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重构:主题公园的文化迷失与数字传播

合集下载

“全健康”_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设计

“全健康”_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设计

㊀第22卷㊀第1期2024年2月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JournalofChineseUrbanForestryVol 22㊀No 1Feb 2024全健康 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设计吴㊀莉1㊀陈㊀月1ꎬ21㊀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㊀江苏苏州㊀2150002㊀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㊀江苏苏州㊀215000㊀收稿日期:2023-05-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2108058)㊀第一作者:吴莉(2000-)ꎬ女ꎬ硕士生ꎬ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ꎮE-mail:3059831989@qq com㊀通信作者:陈月(1989-)ꎬ女ꎬ博士ꎬ讲师ꎬ硕士生导师ꎬ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ꎬ研究方向为城市更㊀㊀㊀㊀㊀㊀新与设计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ꎮE-mail:451581446@qq com摘要: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持续提升ꎬ城市高密度人居环境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ꎬ也对身处其中的个体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ꎬ因此亟需开展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ꎮ基于 全健康 理念ꎬ对国内外城市生态疗愈公园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进行解析ꎬ得出 全健康 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的作用机制与设计要义ꎻ在此基础上ꎬ以成都锦城公园为实践研究对象ꎬ综合应用场地精神感知理论㊁园艺疗法㊁注意力恢复理论以及压力减轻理论ꎬ提出康复性环境㊁可控性游线㊁健康性教育㊁应急性场所㊁智慧性平台5种应对策略ꎬ依次开展锦城公园的生态修复设计㊁特色游线打造㊁健康景观科普教育㊁应急避难空间的规划布局以及智慧公园配套设施规划ꎬ以期为城市公园生态疗愈功能的强化提供设计参考ꎮ关键词:全健康ꎻ生态疗愈ꎻ城市公园ꎻ景观设计DOI:10.12169/zgcsly.2023.05.02.0001DesignofUrbanEcologicalHealingParkfromthePerspectiveof OneHealthWuLi1㊀ChenYue1ꎬ2(1 GoldMantisSchoolofArchitectureꎬSoochowUniversityꎬSuzhou215000ꎬJiangsuꎬChinaꎻ2 CenterforChineseUrbanizationStudiesꎬSoochowUniversityꎬSuzhou215000ꎬJiangsuꎬChina)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urbanizationꎬthehigh ̄densityurbanlivingenvironmenthasacertainimpactonthephysicalandmentalhealthofindividualswhilesupportingsocioeconomicdevelopment.Thereforeꎬitisnecessarytocarryouthealth ̄orientedresearchonurbanparklandscapedesign.Basedontheconceptof Onehealth ꎬweanalyzethetheoriesandpracticesoflandscapedesignforurbanecologicalhealingparksathomeandabroadꎬandconcludethemechanismanddesignprinciplesofurbanecologicalhealingparksfromtheperspectiveof OneHealth .OnthisbasisꎬweselectChengduJinchengParkasacasetosynthesizeandapplythetheoriesincludingsitementalperceptionꎬhorticulturaltherapyꎬattentionrestorationtheoryandstressreductiontheoryꎬandputforwardfivestrategiesinresponseꎬi.e.ꎬhealingenvironmentꎬcontrollabletourrouteꎬhealtheducationꎬemergencyevacuationspaceꎬandintelligentplatform.Thedesignofecologicalrestorationꎬthecreationofspecialtytourroutesꎬthescienceeducationofhealth ̄orientedlandscapesꎬtheplanningandlayoutofemergencyevacuationspaceꎬandtheplanningofsupportfacilitiesforsmartparksaredevelopedforJinchengPark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sforenhancingtheecologicalhealingfunctionofurbanparks.Keywords:OneHealthꎻecologicalhealingꎻurbanparksꎻlandscapedesign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2卷㊀㊀在全球城市化水平持续提升㊁人口聚集与传染病威胁㊁极端气候频发与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带来的可持续发展困境下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机构联合发布了 全健康(OneHealth) 理念的定义和释义声明ꎮ它指的是 一种综合的㊁增进联合的方法ꎬ目的是可持续地平衡和优化人类㊁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健康ꎮ其认为人类㊁家养和野生动物㊁植物以及更广的环境(包括生态系统)的健康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的ꎮ[1] 在该理念的指导下ꎬ政府公共部门应动员社会不同层面㊁学界不同学科以及社区基本单元共同努力ꎬ促进城市的健康福祉与可持续发展ꎮ在公园设计领域ꎬ以自然为基础的城市景观空间与公共卫生设计研究已较为全面[2]ꎮ例如ꎬ在安全距离与个人防护措施[3]㊁应急避难场所营建与管理[4]㊁疫后心理疗愈[5]㊁数字技术助力疫情防控智能化[6]等方面已有相关设计研究ꎬ但是ꎬ以生态疗愈为主题的城市公共卫生预防方案与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尚待挖掘ꎮ生态疗愈 (Ecologicalhealing)是一种通过与自然环境互动来促进身心健康和恢复的治疗方式ꎮ在现代社会中ꎬ生态疗愈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补充疗法ꎬ它以打造康复性生态环境作为治疗工具[7]ꎬ利用森林浴㊁水疗㊁农耕疗法㊁动物辅助疗法等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ꎬ帮助人们减轻压力㊁增强免疫系统功能㊁改善注意力和集中力ꎬ并促进整体健康ꎮ笔者认为ꎬ 生态疗愈公园 (Ecologicalhealingpark)是指具有可持续性生态环境和较完善的疗愈性设施与空间的公共绿地ꎬ供公众游览㊁观赏㊁休憩㊁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的场所ꎮ结合既有的公园设计案例ꎬ城市公园具有内向型空间㊁中内型空间㊁中外型空间㊁外向型空间ꎬ分别对应内向专注㊁情感参与㊁主动参与㊁积极参与4个阶段的不同健康水平的心理需求[8]ꎻ按照功能作用则可分为五感体验园㊁阳光草坪㊁药用花园㊁教育园地等ꎬ旨在提供人们与自然㊁文化和知识互动的机会ꎬ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ꎮ既有的生态疗愈公园设计主要参考了场所精神感知[9]㊁压力减轻[10]㊁园艺疗法[11]㊁注意力恢复[12]等景观设计思想㊁方法与理论ꎮ本文综合生态疗愈公园的理论与案例研究ꎬ分析 全健康 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的作用机制ꎬ总结5种设计要义ꎬ并应用于成都锦城公园ꎬ通过设计要义指导场地应用策略的落实ꎬ来实现公园的优化提升ꎮ1 城市生态疗愈公园案例研究选取美国纽约多米诺公园㊁泰国曼谷拉玛铁菩提医疗花园㊁奥地利维也纳距离公园㊁丹麦哥本哈根纳卡地亚康复花园和新加坡滨海湾公园5个国外经典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图1)ꎮ其中ꎬ美国纽约多米诺公园和泰国曼谷拉玛铁菩提医疗花园都是以人为本进行场地塑造的典型案例ꎬ虽然空间尺度较小ꎬ但开放空间占比较大ꎬ且包含了康复性景观㊁可控性游线的设计ꎻ奥地利维也纳距离公园则注重于可控性游线㊁防疫性教育㊁应急性场所3方面的设计ꎻ丹麦哥本哈根纳卡地亚康复花园和新加坡滨海湾公园的空间类型丰富ꎬ可分为开放空间㊁半开放空间㊁半封闭空间㊁封闭空间ꎬ并且通过营造康复性环境ꎬ再引入其他功能ꎬ具有突出的生态疗愈作用ꎮ总结上述案例的生态疗愈设计手法:1)小型城市公园设计ꎬ应充分利用有限的景观资源ꎬ尽可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休闲活动需求ꎮ重点通过包容性的活动空间设计ꎬ增强与周边社区的步行可达性ꎬ提升小微公园的空间活力与吸引力ꎬ促进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ꎮ2)中型城市公园设计ꎬ应考虑市民渴望与自然亲近㊁享受清新空气㊁放松身心的愿望ꎮ因此ꎬ从健康导向的视角ꎬ中型城市公园需更多地考虑康复性景观环境的营建ꎬ再辅加多年龄段运动设施㊁智慧化便利设施以及疾病教育展示栏等景观小品ꎬ全面促进和增强人们的健康活动与意识ꎮ3)大型城市公园设计ꎬ应有足够的空间容量来落实 全健康 理念ꎮ根据案例经验ꎬ首先应预先设计使用人群的行进路径ꎬ实现人群分流并且划定禁止人群进入重点生态保护区域ꎻ然后ꎬ在可进入空间设置多样化的开放㊁半开放㊁半封闭㊁封闭活动空间ꎬ并导入相适配的基础设施与康复活动ꎮ4)所有尺度的城市公园健康设计都应强调康复性环境㊁可控性401㊀第1期㊀吴㊀莉㊀陈㊀月: 全健康 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设计㊀㊀图1㊀城市生态疗愈公园典型案例游线㊁健康性教育㊁应急性场所㊁智慧性平台5大策略的落实ꎮ进一步挖掘生态疗愈公园的设计思想与理论ꎬ分析生态疗愈公园对疾病防治与身心健康的正向作用机制(图2)ꎮ一言以蔽之ꎬ城市生态疗愈公园可以作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屏障ꎬ起到隔离㊁防疫㊁疗愈作用ꎮ其作用机制与路径体现为:1)当传染性疾病人群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来到城市生态疗愈公园时ꎬ通过绿地的天然屏障对传染病病原体溢出㊁人口流动与病原体传播[13]起到防御隔离的作用ꎻ2)通过优质环境要素㊁体力活动㊁健康设施等增强人体免疫力ꎬ对人群易感性起到降低作用ꎻ3)通过各种康复性空间与活动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起到生态疗愈作用ꎮ综上ꎬ城市生态疗愈公园设计应强调场所精神感知㊁压力减轻思想㊁园艺疗法㊁注意力恢复理论的指导性作用ꎬ将康复性环境㊁可控性游线㊁应急性场所㊁防疫性教育㊁智慧性平台5种 全健康 视角下的设计要义应用于城市生态疗愈公园上ꎮ在各种空间中利用水体㊁植物㊁景观小品㊁阳光㊁空气等等因子ꎬ形成人群分流㊁生态可持续的总体公园格局ꎬ促进全民健康ꎮ最终ꎬ通过 全健康 导向下的生态疗愈公园设计ꎬ缓解市民因多方原因导致的心理压力和焦虑ꎬ同时提升人们的免疫力㊁促进社交互动和健康教育ꎮ2㊀ 全健康 视角下生态疗愈公园设计要义2 1㊀构建康复性环境构建康复性环境是第一设计要义ꎮ公园应首先考虑打造一个具有康复功能的整体自然环境ꎬ以促进身心健康ꎮ在设计过程中ꎬ可以运用环境心理学㊁生态学㊁雨洪管理等相关理论与技术创建可持续性和高评价的景观空间ꎮ501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2卷图2㊀城市生态疗愈公园对疾病防治与身心健康的正向作用机制2 2㊀打造可控性游线打造可控性游线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举措ꎮ从空间的角度来看ꎬ公园首先要通过打造不同的体验游线ꎬ从而达到初次人群分流的目的ꎬ这是在控制易感人群上的一大非药物干预措施ꎬ实现初步的 安全社交 ꎮ可控性游线也是为动物栖息地㊁植物保护区等区域拉起的第一道 防线 ꎮ然后通过不同颜色的铺装或者警示性图式进行无形的区域划分ꎬ合理运用植物的种植位置㊁密度㊁高度㊁作用效果来构建独立场所ꎮ2 3㊀建立应急性场所建立应急性场所有利于应对突发性事件ꎬ构建城市安全[14]ꎮ公园要发挥和完善自身的防灾避灾功能ꎬ以大型防灾公园㊁市内景区应急避难场所为核心ꎬ设置一些可以躲避灾难造成的直接和间接伤害的场所ꎬ同时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ꎮ此类应急场所应在独立供电系统㊁应急消防措施㊁应急避难疏散区㊁应急供水等应急避险功能方面维护提升ꎬ有利于灾后快速形成一个集通讯㊁电力㊁物流㊁人流㊁信息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网络ꎮ2 4㊀增添健康性教育健康性教育是公园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ꎮ通过在公园场地节点㊁构筑物和告示栏等位置设置相关宣传和展示内容ꎬ可以向游客传递防疫知识㊁提高健康意识ꎬ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ꎮ同时ꎬ公园也可以建设小型运动健康场所ꎬ让人们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身体锻炼ꎬ促进健康生活ꎮ2 5㊀利用智慧性平台利用智慧性平台是全球性趋势ꎮ应在公园管理中引入网络APP㊁大数据云端等ꎬ实现人员管理以及虚拟与现实空间的联动ꎮ构建公园的智慧性平台首先需要考虑基础设施建设ꎬ包括无线网络覆盖㊁传感器布置㊁摄像头设置等ꎻ然后将该平台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ꎬ如公共安全系统㊁交通管理系统㊁智慧养护系统等ꎻ最后通过数据共享和联动ꎬ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㊁协同运营和综合治理ꎮ3㊀ 全健康 视角下生态疗愈公园设计策略3 1㊀场地现状该场地位于成都环城生态区ꎬ面积20hm2ꎬ周边主要是居住区以及绿地ꎬ东接府河ꎬ南接成都欢乐谷ꎬ西面北面相望于两所大学ꎬ场地不仅拥有农田㊁林盘㊁灌渠㊁果园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ꎬ而且还将成为未来锦城公园的一个重要组成601㊀第1期㊀吴㊀莉㊀陈㊀月: 全健康 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设计㊀㊀部分ꎬ具有游憩㊁农业㊁生态等多种价值ꎮ3 1 1㊀场地优势一是良好政策引导ꎬ即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㊁公园城市管理局共同颁布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优化提升»ꎻ二是区位优势明显ꎬ即场地周边将重点补充完善文化㊁科教㊁医疗㊁商业等7类大型公共服务功能ꎻ三是交通条件便利ꎬ即形成环城生态区与周边城市区域互联互通的慢行网络ꎻ四是施工条件良好ꎬ即场地内建筑较少(便于政府调解居民搬迁)ꎬ且地形平坦(便于施工与景观营造)ꎮ3 1 2㊀场地劣势一是场地缺少特色ꎬ没有体现成都的地域文化或者设计的主题文化ꎻ二是植被形式单一ꎬ场地景观单一ꎬ植被混乱ꎬ有些地处于荒废状态ꎻ三是雨洪排泄功能不足ꎬ由于场地地形较为平坦ꎬ竖向上变化不大ꎬ没能更大发挥绿地的作用ꎻ四是基础功能缺失ꎬ场地原有道路杂乱ꎬ内部基础设施建设缺乏ꎬ并且很大部分地块被居民用地所占ꎻ五是生物多样性缺失ꎬ生境的破坏导致生物资源量减少ꎬ形成恶性循环ꎮ3 2㊀总体设计本方案在 全健康 的理念下ꎬ呈现 一园三线四区多点 的空间布局ꎮ 一园 即为构建生态可持续的绿地空间格局ꎬ打造公园绿地核心ꎻ 三线 即三条特色人群体验游线ꎬ育心线㊁绿心线㊁愈心线ꎻ 四区 即场地划分为中心绿地㊁亲水区域㊁广场区域㊁外围绿地四个分区ꎬ在应急避难时刻对应的分区可以改成救援与物资仓储区㊁调洪区㊁多功能区㊁避灾防火区ꎮ多点即通过对现有场地空间及结构进行改造提升ꎬ打造不同景观节点ꎬ例如虚拟森林㊁药用花园㊁繁星山丘㊁五感花园㊁隔离环㊁阳光草坪㊁文化长廊㊁森林浴场等等(图3)ꎮ图3㊀公园总平面图3 3㊀具体设计3 3 1㊀生态修复设计全健康 理念的生态修复设计强调通过综合评估㊁以自然过程为导向㊁保护生物多样性㊁运用自然生态工程㊁社区参与㊁监测与评估以及教育与宣传等手段ꎬ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有效修复和可持续管理ꎬ以促进生态系统健康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ꎮ首先ꎬ对被修复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估ꎬ包括物种多样性㊁生境结构㊁土壤质量㊁水资源等方面ꎻ再以自然为导向ꎬ尊重和模仿自然过程ꎬ例如ꎬ该公园借鉴泰国朱拉隆功世纪公园的雨洪管理相关理念与措施ꎬ在最左侧塑造山体ꎬ利用重力将自然降水从山地流过花园㊁草坪等净化区域ꎬ形成亲水区ꎮ利用自然的生态过程和生物工程技术进行生态修复ꎬ例如ꎬ建立生态停车场㊁净水花园㊁滞留湿地㊁阳光草坪㊁蓄水池㊁输水与汇水系统等雨洪管理网络[15](图4)ꎮ后续需要形成科学监测体系㊁生态多样性保护㊁社区参与㊁宣传教育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ꎬ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ꎮ3 3 2㊀特色游线设计基于 全健康 理念的特色游线需要结合场地的特色资源㊁可持续性发展㊁创新体验㊁社区参与以及教育宣传等因素ꎬ打造独特而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ꎬ即多元化路线规划ꎮ公园以育心体验游线㊁愈心体验游线㊁绿心体验游线3条特色游线为主ꎮ这3条游线起到初步分流人群的目的ꎬ然后通过不同的游线进行不同的疗愈及教育(图5)ꎮ701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2卷图4㊀以自然过程为导向的生态修复设计图5㊀整合多层次健康空间的特色游线设计㊀㊀1)育心体验游线ꎮ通过设置虚拟森林㊁药用花园㊁隔离环㊁文化长廊㊁教育小屋等科普知识节点进行古蜀文化了解㊁体验植物医疗㊁VR技术教授防疫知识等互动活动ꎬ提高公众对健康知识和行为的认知ꎬ并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ꎮ为科普药用价值和特点ꎬ可在药用花园的各种植区旁树立告示牌ꎬ比如薄荷(Menthahaplocalyx)㊁薰衣草(Lavandulaangustifolia)㊁洋甘菊(Matricariarecutita)㊁金盏花(Calendulaofficinalis)㊁紫苏(Perillafrutescens)㊁芦荟(Aloevera)等ꎮ2)愈心体验游线ꎮ通过视㊁听㊁嗅㊁触㊁味五种感官设置节点ꎬ从而达到治愈人们心灵的目的ꎮ可种植的植物有:紫杉(Taxaceae)㊁垂柳(Salixbabylonica)等绒毛植物ꎻ玫瑰(Rosarugosa)㊁薰衣草㊁薄荷等芳香类㊁香草类植物ꎻ玫瑰㊁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㊁牵牛花(Pharbitisnil)等色彩鲜艳的花卉ꎬ以及可食用植物或果树ꎮ通过设置繁星山丘㊁云养殖场㊁五感花园㊁音乐阳光草坪等相关节点ꎬ进行生态领养种植㊁户外摄影㊁体验采摘乐趣㊁体验自然风光等互动活动ꎮ3)绿心体验游线ꎮ绿色植被不仅可以调节城市小气候ꎬ吸收有害气体ꎬ还可以对居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积极作用[16]ꎮ绿心体验游线用慢行步道贯穿全园ꎬ森林浴场㊁甘霖花园㊁银草滩等散步其中ꎬ从而达到生态疗愈的目的ꎮ体验"森林浴"并非一定需要大规模的森林ꎬ即使是小规模的自然环境也可以提供类似的 森林浴 效果ꎮ在构建 森林浴 场节点时ꎬ要注意该节点能否满足游人20min以上的漫步需求ꎮ3 3 3㊀健康景观科普教育设计通过多种景观㊁主题节点㊁教育设施为人们提供一个生动㊁有趣㊁参与性强的平台ꎬ促进健康知识的传播和健康理念的普及ꎮ首先ꎬ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进行科普教育主题选择ꎬ比如健康饮食㊁环境保护㊁生态系统㊁可持续能源等ꎮ其次ꎬ利用特色空间㊁多媒体形式或虚拟现实等创新手段ꎬ提升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认识ꎮ例如ꎬ隔离环景观以戴安娜王妃纪念性喷泉为蓝本ꎬ设计一个顺应场地坡度㊁在草地上形成的浅色景观闭环流泉ꎬ吸引人群ꎮ最后ꎬ在草地上涂上白色的圆圈ꎬ鼓励人们在 安全距离 意识下进行外出活动㊁亲近自然(图6)ꎮ801㊀第1期㊀吴㊀莉㊀陈㊀月: 全健康 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设计㊀㊀图6㊀健康景观科普教育设计3 3 4㊀应急避难空间布局设计为在紧急情况下实现 空间换时间 [17]ꎬ需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ꎮ公园应急避难空间应提倡位于安全稳固㊁足够容量的地点ꎬ建筑结构具备足够的耐久性和抗震能力ꎬ以及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ꎬ以实现有效的 平灾转换 [18]ꎮ例如ꎬ场地平时由广场区㊁中心绿地区㊁亲水区和外围绿地区4个区域组成ꎮ在灾害发生时ꎬ广场区可以提供多种功能ꎬ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ꎻ绿地区可以提供物资仓储和救援服务ꎻ亲水区则提供应急供水和消防用水ꎻ外围绿地区则可以提供避难区和防护隔离区ꎮ基于 全健康 理念ꎬ避难空间还需考虑利用好自然光和通风ꎬ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环境ꎻ增加适当的室内植物ꎬ提供更好的空气质量和视觉愉悦感ꎻ选择健康㊁环保的建筑材料ꎻ选择合适的隔音系统和材料ꎬ降低噪音对人们的干扰ꎻ注重空间分区与隐私㊁运动和活动空间以及心理治疗(图7)ꎮ图7㊀ 平灾结合的应急避难空间布局设计图8㊀智慧公园配套设施设计901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2卷3 3 5㊀智慧公园配套设施设计公园应在传统空间设计基础上ꎬ结合智慧设施研究ꎬ将智慧导览系统与行人流线相结合进行隐形处理ꎬ在分流的同时给予体验者连续的园区体验ꎮ此外ꎬ还应引入智慧养护系统ꎬ包括智慧水质检测与净化㊁草地自动化养护管理㊁空气质量检测等ꎮ智慧照明系统与智慧休憩系统相结合应用于场地ꎬ特色灯光设施与休憩座椅相结合形成集散空间ꎮ除此之外ꎬ还可构建健康运动指挥平台ꎬ通过健康步道㊁运动影像记录打卡㊁服务驿站等串联公园ꎬ引领绿色健康生活(图8)ꎮ4 结语面对高密度人居环境中的身心健康问题ꎬ城市公园设计需要进一步强化 以人为本 和 生命至上 的价值观ꎬ营造更生态㊁健康㊁安全和美好的城市ꎮ当前ꎬ世卫组织鼓励更多社会角色考虑从 全健康 视角解决城市公园未来发展问题ꎬ旨在实现 人 动物 环境 综合健康ꎮ而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城市公园ꎬ主要涉及 人与环境 的健康ꎬ在 动物 方面涉及较少ꎮ从未来城市的发展角度出发ꎬ公园应被赋予生态㊁教育㊁疗愈㊁安全社交㊁应急救灾等功能ꎬ增强大众健康与环境意识ꎬ再利用科技与景观的结合ꎬ构建集生态性㊁疗愈性㊁应急性㊁智慧性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公园ꎮ参考文献[1]王浩城ꎬ韩谦. OneHealth :全健康[J].中国兽医杂志ꎬ2022ꎬ58(5):125-128.[2]VANDENBOSCHMꎬODESANGA.Urbannaturalenvironmentsasnature ̄basedsolutionsforimprovedpublichealth ̄asystematicreviewofreviews[J].EnvironmentalResearchꎬ2017ꎬ158:373-384.[3]刘灿.疫情背景下的城市公园更新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ꎬ2021.[4]李婉丽.城市综合性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ꎬ2021.[5]罗诗婕ꎬ李倩云ꎬ宁春娇ꎬ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公园对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城市林业ꎬ2022ꎬ20(5):48-54. [6]宋凯ꎬ冉从敬.数字技术助力疫情防控智能化:以社区为中心的病毒快速检测追踪平台方案[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ꎬ2022ꎬ34(5):92-101.[7]唐茜嵘ꎬ成卓.疗愈环境在美国医院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ꎬ2013(11):20-23.[8]张高超ꎬ刘洋ꎬ汤晓敏.面向压力人群的康复景观:纳卡地亚森林康复花园设计特色及其启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ꎬ2017ꎬ35(2):61-67.[9]孙晶晶.注重精神感知的疗愈景观环境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ꎬ2013ꎬ14(5):29-33.[10]刘婷.精神压力疏解下的景观疗愈空间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ꎬ2018.[11]韩旭.台湾园艺治疗:以文化大学园艺治疗花园为例[J].华中建筑ꎬ2016ꎬ34(3):103-106.[12]STEVENSONMPꎬSCHILHABTꎬBENTSENP.AttentionRestorationTheoryII:asystematicreviewtoclarifyattentionprocessesaffectedbyexposuretonaturalenvironments[J].Journaloftoxicologyandenvironmentalhealthꎬ2018ꎬ21(4):227-268. [13]王兰ꎬ贾颖慧ꎬ朱晓玲ꎬ等.健康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法建构及实践探索[J].城市规划学刊ꎬ2021(4):81-87. [14]李禾ꎬ王思元.公共安全视角下日本东京都防灾公园体系规划[J].中国城市林业ꎬ2021ꎬ19(3):49-54.[15]张泉ꎬ薛珊珊ꎬ邹成东.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安徽泾县查济古村落雨洪管理[J].中国城市林业ꎬ2022ꎬ20(2):111-117. [16]屠星月ꎬ黄甘霖ꎬ邬建国.城市绿地可达性和居民福祉关系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ꎬ2019ꎬ39(2):421-431.[17]赵燕菁.疫中四则[J].北京规划建设ꎬ2020(2):144-148. [18]陈舒逸ꎬ刘晓.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思考与应对:以武汉市为例[C]//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ꎬ2021.011。

人工智慧场域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重构的意义、困境与对策

人工智慧场域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重构的意义、困境与对策

DOI: 10.14092/11-3956/c.2023.06.013●教育理论与实践人工智慧场域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重构的意义、困境与对策胡 刚(湖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摘 要:在数字文明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其话语生态的重塑共生与价值意境的自我提升,尤为需要明确人工智慧场域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过程的价值准则,了解智慧课堂话语场域语义符号、媒介关系、社会结构以及价值体系等所关涉因素的实际境遇,厘清“智慧+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内涵与意境转换的现实呈现。

以此,更好地契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与政治规定,以及智慧生态新话语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生态合理科学重构再塑的发展要求,关注话语交往主体间身份不断延展的现实需要,充分观照话语价值诉求的有效匹配与精准呈现,真正实现数智场景话语生态内涵的实质变革。

关键词:人工智慧;思政课;教学话语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3(2023)06-0126-0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

随着世界进入数字生活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时期,数字治理在提速,数字鸿沟在缩小,数字生产、数字生活等也衬托出数字文明时代智慧中国建设的气象万千。

人工智慧是数字文明与人类智慧发展同步同频的历史必然。

在此情境下,必然会对人类社会思维交流、观念认知、思想传播等产生深刻影响。

因此,在智慧舆论场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构境遇的对比与关联中,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创造与知识系统的数智化传播趋势下,我们观察到了由此带来的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构境遇的深刻变化。

这种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在人工智慧赋能高校思政课“课堂范式革命”的大背景下,主动构建符合智慧化新场域特征的、契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方向的课程教学话语体系,以整体的姿态展现数字文明新形态下思政课教学话语影响合力和价值意义的既定内容传播与关系交往情境,产生能够直接影响青年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聚合效应、引导效应和正向转化效应。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的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的应用

科技传媒论点ARGUMENT101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的应用文/刘嵩(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 411100)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不断创新和丰富。

在此期间,中国元素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字媒体艺术与中国元素的融合价值,其次分析了国外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对中国元素的应用及启示,最后分析了中国元素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应用途径,旨在促进中国元素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国元素;应用分析1.数字媒体艺术与中国元素的融合价值1.1丰富艺术形式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传播快、交流效果佳、表现力强的优点,它有效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

[1]数字媒体艺术主要表现为数字影院、多媒体、数字电视图像、动画游戏等形式。

中国元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形象、符号,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华民族精神。

将中国元素应用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可以进一步丰富艺术内容。

传统文化以数字媒体的形式传播,使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媒体艺术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因此,将中国元素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中,能够丰富艺术形式,激发数字媒体艺术活力,提高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质量。

1.2传承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提高了对艺术内涵及情感、灵感的重视程度,并且将中国元素作为重要设计内容融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

例如,20世纪末的动画作品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中国元素融合探索的结果,人们可以通过欣赏动画艺术作品来领略中国元素魅力。

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应用中国元素时,设计人员不仅需要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提取中国元素,并且根据数字媒体艺术主题来确定中国元素的应用形式。

中国元素的创新应用,可以丰富数字媒体艺术内涵,扩大受众群体,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南岭走廊古宗祠建筑艺术数字化解构与传播研究

南岭走廊古宗祠建筑艺术数字化解构与传播研究

南岭走廊古宗祠建筑艺术数字化解构与传播研究南岭走廊古宗祠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建筑艺术,对其进行数字化解构与传播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南岭走廊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众多的古宗祠建筑,其中北岭地区的古宗祠更是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人们的瞩目。

本文将从数字化解构的角度对南岭走廊古宗祠建筑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挖掘其建筑艺术的精髓,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一、南岭走廊古宗祠建筑的历史沿革南岭走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通商通道,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宗教文化交流地带。

在南岭走廊地区,众多宗教文化在这里交融,其中道教在南岭走廊地区的传播最为广泛。

古宗祠作为道教寺庙的代表之一,承载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文化内涵,成为南岭走廊地区的重要宗教文化建筑之一。

古宗祠建筑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体系。

南岭走廊地区的古宗祠建筑,其风格受到了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双重影响,呈现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宗教文化特征。

古宗祠建筑在设计上注重表现中国古代传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理念,建筑风格上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建筑群。

二、古宗祠建筑艺术的数字化解构数字化解构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建筑进行分析和重构的技术手段,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辅助,可以更加精确地还原传统建筑的结构和艺术特点,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于南岭走廊地区的古宗祠建筑而言,数字化解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建筑结构和艺术特色,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的支持。

1.建筑结构的数字化解构古宗祠建筑在结构上通常采用木质悬挑结构和榫卯结构,这在传统建筑中是比较常见的构造形式。

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古宗祠建筑的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和分析,还原其真实的建筑形态和结构特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建筑的建筑意图和工程特点,为其修缮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数字人文视域下多模态红色记忆资源知识聚合与开发

数字人文视域下多模态红色记忆资源知识聚合与开发

学术园地数字人文视域下多模态红色记忆资源知识聚合与开发*李姗姗 罗梦涵 崔 璐(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摘 要:文章在梳理与分析红色记忆资源多模态特性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构建由资源层、数据层、知识层、价值层组成的多模态红色记忆资源知识聚合与开发模式。

进而以宝塔山革命旧址为实证研究对象,提出由多元化采集和建构红色记忆资源、细粒度描述和整合红色记忆数据、多模态聚合和开发红色记忆知识到情境化转化与重构红色记忆价值的渐进式实现路径,同时建议在意识形态把控、协同开发机制、知识开发尺度、保护与开发博弈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

关键词:红色记忆资源;知识聚合;数字人文分类号:D642Knowledge Aggreg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ulti-modal Red Memory Resourc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HumanitiesLi Shanshan, Luo Menghan, Cui Lu(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7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the multi-modal characteristics of red memory resourc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knowledge aggreg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multi-modal red memory resources, including resource layer, data layer, knowledge layer and value layer. And then, taking the site of the Pogoda Hill Revolution a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gressive implementation path from diversified coll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red memory resources, fine-grained description and integration of red memory data, multimodal aggregation, development of red memory knowledge to situational convers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red memory valu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suggested to safeguard the work in ideological control,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mechanism, knowledge development scal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game and other aspects.Keywords: Red Memory Resources; Knowledge Aggregation; Digital Humanities1 引 言红色记忆资源是指红色革命活动留下的足迹、事迹、实物及其所展现的精神遗存,[1]承载着特定革命历史时期的物质与精神积淀,蕴含着深层次的红色基因与红色血脉。

数字时代传统艺术原创性神话【论文】

数字时代传统艺术原创性神话【论文】

数字时代传统艺术原创性神话绝地即生处,最为衰减的地方往往潜伏着最强势的反弹,反之亦然。

立足于辩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即可发现,传统艺术及美学的流变及重构的历程其本质就是一场充斥着否定之否定、对立与统一、颠覆与鼎新的进程。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和传播技术得到了爆发式的蓬勃发展,为传统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曾经在传统艺术中盛行的创作技艺和理念在当代数字及传播的技术语境下呈现出不足和窘迫,但又充满着拓展的生机。

作为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艺术相整合所产生的全新的艺术形态,数字媒体艺术还很稚嫩,但它对传统艺术的创作和传播方式的改变是前所未有的,其影响力度之大、传播速度之快、涉及范围之广,令人叹为观止。

数字媒体艺术不仅是由数字和传播技术在传统艺术领域引发的现象性变革,审美体验的新、奇、特,或是艺术形式的加加减减,它是通过对艺术创作工具和创作规律的改写、对艺术生产和传播流程的重构、对艺术存在方式的刷新,最终引发传统艺术在内容、形式、理念以及审美等诸多方面的重构。

就其本性而言,数字媒体艺术是当代新艺术精神的集中呈现和传统艺术当代重构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一、传统艺术原创的“破”借助数字技术或数字媒体,将传统艺术作品中的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构成元素,通过挪用、拼贴、复制、模仿、改写等创作手法处理成易于重组、合成、传播和存储的信息碎片,从而将传统艺术解构为现代数字艺术,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上的数字化完全打破了艺术原创的传统和美学要求。

对于这种解构,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成对传统艺术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

其意义在于通过数字技术把传统艺术作品中具有独创性、唯一性和原先的不可重复性的元素进行拆分、修改、重构甚至多次重复重组使用,从而打破了传统艺术原创性的神话。

1.数字化解构数字媒体艺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它是以数字技术为创作手段,以数字、网络平台为展示空间,根据作品的来源可分为两类解构方式:第一类是已存在的艺术作品经过扫描、人工输入等方式上传发布到数字平台。

数字时代艺术创作主体重构研究

数字时代艺术创作主体重构研究

数字时代艺术创作主体重构研究一、创作主体的沦陷网络与以往的媒介相比,是一个交互性和多元性的媒介,具有马可波斯特所说的“双向去中心交流”的特征。

“双向"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是无重点、无指向的相互交流,“去中心”是指信息传播的非中心化繁殖,的无意义。

也有学者认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艺术原有的创作、传播、接受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三者不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言以蔽之,即艺术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创者、传者、受者的‘三位一体’化。

”[4]数字化的参与模糊了接受者和创作者的界限,也使传播者的权利大大缩水,原有的至高无上的创作者主体地位已经沦陷。

ﻭﻭ(一)机器的喧宾夺主ﻭ机器的喧宾夺主有三种情形,包括智能体、交互体和机器作者。

ﻭﻭ1。

智能体库兹韦尔认为:“所谓智能就是能够最优化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包括时间———去实行上述目的。

对智能还有许多其他的定义。

其中我最欣赏的是R.W.杨的说法,‘智能就是在一件原本认为杂乱无章的事情中发现规律的能力’。

”[5]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1940年,诺伯特维纳提出有必要来研究一下人类和计算机直接的关系。

1948年他写出《控制论-——动物与机器的控制与传播》一书,将控制论视为信息理论的一部分,关注人、机器和动物中的通信问题,界定了控制论的三个重要观念,即交流、控制和反馈。

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的数学家、逻辑学家阿兰图灵在1950年时曾发表过一篇名为《计算机和智能》的,提出了“机器能够思维吗”的问题,在答案是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测试标准,来电脑是否像人那样思考.这个测试后来被称为“图灵测试”,这对后来计算机以及艺术的有着重大的影响。

1956年夏季,以麦卡赛、明斯基和申农等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在一起聚会时,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这也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

艺术的媒介与媒介的艺术:从影像本体的“破框”到艺术史书写的创新

艺术的媒介与媒介的艺术:从影像本体的“破框”到艺术史书写的创新

FILM THEORY电影理论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静观到触感、气味及更多感官维度的转向,从院线长片到微短剧、竖屏剧等各类新的视听影像叙事表现、创作观念的实践突破,因媒介形式的更迭,当代影像艺术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样态。

新媒介的介入、新异影像景观的出现,使得关于“电影之边界”问题的讨论持续升级。

这类在流动中、充满未知的现象,事实上关乎着大环境下的整体艺术实践,使得有关于电影的研究越发难以在自身的框架内独善其身。

在动荡的整体艺术场域之中,对当代影像艺术何去何从的叩问,已经不能只在电影这一门类艺术的边界之中挖掘穷尽了。

而将物质技术媒介视为电影宏阔的历史,并将电视与各类数字艺术归纳为“广义电影”,则是对传统影像本体论失效的当代回应。

另一方面,“居间”于影视学与艺术学理论的传媒艺术学,提示着将影像艺术与视觉造型艺术甚至其他门类的艺术一同纳入研究的范畴,呼唤作为门类的电影史与艺术史冲破彼此的边界,从而为门类史论书写的未来方向输送养分。

而在整体的艺术实践中,视觉造型艺术不但与“先锋派”等电影艺术潮流联系紧密,其丰富的史论历程也能够启发电影研究的新方向。

同样,这一基于整体的思想,要求我们在门类学科自身的“破框”及“再整合”的逻辑中寻觅新知,并展望一种可能性的“整体艺术史”,进而由下向上地建构具备普遍性和共通性的艺术学理论。

一、“破框”:艺术学理论视角下的影像本体再思考对“框架”(frame)的关注,能够从物质性与符号性甚至是理论性层面(也即作为物质载体的框架、作为区分内外的符号边界、作为理论书写的模式)将电影与视觉造型艺术联系起来。

从视觉造型艺术的实践经验来看,艺术内容的不断丰富,引向历时“框架”载体的变迁,呈现出了“内容溢出载体,载体不断拓宽”的物质现象,并使得“框架”在传统绘画中区分内外、营造视觉中心的既定性符号逐渐消弭,走向外溢。

正如走向平面化的现代主义绘画逐渐放弃了传统绘画中媒材的隐匿性,转而突显了媒介自身的物质性一样,内容的溢出使得消除外框的画布得以脱颖而出,并削弱了载体“框架”区分内外的中介效力。

解构主义美学对空间叙事的意义——以拉·维莱特公园为例

解构主义美学对空间叙事的意义——以拉·维莱特公园为例

accumulation of civilization, the number of spaces expressing rich spiritual content will also increase. For architects pursuing new architectural space design schemes, space narrative is undoubtedly a solution strategy. Tschumi uses the event-architecture theory in la Villette park to refer to the three parts of space, events and activities in the city through the three levels of point, line and plane. The narrative of space is well conveyed.Key words narrative space; deconstruction aesthetics; la Villette park; multiculturalism当今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相较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人们受到的多样性数据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对于空间的社会文化情感需求更加突出。

在此背景下,解构主义率先提出融合叙事领域的思想,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以下简称“屈米”)作为先锋,其设计的拉·维莱特公园是建筑和景观领域运用叙事学进行创作的典例。

文章将以拉·维莱特公园设计方案为例,从建筑叙事学的视角分析该公园内建筑的形成过程与动因,剖析建筑师的思维轨迹及其作品的美学意义,从而使读者领会解构主义美学对当代空间叙事的积极作用,期望建筑师将构建更多元的人与场所的互动。

解构主义与东西方文化

解构主义与东西方文化

解构主义与东西方文化【作者】罗汉军【提要】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是现代解构思想的奠基者,解构建筑理论家埃森曼却认为:解构是个很东方的想法。

理解现代解构的成就,走出解构的误区,迫切需要解构中的对话。

现代语言理论、解构主义哲学与解构建筑的崛起,正在突破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局限,开拓现代哲学、现代建筑与东西方文化的新路,推动传统哲学文化与传统建筑的现代重建。

其中的成就与失误,都是值得我们比较研究的。

【关键词】解构主义解构建筑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解构本质是人类文化变革过程中,通过旧文化的分解、颠倒、变构、重建,新观念、新内容、新形式取代旧观念、旧内容、旧形式,使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发展、拓新的基本手段。

见之于古希腊、古罗马与中世纪之交,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交,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之交,工业革命与现代科技革命之交,则以西方文化的形式化解构(即几何的、理性的、形式语言的解构)见长;见之于殷商战国之交,秦汉魏晋之交,唐宋明清之交,明清与现代之交,则以东方文化的结构化解构(即代数的、辩证的、结构语言的解构)见长。

按海德格尔(M.Heidegger,1889-1976)的说法,语言是存在的家〔1〕;按老子的说法,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由于西方人和东方人居于完全不同的家中两家的对话仍然近于不可能。

〔3〕解构却可能是沟通对话的可靠途径。

东西方文化现代重建的解构,实质是东西方文化分解、颠倒、错位、变构、重建。

建筑亦然。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Derrida,1930-)是现代解构思想的奠基者,美国建筑理论家、建筑师埃森曼(P.Eisenman,1932-)却说,解构是个很东方的想法〔4〕理解现代解构的成就,走出现代解构的误区,迫切需要解构中的对话。

现代语言理论、解构主义哲学与解构建筑的崛起,说明后现代西方文化思潮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正在突破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局限,在西方宗教价值观念、理性思维方式、形式化语言体系与东方宗法价值观念、整体思维方式、结构化语言体系的碰撞中,开拓现代科学、社会、艺术的新路,也推动了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的现代重建。

新媒体的解构与重构

新媒体的解构与重构

传统 媒 体 的 电子化 ,但 随着 新 媒体 互 在 的 门 户网站 属 于 安静 传 播类 型 ,但 家 ,但 即 使这 样 ,与新 媒体 平 台数 量
动能 力 增 强 ,尤 其是 大 量社 交 媒体 出 此 种安 静 的风 格 被 后来 的 互动 评 论和 相 比 ,传 统媒 体 不及 新 媒体 九 牛之 一
现 ,新 媒体 的传播 形 式 已经 与 传统 媒 转 载分 享所 替 代 ,互动 成 为新 媒体 的 毛 。在 新媒 体 领 域 ,网站 、博客 、微
体 大 为 不 同 。从 只能 浏 览到 能 够 留言 重要 风 格之 一 。新 媒 体 并 非生 来就 带 博 、微 信 、公 众 号 ,每 一类 平 台数 量
导 传播 变 为 草根 之 间 的互 动传 播 。新 知 识百 科 、影 视 综 艺为 主 ,但 在 具体 跟 潮 流 ,并 引导 潮 流 ,如此 才 断 变换 ,新媒 内容构 成 方 面却 依 然有 很 大不 同 。新 传 媒 市场 的激 烈竞争 。新媒 体 对 自身
我 更新 换代 。
的 内容 就 会 与媒 体 自身生 产 的 内容 大 息传播模式尤其是交流模式 ,是在更
形 式 解构 。新媒 体 在形 式 上 的 自 为 不 同 ,新媒 体 内容 的解 构将 不 可避 高 层 面上 回 归 了原始 ,实现 了点对 点
我解 构 是 技术 发 展 、受 众 需求 和媒 体 免 地 由受 众来 集 体 完成 。另外 ,新媒 传 播 ,新 媒体 对 传统 媒 体 的深 度解 构
竞 争 的必 然 结果 。新 媒 体 从早 期 的 网 体 不但 有 其 独特 的 新媒 体 基 因 ,还有 就 是 让人 与人 之 间 的信 息 传播 回 归原 站 、论 坛 ,到后 来 的博 客 、微 博 ,再 市 场基 因 ,这 与我 国传 统 媒体 的 官办 始 模式 ,而这 必 然给 极 富 距离 感 的传

最新 基于新媒体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精品

最新 基于新媒体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精品

基于新媒体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早在现代西方业出现前,跨传播就作为一种精神交往现象而存在了,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供大家阅读借鉴。

20世纪中叶,伴随全球化与媒介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卫星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制造出“人体延伸”的景观,使得跨文化传播成为根植于人的物质生活生产与精神交往需要之中的历史现象。

总的来看,起源于西方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我们与他者如何交流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误解如何形成的问题以及交流如何跨越性别、国籍、种族、民族、语言与文化的鸿沟问题。

这些问题显然不只是意味着纯粹的学术兴趣,而是同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东方主义、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割据主义、性别主义、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群体间语言偏见等人类处境有着极其深刻而广泛的联系。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终极关怀是要实现文化融合,从而达致和谐的最高价值理念。

近年来,伴随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跨文化传播研究出现了新的议题,如:探讨不同的价值观、传播模式和不同的语言对在线跨文化交流的支配与排斥作用;数字化世界是如何建立跨越文化边界的体验,建立全球虚拟团队;虚拟化身在网上合作情景中的作用和意义;新媒体与文化全球化之间的关系等。

可以说,数字新技术的采用使得世界视域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面临全新的时代背景:全球信息传播技术突飞猛进、电子网络社区形成、全球和区域经济组织与跨国公司的作用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民族国家、信息技术对冲突的控制能力增强、大规模的移民、急速推进的城市化、网络技术和自然语言的结合、全球文化市场扩张、国际品牌的形象认同等各类现象交替显现,彼此渗透和扩散,共同交织成异彩纷呈、但又令人困惑的跨文化传播图景。

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方法,试图揭示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理论脉络。

一、新媒体的界定、历史发展与权力格局新媒体特指数字新媒体,它们均采用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技术,新媒体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载体,而且,伴随数字技术的不断革命,新技术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态仍将动态发展。

数字媒体概论数字媒体与艺术

数字媒体概论数字媒体与艺术
艺术“真”品的独特性基于仪式,这是它 最初使用的根源。……但是,当真实性标准不 再用作艺术生产的标准时,艺术的整个社会功 能就被革命化了。现在它不是以仪式为基础, 而以一种不同的实践即政治为基础了。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
后现代主义文艺四个基本审美特征
1. 主体消失 2. 深度消失 3. 历史感消失 4. 距离消失
写实主义艺术阶段
1 亚里斯多德:艺术源于模仿 技艺高超的画家 蒙娜丽莎(本人)
模仿 达·芬奇(艺术家)
蒙娜丽莎的微笑(绘画) 宫廷收藏 贵族欣赏
500年 神秘化
历史、传 说、典故
现代观众
理想主义 普世价值 宗教观念…
现代主义艺术阶段
本雅明:技术改变艺术 人人都是艺术家
摄影对象
机械复制 摄影者(普通人) 摄影作品 无损耗复制
things considered beautiful”。 艺来自于术,先有术,而后有艺。如:
远古时期,艺与术不分家,艺即术,术即艺。
古希腊人认为有九个艺术门类:历史、音乐、舞蹈、抒 情诗、戏剧、悲剧、占星术、雄辩术。
我国古代有“六艺说” :即礼、乐、射、御、书、数。
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劳动的分工越来越细,艺术 范畴逐渐拓展,如出现了陶瓷、琉璃、服装、装潢 等艺术形式。另外,艺和术逐渐分离。一方面,纯 粹的艺术形式诞生,这主要是为了满足精神层面的 需要,也就是没有审美的追求。如绘画、雕塑。

普通收藏 大众文化
宏大叙事 民主 与革命 工业…
•艺术神秘感消失 •作品永恒性质疑 •艺术民主化呈现
在1900年左右,技术复制不仅达到了可以 复制所有著名艺术品的标准,而且其本身也在 艺术生产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伯纳德屈米简介

伯纳德屈米简介

伯纳德·屈米(设计作品)伯纳德•屈米,1944年出生于瑞士洛桑。

1969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科大学。

l970-l980年在伦敦AA建筑学院任教,197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城市研究所,1980-1983年在Cooperunion任教。

1988-2003年他一直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保护研究院的院长职务。

他在纽约和巴黎都设有事务所,经常参加各国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奖,其新鲜的设计理念给世界各地带来强大冲击。

1983年赢得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国际设计竞赛,是他最早实现的作品。

另外,屈米有很多的理论著作,评论并举办过多次展览。

他鲜明独特的建筑理念对新一代的建筑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他作为建筑师、理论家和教育家的职业生涯中,伯纳德•屈米的作品重新定义了建筑在实现个人和政治自由中的角色。

自20世纪70年代起,屈米就声称建筑形式与发生在建筑中的事件没有固定的联系。

他的作品强调建立层次模糊,不明确的空间。

在屈米的理念中,建筑的角色不是表达现存的社会结构,而是作为一个质疑和校订的工具存在。

l968年5月经历的SituationistInternational运动促使屈米在20世纪70年代初任教AA 建筑学院时是成立了工作室和研究会,在那一背景下他将电影艺术、文学理论与建筑相结合,发展了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者诸如R.Barthes和M.Foucault等学者的研究工作,为的是重新审视建筑承担的责任和加强建筑对文化的表达。

这个理论在他的建筑实践中以两条线索来展开:一是揭露建筑次序与生成建筑次序的空间、规划、运动之间的传统联系。

二是创造空间与空间中发生的事件的新联系,方法是通过变形、叠印和交叉程序。

屈米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作品是他在AA建筑学院所教授课程的总结,这些设计包括《电影剧本》 (1977年),《曼哈顿手稿》 (1981年)等。

他对蒙太奇技术的运用向当代其他仅在形式上追求蒙太奇效果的建筑师发起了挑战。

解构与重构的理解

解构与重构的理解

解构与重构的理解从字面上理解,“解构”意味着将一个复杂的结构分解成更简单、更基本的组成部分,而“重构”则是将这些组成部分重新组合,重新构建出一个新的结构。

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领域和学科中有着不同的用途和含义,本文将分别探讨它们在文化、艺术、设计、计算机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文化与哲学中的解构与重构在文化与哲学领域中,解构与重构概念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理论。

他提出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认为,所有的文字或符号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一种语言符号可以独立自主地存在和发挥作用,每个符号都会被其他符号影响甚至改变。

因此,对于每一个文本而言,都具有多种可能性和多个层次的解释,这种不确定性和多义性是不可避免而且持久的。

解构主义的目的在于揭示出文本中的这种多义性和矛盾性,并深化对意义的理解。

简言之,文化与哲学领域中的解构主义要求我们打破二元对立、超越传统的思维框架和阶级体制,以此谋求开放性、多样性、包容性和自由性。

而重构则是对于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一种批判性前进,旨在探究文化的根源和重新构建文化体系。

二、艺术中的解构与重构在艺术领域中,解构与重构的概念适用于各种创作形式,如绘画、音乐、雕塑等。

解构艺术和设计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和美国的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提出的一种运动,旨在挑战传统的美学和审美标准,打破传统的形式和技术,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解构艺术的根本目的是让观众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认知,从而打破预期的结构,消除表面的和谐和平衡。

例如,现代艺术家西尼·赫夫特(Cindy Sherman)用自己打扮成各种角色的照片来解构女性在媒体中的形象,探索性别和身份的主题。

而重构艺术的主要目标则是通过艺术表达来建构一种和谐、有意义和有目的的结构。

三、设计中的解构与重构在设计领域中,解构与重构被用来描述设计师在创造新产品或重新设计现有产品时的方法。

面向虚实融生的元宇宙图书馆数智治理:内涵、风险与实践进路

面向虚实融生的元宇宙图书馆数智治理:内涵、风险与实践进路

面向虚实融生的元宇宙图书馆数智治理:内涵、风险与实践进路程罗德(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116023)[摘要]从技术、时空、功能等维度重新界定元宇宙的内涵,并将其发展路径划分为启动探索期、架构完成期和生态成熟期3个阶段。

探讨基于物-人-场景的图书馆与元宇宙虚实融生,重点分析元宇宙图书馆存在的数据保存和流动风险、虚实世界强联通困境、技术和管理风险等问题。

针对数据存储、计算与处理架构的底层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哈希网络交互的元宇宙图书馆数据治理架构,构建包括基础设施、技术基座、安全可控、内容创作和创新应用的泛在互联可信的元宇宙图书馆发展生态链,治理虚实共融的元宇宙空间再造、知识传播和服务新价值重构。

人与技术协同治理,从教育、规制及伦理等方面推动数智治理的相关实践,实现元宇宙图书馆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元宇宙智慧图书馆虚实共生数智治理[分类号]G 250.7*本文系2023年辽宁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项目“元宇宙图书馆数智治理:内涵、风险与进路研究”(项目编号:L T B 202304)的研究成果之一。

元宇宙(M e t a v e r s e ,M e t a U n i v e r s e )是人类的虚拟世界,是人类在数字时代新的生存方式,它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不可忽略的数据安全问题及不均质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内容纳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1]。

工信部、教育部等五部委2022年11月发布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我国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涉及“虚拟现实+教育培训”“虚拟现实+安全应急”等10个类型[2]。

《信息编辑设计与数字出版》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信息编辑设计与数字出版》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信息编辑设计与数字出版》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三、教学组织过程(一)教学目标(预期学习结果)1.了解国家、地方公共项目合作机制与设计工作流程。

2.关注时事政治、国家建设、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及传承。

3.了解信息编辑设计在实际中的操作应用。

4.对视觉化风格和手段对信息图表的传达效果影响有所探查。

5.通过案例分析和主题创作对国家建设、传统文化做近距离接触, 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培养社会创新意识和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人文情怀。

(二)第1学时1.课程导入: 赏析《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交通旅游地图》设计出版物。

(5分钟)2.理论精讲(20分钟)信息建筑: 信息收集、解构、重构的设计方法;信息建筑的动态维度。

信息视觉化设计: 信息视觉化转译手段;国家、地方级公共项目的大众出版物的视觉化原则。

信息图表设计: 信息图表设计中5大视觉要素;信息阅读的引导性;视觉图形的普适性。

3.国家公共设计案例解读(20分钟)案例1:2008年北京奥运建设信息视觉化的应用项目背景: 国际赛事。

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情况, 2008年北京奥运赛事建设背景。

信息建筑来源:国家建设与投入。

2008年北京奥运城市建设背景, 奥运场馆、环境、人文、科技、交通、成果六大主题。

信息建筑与信息视觉化;信息结构动态维度变化;六大主题色彩系统与图形系统;信息图表的阅读引导与版式设计。

(三)第2学时4.社会公共设计案例解读(30分钟)案例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艺在信息视觉化中的设计与传播项目背景: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CHP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介绍。

信息建筑来源: 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辑要点分析: 工艺、工具、传承…信息图表设计案例: 艺术学院16级学生相关信息作品赏析;作品信息建筑优缺点分析;作品信息视觉化优缺点分析;国内外参赛成果介绍。

5.学习讨论(15分钟)学生就两个公共项目和案例设计进行评论发言, 教师讲评。

面向数字场景的阅读素养测评:内涵界定、要素解构、工具设计与数据表征

面向数字场景的阅读素养测评:内涵界定、要素解构、工具设计与数据表征

面向数字场景的阅读素养测评:内涵界定、要素解构、工具设计与数据表征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4)二、数字场景的内涵界定 (5)2.1 数字场景的定义 (6)2.2 数字场景的特点 (7)2.3 数字场景的分类 (8)三、阅读素养要素解构 (9)3.1 基本阅读技能 (11)3.2 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 (11)3.3 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13)3.4 跨文化交际能力 (14)四、面向数字场景的阅读素养测评工具设计 (15)4.1 测评工具的理论基础 (16)4.2 测评工具的开发原则 (17)4.3 测评工具的主要类型 (18)五、数据表征与分析方法 (20)5.1 数据收集与处理 (21)5.2 数据分析方法 (22)5.3 结果呈现与解释 (22)六、结论与展望 (24)6.1 研究结论 (25)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26)一、内容概要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数字场景来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阅读素养成为了衡量个体在数字环境中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评估个体在面向数字场景的阅读素养,本研究从内涵界定、要素解构、工具设计与数据表征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本文对阅读素养进行了内涵界定,明确了其包括的知识技能、思维品质和价值观念三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阅读素养在不同年龄段、教育阶段和职业领域的差异,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对阅读素养的关键要素进行解构,本文提出了五个核心要素: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应用和信息创新。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阅读素养的整体框架。

针对每个要素,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提高个体阅读素养提供实践指导。

本文设计了一套面向数字场景的阅读素养测评工具,该工具包括知识测试、技能测试和情境任务三个部分,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个体在数字场景中的阅读素养水平。

为了保证测评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本文还对测评工具进行了实证验证。

14832185_略论网络亚文化的罔层与边界

14832185_略论网络亚文化的罔层与边界

2017年第9期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明显改变了社会思潮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也促进了各类社会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不仅在文化传播上达到一种集体的文化认同,而且还逐渐形成有别于网络主流文化的亚文化形态。

作为整个文化体系的分支,网络亚文化以一种反主流的姿态出现,在形成自己独特性的同时,也创造出有利广大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接受的情感基础,折射出许多值得深思的现象。

相较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性,网络亚文化体现着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特征、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在对网络亚文化的主要解构方式及维度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网络亚文化的形成与热潮,剖析其圈层传播的变移路径以及边界阈限本质,解析其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从而为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提供有力依据。

一、网络亚文化的主要解构方式1.再编———形成向度差异。

再编是某种结构、形象的复制与翻版,在亚文化创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为主要的创作形式。

再编有三个独有的特点:一是创制来源倾向知名度高的经典作品及网络时兴文本,主要在已有文本(包括文字、绘画、图片、影像等)的基础上改编、颠覆;二是表达方式比较夸张,多运用戏仿、拼贴、夸张等手法进行解构、重组,造就出极其搞笑的特殊效果;三是政治性比较突出,在再编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模拟、戏仿和反讽中获取文化解构的快感,以其内容的新颖性、思想的叛逆性引起人们的反思和共鸣。

2.杂糅———直观感受差异。

再编和杂糅,都是对传统和经典文本的颠覆和再创造,在搞笑娱乐的同时,希望得到主流文化的关注和认同。

但杂糅不同于再编,原因有二:一是杂糅的技术属性较高,表达方式综合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将一些互不相干的事件、人物、言谈、行为等元素剪辑、移植、拼贴在一起,实现了网络亚文化表征符号的“脱胎换骨”;二是杂糅的娱乐性特征更为明显,网民用滑稽搞笑、整蛊吐槽等方式对某些事物、现象、观点隐晦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无论是剪辑过的视频、PS 过的图片还是刻意编辑过的帖子或短信,重点在于表达网民的生活态度,而不是传播某种社会情绪。

数字化语境下圆明园历史文化传播的视觉重构途径研究

数字化语境下圆明园历史文化传播的视觉重构途径研究

数字化语境下圆明园历史文化传播的视觉重构途径研究作者:崔兆莹来源:《国际公关》2023年第15期摘要:随着数字化发展,视觉价值标准与审美需要也在不断被重塑。

圆明园隐性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中蕴含着大量的内容,由于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传播对象不明、传播内容不清等问题,使得传播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本研究先从视觉设计重构的角度对圆明园隐性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及发展困境进行梳理总结,结合探析计算机图形技术手段在视觉互动体验设计领域的相关研究热点,基于视觉重构理论,将圆明园隐性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视觉呈现方式与内容生产相结合,对圆明园隐性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显性化传播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视觉重构;隐性历史文化资源;显性化;传播策略为贯彻国家对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政策,海淀区政府启动了圆明園的保护与发展计划。

数字化的飞速发展,为圆明园历史文化资源的显性化提供了新途径。

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实现视觉重构,将隐性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显性视觉互动体验,以提升历史文化的传播效果和满足大众的视觉需求,完善圆明园的功能性,使圆明园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历史背景和丰富遗产的御用花园和博物馆。

一、圆明园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圆明园主要由三个庭院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艺术宝库,珍藏着许多优秀的富有文化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

圆明园隐性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视觉呈现方式与内容生产相结合,传达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内涵,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圆明园,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

[1](一)圆明园隐性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圆明园是一座宏伟壮丽、充满独特魅力的皇家园林,集合了皇家园林、江南园林和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元素。

园内巧妙设计的榫卯结构和人工喷水装置展现了高超的工艺和艺术水准。

湖泊与岛屿的布局宛如一幅幅江南山水画,美不胜收。

然而,圆明园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无法再生的经典见证,保护困难重重。

缺乏科学的设计、规划和有限的资源限制了其开发利用,导致部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资源面临消亡的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4 卷 第 2 期 2017 年 4 月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34 No. 2 Apr. 2017
解构与重构:主题公园的文化迷失与数字传播
殷航
(暨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一、解构: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公园空间生产中的文化迷失
国内权威学者林焕杰在分析国内外众多概念 界 定 并 结 合 考 察 和 研 究 ,将 主 题 公 园 定 义 为“ 为 满 足 旅 游 者 的 娱 乐 休 闲 需 求 ,围 绕 既 定 的 主 题 ,利 用 科 技 、文 化 等 表 现 手 法 ,通 过 人 工 建 造 的 吸 引 物 以 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大型现代化休 闲 娱 乐 场 所 ”[2]。 当 下 ,“ 娱 乐 性 教 育 ”(Recreational Education)已 经 成 为 主 题 公 园 发 展 的 新 方 向 ,其 核 心 是“ 相 互 了 解 ”—— 不 仅 了 解 人 类 创 造 的 人 工 物 , 而 且 要 了 解 自 然 的 进 程 、人 类 与 自 然 共 同 创 造 的 历 史 、文 化 ,特 别 是 人 类 过 去 因 为 地 域 阻 隔 在 地 球 的 不 同 位 置 、不 同 时 间 里 创 造 的 文 化 。《中 国 主 题 公 园 行 业 发 展 模 式 与 投 资 战 略 规 划 分 析 报 告》的 最 新 数 据表明,截止到 2014 年上半年,我国主题公园已达
摘 要:主题公园对传统、本土文化的创新性演绎,连通了创意时空与当代生活,是一座城市之所以成为“城 市”的“精魄”所在,是形成城市文化共同体的基石,也是构建城市文化形象的标识。主题公园具象的物理构造属于 “实际空间”,主题文化的创意诉求、内核诠释与文化渊源属于“构想空间”,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转移而进行的 数 字 化 传 播 则 对 原 有 的 两 层 空 间 加 以 拓 展 、重 构 出 新 的 衍 生 空 间 即“ 感 知 空 间 ”。 主 题 公 园 三 维 空 间 的 开 发 和 维 护 将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文化认同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以描述性研究和个案研究为基础,依据空间批评、文化批 评 相 关 理 论 具 体 阐 释 当 下 我 国 主 题 公 园 空 间 生 产 过 程 中 的 文 化“ 失 谐 ”、“ 失 忆 ”与“ 裂 纹 ”及 其 数 字 化 生 存 之 道 ,具 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2016 - 12 - 16 作者简介:殷 航(1993—),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经济、文化产业。
·104·
2017 年第 2 期
殷 航:解构与重构:主题公园的文化迷失与数字传播
59 家,且 2/3 位于大中型城市,建设数量全球居首。 “ 十 三 五 ”规 划 提 出“ 大 力 发 展 旅 游 业 ,支 持 发 展 生
象 的 精 神 性 构 成 要 素 如 城 市 精 神[1]。 其 使 命 在 于 空 间 中 的 生 产 ,如 :文 化 创 意 产 品 与 服 务 、建 筑 与 设 施 设 计 、仪 式 演 绎 、庆 典 与 狂 欢 塑 造 、文 化 精 神 传 袭 等 ,以 及 空 间 的 生 产 ,如 :文 化 与 科 技 的 融 合 、数 字 传 播 、空 间 拓 展 与 建 筑 设 施 再 造 等 。 随 着 社 会 关 系 的 复 杂 化 演 变 以 及 社 会 秩 序 建 构 的 需 要 ,我 们 不 仅 要 关 注 主 题 公 园“ 空 间 中 的 生 产 ”而 且 要 注 意 到 其 “空间的生产”。
现 代 城 市 化 浪 潮 的 推 进 ,使 得“ 主 题 公 园 ”与 “ 城 市 ”两 个 命 题 紧 密 地 联 系 在 一 起 。 主 题 公 园 作
为 城 市 文 化 空 间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既 包 含 直 观 的 、具 体 的 、物 质 性 构 成 要 素 如 景 观 ,也 包 含 生 动 的 、感 性 的 互 动 性 构 成 要 素 如 文 化 交 往 ,还 包 含 意 义 的 、抽
关键词:主题公园;数字传播;文化空间;清明上河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915(2017)02-0104-05 DOI:10.16387/ki.42-1867/c.2017.02.015
列 斐 伏 尔 在《空 间 生 产》中 超 越 时 间 与 空 间 主 导 的 两 元 论 提 出 了 包 括 空 间 实 践 、空 间 表 征 与 表 征 空 间 在 内 的“ 空 间 三 元 辩 证 法 ”,打 破 了 历 史 决 定 论 背 景 下 被 看 作 空 洞 的 、均 质 的 、僵 死 的 、刻 板 的 、非 辩 证 的 容 器 的“ 空 间 贬 值 ”与“ 去 空 间 化 ”固 有 观 念。在“空间转向”与“空间复兴”的推动下,空间不 仅 仅 是 一 个 空 荡 荡 的 容 器 ,里 面 时 刻 上 演 着 历 史 与 人类情欲的真实剧目。主题公园作为现代性空间 的 文 化 符 号 ,不 仅 包 含 社 会 生 产 、再 生 产 和 构 建 等 最 为 抽 象 的 过 程 ,即 通 过 数 字 化 传 播 技 术 和 科 技 创 新 重 构 出 的“ 衍 生 空 间 ”—— 彻 底 开 放 的 、充 满 想 象 的 空 间 ,也 包 括 个 体 文 化 体 验 空 间 以 及 构 成 它 的 各 种符号、意象、形式和表征,如基于历史、地缘、文化 基 因 形 成 的 文 化 渊 源 、集 体 记 忆 与 个 体 记 忆 以 及 基 于 创 意 形 成 的 新 文 化 内 涵 ,它 是 精 神 层 面 的 空 间 , 是对物质空间的构想与再现。而直接可感的物理 空 间 ,如 建 筑 、设 施 等 调 节 着 其 他 两 个 层 面 ,并 把 所 有这三个层面凝聚成有机连贯的复合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