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耕地“红线”之争
耕地红线之争的三点启示
山 东行政学 院学报
J R OU NAL O HAN NG A DE FS DO CA MY OV NAN E OF G ER C
Fe 2 b. 011 N0.1 e . S r No. 1 10
第 1期 ( 第 10期 ) 总 1
耕 地 红 线 之 争 的 三 点 启 示
、
理 性 的全球 视 角
茅 于轼 对耕 地 红线 政 策 的质 疑 部分 是 出 于对 国
际粮 食 市场供 应 中 国粮 食 消 费 能 力 的正 面 判 断 , 即 相信 海外 粮食 进 口可 以保 证 中国 国家 粮食 安 全 。 这
一
世界格 局确保 了中国有信 心有能力利用 国际资源。 近几十年 以来 , 以联 合 国 、 界 贸 易 组 织 为 主导 的 各 世 种 多边 国际合作机 制不 断完 善 , 道 主义原 则 在 国际 人 关 系事务 中 的重 要 性不 断 深 化 加强 。联 合 国在 对伊 拉克 萨达姆 政 权 实行 全 面 制裁 时 提 出石 油 换粮 食计 划 , 体现 了人 道 主义 在 当代 国 际关 系 的重 要 意义 。 也 事实上“ 17 年中美政治关系改善以来 , 自 91 中国的粮 食进 口再 没 有 遭 遇 美 国 独 自或 联 合 组 织 进 行 的 封 锁 、 用 或其 它 蓄意 干扰 ”4。这种 事 实不 能仅 以中 禁 _ J 国粮食 自给率 高解 释 , 必 须 和 国 际伦 理 中人 道 主 还 义 和 自由贸易 两 方面 的发 展 结 合起 来 看 待 。随 着 中 国在 国际关 系 格 局 获 得 越 来 越 重要 的 地 位 , 国对 中 世界经济贸易格局 的发 言权越来越大 , 有理 由相信
大数据时代耕地红线管控监测的机遇与挑战
安全。
为了有效保护耕地资源,我国确立了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的优先保护地位,使之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耕地保护红线。
耕地保护红线的管控监测是实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加剧的人类活动对耕地保护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导致局部耕地出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产量降低、作物结构单一、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耕地健康状况受损等问题[2-4]。
此外,气候变化也给耕地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温度升高、降水变率增大伴随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如干旱和洪涝灾害加剧等,深刻影响着耕地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5]。
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耕地管控状态的变化速度更快、强度更大、复杂性更高,如何对耕地管控状态进行高时效性、准确性、全面性地评估和监测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传统的耕地监测方法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周期长、时效性差、精度低、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满足及时、准确、动态的监测需求。
大数据具有海量数据处理、快速分析、智能决策等优势。
通过整合卫星影像、气象数据和土壤监测等多源数据,实现对耕地利用状态多维度的高频、高精度监测,为耕地红线管控状态的监测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6],从而全面了解耕地的状态和变化趋势,为农业规划、土地管理及粮食生产等决策提供科学支持和数据基础[7]。
如谷歌基于遥感大数据和云计算构建了近实时土地覆盖制图平台(Dynamic World)[8],实现了土地覆盖制图从静态到实时动态监测的新理念的转换,这为耕地红线管控状态的监测预警提供了重要范例。
本文旨在适应大数据时代科研范式变革的要求,积极推进耕地红线监管的大数据支撑。
将从3个方面展开论述:①分析当前耕地保护红线管控监测现状;②介绍大数据技术在耕地红线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沿技术,提出耕地红线监测的创新技术方案;③提出大数据技术在耕地红线监测中的挑战、建议和展望。
中国近现代土地政策总结
1. 太平天国(1851年):《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按人口平均分配。
该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但它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
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而且,《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并未付诸实施。
2. 旧三民主义(1905年):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3. 新三民主义(1924年):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4. 《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12月):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5. 《兴国土地法》(1929年4月):1929年4月,毛泽东、邓子恢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是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18亿亩耕地红线
18亿亩耕地红线18亿亩耕地红线2是怎么来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
据统计,1978年至1998年间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0.62%的速度增长。
然而,仅仅在1986年至1995年间,我国因城乡建设所导致的耕地净减少面积就超过2000万亩。
同时,人口众多,耕地质量普遍不高,后备耕地资源匮乏。
1997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提出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提出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首次以立法形式确定了土地用途管制。
然而,上述措施在确保耕地数量和粮食安全方面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是一项重要任务。
2005年第三次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当时的全国耕地数据为18.3亿亩,是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的依据之一。
2006年,国家统计局与原农业部基于当时人口、粮食亩产与复种指数等综合因素,计算出若确保2010年和2030年我国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则至少需要18亿亩耕地。
同年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
此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出:在土地问题上,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定,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2009年,原国土资源部又提出“保耕地红线”行动,即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耕地保护的红线不能碰。
自此固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与保障粮食安全便牢牢地捆绑到了一起耕地红线守的究竟是什么?耕地红线提出后,其内涵经历了从耕地数量保护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综合保护的动态调整过程。
尽管18亿亩耕地红线战略意义已毋庸置疑,但自其提出以来目标与内涵并非“一成不变”。
事实上,早期理解的耕地红线主要为“数量红线”。
守耕地红线 保粮食安全
科学时报:守耕地红线保粮食安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赵其国提出十字战略“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用了三个“最严格”来强调中国的土地管理。
他是8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我国土地管理制度问题研究进行集体学习时讲这番话的。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土地有着极端重要的地位。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耕地红线”如何保护,“粮食安全”如何保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如何有效缓解“耕地红线”、“粮食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长期从事我国及世界土壤地理与土壤资源研究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赵其国提出,应实行“扩量、提质、增效、持续增产”十字战略方针。
近日赵其国与《科学时报》对话,阐述了他的主张。
《科学时报》:目前全国耕地保护面临形势如何,您提出的十字战略方针具体内容是什么?赵其国:当前全国耕地资源保护面临形势可总结为“四难”:即耕地资源的扩量难、提质难、增效难以及耕地资源的持续增产难。
因此,要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以及粮食安全的土壤(耕地),应采取“扩量、提质、增效、持续增产”的十字战略方针。
《科学时报》:耕地资源“扩量”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有具体措施吗?如果施行的话会增加多少耕地?赵其国:我国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绝大部分优质土壤早已垦种,建国后又历经数次大规模开垦,宜农后备土壤资源所剩无几,耕地资源扩量难度大。
要破解“扩量”难题,应该从土壤资源的“替代”和“改性”扩量两个方面入手。
土壤资源的“替代”扩量,包括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等三大举措。
当前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3亿亩,大部分位于北方和西部干旱地区。
其中,新疆及甘肃河西的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东部耕地后备资源主要为分布于江苏和山东的滨海滩涂湿地;此外,西部和西南地区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撂荒、弃耕地占有一定比例,也是重要后备耕地资源。
保护耕地红线政策的具体内容
保护耕地红线政策的具体内容
保护耕地红线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中国的耕地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其具体内容包括:
1.固定耕地红线。
中国设定了约1.8亿公顷的固定耕地红线,
禁止侵占、破坏和建设。
在城市、工业区等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规划中,必须严格遵守耕地保护红线,保障耕地面积不少于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
2.保护耕地水利设施。
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尊重
并保护耕地用水的利益,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建立耕地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
包括加强土地管理、提高
耕地利用效益、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提高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
4.严格监督执法。
在耕地保护和利用方面,要加强执法力度,
加强对耕地保护红线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加大对耕地侵占、破坏和占用的惩治力度,保障耕地资源不被滥用和浪费。
总之,保护耕地红线政策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确保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近代中国土地政策
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
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过程: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民族危机的重压直接影响了土地
制度的变迁。为团结各阶层抗战,将过去对地主、富农的 打击转为联合,没收地主土地变为减租减息,即承认地主土 地所有制,停止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洛川会议上,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用纲领的形式正式确立“地主减租减 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为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 土地政策。
近代中国农地政策的变化
总体特征
19 世纪40 年代爆发的鸦片战争,以及后来帝国主义国家的 长期侵略和掠夺,使得我们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一直处于动荡 状态。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外部侵略和内部战争交错发生在 当时那个带着浓厚封建色彩的国家里,长期以来都没有一个 稳定、自主和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就是 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尤其是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停滞不前。然而,作为关乎国济民生的农地制度, 是任何统治势力都不能忽视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帝国主义、 封建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还是农民运动、民主主 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都提出土地制度改革作为 革命运动的最主要内容之一。近现代史的几次重大土地改革 具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从根本上推翻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极大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 益,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
共产党
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
政策: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 阶级,变封建 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共产党
形成过程:
•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历史教训,在“八七”会议 上 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方针。 •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开展 “打土豪、分田地”活动,土地革命在井冈山根据地蓬勃开展 起了。 • 1928年12月,颁布了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土地 法——《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 有;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1928年党的“六大”对土地政策作了原则性的调整:只没收豪 绅地主的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区别对待富农。 •1929年4月,制定了《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 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如何看待耕地面积18亿亩红线
如何看待耕地面积18亿亩红线近日,国土部召开会议,部署清查土地增减挂钩试点整治工作,耕地18亿亩红线问题再次被提出。
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面积总数约18.26亿亩,接近18亿亩的红线。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争执了好几年。
随着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人都对耕地面积十分担忧。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房价快速上涨。
另一方面城市化疯狂扩张。
那么到底如何看待土地红线问题?耕地面积18亿亩的红线问题到底存在不存在?几年前,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土地红线没有充足的论据,完全是拍脑袋拍出来的。
但不少学者对此表示了反对意见。
土地红线是根据中国未来人口最高峰值达到16亿—18亿规模,人均一亩的耕地面积而推算出来的。
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这条设想中的红线,所以2006年以来国家对土地的供应采取了越来越严格的措施。
然而,由于城市化的急剧扩张,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以后,各地对土地疯狂的开发,全国到处都成了新区以及房价的疯涨,更助长了圈地运动。
到底如何看待土地红线问题,笔者认为,从整体上来说,应该考虑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数额巨大,因此保持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对其粮食生产和粮食需求来说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结果就是要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
工业文明的最终标志是城市化。
按照中国的发展现状,城市化还有相当的距离。
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不足47%,距城市化的上限尚差三十个百分点。
中国尚有7.13亿农村人口,将来还要有四五亿人口进入城镇。
城镇化需要占用土地,有关资料表明,中国目前农村居民点占用土地面积24798万亩,把现有的农村人口和1.5亿已经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加在一起,农村人均居民占用土地面积214平方米,远远超过国际150平方米的上限。
笔者对城镇化过程中一些村庄的测算,按照现有的多层标准来计算,一般现有三个村庄的面积经过城镇化以后可以节省出两个村庄的面积,加上公共设施,现有农村村庄的改造可以节省一半土地,再加上道路、绿化,以及其它的一些公共设施,土地至少可以节约30%左右。
耕地红线的思考
耕地红线的思考
两则消息引发耕地红线的思考:
一则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每年浪费大约13亿吨食物,损失额大约1万亿美元,超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所产食物的总和,可以满足大约8.7亿饥饿人群的需求。
一则来自国家粮食局:我国每年的粮食损失浪费量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总量达700亿斤以上,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一年的产量还要多。
看了这两则消息,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假如我国通过全民发动,全民节俭,把每年损失浪费的粮食统统省下来的话,是不是就相当于形成了一个产粮大省黑龙江的农业生产力?再把这个
假设放大到全球,是不是就相当于形成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所有食物的生产力?回答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一边是大量的挥霍浪费,浪费金额高达2000亿元之多,一边是按每人每天1美元的标准计算,仍有1.5
亿贫困人口尚未脱贫;一边是每年损失浪费约两亿亩耕地的产量,一边还要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并要进口千亿斤以上的食粮。
可见,反差之巨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向“中国梦”进发的征程中,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不仅是提倡和守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
更深层次上讲,也就等同于守住了18亿亩的耕地红线的九分之一,等同于扩大了一个产粮大省的农业劳动生产力。
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生命线“谁来养活中国人?”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成功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持续扩大。
在相当时期内,中国都将面临土地供需矛盾尖锐的现实挑战。
而坚持世界最严耕地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粮食安全警戒线,成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不二选择。
粮食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农村耕地。
中国是一个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人均耕地仅1.4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
近几十年来,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194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仅为1.1亿吨,1996年突破了5000亿公斤大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
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自1958年以来首次连续7年增产。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粮食播种面积连续3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是重要资源保障条件。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持续扩大,人口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占用耕地。
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耕地面积逐年递减。
随着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跨越,中国耕地还将持续减少。
199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9.5亿亩,而2003年就降至18.5亿亩,7年减少了1亿亩。
中国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按照耕地保有量1.2亿公顷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5亿吨左右的目标,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
众所周知,城镇化、工业化对用地需求甚殷,土地出让,可能会比庄稼地里来钱快。
但是,要是不坚守18亿“红线”,粮食供求逆转,今年物价的飙升该至何种地步?与此同时,四川“金土地工程”、江西“造地增粮富民工程”、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江苏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浙江省“百万造地保障工程”等,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土地整治大规模展开。
2006年以来,中国耕地减少过快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15.6亿亩以上。
我国耕地总数接近18亿亩红线
我国耕地总数接近18亿亩红线中国“地耗”之痛中国“地耗”之痛编者按:说起国情,我们总会想到一个词:人多地少。
确实如此。
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
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
我国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
然而,一边是极度紧缺,一边却是挥霍浪费。
大马路、宽广场、豪华办公楼、闲置工业园……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我们可以承受的吗?真的是发展所必需的吗?为此,半月谈记者分赴江西、重庆、河南、广西、北京等地采访调研,所见所闻让人揪心。
土地粗放使用的方式仍在延续,而建设用地的缺口却越来越大。
土地,正在成为与能源一样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过去,我们一直在致力于降低单位GDP的能耗,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也必须重视经济增长的地耗了。
(《半月谈》2011年第3期)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120平方米,对照国际上的大都市,东京人均综合用地仅78平方米,香港才37平方米。
”“10年以前,北京大学一位教授研究的成果,按当时每单位工业用地所产生的工业增加值计算,北京大概只相当于东京的1/20。
”以上两个数据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所原所长陆大道向半月谈记者提供的。
“从1980年到2005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急剧扩张的时期,经济每增长1%,会占用农地30万亩左右。
与日本的快速发展时期相比较,我国GDP每增长1%,对土地的占用量差不多是日本的8倍。
”这个数据是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告诉记者的。
“2008年全国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达亿亩,人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大高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明显偏低,容积率一般只有~。
”“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4798万亩,把统计公布的亿农村人口和亿进城务工人口加在一起,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也达到214平方米,远超150平方米的国标上限。
鲁教(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学习与探究中国的耕地红线
外延式扩张造成城市用地粗放。1986—1996年, 全国城市非农业人口增长59.7%,同期城市用地却扩 大106.8%,人均用地达到133平方米,大大超过合理 增长标准。城镇面积的扩大基本上是靠征用近郊土 地,主要是占用耕地。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1978—1998年间,我国 每年受灾面积多在4500万—5500万公顷左右,成灾 面积多在2000万—3000万公顷左右,主要为水、旱 灾害,直接造成农业减产和耕地损毁。
中国耕地面积、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有何变化?
如何严守18亿亩耕地的目标? 7%,同期城市用地却扩大106. 了解我们家乡的耕地问题及措施; 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了解中国保护耕地的形势及措施; 如何严守18亿亩耕地的目标? 农业结构调整 中国耕地面积、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有何变化? 《经济日报》 2001年3月06日 自然灾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民住上楼房,同事调整农村居民点布局,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 根据中国的人口数和耕地状况,我们国家至少要保有18亿亩耕地,才能满足中国人对粮食的需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民住上楼房,同事调整农村居民点布局,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 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2013年6月25日,第二十三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自然灾毁 加强法制,严格控制乱占耕地、破坏耕地的现象; 禁止乱开矿,乱开垦,改良盐碱地,增加耕地,使许多耕地重现生机; 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防止土地荒漠化; 2008年10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我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 18.
根中据国中 政国府的为中人什国口么数要政和实府耕行地最为状严什况格,的么我耕要们地国保实家护行至制少度最要?严保有格18的亿亩耕耕地地,保才护能满制足度中国?人对粮食的需求。
《中 国的耕地红线》 说课稿
《中国的耕地红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的耕地红线》。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国的耕地红线”这一内容在地理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土地资源相关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农业生产、粮食安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和措施。
教材在阐述这一主题时,通常会运用大量的数据、图表和实例,以便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耕地问题的严峻性。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和归纳能力。
然而,对于耕地红线这一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学生可能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耕地问题的关注度不够,缺乏对耕地保护的深刻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耕地红线的概念和含义。
(2)了解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3)掌握我国耕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图表、数据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保护耕地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耕地红线的概念和重要性。
(2)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耕地保护的行动意识。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通过讲解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
耕地红线的合理性探讨
耕地红线的合理性探讨作者:姜宏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5期摘要:通过对所谓的18亿亩耕地红线进行历史溯源和相关的背景回顾,对耕地红线的情况进行初步了解。
应该认识到,对耕地面积的担心是由于对粮食安全的保证,这是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但是,18亿亩耕地红线的确定是否有必要,对耕地红线进行经济学分析,提出耕地红线的逻辑缺陷、理论漏洞和现实问题,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耕地红线;粮食自给率;粮食安全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036-02一、引言——耕地红线的背景及现状耕地红线,是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的最低值。
它是一个具有低限含义的数字,有国家耕地红线和地方耕地红线。
现行中国耕地红线是18亿亩。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007年3月5日)上强调,“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1.耕地红线的渊源。
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第一任局长王先进回忆,18亿亩耕地是根据五组数据测算出来的:第一,耕地数。
美国卫片测出中国耕地有21亿多亩,我们调查测算后得出,净耕地数量是19.7亿亩。
第二,人口数。
根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40年或2050年,人口高峰为15亿~16亿。
届时城市人口有10亿多,农村人口5亿左右。
第三,城乡建设用地数。
当时城乡建设用地有3.8亿亩,参照当时美、日等发达国家实际占用水平,根据前几年城乡建设新占用土地中耕地与非耕地比例,到2040年,城乡建设用地还要占用耕地2亿多亩。
还有退耕、灾毁等减少耕地1亿多亩。
第四,耕地后备资源数。
全国适宜开发耕地的资源,包括农田整理、废弃地整治,满打满算有2亿多亩。
第三与第四组数据增减相抵,到2040年,能保有耕地18亿亩。
第五,粮食需求数。
按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参照世界粮农组织提出的每人每日需要的食物热量(中等需要量),每年人均需要粮食500公斤,15亿人需要7 500亿公斤。
“农、林、水、土”之争:民国时期的防灾与土壤保持阅读
“农、林、水、土”之争:民国时期的防灾与土壤保持阅读导读近代中国的土壤保持工作是在美国帮助中国赈济1910 年和1920 年两次大饥荒及实施防止饥荒计划的过程中开启的。
同时,随着主要留学美国的农、林、水利、土壤等学科的本土科学家的归国及研究的深入,他们逐渐在单纯的防灾工作中意识到开展土壤保持工作的重要性。
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政策的实施,土壤保持学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科学产生的条件已经具备。
但在此过程中,由于该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在中国特殊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下,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们在防灾思想、土壤保持术语、涵盖范围及举措等方面产生较大分歧并引起激烈争论,乃至为争夺水土保持实验区开发权而对立,从而给土壤保持学的发展打上了带有浓郁中国色彩的烙印。
文/刘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190)来源:中国农史(2019年第4期)土壤保持是从林学派生出的一个分支学科。
该领域很多研究者都有从林学家向土壤保持研究者转变的经历①。
但是因为土壤保持涉及林学、土壤学、农学、水利工程等多学科的措施,因此参与这门学科研究的又不限于林学家,而有赖于上述领域研究者密切合作方能取得预期效果。
中国土壤保持研究的开始与近代救灾、防灾工作有直接的关系。
晚清以来,中国水旱灾频发,加之列强环伺、战争频仍,国家积贫积弱之下,自然灾害呈愈演愈烈之势。
这令已经濒临破产的传统农业社会雪上加霜,农民不断遭受饥荒的侵袭,而政府则显得无力应对。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近代科学和基督教慈善作为依托的西方国家开展的国际援助在赈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晚清“丁戊奇荒”中外国传教士赈济灾民到清末民初由美国外交人员、传教士、红十字会主导的赈灾委员会组织一批美国工程师、林学家帮助中国开展淮河疏浚、洪水控制、造林、垦殖、道路建设等防灾工作,并在1920 年华北大旱后实施的包括农业改良、土壤侵蚀调查、农林教育等举措在内的防止饥荒计划中,开启了土壤侵蚀研究。
近代中国耕地“红线”之争
近代中国耕地“红线”之争“我国以农立国,农民有地则安,无地则乱,是土地问题尤其我国农业经济之中心。
”①土地之于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历代皆有阐述,无庸再加重申。
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地比率关系,也就是耕地“红线”;②另一个是土地分派关系,因為波及公正问题,一直受社会和政府的重视。
可是,自清初以来,因为人口数目激增,极大影响了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因此人地比率关系也开始遇到关注。
近代以来,特别是 20 世纪 20 至 40 年月,在西方学说输入和中国乡村社会现实的互相激荡下,有关议论更为热情,既有共鸣,也有分歧。
或许说,大概同样的社会环境既会孕育相对主流的社会思想,但因为社会地位、学术背景以及从事职业的不一样,不一样的学者也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见解。
本文之要旨,就是将这一问题做一梳理和剖析,以丰富中国近代人口思想史的内容,自然也希望有利于中国近代土地关系史和乡村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还有,人地比率关系问题到现在仍不时触动着中国人的神经,回首这一问题的历史,当不无现实借鉴之价值。
此前行龙、何清涟对 1840-1919 年的中国人口问题做过比较全面的研究,尤详于有名政治家、思想家的人口思想,③本文将特意从人地比率关系的角度进行剖析,且不限于政治家和思想家,时间也扩大到整其中国近代特别是向后延展至 1920 至 1940 年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冀中与江南乡村社会经济之比较研究”(15BZS100)。
在“从闭关到开放:中国初期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学术商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学理论与文化史研究室、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上,夏明方教授对此文提出精粹建议,谨此道谢!①乔启明:《抗战以来各省地权改动概略》(1942 年 2 月),李文海主编:《民国期间社会丛编(二编)》乡村经济卷下,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9 年,第 417 页。
② 依据今日的理解,耕地红线指的是总数。
中国的耕地红线
中国的耕地红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目前,我国粮食已无法实现自给自足,自给率已经不足90%,而粮食安全问题也愈演愈烈。
耕地作为食物最本质、最重要的来源,必须受到保护。
保护耕地,应当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同时推进。
耕地数量保护。
简单来说,保护耕地数量就是增加耕地数量,抑制耕地减少。
增加是指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措施增加新增耕地数量,后者是指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的数量。
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耕地补偿制度,即非农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就要开垦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专项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耕地质量保护。
保护耕地质量的措施包括预防和控制土壤侵蚀、荒漠化、盐碱化和耕地贫瘠化;控制土壤污染,如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
耕地红线是牵连我们自己和国家命运的生命线。
守住耕地红线,才能守住粮仓。
中国近代的土地问题
土地,历来是人们生存的根本。
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无数的重大事件,都跟土地有关。
从农民起义,到各种各样的改革,归根到底,都是关系到生存,关系到土地。
而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问题一直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中的突出问题。
实践证明:在近代中国,谁能正确解决好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拥护,就能保证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进行。
一、太平天国时期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特别是棉纺织品在中国市场上的倾销,致命地打击了沿海地区的手工纺织业,造成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失业;战争赔款和战后鸦片输入引发的白银外流,使农民的负担无形中增加数倍;封建王朝后期固有的土地兼并现象,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
以上三方面的共同影响就是: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应运而起。
清政府因固有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性质决定了它根本不可能解决近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可以说因为它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引发了太平天国革命。
洪秀全揭竿而起,“有田同耕”、“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矛头直指封建土地制度。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张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使太平天国的烈火在数年之内燃遍半个中国。
但是,太平天国是用一种绝对平均的、理想化的土地政策来替换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其绝对平均主义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这无疑是其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1]。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过比较模糊的“平均地权”的主张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土地问题的重要(辛亥革命期间,农民几乎没有参与)。
“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在近代中国各派政治力量中,只有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从中认识到了土地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在中共“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中,农民成了革命的动力,中共“三大”提出同国民党合作的目的就是要将国民党改造成包含农民阶级在内的四个阶级的联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对耕地 “ 红线” 的不 同估计
者库辛斯基都认 为 , 平均 每家需 要 5 0亩 , 人均 需要 l 0亩。 ⑨ 美 国学者伊 士特认 为 , 平 均每 家需要 8 2 . 5
亩, 人均需要 1 5 . 2亩 。 ⑥
人地 比例关系是否协 调 , 其底 线取 决于 现有耕 地能否维持人们最低限度的生活。所谓 最低 限度 生 活, 指“ 凡农 民所有土地之 收入 , 仅能敷其 生活之必 要用度 , 即生理上的生活所 必需之最低 限度 的费用 , 是为农 民之生活最低 限度 。 ” ① 它 可以用维持一个人 最低限度生活 所需 的地 亩数来 衡 量 , 也称为“ 温饱
益于 中国近代 土地关 系史 和 乡村 社会 经 济史 的研
基于适当的人地比例计算 出来的。
③ 行龙 : 《 人 口 问题 与近 代 社 会 》, 人 民 出版 社 , 1 9 9 2年 ; 何 清 涟: 《 人 口: 中国的悬剑 》 , 四川人 民出版社 , 1 9 8 8年 。
近代中国耕地 “ 红线” 之争
延 展至 1 9 2 0至 1 9 4 0年 代 。
基金项 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近代冀 中与江南 乡村社会 经济 之 比较 研 究 ” ( 1 5 B Z S 1 0 0 ) 。在 “ 从 闭关到开 放 : 中国早期现
代化 与社 会 转 型学 术 研 讨 会 ” ( 中 国社 会 科 学 院 近 代 史研 究 所 史 学理 论 与 文化 史研 究 室 、 山 东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与 社 会 发 展 学 院 主 办) 上, 夏 明方 教 授 对 此 文 提 出精 辟 意 见 , 谨此致谢 ! ① 乔启 明: 《 抗战以来各省地权变动概况》 ( 1 9 4 2年 2月 ) , 李
更 多 的估 计 , 是 地 区性 的。有 的是 对 南 方 农 村 的估 计 , 如苏 德 森认 为 , 广西 富 罗村 平均 每户 6 人, 8亩 可 以维持 生 活 , 人均需要 1 . 3余 亩 。 ⑩ 陈 翰笙认为 , 南方稻作区户均需要 6~1 0亩 , 人均需 要 2~ 2 . 5亩 。 ⑩ 江 苏省 农 民银 行 统计 , 江苏 丹 阳县 5 口或 6口的普 通农户 , 1 5亩可 以 自给 , 即平 均 每人 需要 2 . 7~3亩 。 @ 有些是对 华北农村 的估 计 , 陈重 民认为 , 5口之家需要 2 0 亩, 人 均需要 4亩 。 ⑩ 陈翰 笙认 为 , 5口之家 需要 2 0~3 0亩 , 人 均需要 5亩左 右。 ⑥ 英 国学 者 白克 尔认为 , 5 1 5之家需地 2 4 . 2亩 ,
土地 问题尤 为我国农 业经济之 中心 。 ” 土地之 于 中
国社会 , 尤其 是农 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 历代皆有 论述 , 无庸再 加强调。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的问题 :
一
是人 地 比例关系 , 也就是耕地“ 红线” ; ②另一个是
土地分配关系 , 因为涉及公平 问题 , 一 向受社会和政 府的重视 。不过 , 自清 初 以来 , 由于人 口数量 激增 , 极大影响 了社会经济 与社会 生 活 , 所 以人地 比例关 系也开始受 到关 注 。近 代 以来 , 尤其 是 2 0世 纪 2 0 至4 0年代 , 在西方学说输入和 中国农村社会现实 的 相互激荡下 , 相关讨论 更 加热烈 , 既有 共识 , 也有 分
营之 内, 又有 不 同的解释理 由和解决之道 , 反映 了认识社会 问题 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关 键 词 土地 人口 压力
[ 中图分类号] K 2 6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0 4 4 7— 6 6 2 X( 2 0 1 7) 0 3— 0 0 8 2一¨
“ 我 国 以农 立 国, 农 民有地 则安 , 无 地则 乱 , 是
究 。还 有 , 人 地 比例 关 系 问题 至 今 仍 时 时触 动着 中国人 的神经 , 回顾 这一 问题 的历 史 , 当不无 现 实 借鉴之 价值 。此 前 行龙 、 何 清 涟对 l 8 4 0—1 9 1 9年 的中国人 口问题 做 过 比较 全 面 的研 究 , 尤 详 于 著 名政 治家 、 思 想 家 的 人 口思 想 , ④本 文 将专 门从 人 地 比例关 系 的角 度 进 行 分析 , 且 不 限于 政 治 家 和 思想 家 , 时间 也扩 大 到 整 个 中国 近代 尤 其 是 向 后
教 育 出 版社 , 2 0 0 9年 , 第4 1 7页 。
② 按 照今 天 的理 解 , 耕 地红线指 的是 总数。我 以为 , 最 适 合 表 达 这 一 问 题 的 应该 是 人地 比例 。 实 际上 , 即便 是 耕 地 总 数 也 是
丰富 中国近 代人 口思 想 史 的 内容 , 当然 也 希望 有
歧 。或 者说 , 大 致 相 同 的社 会 环 境 既 会 孕 育 相 对 主
流的社会 思想 , 同 , 不 同的学 者也可能会产生不 同的看法 。 本 文之主 旨, 就是将这 一 问题 做 一 梳 理 和分 析 , 以
文海主编 : 《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 ( 二编 ) 》 乡村经济 卷下 , 福建
◎ 李金铮
内容提 要 在土地 问题 中, 人 地 比例 关 系或耕地 “ 红线” 是重 要 的组 成部分 。对 中 国耕地 的“ 红线” 及其 问题 , 历史上 的讨论 久 已有之 。近 代 以来 , 尤 其是在 2 0世纪 二 三 十年代 , 学界乃至社会各界形成 前所未 有 的激 烈争论。不仅 对“ 温饱界 线” 有各种 不 同 的估计 , 而且根据这 一估计 , 又有人 口压 力和 反对人 口压力 之分野。人 口压力和减 少人 口压力说为最具 影响 的主 流意 见, 反对 人满 为患和减 少 人 口说仅 为少数 人 的主张。其 中, 是 否节制 生育是双 方争论 的一个 焦点。值得 注意的是 , 持 主流意见者 , 多是思想上 比 较 温和 的学者 ; 而少 数后者 , 则多为思想激进 的社会 改革派 和革命 家。但 即便在 同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