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露课件
合集下载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一年级)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套PPT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 年级语文上册全套PPT课件
现 代 著 名 的 文 学 家 思 想 家 革 命 家
解题:什么是社戏呢?
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 名称,相当于“村庄”。社中 有“庙”,为了祈求全社平安 富足,社庙里每年一定时间都 要演戏,这就叫做“社戏”。
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是有出 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 便大抵回到母家消夏。那时我的祖 母虽然还健康,但母亲也分担了些 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归的省 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 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 亲主在外祖母的家里。
月下归航
看那在么那 到夜,会夜 那似我说的 夜的实“社 似好在真戏 的豆再的好 好,也,看 戏 没一吗 了 有直? 也 ” 吃到为 不到现什 再
---
其实,看戏并没有看到最精彩的,豆也只 是特别新鲜而已。真正令“我”难忘的,是 农村劳动者和他们的孩子的朴实、真挚的感 情,是田野夜晚美丽的风光,是看戏、吃豆 时所体验的人与人之间亲密和谐的气氛。
作品正是以这样饱含感情的笔墨勾画了农 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 达了作者对理想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从另 一个侧面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探究文章的结构内容
从“时间”角度分析: 看戏前—看戏—看戏后 从“事情”角度分析: 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 夜行舟—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 送豆 从“原因”角度:怀念童年是因为有 乐土—美景—趣事—伙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欣赏品味:情景交融
以上景物所展现的,其实 就是“我”去看社戏时轻 松、愉快、兴奋的心情的 折射,是我“移情入景” 的结果,这就叫情景交融。
品味美词——形容词
从色彩 气味 声音 心情 动态方面品味美词。如: “朦胧”和“皎洁” 好在它们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 “碧绿”“淡黑”“红霞” 好在分别写出了豆麦、连山、灯光的色彩美。 “缥缈”“仙山楼阁” 好在写出了戏台的神奇美。 “清香” “朦胧” 好在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和月色浑然一体的美
现 代 著 名 的 文 学 家 思 想 家 革 命 家
解题:什么是社戏呢?
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 名称,相当于“村庄”。社中 有“庙”,为了祈求全社平安 富足,社庙里每年一定时间都 要演戏,这就叫做“社戏”。
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是有出 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 便大抵回到母家消夏。那时我的祖 母虽然还健康,但母亲也分担了些 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归的省 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 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 亲主在外祖母的家里。
月下归航
看那在么那 到夜,会夜 那似我说的 夜的实“社 似好在真戏 的豆再的好 好,也,看 戏 没一吗 了 有直? 也 ” 吃到为 不到现什 再
---
其实,看戏并没有看到最精彩的,豆也只 是特别新鲜而已。真正令“我”难忘的,是 农村劳动者和他们的孩子的朴实、真挚的感 情,是田野夜晚美丽的风光,是看戏、吃豆 时所体验的人与人之间亲密和谐的气氛。
作品正是以这样饱含感情的笔墨勾画了农 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 达了作者对理想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从另 一个侧面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探究文章的结构内容
从“时间”角度分析: 看戏前—看戏—看戏后 从“事情”角度分析: 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 夜行舟—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 送豆 从“原因”角度:怀念童年是因为有 乐土—美景—趣事—伙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欣赏品味:情景交融
以上景物所展现的,其实 就是“我”去看社戏时轻 松、愉快、兴奋的心情的 折射,是我“移情入景” 的结果,这就叫情景交融。
品味美词——形容词
从色彩 气味 声音 心情 动态方面品味美词。如: “朦胧”和“皎洁” 好在它们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 “碧绿”“淡黑”“红霞” 好在分别写出了豆麦、连山、灯光的色彩美。 “缥缈”“仙山楼阁” 好在写出了戏台的神奇美。 “清香” “朦胧” 好在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和月色浑然一体的美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共71张PPT)
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 年(207)秋。公元207年,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 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 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 山,诗人登高望海,在他 事业的最高峰,留下了这 千古传颂的名篇。
整体感知
掌握重点生字词。 感受《观沧海》所描写的画面, 翻译诗的内容。
观沧海
临:登上 以:用来 澹澹: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 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二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作者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
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 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 《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 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 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曲 中的“绝唱”,元人誉为“秋思之祖”, 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近代王 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 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 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 子的情怀: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 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前 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为最后一 句作铺垫。
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枯藤 老树 昏鸦
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悲怆愁苦 思乡之情
情 —— 夕阳 断肠人
主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 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写作特色
1.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 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 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 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 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 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 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马一语道破“某一种心 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 祖”。
秋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第二十二课 寓言四则(共44张PPT)
七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第二十二课 寓言四则
教学目标
1.把握寓言的寓意。 2.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 文言词语。 3.分析故事情节,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故事,进一步培养 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寓言的寓意。 2.学习改写、编写寓言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 力。
(3)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提示:此处是纠正不实传闻,告诉他人事实真相,强调 “不是挖出一个人而是节省了一个劳动力”,应用诚恳、 严肃的语气。
合作探究
1.译读,疏通文意: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
(1)重点词语 宋之丁氏:丁氏,姓丁的人家。 常一人居外:居外,居外打水。 告人曰:告,告诉。国人道之:道之,互相传说。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闻:有闻而传之者。听到的人。闻之于 君。使听到。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以故东迁。因 为。于:闻之于宋君。向。非得一人于井中。在。
合作探究
1.译读,疏通文意: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
(2)词语小结 ①古今异义 安:古义:哪里子将安之。 今义:平安。 恶:古义:讨厌犹恶子之声。 今义:坏的。 ②词性活用东,方位名词用为动词。
自主预习
本文初读,整体感知。
《 穿 井 得 一 人 》
节奏,读出情味,读出 语气。
【交流点拨】
(1)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提示:用轻松喜悦的 语调来告诉别人打井的好处。
(2)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提示: 此处是告诉别人一件奇闻,应用神秘的语调读出,挖井竟 然挖出一个人可不是怪事?
教学目标
1.把握寓言的寓意。 2.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 文言词语。 3.分析故事情节,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故事,进一步培养 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寓言的寓意。 2.学习改写、编写寓言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 力。
(3)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提示:此处是纠正不实传闻,告诉他人事实真相,强调 “不是挖出一个人而是节省了一个劳动力”,应用诚恳、 严肃的语气。
合作探究
1.译读,疏通文意: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
(1)重点词语 宋之丁氏:丁氏,姓丁的人家。 常一人居外:居外,居外打水。 告人曰:告,告诉。国人道之:道之,互相传说。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闻:有闻而传之者。听到的人。闻之于 君。使听到。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以故东迁。因 为。于:闻之于宋君。向。非得一人于井中。在。
合作探究
1.译读,疏通文意: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
(2)词语小结 ①古今异义 安:古义:哪里子将安之。 今义:平安。 恶:古义:讨厌犹恶子之声。 今义:坏的。 ②词性活用东,方位名词用为动词。
自主预习
本文初读,整体感知。
《 穿 井 得 一 人 》
节奏,读出情味,读出 语气。
【交流点拨】
(1)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提示:用轻松喜悦的 语调来告诉别人打井的好处。
(2)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提示: 此处是告诉别人一件奇闻,应用神秘的语调读出,挖井竟 然挖出一个人可不是怪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纪念白求恩课件PPT(3)
《纪念白求恩》课文通过引入白求恩和作者毛泽东的背景,为后文铺垫。在课文感知部分,通过找出各段的中心句,进一步归纳恩同志的主要事迹,体现了他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其次,赞扬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再者,课文还强调了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最后,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整体而言,课文通过这四个层次,逐步深入地揭示了白求恩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事迹,引导读者学习和传承他的精神。
第6课《散步》-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件
《初春的田野》等题目﹔
②也可以基于对主旨的不同理解 (“和谐”“孝
道”“责任”“生命”“选择”等),拟出抽象的题目。
对于本文的主旨,可以有哪些理解?
可以有以下不同的看法:
感 ①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氛围。
悟
②本文赞美了儿女对父母孝心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 老敬老的美德。
主 ③本文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和担当。
大家在与家人相处时,更加关心理解父母, 爱 尊敬爱护老人;在家庭事务产生意见分歧时,
的 要多多照顾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不要唯我独 成 尊。 长
史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
人类的文化之举”
——英国哲学家培根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明]《增广贤文》
百
善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自古
孝
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孝
这是(
一家人 )的一家人?
初春的田野,万物都生 机勃勃。一家 祖孙三代, 背着、扶着、笑着,慢慢 地、稳稳地走在这春光里。
这画面令人怦然心动! 人到中年,母慈、妻贤、 孩乐,家庭和睦温馨,应 该就是最大的人生快乐与 追求了吧。
任务三
品读语言魅力
思考: ①赏析对称句和回环句。 ②品味环境描写的妙处。 ③理解大词小用、以小 见大的意蕴。
例 是亲疼孙子变了注意,说走小路。于是我们便向着这条小路(尽
头有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走去了。到了难走的一处,我的蹲下
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们
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
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在初春的田野上, 两对母子 ,两种生命, 产生了一个分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优质课件(共70张PPT)
当“我”做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 态度,非常乖巧。
精读细研
2.从生活中常见的“散步”这件小事上来看,这是一个 怎样的家庭?
这是一个互敬互爱、温馨幸福、融洽和谐、 尊老爱幼的家庭。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课文内容,分析 了人物形象,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 味一下作者笔下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预习检查 读一读
sàn
qī
散步 莫怀戚
qí
shà
分歧 一 霎 时
áo
nèn
g
熬 嫩芽 咕咕
lín
chāi
水波粼粼 拆散
预习检查
多音字
( áo )煎熬 熬
( āo )熬白菜
( pāo )泡桐 泡
( pào )泡茶
( bēi )背负 背
( bèi )后背
( pū )铺张 铺
( pù )店铺
预习检查 多音字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作者写此文之前, 确实有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 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动 机。1985年,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 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 而在美国这是不可想象的。作者听后感慨不已:我们的传统美德 被外国人如此看重。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份看起来很普通 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的价值,写作的念头就此产生了。
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 田野上散步。
精读细研
1.细读课文,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出母亲、妻子、儿子、 “我”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我
孝顺、善良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 话一样。
精读细研
2.从生活中常见的“散步”这件小事上来看,这是一个 怎样的家庭?
这是一个互敬互爱、温馨幸福、融洽和谐、 尊老爱幼的家庭。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课文内容,分析 了人物形象,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 味一下作者笔下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预习检查 读一读
sàn
qī
散步 莫怀戚
qí
shà
分歧 一 霎 时
áo
nèn
g
熬 嫩芽 咕咕
lín
chāi
水波粼粼 拆散
预习检查
多音字
( áo )煎熬 熬
( āo )熬白菜
( pāo )泡桐 泡
( pào )泡茶
( bēi )背负 背
( bèi )后背
( pū )铺张 铺
( pù )店铺
预习检查 多音字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作者写此文之前, 确实有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 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动 机。1985年,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 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 而在美国这是不可想象的。作者听后感慨不已:我们的传统美德 被外国人如此看重。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份看起来很普通 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的价值,写作的念头就此产生了。
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 田野上散步。
精读细研
1.细读课文,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出母亲、妻子、儿子、 “我”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我
孝顺、善良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 话一样。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课文精讲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不
好的地方就改正。 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⑤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白的事能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 的事情,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课文精讲
为人谋而不忠乎 ( 替 )
为:
可以为师矣 ( 做 )
(5)词类活用
课文精讲
①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天
)
②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 )
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
④饭疏食,饮水(“新的理解”名词作动词,吃 )
(6)语气词
①传不习乎( 相当于“吗” )
三省( xǐng )
曾( zēng ) 传不习乎(chuán )
逾 ( yú )
罔( wǎng ) 殆(dài
)
一箪食( dān ) 曲肱( gōng ) 笃志( dǔ )
课文精讲
4.文言知识梳理
(1)理解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子曰(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文中指孔子 ) ②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怒 ) ③不亦君子乎( 指有才德的人 ) 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诚信 )
欲,不逾矩。(顺心而为)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安贫乐道) 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仁德)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
2024/3/26
6
教学方法建议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预习、复习等方式,激活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新
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2024/3/26
创设问题情境
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创 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探究欲望。
开展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 论等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培 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
4
七年级语文上册内容概览
古代诗歌四首
包括《观沧海》、《闻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等经典古诗。
2024/3/26
散文单元
包括《春》、《济南的 冬天》等优美散文,领 略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
。
小说单元
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社戏》等经 典小说,了解社会百态
和人物形象。
5
古诗文阅读
学习《论语》十二章等 经典古文,感受传统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
2024/3/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6
• 教材介绍与背景 • 课文阅读与赏析 • 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 • 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提升 • 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 考试复习策略及备考建议
2
01
教材介绍与背景
2024/3/26
3
部编版教材特点
01
02
03
默风趣和浪漫主义风格。
《骆驼祥子》
引导学生阅读老舍的小说《骆驼 祥子》,理解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和人性问题,分享阅读体验和思
考。
2024/3/26
11
跨文化对比阅读
2024/3/26
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
01
通过对比中西方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 册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33页 0078页 0177页 0253页 0346页 0450页 0494页 0547页 0603页 0623页 0702页 0787页 0815页 0965页 1063页 1140页
最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1 散步 3* 羚羊木雕 金色花 5 《世说新语》两则 陈太丘与友期 第二单元 7 再塑生命的人 9* 王几何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漫游语文世界 11 春 13* 风雨 15*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第四单元
最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第一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1 散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2 秋天的怀念
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第二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3* 羚羊木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4* 散文诗两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10 《论语》十二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6 我的老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7 再塑生命的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8* 我的早年生活
0002页 0033页 0078页 0177页 0253页 0346页 0450页 0494页 0547页 0603页 0623页 0702页 0787页 0815页 0965页 1063页 1140页
最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1 散步 3* 羚羊木雕 金色花 5 《世说新语》两则 陈太丘与友期 第二单元 7 再塑生命的人 9* 王几何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漫游语文世界 11 春 13* 风雨 15*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第四单元
最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第一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1 散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2 秋天的怀念
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第二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3* 羚羊木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4* 散文诗两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10 《论语》十二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6 我的老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7 再塑生命的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课件【完整版】
8* 我的早年生活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 上册 课件 第30课《寓言四则》(共49张PPT)
要战胜对方必须知己知彼,要善于以己之 长攻敌所短; 面对强手和困难,应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
小结
语惯借故深意 言于小事刻思“ 简运喻之的。寓 洁用大中道寓” 锋拟,,理言是 利人借借寓,“ 。的古此于通寄
手喻喻简常托 法今彼单是” ,,,的把的
的 特 点
劝喻性 讽刺性
《韩非子.说难》
作者介绍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 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法家 的代表人物。他出身贵族,屡次上 书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 强兵的政策,都未被采纳。后来, 他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 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 言所陷,下狱后被迫自杀,死时才 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 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 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 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 《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取得一点成绩决 不能骄傲自满。
概括寓意
1、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得意忘形的人, 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 打败。
2、人不应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
3、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只有保持 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归纳寓意:
①从全篇来看,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用成语回答)
骄兵必败;
②除此之外,你还懂得了哪些道理?
学了《塞翁失马》,你认为好事一定 可以变坏事吗?
好事变坏事或坏事变好事,都是要 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家庭突遭打击, 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 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 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 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 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 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智者胜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骄必败
……
小结
语惯借故深意 言于小事刻思“ 简运喻之的。寓 洁用大中道寓” 锋拟,,理言是 利人借借寓,“ 。的古此于通寄
手喻喻简常托 法今彼单是” ,,,的把的
的 特 点
劝喻性 讽刺性
《韩非子.说难》
作者介绍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 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法家 的代表人物。他出身贵族,屡次上 书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 强兵的政策,都未被采纳。后来, 他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 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 言所陷,下狱后被迫自杀,死时才 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 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 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 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 《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取得一点成绩决 不能骄傲自满。
概括寓意
1、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得意忘形的人, 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 打败。
2、人不应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
3、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只有保持 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归纳寓意:
①从全篇来看,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用成语回答)
骄兵必败;
②除此之外,你还懂得了哪些道理?
学了《塞翁失马》,你认为好事一定 可以变坏事吗?
好事变坏事或坏事变好事,都是要 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家庭突遭打击, 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 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 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 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 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 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智者胜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骄必败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ppt优质课件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同学们,你觉得作文难写吗? 什么是你写作路上的“拦路虎”呢?
一、写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二、观察生活——敏感和好奇心
大自然的春花秋月 校园的一草一木 文体活动 家庭趣事 社会见闻 多读多看书 ……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积累写作素材
如:《散步》《金色花》
你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积累素材的呢?
留心观 察生活
摘抄
如何积 累素材?
• 一次相持不下的拔河比赛、 • 一次扣人心弦的演讲比赛、 • 一次竞争激烈的就职演说、 • 一次喜出望外的获奖 • …… • 同学的一名安慰 • 老师的一名鼓励 • 朋友的一次误会 • ……
家庭生活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一、观察秋天花草树木的变化,记录下你的观察和思考。 二、谈谈你对新的老师或新的同学或新学校的感受。 三、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呵护你的亲人。
开门见山,概括同桌 特点
我的同桌
外貌描写
我我有有一一个个十十分分爱爱讲讲道道理理,,而而且且又又十十分分麻麻烦烦的的同同桌桌,,他他就就是是许许宏宏。。他今年11岁,来自我国的台湾。 他个子比我高出十公分左右,眉毛他上个还子长比着我一高颗出黑十痣公,分显左得右格,外眉老毛实上。还长着一颗黑 痣,别显看得他格老外实老,实但。是你却不知道,他十分爱讲道理。有一次,我上美术课的那天忘带了铅笔。便去和 其他的同学借了一枝还没削的铅笔。当我回到座位上十时分,爱一讲眼道就理看见了他桌子上有削笔刀。我就跟他说 了一声后,把它拿过来削笔了。不过他却没听见,他见我拿着他的削笔刀削笔,便郑重地对我说:"你这
抄作业,这样是害了那个人。他就愁眉苦脸地对我说:"我很忙的,我回到家就要做饭、洗衣服等很多家 务要做呢!求求你,求求你给我抄吧!"最后,十我分还麻是烦没有给他。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 课件 第10课 《论语》十二章(共66张ppt)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一定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和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 念、矢志不渝。
总结
通假字
• 不亦说乎 • 说:同悦,喜悦、愉快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 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 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实际上是劝人们要珍惜时光。
修身做人: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交友的乐趣。
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古人治学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德才兼备”,每天自我反 省——是否尽心尽力做事;是否以真诚交友;是否认真复习 功课。
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 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 诚、宽厚。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 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 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
探究释疑
我们课文所选的十二章之间并不是 毫无关系,它们所阐述的侧重点虽有 不同,但彼此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下面就让大家当一当小编辑, 以小组为单位,给它们分分类吧。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认为真正有道德、有理想的君子,不会为物质 享受而奔波忙碌。并且认为不凭道义而获得的富贵,就像虚幻的浮云一样。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高度赞扬颜回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人一定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和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 念、矢志不渝。
总结
通假字
• 不亦说乎 • 说:同悦,喜悦、愉快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 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 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实际上是劝人们要珍惜时光。
修身做人: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交友的乐趣。
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古人治学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德才兼备”,每天自我反 省——是否尽心尽力做事;是否以真诚交友;是否认真复习 功课。
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 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 诚、宽厚。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 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 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
探究释疑
我们课文所选的十二章之间并不是 毫无关系,它们所阐述的侧重点虽有 不同,但彼此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下面就让大家当一当小编辑, 以小组为单位,给它们分分类吧。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认为真正有道德、有理想的君子,不会为物质 享受而奔波忙碌。并且认为不凭道义而获得的富贵,就像虚幻的浮云一样。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高度赞扬颜回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5看戏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6口技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3竹影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4观舞记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76页 0181页 0305页 0333页 0346页 0396页 0452页 0475页 0525页 0606页 0731页 0784页 0805页 0817页 0829页 0899页
第一单元 2安塞腰鼓 4观舞记 6口技 第二单元 8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0音乐巨人贝多芬 12孙权劝学 第三单元 14我打败了男子汉 16门外观球 18纪昌学射 第四单元 20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22大雁归来 24枯叶蝴蝶 第五单社戏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2安塞腰鼓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穿井得一人 课文课件
人。”
译文:等到他家挖了水井后,告诉别人
说:“我家挖井得到一个人。”
闻:知道,听说
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的消
有闻而传之者:“丁
息
氏穿井得一人。”
译文: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
挖到了一个人。”
国:国都
道:讲述
国人道之,闻之于
闻:使听到
宋君。
译文:住在国都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
义的词语为展开情节的契机,以众人的盲从衬托宋
君的清醒,娓娓道来,既生动亲切,引人入胜,又
启发人掩卷沉思,悟出一番治国方略和生活哲理。
这种以形见理的论说技巧很是高明。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你觉得怎样消除“穿井得一
人”的现象再次发生?
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不轻信盲
从,不以讹传讹。不传播未经自己考证的话。具备一定的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翻译课文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居外。
注释:
溉(gài)汲(jí):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
中取水。
居:停留。
译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浇
文:
田、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
原文: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闻而传
有光耀者
的东西
蕴含哲理
导思1. 这个故事蕴了
怎样的道理?
关键词:
谦虚、真实
手法探究
导思2:本文以哪个
具有歧义的词语为
展开情节的?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
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译文:等到他家挖了水井后,告诉别人
说:“我家挖井得到一个人。”
闻:知道,听说
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的消
有闻而传之者:“丁
息
氏穿井得一人。”
译文: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
挖到了一个人。”
国:国都
道:讲述
国人道之,闻之于
闻:使听到
宋君。
译文:住在国都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
义的词语为展开情节的契机,以众人的盲从衬托宋
君的清醒,娓娓道来,既生动亲切,引人入胜,又
启发人掩卷沉思,悟出一番治国方略和生活哲理。
这种以形见理的论说技巧很是高明。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你觉得怎样消除“穿井得一
人”的现象再次发生?
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不轻信盲
从,不以讹传讹。不传播未经自己考证的话。具备一定的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翻译课文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居外。
注释:
溉(gài)汲(jí):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
中取水。
居:停留。
译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浇
文:
田、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
原文: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闻而传
有光耀者
的东西
蕴含哲理
导思1. 这个故事蕴了
怎样的道理?
关键词:
谦虚、真实
手法探究
导思2:本文以哪个
具有歧义的词语为
展开情节的?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
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ppt教学课件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信,体现了慈父的殷殷情怀和智者的谆谆教诲。学习目标包括读准字音、理解文章与积累警句,领会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亲情。新课导入中,将诸葛亮描绘为智者与慈父的形象。走近作者部分,介绍了诸葛亮的生平和成就。整体感知环节,详细翻译了文章的关键句子,并解释了其含义。重点解读了诸葛亮写信的用意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课程核心围绕宁静、节俭、计划与学习的力量展开,强调了屏除杂念、节俭养德、明确志向与静心学习的重性。通过本课学习,能够深刻理解诸葛亮对后代的期望与教诲,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应用这些智慧。
七年级语文下册 二十四节气的讲解课件
和蛰冬指 惊
风前眠的 蛰
35 6
的 变
后 乍
生 物
是 冬
月
:
化 都 较寒 乍 暖 Nhomakorabea开 始 活
天 蛰 伏
日 (
大,动土日
气。中)
温惊的,
春分: 每年的3月20日(或
21日),阳光直照赤道, 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 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 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每年4月5日(或4日),气
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 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 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 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 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 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 的天文位置。
(一)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 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 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 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 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 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 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 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 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小雪: 11月22日前后为
“小雪”节气。北方冷 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 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 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 量小,次数不多,黄河 流域多在“小雪”节气 后降雪。
大雪: 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
昼短夜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
了收获季节。
处暑: 8月23日或24日,“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似珍珠月似弓 朝露待日晞
二、自由地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重读词语,完成下列题
1、诗歌不仅具有音乐美、节奏美, 而且还有形象美。诗歌是形象思维的 产物,它需要借助于形象来表达作者 的思想感情。这里的形象可以指诗中 的意象。本诗意象丰富,涉及到的 有 、 、 、 、 、 等。
草叶 花心 眼泪 明珠 甘露
(2)怎样理解“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
露珠有自己的追求:真实地生活,珍视自己的本色,平 凡但不卑微,美丽却不骄傲。这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对自身价 值和生活态度的肯定。
(3)为什么露珠把自己的消逝说成是“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 的洁白的云”? 。
露珠消逝在阳光中已变得无形无色,而作者却让她以另一种形 态存在,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不只是一种想象,一种愿望,
2、这首诗是田晓菲十四岁时的作品,她 以露珠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请把诗中对自身价值的独到思考的语句抄下 来。
我在嫩绿嫩绿的……花心里;我没有 向人们说“勿忘我”;我不是星 星……明珠;我就是我;很少人注意 我/我不抱怨。
3、内容梳理 诗中第一节写我的 第二节写我的 三节 写我 的
。 。第
。
人生状况 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4、露珠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最能概括露的品质 的一个词是什么?
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露珠,作者赋予了它极 美的生存环境: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刚刚绽开的花蕊里,这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可以想象,露珠在这样的环境中下闪闪闪烁烁, 晶莹剔透,形象十分惹人喜爱。 纯洁。
露
田晓菲
学习目标: 1、了解田晓菲的相关知识及本诗的相关 背景。 2、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突出这首现 代诗的主旨。 3、感悟作者自然而独特的人生感受,理 解作者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4、体味诗歌物象的外在美、音韵美、以 及形象而贴切的语言美。 学习重点: 1、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2、体会诗人不张扬、不抱怨超然物外, 坦荡纯洁的人生境界。
田晓菲:四岁接触文学,十 四岁从天津十三中学直接升 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 文学专业。2000年开始在哈 佛任讲师。之后有诗集五本
一、自读课文给以下字注音: 嫩绿( )( ) 惺忪( )( ) 璀璨( ) ( ) 妩媚( )( ) 升华( )( ) 报怨( )( )
从你积累的古诗中, 写出两句含露的诗句。
5、仿写句子。 种子在泥土里等待,因为它渴求光明。 。 太阳在云层里等待,因为它渴求辉煌。
自生又自灭”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三、交流研 (1)诗中写道“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 讨
这几句话表现了露珠的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心态:悄 然来去,不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也不乞求别人的爱怜,平 凡但不美丽。 。
诗的语言清新流畅,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晨露,正透着泥土和野草的淡淡 清香。
小小的露珠竟有如此之精神,让人不由冉起 一种敬意。不因自己的渺小而自卑,不因自 己的消失而苦恼,把生活当作一种恩赐。
而作为年轻人的我们,却在何时拥有过这样 的精神?有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露珠的清纯, 更没有露珠的洒脱与勇敢。
。
诗一开始,作者就勾勒出了恬静优美的意境:清早嫩绿的草叶尖上,一粒粒 亮晶晶在晨曦里悄悄地睁亮了眼,接着是骨碌碌地不停地转动……多么美 丽的小生灵! 粒水珠真是太平凡了!诗的第二小节有露的自我认识——“我”有“我” 的价值,我为羡慕繁星,也不羡慕明珠,“我”就是“我”,“我”人 “我”的价值!——多么洒脱! 第三节是诗意升华之所在。“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 紧?”多轻松、坦然。紧接着,笔调陡转:“在阳光妩媚的清早/我会升华 成一朵/美丽洁白的云。”露在无人注意的环境里,接受寒流的侵袭、喧哗 的冷落、晨辉的洗礼和晨风的冲涤,这可是苦苦的修行?换来的结果是 “美丽洁白的云”。云的“洁白”“美丽”和露的清纯洒脱不也是有着某 些必然的沟通吗? 这,就是诗的哲理所在。小小的露珠在被人漠视的境况下,正视自己,既 不悲观,又不盲从,这便是她的洒脱之气,一种不屈不挠的骨气,一种贫 贱不移的勇气。真正的认识自我,是一种可敬的勇敢!
(4)作者以“露珠”自比,表达了怎 样的生活态度?
。
表达了不甘平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 度。
。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以露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平凡 渺小,不被人注意,但不自卑,仍以平
这首诗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和绚丽不仅在于永 恒和结果,用心体验过程的美丽,珍惜我们曾经 拥有,坦然面对生生灭灭。 不要因为自己的默 默无闻而气馁,相信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真正的价 值;就算处于困难之中,也要坚持,终有一天会 蜕变。
二、自由地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重读词语,完成下列题
1、诗歌不仅具有音乐美、节奏美, 而且还有形象美。诗歌是形象思维的 产物,它需要借助于形象来表达作者 的思想感情。这里的形象可以指诗中 的意象。本诗意象丰富,涉及到的 有 、 、 、 、 、 等。
草叶 花心 眼泪 明珠 甘露
(2)怎样理解“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
露珠有自己的追求:真实地生活,珍视自己的本色,平 凡但不卑微,美丽却不骄傲。这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对自身价 值和生活态度的肯定。
(3)为什么露珠把自己的消逝说成是“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 的洁白的云”? 。
露珠消逝在阳光中已变得无形无色,而作者却让她以另一种形 态存在,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不只是一种想象,一种愿望,
2、这首诗是田晓菲十四岁时的作品,她 以露珠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请把诗中对自身价值的独到思考的语句抄下 来。
我在嫩绿嫩绿的……花心里;我没有 向人们说“勿忘我”;我不是星 星……明珠;我就是我;很少人注意 我/我不抱怨。
3、内容梳理 诗中第一节写我的 第二节写我的 三节 写我 的
。 。第
。
人生状况 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4、露珠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最能概括露的品质 的一个词是什么?
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露珠,作者赋予了它极 美的生存环境: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刚刚绽开的花蕊里,这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可以想象,露珠在这样的环境中下闪闪闪烁烁, 晶莹剔透,形象十分惹人喜爱。 纯洁。
露
田晓菲
学习目标: 1、了解田晓菲的相关知识及本诗的相关 背景。 2、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突出这首现 代诗的主旨。 3、感悟作者自然而独特的人生感受,理 解作者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4、体味诗歌物象的外在美、音韵美、以 及形象而贴切的语言美。 学习重点: 1、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2、体会诗人不张扬、不抱怨超然物外, 坦荡纯洁的人生境界。
田晓菲:四岁接触文学,十 四岁从天津十三中学直接升 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 文学专业。2000年开始在哈 佛任讲师。之后有诗集五本
一、自读课文给以下字注音: 嫩绿( )( ) 惺忪( )( ) 璀璨( ) ( ) 妩媚( )( ) 升华( )( ) 报怨( )( )
从你积累的古诗中, 写出两句含露的诗句。
5、仿写句子。 种子在泥土里等待,因为它渴求光明。 。 太阳在云层里等待,因为它渴求辉煌。
自生又自灭”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三、交流研 (1)诗中写道“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 讨
这几句话表现了露珠的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心态:悄 然来去,不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也不乞求别人的爱怜,平 凡但不美丽。 。
诗的语言清新流畅,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晨露,正透着泥土和野草的淡淡 清香。
小小的露珠竟有如此之精神,让人不由冉起 一种敬意。不因自己的渺小而自卑,不因自 己的消失而苦恼,把生活当作一种恩赐。
而作为年轻人的我们,却在何时拥有过这样 的精神?有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露珠的清纯, 更没有露珠的洒脱与勇敢。
。
诗一开始,作者就勾勒出了恬静优美的意境:清早嫩绿的草叶尖上,一粒粒 亮晶晶在晨曦里悄悄地睁亮了眼,接着是骨碌碌地不停地转动……多么美 丽的小生灵! 粒水珠真是太平凡了!诗的第二小节有露的自我认识——“我”有“我” 的价值,我为羡慕繁星,也不羡慕明珠,“我”就是“我”,“我”人 “我”的价值!——多么洒脱! 第三节是诗意升华之所在。“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 紧?”多轻松、坦然。紧接着,笔调陡转:“在阳光妩媚的清早/我会升华 成一朵/美丽洁白的云。”露在无人注意的环境里,接受寒流的侵袭、喧哗 的冷落、晨辉的洗礼和晨风的冲涤,这可是苦苦的修行?换来的结果是 “美丽洁白的云”。云的“洁白”“美丽”和露的清纯洒脱不也是有着某 些必然的沟通吗? 这,就是诗的哲理所在。小小的露珠在被人漠视的境况下,正视自己,既 不悲观,又不盲从,这便是她的洒脱之气,一种不屈不挠的骨气,一种贫 贱不移的勇气。真正的认识自我,是一种可敬的勇敢!
(4)作者以“露珠”自比,表达了怎 样的生活态度?
。
表达了不甘平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 度。
。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以露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平凡 渺小,不被人注意,但不自卑,仍以平
这首诗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和绚丽不仅在于永 恒和结果,用心体验过程的美丽,珍惜我们曾经 拥有,坦然面对生生灭灭。 不要因为自己的默 默无闻而气馁,相信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真正的价 值;就算处于困难之中,也要坚持,终有一天会 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