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专题四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说课稿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PPT、教学过程(教案部分)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目的 1、掌握氨和铵盐的主要性质和使用。
2、了解氨和铵盐的检验方法。
教学重难点 氨和铵盐的主要性质。
教学过程【导入】人们常说“雷雨发庄稼”,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氮元素,而空气中的氮是以氮气的形式大量存在着,不能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自然固氮)。
【PPT 展示】三条固氮途径,自然固氮、生物固氮、工业固氮显然靠自然固氮无法满足农作物生产所需的氮元素。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科学家一直设法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
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哈伯、波施(Calr Bosch )成功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
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板】一、氨的工业制法;N 2 + 3H 2 2NH 3【板】二、氨气 1.物理性质【展示试样】展示一瓶NH 3,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注意闻气味的方法)。
【小结】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氨液化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迅速变冷(常用作致冷剂)。
极易溶于水。
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700体积的氨。
【设问1】虽然氨气中含有大量氮元素,但是但其适合做氮肥吗?氨气作为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易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并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所以,氨气不适合做氮肥 【实验探究1】喷泉实验【设问2】通过观察样品和实验、描述实验现象,产生喷泉的原理是什么?分析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现象: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喷入烧瓶,变成红色喷泉。
2、原理: 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大量氨气溶于水使烧杯中气压急剧降低,水被吸入烧瓶形成喷泉。
【设问2 】喷泉试验中,我们看到的是红色的喷泉,那么氨气溶于水中是否又发生了些什么反应呢?【板】2.化学性质【板】(1)氨气与水的反应NH 3+H 2O NH 3· H 2O NH 3· H 2O NH 4++OH -【设问3】那么由气态到液态后,氨水适合做氮肥吗?【过渡提问1】我们知道氨水其实可以作为化肥,可是我们现在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发现人们很少用它,通过刚才对氨气物理、化学性质的初步学习,大家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答:氨水中的NH 3· H 2O 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氨气,而挥发掉促进植物生长的有效成分,降低了肥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第二单元《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引入【提问】作物生长需要补充的肥料有哪些?【介绍】常见的氮肥【引导】氮肥的生产需要氨气。
阅读课本阅读课本P98页第一段。
【板书】一、氨气的生产与性质1、工业合成氨【提问】你知道在合成氨工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写出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介绍】他们在合成氨工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分别获得1918年和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
哈伯被称为天才与魔鬼,二战时他研究化学毒气用语战争,是很多无辜的人死于非命。
哈伯在对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吨粮食。
回答:氮肥、磷肥、钾肥。
认识常见的氮肥阅读课本P98页第一段。
回答:哈伯与波施。
德国的科学家。
了解合成氨工艺的发展历史,认识化学知识对人类发展的重大影响,可以造福于人类;如果不正当使用化学知识,那么给人类带来的是具大的灾难。
环节二实验探究阅读课本P98页第二段,试描述氨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2、氨的物理性质【图片分析】液氨泄漏的现场,处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出现大量的白雾,感觉冷飕飕的?【设问】已经学习的二氧化硫,我们曾经设计实验证明其易溶于水的,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呢?【实验1】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阅读课本P98页第二段,学生1: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700)学生2: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感觉冷飕飕。
使环境中的水蒸气冷凝为小水滴,出现大量白雾。
了解实验装置、操作步骤、观察N2 + 3H2 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点评】太棒了!【演示】实验3、在硬质玻璃管两端各塞一团棉花,在棉花上分别滴浓盐酸和浓氨水。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板书】(2)氨气与酸反应【思考】:氨气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那么氨气能与硝酸,硫酸反应吗?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思考氨气与酸反应的实质。
实质:NH3 + H+==NH4+【问题】分析氨中氮、氢的化合价,推测它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板书】(3)氨气具有还原性种离子。
氮肥的生产及使用学历案
氮肥的生产及使用学历案课题:氮肥的生产及使用课程目标:1、掌握氨及铵盐的性质和用途,了解液氨和氨水的区别;2、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课程目标:1、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氨气与水、与酸的反应以及铵盐的不稳定性及与碱的反应。
2、学生阅读了解氨及铵盐的相关用途;3、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学习重点:氨气和铵盐的性质学习难点:“喷泉”实验的原理,氨水的弱碱性学习过程:氮肥的生产及使用课前学习:1、NH3的物理性质:NH3是____色、有__________气味、极易__________的气体,常温时,1体积水大约溶解________体积的氨气。
氨易____化,常作制冷剂。
2、氨水的成分:氨水中所含的分子有,离子有,溶液中的溶质为,密度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
3、氨气的制取: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实验室制氨气装置同制,用方法收集氨气,可用等到性干燥剂干燥,验满的方法是。
4、铵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铵盐有、、、等,它们都是、溶于水的晶体,受热易分解,都能与碱反应产生。
课中学习:知识点一:氨气的性质喷泉实验及氨水组成性质探究1、氨与水的反应: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H 3·H 2O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氨水呈弱碱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_ __。
氨水与液氨的比较:氨与酸的反应性质探究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___________________。
2、氨与酸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将上述实验中浓盐酸换成浓硝酸或浓硫酸现象是否相同?NH 3 + HNO 3 = NH 4NO 3(白烟) 2NH 3 + H 2SO 4 =(NH 4)2 SO 43、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说课稿高三
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说课稿高三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说课稿高三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说课稿各位评委晚上好:
我是XX 班的XX。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1 专题四第二单元。
教材以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切入点,介绍了合成氨工艺的生产原理。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并由氨作为氮肥的缺点引入固态铵盐的性质探究。
最后回归到氮肥的使用,让学生体会科学使用氮肥的意义。
在初中,学生已经对氨气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及之前典型非金属元素氯、硫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均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基础。
同时也将为以后硝酸性质的学习作铺垫。
因此,它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掌握氨气和铵盐的性质。
高一学生对于喷泉实验可能还停留在观察阶段,无法认清实验的本质。
此外,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到氨气,然而对于氨水相对比较陌生,学习起来会。
高中化学专题4第二单元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案苏教版必修4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一 氨气的性质1.氨气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易液化。
2.氨气易溶于水——喷泉实验3.将分别蘸有浓氨水、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渐渐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大量白烟产生,这是因为浓氨水挥发产生的氨气与浓盐酸挥发产生的HCl 气体在空气中相遇迅速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小颗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 3+HCl===NH 4Cl 。
4.NH 3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在化学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可能的变化是只能升高,不能降低,因此氨具有还原性。
请写出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NO 的化学方程式: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
归纳总结1.氨气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 3+H 2O NH 3·H 2O 。
(2)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NH 3+H +===NH +4。
(3)氨的催化氧化反应: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
[提醒] (1)氨遇挥发性酸(如盐酸、硝酸)产生白烟,遇难挥发性酸(如H 2SO 4、H 3PO 4)无白烟。
(2)氨气的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变蓝色,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气体有白烟。
2.氨水的性质(1)氨气溶于水,大部分和水反应生成NH 3·H 2O 。
NH 3·H 2O 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 3·H 2O=====△NH 3↑+H 2O 。
(2)氨气水具有弱碱性,电离方程式是NH 3·H 2ONH +4+OH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能与氯化铝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Al 3++3NH 3·H 2O===Al(OH)3↓+3NH +4。
[提醒] (1)氨水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有NH 3·H 2O 、NH 3、NH +4,但计算氨水浓度时,把溶质看成NH 3。
高中化学 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含解析)高一化学教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之小船创作1.农作物所需的主要化学肥料是什么?提示:氮肥、磷肥和钾肥。
2.常用的氮肥有哪些?写出其化学式提示:NH4NO3、NH4HCO3,(NH4)2SO4、NH4Cl、CO(NH2)2。
3.实验室中怎样检验NH+4?提示:取铵盐与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4.NH3·H2O属于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提示:弱电解质 NH 3·H2O NH+4+OH-[新知探究]探究1 氨的合成原理和其物理性质(1)工业合成氨的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2)物理性质:(3)喷泉实验:①打开活塞,并挤压滴管的胶头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瓶内液体呈红色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探究2 NH 3的化学性质和用途(1)化学性质:①氨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H 3+H 2ONH 3·H 2O 。
②与酸反应:与H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 +NH 3===NH 4Cl 。
与H 2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SO 4+2NH 3===(NH 4)2SO 4。
③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
(2)用途:①液氨可作制冷剂;②制铵态氮肥。
[必记结论]1.液氨和氨水的区别液氨 氨水 物质成分纯净物(非电解质) 混合物(NH 3·H 2O 为弱电解质) 粒子种类 NH 3NH 3、NH 3·H 2O 、H 2O 、NH +4、OH -、H + 2.氨(NH 3)和铵(NH +4)的区别氨(NH 3) 铵(NH +4) 类别 分子(电中性) 阳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3NH 3.重要提示(1)NH 3是中学化学中惟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 3的存在。
(2)氨水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高中化学 专题四 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 苏教版必修1
水具有挥发性和氨气是呈碱性的气体。
答案:C
第十四页,共17页。
首页
Z 自主预习 IZHU YUXI
K 课堂互动 ETANG HUDONG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1
2
3
4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水也可直接作化肥 B.“雷雨发庄稼”属于自然固氮 C.“肥田粉”属硝态氮肥 D.铵盐氮肥都是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易分解,要保存在阴凉处
解析:“肥田粉”是硫酸铵的俗称,应属于铵盐类氮肥。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
态的氮(N2)转变为含氮的化合物,氮的固定分为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和工业
固氮等,在自然条件下,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属于自然固氮。 答案:C
第十五页,共17页。
首页
Z 自主预习 IZHU YUXI
K 课堂互动 ETANG HUDONG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1
2
3
4
3.如下图所示,某同学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密封并长时间放置,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终烧杯Ⅰ中的溶液呈紫色,烧杯Ⅱ中的呈蓝色 B.最终烧杯Ⅰ中的溶液呈红色,烧杯Ⅱ中的呈紫色 C.最终烧杯Ⅰ和Ⅱ中的溶液均呈红色 D.大烧杯内壁有无色滴附着 解析:浓盐酸和氨水均易挥发,挥发出的 HCl 和 NH3 反应生成白烟(NH4Cl)
产生喷泉的条件认识形成喷泉的本质,即形成比较大的内外压强差。
第十一页,共17页。
首页
Z 自主预习 IZHU YUXI
K 课堂互动 ETANG HUDONG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高中化学 专题四 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备课参考 苏教版必修1
第二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教学片断:氮肥的性质和用途
情景设计: 氮肥使用的意义、合成氨工艺产生的历史、氨的应用。
→提出问题: 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什么?氨具有哪些性质?氨在生产中具有哪些应用?→收集证据: 查阅有关合成氨的历史和原理、氨的应用的资料。
做有关氨的性质的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铵盐具有哪些性质?氮肥的种类有哪些?使用氮肥应注意哪些问题?→收集证据: 做有关铵盐的性质实验。
查阅有关氮肥的资料。
向有关人员咨询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
→形成结论:
Cl N2→NH3→NO→NO2→HNO3→NH4NO3
1。
18-19 专题4 第2单元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习目标:1.了解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及意义。
2.了解氨、铵盐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重难点)3.了解氨的实验室制取。
(重点)4.了解铵态氮肥的使用。
[自主预习·探新知]1.氨的合成和性质(1)工业合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N 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2)NH3的性质氨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氨气易液化,工业可用液氨作制冷剂。
极易溶于水,1体积可溶解700体积NH3,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
①NH3与H2O反应NH 3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其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NH 3·H2O NH+4+OH-。
②NH3与酸反应a.滴加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球,放于烧杯中,盖上表面皿,现象:烧杯中有白烟生成,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
b.NH3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NH4)2SO4。
③与盐溶液生成沉淀(如AlCl3),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3H2O===Al(OH)3↓+3NH+4。
(3)氨的主要用途①液氨可作制冷剂。
②氨可制铵态氮肥等。
2.铵盐的性质(1)定义:铵盐——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物理性质大多数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3)化学性质提醒:利用铵盐与碱反应生成NH 3的性质可用于检验NH +4和实验室制NH 3。
3.氮肥 (1)常见氮肥 名称 硫酸铵 氯化铵 碳酸氢铵 硝酸铵 碳酰二胺 俗名 硫铵 氯铵 碳铵 硝铵 尿素 化学式 (NH 4)2SO 4NH 4ClNH 4HCO 3NH 4NO 3CO(NH 2)2 类别铵态氮肥有机氮肥贮存时,应密封并放在阴凉处,施用时,应埋在土壤中,并避免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混用,以保证肥效。
[基础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的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的过程,属于自然氮的固定。
高中化学 专题4 第2单元 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 苏教版必修1
4.氨的用途(yòngtú) 氨是_氮__肥__(_d工ànf业éi)、有机合成工业、制造__硝_酸__(_x、iāo_铵_su盐_ā_n_)_和 纯碱的原料。 氨常用作_制__冷__剂___。
第五页,共36页。
笃学(dǔxué)二 铵盐
1.定义:由__铵__根_离__子__(_lí和zǐ)_酸__根__离__子___构成(gòuchéng)的化合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 冷 却 (lěngquè) 后 恢 复 无 色 , 则 此 溶 液 可 能 是 ____________ 溶 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页,共36页。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要认真观察实验装置的特点:试管口 上套有气球,说明加热时有气体逸出,一下就使“红色溶液” 的范围缩小;溶有酸性气体的石蕊溶液或溶有碱性气体的酚酞 溶液。而前者中加热后,红色变为紫色,不符合“溶液颜色逐 渐变浅”的条件,结论只有稀氨水和酚酞。
类别 化学
式 名称 俗名
铵态氮肥
硝态氮肥 有机氮肥
(NH4)2SO4 NH4Cl NH4HCO3 KNO3 CO(NH2)2
硫酸铵 硫铵
氯化铵 碳酸氢铵 硝酸钾 碳酰二胺
氯铵
碳铵
尿素
第九页,共36页。
2.使用注意事项 贮存时,应_密__封__(_m并ìf放ēn在g) __阴__凉__(y处īn,liá施ng用) 时,应埋在土壤 中 , 并 避 免 与 _碱__性___ 肥 料 (féiliào)( 如 草 木 灰 ) 混 用 , 以 保 证 肥 效。
+
4
和
OH - 在 溶 液 中 不 能 大 量 共 存 , 两 者 反 应 生 成
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
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氮肥的作用、种类以及使用的多种场合。
3、掌握氮肥在实际应用中的配施方式以及适当使用氮肥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氮肥的作用、种类以及使用的多种场合。
3、氮肥在实际应用中的配施方式以及适当使用氮肥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反演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先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掌握了以下知识点:1、氮肥是什么,包括哪些种类?2、氮肥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氮肥的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
二、引入新课老师先拿出一袋氮肥,征询学生对它的了解,引出氮肥的生产和使用问题,然后让学生对氮肥的性质及作用进行讨论。
三、知识讲解1、氮肥是什么,包括哪些种类?①氮肥的定义:加入土壤改善作物生长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一种,主要为补充土壤中的氮元素。
②氮肥的种类:有机氮肥、无机氮肥。
2、氮肥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 氮肥的作用:①调节植物的体内物质代谢和光合作用。
②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
(2) 应用场合:①农田土壤改善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②养殖业中可作为饲料添加物,改善饲料品质,提高饲料营养成分。
3、氮肥的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
(1) 生产过程①资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原料,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②反应步骤:尼司反应。
③深度加工:通常通过过滤和干燥等过程得到产品。
(2) 工作流程①原料准备②反应步骤③深度加工④监控生产过程⑤质量检测四、案例研究教师可以根据生产情景或农业生产场景,编写一些具体的案例模拟,让学生通过模拟情景来探究氮肥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适用性。
五、总结与评价对今天所学的氮肥生产和使用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进行适量使用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营养需要,同时对学生进行课堂测评,查看学生对本节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氮肥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肥料,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考化学复习教案4《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班级:高一()班姓名:学号:成绩:高一化学教学案一体化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习目标】1、认识氨和铵盐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主干知识】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写出合成氨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喷泉实验⑴喷泉实验的原理:⑵实验现象:⑶实验结论:思考:①喷泉为什么不满或失败?②能否用CO2气体设计一个喷泉实验?如何设计?空气可以吗?3、NH3与水的反应:在氨水中既有自由的氨分子,也有水合氨分子和铵离子,主要形成水合氨分子。
只有一小部分水合氨分子电离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溶液显弱碱性。
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NH3·H2O一元弱碱: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试分析氨水中所含微粒种类),氨水密度小于水,其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减小(酒精与之相同,硫酸、盐酸都与之相反)NH3·H2O不稳定,加热易分解NH3·H2O==NH3↑+H2O。
4、氨与氯化氢反应:⑴实验现象:⑵实验结论:⑶化学反应方程式:⑷氨与酸反应的实质是:⑸氨气的检验方法:铵盐的性质1、铵盐的热解:(一般规律)(1)若为非氧化性酸形成的铵盐,受热分解成NH3和对应的酸。
(酸不稳定继续分解);(2)若为氧化性酸形成的铵盐,受热分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复杂一般不要求同学们掌握。
2、铵盐的碱解实质:与碱反应:NH4+ + OH-△NH3↑+ H2O注意:①该反应要生成NH3,必须要有加热条件,否则只能写成NH3·H2O②该反应有何重要应用?一是实验室利用该反应来制取NH3,二是利用该反应检验或鉴定NH4+,请你说出鉴定NH4+方法?【精彩例题】例1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被氧化为一氧化氮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硫酸铵和尿素E.闪电时大气中氮的氧化物的生成F.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大气中的氮转化成氨例2密度为0.9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设氨水用等质量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等于12.5%B、大于12.5%C、小于12.5%D、无法确定例3标准状况下,将X L NH3溶于1LH2O中,制得密度为0.90 g·cm-3浓度为12mol·L-1的氨水,求:X=?【达标提高】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氮肥的生产过程和使用方法。
2.掌握合理使用氮肥的技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二、教学内容1.氮肥的生产过程1.1合成氮肥的原料和工艺1.2氮肥的不同类型和成分1.3氮肥生产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2.氮肥的使用方法2.1氮肥的种类和施用量2.2氮肥的施用时间和方法2.3氮肥的施用技巧和注意事项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1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2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问题3.3减少氮肥使用的方法和建议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农田施肥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农田施肥的重要性和问题。
2.知识介绍(30分钟)2.2氮肥的使用方法:介绍不同类型的氮肥,以及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的选择。
2.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讲解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问题。
3.案例分析(30分钟)根据不同农作物种植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氮肥和施肥方式。
4.小组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氮肥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5.教师点评(10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建议。
6.练习与评价(20分钟)6.1小组演练: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编写一个实际氮肥使用的方案。
6.2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氮肥如何合理使用的短文,包括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方法,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展示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
2.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
2.检查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
3.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理解程度。
高中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案教案
高中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案教案篇一:《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程桂香)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苏教版化学1XX年6月第6版)程桂香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一、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课程标准】1、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讨论:合成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3、讨论:自然界中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教材分析】《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是苏教版必修教材化学1专题四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在学习了常见金属及典型非金属元素(如氯、硫)及其化合物且具备离子反应、氧化还原等理论知识之后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会分析、研究、解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这不仅是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获得未来生活和发展所必须的科学素养的需要另外氨的学习还为后面的硝酸学习起铺垫作用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那么从教材的安排结构上来看教材首先介绍了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接着教材又通过设计实验介绍了氨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接下来教材又具体介绍了铵盐的性质教材最后补充介绍了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教材的安排顺序体现了从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肥的整个过程可以说这样的安排顺序就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的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统一性【学生分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在初中就已经知道了氮肥对农作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铵根离子的检验具备了基本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有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此外在能力层面上学生此时已经初步学会了对比、分析、推理、实验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心理层面上学生对化学实验、化学现象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有极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二、教学目标(1)认识氨、铵盐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使用氮肥没用氮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氮肥样品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的性状这些氮肥根据氮元素的存在形式我们称之为铵态氮肥【师】氮肥的分类:(1)铵态氮肥:液氨(NH3)、氨水(NH3·H2O)、NH4Cl(氯铵)、NH4HCO3(碳铵)、(NH4)2SO4(硫铵)、NH4NO3(硝铵)(2)硝态氮肥:KNO3(3)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师】铵态氮肥从物质的组成角度可以把它们归为一类物质【生】铵盐【师】下面我们就以铵态氮肥为例来认识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初中课本中我们就学习过铵态氮肥的使用那么如何科学地使用铵态氮肥老李遇到了这样两个问题:问题1.老李种水稻时不仅施了氮肥硫酸铵还同时使用了自己烧制的草木灰(K2CO3)老刘只施用了硫酸铵结果到了秋收时发现自己的产量远不及老刘的这是为什么呢问题2.老李发现自家氮肥——碳酸氢铵(俗称碳铵)包装破损受潮了就把它拿出去晒结果发现却少很多老李很郁闷化肥去儿了呢你能利用已有的知识从化学的角度帮老李找找原因请写出问题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设计意图】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铵态氮肥的使用并且也学习过铵根离子的检验现在让学生知识再现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学科价值观【过渡】其他的铵盐也能像碳酸氢铵一样受热分解【生】活动探究一:将装有NH4Cl固体的小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1分钟左右观察现象小组内分享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思考解释并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报交流【质疑】大家对这一实验现象和结果有什么疑惑【生】反应中如果生成了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为什么在试管中上部内壁上还有白色固体附着这一白色固体会不会是氯化铵升华后又冷凝了【师】如何检验NH4Cl固体的分解产物【生】思考—小组讨论—设计方案—汇报交流【师】完善并优化方案演示实验:氯化铵分解产物的检验【设计意图】从质疑实验现象到交流讨论再到设计方案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实验对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巩固学生的实验观【结论】氯化铵确实发生了分解只是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难分难舍遇冷重新化合又生成氯化铵附在试管内壁【生】归纳整理:铵盐的性质1.与碱反应43NH4HCO33↑+H2O+CO2↑【师】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能产生NH3请同学们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拓展视野【学以致用】铵态氮肥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你能为氮肥碳酸氢铵设计一张使用说明书【生】思考设计—组内交流—补充完善—汇报展示【师】对比展示碳酸氢铵的实际说明书肯定表扬学生【设计意图】对知识的迁移并运用于解决问题是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篇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案教案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目标1】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记住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氨的性质实验1、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按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观察现象2、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氨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粘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3、在一只烧杯中放两个棉花球分别在两个棉花球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用表面皿盖1、氨的物理性质:色气味的体比空气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中大约可以溶解体积氨气氨易2、氨的化学性质(1)氨气跟水反应注意:①氨气极易溶于水所得的氨水呈性②氨水中的分子有;离子有③主要成分是故氨水应写为NH3·H2O而不能写成NH3或NH4OH;但氨水中溶质为NH3而非NH3·H2O④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⑤NH3·H2ONH3↑+H2O故实验室也可以用浓氨水加热制氨气(2)氨气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3+HNO3=;NH3+H2SO4=(3)氨气跟氧气反应(催化氧化或接触氧化)3、氨的用途:⑴氨易液化液氨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液氨可作;⑵制硝酸的原料:【目标2】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记住相关的注意事项二、氨气的制取1、氨的实验室制法⑴反应原理:⑵反应装置:固体+固体气体与制取装置相同⑶收集方法:⑷干燥方法:不能用无水CaCl2(氨气与CaCl2结合生成CaCl2·8NH3)⑸验满方法: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说明氨已收集满了;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棒置于试管口若有产生说明氨已收集满了⑹尾气处理:用经或湿润的棉花吸收2、氨的工业制法【目标3】牢记铵盐的性质和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三、铵盐的性质以及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实验:1、取少量氯化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观察发生的现象2、将少量氯化铵与少量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1、铵盐的物理性质:铵盐都是溶于水的2、铵盐的化学性质(1)铵盐受热分解:铵盐受热时一般放出氨气但氯化铵分解生成的氨气与氯化氢气体遇冷又会结合生成氯化铵硫酸铵、磷酸铵较稳定受热难分解;硝酸铵分解情况复杂NH4ClNH4HCO3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2)铵盐跟碱的反应(NH4)2SO4+2NaOH+3、NH4的检验:如固体(或溶液)+NaOH溶液证明固体(或溶液)中含有NH4+四:常见的几种氮肥(阅读教材99页几种铵态氮肥的使用)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班级姓名组别1.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B.氨水中的NH3·H2O电离出少量的OH?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D.氨本身的碱性弱2.可用在实验室里制取氨气的方法是A.在浓氨水中加固体NaOH、加热B.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加热分解氯化铵晶体D.加热消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3.检验氨气可选用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4.将20mLNO2和NH3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方程式是:6NO2+8NH3反应的NO2比NH3少2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3∶2B.2∶3C.3∶7D.3∶45.实验室干燥氨可选用的干燥剂是A.无水氯化钙B.P2O5固体C.浓硫酸D.NaOH固体6.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溶液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7.实验室中要测定某无色气体的成份已知此气体可能由CO2、NH3、NO2、N2、NO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将此无色气体进行以下实验:①先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发现气体减少一部分体积;②继续通过装有Na2O2固体的干燥管发现从干燥管出来的气体颜色呈红棕色;③再继续将气体通入盛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的试管内最后气体完全被吸收试管内仍为一满试管液体由此可判断:(1)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2)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由最终结果可知原气体中和的体积比为7N2+12H2O已知参加篇三: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金属元素及典型非金属元素(如氯、硫)及其化合物且具备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理论知识之后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会分析、研究、解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这不仅是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获得未来生活和发展所必须的科学素养的需要另外氨的学习还为后面的硝酸学习起铺垫作用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氨及其产品还是工农业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化工产品学习掌握好氨的性质对今天的工作生活有重要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认识氨和铵盐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用及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通过观察、分析演示实验培养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综合应用能力;3.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4.进一步强化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的学科观念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氨及铵盐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喷泉”实验的原理氨水的弱碱性的理解四、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等活动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通过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和故事的讨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加强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观念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计划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一、工业合成氨N2+3H22NH3二、氨1.物理性质氨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液氨可作制冷剂2.氨的化学性质①氨气与水的反应NH3+H23·H24++OH②氨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白烟)3、氨的用途三、铵盐的性质。
高中化学教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得奖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合成氨的原理;2.掌握氨气和铵盐的主要性质;3.了解铵态氮肥的使用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氨气、铵盐性质的探究,体会实验探究过程。
2.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和实践,加强小组间的交流与讨论,感受化学源于生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氨的喷泉实验,感悟实验学习的审美过程;2.通过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形成科学、技术与社会相联系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氨气的性质 、铵盐的性质【教学难点】喷泉实验原理、氨水的组成【教学过程】前期准备:让学生分组调查家里用的肥料的主要成分和比例,并做好数据汇总;向农民咨询在使用肥料时的一些相关注意事项。
一、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向学生展示一株叶片发黄的植物,让学生扮演生物学家的角色,分析植物叶片发黄的原因。
并引导学生结合生物知识及自身调查结果,得出这株植物是因为缺少氮肥才造成叶片发黄这一结论。
〖投影〗叶片发黄的一株植物。
我国在使用化肥前后的粮食产量的对比数据。
结合学生的调查结果,做化肥知识的简介,并归纳其常见类型:铵态化肥、硝态化肥、尿素。
〖巧妙设问〗1、生产铵态氮肥的原料是什么2、如何生产氨气,实现人工固氮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精讲〗经过德国化学家哈伯等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成功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实现人工固氮,由游离态的N 2转化成化肥的主要原料NH 3。
主要反应式:(强调条件)N 2+3H 2 2NH 3 〖投影〗合成氨厂的图片催化剂高温、高压〖思考〗NH3具有那些性质呢通过材料总结出的物理性质。
〖投影〗青岛一啤酒厂发生氨气泄漏的相关新闻报道。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易溶于水。
〖巧妙设问〗1、为什么在液氨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尽量不吸入氨气〖总结补充〗NH3加压容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热量;可用湿水的布等捂住口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说教材
本课选自苏教版化学1专题4第2单元。
本节课主要包括了合成氨工业、氨的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铵盐的性质。
那它是在前面学习了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基础上的一个进一步深入,也为接下来学习硝酸的性质做了一个知识性和结构性的铺垫。
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上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那么从教材的安排结构上来看,教材首先介绍了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
接着教材又通过设计实验介绍了氨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
接下来,教材又具体介绍了铵盐的性质。
教材最后补充介绍了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教材的安排顺序体现了从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肥的整个过程,可以说,这样的安排顺序就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的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统一性。
说学情
那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初中就已经知道了氮肥对农作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铵根离子的检验,此外,学生此时已经初步学会了对比、分析、推理、实验的方法,所以本课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说目标
那么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并结合高中化学学科指导意见上的相关内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氨的性质和用途,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知道氨的合成对氮肥生产的促进作用,知道氮肥的性质,认识科学使用氮肥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氨性质的探究,学会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并能从实验中获取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氨气性质的探究,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2)通过本课的学习,养成节约资源、节约粮食的意识
说重难点
那么根据以上的这些目标以及课程标准上的建议,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氨气的性质以及铵盐的性质。
但是由于喷泉实验的现象较为复杂,所涉及的原理也很多,所以我把这部分内容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
为了使以上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本课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探究法、讨论法以及实验法。
那么综合以上的分析,并使学生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我把我的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那我会向学生展示一株自带的叶片发黄的月季,让学生扮演生物学家的角色,分析植物叶片发黄的原因来创设情境。
那学生就会从水分、阳光、肥料等角度分析,接下来,我进一步向学生解释说这株植物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缺少肥料,引导学生结合生物知识,得出这株植物是因为缺少氮肥才造成叶片发黄。
那么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不仅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本课的学习上,并且也将化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导入新课之后,开展本课的新知探索,这里我主要安排了3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使用氮肥前后粮食产量的巨大变化,使学生了解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接下来播放工业上氨合成的视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合成氨的反应。
探究活动二:展示一瓶实验室合成的氨气,让学生让学生从视觉、嗅觉等角度认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接下来我会演示喷泉实验,引导学生以4人为小组,讨论并分析引发现象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那么学生经过讨论,并结合课本知识,就可以得出喷泉形成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酚酞变红是因为氨溶于水生成了一种碱性的物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最后呢,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引发“喷泉”的其他方法。
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探究活动三: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一4人为小组,进行课本98页的实验二、实验三,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得出氨水不稳定,容易生产气体挥发,氨可以与酸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通过这个过程,就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探究活动四:由于学生之前已经知道氨容易挥发,所以应将氨转化为各种固态铵盐加以利用,这就导出了探究铵盐性质的活动。
首先,我向学生讲述一个农民的碳铵无故少了一半的事实,引导学生思考其原因,并结合课本知识,得出铵盐受热易分解。
接下来,我会让学生以4
人为一组,进行课堂实验,将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后,放在纸中用手摩擦报纸加热,然后检验氨气。
那么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得出了铵盐与碱反应可以生成氨气,而且改变了学生
对化学实验只能在实验室进行的看法。
而这个探究活动呢,也很好地将化学与实际生产联系起来,体现了sts的教学理念。
本课最后我会让学生以4人为小组,讨论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那本课的小结部分,我会让学生结合板书,对本课重点进行梳理。
至于形成性练习,我会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来考察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