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审视与实践

合集下载

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摘要: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透视思考现存作文教学中的种种误区,以指导、训练、改评、考试等为切入口,探索作文教学新路、实践语文课改理念、落实语文课标要求,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透视思考;探索实践做老师难,做语文老师更难。

回眸走过的路,语文教学在社会的一片责难与声讨声中艰难行进着。

学生作文难,教师教作文更难。

置身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课堂,面对着孩子“提起作文只摇头,见到题目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老师催交才开头”的尴尬现状,我们咀嚼着作文教学带来的痛,更担负着作文教学带来的累。

一、作文指导:像雾像雨又像风曾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学生的作文是自己学会的,不是教师教会的。

于是在现实教学中作文指导被人为有意地弱化了。

殊不知,此说法看似有理,但仔细探究却未免失之偏颇,因为它有意贬低了作文“教”的主导作用,作文指导似乎成了多余。

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引路”、怎样“开门”的问题,作文指导只能强化,不能弱化,更不允许虚化。

强化作文指导目前已成为绝大多数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共识,但面对作文指导课,我们大多数教师感觉像雾像雨又像风,如何指导、怎样指导才是最有效指导却困扰着我们的实践操作。

表现在具体课堂上常常是教师津津有味、口干舌燥的讲,学生却云山雾海摸不着头脑。

在作文指导课上,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发兴趣,打开思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赞科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这次习作都可以写什么,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

一上来大讲写法或用范文、例文开路,容易束缚学生。

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有趣、最有益的、最熟悉的内容来写,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特别想写的内容。

接下来,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围绕本次习作内容都写些什么,最好有新的内容、新的角度、新的认识。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丰县和集初级中学于光荣作为一名农村的语文教师,我时常听到同事们在抱怨:“现在的作文课没法上,学生的作文水平太差了,学生写的作文根本不是文章。

”在听到这些老师的心声,我沉默了良久,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在不停地涌动。

难到学生作文真的那么难教,学生们作文真的无药可救?学生作文难写,作文难教,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可是作为教师就没有办法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吗?怎样教好学生,让学生写好作文呢?“如何提高学生记叙文水平?”这一课题摆在了我的面前。

我经过近一年的大胆地作文教学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农村作文教与学现状1、借助作文书来完成作文当前,在老师讲解作文后,老师布置好作文题目,学生开始写作,学生不是在构思作文如何去写、选取哪些材料来组织作文。

而是迅速去找作文书,去看作文书上有没有现成的范文来抄,或者有没有相类似作文,加以改头换面来应服这次作文作业。

可想而知,学生们的本次作文能达到一个什么水平,可以说是语无伦次、前言不答后语,更不要谈有什么真情实感了。

2、学生不读书或很少读书据我调查发现农村的学生能把中国的四大名著读完的不到百分之一,学校也很少开设读书课。

学生的阅读量真是少的可怜,就这样一个读书现状,农村中学又不愿安排学生在校的自由时间,家长们打工的很多,缺少必要的监管学生学习和读书,学生又怎能自觉去读书,可想而知,学生缺乏关爱,没有情感体验,又没有客观材料来借鉴。

怎么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3、教师没有系列材料来训练学生作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盲目性也是导至学生作文难以成文,现在的语文教师普遍存在功利性很强的思想,作文教学在短时间内难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于是教师们只是强抓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而忽略作文教学。

在每周的作文课上,只是随便找一个题目让学生来写,下次又换了别的类型,学生无所适从,也无法积累写作经验。

4、教师作文批改针对性不强相对于学生写作文,教师对作文的批改在作文教学环节中常常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文研修论文: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作文研修论文: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作文研修论文: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和技能。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处于教师头疼学生怕的尴尬境地:教师殚精竭虑,学生无米下锅。

这种现象在地处偏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一、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一般作文教学分为讲──作──批──评,四个步骤。

教师讲方法,讲范文,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点评。

很多时候,学生都是在被动接受信息,主动性难以调动和发挥。

但如果教师把舞台让给学生,很容易出现冷场的局面──学生没有想法,说不出什么。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农村初中生缺乏生活情感体验。

农村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教育思想也相应落后,宠孩子又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偏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

那么忽视课外阅读,导致他们接受间接经验的大门也被关闭。

两相结合,农村初中生在素材积累方面极度匮乏。

另一方面,农村家长舍得给孩子买电脑,却缺乏对孩子健康上网的关注、引导和监督。

学生表达和书写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屡出,缺乏规范,热衷于搞怪,人云亦云。

(四)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粗线条。

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先讲一篇范文,这篇范文这里也好,那里也好。

学生这里要学,那里要学。

一篇范文讲完,仿佛把全身的穴道都点了一遍,有没有疏通经络,就不知道了。

学生写起来,刚欲下笔,发现这也要照应,那也要关注,处处注意,步步惊心,思维却被阻滞了。

下笔生涩,写作积极性也被挫伤。

二、解决的方法:鉴于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有如下的做法为作文教学铺路:课外阅读、片段写作,各个击破,滚雪球(一)加强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指导。

余秋雨先生的《晨雨初听》封面上有一段话说得好:“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息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与美好对比着愚蠢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审视与反思

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审视与反思

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审视与反思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陈玉海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广大农村,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师资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中学在作文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

要真正改变目前农村作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就必须先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

教师在安排写作训练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要求学生尽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体验,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

关键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对策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广大农村,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师资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中学在作文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走入误区,学生为考试而作文,为取悦他人而作文,尽说言不由衷的话,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

为此本人通过对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走访、调查,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了解,分析了其中原因,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对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一、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

在广大农村中学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一方面,教师忙于命题、指导,审题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讲述的面面俱到、细致入微,还花大量的时间去批改、讲评,疲惫不堪;另一方面,作为作文写作主体的学生却对作文厌恶、反感、畏惧,或设法逃避,或为完成写作任务而挖空心思地去编造、拼凑,致使写出来的东西假话、空话、大话、套话连篇。

1、教师的教学情况。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农村初中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常常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为此,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思考,努力改进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以下是我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在农村学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普遍较低,这与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局限性有关。

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比如,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阅读农村风物诗,观察身边的农田、村庄等,感悟诗意,从而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加强教材的多媒体展示和课堂活动设计,以图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知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其次,要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

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学生知识的储备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可以将词语相关性、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等基础知识与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相结合,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他们的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鼓励他们进行阅读和感悟。

再次,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农村初中教学环境相对单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也较为固定,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例如,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学习。

同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

最后,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教育经验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政府和学校应加强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作为长期从事农村语文教学的教师,我经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感受到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学生怕写,老师怕改,学生习作水平与城市中学相比,相差甚远,这无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为何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呈现如此局面?我们又该如何走出困境?路子又在哪里?作为长期从事农村语文教学的我,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农村中学语文作文写作水平低的原因的思考第一、狭窄的生活空间限制了学生的活跃思维相对城市里的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生活空间狭窄,接触的新鲜事物要少的多。

农村初中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乡村,再加上大多留守少年,回到家里,无人照看,无人关心。

受生活环境的制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加之校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相对集中,除了周末看看电视等媒介了解信息,很多学生出门少、阅历浅、视野窄,对外面的精彩大世界缺乏了解,无法感知日新月异的周围世界和新人新事。

导致很多学生作文的素材贫乏,只能局限于校园师生、学生之间或家庭之中。

作文的立意、选材自然难以出新。

第二、缺乏系统、全面的作文教学理论指导和培训。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虽然说学生的高峰期即将过去,但超级大班现象任然严重,教师高压负荷任然没有得到缓解,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批改与讲评就出现畸形状态,选择作文教学的方法也就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

作文课上,随手拿来一个题目,零星讲点作文技巧让学生操练,大讲如何开头,过渡,结尾;如何审题,选材,立意,构思;如何描写,议论,抒情。

依次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训练,结果是给了学生一个错觉,似乎写作的秘诀就是掌握好写作方法,殊不知让学生走进作文科学主义的怪圈,写出的文章总缺乏生命的活力,独特的个性没有得到张扬,千篇一律,就象一个窑子里烧出来的规格统一的红砖。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讲作文教学不需要技法,而是要求注意其灵活性和科学性,否则,学生作文就死搬硬套,缺乏张力。

第三、评改作文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学任务重,忽视对学生作文认真的批改和指点。

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创新性极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之一。

成功的作文教学能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失败的作文教学不利于人才素质的培养,必然失去语文课程的奠基作用。

经过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调查、实践、学习和分析、研究,我认为:创新是农村语文教学的生命线,创新是农村作文教学的力量之源。

(一)、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作为农村初中的一名语文教师,结合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有着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

虽然有不少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尝试和改革,在快速作文、自能作文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地域经济的滞后和学校基础条件的薄弱以及环境条件的制约,作文教学依然走不出误区。

仍然停留在写写练练、讲讲评评之中,仅仅表现为一种教学常规或模式。

学生的写作水平总是提不高,往往为作文而作文,更谈不上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认真分析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滞后根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缺乏系统、全面的素质教育之作文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培训,走不出应试教育的巢窠。

作为作文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主导者的语文教师,不管是近年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还是有着数十年教龄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应试教育走出来的,从根本上缺乏系统、全面的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和培训。

观念陈旧、教法呆板,加之受质量压力的影响,作文教学往往只是重复于大量的写、练、评,局限于审题、立意、选材的讲评和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应试训练而已。

如此的训练,自然只能培养机械的作文,为了考试而作文,谈不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更谈不上创新。

2. 经济滞后,基础条件差,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阅读教学跟不上时代步伐,难以满足作文教学的要求。

作文教学本身有着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需要师生增加知识的储备量,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作文 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着实令人担忧。

学生 态度消极,谈文色变,作文质量偏低,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结构凌乱,语言呆 板。

教师“技巧”“经验 ”满堂灌,忽视对学生的科学实践,命题脱离学生思想实际。

学生读书积累 生活不够,作文时没有丰富的材料。

以上等现阶段作文教学之现状,引发我之思 考。

一、学生作文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造成了人为的惧怕写作心理,丧失了 作文的成就感。

反思一下我们的作文教学是这样一个过程:教师教读范文,学生 学习范文----教师归结写法, 学生效仿写法---教师命题指导, 学生构思行文---教师批改讲评,学生领悟接受。

作文时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心智技能活动,学生是 这项创造性活动的实践主体。

这样过程的作文活动学生往往手足被限制, 绞尽脑 汁勉强应付,获得的只是挫折、失败的体验,学生哪有作文的成就感可言。

二、学生阅读面狭窄,文化积淀不够深厚,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也不利 于作文素养的生成与提高。

当前,许多中学生为无“证”可举,无“材”可叙而 困惑。

其实,这一问题的根结就在于学生阅读面狭窄,文化积累不够。

,知识面 不宽广,人文精 神缺失。

而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大大加快, 作为信息载体的图书和电视日益 增多,如今巨大的网络资源又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单一、缓慢、刺激度弱的格局, 更为学生查阅信息提供了快捷服务。

有感于此,我们教师应建立开放的阅读观, 让学生走进文学名著, 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用人类美好的精神粮食滋养他们的 心灵, 才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认识世界, 体验人生, 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三、对生活缺乏切身观察,缺乏切身体验,没有丰富的生活底蕴,导致作文 内容单一、空洞,情感苍白无力。

三个原因,一是教师对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缺 乏足够的指导;二是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知水平较肤浅,阅历不丰富;三是教 育机制还不够完善,学生除了课本、书籍中了解社会外,交际面窄,视野狭小, 造成了他们生活底气不足。

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陕西省府谷县大昌汗学校王永胜从教14余载,一直从事农村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

深处偏远的陕北农村,思想意识的淡漠,文化氛围的薄弱,让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举步维艰。

在这十几年中,笔者一直坚持努力改变孩子们的语文观念,着力培养孩子们的大语文观,在实践与教育的过程中,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一、农村语文教育环境剖析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就硬件来看,没有图书馆或者图书馆藏书不齐,没有多媒体或对待多媒体的意识和操作的冷漠,教室里基本仍是传统的黑板与粉笔。

学生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没有广播室,文学社、电视台。

我们的学生不知道语文除了教材之外,是一个多么丰富多彩的世界。

从软件来看,则更加剧了语文教学的困难,一方面,部分农村中学的领导认为语文教学可有可无,没有对语文教改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在课程设置,活动安排及投入上没有把语文课摆在应有的位置;另一方面,农村中学的师生在语文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也未能端正对语文的态度,抱残守旧、不知创新。

结果是一支笔,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或笔记本)便打发了三年初中的语文学习;家长对语文教学的支持不够,大多数的家长认为语文就是学几个字,会写了就行了,远没有数理化重要,在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中,逐渐让孩子的语文观发生的根本性的偏离。

据此,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二、语文教育过程中的实践在笔者进行语文教学的这些年来,一直以其微博的力量试图在改变这一现状,也进行了诸多的尝试。

1、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进入初中,首先进行语文兴趣的培养。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力争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多进行课外阅读的训练,每周的两节作文课上,一节可进行语文课外阅读,从有趣的神话、寓言故事开始,定期进行故事比赛,给学生一定的奖励,让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同学在这种氛围中因同学间的互相攀比而逐渐尝试去阅读、去参与,逐渐从中找到阅读的兴趣,从而改变其对语文的态度。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生活即教育”,农村语文教师只有依托教材,大胆整合教材,充分利用农村优势生活资源,鼓励学生用眼观察生活,用心品味生活,用自己的笔描绘生活,学生的思维才会鲜活,学生的思想才会灵动,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提升。

作文是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体现,能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和多方面的知识。

既体现了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又体现了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阅读水平的高低,最能代表一个人的语文水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考语文学科作文的分数已达到了60分,可以说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

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成绩的好坏。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到作文难、“没意思”;老师感到作文教学难,指导无从下手、不见成效。

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

写作水平总是难以提高,而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坚定地走出当前作文教学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广大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许多探索,学生的写作能力、交际能力、语文综合素养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还不尽如人意,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依托整合教材,积极实践读写结合怎样去理解作文,我们首先从“作文”这个词眼上说起。

“文”是一种底蕴,“作”是一些技巧。

没有“文”,“作”就成了无本之末,无源之流,一切“作”的技巧与手段皆服务于文。

文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字,我们姑且不论其博大,就把它狭义地理解为“文本”,也就是我们的教材。

笔者觉得作文教学应该紧紧扣住教材来进行。

农村孩子家庭阅读资料较少,阅读积累较少,这也正是他们作文底蕴欠缺的主要原因。

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优秀范文,是学生学习语言、学习写作的极好凭借,就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失。

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作文教学是中学文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英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
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到农村学校研究,所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就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进行讨论,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应重视以下四个方面:语言、素材、结构和情感。

在语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素材方面,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观察环境、收集素材,并正确理解作文材料;在结构方面,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好文章结构,如何把握文章重点;在情感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在写作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其次,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应该多写作,多练习。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写各种各样的作文,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作文的理解,增强写作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给学生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让学生有心和勇气去实践,并且给予学生肯定,使他们对写作充满心和兴趣。

总之,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文内容,注重写作技巧和情感,并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随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是当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探索。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语文学习状况也各不相同。

语文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业水平、学习习惯等,为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往往存在着缺乏阅读习惯、文化素养不高等问题。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走进学生的生活,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和周边环境,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以乡村为题材进行写作,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素材,提高写作质量和感染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农村中学的学生普遍缺乏语言表达的机会和环境,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增加学生与语言的接触和互动,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需求和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

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写作、多沟通,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开展多元化的课外拓展活动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学习环境相对闭塞,他们的文化生活和课外活动相对较少。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元化的课外拓展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比赛、写作比赛、诗歌朗诵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和重要性。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一、引言二、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以及学生家庭背景等原因,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资源不足: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有限,教师教学用书、课件等不足,课堂教学难以实施。

2.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由于资源不足,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教学方法欠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条件有限,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欠缺创新,缺乏针对性。

4.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农村中学学生家庭环境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语文学习缺乏积极性。

三、针对性解决方案针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1.丰富语文教学资源针对语文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电子书等途径进行资源共享和补充。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前的准备,利用电子书等方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文知识。

学校也可以适当增加语文教学用书和课件的采购,保证教学资源的充足。

2.多样化教学内容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多样性,可以引入一些农村特色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比如农村作家的散文、诗歌等。

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民歌、传统戏曲等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尝试利用小组讨论、课外阅读、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进行语文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语文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通过奖励优秀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写作,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实践成果通过上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的实践,一些农村中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兴趣都有所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肯定。

经过资源共享和补充,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从而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相较于城市中学,由于师资力量、学校条件等方面的差距,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文将探索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方法。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保障。

在农村中学中,学生家庭背景和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学生在家庭环境和学校同样缺乏激励。

因此,教师需要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每个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开口讲话,给学生提供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幽默和趣味,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二、注重实践应用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体现实用性,让学生学会运用,认识到语文是一门实用的科目。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互相学习。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写作比赛、讨论比赛、朗诵比赛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语文的应用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关注学生的机制农村学校拥有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帮助,建立健全的关注学生的机制。

教师可以设立定期的个体面谈时间,向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便更好地提供帮助。

另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档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支持。

四、注重资源整合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有限,因此需要更好地整合资源,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补充和补充。

例如,可以邀请有关专家或大学生来学校为学生上课,为学生展示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学校还可以与当地的图书馆合作,积极推广阅读推广活动,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五、注重教育内容的实质性语文教学需要落实学科的任务和目标,注重教育内容的实质性。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将于生活、与时俱进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随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

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们面临着种种困难,如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文化程度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等,但同时也有着丰富的农村文化、家庭背景和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评价方式的建立等方面,探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一、确定教学目标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学习基础薄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语文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通过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全面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选择教学内容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

应该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农村实际的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了解农村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怀。

还要注重对古诗词、文言文等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

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选择,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学品味和情感体验。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采用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还可以采用体验教学法,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感悟人生,体验语文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审视与反思

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审视与反思

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审视与反思摘要】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素质训练的主阵地,本文将针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认真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出一些有利于推进作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反思;探寻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86-01一、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学校方面1.硬件配置不足,阅读资源匮乏农村学校较城区学校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硬件配备不足。

学生见的不多,读的不多。

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让学生情感得到熏陶,达到高层次的审美境界2.重视度不够,对语文存在偏见虽然现在我们一再强调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一再呼吁要重视语文,但是绝大部分的农村中学对文科依旧存在着偏见,也因为本身农村学校文科成绩的提高就很困难,于是就把重心放在了理科上。

学生也整天埋在题海之中,搞题海战术,没有更多时间投入阅读,感受美文的力量。

(二)教师方面1.作文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思想认识模糊,观念陈旧大多数教师迫于应试的压力,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写作技巧的讲解,忽视了学生道德情操品质的培养。

而到了考前,为了让学生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有的教师煞费苦心,甚至猜题。

学生则在现有的资料上搜集,或依靠“度娘”,东拼西凑,于是考场上不难见“一挥而就”,立意肤浅的文章。

2.教学方法落后,训练形式单一,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大部分老师上课,上课都是一支粉笔解决问题,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讲——写——评”,作文题目也相对老套,教师是关在校园里教作文,学生是坐在教室里写作文,学生越写越厌烦,老师越教越没劲。

(三)学生方面1.生活圈子小,眼界不开阔,见少闻寡现在的农村中学,学校要求学生住校进行全封闭式管理,这样学生生活范围就是学校那方圆几百米。

即使到周末,也因为作业之故,几乎是关在家里,这样学生目之所及,视野狭小。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提升综合能力至关重要。

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如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手段单一等。

需要对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实践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要注重提升教材质量。

农村中学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学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材内容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体现农村文化和农村实际。

要加强农村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农村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身份认同感和自豪感。

还可以适当引入城市文化和现代文化,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世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和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农村中学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较低。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如文学作品、报刊杂志、互联网资源等,让学生从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形式的文本中寻找乐趣和启示。

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诗歌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的内涵。

可以通过开展讨论、辩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批判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要注重创新教学手段。

语文教学不能单一地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要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运用。

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资源等,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审视与实践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深入,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心的情况,比如现在学生的作文往往假话、空话、套话连篇,语言乏味,没有真情实感等,这种现象在农村初中尤为普遍。

于是笔者从教师对作文的指导与评价入手进行了审视与调查,并从“课前——以真为纲、以活为源”,“课堂——以导为脉”,“课后——以评促情”等三方面对教师作文指导的策略进行探究与实践,从而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期望“真情在作文中渗透,作文在真情中升华”,最终实现作文教学的高效,更好地提高我们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课堂教学审视与实践中学生作文,贵在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事不要假,应是来自生活的真事;情不可虚,应是发自内心的真情。

但近几年来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出现了以下“怪病”:生编硬造、假话连篇,缺少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多无病呻吟的矫情或俗套乏味的编造;缺少新鲜活泼的个性语言,多人云亦云的模仿或冠冕堂皇的空话,完全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套话比比皆是——“文章格式总分总,学习雷锋不能少,要是考我议论文,就把决心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引起了笔者的高度关注,于是笔者从教师对作文的指导与评价角度进行了审视与实践尝试。

一、农村初中作文课堂教学之现状(一)教师指导状况。

1.用成人的标准扼杀了学生的真情。

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有意或无意地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无意中抹杀了他们的天性和真诚。

比如,每次作文都要求学生写“有意义”的人和事,思想要健康、主题要鲜明、中心要突出、结构要合理、语言要规范等。

2.教师指导的目的或动机不当。

现在,很多教师功利性很强,训练学生作文的导向是为考试而作文,即“唯考是图”:为了谋取分数,就只顾误导学生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而把作文与做人割裂开来。

这样学生难免要写假话、大话、空话、废话,作文的语言何来情味。

3.用固定的“模式”指导作文。

现在教师指导作文往往有自己的套路,比如“一凑二抄三套”的模式:“凑”——名言警句凑时兴材料,自己信不信无关紧要;“抄”——考试之前苦读“范文”,考场也能屡屡中标;“套”——“文章格式总分总,学习雷锋不能少,要是考我议论文,就把决心表。

”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作文千篇一律,何来创新?何来真情?(二)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状况1.忽视学生写作活动中的个体性,不给学生创新。

现在有不少教师忽视学生写作活动中的个体性,命题中已隐含了对文章主题的要求,如青松(先烈)、石子(默默无闻的普通人)、长城(解放军)等,不管学生思想如何,必然要迎合这些隐含的主题要求,否则就被判为劣等作文。

2.评语空洞乏味,缺乏情感。

当下教师对作文的评语多为“零度写作”,冷静审视居多,热情关怀不足。

比如:“中心不明确”“语句欠通顺”“结构不合理”等等程式化的批语,抽象、生硬,让学生无所适从。

试问我们教师的评语都患有“感情贫血”症,营养不良”,我们学生的语言又哪来的情味。

(三)教师选题随意1.不考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

现在有些教师写作文时,就从网上随意下载一个题目让学生写,从不考虑学生关心什么、思考什么、了解什么、熟悉什么、兴趣是什么等等。

2.教师选题千篇一律,让学生模仿泛滥,迷失自我。

比如几十年来一字不改的作文题《难忘的一天》《难忘的一件事》《最难忘的一个人》,而这些作文学生可以从网上轻易地‘‘复制”“克隆”,机械的模仿让学生失去了真实的自我!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不知如何表达真情实感,作文语言自然也就没有情味可言。

二、作文课堂教学指导策略(一)课前引导1.以真为纲——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情”。

教师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给学生思想上松绑。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努力给学生一个愉悦的、自信的作文氛围,应告诉学生,世上无难事,作文亦然,写作无非是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让学生相信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已要说的话说出来。

没有话而勉强要说,或者把别人的话拿来当作自己的话,都是和写作的本意相悖的。

还原学生的生活本性,让他们的写作回归生活需要,他们便会发现生命之泉。

此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永远比怎么写更重要。

2.以活为源——从题材上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真正源头,来自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所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培养情感非常重要。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作文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应用。

生活中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一种情感、一点感悟,都可写到文章中来。

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只有生活,才是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

(二)课堂指导:以导为脉——从手法上指导学生抒真情1.从阅读上指导,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

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要求学生每天抽出一定的课余时间(不少于半小时)阅读课外书籍。

当然阅读的书籍要由老师推荐,不能由学生自己选择。

教师主要推荐一些反应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书。

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让学生关注信陵君的人格魅力;《屈原列传》让学生关注屈原的爱国情怀;《报任安书》让学生关注司马迁的坚忍意志等。

在学生阅读了一定数量的课外书籍后,教师再进行指导,提醒学生写作时要经过自己敏感的心灵过滤,在历史文化支撑下寻找自己的写作之路。

如果学生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这样的作文才能体现出悲天悯人、居高临下的壮美,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这一过程也必须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阅读永远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源泉。

2. 从方法上指导学生有情味的表达(1)巧抓细节见情味。

描写人物时,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尽量放大细节,对细节作有情趣的描述。

例如:张老汉衔着烟斗,乐呵呵地接过存单,放到怀里,迈步走出了信用社。

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放大细节写:张老汉衔着烟斗,乐呵呵地双手接过存单,眼睛不由得眯成了一条缝。

他用颤抖的手捧着存款单,端详着,微微点了几下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迈步走出了信用社。

刚走几步又把存款单掏出来瞧瞧,生怕它长了翅膀飞走了似的。

这样几次,他才把存款单揣进怀里,紧扣扣子,倒背着手大步地走了。

如此细节描写,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

(2)用景写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美情更美。

古人写作早就有“借景抒情”的写法,也就是作者的感情用描写景物的方式含蓄表达。

比如写离别之情,李白用“桃花潭水深千尺”表达,柳永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表达,《西厢记》借满山“离人泪”的枫叶表达。

这些作品之所以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它们长于用景抒写真情。

所以如果我们作文时适当地用描写景物来表达情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这样的作文片段:我和她快步来到讲台一切静悄悄的,老师和同学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们。

窗外,桃花绽开,鸟儿啾啾地叫着,赏心悦目。

她笑了,笑得那么真诚、友善。

老师赞许地点点头,同学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我觉得自己俨然是一个小化学家,窗外鸟儿欢快地唱着歌,我快飘飘然了。

我们都笑了,笑声在河面荡漾着,河水泛起阵阵涟漪,芦苇也不甘寂寞,发出“沙、沙”响声。

(点评:通过景物描写,把人物此时此刻的喜悦之情完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文章的语言也有情味多了)(3)注重情理结合。

鲁迅先生曾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选材要严”就是要选择那些蕴涵着丰富情感内涵的适合于记叙文写作的素材,“开掘要深”就是要充分挖掘蕴涵在材料中的事理。

情感和事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在优秀的记叙文中,更多时候表现为“情中含理,理中藏情”。

所以我们在写记叙文时,不仅要找到动情点,情节跌宕曲折,写得感人至深,写得情真意切,而且还要适当揭示出引人深思的“理”。

例如:一篇学生佳作《好奇心》。

小作者一波三折地记叙了奶奶与爷爷之间天天发生的事情: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

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

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最后一段话至关重要,不仅写出了爷爷奶奶之间的真情,而且揭示了人世间一个普遍道理:所谓爱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这样文章的主题就升华了。

附原文的结尾:你在,就心安的。

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

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

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

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3.教师要注重选题指导。

教师选什么样的题目训练是关系学生能否说真话、实话、有用之话的关键,是学生能否写出有情味语言的前提。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所选的题目,它的外延和内涵应该直指学生的心灵和生活。

也就是说题目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命题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我的学生关心什么、思考什么、了解什么、熟悉什么、兴趣是什么等等。

这样的题目必定贴近学生的心理实际、情感实际、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学生面对这样的题目一定会有写作的冲动,并且有话可写。

比如为了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写出语言的情味,笔者特意安排在感恩节即将到来之际,让学生以“妈妈在路边等我”为题写了一篇作文。

为了配合此次作文讲评,笔者特意在感恩节那天开了一堂“感恩”班会课,让学生说父母最感动自己之处,很多学生说了妈妈在路边等我的经历和过程,这样唤醒了学生的情感积淀后,再让学生改写作文,效果很好。

(三)课后评改:以评促情——从评价上引导学生悟真情1.从教师动情的评语中悟真情。

当下的作文评语多为“零度写作”,冷静审视居多,热情关怀不足。

比如“中心不明确”“语句欠通顺”“结构不合理”等程式化的批语,抽象、生硬,让学生无所适从。

试想,长期经受“温吞水”甚至“冰水”的浇灌,作文之树还能枝繁叶茂吗?情感之树又怎能开花结果呢?所以教师在评改作文时,要竭尽全力用评语唤醒学生写作的灵魂。

例如:有一位学生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又一片叶子飘零了,真的像我,孤独,无依,冷冷清清,伴着凄风苦雨在人世间踽踽独行……我长期徘徊在这条阴暗的隧道里,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走上自己心爱的小路,做一个能被自己喜欢的人。

”初读此文有点震惊,因为这位学生成绩较差,能写出如此有情感有文采的文章已经很了不起了。

如果此时老师只用“情感丰富”“作文有进步,继续努力”之类的评语,而不去关心他的心里,就大大伤害了她,让她失去了写作的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