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精选医学文档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般是指患者在心脏相对正常或无全身性严重致命性疾病情况下,在未能估汁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为心脏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
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及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而导致死亡。
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若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有可能使之获得新生,这些措施称为心肺脑复苏(cardk)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其中脑复苏是关键。
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这应称之为“心脏停搏”,而非“骤停”。
如晚期癌症病人临终消耗致死,心脏停搏是必然结果,这类病人当然不是心肺复苏急救的对象。
而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病人虽处于“临床死亡”状态,但经过积极抢救,完全有可能复苏并恢复健康生活。
[ 病因与发病机制]一、心脏骤停的病因任何一种疾病或意外均可导致心脏骤停,但一般将其分为两大类,即由心脏本身的病变引起的所谓心源性心脏骤停和由其它因素和病变引起的非心源性心脏骤停。
(一)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血管疾病是心脏骤停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原因。
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l)的早期。
在西方国家心脏性猝死中至少80%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所致;其余20%是由其它心血管疾病所引起,如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马凡综合征、心肌病(其中以肥厚型者最多见,扩张型者次之)、心肌炎、心脏瓣膜损害(如主动脉瓣病变及二尖瓣脱垂)、原发性电生理紊乱(如窦房结病变、预激综合征及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详见表99—1。
(二)非心源性心脏骤停1.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严重的钾代谢紊乱易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而引起心脏骤停。
高血钾(血清钾>6.5retool/I,)时,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脏自律性,引起心室内传导阻滞,心室自主心律或缓慢的心室颤动而发生心脏骤停;严重低血钾可引起多源性室早,反复发作的短阵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颤动,均可致心脏骤停。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五章心搏骤停及心肺脑复苏教案
教案单位:护理学院教研室:临床综合教研室姓名: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急救护理学英文名称Emergency Nursing课程简介《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等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的学科,也是护理学专业本科护生的必修课程。
其内容涉及范围广,与医学、护理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各科护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好本门课程是胜任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范畴,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
掌握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必需严肃认真地备课,精通本学科的内容,同时必需熟悉相关课程,教学中做到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2、教师必需深入研究教学法,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分层次分专业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材选用《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关青主编参考书籍与常用网地址参考书籍:网络课件与常用网址:授课章节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授课对象2010级护本1班学时 2 时间第5周授课地点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2、基础生命支持的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及注意事项,成人与婴、幼儿基础生命支持的区别,电复律方法及注意事项。
3、心肺复苏的有效标志。
熟悉:1、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氧疗及人工通气方法、常用药物适应症及用法。
2、脑复苏常用药物及护理措施,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第六章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BLS(CAB)
人工呼吸 : 口对口: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 “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 廓明显抬起,8-10次/分→松口、松鼻→气 体呼出,胸廓回落 避免过度通气
心肺复苏—BLS(CAB)
小儿心脏骤停 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 溺水、感染,中毒等 窒息是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直接原因
环或2min评估脉搏、呼吸一次
当5个循环结束后先评估颈动脉搏动,如果没有马上继续第二个5个循环, 如果颈动脉搏动恢复,呼吸恢复,评估瞳孔、肢端等,将病人安置成复原 体位。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触摸到颈动脉搏动 收缩压大于60mmhg
自主呼吸恢复
瞳孔缩小有对光反射。 面色、口唇、甲床、皮肤颜色转为 红润。
开放气道: 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 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 见原因。开放气道时应先去除 气道内异物。如无颈部创伤, 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 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 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 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 液体分泌物。 ●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外伤时)
心肺复苏—BLS(CAB)
按压方式:单手掌根或 双手掌根重叠 按压深度:胸廓前后径的 1/3—1/2
婴儿的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 下方水平 按压方式:双手拇指重叠 中指与无名指 按压深度:胸廓前后径的 1/3—1/2
六、开放气道(Airway , A )
开放气道前清理口鼻
腔可见异物。
开放气道
仰头举颏法
双手抬颌法 脊椎损伤时,专业人员用
的患者中,发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者均为有目 击的心脏骤停,且初始心律是室颤(VF)或无脉 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在这些患者中,基本 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心肺复苏最新指南(2018)(20200610021545)
AHA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2017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指南更新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使其循环、呼吸系统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或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心脏骤停。
2017年11月6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官网及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
新版指南在《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强调,主要包括调度员协助的CPR、旁观者参与的CPR、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的CPR、心脏骤停后CPR、胸外按压—通气比例5个部分。
以下进行这几个方面新旧版本的比较1、调度员协助的CPR(Dispatch-assisted CPR)2017AHA更新:建议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旁观者参与的CPR(Bystander CPR)2.1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2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3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对其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Ⅱ a C-LD)。
(就国目前的紧急医疗服务体系而言,由调度员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形式还不理想,同时,由于心肺复苏术普及度低以及相关培训的规程度不足从而导致民众参与意愿及救助能力都有待提升,从而导致由“旁观者参与的CPR”的局面还有待长期发展。
最新版2018心肺复苏指南
胸外按压的位置
胸骨中下 1/3交界处
患者平仰卧在 坚硬的平面上
为了快速确定按压位置,可采取 两乳头连线中点的办法
胸外按压的方法
左手的掌根 部放在按压 区,右手重 叠在左手背 上,两手手 指 (扣在一 起)离开胸壁。 双肩正对人 胸骨上方, 两肩、臂、
以掌跟按压
胸外按压的方法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四、胸外心脏按压
单纯胸外按压
强调“用力按,快速按,不间断” 对于心脏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
按压的CPR和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 CPR存活率相近
按压体位
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 地上,如为软床,身下 应放一木板,以保证按 压有效,但不要为了找 木板而延误抢救时间
抢救者应紧靠患者胸 部一侧,为保证按压 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 骨,抢救者可根据患
心肺脑复苏(CPCR)
2015指南:两条生存链(院内和院外)
生存链一分为二的意义
• 院外心脏骤停的生存链与2010年版指南相同,强调及时识别和 呼救,胸外按压为主,尽早除颤,等待专业团队赶到后,尽早 送到医院。
• 调度员识别濒死喘息 调度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以帮助旁观 者认识到濒死喘息是心脏骤停的一种表现。调度员还应了解, 短暂的全身性癫痫发作可能是心脏骤停的首发表现。总之,除 派出专业急救人员外,调度员应直接询问旁观者,患者是否有 反应和呼吸是否正常,以确认患者是否发生心脏骤停并指导旁 观者实施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代替
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2005)
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心室纤颤
心脏停搏
电机械分离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早S)期识别、启动EMS
2018年心肺复苏操作指南
• 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为“4~6分钟”
CPR成功率与开始抢救的时间密切相关
从理论上来说,对于心源性猝死者,每分钟大约10%的正相关性: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8分钟实施CPR--成功率约20%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颈动脉及自主呼吸恢复,复苏抢救成功,继续下一步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操作完毕。为患者摆好体位。
心肺复苏有效表现
1、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为红润。 2、恢复可以探明的脉搏搏动、自主呼吸 3、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4、肱动脉收缩压≥60mmhg 5、伤病员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
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
第五步:人工呼吸
• 口对口人工呼吸要点:
B
• (1)口完全包住患者口唇,防止漏气
• (2)吹气时捏鼻,呼气时松鼻。 • (3)连续吹气2口,每次送气1秒、间隔2秒。
• (4)吹气与呼气时间相等1:1
• (5)有效指征:以胸廓抬起为有效。 • (6) 潮气量500-600ml(正常呼吸即可)
• (7) 未见明显的胸廓隆起时,重新开放气道,再做一次人工呼吸。
白金 时间1分钟内,
黄金时间4分钟, 白银时间4-8分钟,
白布单时间8-10分钟后
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
1)突然意识丧失,面色死灰 2)瞳孔散大
3)呼吸停止或成喘息样呼吸
4)大动脉搏动消失 5)心前区搏动及心音消失 6)皮肤苍白或发绀 7)有外伤者伤口不出血。
二、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 1、首先判断: ⑴ 现场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⑵ 是否昏迷、呼吸正常吗? • 2、呼救与摆放体位: ⑶ 确定昏迷立即呼救 ⑷ 摆放仰卧体位,解开上衣 • 3、开始徒手心肺复苏 :⑸ C胸外按压 ⑹ A开放气道 ⑺ B口对口人工呼吸 • 4、如果现场有AED: ⑻ 必需尽快实施电除颤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PPT医学课件
开放气道---双手托颌法
抢救者用双手从两侧抓紧病人的双下颌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即可打 开气道。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以下颌上提为主,不能将病人头部后仰及左 右转动。注意,颈部有外伤者只能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不宜采用仰头举颏 法和仰头抬颈法,以避免进一步脊髓损伤。
开放气道---仰头抬颈法
临床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也可治疗荨麻疹、枯草热 及鼻粘膜或齿龈出血。
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也可用于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支气 管哮喘、荨麻疹)的治疗。
与局麻药合用有利局部止血和延长药效
用法用量
1.常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由于该品具有兴奋心肌、 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 呼吸困难等症状。皮下注射或肌注0.5~1mg,也可用于0.1~0.5mg缓慢静注 (以等渗盐水稀释到10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 500~1000ml)。
• 方法:空心拳 、距胸壁20-25cm高度垂直向下捶击心前区1-2次、每 次间隔1-2秒
• 注意事项:
• 1、不可反复 • 2、用力适中 • 3、婴幼儿禁用
胸外心脏按压
• 传统的观点是“心泵机制”,即在胸外按压时,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 间挤压,使左右心室受压而泵出血液;放松压迫后,心室舒张,血液 回心。
2.抢救心脏骤停;可用于由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药物中毒或心脏传导阻滞等 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以0.25~0.5mg心内注射,同时作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和 纠正酸血症。对电击引起的心脏骤停,亦可用该品配合电除颤器或利多卡因等进行 抢救。
3.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迅速但不持久。皮下注射0.25~0.5mg,3~5分 钟即见效,但仅能维持1小时。必要时可重复注射1次。
7.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脑保护措施
• 亚低温治疗 • 脱水疗法 • 高压氧 • 钙拮抗剂
• 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
监测CVP
复苏后的监测
1、维持酸碱平衡 2、循环系统:ECG,P,HR,BP,CVP,末梢循环 3、呼吸系统:呼吸道通畅,肺部并发症,呼吸机 4、脑缺氧的监护:头部温度,神志,瞳孔,肢体活动
5、肾功能:尿液(量,颜色,比重);肾功能监测
D 除颤
• 胸外电击除颤的位置常为前侧位:即前电极置于胸骨右侧锁骨下方,侧 电极在左侧第4—5肋间(左乳头)左侧,电极中心在腋中线上。 • 电击能量:首次200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
除颤步骤
• 打开电源
•
• •
粘贴电极板
选择能量 离开病人按电击按钮
复苏效果的判断
一、复苏有效的指标:
,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概述:
猝死:是指平素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中的患者,突然发生意 料之外的循环、呼吸停止,在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 心脏猝死抢救成功率是全世界最高(74%)
Las Vegas 的经验
重视:当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都会放置心脏除
颤仪等急救设施
普及:当地法律规定年满18岁的青年都要学会急
频率:100次/min 按压/放松时间:50% 按压/呼吸比:30:2 原规定:单人15:2,双人5:1
中间不换手
闭式按压常见的错误:
按压时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按在胸壁上,易导致肋骨或肋骨软 骨交界处骨折 按压定位不正确,向下错位易导致剑突折断损伤肝脏,向两侧错位易导 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导致气胸、血胸 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按压力量减弱,达不到4~5cm
LMA一入位,一个通畅安全的呼吸道就形成了.
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
The ABC’s of CPR
• A: Airway • B: Breathing • C: Circulation
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解读---概 论
• 本指南的新进展
➢ 删除了非专业急救者开始胸外按压之前的生命 体征评估:对非专业急救者的培训改为遇到呼吸 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先进行2 次人工呼吸后立 即开始胸外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不得要领
胸外心脏按压
✓ 按压部位 ✓ 按压深度 ✓ 按压频率 ✓ 按压姿势 ✓ 按压与通气比
判断抢救环境
• 判定事发地点是否易于就地抢救
启动EMS系统与取得AED
If a lone rescuer finds an unresponsive adult (ie, no movement or response to stimulation), the rescuer should activate the EMS system (phone 911), get an AED (if available), and return to the victim to provide CPR and defibrillation if needed. When 2 or more rescuers are present, one rescuer should begin the steps of CPR while a second rescuer activates the EMS system and gets the AED. If the emergency occurs in a facility with an established medical response system, notify that system instead of the EMS system.
心肺复苏最新指南(2018)
AHA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2017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指南更新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使其循环、呼吸系统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或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心脏骤停。
2017年11月6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官网及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
新版指南在《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强调,主要包括调度员协助的CPR、旁观者参与的CPR、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的CPR、心脏骤停后CPR、胸外按压—通气比例5个部分。
以下进行这几个方面新旧版本的比较1、调度员协助的CPR(Dispatch-assisted CPR)2017AHA更新:建议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旁观者参与的CPR(Bystander CPR)2.1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2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3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对其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Ⅱa C-LD)。
(就国内目前的紧急医疗服务体系而言,由调度员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形式还不理想,同时,由于心肺复苏术普及度低以及相关培训的规范程度不足从而导致民众参与意愿及救助能力都有待提升,从而导致由“旁观者参与的CPR”的局面还有待长期发展。
急救护理学_课程课件_6.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文档资料
(二)心脏停搏(心室静止):
心电图呈一直线
(三)心电-机械分离 :指心肌仍有电生理活
动而无有效的机械功能,断续出现缓慢而极微弱
且不完整的“收缩”情况,心电图上有间断出现 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20- 30次/分,此时心肌无收缩排血功能,心脏听诊 时听不到心音,周围动脉扪不到搏动。
(一)心室颤动
重肺气肿、心包填塞者;②经常规胸外心脏 按压10~15分钟(最多不超过20分钟)无效 者;③胸外心脏按压时的舒张压小于 40mmHg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ALS 主要指在BLS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及 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 环,它是心脏骤停后5-10分钟的第二个处 理阶段,一般在医疗单位中进行.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进一步心脏生命支持ABCD四步法 A(Airway)确定初次开放气道技术和通气 是否适当,必要时,气管内插管; B(Breathing)评估气管内插管通气是否充 分,经气管内导管作正压通气; C(Circulation)连接心电监护,电除颤,开
放静脉通路,给抗心律失常药; D(Differential diagnosis)识别心搏骤停
天后可自行缓解 6 开胸除颤时,电极直接放在心脏前后壁。
检验除颤的效果
除颤之后先进行CPR,然后再检查脉搏 即:除颤→ 2分钟的CPR → 检查脉搏
C:心脏循环支持
2)静脉通道的建立:
首选外周静脉,如肘前静脉、颈外静脉。 在紧急情况下,亦可行中心静脉置管。
目的:①保证复苏用药或液体迅速、准 确进入血液循环及主要脏器; ②获取静脉 血进行实验室检查; ③将导管插入中心循 环,进行血液动力学或病理生理学监测。
利多卡因。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
60年代时,William Kouwenhoven 等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 文章。
口对口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的结合, 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法,构成现代复苏 的三大要素。
1966年全美复苏会议对CPR技术加以
心泵 胸泵
并存
心泵机制
按压时压迫心脏排血 主动脉瓣开放 二、三尖瓣关闭
放松时心腔舒张复原 主动脉瓣关闭 二、三尖瓣开放 静脉血被动吸回心脏
胸泵机制
按压使胸内压上升 主动瓣开放排血 静脉壁压陷、静脉瓣关闭
放松时、胸内压降为零 主动脉瓣关闭 静脉血回流心脏
胸泵机制(压力单位mmHg)
按压时
心脏骤停的诊断
1.意识丧失 突然意识丧失、昏迷(心脏骤停10-20
秒出现),常伴全身抽搐。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或临终呼吸,多发于心脏停搏
30秒后。 4.双侧瞳孔散大(30-40秒出现)。 5.面色苍白、紫绀
以上各点以 突然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
最为重要。一旦考虑心脏骤停,立即行CPR
心肺复苏的基本理论--
有关的病理生理变化
1.酸中毒:
CO2潴留-呼吸性酸中毒。 缺氧-酸性产物蓄积-代谢性酸中毒。
2.低氧血症
低通气量、无效死腔增加、肺泡弥散不足,通气量与血 灌注分布不协调、动—静脉流增加
3. 代谢紊乱
缺氧时糖转为无氧酵解,ATP的产生仅相当于有氧氧化 的1/19-1/20。缺氧继续加剧时,无氧酵解也只能维持4 -6分钟。如果无氧酵解停止,能量来源即断绝,细胞则 不能维持存活。从而引起各器官功能障碍和全身代谢紊乱。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课件
请注意,心脏骤停是一种危急状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急 救措施至关重要。在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来的过程中, 进行心肺复苏术和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步骤。
02
心肺复苏术(CPR)
CPR的原理和重要性
原理
CPR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 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保护重 要脏器功能,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 是心血管系统的检查,有 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心脏 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防范意外
注意个人安全,遵守交通 规则,避免高风险活动, 以减少意外事故导致的心 脏骤停。
心肺复苏术的普及与培训
公众教育
加强对公众的心肺复苏术知识普及,通过宣传资料、讲座、培训课 程等方式,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
注意事项
• 保持按压深度和频率的稳定,避免过度 按压或不足按压。
• 人工呼吸时要确保气道充分开放,避免 漏气或吹气不足。
CPR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 在进行CPR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救治措施。
CPR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常见错误
• 忽略判断意识和呼吸的步骤,直接进行 CPR。
• 胸外按压时双手位置不正确,影响按压 效果。
CPR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01
• 人工呼吸时吹气量不足或漏气, 导致氧气供应不充分。
02
• 忘记呼叫急救或延误呼叫急救 的时间,影响患者救治效果。
03
高级生命支持(ALS)
ALS的介入时机和目的
介入时机
在基础生命支持(BLS)措施无法恢复自主循环时,应尽早启动ALS。通常在 心脏骤停后的几分钟内,BLS措施难以见效,这时需要ALS介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钾离子堆积,使心肌兴奋性 增加 ⑵正常心肌和缺血心肌间 的损伤电位,可以穿越不能激 动的裂隙,形成的电流可使潜 在的有起搏功能细胞舒张期自 动除极增加,从而启动或触发 心律失常 ⑶深浅不同层次上的浦肯野 氏纤维受到缺血的影响不同, 可产生微折返,以及缺血的代
易低血钾、低血钙、低血镁等 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或抗心律 失常药物等影响。心力衰竭时, β肾上腺素能刺激或内源性 质代谢产物释放可干扰钠离子 通道的失活,从而内向钠离子 流增加。在长平台期,这样的 内向电流倾向于产生后除极化 介导的触发活动,导致心律失 常。衰竭心肌不同区段,钾离
心脏性及非心脏性两类,而心 脏性猝死或心脏骤停是指原为 健康人或在病情显著改善过程 中的患者,因心脏原因引起突 然和意外的死亡,它占猝死 70%。而心脏性猝死中冠心病 占70%,其它心脏病20%, 如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脱 垂、主动脉瓣疾病等,另10% 心脏无器质性改变,交感神经
60年代,国际心脏病学会 和WHO提出猝死定义:突然 未能预期的死亡,为即刻死亡, 或从急性症状及体征发生后24 小时内的死亡 70年代,WHO猝死定义: 看来健康人,或病情平稳或正 在好转患者,在6小时内意想 不到地发生非暴力性死亡 80年代,Goldstein建议,
各种支气管及肺感染, 以及呼吸道阻塞均可由于低 氧血症和儿茶酚胺过度释放 而引起心脏骤停。在支气管 哮喘,迷走神经介导的低血 压和心动过缓;β受体激动 剂的使用。突发的窒息性哮 喘,由于严重支气管痉挛或 呼吸停止引起心脏骤停
别是有其它致心律失常因素如 电解质紊乱时,更易发生心律 失常。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所致 Q—T间期延长可引起致命性心 律失常。脑梗死或蛛网膜下腔 出血伴发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引起除极和复极异常,从而心 肌电生理紊乱,导致心脏骤停。 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降低可预 示室颤和猝死发生。这些事实
心脏骤停的起始心律,亦 可发生于复苏中或除颤后,或 未能复苏成功患者临终前的终 末心律,常见以下原因 1.低氧和高碳酸血症 2.药物作用:洋地黄、肾上 腺素能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抗心律失常药物等通过对心肌 抑制、窦房结、房室结及传导 系统的抑制,以及自主神经功
3.中毒和毒素 一氧化碳中毒、铅中毒等可 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 过缓甚至触发室性心律紊乱。 白喉毒素可直接损害心脏组织 导致各种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毒蛇毒液可致房室传导阻滞
(四)创伤 意外伤害所致猝死为非心 原性猝死。各种创伤均可导致 心脏骤停,而肢体创伤所致急 性肺脂肪栓塞和急性肺血栓栓 塞是猝死的又一原因。创伤时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电解质紊 乱、代谢失常以及合并的多器 官功能衰竭均与猝死有关
高血钾等,可致严重心律失常。 Q—T间期延长可见于甲状腺功 能低下
(六)中毒 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可 卡因、甲苯、酒精、氮仿、合成 的类固酵、三环抗抑郁药等药物 中毒可致严重致命的心律失常
缺血缺氧是心肌兴奋-收缩脱耦 联的基本原因 (2)细胞内酸中毒:缺氧 无氧代谢,乳酸增加,细胞内 pH降低,造成酸中毒。氢离子 阻碍钙通道的开放,增加肌浆 网与钙离子的亲合力,使心肌 兴奋时肌浆网释放钙不足,造 成细胞浆钙离子减少。氢离于 抑制肌球蛋白ATP酶活性,抑 制ATP水解供能,与钙离子竞
目前,我国多采用WHO 6 小时的诊断标准,但从猝死的 突发和意外性而言,多数心脏 病专家将1小时作为心脏性猝 死的时间标准 成人中最多见的心脏骤停 的原因是缺血性心脏病,其次 非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 病、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 毒、电解质紊乱等
化、先天畸形、栓塞、冠脉血管 炎、冠状动脉痉挛等 2.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 3.心肌炎:各种感染性或非 感染性心肌炎 4.心脏瓣膜病:风湿性或先 天性瓣膜病等 5.先天性心脏病:已手术纠 正或未手术者
(二)无脉电活动 (Pulseless eletrical activity,PEA) PEA是指从心电图上有心 肌组织的电活动存在,但大动 脉搏动消失
基线水平的收缩,但无脉搏 (2)假性PEA,指心肌有微弱 的收缩,可以应用创伤性方法或 超声探查主动脉的压力变化 (3)真性PEA,有心肌电活动 但无收缩,即电机械分离 (eletro-mechanical dissociation,EMD)。心电 图可表现为:正常P-QRS-T波; 有或无心房P波,QRS增宽,小
律失常作用 研究表明,各种抗心律失 常药物均有不同程度地使一些 患者心律失常加重或诱发新的 心律失常作用。文献报道,不 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 常作用发生率为6%-36%。可 引起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 室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有
四、心脏骤停时心脏电生理状态及 机理 心脏骤停突出临床表现是可触 及的大动脉搏动消失,无反应和呼 吸停止。其临床电生理状态是心室 纤维性颤动,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 脏停搏和无脉电活动
(3)ATP:心肌缺血早期, 磷酸肌酸分解和少量无氧糖酵 解代替了心肌细胞对ATP能源 的利用,从而无机磷酸盐明显 增加,ADP稍有增加。而细胞 内无机磷酸盐的浓度升高,导 致磷酸钙形成,于是钙离子留 滞于肌浆网和线粒体内,不能 释出,从而导致了兴奋一收缩 脱耦联
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下调,同 时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减少, 受体控制的钙通道不能开放, 钙内流受阻。缺氧所致的酸中 毒使膜电位降低,于是电压依 赖性钙通道不能开放,以及氢 离子降低膜受体对去甲肾上腺 素的敏感性,均抑制了钙离子 内流,最终导致心肌收缩无力 或丧失收缩力
三、心脏骤停的诱因 (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精 神因素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严重者可致冠状动脉痉挛, 从而发生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另有研究证明,刺激大脑皮层、 下丘脑后部、左侧星状神经节, 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降低
(二)过度体力活动 儿茶酚胺的大量释放,心肌 耗氧量增加,使供血和耗氧不平 衡,导致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 肌梗死或严重的心律失常,从而 发生猝死 (三)电解质紊乱 血钾、镁异常均可诱发室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