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色研究的概况及最新进展_朱彤
肉的呈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PDF
肉的呈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PDF
肉及肉制品的颜色是最先影响消费者的感官指标,良好、正常的肉色能很好地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通常情况下新鲜肉的色泽为淡红色,脂肪洁白,而次新鲜的肉色泽稍暗,脂肪缺乏光泽。
影响肉品呈色的因素很多,一般概括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外在因素包括畜?禽种类、品种、年龄、性别、饲养情况、遗传特性、屠宰工艺、代谢状况等,内在因素主要是指三种肌红蛋白的存在状态及肉中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肉及肉制品中的添加剂主要是一些发色剂、发色助剂以及天然色素。
这些物质都可以改变(如:红曲红色素)或保护(如:亚硝酸钠)肉及肉制品的原有颜色,但这些物质有的很不稳定,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其颜色,以致改变肉及肉制品的颜色。
如肉及肉制品常添加的一种天然色素红曲红色素,就对光不是很稳定,较易褪色。
除了上面的因素外,肉及肉制品颜色的变化还会受到光线、肉的种类、肉的外包装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真空包装的肉经过长时间的贮藏后,一旦暴露于空气中,较新鲜的肉更加容易退色,因为内源性还原体系随着时间老化而变得更加无效;在所有的肉中,腰肌肉最容易褪色。
鸭肉宰后肌肉色差研究性分析
n e g a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w i t h a v a l u e( P< 0 . 0 1 )a n d n o c o r e l a t i o n w i t h b v a l u e .
Ke y wo r ds me a t c o l o r ;b r e a s t me a t ;l e g me a t ;l i n e a r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r o f d u c k me a t d u r i n g s t o r a g e a t 4 ℃ w e r e s t u d i e d .I t wo u l d p r o v i d e t h e o r y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me a t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
Re s e ar c h a na l y s i s o f d uc k m us c l e c o l o r a f t e r s l a ug ht e r
Ab s t r a c t Th e d u c k b r e a s t me a t a n d d u c k l e g me a t we r e t a k e n a s r a w ma t e ia r l s .T he c h a n g e s o f f r e s h a n d c o l -
me a t we r e s i g ni ic f a n t h i g he r t h a n d uc k b r e a s t me a t . Th e e f f e c t i v e s t o r a g e p e r i o d wa s 4 d. Du r i n g s t o r a g e,t he v a r i a ・
猪肉品质研究进展
张 爱增 杨 家 祥 ( 河北省 大 名县 畜牧 水产 局 ,河 北省 大名 县 0 6 0 ) 5 9 0
猪 肉 品 质 是 猪 的 重 要 经 济 性 状 ,分 为 肉 品 的 组 织 学 、营 养 学 、卫 生 学 和加 T _学四个方面的指标 [ t l 。猪 肉 品质 是 上 述 四个 方 面 指 标 的 总 和 或 所 有 质 量 因素 的 总 和 。 自 L d i n首 次 报 道 P E 肉 uig ve S 以 后 , 肉品 质 越 来 越 受 到 人 们 的 重 视 , 肉 品 质 的 现 代 概 念 由英 国 诺 丁 汉 大 学 Lw e博 士 于 16 af i 96年 出 版 的 《 科 学 》 肉 和微 生 物 学 变 化 的外 部 表 现 。猪 肉的 色
射 到 猪 肉 表 面 时 , 由 于 猪 肉 表 面 有 水 分 ,一部 分光 线被 反射 回 来 ,一 部 分 光
线 进 入 肌 肉 中 ,进 入 肌 肉 中 的光 线 大 部
速 度 和 强 度 对 一 系 列 肉质 性 状 产 生 决 定
性 的影 响 。 肌 肉 p 值 从 70降 至 5 , H . . 5 肌 肉质 地 首 先 变 硬 变 粗 。 随后 变嫩 。 细 胞 成 分 的 不 断 分 解 产 生 肉 的风 味物 质 或 其 前 体 物 。 脂 肪 酸 氧 化 , 氨 基 酸 脱 羧 ( 生 生 物 胺 )或 脱 氨 ,细 菌 或 霉 菌 开 产
常 肉质 的 重 要 指 标 。 猪 被 杀 死 后 ,机 体 的 自动 平 衡 机 能 终 止 , 而 一 系 列 物 理 、 化 学 和 生 物 化 学 变 化 仍 持 续 进 行 着 ,动 物 由 有 氧 代 谢 转 变 为 无 氧 代 谢 ( 酵 糖 解) ,其 最 终 产 物 是 乳 酸 ,乳 酸 的 积 累 导 致 肌 肉 p 值 的 降 低 。 p 值 下 降 的 H H
熟制牛肉肉色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S25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9)15-0285-08
引文格式:
梁荣蓉, 张一敏, 毛衍伟, 等. 熟制牛肉肉色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9, 40(15): 285-292. DOI:10.7506/
spkx1002-6630-20180731-376.
※专题论述
食品科学
2019, Vol.40, No.15 285
熟制牛肉肉色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梁荣蓉,张一敏,毛衍伟,杨啸吟,朱立贤,董鹏程,罗 欣*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摘 要:近年来,我国消费者尤其是逐渐扩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对牛排、牛肉饼、汉堡包、烧烤牛肉等西式牛肉制品 的消费越来越多,对牛肉品质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该类牛肉制品熟制过程中存在一些肉色问题。本文综 述了牛肉加热过程中常见的肉色问题,包括未完成熟制前肉色提前褐变现象、达到熟制温度后肉色仍然呈现粉红 现象和熟制结束后肉色恢复红色的现象;分别阐述了其产生机制、主要影响因素和相关控制措施,概括了影响熟 制牛肉肉色的主要因素,并对熟制牛肉肉色问题产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我国熟制牛肉肉色的控制 提供思路。 关键词:熟制牛肉;肉色;提前褐变;持续粉色;肉色恢复;肌红蛋白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eat increase in the consumption of western beef products including steaks, beef
肉类色泽变化机理研究进展
ad O n. a cl e ir dm a cl as r a o eh n m ad h i m t d f o r n ) S o Meto r hm sy n eto rr f m t n cai e n e o s l oc ta ot o i m n s n t ma h o c o
Me Mb被 还 原 的正 是 高 铁 肌 红 蛋 白还 原 酶 ( t t me m
素, 直接作用于有关 肉的各种经济指标 , 肉的变色也 鲜 致使 肉类生产行业蒙受了很大的损失。随着我 国人民
e au to r e ci e n ti t l, h e a tr fc e ity a d b oo y e fc n m e tc lr v ain we e d s rb d i hsa i e t ek y fc o so h m sr n il g fe ti a oo l r c
肉类研 究
M EATRBS EAECH L
÷-冉 鼻童 *● 古_鼻 中 W W W
.
Cm r . C Com . en
2 0. 01 9
肉类色 泽变化机 理研究进 展
袁先群
( 西南大 学 食品科 学学院 ,重庆
40 1) 0 7 5
摘
要 :影 响 肉颜 色的 因素很 多 ,主要 包括 肉 自身和 外 界 因素( 动物 的遗传 基 因、宰 前和 宰后 因 如
议 , 已被 大 家广 泛认 可 的是 :肌 红 蛋 白的 绝对含 量 和肌 红 蛋 白的三 种 不 同形 式 的相对 含 量是 肉 色 但
稳 定性 Leabharlann 基 础 。 关键词 :颜 色;稳 定性 ;成 色机理 ;肌 红蛋 白
Cu r n s a c n M e tCo o r e tRe e r h i a l r
提高生猪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研究进展综述
提高生猪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研究进展综述近几十年来,人们通过遗传育种的选择,营养水平的改进,环境条件的控制,使瘦肉型的胴体瘦肉率和生长或使速度、饲料报酬提成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然而随着生猪胴体瘦肉率的提高和生长速度的加快,猪肉品质下降,尤其是“PSE”和“DFD”肉的出现,给养猪业、肉类食品加工业、批发和零售商造成了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业巨大的损失。
因此,如何使商品猪既保持较高的胴体瘦肉率、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同时又保持较好的极好猪肉品质,不出现“PSE”和“DFD”豆腐已经成为养猪科学、肉类科学、动物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基因工程等领域内科技工我共同关心和通力合作协力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研究发现,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如品种、性别、年龄、肉品的加工以及牛乳营养水平、饲喂方法以及环境因素(如应激等)等都会外界影响猪肉品质。
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通过改善中的营养物质以及饲喂方法来提高猪肉品质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进行综述。
饲料中曾营养物质对猪肉品质的影响1镁饲料中添加镁对降低应激和“PSE”发生率的效果。
Schacffer等(1993)的研究表明,屠宰前5天,每天饲喂40克天冬氨酸镁(8%镁),能够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降低屠宰后5~40分钟肌肉中乳酸的浓度,不断提高屠宰后猪肉的pH,降低肉的水分损失和避免苍白肉。
Otten等(1992)给30~100Kg体重的猪饲喂10~20g/天的延胡索酸镁,也得到类似结果。
说明饲料中添加盐镁盐能够减缓屠宰时不良处理对猪的功能障碍,对改善肉的系则水力,避免PSE肉的发生具有一定效果。
镁离子是许多酶和代谢系统的辅助因子。
由于镁能够降低神经突触前末梢的钙离子浓度,防止囊泡的泡外分泌,而囊泡内含有乙酰胆碱,当乙酰胆碱的分泌降低时,神经突触的联接降低,骨骼肌的活动降低。
同时中所镁离子能够降低神经末梢和肾上腺中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由于儿茶酚胺能够需要通过合成cAMP抑制肌肉中糖原的分解,降低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浓度,从而降低山羊的应激,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
仪器测定客观评定冷却猪肉肉色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1 2期
仪 器 测 定 客 观 评 定 冷 却 猪 肉 肉 色
孙 京新 ,周 光宏 ,罗 欣 ,徐幸 莲 ,汤 晓艳
(. 1 南京 农 业 大学 农业 部 农 畜 产 品 加 工 与质 量 控 制 重 点 开 放 实 验 室 , 教 育 部 肉 品加 工 与 质 量 控 制 重 点 实 验
室 ,南 京
209 1 0 5;2 青 岛农 业 大学 青 岛 市 现 代 农 业 质 量 与 安 全 工 程 重 点 实 验 室 , 山东 青 岛 2 6 0 . 6 1 9;3 .
山东 农 业大 学 食 品科 学 与工 程 学 院 ,山 东 泰安 2 1 1 ;4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农 业 质 量 标 准 与 检 测 技术 研究 70 8 .
络智 能判 断分 级系 统 , 验 证 其 在 冷 却猪 肉 肉 色分 级 并
方 面 的性 能 。
1 材 料 与 方 法
收 稿 日期 :20 0 08— 5—1 3 基金项 目:“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 划重大项 目( 06 AB 5 0 ) 国 20 B 0 A 3 ; 家 科 技 支撑 项 目科 研 专 项 经 费 调 理 肉 制 品 综 合 保 鲜 技 术 研 究 (0 7 A 7 B 1 20 B D 0 O ) 作 者 简 介 :孙 京 新 ( 90一) 男 , 东 潍 坊 人 , 教 授 , 士 , E—m i 17 , 山 副 博 ( al )
所 , 北 京 1 0 8 ) 0 0 1
摘
要:研 究 了仪 器 测定 对 冷却 猪 肉肉色 客 观评 定 分 级 的效 果 。对 宰 后冷 却 2 h的猪 胴 体 , 开第 3 发色 6 m n 用 色 度计 仪 器 测定 断 面 肉色 参 数 ( , , , ho a和 H eage 并进 行 感 官评 分 。获 0 i, a b C rm u nl),
肉制品的呈色机理和色泽评定研究进展
肉制品的呈色机理和色泽评定研究进展胡煌;吕飞;丁玉庭【摘要】Color is the most intuitive indicator to judge the quality of meat products. Color changes of meat products are related to their quality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oloration mechanism of meat products and the current indicators and methods to assess the color of meat products, aiming to compare the features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se methods and elucid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vid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methods for color assessment of meat products. The coloration mechanism and color protection of meat products are the hot research topics in this field such as the chemical principles of coloration of myoglobi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nitrite in the coloration of meat products,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lor changes of meat produc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 and sensory evaluation are currently available to assess the color of meat products. The burgeoning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vision a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has demonstrates its huge potential for meat color assessment.%肉制品的色泽是判断其品质的最直观指标,其变化与肉制品品质及加工过程的处理有关。
肤色的研究报告
肤色的研究报告肤色的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肤色是一个人的基本特征,与人类的起源、遗传、环境和健康状况等有关。
肤色的研究不仅涉及到人类生物学的范畴,还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本研究旨在探究肤色与人类相关的各方面因素,为深入理解人类的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二、肤色的起源和遗传机制肤色的变异是由于人类居住在不同的气候区域和适应不同环境条件造成的。
研究表明,肤色的主要遗传机制是多基因的,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
其中最重要的基因是MC1R基因,它编码了皮肤色素的调节剂。
在MC1R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会出现肤色变浅或变深的现象。
三、肤色与环境的关系不同地理区域的环境条件对人类的肤色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在接近赤道的地区,阳光辐射强烈,人们的皮肤会产生更多的黑色素以保护皮肤受到阳光伤害;而在高纬度的地区,阳光辐射较弱,人们的皮肤就会变得较为白皙以吸收更多的阳光。
四、肤色与健康的关系肤色不仅仅是外貌特征,还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例如,黑色素具有一定的防晒作用,可以减少皮肤癌的风险;而白皙的肤色可能与缺乏维生素D等疾病有关。
五、肤色的社会意义肤色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涉及到种族歧视、社会地位等问题。
历史上,肤色的差异往往成为一些民族和种族之间发生冲突的起因。
现代社会中,如何消除肤色对人们的歧视,实现种族平等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六、肤色的心理学影响肤色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影响。
例如,一些人对于自己肤色的不满和自卑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因此,对于个体的肤色认同和接受度是非常重要的。
七、肤色的未来研究方向未来的肤色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继续深入研究肤色的遗传机制,寻找更多与肤色相关的基因,探索肤色的发展演变过程;二是研究肤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特别是与皮肤癌、维生素D缺乏等疾病的关系;三是加强社会科学的研究,深入探讨肤色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解决肤色歧视的策略。
八、结论肤色作为一个复杂的人类特征,不仅仅是一种外貌特征,还与人类起源、遗传、环境和健康状况等方面密切相关。
肉(肉制品)的呈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肉(肉制品)呈(变)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徐江林(南昌泰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330100)摘要:肉及肉制品的呈色(变色)的机理:肉之所以呈现红色主要是含有肌红蛋白,肌红蛋白的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而致使肉及肉制品的变色。
其变色主要跟温度、PH值、氧金属离子及其中所添加添加剂等有关。
关键词:肉、呈色、机理、因素Abstract:This text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theory that meat(meat productions) shows the meat color and change the color: because meat and meat productions is make of Myoglobin(Mb),and Mb is fuchsia, so they show the meat color. They change the color is because the Fe2+of Mb became Fe3+.The change connect whit temperature、pH、oxygen、metal ion、additive and so on.Key word:Meat(meat productions)、Show color、Theory、Factor肉及肉制品的颜色是最先影响消费者的感官指标,良好、正常的肉色能很好地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通常情况下新鲜肉的色泽为淡红色,脂肪洁白,而次新鲜的肉色泽稍暗,脂肪缺乏光泽。
1.肉及肉制品呈变色机理1.1 肉中的色素新鲜肉之所以呈现红色,主要是因为肉中含有色素蛋白,即肌红蛋白(Myoglobin.Mb)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前者存在于肉组织中,呈紫红色,后者存在于血液中,另外还含有其它的色素蛋白(肉及肉制品中各类色素蛋白见表1)。
它们含量的差异和变化影响着肉的色泽,一般地在放血充分时肉组织中的毛细血管里仍残留有一定量的血液,肉组织中的Mb约为70~80%,Hb约为20~30%。
异质肉色的概念
异质肉色的概念异质肉色是指个体或者群体在肉色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的现象。
异质肉色可以在人类以及动物中观察到,它反映了在个体和群体中存在的遗传差异、环境适应和文化差异等因素。
以下是对异质肉色的详细探讨。
首先,异质肉色在人类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特征。
人类的肤色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色调,从极浅的白色到深黑色不等。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种色素决定:黑色素和红色素。
黑色素主要由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它可以吸收紫外线来保护皮肤不受损伤。
而红色素主要由血液循环中的血红蛋白产生,它会使皮肤在暴露于阳光下时呈现红润的色调。
因此,不同肤色的人类在黑色素和红色素的相对含量不同,导致了肉色的异质性。
其次,异质肉色在动物中也是常见的。
许多动物在体色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这与它们的遗传特征和环境适应有关。
例如,在鸟类中,雄性和雌性的体色通常存在差异。
这是因为雄性鸟类在繁殖季节需要吸引雌性鸟的注意,因此它们的体色会更加鲜艳多彩。
而雌性鸟类则需要在孵化和照顾幼鸟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环境,因此它们的体色通常会更加平淡。
同样地,在其他动物群体中,可能也存在体色的异质性,这可能是为了适应特定的生活环境、进行伪装或者作为社交信号。
此外,异质肉色还可以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肤色的态度和评价可能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个体或群体的肌肤选择和颜色偏好。
例如,在一些地区,白皙的肤色被视为美丽和高贵的象征,而在其他地区,较深的肤色则被视为健康和有吸引力。
这种文化因素对于肌肤的偏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肤色选择和外貌观念。
总的来说,异质肉色是个体和群体在肉色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的现象。
它在人类和动物中普遍存在,并受到遗传差异、环境适应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了解异质肉色的概念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和动物生理特征的变异及其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肉色如何检测实验报告
肉色如何检测实验报告肉色的检测实验报告:一、引言:肉色是指一种人们对于肉体的肤色的描述,肉色的测量对于医学、生物学、心理学以及化妆品行业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肉色的检测方法以及不同因素对肉色测量结果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掌握肉色的检测方法。
2. 了解影响肉色测量结果的因素。
3. 分析肉色测量数据,进一步探究肉色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三、实验方法:1. 仪器准备:色度计、标准色卡。
2. 实验对象:选择具有不同肤色的志愿者参与实验。
3. 实验步骤:a. 对实验对象进行测试前的准备,如清洁面部皮肤等。
b. 使用色度计对实验对象的面部取样进行测量。
c. 将测得的数据与标准色卡进行比对、记录。
四、实验结果:1. 使用色度计测量个体肉色时,得到的数据多为L*a*b*模型中的L*值和a*值。
2. 实验结果应包含对所有实验对象的测量数据。
3. 利用测量数据可以绘制肉色分布图、统计不同肉色的人数占比等。
五、数据分析:1. 对于实验结果中L*值,数值越高表示肤色越亮(如白皙肤色),越低表示肤色越暗(如深肤色)。
2. 对于实验结果中a*值,正值表示偏红色肤色,负值表示偏绿色肤色。
3. 可以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了解肉色在受测试群体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程度。
六、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中L*值和a*值的范围、分布是否符合预期。
2. 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对肉色的影响。
3. 肤色与健康状况、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4. 肉色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结论:1. 肉色的测量可以通过色度计等仪器进行,结果多为L*值和a*值。
2. 肉色受到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的影响。
3. 肉色与健康、心理状态等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4. 实验结果对于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肉色的检测方法以及肉色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肉色测量对于了解人类肤色特征、健康状态以及心理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肉色研究的概况及最新进展
肉色研究的概况及最新进展
朱彤;王宇;杨君娜;乔晓玲
【期刊名称】《肉类研究》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影响肉颜色的因素很多,如动物的遗传基因、宰前和宰后因素、肌肉的基本化学组成以及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储藏、销售、食用的前处理等.本文主要综述了有关肌红蛋白色素(Mb)的性质、影响肉色稳定的宰后因素以及颜色测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影响肉色的本质因素主要表现为肌肉中肌红蛋白氧化还原形态的转变.在影响肉色稳定的宰后因素方面,本文主要综述的是气调包装、抑菌剂、熟肉颜色以及腌制颜色等方面的研究.有关颜色测定的方法很多,数字图形分析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然而,怎样保持颜色仍然面临许多难题.
【总页数】8页(P11-18)
【作者】朱彤;王宇;杨君娜;乔晓玲
【作者单位】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北京,100068;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北京,100068;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300134;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北京,1000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1.1
【相关文献】
1.欧盟石墨烯旗舰项目概况及最新进展 [J], 俞阳
2.免疫学研究最新进展概况 [J], 李剑青
3.水稻黄矮病的研究概况及最新进展 [J], 秦文胜;高东明
4.养殖牡蛎种间杂交的研究概况与最新进展 [J], 张跃环;王昭萍;喻子牛;闫喜武
5.数学文化研究的概况与最新进展
——基于知网和web of science可视化分析 [J], 崔琪;程德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冷却肉颜色评定方法探讨
冷却肉颜色评定方法探讨
戴瑞彤;南庆贤
【期刊名称】《肉类工业》
【年(卷),期】2001(000)0z1
【摘要】冷却肉的颜色是决定消费者购买与否以及决定肉的货架期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对常用的肉色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肉的红度值a*与MMb%有较强的相关性(R2=0.9671),而肉的TBA值、总色素损失和感官评定之间的相关性R2分别为0.8361、0.8097和0.7962.
【总页数】4页(P81-84)
【作者】戴瑞彤;南庆贤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1
【相关文献】
1.推进"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倡导食用卫生安全优质品牌冷却肉 [J], 林荣泉
2.热鲜肉、冻结肉、冷却肉之比较 [J], 王菁莎;刘景彬
3.二段冷却与一段冷却对冷却肉损耗的影响 [J], 徐春仲;李志方;王正云;刘宝庭;邹大明
4.“冷却肉”“发酵肉”加工关键技术通过鉴定 [J], 彭丽
5.肉菜市场经营服务等级评定标准初探——以Y区肉菜市场经营服务等级评定为例 [J], 唐晶晶;余建华;刘艳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因素对冷鲜牛肉肉色变化的影响
不同因素对冷鲜牛肉肉色变化的影响孙京新;罗欣;徐晓兰【期刊名称】《肉类研究》【年(卷),期】2009(000)009【摘要】以冷鲜牛肉为原料,研究了保鲜膜、细菌和光照对肉色变化的影响.原料肉块分别进行PE膜包装及不包装,4℃贮存120h,测定其L、a、b值,并观察各组颜色变化;无菌条件下,分别接种荧光假单胞菌和植物乳杆菌于经处理的原料肉浸提液中,30℃封闭遮光培养,测定各组的MetMb%值,并观察颜色变化;选用避光、白光、红光和蓝光分别照射经处理的原料肉块,4℃贮存120h,测定其a值.结果表明,PE膜包装组及不包装组,4℃贮存120h,其a值均下降,感官评定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在培养初期,荧光假单胞菌可促进肉色变暗,乳酸菌能延缓肉色变化;4℃贮存下,避光、白光及红光对肉色变化的影响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蓝光能明显加快牛肉变色.【总页数】5页(P52-56)【作者】孙京新;罗欣;徐晓兰【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9;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泰安,271018;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1.9【相关文献】1.不同包装材料对冷鲜牛肉品质的影响 [J], 岳阳;王德梅;于雷2.冷鲜牛肉嫩度的影响因素和嫩化技术 [J], 甘泉3.保鲜盒包装冷鲜牛肉贮藏期间品质及菌相变化 [J], FU Li;GAO Xue-qin;HU Xiao-bo;HAO Xiu-zhen;MA Lu-shi4.不同储藏温度对进口热鲜牛肉食用品质变化的影响 [J], 练庆民5.不同保鲜精油对冷鲜牛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J], 姚倩儒;孙二娜;沈晓艺;杨海莺;陈历水;李慧;牛天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肉色研究的概况及最新进展_朱彤
碳氧肌红蛋白是肌红蛋白的一种化学形态,主要 产生在低浓度一氧化碳充气包装中。有关肌红蛋 白转变为碳氧肌红蛋白的机理目前仍不十分清楚。 但很显然,一氧化碳可以与脱氧肌红蛋白的第六 键位相结合形成相当稳定的亮红色。研究表明,脱 氧肌红蛋白将更容易转变为碳氧肌红蛋白,而不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 0 0 6 BA D0 5 A 1 5 ) 。 作者:朱彤,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肉制品研发和加工等研究。
2 0 0 8 年第 2 期总第 1 0 8 期
11
肉 类 研 究
肉 的 颜 色
稳定的宰后因素以及颜色测定方法的研究等。 1 肌红蛋白的构造及氧化还原态转化模型 肌红蛋白是构成肉色最主要的蛋白质,其它 对颜色起作用的蛋白还有血红蛋白(H b) 、细胞色 素 C 等。肌红蛋白是一种水溶性蛋白,分子量在 1 7 0 0 0 左右,包含 8 个由非螺旋短链连接起来的α 螺旋链。此外,肌红蛋白还包含一个辅基—血红素 环,位于蛋白的疏水袋(h y dr o p h obi c pock e t )内, 疏水袋是蛋白表面形成的一个类似袋装的结构。 血红素环的中央有一个铁原子,含有六个键位,其 中有四个分别与四个吡咯的氮相连,第五个与最 近的组氨酸相匹配,第六个键可以可逆的用来结 合配位体。是否结合配位体、所结合配位体的种类 以及铁原子价位的不同决定了肌肉的颜色。蛋白 主链末端的组氨酸也会通过影响空间结构关系 (主要是影响疏水袋的空间结构)来影响颜色变化 模型。在肌红蛋白中,组氨酸可能对肌红蛋白的结 构和功能起到很大作用。 以往的研究中,肌红蛋白主要有三种氧化还 原形态,即脱氧肌红蛋白(DM b) 、氧合肌红蛋白 (O M b)以及高铁肌红蛋白(M M b) 。肌红蛋白的 这种“三角”关系也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通过 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关系有可能会被改变。 1 . 1 反应 1 :氧合(O xy g e nat i on) 第六个键位处没有结合配位体并且血红素铁 离子呈 + 2价,就会生成脱氧肌红蛋白,颜色表现 为紫红色,一般常见于真空包装产品或刚刚切割 后的肌肉剖面。要使肌红蛋白处于这种去氧状态 必须要求相当低的氧压。如果暴露于充足的氧气 中就会发生氧合反应,呈现出亮红色。在这个反应 中,第六键位被 O 2所占据,铁离子仍为 + 2 价。此 外,末端组氨酸也会与该氧分子结合,从而共同改 变肌红蛋白的结构与特性。随着在氧气中暴露时 间的延长,肉表面以下更深的地方也会形成氧合 肌红蛋白。氧渗透的深度以及氧合肌红蛋白层形 成的厚度依赖于肉的温度、氧压、pH 值以及其它 呼吸作用的需氧竞争等。
利用肉色相关候选基因对肉色性状进行预测
利用肉色相关候选基因对肉色性状进行预测佟辉;赵茹茜【期刊名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32)4【摘要】1)选用肥育期苏太猪100头,屠宰后取背最长肌,采用相对定量RT-PCR 法测定肉色候选基因肌红蛋白(MB)、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1)mRNA水平;分别测定MB浓度和肌肉表观色度参数,并对肉色进行评分,再分析上述参数间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MB mRNA与肉色评分(r=0.426**(**:P<0.01))、a*值(r=0.379**)、MB浓度(r=0.364**)均呈正相关;NFATc1 mRNA与肉色评分(r=0.407**)、a*值(r=0.406**)、MB浓度(r=0.345*(*:P<0.05))、MB mRNA(r=0.571**)也均存在正相关;且肉色候选基因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
2)选用生长速度慢的肉脂兼用型二花脸猪与生长速度快的瘦肉型大白猪,分别于3、20、45、90、120和180日龄采集背最长肌样品,用相对定量RT-PCR法分析背最长肌中肉色相关候选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和性别间比较。
结果显示:MB、MEF2、Calcineurin mRNA 发育性变化在品种间二花脸猪高于大白猪;NFATc1 mRNA则相反,大白猪高于二花脸猪。
两品种MB、NFATc1、Calcineurin mRNA均在20日龄急剧升高,MEF2在两品种间差异最大,除3日龄外,二花脸公猪均显著高于大白公猪。
性别间二花脸公、母猪MB mRNA和MEF2 mRNA仅在发育后期180日龄有显著差异,Calcineurin mRNA和NFATc1 mRNA在整个发育阶段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推定最佳早期选育时间点为20日龄。
【总页数】6页(P154-159)【关键词】肉色;候选基因;肌红蛋白;背最长肌;选育【作者】佟辉;赵茹茜【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3.3【相关文献】1.不同肉色甘薯产量和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J], 赵大伟;徐宁生;李国芳;邓国军;孟凡来;李明福2.苏太猪宰后72hpH和肉色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J], 周李生;杨杰;刘先先;张志燕;杨斌;麻骏武3.猪肉色性状的QTL和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J], 刘小锋;蔡兆伟;张金枝4.鸭胸肌肉色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J], 刘大鹏; 凡文磊; 唐静; 周正奎; 侯水生5.宁乡猪宰后pH和肉色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J], 廖印长;高虎;张跃博;殷诗舒;徐康;何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肉色的评定
肉色的评定
王盼盼
【期刊名称】《肉类研究》
【年(卷),期】2008(000)011
【摘要】@@ 猪肉品质指标中,颜色最为直观.肉色不仅是消费者最关注的指标,而且对猪肉的市场价格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页数】1页(P插1)
【作者】王盼盼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金枪鱼鱼肉色泽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廖明涛;刘书臣;林森森;赵巧灵;戴志远
2.色差仪和肉色板在猪肉肉色评定中的应用 [J], 周波;黄瑞华;曲亮;李开桢;王林云;任同苏;姜建兵;吴建海
3.冷却鸡肉保水性评定指标标准化及其与肉色、嫩度和pH24 h相关性研究 [J], 魏心如;赵颖;韩敏义;王鹏;徐幸莲;周光宏
4.冷却鸡肉肉色色差计评定方法标准化 [J], 魏心如;李伟明;闫海鹏;韩敏义;徐幸莲;周光宏
5.仪器测定客观评定冷却猪肉肉色 [J], 孙京新;周光宏;罗欣;徐幸莲;汤晓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氧肌红蛋白是肌红蛋白的一种化学形态,主要 产生在低浓度一氧化碳充气包装中。有关肌红蛋 白转变为碳氧肌红蛋白的机理目前仍不十分清楚。 但很显然,一氧化碳可以与脱氧肌红蛋白的第六 键位相结合形成相当稳定的亮红色。研究表明,脱 氧肌红蛋白将更容易转变为碳氧肌红蛋白,而不
肉 类 研 究
12
2 0 0 8 年第 2 期总第 1 0 8 期
肉类研究
是氧合肌红蛋白或者高铁肌红蛋白。然而,当碳氧 肌红蛋白暴露于空气中后,一氧化碳将会慢慢地 从肌红蛋白中分解出来,形成游离一氧化碳。至于 一氧化碳是否可以取代第六键位的氧,甚至是否 可以促进高铁肌红蛋白的还原从而形成亮红色, 这些假设都有可能会得到一一解释。 2 色素蛋白的生物化学性质 近来在色素蛋白生物化学性质的研究工作主 要集中在宰后肌红蛋白还原能力的再生(尤其是 N ADH ) ,色素蛋白与脂质氧化的关系,以及某些 成分对色素蛋白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等方面。 2 . 1 肌红蛋白还原能力的再生 影响肉色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高铁肌红蛋白 的还原,这需要 N ADH 的协助。在一定程度上,这 个必需条件也制约了肉本身色素蛋白的还原能力, 因为 N ADH 的含量很小而且其再生的机制也比较
肉类研究
MEAT RESEARCH
www. c mrc. com . cn
2 0 0 8 . 2
肉色研究的概况及最新进展
朱彤 1 ,王宇 1 ,杨君娜 2 ,乔晓玲 1 (1 .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北京 1 0 0 0 6 8 2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天津 3 0 0 1 3 4 ) 摘 要: 影响肉颜色的因素很多,如动物的遗传基因、宰前和宰后因素、肌肉的基本化学 组成以及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储藏、销售、食用的前处理等。本文主要综述了有关肌 红蛋白色素(Mb)的性质、影响肉色稳定的宰后因素以及颜色测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影响 肉色的本质因素主要表现为肌肉中肌红蛋白氧化还原形态的转变。在影响肉色稳定的宰后因 素方面,本文主要综述的是气调包装、抑菌剂、熟肉颜色以及腌制颜色等方面的研究。有关 颜色测定的方法很多,数字图形分析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然而,怎样保持颜色仍然面临许多 难题。 关键词: 肉;颜色;肌红蛋白
6 ] 复杂。B e k hi t 等[ 的研究也表明 N ADH 的含量在稳
是结合于最近端或最末端上的组氨酸。 在鱼类产品中,血红蛋白(H b)对颜色的贡 献要比在牛肉、猪肉中大,提高鱼肉产品中血红蛋 白的含量对产品的颜色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R i ch ards等人[13] 的报道中提到,脱氧血红蛋白 (DH b)是鱼肉脂质氧化的一种潜在催化剂。随后 其也解释了脱氧血红蛋白在脂质氧化上发挥作用 的机理。相比氧合血红蛋白(O H b) ,脱氧血红蛋 白更不稳定,更有可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M H b) , 从而更加促进脂质氧化。这是因为脱氧血红蛋白 是一个高旋转体,由 5个含铁离子的复合体所组 成,其中包括四个由铁离子和卟啉组成的复合体 以及一个由铁离子和组氨酸构成的复合体。另一 方面,氧合血红蛋白是由铁离子与氧气分子相互 作用产生的,这样形成了一个由 6 个复合体组成的 低旋复合物,比高旋的脱氧血红蛋白具有更强的 抗氧化性。 此外,脱氧血红蛋白的结构也使得其更容易 促进脂质氧化。当氧合血红蛋白形成时,组氨酸与 氧分子的相互作用将拉动铁离子更靠近血红素环 的水平面。而脱氧血红蛋白由于没有组氨酸和氧 的相互作用,导致铁离子更加偏离血红素环的平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 0 0 6 BA D0 5 A 1 5 ) 。 作者:朱彤,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肉制品研发和加工等研究。
2 0 0 8 第 2 期总第 1 0 8 期
11
肉 类 研 究
肉 的 颜 色
稳定的宰后因素以及颜色测定方法的研究等。 1 肌红蛋白的构造及氧化还原态转化模型 肌红蛋白是构成肉色最主要的蛋白质,其它 对颜色起作用的蛋白还有血红蛋白(H b) 、细胞色 素 C 等。肌红蛋白是一种水溶性蛋白,分子量在 1 7 0 0 0 左右,包含 8 个由非螺旋短链连接起来的α 螺旋链。此外,肌红蛋白还包含一个辅基—血红素 环,位于蛋白的疏水袋(h y dr o p h obi c pock e t )内, 疏水袋是蛋白表面形成的一个类似袋装的结构。 血红素环的中央有一个铁原子,含有六个键位,其 中有四个分别与四个吡咯的氮相连,第五个与最 近的组氨酸相匹配,第六个键可以可逆的用来结 合配位体。是否结合配位体、所结合配位体的种类 以及铁原子价位的不同决定了肌肉的颜色。蛋白 主链末端的组氨酸也会通过影响空间结构关系 (主要是影响疏水袋的空间结构)来影响颜色变化 模型。在肌红蛋白中,组氨酸可能对肌红蛋白的结 构和功能起到很大作用。 以往的研究中,肌红蛋白主要有三种氧化还 原形态,即脱氧肌红蛋白(DM b) 、氧合肌红蛋白 (O M b)以及高铁肌红蛋白(M M b) 。肌红蛋白的 这种“三角”关系也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通过 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关系有可能会被改变。 1 . 1 反应 1 :氧合(O xy g e nat i on) 第六个键位处没有结合配位体并且血红素铁 离子呈 + 2价,就会生成脱氧肌红蛋白,颜色表现 为紫红色,一般常见于真空包装产品或刚刚切割 后的肌肉剖面。要使肌红蛋白处于这种去氧状态 必须要求相当低的氧压。如果暴露于充足的氧气 中就会发生氧合反应,呈现出亮红色。在这个反应 中,第六键位被 O 2所占据,铁离子仍为 + 2 价。此 外,末端组氨酸也会与该氧分子结合,从而共同改 变肌红蛋白的结构与特性。随着在氧气中暴露时 间的延长,肉表面以下更深的地方也会形成氧合 肌红蛋白。氧渗透的深度以及氧合肌红蛋白层形 成的厚度依赖于肉的温度、氧压、pH 值以及其它 呼吸作用的需氧竞争等。
General Si t u at i on and C u r r ent Research i n Meat C ol or
1 Zhu Tong 1 ,W ang Y u ,Y ang J u n- na2 ,Qi ao X i ao- l i ng 1
(1 . C hi na Meat Research C e nter, Bei j i ng 1 0 0 0 6 8 ) 2 . C ol l e g e of Bi otechnol og y and F ood Sci ence, Ti anj i n Uni versi ty of C ommerce, Ti anj i n 3 0 0 1 3 4 ) A bst r a ct : Me at col or i s a compl e x topi c i nvol vi ng ani mal ge neti cs, ante - and postmortem condi ti ons, fu ndame ntal muscl e che mi stry , and many factors rel ated to meat processi ng , packag i ng , di stri bu ti on, storag e , di spl ay and fi nal preparati on for consu mpti on. Thi s revi e w su r vey ed recent research focu sed on factors that affect my og l obi n che mi stry , and postmortem condi ti ons and methodol og y u sed to eval u ate these properti es. E ssenti al e ffect of me at col or i s an u nderstandi ng of the mu scl e my og l obi n redox i nterconversi ons. A bou t affect postmortem condi ti ons, MA P, anti mi crobi al s, cooked col or, and cu r e d col or were reported. New col or measu r e me nt methodol og y , especi al l y di gi tal i mag i ng techni ques, wi l l be more avai l abl e . Neverthe l ess, u nanswered questi ons reg ardi ng me at produ cts col or remai n. Key w ords: Meat; C ol or; My og l obi n 中图分类号: TS2 5 1 .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 8 1 2 3 ( 2 0 0 8 ) 0 2 - 0 0 1 1 - 0 8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购买肉制品时,颜色比 其它质量因素更为重要。因为颜色更为直观,并且 在非接触状态下,颜色可能是消费者评判质量的 唯一指标。一般认为肉褪色就代表不新鲜或者不 卫生。在国内各大超市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因肉 色改变而造成滞销的现象。因此,肉制品颜色变化 与护色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主要综述了如下几个 方面的研究:有关肌红蛋白色素的研究、影响肉色
] 图1 肌红蛋白的不同氧化还原形态的转化[1][2
1 . 2 反应 2 :氧化(O xi dat i on) 肌肉褪色的原因是由于亚铁肌红蛋白向高铁肌
1 ][ 2 ] 红蛋白转变所致[ 。虽然报道称,这种褪色是因为
表面被形成的高铁肌红蛋白所覆盖而致,但表面下 肌红蛋白的形态也对产品的外观起到一定的作用。 这是因为在表面以下(位于浅层的氧合肌红蛋白与 内部的脱氧肌红蛋白之间)的高铁肌红蛋白层将逐 渐的变厚,并且向表面移动。高铁肌红蛋白的形成 依赖于很多因素,包括氧压、温度、pH 值、微生 物的生长以及肉中具有还原活性的成分等。 1 . 3 反应 3 :氧化与还原 高铁肌红蛋白的还原对肉色至关重要,其很 大程度上依赖于肌肉中的脱氧还原酶、还原酶系 统以及 N ADH 等。这些酶在宰后胴体内的含量比 较有限,而且随着宰后时间的延长,酶的活性以及 N ADH 的含量都会不断被消耗。由于种种原因,目 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 通过图 1 可以看出,鲜肉表面的氧合肌红蛋白 的还原反应其实分两步,氧合肌红蛋白并不是立 即转变为脱氧肌红蛋白,而是首先转变为高铁肌 红蛋白。氧的消耗使得内部产生了低氧压的环境, 导致了氧化反应的发生,使得氧合肌红蛋白转变 为高铁肌红蛋白。这一步反应较为容易。而从实际 情况看,由高铁肌红蛋白转变为脱氧肌红蛋白是 相当困难的。一者,肉本身具有还原能力的物质有 限;二者,氧压的环境一般也是不可逆的。也就是 说反应 3一般不可能完成。 1 . 4 反应 4 :碳氧肌红蛋白(Carboxy m y og l obi n) 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