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沪科(初三)1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2025学年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教学,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减压、增效的目的,力求中考取得好成绩。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本人继续担任3、4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

可能是因为班主任的原因,两班中,三班的数学整体成绩要好于四班,两个班的数学学习氛围差异也较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在两个班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整个年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

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予以关注。

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析第21章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本章主要是通过二次函数图像探究二次函数性质,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议程的关系,最终实现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养成数形结合的思考形式和思考方法,要为数形结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22章相似形本章共有五节,主要是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性质,通过探究相似图形尤其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加强它们在实际生活的测量中的应用。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1章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1章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第1章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1、对碳酸氢铵的认识中,说法错误的是()A.取用少量碳酸氢铵放在蒸发皿中加热,固体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消失B.加热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C.施用碳酸氢铵后应立即用土掩埋,防止暴晒D.为防止碳酸氢铵受潮,应放在阳光下保存答案、D解析、A、碳酸氢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氨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因此固体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消失,故说法正确;B、碳酸氢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氨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故说法正确;C、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施用碳酸氢铵后应立即用土掩埋,以防止暴晒而降低肥效,故说法正确;D、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碳酸氢铵不应在阳光下保存,故说法错误;2、2011年1月27日上午10点“国际化学年”启动大会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大会以“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为主题,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庆祝国际化学联合会和居里夫人在化学领域为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下列安排不属于本次“国际化学年”系列活动的是()A.纪念居里夫人获诺贝尔奖100周年的庆祝活动B.庆贺国际化学联合会成立恰逢100周年的活动C.开展多种形式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的宣传活动D.消除将掺杂使假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怪罪于化学的偏见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给我们的信息:“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庆祝国际化学联合会和居里夫人在化学领域为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我们知道A、B、C是正确的。

3、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于()A.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B.对空气组成的研究C.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之后D.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后答案、C解析、A、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研究出燃烧的本质的科学家是拉瓦锡,是在化学成为一门学科之后;B、对空气组成的研究典型实验也是拉瓦锡做的,是在化学成为一门学科之后;C、自从原子-分子论的确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此后化学才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所以C对;D、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是在原子概念确立之后;4、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1.1 认识化学科学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1.1 认识化学科学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促进社会发展的化学
知3-讲
1. 农业生产需要化肥、农药,其加工、生产都离不开
化学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的支持。
2. 人类面临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短缺问题。化学家利
用太阳能,通过人工模拟光合作用,捕获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转化为可作为燃料或粮食的有机化合
物,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析:本题通过课本的改进实验来考查知识的应用 能力和分析能力,如要求运用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来分析实验乙在空气中和 热水中的现象,通过甲、乙实验的对照,要求学会从操 作、环保等方面去分析改进实验的优点。本题较有新 意,且综合性较强。感悟新知Fra bibliotek技巧点拨: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析:可运用标准对照法,对照化学研究的对象及内 容,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来解答。“神舟十八号”轨道高度 的设定、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发,属于物理学、信息学等研 究的内容;航天员所穿衣服材料的研制,属于研究、制取 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航天员在失重情况下的身 体状况,属于医学研究的内容。
明微观粒子在不停地运动。
感悟新知
考向 有趣而神奇的化学
知1-练
题型1 化学研究的对象
例1 [真实情境题] 2024 年4 月26 日,“神舟十七号” 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
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下列与航空相
关的内容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B ) A. “神舟十八号”轨道高度的设定 B. 航天员所穿衣服材料的研制 C. 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发 D. 航天员在失重情况下的身体状况
感悟新知
知3-讲
3. 新型武器的研制和武器性能的提高,航天航空领域所需的新 型高效推进剂,高强度、耐高温、抗老化的新型材料的开发 研制也都需要化学科学支撑。

(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与解析 九年级物理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详解

(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与解析 九年级物理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详解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与解析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1.答案C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健康成年人的温度是37℃左右;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在25℃左右;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故选C2.答案D解析:“-20°℃”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零下20摄氏度”,也可以读作“负20摄氏度”,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答案A解析:在水的加热过程中,热源的温度要高于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会偏大,故选A4.答案为:(1)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热胀冷缩;(2)示数;停留;上表面(3)35~42℃;38.5;38.5;39;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

解析:(1)家庭和物理实验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所以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等(2)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三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停留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由图知:体温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35℃和42℃,所以其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8.5℃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所以体温是37℃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8.5℃,体温是39℃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9℃。

5.答案: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不同点:(1)量程不同:实验用温度计是从0℃~100℃,体温计是35℃~42℃(2)分度值不同:实验用温度计是1℃,体温计是0.1℃(3)体温计上有缩口,实验用温度计无缩口(4)实验用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读数时可离开人体(5)实验用温度计使用前不用甩,体温计使用前要用力甩解析: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细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细口上升到上面的玻璃管里,读数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细口处断开,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

2025年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5年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5年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单位中,哪个是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A. 米/秒 (m/s)B. 千米/小时 (km/h)C. 厘米/秒 (cm/s)D. 英尺/秒 (ft/s)【答案】A 【解析】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因此,速度的单位为米每秒(m/s)。

2、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C. 牛顿第一定律不适用于该物体D.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答案】B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如果一个物体静止,则它要么不受外力作用,要么所受外力相互抵消,即合力为零。

因此,正确选项为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选项A并不总是正确,因为物体可以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而这些力互相平衡;选项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所有惯性参考系中的物体;选项D错误,如果物体静止,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相互抵消的情况下,其加速度也必为零。

3、当一个物体在水中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 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D. 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答案】B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时(即悬浮或者漂浮),它所受的浮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

如果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会向上加速运动;如果浮力小于重力,则物体会向下沉。

只有当两者相等时,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面哪一个公式正确描述了这一情况?A. 力× 距离 = 力× 距离B. 力 + 力臂 = 力 + 力臂C. 力× 力臂 = 力× 力臂D. 力 / 力臂 = 力 / 力臂【答案】C 【解析】杠杆的平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表述为: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各个力对支点的力矩之和为零。

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上册《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说课稿

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上册《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说课稿

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上册《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说课稿一、教材解析《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是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上册的一篇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到锐角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将会更深入地理解三角函数,并掌握求解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方法。

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锐角的定义:介绍了什么是锐角,以及锐角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2.弧度制与角度制:介绍了弧度制和角度制之间的转换关系,并且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使用弧度制求解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3.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性质:详细讲解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通过例题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特点。

4.求解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提供了一些常见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并通过练习题与学生互动,巩固概念。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锐角的定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一个角是否为锐角。

2.理解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换关系,能够在不同制度下计算角的三角函数值。

3.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4.能够求解给定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1.锐角的定义和性质。

2.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转换关系。

3.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主要有:1.弧度制和角度制的混合运用。

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计算和应用。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与导入预热(5分钟)在开始正式的教学过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温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重新回顾直角三角函数。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引入新知(10分钟)在本节课中,教师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为切入点,引入新知识。

通过简单的图示和实例,向学生介绍什么是锐角,并与直角和钝角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锐角的概念。

3. 弧度制与角度制(10分钟)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理解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转换关系。

HK沪科版 初三九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教学设计 教案)第22章 相似形(全章分课时 含反思)

HK沪科版 初三九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教学设计 教案)第22章 相似形(全章分课时 含反思)

第22章 相似形 22.1 比例线段第1课时 相似图形1.了解相似图形和相似比的概念;2.会根据条件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为相似多边形;(重点)3.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能根据相似比进行相关的计算.(难点)一、情境导入观察以下三组图形:每一组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相似图形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图形,相似的有()A .1组B .2组C .3组D .4组解析:由相似图形的概念可知,只有(1)(3)(4)形状相同.①形状相同是指一模一样,没有一点不同之处,(2)中的图形虽然都是圆柱,但是形状不相同,所以不是相似图形;②只要形状相同,即使位置不同,也应看成是相似图形,如(4)组就是这样.故选C.易错提醒:看图形是否相似,要紧扣定义“形状相同,大小可以不同”,但大小相同也是相似的一种情形.探究点二:相似多边形与相似比 【类型一】 相似多边形下列图形都相似吗?为什么?(1)所有正方形;(2)所有矩形;(3)所有菱形;(4)所有等边三角形;(5)所有等腰梯形;(6)所有等腰三角形;(7)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8)所有正五边形.解:(1)相似,因为正方形每个角都等于90°,所以对应角相等,而每个正方形的四条边长都相等,所以对应边长度的比相等;(2)不一定,虽然矩形的每个角都等于90°,对应角相等,但是对应边长度的比不一定相等,如图①;(3)不一定,每个菱形的四条边长都相等,所以两菱形的对应边长度的比相等,但是它们的对应角不一定相等,如图②,显然两个菱形的对应角是不相等的;(4)相似,因为每个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所以两个等边三角形的对应边长度的比相等,并且对应角都等于60°;(5)不一定,如图③,对应边长度的比不相等,对应角不相等;(6)不一定,如图④,对应边长度的比不相等,对应角不相等; (7)相似,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45°,45°,90°,所以对应角相等,而且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比都是1∶1∶2,所以对应边长度的比相等; (8)相似,因为正五边形的各角都等于108°,所以对应角相等,而且正五边形的各边都相等,所以对应边长度的比相等.方法总结: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也是相似多边形的判定方法,在判定两个多边形相似时,必须同时具备两点:对应角相等,对应边长度的比相等.【类型二】 相似比已知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EFGH 相似,试根据图中所给出的数据求出四边形EFGH 和四边形ABCD 的相似比.解:∵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EFGH 相似,且∠A =∠E =80°,∠B =∠F =75°, ∴AB 与EF 是对应边. ∵EF AB =68=34, ∴四边形EFGH 与四边形ABCD 的相似比为34.方法总结:找准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方法类似于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的方法.三、板书设计相似图形⎩⎪⎪⎨⎪⎪⎧相似图形: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各角分别相等、各边成 比例的两个多边形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长度的比相等判定:各角分别相等,对应边长度的比相等,二者缺一不可在探索相似多边形特征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猜想”分析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类比、反思、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体会反例的作用,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第2课时 比例线段1.知道线段的比的概念,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重点) 2.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重点) 3.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难点)一、情境导入请观察下列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这些例子都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它们之所以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图上对应的线段的长度不同.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线段的比【类型一】 根据线段的比求长度如图所示,已知M 为线段AB 上一点,AM ∶MB =3∶5,且AB =16cm ,求线段AM 、BM 的长度.解:线段AM 与MB 的比反映了这两条线段在全线段AB 中所占的份数,由AM ∶MB =3∶5可知AM =38AB ,MB =58AB .∵AB =16cm ,∴AM =38×16=6(cm),MB =58×16=10(cm).方法总结:本题也可设AM =3k ,MB =5k ,利用3k +5k =16求解更简便,这也是解这类题常用的方法.【类型二】 比例尺在比例尺为1∶5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cm ,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m.解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求解.设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x cm ,则有1∶50 000=3∶x ,解得x =150 000cm =1500m.方法总结: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实际尺寸的单位要进行恰当的转化.探究点二:成比例线段【类型一】 判断线段成比例下列四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 A .3cm ,4cm ,5cm ,6cm B .4cm ,8cm ,3cm ,5cm C .5cm ,15cm ,2cm ,6cm D .8cm ,4cm ,1cm ,3cm 解析:将每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相等的四条线段成比例.四个选项中,只有C 项排列后有25=615.故选C.方法总结: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1)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好,计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看是否相等作出判断;(2)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好,计算前后两个数的积与中间两个数的积,看是否相等作出判断.【类型二】由线段成比例求线段的长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cm,2cm,2cm,请你再给出一条线段,使得它的长与前面三条线段的长能够组成一个比例式.解:因为本题中没有明确告知是求1,2,2的第四比例项,因此所添加的线段长可能是前三个数的第四比例项,也可能不是前三个数的第四比例项,因此应进行分类讨论.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若x∶1=2∶2,则x=22;若1∶x=2∶2,则x=2;若1∶2=x∶2,则x=2;若1∶2=2∶x,则x=2 2.所以所添加的数有三种可能,可以是22,2,或2 2.方法总结:若使四个数成比例,则应满足其中两个数的比等于另外两个数的比,也可转化为其中两个数的乘积恰好等于另外两个数的乘积.三、板书设计比例线段⎩⎪⎪⎨⎪⎪⎧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即AB∶CD=m∶n或写成ABCD=mn成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b,c,d,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从丰富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和概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适时引入新知识.并通过引导学生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开拓思维,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第3课时 比例的性质与黄金分割1.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合比性质与等比性质;(重点)2.会运用比例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比例变形,并解决有关问题;(难点) 3.了解黄金分割的概念,会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求线段的比值.(难点)一、情境导入配制糖水时,通过确定糖和水的比例来确保配制糖水的浓度.若有含糖a 千克的糖水b 千克,含糖c 千克的糖水d 千克,含糖e 千克的糖水f 千克……它们的浓度相等,把这些糖水混合到一起后,浓度不变.可表示为a +c +…+m b +d +…+n =a b.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比例的性质【类型一】 比例的基本性质已知a +3b 2b =72,求a b 的值.解:解法一: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得2(a +3b )=7×2b . ∴a =4b ,∴ab=4.解法二:由a +3b 2b =72,得a +3bb =7,∴a b +3b b =a b +3=7,∴ab=4. 方法总结: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转化成等积式,再用含有其中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然后利用代入法或化成方程求解,这是解决比例问题常见的方法.【类型二】 合比性质如图,已知AB DB =ACEC.求证:(1)AD DB =AE EC ;(2)AB AC =ADAE.解析:我们可以运用证明合比性质的方法,在已知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1,便可证明(1)成立;先运用合比性质,然后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等式变形,即可证明(2)成立.证明:(1)∵AB DB =AC EC ,∴AB -DB DB =AC -EC EC ,即AD DB =AEEC;(2)∵AD DB =AE EC ,∴DB AD =EC AE .∴DB +AD AD =EC +AE AE (合比性质).∴AB AD =AC AE ,即AB AC =ADAE .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运用合比性质进行证明,理解比例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类型三】 等比性质已知正数a 、b 、c ,且a b +c =b c +a =c a +b=k ,则下列四个点中,在正比例函数y =kx 图象上的点是( )A .(1,12) B .(1,2)C .(1,-12) D .(1,-1)解析:求出k 的值是关键.∵a 、b 、c 为正数,∴a +b +c ≠0.由等比性质,得a +b +c2(a +b +c )=k ,即k =12,∴y =12x .当x =1时,y =12×1=12,∴点(1,12)在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上.故选A.方法总结:当已知条件中有连等式时,可考虑运用等比性质,前提条件是分母之和不为0.在解题时需注意这一点.探究点二:黄金分割【类型一】 利用黄金分割进行计算如果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BC =mAB ,求m 的值.解:∵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AB =BCAC =5-12.又∵BC =mAB ,∴AC =(1-m )AB ,∴(1-m )AB AB =5-12,即1-m =5-12,∴m =3-52.方法总结:运用黄金分割的概念,得出线段AC ,BC ,AB 之间的表达式,再利用BC =mAB 变形,求出m 的值.【类型二】 黄金分割的实际应用如图所示,乐器上有一根弦AB ,两个端点A 、B 固定在乐器的面板上,支撑点C是靠近点B 的黄金分割点,支撑点D 是靠近点A 的黄金分割点,若DC 的长度为d ,试求这根弦AB 的长度.解: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可知AC AB =BDAB =5-12,∴AC =BD =5-12AB ,∴AD =AB -BD =AB -5-12AB .∴CD =AC -AD =5-12AB -(AB -5-12AB )=(5-2)AB =d . ∴AB =15-2d =(5+2)d .三、板书设计比例的性质与黄金分割⎩⎪⎪⎨⎪⎪⎧比例的性质⎩⎪⎨⎪⎧基本性质合比性质等比性质黄金分割⎩⎪⎨⎪⎧定义黄金分割点:一条线段有两个黄金分割点黄金比:较长线段∶原线段=5-12∶1经历探究比例的性质和黄金分割的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提高学生探究、归纳的能力.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解决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第4课时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其推论1.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重点)2.会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其推论解决相关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梯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图是一个梯子的简图,经测量,AB=BC,AD∥BE∥CF…,那么DE和EF相等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如图,直线l1∥l2∥l3,直线AC分别交这三条直线于点A,B,C,直线DF分别交这三条直线于点D,E,F,若AB=3,DE=72,EF=4,求BC的长.解:∵直线l1∥l2∥l3,且AB=3,DE=72,EF=4,∴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ABBC=DEEF,即BC=EFDE·AB=472×3=247.方法总结: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线段长的方法:先确定图中的平行线,由此联想到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结合待求线段和已知线段写出一个含有它们的比例关系式,构造出方程,解方程求出待求线段长.探究点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的推论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边上,DE∥BC,若AD∶AB=3∶4,AE=6,则AC等于()A .3B .4C .6D .8解析:由DE ∥BC 可得AD AB =AE AC ,即34=6AC,∴AC =8.故选D.易错提醒:在由平行线推出成比例的线段的比例式时,要注意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比例式不能写错,要把对应的线段写在对应的位置上.探究点三: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作图如图,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B 的四等分点.解析:这里的四等分点的作法,不是用刻度尺去量取,而是采用尺规作图的方法,所以可考虑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去作图.解:作法:(1)作射线AC ;(2)在射线AC 上顺次截取AA 1=A 1A 2=A 2A 3=A 3A 4=任意长;(3)连接A 4B ;(4)过点A 1、A 2、A 3分别作A 4B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B 1、B 2、B 3,点B 1、B 2、B 3即为所求的四等分点.三、板书设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其推论⎩⎪⎨⎪⎧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了解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再次锻炼类比的数学思想,能把一个稍复杂的图形分成几个基本图形,锻炼识图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探索结论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说理表达能力.22.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平行线与相似三角形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掌握定义中的两个条件;(重点)2.会用“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进行计算和简单地证明.(难点)一、情境导入如图,从放大镜里看到的三角尺和原来的三角尺相似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相似三角形【类型一】利用定义判定相似三角形△ABC与△DEF的各角度数和边长如图所示,则△ABC与△DEF能否相似?说明理由.解:因为∠A=70°,∠B=60°,所以∠C=50°.因为∠F=60°,∠E=50°,所以∠D=70°.所以∠A=∠D,∠B=∠F,∠C=∠E.又因为ABDF=32,BCEF=32,ACDE=3.62.4=32,所以ABDF=BCEF=ACDE.所以△ABC∽△DFE.方法总结: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一定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应角相等,二是对应边成比例.另外在书写两个三角形相似时,一定要将对应的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上.【类型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图,已知△ABC ∽△ADE ,AE =50cm ,EC =30cm ,BC =58cm ,∠BAC =45°,∠ACB =40°,求:(1)∠AED 和∠ADE 的度数; (2)DE 的长.解:(1)∵△ABC ∽△ADE , ∴∠AED =∠ACB =40°. 在△ADE 中,∠ADE =180°-40°-45°=95°;(2)∵△ABC ∽△ADE ,∴AE AC =DE BC ,即5050+30=DE 58.∴DE =50×5850+30=36.25(cm).方法总结:当题目中有相似三角形(或能证明出相似三角形)时,首先考虑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由性质既能得到相等的角,又能得到成比例的线段.探究点二:平行线与相似三角形如图,已知在ABCD 中,E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AB =3BE ,DE 与BC 相交于点F .请找出图中各对相似三角形,并求出相应的相似比.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AD ∥BC ,∴△BEF ∽△CDF ,△BEF ∽△AED , ∴△BEF ∽△CDF ∽△AED .故当△BEF ∽△CDF 时,相似比为BE ∶CD =BE ∶AB =1∶3; 当△BEF ∽△AED 时,相似比为BE ∶AE =1∶4; 当△CDF ∽△AED 时,相似比为CD ∶AE =3∶4.已知:如图是一束光线射入室内的平面图,上檐边缘射入的光线照在距窗户2.5m处,已知窗户AB 高为2m ,B 点距地面高为1.2m ,求下檐光线的落地点N 与窗户的距离NC .解:∵AM ∥BN ,∴△NBC ∽△MAC ,∴BC AC =NC MC ,即1.23.2=NC 2.5,∴NC =1516m.三、板书设计平行线与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分别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结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 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感受相似三角形与相似多边形、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事物间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让学生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1.能正确地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重点) 2.能熟练地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难点)一、情境导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分别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那么,两个三角形至少要满足哪些条件就相似呢?能否类比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寻找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在△ABC 和△A ′B ′C ′中,∠A =∠A ′=80°,∠B =70°,∠C ′=30°,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请说明理由.解:△ABC ∽△A ′B ′C ′.理由: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得∠C=180°-∠A-∠B=180°-80°-70°=30°,所以∠A=∠A′,∠C=∠C′.故△ABC∽△A′B′C′(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方法总结:两个三角形已有一对角相等,故只要看是否还有一对角相等即可.一般地,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公共角”“对顶角”“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等隐含条件.探究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的应用【类型一】由三角形相似计算对应边的长如图所示,已知DE∥BC,DF∥AC,AD=4cm,BD=8cm,DE=5cm,求线段BF的长.解:解法一:因为DE∥BC,所以∠ADE=∠B,∠AED=∠C,所以△ADE∽△ABC,所以ADAB=DEBC,即44+8=5BC,所以BC=15cm.又因为DF∥AC,所以四边形DFCE是平行四边形,即FC=DE=5cm,所以BF=BC-FC=15-5=10(cm).解法二:因为DE∥BC,所以∠ADE=∠B.又因为DF∥AC,所以∠A=∠BDF,所以△ADE∽△DBF,所以ADDB=DEBF,即48=5BF,所以BF=10cm.方法总结:求线段的长,常通过找三角形相似得到成比例线段而求得,因此选择哪两个三角形就成了解题的关键,这就需要通过已知的线段和所求的线段分析得到.【类型二】由相似三角形确定对应边的比例关系已知:如图,△ABC的高AD、BE相交于点F,求证:AFBF=EFFD.证明:∵BE⊥AC,AD⊥BC,∴∠AEF=∠BDF=90°.又∵∠AFE=∠BFD,∴△AFE∽△BFD,∴AFBF=EFFD.方法总结:要证明AF BF =EFFD ,可以考虑比例式中四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是否相似,即考虑△AFE 与△BFD 是否相似,利用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可以证明这个结论.三、板书设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1的应用在探索活动中,要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逻辑推理意识.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重点)2.能熟练地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难点)一、情境导入画△ABC 与△A ′B ′C ′,使∠A =∠A ′,AB A ′B ′和AC A ′C ′都等于给定的值k .设法比较∠B 与∠B ′的大小(或∠C 与∠C ′的大小),判断△ABC 与△A ′B ′C ′相似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如图,已知点D 是△ABC 的边AC 上的一点,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得到△ABC ∽△BDC 的是( )A .AB ·CD =BD ·BC B .AC ·CB =CA ·CD C .BC 2=AC ·DC D .BD 2=CD ·DA解析: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不能说明两个三角形相似,若再知道成比例的两边的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才相似.本题中,∠C 是△ABC 和△BDC 的公共角,关键是找出∠C 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即CD CB =CBAC或BC 2=AC ·DC .故选C.方法总结: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根据条件适当选择方法,如本题已知有一个公共角,而它的两条夹边都能成比例,则应选择判定定理2加以判断.探究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的应用如图所示,零件的外径为a ,要求它的厚度x ,需求出内孔的直径AB ,但不能直接量出AB ,现用一个交叉长钳(两条尺长AC 和BD 相等)去量,若OA ∶OC =OB ∶OD =n ,且量得CD =b ,求厚度x .解:因为OA ∶OC =OB ∶OD ,∠AOB =∠COD ,所以△AOB ∽△COD ,故AB CD =OAOC =n ,可得AB =bn ,所以x =a -bn2.方法总结:欲求厚度x ,根据题意较易推出△AOB ∽△COD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列出关于x 的比例式,解之即可.如图,在△ABC 中,AB =8cm ,BC =16cm ,求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向点B 以1cm/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向点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 ,Q 同时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后△PBQ 与△ABC 相似?解:设经过t s 后,△PBQ 与△ABC 相似. (1)当BP BA =BQBC 时,△PBQ ∽△ABC .此时8-t 8=2t 16,解得t =4.即经过4s 后△PBQ 与△ABC 相似; (2)当BP BC =BQBA时,△PBQ ∽△CBA . 此时8-t 16=2t 8,解得t =1.6.即经过1.6s 后△PBQ 与△ABC 相似.综上所述可知,点P ,Q 同时出发,经过1.6s 或4s 后△PBQ 与△ABC 相似.易错提醒:在点运动的情况下寻找相似的条件,随着点的位置的变化,△PBQ 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既要考虑△PBQ ∽△ABC 的情况,还要考虑△PBQ ∽△CBA 的情况.要证明△PBQ 与△ABC 相似,很显然∠B 为公共角,因此可运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列方程求解,同时要注意分类讨论.三、板书设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体验分析归纳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归纳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感受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2与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SAS )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事物间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第4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重点)2.能熟练地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难点)一、情境导入如图,如果要判定△ABC 与△A ′B ′C ′相似,是不是一定需要一一验证所有的对应角和对应边的关系?可否用类似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SSS ),通过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的比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呢?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各边长都是原来三角形各边长的k 倍,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它们相等吗?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类型一】 利用三边长来判定三角形相似如图所示,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AD =3,AE =6,DE =5,BD =15,CE =3,BC =15.根据以上条件,你认为∠B =∠AED 吗?并说明理由.解:∠B =∠AED . 理由:由题意得AB =AD +BD =3+15=18, AC =AE +CE =6+3=9,AC AD =93=3,AB AE =186=3,CB DE =155=3, 所以AC AD =AB AE =CBDE,故△ABC ∽△AED ,所以∠B =∠AED .方法总结:要说明∠B =∠AED ,只需要得到△ABC ∽△AED ,根据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证得△ABC ∽△AED .【类型二】 网格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如图甲,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乙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哪一个图形?解:由甲图可知AC =12+12=2,BC =2,AB =12+33=10. 同理,图①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22; 同理,图②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2,5; 同理,图③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3;同理,图④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13.∵21=22=105=2, ∴图②中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方法总结:(1)各个图形中的三角形均为格点三角形,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各边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是否对应成比例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2)判定三边是否对应成比例,可以将三角形的三边长按大小顺序排列,然后分别计算他们对应边的比,最后由比值是否相等来确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三、板书设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入手,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推理和归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3与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SSS )的区别与联系,体会事物间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的关系.让学生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第5课时 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1.使学生了解直角三角形相似定理的证明方法并会应用;(重点) 2.继续渗透和培养学生对类比数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3.通过了解定理的证明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证明新命题的能力;(难点) 4.通过学习,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一、情境导入1.到目前为止我们总共学过几种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答:(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有几种方法?答:一个锐角对应相等或两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证明直角三角形相似?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类型一】 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的特殊方法如图,在Rt △ABC 中,∠ABC =90°,AB =4,AC =5.在Rt △A ′B ′C ′中,∠A ′C ′B ′=90°,A ′C ′=6,A ′B ′=10.求证:△ABC ∽△B ′C ′A ′.解析:先求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AC 和A ′B ′的比,再求两直角边BC 和A ′C ′的比.证明:在Rt △ABC 中,BC =AC 2-AB 2=52-42=3,∴BC A ′C ′=36=12.∵AC A ′B ′=510=12,∴BC A ′C ′=AC A ′B ′.又∵∠ABC =∠A ′C ′B ′=90°,∴Rt △ABC ∽Rt △B ′C ′A ′.【类型二】 网格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相似如图,下列四个三角形中,与△ABC 相似的是 ()解析:根据网格的特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C 各边的长度,求出三边的比,然后结合四个选项即可得解.设网格的边长是1,则AB =12+12=2,BC =12+32=10,AC =22+22=22,∴AB ∶AC ∶BC =2∶22∶10=1∶2∶5,∴△ABC 是直角三角形.∵选项A 、D 中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排除A 、D 选项;∵AB ∶BC =1∶2,B 选项中的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边长比为1∶2,C 选项中的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边长比为3∶2,∴选项B 正确.方法总结:以网格图考查的题目,要应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各图形的三角形的三边之比,这是解题的关键.探究点二:直角三角形相似的计算如图,在△ABC 中,∠C =90°,BC =16cm ,AC =12cm ,点P 从B 出发沿BC 以2cm/s 的速度向C 移动,点Q 从C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A 移动,若P 、Q 分别从B 、C。

九年级沪科版数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沪科版数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沪科版数学知识点归纳1、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九年级沪科版数学知识点归纳,|a|≥0。

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九年级沪科版数学知识点归纳,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九年级沪科版数学知识点归纳,若|a|=a九年级沪科版数学知识点归纳,则a≥0九年级沪科版数学知识点归纳;若|a|=-a,则a≤0。

2.(5)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6)圆的切线上的一点与切点之间的线段长度,称为该点到圆的切线长度;切线长度定理:圆的两条切线可以从圆外的一点画出,它们的切线长度相等。

该点和圆心之间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之间的夹角。

3.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公式,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

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5)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6)圆的切线上的一点与切点之间的线段长度,称为该点到圆的切线长度;切线长度定理:圆的两条切线可以从圆外的一点画出,它们的切线长度相等。

该点和圆心之间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之间的夹角。

九年级沪科版数学复习清单?越详细越好。

九年级上海理科版数学知识点初步认识:数轴的定义、性质、绝对值及应用。

图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圆柱、圆锥、球面的定义和性质。

并且数学复习应在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进行九年级沪科版数学知识点归纳,通过运用九年级沪科版数学知识点归纳,达到深化理解、发展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新的一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做到举一反熟练应用,避免以“练”代“复”的题海战术。

初中数学的两个分支枣-代数和几何,代数是研究“数”的,几何是研究“形”的。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四篇】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的重合(“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沪科版】初三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共39套课件912页)

【沪科版】初三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共39套课件912页)

(来自教材)
知-练
2
(邵阳)如图,某登山运动员从营地A沿坡角为30°的斜坡
AB到达山顶B,如果AB=2 000米,则他实际上升了
________米.
(来自《典中点》)
知-练
3
(凉山州)拦水坝横断面如图所示,迎水坡AB的坡比 是1∶ 3 ,坝高BC=10 m,则坡面AB的长度是( A.15 m C.10 3 m B.20 3 m D.20 m )
(来自《点拨》)
知1-讲
【例2】 在Rt△ABC中,∠C=90°,a=5,c=5 2 ,解 这个直角三角形. 导引:先画出Rt△ABC,标注已知量,根据勾股定理求 出另一条直角边,然后根据正弦(或余弦)的定义
知-讲
知识点
坡角的应用
如图是一段斜坡的横断面,建筑学中通常把斜坡起止点A、B的高度差 h与它们的水平距离l的比叫做坡度(或坡比),通常用字母i表示, 即: i=h:l ,表示坡度时,一般把比的前项取作1,如 i 1 : 5 ,如果把 图中斜坡AB与水平线AC的夹角记作α,那么 度等于锐角α的正切。
(来自《典中点(CD与AD的比)为1∶2,AC
=3 5 米,坡顶有旗杆BC,旗杆顶端B点与A点有一条彩
带相连.若AB=10米,则旗杆BC 的高度为( A.5米 C.8米 ) B.6米 D.(3+ 5 )米
(来自《典中点》)
知-讲
3 【例2】(广东)如图所示,小山岗的斜坡AC的坡度tan α= , 4
tan 26.6°≈0.50,
x 200 4 x 3

≈0.50,解得x≈300.
答:小山岗的高AB约为300 m.
(来自《点拨》)
知-练
1 (实际应用题)如图,梯形ABCD是拦水坝的横断面,AD ∥BC,斜坡CD的坡度i=1∶ 3 ,∠B=60°,AB=6 m, AD=4 m.求拦水坝的横断面ABCD的面积(结果精确到0.1 m2,参考数据: 3 ≈1.732, 2 ≈1.414).

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试题及解答参考

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试题及解答参考

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 长度B. 时间C. 质量D. 力2、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C.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D. 反射角可以大于入射角3、在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特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慢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的传播速度不变D、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会改变4、关于力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C、力可以脱离物体单独存在D、力的单位是千克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2米,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 2 m/s²B. 4 m/s²C. 6 m/s²D. 8 m/s²6、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第2秒末的速度是:A. 4 m/sB. 9 m/sC. 16 m/sD. 25 m/s7、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能量转化的是:A、摩擦生热B、电流做功C、物体下落D、物体受力8、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光的传播,描述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增加C、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时,光速不变9、在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B、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成像特点是正立、等大、虚像。

C、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D、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成像是倒立的实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关于物理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无关。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秋季开学收心训练及详解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秋季开学收心训练及详解

2024年秋开学考九年级试物理试题及详解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关于水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500mL水的质量为0.5kgB. 水结成冰后,其体积会增大C. 水的沸点不会超过100℃D. 水倒去一半后,其比热容不变2. 伴随着城区内环高架路、鲁南高铁济宁北站、大安机场的建成使用,济宁进入高铁、高架、高速、航空的立体交通“快时代”。

结合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雨雾冰雪提示牌提醒减速慢行,原因是雨雪路面摩擦力消失B. 在高架路旁安装隔音墙,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 设置安全线的原因是列车高速行驶时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D. 车辆沿坡形通道向上行驶过程中,其重力势能不变3. 图中,小灯泡1L、2L的额定电压相同。

闭合开关后,发现1L比2L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1L 的额定功率比2L 的额定功率大B. 1L 两端电压比2L 两端电压小C. 1L 的电阻比2L 的电阻大D. 通过1L 的电流比通过2L 的电流小4. 下列与数据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频率为610Hz 的电磁波一定比510Hz 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快B. 功率为100kW 的机械一定比60kW 的机械做的功多C. 热值为73.710J /kg ⨯的燃料一定比73.010J /kg ⨯的燃料放热多D. 质量为50kg 物体一定比20kg 的物体的惯性大5. 下图是物理课本中的四幅图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 滑轮是动滑轮B. 绕原子核运动的是质子的C. 甲导线为火线D. d端为电源正极6. 在学习交流活动中,小明收集了一些观点:①人站在平面镜前,当走近平面镜时,他的像变大;②重力为5N的水能浮起重力为10N的物体;③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④海拔高度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越大;⑤两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⑥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基本单位是:A、千克(kg)B、牛顿(N)C、焦耳(J)D、瓦特(W)2、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线的传播速度不变B、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线不会发生折射现象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而单独存在。

B、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C、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物体的重心。

4、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B、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C、当物体在液体中悬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D、物体在液体中下沉,说明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5、在下列情况中,哪个物体受到的力不是一对平衡力?A. 水平桌面上静止的书B. 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C. 在空中匀速下降的降落伞D. 加速上升的火箭6、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所有外力,则该物体将会如何运动?A. 立即停止B. 减速直至停止C. 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D. 加速运动7、下列关于声音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B、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动的幅度有关C、音色是指声音的质地,与振动的波形有关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一定,与频率、振幅有关8、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一定在变化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一定相等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9、当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若撤去所有外力,则该物体将会:A. 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B. 逐渐减速直至停止C. 做加速直线运动D. 立即停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以下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0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 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 请一起努力, 写一份教学计划吧。

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欢迎阅读与收藏。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构成: 九(4)班共有学生28人。

优生名单: 蔡旺, 叶向阳等。

学困生15人之多。

九(6)班学生共28人, 复读1人。

优秀人数10人左右, 学困生6人。

2.成绩分析: 从上学年考试成绩来看, 九(4)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较差, 物理成绩很不理想, 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

二是物理计算能力不强。

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 本期工作的重点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如果能突破这两个问题, 那么学生的物理成绩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九(6)班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的较好, 期末平均将近83分。

3、学生思想状况: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 心思未放在学习上, 纪律性也较差, 但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 爱动手动脑, 教师充分把握住这一特点, 将这部分差生规范过来, 认真搞好物理学科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

在内容上, 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潜能, 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 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 在知识选材上, 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 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

在处理方法上, 适当加强观察实验, 力求生动活泼, 既能掌握知识, 又能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 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 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沪科版数学初三上学期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沪科版数学初三上学期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沪科版数学初三上学期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1B、πC、3D、√4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且顶点坐标为(2,-3),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A、y = -(x-2)^2 - 3B、y = (x-2)^2 - 3C、y = -(x+2)^2 + 3D、y = (x+2)^2 + 3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厘米,腰长为5厘米,则此等腰三角形的高是多少?A.(√21)厘米B.(√23)厘米C. 4厘米D. 6厘米4、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0%,那么其面积增加了多少百分比?A. 30%B. 60%C. 69%D. 90%3、题目的答案是(√21)厘米,即选项 A 是正确的。

解析中的表述稍有不准确,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利用勾股定理得出(ℎ=√52−42=√25−16=√9=3)厘米,但基于给定的选项,正确答案实际应为(ℎ=√21)厘米。

4、题目的答案确实是增加了 69% ,即选项 C 是正确的。

5、在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1B、πC、√9D、e6、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那么以下哪个条件一定成立?()A、a = 0B、b^2 - 4ac > 0C、a + b + c = 0D、a - b + c = 07、题目:设函数(f(x)=3x2−4x+5),则(f(−1))的值是多少?A. 12B. 10C. 8D. 68、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 P(3, y) 到 x 轴的距离等于它到 y 轴的距离,则 y 的值是多少?A. 3B. -3C. ±3D. 无法确定9、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A、(-2,-3)B、(2,-3)C、(2,3)D、(-2,3)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已知(a)和(b)是方程(x2−5x+6=0)的两个根,则(a+b)的值为______ 。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沪科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十二、十三章(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

5.难度系数:0.8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正确)1.如图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Ⅰ和ⅠB.Ⅰ和ⅠC.Ⅰ和ⅠD.Ⅰ和Ⅰ【答案】D【解析】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液体,故Ⅰ错误;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仍浸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Ⅰ正确;Ⅰ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故Ⅰ错误;ⅠⅠ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ⅠⅠ错误,Ⅰ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Ⅰ和Ⅰ,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初夏雾笼山峦C.秋冬气凝成霜D.冬天滴水成冰【答案】B【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水的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D.固态冰是液态水的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现代建筑装修中出现一种新材料,在墙体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这种固体材料,当室温超过某个温度时它开始熔化,当温度低于某个温度时它开始凝固,使建筑物室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表示该材料的熔化图像的是()A.B.C.D.【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该材料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即有熔点,是晶体,所以,该材料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完后温度继续升高,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2022年秋沪科版九年级化学全册(遵义专版)作业课件:第1章复习突破

2022年秋沪科版九年级化学全册(遵义专版)作业课件:第1章复习突破
(4)王方同学为了探究稀盐酸的性质,需要准确量取5 mL稀盐酸,并进行加
热,她需要向监考老师提出补充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
14.小芳通过学习已知碳酸氢铵在试管中加热能生成三种物质:氨气、水和 二氧化碳,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她在家里化肥袋中取少量 碳酸氢铵,利用家里的碗、酒精炉、玻璃片等用品,还有家里准备做房子用 的石灰水,完成了这一探究实验。 她的设计方案如下,请你帮助她完成实验报告。
D
3.(2017·青岛)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C)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D
5.下列物质中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是(
)
A.二氧化碳(CO2) B.水(H2O) C.氯化铵(NH4Cl) D.铜绿[Cu2(OH)2CO3]
6.实验操作顺序是确保化学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有关实 B
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后加质量大的砝码 C.用胶头滴管取液体时,先捏胶头再将滴管伸入液体中 D.调节天平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再调节平衡螺母
)C
①甲同学可能未将瓶塞塞紧 ②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 ③乙同学可能没有 夹紧止水夹,红磷燃烧时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 ,塞紧瓶塞前已有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
11.肖红同学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云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变成 和 形成的;雪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变成 形成的;雨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变成 形成的;而且露、雾的形成与 类似;霜的形成与 类似。

★2、)自然界中的固体分为 和 。

常见的晶体有 、 等,常见的非晶体有 、 等,★3、)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熔化,例如: ;其中晶体在熔化时有 ,而非晶体在熔化没有 。

★4、)画出晶体、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图像,并指出熔点★5、)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汽化,例如: ;其中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

★6、)画出物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像,并指出沸点★7、)读温度计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 ,如果俯视,读数偏 ;如果仰视,读数偏 。

而且温度计的 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同时 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取出来读。

★8、)冰的熔点是 ,水的沸点是 。

其中熔点会受杂质和 的影响。

★9、)高度越高,气压越 ,沸点也 低。

★10、)物态变化中吸热过程有 、 、 。

★1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

★12、)蒸发和沸腾的相同和不同点相同点:蒸发和沸腾都是 过程,而且它们都要 热。

不同点:(1)剧烈程度不同, 剧烈, 不剧烈(2)发生部位不同,蒸发只发生在液体 ,而沸腾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3)温度条件不同, 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 只在沸点下发生。

★13、)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升华,例如: 。

★14、)人工降雨的过程:先利用干冰 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然后小冰晶 就形成了雨。

15、)16、)如图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 )17、)将湿衣服挂在向阳的地方,是为了提高液体的_______,从而加快衣服上水分的蒸发.18、) “神舟五号”发射时,“长江二号F 型”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19、)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不能适应时,会出现体温升高、头痛、眩晕、恶心等中暑症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可以缓解症状,其道理是:_____________.20、)湿衣服在通风向阳处比在阴凉密闭的房间里干得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21、)为使潮湿的衣服尽快变干,你可采取哪些不同的措施:①_____ _______; ②_____ _______; ③________ ____.22、)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 )O 温度 晶体熔化 时间 O 温度 非晶体熔化 时间 O 温度 时间 液体沸腾A B C D A B C DA 、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B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人冰箱的冷藏室内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23、)炎热的夏天,打天电风扇,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 、电风扇吹来的风降低了人周围空气的温度B 、电风扇吹采的是凉风C 、吹风加快了汗水的蒸发,蒸发有致冷作用D 、电风扇有制冷的效果24、)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 、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 、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D 、蒸发是平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25、)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 、B 、C 、D 四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下图所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26、)(多选)下图中,小烧杯A 和大烧杯B 内都装有水,A 与B 不接触,把B 放在火上加热,使B 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 )A 、烧杯A 内的水会沸腾B 、烧杯A 内的水不会沸腾C 、烧杯A 内的水会逐渐减少D 、烧杯A 内的水不会减少27、)“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水就一定会沸腾起来.”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8、)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 )、(b )所示.则图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实验小组还得到下列数据(见下表):(1)从记录的数据看,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分钟时的数据; (2)从记录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29、)物态变化中放热过程有 、 、 。

★30、)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凝固,例如: 。

其中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

★31、)画出晶体、非晶体凝固时温度变化的图像,并指出凝固点★32、)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液化,例如: 。

★33、)液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其中 对任何气体都适用。

★34、)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凝华,例如: 。

★35、)熔化: 态变为 态, 热。

举例:凝固: 态变为 态, 热。

举例:汽化: 态变为 态, 热。

举例:液化: 态变为 态, 热。

举例:升华: 态变为 态, 热。

举例:(a ) (b )O 温度 晶体凝固 时间 O 温度非晶体凝固时间凝华:态变为态,热。

举例:★36、)指出下列自然现象分别属于那些物态变化雪()霜()雾凇()雾()露水()雨()云()冰雹()★37、)电冰箱使用时,在冷冻室发生过程,在冷凝器中发生过程。

★38、)灯丝变细是过程,灯泡变黑是过程。

39、)同一种晶体,它的凝固点和____________相同,给冰水合物缓慢加热,当冰未完全熔化之前,水的温度___ _0℃.(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融雪天比下雪天更冷,这是因为雪熔化要_____热。

40、)某种物质熔点为232℃,在这种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状态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41、)如图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

(2)AB段图像表示的是_______态,BC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过程,这段过程中___________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___________。

CD段表示的是______态,DE段表示的是_______态,EF段表示的是________过程,锡必须向外____________,FG表示的是___________态。

(3)锡熔化过程经过_________分钟,在3—6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9—12分钟内锡处于_______过程,锡在3—6分钟内与9—11分钟内的不同点在于______ 。

42、)下图所示的图像中,晶体的凝固图像是()A.B.C.D.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下降C、任何物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D、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44、)将在熔化过程中的冰放到0℃的恒温箱后()A、冰继续熔化B、冰不能继续熔化,原来的冰熔化成的水在开始凝固C、冰不继续熔化,水也不凝固D、如果冰的质量太少,它将继续熔化45、)把500克0℃的水和100克0℃的冰混合,空气温度也为0℃,则( )A、有少量水结冰B、水不结冰,冰也不化为水C、有少量冰化成水D、以上说法均有可能46、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纯金掉入铜水中不会熔化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D、在-265℃时,氢气是固态47、)烧红的铁件放入冷水时升腾起一团“白气”,这个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和________.48、)夏天,自来水管外有“出汗”的现象,这是空气的_________遇冷后发生的________现象。

49、)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夏天,剥去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B、洒在教室地上的水变干C、放人冰箱冷室的矿泉水结成了冰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50、)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燥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采.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51、)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于高温钨丝的产生的钨蒸气又在较低温度灯泡内壁上发生_____的缘故.52、)在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C、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D、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53、)下列各种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升华现象()A、夏天湿的衣服变干B、卫生球放一段时间后变小C、霜的形成D、露的形成54、)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C、早晨有浓雾D、洒在地上的水干了55、)寒冷的冬天清晨,在居住的房间里常可看见窗上有冰花,这是由于室外很冷,所以()A、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先变为水,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在玻璃内表面结成了冰。

B、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先变为水,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在玻璃外表面结成了冰。

C、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凝华为冰,附在玻璃的内表面。

D、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凝华为冰,附在玻璃的外表面。

56、)某年,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现象.为缓解旱情,我省曾多次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气便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57、)吃冰棒和在皮肤上擦酒精,都能感到凉爽,前者是因为冰棒 _______ (填状态变化名称)需要 ___ 热,后者是因为酒精______ (填状态变化名称)需要 _______ 热量。

58、)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如图所示。

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异。

其原因是:_________。

59、)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吊扇下吹风,温度计的示数将()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60、)在一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0C和1000C,把它们分别装在两只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A、试管中的水和酒精都会沸腾B、试管中的水会沸腾,酒精不会沸腾C、试管中的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D、水和酒精都不会沸腾61、)被100 0C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 0C的沸水烫伤要严重,这是因为()A、水蒸气含有的热量多B、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高C、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D、水蒸气的流动更快62、)在探究水的沸点的实验中:(1)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下图中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2)当水沸腾的时候,小明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