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备课教案—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第1课时)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梯度、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自主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提高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3.教师解答: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
1.学生自主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2.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如何进行有效记录和分析,提炼出科学问题。
3.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三)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设计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自然地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同时,强调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对于教学难点,采用以下策略:
4.探究讨论:针对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5.知识拓展:结合实验结果,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为下次实验做好准备。
7.课后作业:布置与实验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保证作业质量。
2.作业完成后,要进行自我检查,确保实验操作规范、观察分析准确。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总结,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3.知识框架构建: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观察分析方法,以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九年级(上)化学教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提出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怎样的呢?交流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实例讨论。
归纳总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
知识拓展 科学探究的形式有多种,实验、调查、讨论等都是科学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不是一定都按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一步步进行,可根据实际的研究 内容 选择其中几个环节进行。
探究点二 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在实验时,我们在实验前观察什么?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什么?实验后又观察什么呢?观察到的这些实验现象,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进行描述呢?交流讨论 讨论相关的原因。
归纳总结1. 学习化学实验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探究点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取一根火柴梗,(或在蜡烛的火课堂讨论1. 蜡烛燃烧时状态有没有什么改变?2. 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放置的时间长了,会有什么现象?3. 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为什么熄灭后是白烟?熄灭后的白烟是什么物质?归纳总结1.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点燃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此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写在了箭头的上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教案: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课前预习】1.化学是一门以____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____、____和____等,可以____,学习____的方法并获得____。
2.蜡烛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是____色,____味,____体(填“液”或“固”),____溶于水(能或不能),质(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____(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____水(大于或小于)。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____越多。
氧气可以使燃烧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____。
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____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____和____。
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____支持燃烧(能或不能)。
5.查阅有关资料,实验探究有哪些步骤?【情境导入】【交流与思考】1.通过实验,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2.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什么?3.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展示提升】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1)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空气B、水蒸气C、氧气D、二氧化碳2.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____层,____最亮,____最暗。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优秀教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实验成功的喜悦,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影视节目《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大家是否还记得太上老君的这个炼丹炉?古代的炼丹炉常用来研制长生不老药,虽然现在我们觉得不可能有长生不老药,但是我们可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就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
所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二、推进新课[过渡]既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那我们如何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呢?下面我们以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为例来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第12页的探究内容,并思考教材中提出的问题。
[分组实验]2人一组,通过实验解答教材中的问题,并填写教材第13页的表格。
1.点燃前:在每组同学的实验桌上都放置蜡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简单的实验得出蜡烛的物理性质。
2.燃着时:点燃蜡烛,巡回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熄灭后: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复燃实验。
[归纳总结]板书设计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气味、密度、是否溶于水。
2.燃着时:熔化、发黄光、放热、冒黑烟、火焰、燃烧产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教案
教师:补充孩子们归纳的结论并板书
板书:点燃前的蜡烛:
(1)白色的固体、圆柱体等形状,有轻微的气味、难溶于水、硬度小。
2、点燃蜡烛,
教师: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着火的蜡烛。蜡烛燃烧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为几层?那层亮?那层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平放在火焰上,根据火柴梗在不同部位被烧得情况,推测那部分温度最高,那部分温度最低,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的上方,和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的上方,推测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
集体备课课时计划
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主备教师:执教教师:使用时间:
课题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了解化学的演化过程。
2、学生能描述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实验现象。
3、学生能根据所做的实验写实验报告。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了解化学的演化过程。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师:引导孩子阅读课本11页的内容并让孩子了解化学的发展过程.
学生:学生通过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讨论并分析的内容并板书。
板书:古代炼丹术,炼金术的作坊是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师:在ppt上引导孩子阅读孩子阅读课本12页的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气味。用小刀切一下蜡烛,把它放入水中,观察溶解性和密度?
学生:观察蜡烛点燃后的现象,并逐步归纳实验现象
教师:板书:
(1)蜡烛燃烧后会产生白烟,用火柴迅速点燃刚熄灭产生的白烟,能够重新点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同时让学生体验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实验后反思的重要性,获取解决实验问题的乐趣。
环节四:总结蜡烛燃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实验探究。
学生活动4【小结】1、石蜡的物理性和化学性质2、对比实验中的控制变量的思路3、观察实验现象的顺序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家庭实验】蜡烛熄灭后的白烟的实验探究。
【评价任务4】回家完成实验的设计及相关探究,能用视频或文字的方式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及分析实验结论。
教师活动4【提问】通过今天的实验,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板书】将学生提到的内容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点拨】1、表扬能从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学生2、指出后续课题需要今天的实验方法和思路来解决问题。
【延伸拓展】蜡烛在熄灭后会产生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请各位同学回家结合今天对蜡烛性质观察,合理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白烟是什么物质,并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
活动意图说明:指导学生系统性的总结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相关内容,突出实验的方法,同时为后续的实验探究做出铺垫,也进一步的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兴趣,深入挖掘实验素材的价值。
【作业设计】作业与检测(课中作业)1、(评价任务1、2、3)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过程中,不属于对实验现象描述的是()A.将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B.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三层C.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蜡烛熄灭后有白烟产生2、(评价任务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有同学提出可能是盐酸。
该同学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形成假设C.获取证据D.形成结论3、(评价任3)通过观察蜡烛燃烧及对其燃烧产物的检验,下列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①燃烧时发光、放热②燃烧时有水生成③外焰温度最高④石蜡先熔化再燃烧⑤熄灭时烛芯处冒充白雾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D.①②③④4、(评价任务4)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用蜡烛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获得结论:火柴梗两端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
反思交流:给物质加热,应该在火焰哪个部位?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将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小结】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后,过一会儿,烧杯壁有水雾生成。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小结】蜡烛熔化并燃烧,发光发热,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芯。其中外焰最明亮,焰芯最暗。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觉按照科学探究的六个必要环节进行蜡烛火焰温度的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火焰温度最高的是哪一部位?
假想猜测:A、焰心B、内焰C、外焰
设计方案:取一根火柴梗迅速放入火焰中,1秒钟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前后的情况。
提示学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可将干而冷的烧杯换成用石灰水润湿内壁的少别或将上一步中的烧杯取下,迅速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小结】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指导学生:现在请大家熄灭蜡烛,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教学用品
仪器
小刀、烧杯、镊子、
药品
蜡烛、澄清的石灰水
其它
火柴、小木条、学案、课件等
环
节
教学问题
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情
景
导
入
问题1: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结感受化学学习中关注物质性质、变化以及变化过程和现象的特点。
3.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入手,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合作实验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学重点学习如何有序全面地观察物质,描述现象。
教学难点对蜡烛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物质的探究。
学习用品试管、烧杯,火柴;蜡烛,石灰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故事:一使者到另一个国家,国王有意刁难使者。
就说:给你一枚硬币(相当于现在的一元钱),买的东西能充满整个皇宫,否则就要杀头。
使者去买了一盒火柴和一支蜡烛,点亮后,烛光顿时照亮了整个皇宫,烛光在照亮皇宫的同时,也给使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蜡烛的燃烧。
二、自主探究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以及对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取化学知识。
2、蜡烛的外观为色体,用指甲能划出划痕,说明它的硬度。
把它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
3、蜡烛的火焰分为、、,其中的温度最高。
4、学习化学的特点:(1)关注;(2)关注;(3)关注。
三、合作探究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P12页的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生回答以下问题:l.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什么?2.蜡烛的颜色一般呈什么色?形状是什么样?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是否溶于水?是悬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说明了石蜡的密度比水大还是比水小?3.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火柴梗扫过火焰哪部分首先变黑?4.蜡烛燃烧时,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片刻后取出烧杯,迅速倒人石灰水振荡,有什么现象?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重点:讨论)5.熄灭蜡烛后,有什么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请大胆猜想,“白烟”的成分:6.实验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的哪些特点?(1)(2)(3)四、复习巩固1、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偶然的现象,使结果更真实B、得到较多的数据C、得出不同的结论 D 、实验失败后重新做实验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假设B、实验C、观察 D 、做出结论3、下列与化学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我国古代炼丹术和西方炼金术是化学实验的始祖B、古代炼金术师可以通过“点石成金”使贱金属变成贵金属C、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是最原始的化学实验室D、炼丹术和炼金术的想法和作法都是脱离实际的4、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精品】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第一课时).do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2.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过程与方法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
重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难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板书: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边做实验边完成下表)探究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点燃前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烛身的变化生成的产物燃烧时熄灭后1、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
提问:(1)、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没有什么改变?[蜡烛点燃后,可以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2)、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
如果没有风,火焰可以一直保持轻微的闪动。
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心;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
](3)、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在靠近火焰的地方,蜡烛是湿热的,而且很软,燃烧着的蜡烛顶部受热溶化形成一个凹槽,溶液化后的液态石蜡储存于凹槽中,浸没着灯芯。
](4)、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可以看到处于火焰最外层的先变焦,第二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这说明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升高的,即外焰的温度是最高的,焰芯的温度是最低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优秀教学案例(第1课时)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要领,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实验现象的观察等。
2.通过示例实验,演示实验操作过程,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3.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安全,讲解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处理方法。
4.结合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
2.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推理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分配适量的实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本节教学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2.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如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实验现象的观察等。
3.了解常见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具备自我保护和事故处理的基本能力。
4.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
5.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实验过程和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敏感性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初步认识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掌握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过程、现象以及结论。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观察和描述化学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关注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过程等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
【学习重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蜡烛、火柴、小刀、干燥的烧杯、水槽、蒸馏水、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看过西游记,一定也记得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它能炼出仙丹。
其实太上老君是在做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就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师的作坊,虽然长生不老的仙丹和点石成金都不靠谱,但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师发明了许多实验器具及一些分离物质的方法,也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为化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作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学好了化学实验,能为我们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化学实验呢?我们今天来学习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新课讲授【讲解】今天我们就以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为例来学习探究实验的过程。
在进入实验之前,我们要明确观察实验的三个阶段。
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
实验前,我们要观察参加反应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实验中,我们要观察到的光、热、火焰、沉淀、气体等现象的产生,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后,我们要观察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接下里我们一起来看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12、P13内容【讲解】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有一根蜡烛,大家都知道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
刚才老师说道,实验前我们要观察什么?【学生回答】要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案设计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1.掌握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过程、现象和结论;2.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3. 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4. 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观察实验现象以及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学媒体实验器材、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展示)两支蜡烛,一支完整的,一支是燃烧后剩下的小段。
【提问】这是什么?【追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继续延伸问题】一支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为什么会变短呢?烧掉的那一段蜡烛就这样无故的消失,还是变成了什么物质呢?好,今天我们共同来寻找这个答案。
二、合作探究,讲授新课〖自主学习〗1.蜡烛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是_________色,_________味,_________体(填“液”或“固”),_________溶于水(能或不能),质_____(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________(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_______水(大于或小于)。
2.查阅有关资料,实验探究有哪些步骤?【板书】(1)探究步骤:提—假—设—进—观—分—评—表①要求学生按照教材P12上的操作步骤进行探究实验。
②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以小组比赛的形式,看哪小组记录得多。
(2)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
点燃前:观察蜡烛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燃着时:关注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会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在化学科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人体感觉器官——视、听、嗅、触来进行观察体验。下面我们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探究: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蜡烛“前”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开放性的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难点
重点:蜡烛及其蜡 烛的燃烧的实验观察。
难点:学会主动发现实验现象,表述实验现象
主要设想、措施
(学法、教法)
探究—归纳总结法
课时安排及其它
1课时
导
学
过
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大家是否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所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实验后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而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种性质或变化,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探究了蜡烛及其燃烧,初步认识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节课我们学习本课题的另一个实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希望同学们认真预习。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围绕今天的探究实践,写一篇关于蜡烛的习作。
体裁不限:综合报告、科技小论文、科普小小说、科幻故事……题目自拟:如“蜡烛自述”、“烛光探秘”、“小小蜡烛知多少”……
作
业
高分突破第4页
板书
课题2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
2.燃着时
3.熄灭后
课后反思
学生猜测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发出明亮火焰有浊泪,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分,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杯壁有水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教师演示:从蜡烛火焰中,可以引出一缕白烟。
学生观察。
结论:石蜡可以气化(可观察到的现象)。
3.熄灭蜡烛“后”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
松山湖南方外国语学校集体备课通案主备人:黎鲜茗
九年级化学科课题(学习内容):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周(1)课时审核人:
学习目标(任务)
知识与技能
1、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2、蜡烛及其蜡烛的燃烧的实验探究
3、探究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 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 度。
学生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
2.点燃蜡பைடு நூலகம்“中”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观察燃烧过程。
(1)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
(2)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小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合作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看能否燃烧。
分析、交流及得出结论:蜡烛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白烟能燃烧。
交流、汇报探究过程及结果。
教师: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与同学交流进行观察和描述的体验。
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及体验。
4.再探究
对于有的组在交流中提出“异常情况”,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1)对图1-9操作的改进。
填写教科书第13页探究(或实验)报告。
5.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例如,石蜡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等物理性质;石蜡能否燃烧、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化学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例如,受热时石蜡熔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发光、放热的现象,有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等化学变化。
前半段时间评讲探究饰演的基本步骤及举例花了过多时间,导致蜡烛最后实验部分的时间比较紧张,重点内容学生掌握还可以
①用冷的、干燥的玻片在火焰外不同距离可观察到不同的现象(如图1-10)。②用石灰水润湿烧杯内壁。如图1-11罩在火焰上方……
(2)对用火柴梗实验的异议。
改用洗净干燥的雪糕棒削成的细木条来代替火柴梗。
(3)结论:①有的组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烧杯内气体扩散,使石灰水变浑不明显。②火柴梗短不安全,有的同学未去掉火柴头就更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