集》。
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点
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点阮籍的诗,现存五言古诗八十二首,总称《咏怀诗》。
它是阮籍平生诗作的总题,所咏并非一事,撰写并非一时。
《夜中不能寐》是其中的第一首。
《咏怀诗》的内容主要表现诗人在生活中的种种感慨,表现诗人蕴藏在内心的、无由发泄的痛苦、愤激及政治上的真正见解。
正如颜延年所说:“阮在晋之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耳”(见《文选·咏怀诗》李善注引)。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这是说,夜中不能入睡,起来独自坐着弹琴。
显然是社会现实引起诗人的忧思萦怀,弹琴是为了排遣、发泄胸中的烦闷。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这四句是诗人深夜“不能寐”时的所见所闻。
月光照在薄薄的帷帐上,清风吹动着他的衣襟。
清风明月、良辰佳景,诗一般的境界,不仅不能引起诗人观赏的情趣,反而更觉得孤独和忧虑。
后两句是写失群的鸿雁在野外哀叫,飞翔的鸟儿在北面林中悲鸣。
吕向认为;孤鸿,喻臣贤孤独在外)翔鸟,指鸷鸟,以比权臣在近。
此说可供参考。
总之,这两句是诗人对表面平静而实际险恶的环境所作的渲染,以唤起人们对黑暗现实的联想。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深夜不寐而徘徊,眼前只有使人忧伤的景象。
满目枪然之景,满耳凄楚之声,活画出一幅悲凉的社会图象,展现出一位忧国忧时的诗人自我形象,抒发了他生活在腐败的社会里的内心苦闷,以及看不见任何希望和出路的忧思。
正如何掉所说:“籍之忧思所谓有甚于生者。
”本诗结构布局的特色以明白表示忧郁的句子为中心,充分利用章句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气氛的渲染、形象的概括,使其他诗句统摄于这一中心,从而形成完整的统一体。
因“不寐”而“起坐”,而“鸣琴”,暗示了烦忧之甚。
“明月”“清风”是诗人寄忧之景物,“鉴椎”、“吹衿”表明只有清风明月才知“烦忧者”之心,这样加强了对凄清气氛的渲染。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
阮籍诗歌中的意象与创新阮籍,字伯玉,江南才子,其诗歌作品以清新淡雅、充满想象力而闻名。
他的诗歌意象丰富多彩,常常通过独特的创新手法,将平凡的生活场景赋予深刻的内涵,从而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阮籍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与自然相关的意象,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牧童骑黄牛”,“山回路转不断”,这些诗句中所描绘的山川风景、田野牧歌,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阮籍的创新之处在于,他时常以自然景物为比喻,寄托深厚的情感。
“三月烟花瘦,二月莺花瘦”,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和期待。
这种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相融合的手法,使他的诗歌更加丰富多彩,让读者在欣赏风景的也能领略到诗人的情感。
阮籍的诗歌中还富含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他以寥寥几字,勾勒出人生百态。
“世人忙忙如斗鸡,一步一回头”,这句寥寥数字却道尽了人生百态,让人不由得为之动容。
在诗歌中,阮籍还运用了许多比喻和修饰手法,使抽象的思想和感受得以形象化。
“浩气清且直,造物亦自奇”,这样的表述使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也能得到启迪和思索。
阮籍的诗歌还常常出现了一些超越现实的意象,例如抒写对理想与梦想的追求。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诗句以雪花为比喻,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信念。
阮籍通过这种超现实的意象,为诗歌赋予了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使得诗歌更富有诗意和深邃的内涵。
阮籍的诗歌意象丰富多彩,以其独特的创新手法,将平凡的生活场景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他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百态,将抽象的思想和感受形象化,追求卓越的理想,得到了文人墨客们的高度评价。
他的诗歌作品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新-阮籍代表作 精品
阮籍代表作篇一:阮籍诗歌分析1阮籍作为正始文学最优秀的代表之一,他的人生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提供了一种极致:最沉重的压抑、最深刻的恐惧、无路可走的绝望。
2、阮籍著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就是典型的表现这一内心孤寂苦闷的代表作。
“秋风吹飞藿“、“终身履薄冰”、是其中的典型意象。
这些诗非作者一时一地所作,而是其一生的政治感慨和记录。
3、还有他那强烈而深刻的孤独感。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可看出阮籍始终处于深刻的孤独感与遗弃感中。
4、《咏怀》“志在讥讽,而文多隐晦”,部分讥刺内容较为明白。
如第67首"洪生资制度",是写"洪生"即鸿儒的,诗中说他们凭借着礼乐制度和次序纪纲,摆出道貌岸然姿态,但其言论行为是虚伪的,表示诗人对这些"礼法之士"的批判态度。
5、《咏怀》中还表现了阮籍的高情远慕,即远遁全真性、神仙寄自由的追求。
如第三十八。
6、《咏怀》在艺术上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比兴曲折,蕴含深永。
一是用自然事物,或历史典故、神话游仙等进行比兴、暗示和象征的表达;一是只对情感做浑整的描写,而小心地回避透露真正的原因。
第21首"于心怀寸阴",又写冲天的玄鹤不与鹌鹑游于中庭,来表示诗人不屑与礼法之士为伍的决心。
诸如此类的比兴,使诗篇呈现出一种才藻艳逸的风貌。
篇二:咏怀八十二首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4、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教重点难点1.重点: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忧思”的深意。
2、创作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
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
竹林七贤阮籍生平简介
竹林七贤阮籍生平简介阮籍,字嗣宗,三国时期魏国人士,家乡位于现今的河南。
他是一名颇为著名的诗人,著有众多优秀的诗作,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还是一名思想家,在思想方面也颇有成就。
阮籍的父亲是阮瑀,是历史上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也是颇为出名的诗人、散文家。
他的族父同时也是他的族兄阮武学识渊博,既是阮籍的知己也是阮籍的老师。
阮籍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由他母亲独自一人将他抚养长大。
失去父亲后,阮籍家家境越发贫寒,因此,阮籍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再加上天赋极佳,后得以成就才名,八岁时就能成章。
因为喜好研究学习儒家经典,阮籍就将那些不慕荣华富贵、品行高尚的古代贤士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在政治上也颇有济世之志。
并且在习文的同时,阮籍还学习武艺,真正堪称文武双全。
阮籍也曾踏入仕途,然而他一生中初次踏入仕途却是被人所迫,本已拒绝当时担任太尉一职的蒋济的邀请,但是在众人的劝说下,阮籍也不好推托,只能无奈答应,勉强就任不久后就告病辞官了。
阮籍后又先后出任尚书郎等职。
阮籍不管在诗作方面,还是在思想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为人品行高尚,才情极高,他促进了五言诗这种写法的发展,他的优秀诗作至今仍旧被世人流传,他的思想行为在历史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阮籍和阮咸两人是叔侄关系,他们两人都是竹林七贤中的一员。
阮籍和阮咸两人还并称为“大小阮”,他们两个人都以纵放旷达而著称于世,他们共同蔑视封建礼教,对封建礼教持反抗的态度,为人处世旷达不羁。
阮籍,字嗣宗,三国时期陈留人。
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的父亲是建安七子中阮瑀,阮瑀是当时著名的世人和散文家。
阮籍在三岁的时候,父亲阮瑀就死了,是母亲一个人把他抚养成人的。
在阮瑀死后,家境清苦,阮籍勤奋好学所以能成才。
在阮籍还是少年的时候,他好学不倦,非常喜欢儒家的诗书,所以表现的不贪图荣华富贵和名利,还把那些道德高尚‘安平乐道的古代贤者作为榜样,还效仿他们。
阮籍早期是崇尚儒家文学,想用儒家治世,但是魏晋禅代的政治,阮籍对现实的失望和感到生命的无常,所以开始蔑视封建礼教,之后对以隐世为主旨的道家思想有了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阮籍:本真存在的诗性建构摘要:生存问题是人生的基本问题。
阮籍直视惨淡的社会人生,面对短暂的个体生命,表现出深沉的生存悲剧感,其诗文亦处处涌动着难以抑止的生命张力,以及于现实和理想之间抉择的痛苦。
在其自我追问的过程中,阮氏最终找到了自我存在的精神家园,建构了本真自然的诗性生存方式。
关键词:阮籍;自然;道;生命;本真存在;生存生存问题是人生的基本问题。
“生存”就是人的本然状态,只要不死,他就无法逃避生存。
人们只能立足于自己的生存活动去解答生存提出的问题,去探索宇宙人生之道[1] 。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此在总是从它的生存来领会自己本身;总是从它本身的可能性——是它自身或不是它自身——来领会自己本身。
”“只是被当下的此在自己以抓紧或耽误的方式决定着。
生存问题总是通过生存活动本身才能弄清楚。
”[2]阮籍面对黑暗现实的悲剧,面对残酷现实对社会人生提出的诸多难题,表现出深沉的生存悲剧感。
其虚无的生存之感,对人生无常、生命有限的忧患与抗争,体现了主体对生命的眷恋与执著,对生存的审视与反思。
读其诗文,一股强烈的生命张力时时喷涌而出。
强烈的生命意识,像一条血脉流动于阮籍思想的始终。
阮氏把审美艺术活动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与人类的生存活动等同起来,凸显出个体激越的生命情绪,试图从无限而不是从有限,从超然而不是从必然的角度阐释人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美学意蕴。
1、生命主题的沉吟生命主题是贯穿文学史的基本母题,深受历代文士们的青睐。
然而每个时期的主题都烙下了时代的影子,表现在外在形式上也有所差别。
如《古诗十九首》的很多作品通过爱情表现一种生命意识;建安文学则流露出文人们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实现社会生命的永恒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到了正始这个“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社会分裂动荡,人心叵测,原来所追求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信仰显得极其虚弱甚至出现危机。
文士们济世理想终成泡影,终日惶惶恐恐,只能以魏晋风度来证明他们生活的苦难和人生的悲剧,以狂放的行为来做最后的抗争。
这是阮籍代表作《咏怀诗》走向深沉和隐晦的一个重大契机和极好注脚,诚如钟嵘《诗品》所言:“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用灰色的笔调描绘了一种灰暗的人生境况,其突出的命意则是人生存在的悲剧,表现了当时充满悲观、虚无、危机、焦虑、绝望、荒诞的时代精神,也描述出作者孤独无奈的痛苦生存心境及对社会人生的深刻反思:“一日复一日,一夕复一朝。
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
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
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3]当时统治集团在政权的激烈角逐当中,对正直的知识分子和政敌进行残酷的杀戮,名士们时有身首异地之忧。
残酷的现实和生命本身的短暂这双重的阻力,在阮籍的心里激荡起强烈的生命情绪,并陷入痛苦的冥想当中。
社会充满危机和陷阱,充满罪恶和荒诞,一切变化不可把握捉摸。
阮籍的一生如履薄冰,生活于悲剧之中难以摆脱种种灾难,生存的状态充满了惶恐、烦恼和焦虑。
萨特曾指出,“人的最真实的存在是处于孤寂、苦闷、绝望等阴暗低沉的情绪下的存在。
这正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一个突出的特征。
人在造就自己的过程中,总是处于一种动荡的、不安宁的、茫然不知所挫的状态。
人对自己的选择无规可循,对自己的未来无法预见。
因而人总是感到孤寂、烦恼、绝望。
” [4]阮籍的烦恼和焦虑是人类的普遍情绪,而这个普遍情绪又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显得更加的突出,是关于活着的痛苦呼告,是生命孤独的体验。
他在诗中发出沉重感叹:“独坐空堂上,谁可与亲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飞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5]独自做在高高的空堂上,遥望茫茫的天地间,唯见孤鸟、飞兽,整个世界似乎找不到可以倾诉心语的人。
诗人以强烈刺激的画面,勾勒出了一位诗意的孤独者独自沉吟的形象,阮籍的整个身心都忍受着“徘徊空堂上,忉怛莫我知”的孤独哀伤愁绪的煎熬。
这是一种深沉的“忧生之嗟”,其根源于人的本能之被压抑而产生的精神失调、苦闷的情感,是追求自由的阮籍与严酷的现实环境对其进行种种束缚、压制而激发的矛盾。
用存在主义的语言言说即是,由于个人总是维系于他人,结果个人成了他人意志的玩偶,个人的本性脱身而去,被一个异己的他人占有了。
于是,不尽烦恼滚滚而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阮籍的出仕还是写“劝进表”的行为,都是当权者对其人格自由的剥夺,是不得已而为之。
于是,惶惶不可终日的他,失去了一颗平常心,整日徘徊无语,只能“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这种苦痛情结在他的其它诗作中亦十分凸显,如《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谈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6]诗中寒月照人,凉风拂衣,琴声自指下淙淙流出,惊起孤鸿哀号,宿鸟悲哀。
在夜的深处,一颗孤独的灵魂在徘徊,在独自忧伤。
这种悲哀沉痛、无可奈何的嗟叹,萦绕着阮籍生命中的日日夜夜,使他终生咀嚼不尽生存的苦涩,因而也凸现了一个沉重的生存、一个孤独苦闷的灵魂。
他就像尼采一样,是一个孤独的精神漫游的荒原之“狼”(尼采说自己是“孤独之狼”),失落了心灵的家园和情感的栖居地,他生命中的所有一切均陷入空虚和绝望。
阮籍的孤独情结又转换为审美体验的媒介和艺术创造的催化剂。
在某种意义上,它构成了阮籍艺术世界的一个富有美学魅力的母题,因而使他的诗歌具有别样的沉郁之美。
因此,孤独包含着深刻有趣的矛盾二重性,一方面孤独是精神信仰的深刻危机,这无疑是“存在之家”的丧失和强烈焦虑的来源,造成精神的痛苦和空虚;另一方面,孤独又是精神界有意识的沉醉对象,是想象力借助于审美体验的自由解放,属于心灵的超越于世俗之上的高蹈和漫游 [7]。
因而,孤独具有了一种悲剧的美。
阮氏身处的特定时代,使其孤独苦闷的情结赋予了特定的历史内涵。
据《晋书》本传载:“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他生活于朝不保夕的社会中,生命得不到保护,人生被冷落,欲隐不能,欲仕不忍,浓重抒发的无可奈何的忧生情绪更显示出生命的脆弱、诗人内心的焦灼以及人生的悲剧。
因此,在表面看来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8]。
这样的感叹是郁积于心的苦闷散发出的炽烈情感力量,正是这股炽热的情感力量,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人的生命、存在思索的深化。
阮籍对生命意识沉重的感叹有着密不可离的历史传承。
自先秦以来,对“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精神就深植于历代文人中,很多思想已经提出了对个体生命的思考:周公的保民思想,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民贵君轻”的观点实际上都是对人的个体生命的重视。
但统治者为了称霸天下,编造出一系列的神统论来麻痹人民,人民处在神权统治之下,一切以神的意志为中心,忽视了作为个体生命而存在的意义。
东汉末至魏晋易代之际,国家陷入混乱动荡,社会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忧患和磨难,人们对儒家长久以来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思想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思考,把目光投注在了自己身上,人的自我意识得到确立,人权向神权提出了挑战。
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它实质上标志着人的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因此阮籍的创作充满着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9]“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10]阮籍的思想最深处常常跳动着一股久久让人难以平息的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对每个阶层的人都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失意者哀之,得意者叹之。
但是在中国文学中,生命意识总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凉。
庄子看穿了历史王道的昏聩与当时社会的黑暗,为了保全生命则向往“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以一颗热忱的心关注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为人们寻找到一个全生的方法——逍遥避世。
自此以后,归隐避世成了大多文士们失意人生的必然选择,拒断社会价值的关怀而指向生命本身是其终极意义,这一点在阮籍思想中表现亦很明显:“闲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其视尧舜之所事若手中耳。
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行不趋而居不处,处乎大道而无所寓。
先生以应变顺和,天地为家,运去势颓,魁然独存,自以为能足与造化推移。
”[11]在这里,阮籍超越了一切世俗功利的追求,投入到心与“道”冥自然无限的逍遥理想境界中。
尽管生命如此短暂,人生无常,但如果将“道”作为人类精神的支持点,那么痛苦也就消解了很多。
因此,阮籍从逍遥游的境界中找到了缓解人生痛苦的方法,并第一次将庄子思想化为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为中国后世文人找到了一个精神的归宿。
但阮籍比庄子更具现实意义和人间情味。
他任情背礼、狂诞不羁,勇于坦露自己真淳自然的人格追求。
如《晋书》本传中记载:邻家有位美少妇,“当垆沽酒”,阮籍常去饮酒,并醉眠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
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返。
”“籍又能为青白眼”……足见他心地纯洁坦荡,以真淳自然的审美人格形态大胆地坦露出人格本态,追求自然本真的生存方式。
阮氏心中涌动着的股股生命意识在遭遇无可奈何的黑暗现实的彷徨苦闷的“劲风”下,形成了强有力的张力,把他引向了一种超迈诗意的人生境界。
2、与“道”玄冥的生存向度生存,既是人的生命的现实存在,又是生命存在的展开过程,生命的现实存在又是一种世界性的存在,即个体生命在世界中的存在,生命与周围世界相联系,生命在与周围世界的关联中生存着[12]。
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阮籍,在“终身履薄冰”的黑暗社会中,常常发出沉重的忧生之嗟。
面对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压制,此在的阮籍被抛到那个世界上,并且永远处于被抛掷之中,现实的个体生存整体备受挤压,甚至被掷成碎片。
仕既不愿同流合污,隐又不能敛迹韬光,阮籍徘徊于高洁与世俗之间,始终在矛盾痛苦中度日,在上下求索中寻求解脱。
早期的阮籍凭着济世立业的满腔热情,设计了一个外在于个体内心的理想的客观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整个天地万物是一片和平欢乐的美好世界。
但铁的社会现实与之形成强烈的对比,他清醒意识到自己的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返回主体内心的心灵世界或自我意识自身,追问通向永恒和无限的彼岸世界,寻找自我存在的精神家园。
他从理论的核心“自然之道”出发,设计了一个“万物一体”的混沌本原的生存境遇。
在这个境遇里,以超越为内质,抛弃了一切是非、善恶、生死、寿福、功利的区别,并希冀达到“自然”“道”的最高境界。
阮籍的思想是建立在“自然”这一根本概念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