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大计,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改革的迫切性。
教育振兴不仅仅是一项政策,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之基石,因此,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才能实现教育事业的振兴和发展。
首先,教育振兴需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存在着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这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建立健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其次,教育振兴需要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倡导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提升,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再次,教育振兴需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教育振兴的重要一环。
此外,教育振兴还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学校应该与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总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只有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才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教育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变革中生成:叶澜教育报告集(叶澜教育思想文选)》读书笔记模板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育
教育学
世纪
教授
实践
时间
中国
报告
中国
研究 教育
理论
叶澜
生命
报告
学校
教育学
研究
学派
内容摘要
本书为“叶澜教育思想文选”第二卷,是叶澜教授投入大半生时间、首创并持续主持至今、交互生成的两项 事业(中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和“生命·实践”教育学建设)的阶段性生成的节点报告之首次结集出版。全书 包括四个部分:“世纪之交中国学校变革研究”“跨世纪‘新基础教育’研究”“当代中国教育学创建研 究”“希望在明天”。内容呈现出两大原创性研究的复杂转化、理实互生,具有鲜明的过程生成性和独特的具体 综合性。
为中国明日之教育:充实生命铸就师魂 生而为女,何以成人成业 卓然独立越而胜己——解何谓“卓越教育”
育思想文选)》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变革中生成:叶澜教育报告集(叶澜教育思想文选)》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 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变革中生成:叶澜教育报告集(叶澜教育思想文选)》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多维审思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学科立场”的寻问与探究 “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上)——关于以“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学当 代重建基因式内核及其命脉的论述 “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下)——关于以“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学当 代重建基因式内核及其命脉的论述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回归与突破中生成 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教育精神与智慧 老树与新枝:“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之学脉追寻
《观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有感
2017.04基础教育的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
而且对于基础教育的评价,我们多以分数为标准,分数高就代表基础教育扎实,分数低就表示基本教育薄弱。
在观看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的时候我有了一个疑问,我们的这种评价客观吗?如果客观,那么请问为什么英国的高等教育为什么不落后呢?按理说,基础就没有打好,高等教育如何会更好的发展?这部影片对我的震撼很大,也许是因为以第三者的身份观看的原因吧。
我想从基础教育的教师观、学生观、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学生观21世纪新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可表述为: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为祖国为人民奉献、创造的志向之确立,作为最根本的任务。
好多学者把基础教育解释为打基础的教育。
这不免让好多功利性的老师理解为为分数“打基础”。
我所认为的“打基础”是为开发潜能打基础,而不是死记硬背拿分数;是为发展个性打基础,而不是“乖巧顺从”;是为终身学习打基础,而不是考上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纪录片中,英国的数学老师,说学习就是自己探究的过程,是培养兴趣的过程,不是让他记下这个或者那个。
或许你会为我们基础教育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你觉得我们的基础教育质量很高。
方展画在价值的追问一文中介绍美国教育家贾尼丝·萨博归纳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一种称之为培养“聪明的孩子”的教育,一种称之为培养“智慧的学生”的教育。
聪明的孩子对于一个问题能够知道答案,而智慧的孩子则能够提出问题,聪明的孩子是带着兴趣去听,而智慧的孩子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聪明的孩子能理解别人的意思,而智慧的孩子能概括抽象的东西,聪明的孩子侧重于完成作业,而智慧的孩子则会自己寻找课题。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培养的是聪明的孩子。
在观看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的纪录片的时候,后续的采访中,有一个学生这样评论中国的教育,她说“我觉得中国的教育我不喜欢,感觉就像是在一个统一的流水线上生产一一批听话聪明的孩子,我觉得那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面对未来,我们必须加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就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展开多维度的探讨。
一、培养21世纪素质教育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不仅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还需要具备21世纪素质的人才。
国家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从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才型人才。
首先,要加大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水平,确保素质教育能够落地生根。
其次,要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校本教学中去,严格落实素质教育课程标准,并开展多种素质教育活动。
最后,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来参与、推进素质教育,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体育是人体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1世纪,我们需要培养更多健康向上的人才,而体育教育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学校体育教育,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体育意识,提高身体素质。
除了体育活动,我们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体育教育,教育学生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树立挑战自我的勇气和信心。
三、教育均衡发展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需要注重教育均衡发展。
在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陆等地区,差别较大的教育资源应该得到平衡。
为此,我们应该向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和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各级政府通过财政扶持等方式,创造更多平等的教育机会。
四、推进教育科技化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教育科技化是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教育科技化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大力推进智能教育、互动教育、在线教育等教学模式的开展,优化学生学习的环境和过程。
此外,在学生素质教育和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也有广阔前景。
但同时,教育科技化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取代人类教师。
因为教师不仅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传授智慧和人文精神。
谈谈我国面向二十的一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
谈谈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发展。
当前,现代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竟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均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行课程已出现许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总结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针,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的建立有其客观标准的。
1)有课程研究—刊物2)有一支课程研究专业队伍3)有课程研究前沿课题4)有课程研究显著成果5)有课程研究实验区,1985年课程教育教法杂志标志课程体系形成。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教育部决定用5—10年时间实施这一新的课程体系。
时至今日,各科课程标准已完成了研制工作,已经定稿,出版,在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依据课程标准偏写的教材,样章已写完,正在迅速偏写之中。
预计2001年9月1日,全国各省部分试验区将试用新的课程标准和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
经过一轮试用后,将总结经验进行修改,然后将分期分批在全国各省全面推广这套新的课程标准和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
世纪之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处于更新交替的转折时期,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
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对我国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政策问题和课程改革的目标。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世纪。
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一个东西方文化激荡融合的世纪;一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统一的世纪。
面对新世纪发展的机遇和竞争的挑战,我们需要大批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有6种主要的能力;※具有全球化、国际化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能够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学习与科学工作方法,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和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科技飞速发展,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教育必须进行全面的振兴。
为此,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
计划。
首先,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面向21世纪的教育应更注重学生的素质培
养和发展。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要倡导全员参与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社会等也应该加入到教育中来。
家长要关心子女的教育,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社会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再次,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评价,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最后,需要改革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体系偏向于重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的评价体系应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能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人际交往
能力等方面。
总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通过全员参与、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的改革,推动教育朝着更加科学、完善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班级:学号:姓名:[摘要]要以“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思想与观念为核心,营造“育人”的“绿色”环境,必须“以人为本”,将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与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结合起来,必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维,如何掌握必要的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出有现代水平的本国本民族的学生。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所在自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来,我的思维方式也有所改变,现在我就本人在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这方面谈点个人看法。
一、理念和行动加在一起可以改变世界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在他的报告《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中谈到,现代教育应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
什么是?绿色?教育,他讲道: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大量的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是大学教育的问题,而是基础教育的问题,如学生到了大学阶段还是吐痰、不爱护公物的现象,这不应该是在大学解决的;许多大学生乃至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语句不通、词汇使用不当,这是不是基础教育的问题?学生上了大学,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学习英语、背英语单词,甚至现在的大学教师晋升教授要考英语,这是不是大学的问题?很多的中学,在高二就分文理班,过早地开始了专项的训练而缺乏文理的交融,学生几乎没有星期天,书桌上的书堆的厚厚如山,个性得不到张扬。
这一切可以说都不仅仅是大学的问题,而是中小学存在的问题,并且是很严重的问题。
中国的基础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办,他提出必须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以?绿?育人。
人文教育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
英国一个大哲学家讲过,中国与其讲是政治为主体的国家,不如讲是一个能够幸存的最古老的文明国家。
事实也证明了,政治上的侵略和军事暴力是很难消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假如从文化上侵略,消灭一个民族就易如反掌,可见人文精神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亡是多么重要。
人文精神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强大还是弱小。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除了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外,更重要的是民族凝聚力,一个没有民族凝聚力的国家是很难强大起来的。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流派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八大流派——以1990年代为时间划界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二、生本教育学派三、生命化教育学派四、主体性教育学派五、新教育学派六、情境教育学派七、情感教育学派八、理解教育学派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代表人物:叶澜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
该课题是在1994-1999年“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阶段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1999年5月启动,2004年5月通过鉴定结题;2004年5月—2009年5月为成型阶段。
目的: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和创新型学校。
在《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叶澜教授又明确提出了“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这一创建学派的明确目标。
三个“层面”:1.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三个“更新”: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的观念更新。
四个还给:“新基础教育”所追求的改革效应是: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四项研究任务:“新基础教育”研究定位于学校转型性研究。
显性的目标是为了建设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学校。
1.学校转型变革的背景与总体性研究(包括当代特征、教育变革趋势、学校转型内涵、总体构成等);2.学校转型性变革中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更新研究(涉及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价等方面,以及一些相关的教育基本理论等。
);3.中小学基础学科教育改革的系统深入研究;4.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的路径与策略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多重关系的方法论研究。
21世纪方便旗船制度的新反思
21世纪方便旗船制度的新反思方便旗船制度是一种在国际海洋运输中广泛应用的制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该制度为船东提供了灵活的船舶注册方式,同时也为一些国家提供了发展海洋运输业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全球贸易和运输市场的不断变化,方便旗船制度也面临着一场新的反思。
方便旗船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一些国家开始为其本国船东提供更为灵活的船舶注册制度,以便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国际运输。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注册制度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并成为了国际上广泛认可的一种船舶注册方式。
在20世纪,方便旗船制度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远洋运输和国际贸易领域。
方便旗船制度在21世纪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为船东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船舶注册方式,使得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国际运输。
方便旗船制度也为一些国家提供了发展海洋运输业的重要途径,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方便旗船制度还有助于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为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便利。
然而,随着全球贸易和运输市场的不断变化,方便旗船制度也逐渐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方便旗船的监管不足。
由于方便旗船注册的灵活性和跨国性,使得对其的监管存在一定的难度。
这导致了一些方便旗船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给海上交通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
方便旗船制度还存在着避税和偷税等问题,给国家税收带来了损失。
为了解决方便旗船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监管力度: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对于方便旗船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船舶标准和安全要求。
同时,各国也应该加强对于方便旗船的审查和监管,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改革税收制度:各国应该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避免方便旗船通过避税和偷税等方式逃避税收。
同时,对于存在偷税和避税行为的船东和船舶管理公司,应该采取严厉措施予以处罚。
提高信息透明度: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对于方便旗船的信息透明度要求,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开船舶登记信息等措施,以便更好地对方便旗船进行监管和审查。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一、叶澜教授简介1、生平简介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992 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 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同时,作为清华大学等8 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20 世纪80 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
1994 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
作为教育学学者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她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现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目前,在叶澜教授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全区正在大面积推广“新基础教育”。
2、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3、科研项目(部分)主持《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主持《面向21 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4、代表性著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 年)《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年)《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年)《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 年)此外,还有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重要思政文献】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节选)(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
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
”在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
当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这些动向预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提高;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所有这些为二十一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顺应时代要求,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
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教育推向二十一世纪。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
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 江泽民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
当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这些动向预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提高;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所有这些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顺应时代要求,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
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教育推向21世纪。
新教育实验与新基础教育之比较论文
新教育实验与新基础教育之比较摘要:“新教育”实验与“新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影响较大的两个实验。
通过介绍两个实验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对以后的教育实验进展提供良好的经验和借鉴,有利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教育;新基础教育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287-03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在变革中发展,而只有不断改革教育,不断更新观念,以适应时代的教育培养出适应时代的人,教育的功能作用才能发挥最大。
进入21世纪,从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的制定,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一阶段。
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两个典型: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和叶澜的“新基础教育”,二者切实推进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良性发展,并有进一步推广扩张之势,对二者进行研究,弄清机理,把握其实质,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对整个社会和国家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新教育”实验概述新教育实验,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它源于美国的杜威教育思想和上世纪初陶行知等人的教育改革,以及同一时期的欧美新教育运动。
它是以杜威教育思想和陶行知教育实践为其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造的一个整体教育改革实验。
同杜威的教育观点一样,新教育实验同样十分注重“行动”和“反思”,十分注重教育思想与理论对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实际效果,鼓励教师寻找途径行动起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促进社会的发展。
继承于杜威和陶行知,新教育实验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
生命——实践
生命——实践“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的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是叶澜先生于1994年发起并主持的一项以学校整体转型为核心的变革性研究。
主要任务是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观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在新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以讲授鲁教版八上《美国南北战争》一课为例,具体谈一谈我在课堂教学的实际运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感悟和与以往课堂的变化。
一、心中有“人”,凸显育人价值没参加新基础之前,每次上课也是仔细研究教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也会思考教学目标如何达成,重难点怎样突破等。
教材分析花的时间较多,但忽略了学生独特的育人价值,忽略了课堂上每个学生的能力是否提升,是否得到主动、健康发展。
参加了新基础教育后才深刻地感觉到:原有的课堂存在严重的“人”的缺失,大多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按照教师要求,按照教师设定好的进行,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
教师是“主角”,主要是“秀自己”;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多为“明星学生”;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在教师需要呈现出较大的课堂提问面时,偶尔会请他们回答问题或齐答,很多情况下他们只是“观众”与“听众”,观看教师与明星学生的一问一答的表演。
在“教案剧表演”的课堂中,教师眼中只有知识、教案、明星配角,唯独缺少每一个学生,在教学本真的意义上,这并非是教学,因为它没有“为全体学生上课”。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从教学设计开始,不仅在知识的理解、重难点的突破上渗透以“人“为核心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而且深刻挖掘本课独特的育人价值,立足分析学情,在教学实践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权利还给学生,不仅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重要的是作为教学资源的“捕捉着”和“推进者”。
评述叶澜的“新基础教育”
评述叶澜的“新基础教育”摘要:中国社会已进入21世纪,进入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新时代。
新时代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
叶澜教授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研究经过八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关键词: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自1994年开始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经过五年的探索性实验后,1999年开始进入推广性、发展性研究阶段,这个阶段至今也已经进行了三年半的时间。
刚开始在探索性阶段,“新基础教育”研究只是在为数不多的学校里进行的,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参与实验的学校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包括大学的研究人员,包括参与实验的学校和教师,也包括某些区域性推广的地区的行政领导与教研员。
在这三年半中,“新基础教育”研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个项目的辐射范围、参与研究的学校和师生数量、以及“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境内外的影响,都不断扩大。
一、“新基础教育”的由来近20多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并还在继续进行着一场深刻的转型性变革。
作为在社会中生存、且是社会重要构成的教育,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在不断地变化着。
如果说中国社会的近期发展,取决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状态,取决于成人世界中各种人的素质、行动与精神面貌的话,那么,中国社会的明天,无疑取决于今日的学校教育状态,取决于儿童、青少年世界中成长着的人的素质与精神面貌。
中国社会已进入21世纪,进入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新时代。
新时代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
基础教育的改革在新教育体系中具有奠基性的价值。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就是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而进行的。
从研究的目的或目标看,“新基础教育”研究是社会转型时期,为实现基础教育学校的转型而进行的。
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结题总报告
“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结题总报告叶澜一、研究工作进展过程(一)课题组成员构成分析"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部分教师和华东师范大学普教研究中心的部分成员组成的课题组联合承担。
1994年9月,该研究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学校为试验基地启动。
1995年9月,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二附中、三附中,云岭实验中学及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各有一个班同时参与试验,并成立联合课题组。
1996年初,课题组负责人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式提出立项申请。
1997年初,课题被批准正式立项,定为国家教委级重点课题,此时研究实际已进入第三年。
同年2月,华东师大一附中因初中部改制等重大条件因素的变化而退出课题组。
至此,探索性研究参与试验的学校为五所并保持至今。
5所学校之所以作为试验学校的原因有三:一是均属自愿参加。
二是5所学校均是华东师范大学普教研究中心的团体成员,参加者希望这项研究能成为华东师大用科研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一项"拳头产品"。
三是5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师资条件、生源及试验班学生的基本情况都不尽相同,各有特点。
小学部分,师大附小是一所有40多年办学历史、教学质量相对稳定且已形成一定群体风格的学校,生源多为知识分子子女;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学校是1993年初才成立的、由外高桥保税区投资兴办的新学校,该校教学设施相对先进;教师由全市招聘而来,相对年轻,学历构成较高;学生分寄宿与走读两类,寄宿班生源来自市区,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走读班来自学校所在地区,主要构成是征地工人的子女。
这类学校是新时期在上海出现的学校,含有更多未来因素,与试验期望的先导性相符;我们在该校两类生源中各选一个班,还可看出生源、家庭背景不同,寄宿与走读不同等对试验及学生成长的影响。
初中部分的三所学校也有很大差异:二附中是有40年历史的学校,本研究以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与能力强的数学班为试验班;三附中仅有10多年的历史,由金山石化总公司与华东师大联合创办,该校教师也由招聘而来,生源基本上是石化地区的干部及职工的子女,属工业区内的学校,试验班学生部分在小学时有文艺特长;云岭实验中学属1958年由小学"戴帽子"而升为初级中学类的学校,建成中学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如生源都是重点初中落选下来的学生,家庭处于棚户区较多,社区及家庭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均较差等,在普陀区内处于薄弱学校边缘,声誉属中下水平,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叶澜的教育思想
叶澜的教育思想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等职务。
她曾经还任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主授课程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原理,教育学原理等。
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自1984年以来,先后出版由个人独立撰写或他人合作编写的著作,译著及研究报告共10本,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近44篇。
她主要的著作有:《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构建》,《教育研究》,《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教育概论》,《走出低谷》,《新编教育学教程》,《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她还发表了许多论文如:199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发表的论文“迎接挑战:在改革中走向新世纪棗再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1998年在《中国教育学刊》第二期发表的论文“更新教育观念,创建迈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
同时她还主持了“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等课题的研究,其中近七年来进行的"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究性研究"课题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
先后获得过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曾先梓优秀教学奖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优秀著作一等奖等奖项。
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叶澜教授在探索新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建构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基本理论问题,做了全面而深刻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摘自教高[1997]2号)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的发展趋势,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教委于1994年初制定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简称"教学内容改革计划")。
一、这项改革的总目标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形成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质量上一个台阶"的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近期目标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集中优势力量,开展集体攻关,努力形成一批优秀的研究和改革成果,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相对落后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有较大的改观,为21世纪初叶大范围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教学内容改革计划"是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的改革计划,有着丰富的内涵。
其主要内容包含:研究未来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调整专业结构、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研究和改革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研究和改革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研究和改革基础课程、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编写出版一批高水平高质量?quot;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
三、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和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更加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因材施教;要十分注意改革的科学性,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传统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内容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等;既要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要大胆借鉴和积极吸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切先进的、有益的经验和成果,努力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有机结合,勇于开拓创新。
叶澜之《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理论纲要——学习导读ppt
3、社会性基础教育要使学生认识 社会、热爱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和出色的公民; 基础教育与千家万户相关,要依靠 社会和社区,向社会和全体公民负 责。
21世纪新基础教育的教育价值观
概而言之,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把每个 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 (指个 体独特性与社会规范性的有机统一) 、为 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须的自我教育、 (其内容包括德、智、体、知、情、意、 行等多方面)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 步形成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基础教育应为 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返回
新教育理念
新教育理念的三层构成: 1、教育价值观。 2、教育对象观(学生观 )。 3、教育活动观。
返回
新教育理念之一教育价值观
新教育理念首先指教育价值观,回答 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办教育、教育
价值是什么。1、就基础教育而言,
当代我们强调的是它的 基础性、生命 性、社会性。 2、21世纪新基础教
新教育理念之三教育活动观
4、综合渗透性:教育活动本身 具有综合性,它由具有生命整体 性的人进行,因而教育产生的影 响,不是单一而是综合的;不仅 是显性而且是隐性的;不但是有 形而且是渗透的。
新教育理念之三教育活动观
教育者的全部智慧与艺术集中显 现在他对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创造 性地开展上,显现在他能否最充 分地调动学生投入的积极性上, 显现在他能否使教育促进人发展 的功能得到充分全面发挥上。
新教育理念之三教育活动观
2、灵活结构性:活动的内容、方法和过 程都具有结构特征,同时又富于弹性。 3、动态生成性: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目 的,但其进行过程中复杂性的动态相互作 用过程,使其具有生成新的由参 与活动者的生命活力得到发挥后创造而来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理论纲要
叶澜
1.中国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进入—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新时代。
新时代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
基础教育的改革在新教育体系中具有奠基性的价值。
本试验就是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而进行的。
这是一项为新世纪构建新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开创式研究工程。
2.新基础教育需要有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三方面的更新。
观念更新和目标更新领先,模式是在新观念指导下,为实现新目标服务的,是观念的具体化和实现目标的工具。
因此,参加试验的人员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与目标观,而后才能创造新的模式。
这项试验不只是寻求操作性的方案,它要求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紧密结合。
这是一项深刻、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试验,它的结果不仅是为了形成上述“三新”,而且根本上是为了形成新人——新的能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和创造新教育的新型教师。
全体试验人员在试验中,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3.新教育理念首先指教育价值观,回答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办教育、教育价值是什么。
答案随时代变化、人类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和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就基础教育而言,当代我们强调的是它的未来性(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应立足未来,为了未来而确定今日之“基础”的涵义)、生命性(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处于生命中学习最集中时期的儿童和少年。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这是十分宝贵但自己并不全然知晓其价值的生命时期;是缺乏生活经验,各方面都处在形成状态,又充满多方面需要和发展可能,充满生命活力和潜力的时期。
这段时期的教育影响价值,远远超出该阶段而扩展到终身。
因此,这是最需要优秀和出色教师——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整体性.懂得童年、少年期对于生命的独特重要价值,并善于开发生命潜力的教师的时期)和社会性(基础教育要使学生认识社会、热爱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和出色的公民;基础教育与干家万户相关,要依靠社会和社区,向社会和全体公民负责)。
概而言之,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指个体独特性与社会规范性的有机统一)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须的自我教育(其内容包括德、智、体、知、情、意、行等多方面)、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4.新教育理念第二层构成是学生观,即教育对象观。
新的学生观更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和多样性的统一,关注潜能的开发,把他们的现在作为起点而不是终点来看待。
新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年龄虽小但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参与教育活动的人,他们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是教育活动中复合主体的重要构成。
新学生观还包括对学生个别差异的承认与尊重,把形成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看作教育不可忽视的任务。
新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
这是教师在教育中努力探寻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的教育行为产生的观念性前提。
5.新教育理念第三层构成是教育活动观。
它回答我们如何去构建学校教育实践的问题。
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是沟通教育理想“此岸”和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构成。
新的教育活动观强调其双边共时性(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多种和多方向的相互作用方式,这些活动在时态上对师生双方来说具有共时性)、灵活结构性(活动的内容、方法和过程都具有结构特征,同时又富于弹性)、动态生成性(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目的,但其进行过程的全部复杂性及动态相互作用过程,使其具有生成新的、超出原先计划和目的的可能,这种动态生成力是由参与活动者的生命活力得到发挥后创造而来)及综合渗透性(教育活动本身具有综合性,它由具有生命整体性的人进行。
因而教育产生的影响,不是单一而是综合的;不仅是显性而且是隐性的;不但是有形而且是渗透的)。
教育者的全部智慧与艺术集中显现在他对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创造性地开展上,显现在他能否最充分地调动学生投入的积极性上,显现在他能否使教育促进人发展的功能得到充分全面发挥上。
6.新的培养目标是时代发展对新人要求的集中表现。
本试验主要强调以下体现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特征:
(1)认知能力:具有捕捉、判断和处理信息的学习与创造能力,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的能力,立体、动态、多元统一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体悟人生与生命的内省思维能力。
(2)道德面貌: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指导下,形成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崇高感情,具有社会公德和作为公民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成为既有理想和抱负,又能处理好个人与群体关系,愿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贡献的末来新人。
(3)精神力量:自信、自强;有迎接挑战的冲动与勇气;有承受挫折、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热爱生命,能在改变和完善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以上三方面是仅就新人的一般理想而言,试验在确定目标时,还需按中小学和不同年龄段提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系列目标,使生命向着理想发展,而在每阶段又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7.基础教育新模式首先是学校教学活动模式的变革与更新。
试验把这方面研究的重点指向学校基础性学科课堂教学改革。
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的过程结构和组织结构,改变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结构,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教学(积极活动时间初始阶段不少于1/3,最后达到2/3左右),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教学不是向学生“点式”传递现成知识,而是突出知识的内在结构,在结构中学知识,掌握知识的结构,教知识,同时要把知识活化,还要教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及其结构的学习方法与程序的结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需要、信心和能力。
课堂教学的过程要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
提供不同学生进行选择的可能,注意学生特长和个性健康发展。
课堂也应该成为教师创造性才能和智慧充分发挥的舞台。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最好场所,是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
8.班级建设模式的改革,是基础教育新模式的又一重要组成。
通过建立小干部轮流制、班级岗位制、小班主任制等管理制度改革,使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体验不同角色,发挥个人特长,促进每个人都能在其中得到发展的优秀集体的形成;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控的群体自我教育能力。
通过学生独立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和参与学校活动及公益性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个人对集体的热爱、责任、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
发展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才能的充分发挥,积极创造班级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使班级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是班级建设所模式追求的目标。
9.基础教育新模式的构建最终不能没有学校管理模式的改革。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为教师创造性工作和发展服务。
管理要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体现教育专业性工作的特点。
学校应在管理制度、管理方式、运行机制、测评体系等方面作系统改革.抓住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既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又有时代气息的学校育人新文化,形成具有学校个性的校风和独特传统,形成学校发展和完善的内动力和机制,形成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相互支持和促进的良性循环。
10.总之,本试验从人的生命和学校基础教育的整体出发,运用综合渗透、主动参与的方法,以满足时代需要和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为宗旨,构建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的模式。
这一试验模式可以简称为“三Z”(整体、综合、终身)模式。
“整体”、“综合”是研究方法论意义的概括,“终身”则是试验追求的终极价值的概括。
(本文选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