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2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重庆市巴蜀中学-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答)

(完整word版)重庆市巴蜀中学-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答)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8题,共32分)1.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0 B.2r,向东;πr C.r,向东;πr D.2r,向东;2r2.有两个力,一个是3N,一个是5N,它们的合力大小()A.可能是3 N B.可能是1 N C.可能是9 N D.可能是12 N3.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A.11 m/s2B.5.0 m/s2C.1.4 m/s2D.0.6 m/s24.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如图所示,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A、B两点,则容器上A、B 两点对细杆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A.均竖直向上B.均指向球心C.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竖直向上D.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垂直于细杆5.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滑块A和B通过一轻弹簧水平连结后置于水平桌面上,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系统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选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如图所示.如突然撤消拉力F,则刚撤消后瞬间,二者的加速度a A和a B分别为()A.a A=0,a B=0 B.a A>0,a B<0 C.a A<0,a B>0 D.a A<0,a B=06.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角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A.mg B.mg C.mg D.mg7.粗糙水平面上,一个小球向右运动,将弹簧压缩,随后又被弹回直到离开弹簧.则该小球从接触到离开弹簧这个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8.车厢内用细线悬挂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小球的质量比下面小球的大,如图所示,当车厢水平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小球均相对车厢静止时,不计空气阻力,下述各图正确的是()A.B.C.D.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计16分)9.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线AO和BO的A、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的大小是()A.F1=mgcosθB.F1=mgcotθC.F2=mgsinθD.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t2=2t1,则()A.在t1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B.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且两物体相距最远D.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11.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P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12.如图所示,带有长方体盒子的斜劈A放在固定的斜面体C的斜面上,在盒子内放有光滑球B,B恰与盒子前、后壁P、Q点相接触.若使斜劈A在斜面体C上静止不动,则P、Q对球B无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由静止释放,则P点对球B有压力B.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P、Q对B均无压力C.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匀速下滑,则P、Q对B均无压力D.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加速下滑,则Q点对球B有压力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2分)1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B.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均相等.14.如图所示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图中相邻的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与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相连接.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1、2、3、4、5、6,测得s1=5.18cm,s2=4.42cm,s3=3.62cm,s4=2.80cm,s5=2.00cm,s6=1.22cm.(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s.(2)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 m/s,方向(填A→B 或B→A,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方向(填A→B或B→A,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5.质量为m的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大小为F,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求:(1)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后金属块的加速度;(3)撤去拉力后金属块在水平桌面上还能滑行的距离s.16.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2kg,两根轻绳AB和A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30°的拉力F,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1)当轻绳AC的拉力刚好为零时,拉力的大小F1;(2)当轻绳AB的拉力刚好为零时,拉力的大小F2;(3)若要使两绳均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的取值范围.17.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当速度大小为v时将加速度反向,大小恒定.为使这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回到原出发点.求:(1)质点从静止开始到加速度反向所经历的时间t;(2)加速度反向后的加速度a2应是多大;回到原出发点时速度v2多大.18.质量为M,厚度可忽略的质量分布均匀的薄板静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一端与桌边对齐,在板上距板端为l处放一质量为m的小花瓶.已知桌面长L,如图所示.水平恒力F作用于板上,板和花瓶在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翻转.已知各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花瓶相对板滑动过程中,桌面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若花瓶能在板上滑动,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3)若板在抽出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将板从花瓶下抽出,为使板抽出后花瓶不至于从桌上掉下,则F 至少为多大.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8题,共32分)1.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0 B.2r,向东;πr C.r,向东;πr D.2r,向东;2r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计算题.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由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解答:解: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此时位移的大小为ab之间的直线距离,即为2r,方向有a指向b,即向东;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即为半圆的弧长,所以大小为πr,所以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就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就能够解决了.2.有两个力,一个是3N,一个是5N,它们的合力大小()A.可能是3 N B.可能是1 N C.可能是9 N D.可能是12 N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F1﹣F2|≤F合≤F1+F2.根据两个力的大小,求出合力范围,可知合力大小的可能值.解答:解:根据力的矢量合成法则,当两力合成时,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2N≤F合≤8N.故A正确,BCD 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F合≤F1+F23.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A.11 m/s2B.5.0 m/s2C.1.4 m/s2D.0.6 m/s2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汽车的初末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汽车的加速度.解答:解:速度的变化量为:△v=40km/h=11m/s,则加速度为:a=.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以及在计算时注意单位的换算.4.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如图所示,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A、B两点,则容器上A、B 两点对细杆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A.均竖直向上B.均指向球心C.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竖直向上D.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垂直于细杆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支持力是一种弹力,其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并且指向被支持物,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半球形光滑容器对细杆A、B两点处都有支持力.在A处:细杆与半球形光滑容器的接触面是半球形光滑容器的切面,半球形光滑容器对细杆的支持力垂直切面指向细杆,根据几何知识得知,此方向指向球心O,即A点处半球形光滑容器对细杆的支持力指向球心O.在B处:细杆与半球形光滑容器的接触面就是细杆的下表面,所以B点处半球形光滑容器对细杆的支持力垂直于细杆斜向上.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弹力通常有三种:支持力、压力和拉力.对于球形物体,若两个物体是点与点接触型,支持力常常指向球心.5.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滑块A和B通过一轻弹簧水平连结后置于水平桌面上,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系统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选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如图所示.如突然撤消拉力F,则刚撤消后瞬间,二者的加速度a A和a B分别为()A.a A=0,a B=0 B.a A>0,a B<0 C.a A<0,a B>0 D.a A<0,a B=0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AB受力分析,由于在撤去外力瞬间,弹簧未来的及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变化解答:解:由于AB向右运动,当撤去外力瞬间,由于惯性,AB还是向右运动,由于弹簧还未来得及变化,故B继续向前加速运动,A向前减速运动,故a A<0,a B>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抓住撤去外力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即可6.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角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A.mg B.mg C.mg D.m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小球A处于静止,受力平衡,分析受力情况,用作图法得出对小球施加的力最小的条件,再由平衡条件求出力的最小值.解答: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如图,根据作图法分析得到,当小球施加的力F与细绳垂直时,所用的力最小.根据平衡条件得F的最小值为F min=Gsin30°=故选:C.点评:本题物体平衡中极值问题,关键是确定极值条件,本题采用图解法得到力最小的条件,也可以运用数学函数法求解极值.7.粗糙水平面上,一个小球向右运动,将弹簧压缩,随后又被弹回直到离开弹簧.则该小球从接触到离开弹簧这个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小球接触弹簧到离开,根据弹簧的形变量判断弹力的变化,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的变化.解答:解:小球与弹簧接触后,受到向左的弹力和摩擦力,根据a=知,向左压缩的过程中,x逐渐增大,则加速度逐渐增大.反弹后,小球的加速度a=,形变量减小,加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后,加速度大小a=,方向向右,x减小,加速度a增大,可知整个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故选:C.点评:本题是含有弹簧的动态变化分析情况,要抓住弹力的可变性,由牛顿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8.车厢内用细线悬挂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小球的质量比下面小球的大,如图所示,当车厢水平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小球均相对车厢静止时,不计空气阻力,下述各图正确的是()A.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两小球与车厢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分别对质量小的小球和两球整体分析,得出绳子拉力的方向,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解答:解:对两球整体分析,整体受总重力、上面绳子的拉力两个力作用,设上面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tanθ=,对质量小的小球分析,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设下面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可知θ=α,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小球和车厢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合理地选择研究对象,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行板四边形定则进行求解.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计16分)9.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线AO和BO的A、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的大小是()A.F1=mgcosθB.F1=mgcotθC.F2=mgsinθ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结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三根细线的拉力.重物对O点的拉力等于mg.作出力图求解.解答:解:以结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三根细线的拉力.重物对O点的拉力等于mg.根据平衡条件得知,mg与F1的合力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力的合成图如图.则有F1=mgcotθF2=故选BD点评:本题是常见的绳子悬挂物体的类型,常常选择结点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研究.比较容易.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t2=2t1,则()A.在t1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B.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且两物体相距最远D.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根据位移大小关系,分析两物体的位置关系,判断是否相遇.解答:解:AB、根据速度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知t1时刻,乙物体的位移比甲的位移小,两者又是从同地出发的,则乙物体在后,甲物体在前.故A、B错误.C、在t1时刻前,甲的速度大,两者间距增大.在t1时刻前,乙的速度大,两者间距减小,则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最远.故C正确.D、t2时刻甲图线的“面积”等于乙图线的“面积”,则甲的位移等于乙的位移,而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说明t2时刻相遇.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对速度图象的理解,抓住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是关键,同时知道速度相等时两物相距最远.11.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P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对圆柱体Q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杆MN的支持力和半球P对Q的支持力,其中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杆MN的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半球P对Q的支持力方向和大小都变,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并运用合成法得到各个力的变化规律;最后对PQ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到地面对整体的摩擦力情况.解答:解:A、B、对圆柱体Q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杆MN的支持力和半球P对Q的支持力,如图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杆MN的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半球P对Q的支持力方向和大小都变,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得到N1=mgtanθ由于θ不断增大,故N1不断增大,N2也不断增大;故A错误,B正确;C、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到总重力、MN杆的支持力N1,地面的支持力N3,地面的静摩擦力f,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N1=mgtanθ由于θ不断增大,故f不断增大,故C正确;D、物体Q一直保持静止,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关键先对物体Q,再对物体PQ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出各个力的表达式进行分析处理.12.如图所示,带有长方体盒子的斜劈A放在固定的斜面体C的斜面上,在盒子内放有光滑球B,B恰与盒子前、后壁P、Q点相接触.若使斜劈A在斜面体C上静止不动,则P、Q对球B无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由静止释放,则P点对球B有压力B.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P、Q对B均无压力C.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匀速下滑,则P、Q对B均无压力D.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加速下滑,则Q点对球B有压力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斜劈A在斜面体C上静止不动,则B受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当斜面光滑,斜劈A和B球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加速,通过对B球进行受力分析,判断P、Q对球有无压力.当斜面粗糙或光滑,按照同样的方法,先判断出整体的加速度方向,再隔离对B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判断P、Q对球有无压力.解答:解:A、当斜面光滑,斜劈静止释放,斜劈和球这个整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B球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所以B球受重力、底部的支持力、以及Q对球的弹力.知P点对球无压力,Q点对球有压力.故A、B错误.C、斜劈A沿斜面匀速下滑,知B球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和底部的支持力平衡.所以P、Q对球均无压力.故C正确.D、斜劈A沿斜面加速下滑,斜劈和球这个整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B球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所以B球受重力、底部的支持力、以及Q对球的弹力.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整体法判断整体的加速度方向,再用隔离法对B球进行分析,从而判断P、Q 对球有无压力.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2分)1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B.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均相等.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分析:在《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弹簧的弹力与行变量的关系满足F=kx,其中k由弹簧本身决定.解答:解: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否则弹簧会损坏,故A正确.B、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故B错误.C、弹簧的长度不等于弹簧的伸长量.故C错误.D、拉力与伸长量之比是劲度系数,由弹簧决定,同一弹簧的劲度系数是不变的,不同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明确实验原理,知道伸长量、原长和长度间的关系,明确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14.如图所示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图中相邻的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与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相连接.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1、2、3、4、5、6,测得s1=5.18cm,s2=4.42cm,s3=3.62cm,s4=2.80cm,s5=2.00cm,s6=1.22cm.(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1 s.(2)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 0.321 m/s,方向B→A(填A→B或B→A,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0.224 m/s2,方向A→B(填A→B或B→A,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计数点3的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解答:解:(1)相邻的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可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s=0.1s.(2)计数点3的瞬时速度为:m/s=0.321m/s.方向由B→A.(3)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m/s2=﹣0.224m/s2.,方向由A→B.故答案为:(1)0.1,(2)0.321,B→A(3)0.224,A→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的运用.15.质量为m的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大小为F,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求:(1)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后金属块的加速度;(3)撤去拉力后金属块在水平桌面上还能滑行的距离s.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撤去拉力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金属块的加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还能滑行的距离.解答:解:(1)根据共点力平衡得,F=μmg,解得:.(2)撤去拉力后,金属块的加速度为:.(3)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金属块还能滑行的距离为:x=.答:(1)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后金属块的加速度为;(3)撤去拉力后金属块在水平桌面上还能滑行的距离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共点力平衡、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基本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基础题.16.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2kg,两根轻绳AB和A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30°的拉力F,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1)当轻绳AC的拉力刚好为零时,拉力的大小F1;(2)当轻绳AB的拉力刚好为零时,拉力的大小F2;(3)若要使两绳均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的取值范围.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A球受力分析,受到拉力F、重力mg,两根细绳的拉力F B、F C,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解答:解:(1)(2)对A球受力分析,受到拉力F,重力mg,两根细绳的拉力F B、F C,根据平衡条件,有:x方向:Fcos30°=F C+F B cos30° ①y方向:Fsin30°+F B sin30°=mg ②当F B=0时,F最大,为:F max=2mg=40N;当F C=0时,F最小,为:F min=mg=20N;(3)若要使两绳均能伸直,拉力F的大小的取值范围:20N≤F≤40N答:(1)若AC绳恰好松驰,拉力F的大小最大,为20N;(2)若AB绳恰好松驰,拉力F的大小最小,为40N.(3)拉力F的大小的取值范围:20N≤F≤40N;点评:本题关键是对小球受力分析,列平衡方程,然后找出最大和最小两种临界情况讨论即可.17.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当速度大小为v时将加速度反向,大小恒定.为使这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回到原出发点.求:(1)质点从静止开始到加速度反向所经历的时间t;(2)加速度反向后的加速度a2应是多大;回到原出发点时速度v2多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质点从静止开始到加速度反向所经历的时间;。

重庆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

重庆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

重庆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受到的重力分别为10N和8N,不计弹黄秤和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弹簧秤的读数为()A.18N B.8N C.2N D.10N2.转笔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图所示.转笔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手上的某一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角速度越大B.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C.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D.若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做离心运动被甩走3.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A.速率B.速度C.位移D.静摩擦力4.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30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A.能到达正对岸B.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100s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400m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300m5.盐城某火车转弯处规定速度为60km/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轨道的弯道应是内轨略高于外轨B.轨道的弯道应是外轨和内轨等高C.如果火车按规定速率转弯,轨道对车轮无侧向压力D.如果火车按规定速率转弯,轨道对车轮有侧向压力6.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放置着一片树叶和一个小石子,现将玻璃管迅速翻转180°,玻璃管内非真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树叶和小石子同时落到底部B .小石子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C .树叶在下落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D .将玻璃管抽成真空,重复上述实验,在树叶和小石子下落过程中,树叶和小石子都处于超重状态7.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 ,则滑块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212v B .2+1)vC 2vD .12v 8.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B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C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D .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9.一个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2 N 、4 N 和5 N 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其合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A .0 N ,11 NB .1 N ,11 NC .1 N ,9 ND .0 N ,9 N10.一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最小( )A .电梯匀加速上升,且3g a =B .电梯匀加速下降,且3g a =C .电梯匀减速上升,且2g a =D .电梯匀减速下降,且2g a 11.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P ,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并且P 与传送带保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此时传送带对物体P 的摩擦力( )A .方向可能向左B .方向一定向左C .方向一定向右D .一定为零12.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F 1与F 4是一对平衡力B .F 2与F 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F 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D .F 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1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力F 的作用后仍静止,则( )A .物体所受摩擦力大于F ,所以物体没被拉动B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C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FsinθD .物体受的合力为零14.如图所示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据此图象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 .质点在第1 s 末停止运动B .质点在第1 s 末改变运动方向C .质点在第2 s 内做匀减速运动D .质点在前2 s 内的位移为零15.在下列叙述中,哪些是表示时间的?( )A .上学途中用了40分钟B .下午5点30分放学C .早晨8点钟开始上课D .晚上10点30分睡觉16.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从发现前方异常情况到紧急刹车,汽车仍将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重庆巴蜀中学高2012级高一

重庆巴蜀中学高2012级高一

重庆巴蜀中学高2012级高一(下)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卷本试题卷共8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许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试题卷带走以备教师评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畏葸(xǐ) 鞭笞(chī) 逡(qūn)巡歆(xīn)享游目骋(chěng)怀B.憎(zēng)恶谄(chǎn)媚甬(yǒng)道喘(chuǎn)息少不更(gēng)事C.投奔(bân) 埋(mán)怨游说(shuì) 停泊(bó) 金蝉脱壳(qiào)D.宅(zhái)子正(zhēng)月抹(mǒ)布讥诮(qiào) 呕(ǒu)心之作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形骸诡秘宽宏大量耀武扬威莞尔一笑B.寒暄愁怅走投无路筋疲力尽强弩之末C.指摘寂寞以德报怨流觞曲水切肤之痛D.国粹想像兴高采烈残羹冷炙欣欣向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余则成清醒地知道,这次军统特务头子请自己吃饭,摆明就是鸿门宴,为了组织,为了翠平,也为了自己,千万要周密部署,小心应对,不能有半点差错。

B.继冬奥会速滑冠军周洋“感谢门”事件后,最近又传出为父母要工作的所谓“工作门”事件,媒体关注明星本来无可厚非,但把一个年轻的运动员生活中的一句话炒得沸反盈天,还是有失厚道的。

C.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向来讲究礼尚往来。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2016级(一上)语文试题卷命题人:李竹审题人:江锐语文试题卷共8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选择题27分,非选择题123分。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A.攀缘旁稽博采勖.勉(xù) 咎.由自取(jiū)B.耶蘇敷衍塞责祈.祷(qí) 前仆.后继(pū)C.佗傺繁芜丛牛嘹.望(1iào) 瞬.息万变(shùn)D.山冈焕然一新混.沌(hùn) 揠.苗助长(y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汤显祖下乡劝农,常年与青衿..子秀切磋文字。

这对此地的教化起了很大作用,尊师重教从此蔚然成风。

B.重庆新型城市化发展系列文件必须开诚布公....,从一定意义上说,政策的透明彰显了社会的公正、公开、公平。

C.能让人动心的美丽,莫过于沧海一粟....的瞬间,极短却定格于人们心中。

D.平淡的生活,简单而不枯燥,宁静而不乏色彩,与其追名逐利,不如安之若素....。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诗人,尤其是文人学士,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B.北方的夏天亮得快,我的小屋早晨五点钟左右便被可艮的阳光射个满堂,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

C.美国如果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

D.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的节奏慢、调门平、情绪稳,境界是和风细雨,不是苏(轼)海韩(愈)潮。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2016级(一上)化学试题卷命题人:包子民 市题人:郑红兵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O ﹣16 Na ﹣23 P ﹣31 S ﹣32 Cl ﹣35.5 A1﹣27 Fe ﹣56第I 卷 (48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霾是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有尘埃的空气、云雾都属于胶体,它们区别于溶液等 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 .胶粒呵以导电B .它们是混合物C .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 之间D . 分散剂为气体2.从分类角度看,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这种变化是A .石灰石煅烧成石灰B .水结成冰C .铁矿石冶炼变为生铁D .氢气还原氧化铜3.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到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③和④D .①和④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uO+CO ∆====Cu+CO 2B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C .2H 2+O 2====点燃2H 2OD .Zn+H 2SO 4=====ZnSO 4+H 2 ↑5.下列物品所用材料是SiO 2的是A .普通玻璃餐具B .计算机芯片C .硅太阳能电池D .水晶镜片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将标准状况下11.2L HCl 溶于水,配成250mL 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B .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C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体积比是16:11D .2.24L CO 和CO 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7.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小块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NaOH 固体B .氯化钠是一种性质稳定的化合物,可用作调味品,灼烧时火焰呈无色C .过氧化钠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作为潜水艇中的供氧剂D .向苯和水的混合体系中加入钠,钠块会在分界面上下不停跳动8.下列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A .Na 2CO 3→NaHCO 3B .SiO 2→Na 2SiO 3C .Al 2O 3→Al(OH)3D .Fe(OH)2→Fe(OH)39.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H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不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Na +、Fe 3+、SO 42﹣、Cl ﹣B .Ba 2+、Mg 2+、HCO 3﹣、NO 3﹣C .Na +、K +、NO 3﹣、CO 32﹣D .K +、NO 3﹣、AlO 2﹣、SO 42﹣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想使AlCl3溶液中的Al3+几乎全部沉淀出来,可以加入过量的氨水B.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氨水,最终会看到红褐色沉淀C.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常在其中加颗铁钉D.氢氧化钠、纯碱溶液要存放在带磨砂玻璃塞的试剂瓶中11.同温同压下有两份体积相同的CO2和O3,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数之比是1:1 B.原子个数比是3:2C.质子数比是12:11 D.密度之比是1:1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3NH3·H2O+A13+===3NH4++Al(OH)3↓B.NaOH溶液吸收少量CO2:OH﹣+CO2===HCO3﹣C.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发生的反应:Cu+Fe3+===Cu2++Fe2+D.Na2O2与水的反应:Na2O2+H2O===2Na++2OH﹣+O213.实验室用NaCl固体配500 mL 1.0 mol/LNaCl溶液,下列判断不对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29.25gB.应选用500 mL的容量瓶来配制此溶液C.在转移操作中不慎将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应该重新配置溶液D.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14.在下表中,欲用一种试剂Z来检验盐溶液中的离子x,在同时有离子Y存在时,此检验仍可以判别的是15.某燃煤发电厂的废气中有SO2,它是形成酸雨的罪魁之一。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答)讲解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答)讲解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 4 分,共 8 题,共 32 分)1.如下图,某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弧由 a 点运动到 b 点,则它经过的位移和行程分别是()A . 0, 0B. 2r,向东;πr C. r,向东;πr D. 2r,向东; 2r2.有两个力,一个是3N ,一个是5N,它们的协力大小()A .可能是 3 N B.可能是 1 N C.可能是9 N D.可能是12 N3.如下图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察看速度计指针地点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地点,经过 8s 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地点,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快度约为()A . 11 m/s 2B. 5.0 m/s2C. 1.4 m/s2D. 0.6 m/s24.在半球形圆滑容器内,搁置一细杆,如下图,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 A 、B 两点,则容器上 A 、 B 两点对细杆的作使劲方向分别为()A .均竖直向上B.均指向球心C. A 点处指向球心O, B 点处竖直向上D. A 点处指向球心O, B 点处垂直于细杆5.质量分别为m1和 m2的两滑块 A 和 B 经过一轻弹簧水平连结后置于水平桌面上,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系统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选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如下图.如忽然取消拉力F,则刚取消后瞬时,二者的加快度a A和 a B分别为()A . a A=0, a B=0B. a A> 0, a B< 0C. a A< 0, a B> 0D. a A< 0, a B=06.如下图,用一根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 的小球 A ,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角且绷紧,小球 A 处于静止,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A .mg B.mg C.mg D.mg7.粗拙水平面上,一个小球向右运动,将弹簧压缩,随后又被弹回直到走开弹簧.则该小球从接触到走开弹簧这个过程中,加快度大小的变化状况是()A .先增大后减小B .先减小后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D .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8.车厢内用细线悬挂两个质量不一样的小球,上边小球的质量比下边小球的大,如下图,当车厢水平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加快度为 a 的匀加快直线运动,两小球均相对车厢静止时,不计空气阻力,下述各图正确的选项是()A.B.C.D.二、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所有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合计 16 分)9.如下图,重物的质量为m,轻微线 AO 和 BO 的 A 、B 端是固定的,均衡时AO 是水平的, BO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AO 的拉力 F1和 BO 的拉力 F2的大小是()A . F1=mgcosθB. F1=mgcotθC. F2=mgsinθD.10.如下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址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此中 t2=2t 1,则()A .在 t1时辰,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B.在 t1 时辰,甲、乙两物体相遇C.在 t1 时辰,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且两物体相距最远D.在 t2时辰,甲、乙两物体相遇11.半圆柱体 P 放在粗拙的水平川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搁置的竖直挡板MN .在半圆柱体 P 和 MN 之间放有一个圆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均衡状态,如下图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 MN 保持竖直而且迟缓地向右平移,在Q 滑落到地面以前,发现 P 一直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 MN 对 Q 的弹力渐渐减小B . P 对 Q 的弹力渐渐增大C.地面对P 的摩擦力渐渐增大 D . Q 所受的协力渐渐增大12.如下图,带有长方体盒子的斜劈 A 放在固定的斜面体 C 的斜面上,在盒子内放有圆滑球B,B 恰与盒子前、后壁P、 Q 点相接触.若使斜劈 A 在斜面体C 上静止不动,则P、 Q 对球 B 无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若 C 的斜面圆滑,斜劈 A 由静止开释,则 P 点对球B 有压力B.若 C 的斜面圆滑,斜劈 A 以必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P、Q 对 B 均无压力C.若 C 的斜面粗拙,斜劈 A 沿斜面匀速下滑,则P、Q 对 B 均无压力D.若 C 的斜面粗拙,斜劈 A 沿斜面加快下滑,则Q 点对球 B 有压力三、解答题(共 6 小题,满分72 分)13.在“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弹簧被拉伸时,不可以高出它的弹性限度B.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一样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均相等.14.如下图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获得的一条纸带,纸带从O 点开始每5 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图中相邻的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与50Hz 的低压沟通电源相连结.依照打点的先后次序挨次编为1、2、3、4、5、6,测得 s1=5.18cm2 3 4,s =4.42cm,s =3.62cm ,s =2.80cm ,5 6s =2.00cm , s =1.22cm .(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s.( 2)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 3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v3= m/s,方向(填 A→B 或 B→A ,结果保存 3 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快度大小a=m/s 2,方向(填A→B或B→A,结果保存3位有效数字).15.质量为m 的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大小为F,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下图.重力加快度为g.求:(1)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假如从某时辰起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后金属块的加快度;(3)撤去拉力后金属块在水平桌面上还可以滑行的距离s.16.如下图,物体的质量为2kg ,两根轻绳 AB 和 AC 的一端连结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30°的拉力 F,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快度为g=10m/s 2,求:(1)当轻绳AC 的拉力恰巧为零时,拉力的大小F1;(2)当轻绳AB 的拉力恰巧为零时,拉力的大小F2;(3)若要使两绳均能挺直,求拉力 F 的大小的取值范围.17.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快直线运动,加快度大小为 a ,当速度大小为v 时将加快度反向,大1小恒定.为使这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回到原出发点.求:(1)质点从静止开始到加快度反向所经历的时间t ;(2)加快度反向后的加快度 a2 应是多大;回到原出发点时速度v2多大.18.质量为 M ,厚度可忽视的质量散布均匀的薄板静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一端与桌边对齐,在板上距板端为 l 处放一质量为 m 的小花瓶.已知桌面长L ,如下图.水平恒力 F 作用于板上,板和花瓶在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翻转.已知各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快度为g.求:(1)花瓶相对板滑动过程中,桌面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若花瓶能在板上滑动,力 F 大小应知足的条件.(3)若板在抽出过程中一直保持水平,将板从花瓶下抽出,为使板抽出后花瓶不至于从桌上掉下,则F 起码为多大.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与分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 4 分,共 8 题,共 32 分)1.如下图,某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弧由 a 点运动到 b 点,则它经过的位移和行程分别是()A . 0,0B. 2r,向东;πr C. r,向东;πr D. 2r,向东; 2r考点:位移与行程.专题:计算题.剖析:位移是指从初地点到末地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由方向;行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行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解答:解:位移是指从初地点到末地点的有向线段,因此此时位移的大小为ab 之间的直线距离,即为 2r,方向有 a 指向 b,即向东;行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即为半圆的弧长,因此大小为πr,因此 B 正确.应选 B.评论:此题就是对位移和行程的考察,掌握住位移和行程的观点就可以解决了.2.有两个力,一个是3N ,一个是5N,它们的协力大小()A.可能是 3N B.可能是 1N C.可能是 9N D.可能是 12N考点:协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专题:平行四边形法例图解法专题.剖析:两个力的协力范围为 |F1﹣ F2 |≤F 合≤F1+F2.依据两个力的大小,求出协力范围,可知协力大小的可能值.解答:解:依据力的矢量合成法例,当两力合成时,这两个力的协力范围为2N ≤F 合≤8N.故 A 正确, BCD 错误.应选: A.评论:解决此题的重点掌握两个力的协力范围|F1﹣ F2 |≤F 合≤F1+F23.如下图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察看速度计指针地点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地点,经过 8s 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地点,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快度约为()22 2 2A . 11 m/sB . 5.0 m/sC . 1.4 m/sD . 0.6 m/s考点:加快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剖析: 依据汽车的初末速度,联合加快度的定义式求出汽车的加快度. 解答:解:速度的变化量为:△ v=40km/h=11m/s ,则加快度为: a=.应选: C .评论: 解决此题的重点掌握加快度的定义式a= ,以及在计算时注意单位的换算.4.在半球形圆滑容器内,搁置一细杆,如下图,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 A 、B 两点,则容器上 A 、 B 两点对细杆的作使劲方向分别为()A . 均竖直向上B . 均指向球心C . A 点处指向球心 O , B 点处竖直向上D . A 点处指向球心O , B 点处垂直于细杆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均衡专题.剖析: 支持力是一种弹力,其方向与接触面垂直,而且指向被支持物,进而即可求解. 解答:解:半球形圆滑容器对细杆A 、B 两点处都有支持力.在 A 处:细杆与半球形圆滑容器的接触面是半球形圆滑容器的切面,半球形圆滑容器对细杆的支持 力垂直切面指向细杆,依据几何知识得悉,此方向指向球心 O ,即 A 点处半球形圆滑容器对细杆的支持力指向球心 O .在 B 处:细杆与半球形圆滑容器的接触面就是细杆的下表面,因此 B 点处半球形圆滑容器对细杆的支持力垂直于细杆斜向上.故 D 正确, ABC 错误.应选: D .评论: 弹力往常有三种:支持力、压力和拉力.关于球形物体,若两个物体是点与点接触型,支持力经常指向球心.5.质量分别为 m 1 和 m 2 的两滑块 A 和 B 经过一轻弹簧水平连结后置于水平桌面上,滑块与桌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系统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 选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如下图. 如忽然取消拉力 F ,则刚取消后瞬时,二者的加快度a A 和 a B 分别为()A . a A=0, a =0B . a > 0, a < 0C . a < 0, a > 0D . a <0, a =0BABABAB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剖析:对 AB 受力剖析,因为在撤去外力瞬时,弹簧将来的及变化,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快变化解答:解:因为 AB 向右运动,当撤去外力瞬时,因为惯性,AB 仍是向右运动,因为弹簧还将来得及变化,故 B 持续向前加快运动, A 向前减速运动,故 a A< 0, a B> 0 应选: C评论:此题主要考察了对物体的受力剖析,抓住撤去外力的瞬时,弹簧的弹力不变即可6.如下图,用一根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 的小球 A ,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角且绷紧,小球 A 处于静止,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A .mg B.mg C.mg D.mg考点:共点力均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均衡专题.剖析:小球 A 处于静止,受力均衡,剖析受力状况,用作图法得出对小球施加的力最小的条件,再由均衡条件求卖力的最小值.解答: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剖析受力,作卖力争如图,依据作图法剖析获得,当小球施加的力F 与细绳垂直时,所用的力最小.依据均衡条件得F 的最小值为F min=Gsin30 °=应选: C.评论:此题物体均衡中极值问题,重点是确立极值条件,此题采纳图解法获得力最小的条件,也能够运用数学函数法求解极值.7.粗拙水平面上,一个小球向右运动,将弹簧压缩,随后又被弹回直到走开弹簧.则该小球从接触到走开弹簧这个过程中,加快度大小的变化状况是()A .先增大后减小B .先减小后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D .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剖析:小球接触弹簧到走开,依据弹簧的形变量判断弹力的变化,联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快度的变化.解答:解:小球与弹簧接触后,遇到向左的弹力和摩擦力,依据a=知,向左压缩的过程中,x渐渐增大,则加快度渐渐增大.反弹后,小球的加快度a=,形变量减小,加快度减小,当加快度减小为零后,加快度大小a=,方向向右,x 减小,加快度 a 增大,可知整个过程中加快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应选: C.评论:此题是含有弹簧的动向变化剖析状况,要抓住弹力的可变性,由牛顿定律剖析物体的运动状况.8.车厢内用细线悬挂两个质量不一样的小球,上边小球的质量比下边小球的大,如下图,当车厢水平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加快度为 a 的匀加快直线运动,两小球均相对车厢静止时,不计空气阻力,下述各图正确的选项是()A.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剖析:两小球与车厢拥有相同的加快度,分别对证量小的小球和两球整体剖析,得出绳索拉力的方向,进而确立正确的选项.解答:解:对两球整体剖析,整体受总重力、上边绳索的拉力两个力作用,设上边绳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依据平行四边形定章知,tanθ=,对证量小的小球剖析,受重力和绳索的拉力,设下边绳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依据平行四边形定章知,,可知θ=α,故 B 正确, A 、 C、 D 错误.应选: B.评论:解决此题的重点知道小球和车厢拥有相同的加快度,合理地选择研究对象,联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行板四边形定章进行求解.二、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所有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合计 16 分)9.如下图,重物的质量为 m,轻微线 AO 和 BO 的 A 、B 端是固定的,均衡时AO 是水平的, BO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AO 的拉力 F1和 BO 的拉力 F2的大小是()A . F1=mgcosθB. F1=mgcot θC. F2 =mgsinθD.考点:共点力均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均衡专题.剖析:以结点为研究对象,剖析受力状况:三根细线的拉力.重物对O 点的拉力等于mg.作卖力图求解.解答:解:以结点为研究对象,剖析受力状况:三根细线的拉力.重物对O 点的拉力等于mg.依据均衡条件得悉,mg 与 F1的协力与 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卖力的合成图如图.则有F1=mgcotθF 2 =应选 BD评论:此题是常有的绳索悬挂物体的种类,经常选择结点为研究对象,依据均衡条件研究.比较简单.10.如下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址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此中t2=2t1,则()A .在 t1时辰,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B.在 t1时辰,甲、乙两物体相遇C.在 t1时辰,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且两物体相距最远D.在 t2时辰,甲、乙两物体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剖析:速度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依据位移大小关系,剖析两物体的地点关系,判断能否相遇.解答:解: AB 、依据速度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知 t1时辰,乙物体的位移比甲的位移小,二者又是从同地出发的,则乙物体在后,甲物体在前.故A、 B 错误.C、在 t 时辰前,甲的速度大,二者间距增大.在t 时辰前,乙的速度大,二者间距减小,则在t1 1 1 时辰,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最远.故 C 正确.D、 t 时辰甲图线的“面积”等于乙图线的“面积”,则甲的位移等于乙的位移,而两物体是从同一地址2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说明t2时辰相遇.故 D 正确.应选: CD评论:此题考察对速度图象的理解,抓住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是重点,同时知道速度相等时两物相距最远.11.半圆柱体 P 放在粗拙的水平川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搁置的竖直挡板MN .在半圆柱体 P 和 MN 之间放有一个圆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均衡状态,如下图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 MN 保持竖直而且迟缓地向右平移,在 Q 滑落到地面以前,发现 P 一直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 MN 对 Q 的弹力渐渐减小B . P 对 Q 的弹力渐渐增大C.地面对 P 的摩擦力渐渐增大 D . Q 所受的协力渐渐增大考点:共点力均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均衡专题.剖析:先对圆柱体Q 受力剖析,遇到重力、杆 MN 的支持力和半球P 对 Q 的支持力,此中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杆MN 的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半球P 对 Q 的支持力方向和大小都变,而后依据均衡条件并运用合成法获得各个力的变化规律;最后对PQ 整体受力剖析,依据共点力均衡条件获得地面对整体的摩擦力状况.解答:解: A 、B 、对圆柱体Q 受力剖析,遇到重力、杆MN 的支持力和半球P 对 Q 的支持力,如图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杆MN 的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半球P 对 Q 的支持力方向和大小都变,而后依据均衡条件,获得N1=mgtan θ因为θ不停增大,故N1不停增大, N2 也不停增大;故A错误,B正确;C、对 PQ 整体受力剖析,遇到总重力、MN 杆的支持力 N1,地面的支持力N 3,地面的静摩擦力f,如图依据共点力均衡条件,有f=N 1=mgtan θ因为θ不停增大,故 f 不停增大,故 C 正确;D、物体 Q 向来保持静止,故 D 错误;应选 BC.评论:此题重点先对物体 Q,再对物体 PQ 整体受力剖析,而后依据共点力均衡条件列式求解出各个力的表达式进行剖析办理.12.如下图,带有长方体盒子的斜劈 A 放在固定的斜面体 C 的斜面上,在盒子内放有圆滑球B,B 恰与盒子前、后壁 P、Q 点相接触.若使斜劈A 在斜面体 C 上静止不动,则 P、Q 对球 B 无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若 C 的斜面圆滑,斜劈 A 由静止开释,则P 点对球B 有压力B.若 C 的斜面圆滑,斜劈 A 以必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P、 Q 对 B 均无压力C.若 C 的斜面粗拙,斜劈 A 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P、Q 对 B 均无压力D.若C 的斜面粗拙,斜劈 A 沿斜面加快下滑,则 Q 点对球 B 有压力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剖析:斜劈 A 在斜面体 C 上静止不动,则 B 受重力和支持力均衡.当斜面圆滑,斜劈 A 和 B 球具有相同的加快度沿斜面向下加快,经过对 B 球进行受力剖析,判断P、 Q 对球有无压力.当斜面粗糙或圆滑,依据相同的方法,先判断出整体的加快度方向,再隔绝对 B 进行受力剖析,进而判断P、Q对球有无压力.解答:解: A 、当斜面圆滑,斜劈静止开释,斜劈和球这个整体拥有相同的加快度,方向沿斜面向下.依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B 球的协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因此 B 球受重力、底部的支持力、以及Q 对球的弹力.知P 点对球无压力,Q 点对球有压力.故 A 、 B 错误.C、斜劈 A 沿斜面匀速下滑,知 B 球处于均衡状态,受重力和底部的支持力均衡.因此P、 Q 对球均无压力.故 C 正确.D、斜劈 A 沿斜面加快下滑,斜劈和球这个整体拥有相同的加快度,方向沿斜面向下.依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B 球的协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因此 B 球受重力、底部的支持力、以及Q 对球的弹力.故D正确.应选: CD.评论:解决此题的重点经过整体法判断整体的加快度方向,再用隔绝法对 B 球进行剖析,进而判断P、Q 对球有无压力.三、解答题(共 6 小题,满分72 分)13.在“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弹簧被拉伸时,不可以高出它的弹性限度B.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一样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均相等.考点: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剖析:在《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弹簧的弹力与行变量的关系知足F=kx ,此中 k 由弹簧自己决定.解答:解: A 、弹簧被拉伸时,不可以高出它的弹性限度,不然弹簧会破坏,故 A 正确.B、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故 B 错误.C、弹簧的长度不等于弹簧的伸长量.故 C 错误.D、拉力与伸长量之比是劲度系数,由弹簧决定,同一弹簧的劲度系数是不变的,不一样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不一样,故 D 错误.应选: A.评论:此题重点明的确验原理,知道伸长量、原长和长度间的关系,明确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己决定.14.如下图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获得的一条纸带,纸带从O 点开始每 5 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图中相邻的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与50Hz 的低压沟通电源相连结.依据打点的先后次序挨次编为1、 2、 3、 4、5、 6,测得 s1=5.18cm , s2=4.42cm, s3=3.62cm , s4=2.80cm,5 6s =2.00cm ,s =1.22cm .(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1 s.( 2)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 3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 0.321 m/s,方向B→A(填A→B或B→A ,结果保存 3 位有效数字).m/s 2,方向( 3)物体的加快度大小 a= 0.224 A→B (填 A→B 或 B →A ,结果保存 3 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快度.专题:实验题.剖析:依据某段时间内的均匀速度等于中间时辰的刹时速度求出计数点 3 的速度.依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快度.解答:解:( 1)相邻的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可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 ×5s=0.1s.( 2)计数点 3 的刹时速度为:m/s=0.321m/s .方向由 B→A .( 3)依据△x=aT 2,运用逐差法得:=m/s2=﹣ 0.224m/s2.,方向由A→B .故答案为:(1) 0.1,(2) 0.321, B →A( 3) 0.224, A →B评论:解决此题的重点掌握纸带的办理方法,会经过纸带求解刹时速度和加快度,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的运用.15.质量为m 的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大小为F,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下图.重力加快度为g.求:( 1)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假如从某时辰起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后金属块的加快度;( 3)撤去拉力后金属块在水平桌面上还可以滑行的距离s.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剖析:依据共点力均衡求出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撤去拉力后,联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金属块的加快度,依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还可以滑行的距离.解答:解:( 1)依据共点力均衡得,F=μmg,解得:.( 2)撤去拉力后,金属块的加快度为:.( 3)依据速度位移公式得,金属块还可以滑行的距离为:x=.答:( 1)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假如从某时辰起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后金属块的加快度为;( 3)撤去拉力后金属块在水平桌面上还可以滑行的距离为.评论:此题考察了共点力均衡、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基本运用,知道加快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基础题.16.如下图, 物体的质量为 2kg ,两根轻绳 AB 和 AC 的一端连结于竖直墙上, 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 θ=30 °的拉力 F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快度为g=10m/s 2,求:( 1)当轻绳 AC 的拉力恰巧为零时,拉力的大小 F 1; ( 2)当轻绳 AB 的拉力恰巧为零时,拉力的大小 F 2;( 3)若要使两绳均能挺直,求拉力F 的大小的取值范围.考点:共点力均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均衡专题.剖析: 对 A 球受力剖析,遇到拉力 F 、重力 mg ,两根细绳的拉力 F B 、 F C ,依据共点力均衡条件列方程求解.解答: 解:( 1)( 2)对 A 球受力剖析,遇到拉力 F ,重力 mg ,两根细绳的拉力 F B 、F C ,依据均衡条件,有:x 方向: Fcos30°=F C +F Bcos30° ① y 方向: Fsin30°+F B sin30°=mg ②当 F B =0 时, F 最大,为: F max =2mg=40N ;当 F C =0 时, F 最小,为: F min =mg=20N ;( 3)若要使两绳均能挺直,拉力 F 的大小的取值范围: 20N ≤F ≤40N 答:( 1)若 AC 绳恰巧松驰,拉力 F 的大小最大,为 20N ; ( 2)若 AB 绳恰巧松驰,拉力F 的大小最小,为 40N .( 3)拉力 F 的大小的取值范围: 20N ≤F ≤40N ;评论: 此题重点是对小球受力剖析,列均衡方程,而后找出最大和最小两种临界状况议论即可.17.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快直线运动,加快度大小为 a 1,当速度大小为 v 时将加快度反向,大小恒定.为使这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回到原出发点.求: ( 1)质点从静止开始到加快度反向所经历的时间 t ;( 2)加快度反向后的加快度 a 2 应是多大;回到原出发点时速度 v 2 多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剖析:( 1)依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质点从静止开始到加快度反向所经历的时间;( 2)抓住两段时间内时间相等,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联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加快度 a 1 与加快度 a 2 的比值.得出加快度 a 2 的大小.解答: 解:( 1)质点从静止开始到加快度反向所经历的时间为:t= .( 2)在加快阶段有: ①。

巴蜀中学高一(上)期末试题——数学

巴蜀中学高一(上)期末试题——数学

巴蜀中学高2019届高一(上)期末考试数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0690sin ( )A 21B 21-C 23D 23-2. 设集合{}1,0212<=⎭⎬⎫⎩⎨⎧≤-+=x x B x x x A ,则=B A ( ) A ⎪⎭⎫⎢⎣⎡-1,21 B ()()2,11,1 - C ()2,1- D ⎪⎭⎫⎢⎣⎡-2,21 3. 已知向量()()(),2,0,2,,1,3=-==x 若()-⊥,则实数x 的值为 ( ) A34 B 43 C 43- D 34- 4. 已知31log ,62cos ,153sin 21===c b a ,则 ( )A c b a >>B b a c >>C a c b >>D a b c >>5. 在ABC ∆中,点E 满足3=,且n m +=,则=-n m ( ) A 21 B 21- C 31- D 31 6.已知函数()()()πϕωϕω<<>>+=0,0,0,sin A x A x f , 其部分图象如图1所示,则函 数()x f 的解析式为( )A ()⎪⎭⎫ ⎝⎛+=421sin 2πx x fB ()⎪⎭⎫ ⎝⎛+=4321sin 2πx x f C ()⎪⎭⎫ ⎝⎛+=4341sin 2πx x f D ()⎪⎭⎫ ⎝⎛+=42sin 2πx x f 7.函数()x x f x tan 2121⎪⎭⎫ ⎝⎛+-=的图像 ( )A 关于x 轴对称B 关于y 轴对称C 关于x y =轴对称D 关于原点轴对称8. 为了得到函数⎪⎭⎫ ⎝⎛-=62sin πx y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x y 2cos =的图象 ( ) A .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π3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 D .向左平移π3个单位长度 9 不等式a a x x 3132-≤+--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41,B []4,1-C []1,4-D (][)+∞-∞-,14,10. 将函数23--=x x y 的图像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x f ,则函 数()x f 的图像与函数()42sin 2≤≤-=x x y π的图像的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 )A 2B 4C 6D 811. 设函数()()x e x f x--=ln 的两个零点为21,x x ,则 ( ) A 021<x x B 121=x x C 121>x x D 1021<<x x12.已知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x f x f -=+1,且当[]1,0x ∈-时()834+=x x f , 函数()811log 21-+=x x g ,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g x f <的解集为( ) A (2,1)(1,0)---∪ B 71(,1)(1,)44----∪ C 53(,1)(1,)44----∪ D 31(,1)(1,)2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位置。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word含答案解析)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word含答案解析)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2018届(一上)数学试题卷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集合{}1,1,3,5M =-,集合{}3,1,5N =-,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N M ∈B 、N M ⊆C 、{}1,5M N =ID 、{}3,1,3M N =--U2、“x ≥3”是“x ﹥3”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sin585︒的值为( )A、-2 B、2 CD4、若θ是第四象限角,且cos cos 22θθ=-,则2θ是(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 、第三象限角 D 、第四象限角5、f (3x )=x ,则f (10)=( )A 、log 310B 、lg3C 、103D 、3106、为了得到y =sin (2x -6π)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sin2x 的图像( ) A 、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 D 、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 7、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 =,01(),0x x e x x e⎧⎪⎨>⎪⎩≤的奇偶性相同,且在(-∞,0)上单调性也相同的是( )A 、y =-1xB 、y =x 2+2C 、y =x 3-3D 、y =1log ex 8、tan 70cos10201)︒︒︒-的值为( )A 、-1B 、1C 、-2D 、29、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f (x -1)的对称轴为x =1,f (x +1)=4(()0)()f x f x ≠,且在区间(2015,2016)上单调递减。

已知α,β是钝角三角形中两锐角,则f (sinα)和 f (cosβ)的大小关系是( )A 、(sin )(cos )f f αβ>B 、(sin )(cos )f f αβ<. C 、(sin )(cos )f f αβ=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10、已知关于x 的方程4x +m·2x +m 2-1=0有实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33⎡-⎢⎣⎦ B、3⎡⎫-⎪⎢⎪⎣⎭ C、,13⎡⎤-⎢⎥⎣⎦ D、1,3⎡⎢⎣⎦11、设函数f (x )=22,0log ,0x x x x ⎧⎨>⎩≤,对任意给定的y (2,)∈+∞,都存在唯一的x R ∈,满足f (f (x )=2a 2y 2+a y ,则正实数a 的最小值是( )A 、4B 、2C 、14D 、1212、已知函数f (x )=cos (a sin x )-sin (bcos x )无零点,则a 2+b 2的取值范围( )A 、0,4π⎡⎫⎪⎢⎣⎭B 、20,4π⎡⎫⎪⎢⎣⎭C 、20,2π⎡⎫⎪⎢⎣⎭D 、0,2π⎡⎫⎪⎢⎣⎭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函数f (x的定义域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巴蜀中学高2015级高一上期末考试数学试题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6,5,4,3,2=U ,{}5,4,3=M ,{}6,5,4,2=N ,则 ( ) A .{}6,4=N M B .U N M = C .()U M N C U = D .()N N M C U =2、半径为cm 3的圆中,有一条弧AB 长度为cm 2π,则此弧AB 所对的圆心角为 ( )A.30B .15C .40D .203、三个实数︒=23sin a ,3.0log 2=b ,3.02=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a c b << B .a b c << C .b a c << D .b c a << 4、若角α的终边上有一点())0(,2,>m m m P ,则a sin 的值是( )A . 2B .552-C .552±D .552 5、给定映射f :(x ,y )→(x +2y ,2x -y ),在映射f 下(4,3)的原象为( ) A. (2,1)B. (4,3)C. (3,4)D. (10,5)6、“α=π6+2k π(k ∈Z )”是“cos2α=12”的( )A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7、已知函数()x x x f ωωcos sin +=,如果存在实数1x ,且对任意实数x ,都有()()()201311+≤≤x f x f x f 成立,则正数ω的最小值为()A .2013πB .20131 C .40261 D .4026π8、不等式2313x x a a +--≤-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1,2]B.(,2][5,)-∞-+∞C.(,1][4,)-∞-+∞D.(,1][2,)-∞+∞9、在ABC ∆中,已知C BA sin 2tan =+,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1tan tan =BA②2sin sin 1≤+<B A ③1cos sin 22=+B A ④C B A 222sin cos cos =+ 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10、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D ,若满足:①()x f 在D 内是单调函数;②存在[]D b a ⊆,使得()x f 在[]b a ,的值域为⎥⎦⎤⎢⎣⎡2,2b a ,则称函数()x f 为成功函数,若函数()()t c x f xc +=log ,()1,0≠>c c 是成功函数,则t 的取值范围是()A .()+∞,0B .⎪⎭⎫ ⎝⎛∞-41,C .⎪⎭⎫ ⎝⎛41,0D .⎪⎭⎫⎝⎛+∞,41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11、sin 600︒=_____________ 12、函数12--=x xy 的定义域是 13、若3cos()63πα-=,则25cos()sin ()66ππαα+--=_____________14、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x f ,当()+∞∈,0x 时,()x f 为减函数,且()02=f ,则不等式()()01>-x f x 的解集为 ;15、设a 为实数,则函数()()a x a x x x f -⋅-+=22的最小值是三、 解答题 ( 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

解答过程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并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16、(本小题13分)(1)求值:3log 130312250lg 2lg 125)32(64+++++--(2)化简:()()ααπαπ-⎪⎭⎫⎝⎛-++sin 2cos sin 317.(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34lg (2-+-=x x y 的定义域为M ,求函数424)(3+-=+x x x f (M x ∈)的值域;18、(本小题13分)已知02παβπ<<<<,3sin 5α=,4sin 5β=. ⑴求sin()αβ-的值; ⑵求tan(2)αβ-的值.19、(本小题12分) 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是()+∞,0,且)()()(y f x f xy f +=.当x >1时,0)(>x f .(I)求)1(f 的值;(II)判断并证明)(x f 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 (III)若1)31(-=f ,求满足不等式2)21()(≥--x f x f 的x 的取值范围.20、(本小题12分)函数()()sin 0,||2f x x πωϕωϕ⎛⎫=+><⎪⎝⎭在它的某一个周期内的单调减区间是511,1212ππ⎡⎤⎢⎥⎣⎦. (1)求()f x 的解析式;(2)将()y f x =的图象先向右平移6π个单位,再将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记为()g x ,求函数()g x 在3,88ππ⎡⎤⎢⎥⎣⎦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1、(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15)1(2)(22+++-=x k k x x f ,k x k x g -=2)(,其中R k ∈。

(1)设)()()(x g x f x p +=,若0)(=x p 在)4,1(上有解,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设函数⎩⎨⎧<≥=0)(0)()(x x f x x g x q 是否存在实数k ,对任意给定的非零实数1x ,存在唯一的非零实数2x ()12x x ≠,使得()12)(x q x q =?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重庆市巴蜀中学高2015级高一上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参考解答一、 选择题:BACDA BACDC10、解:无论10<<c 还是1>c ,()()t c x f x c +=log 都是R 上的增函数,故应有()()⎪⎪⎩⎪⎪⎨⎧==22b b f a a f ,则问题可转化为求()2x x f =即()2log xt c x c =+即2x xc t c =+在R 上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的问题,令m c x =2()0>m ,则2xxc t c =+可化为2m m t -=,问题进一步转换为求函数t y =与2m m y -=的图像有两个交点的问题,结合图像可得⎪⎭⎫⎝⎛∈41,0t二、 填空题:()2311-()()(]2,11,12 ∞-∈x 、 ()33213+-、 ()()()212,0-14,、()()()()⎪⎩⎪⎨⎧<≥-=0,320,21522mina a a a x f 、 解:当a x ≥时,()2223a ax x x f +-=,()()⎪⎩⎪⎨⎧<≥=⎪⎩⎪⎨⎧<⎪⎭⎫ ⎝⎛≥=0,320,20,30,22mina a a a a a f a a f x f当0≤a 时,()22a ax x x f -+=,()()()⎪⎩⎪⎨⎧<≥-=⎩⎨⎧<≥-=0,20,20,0,22mina a a a a a f a a f x f综上所述:()⎪⎩⎪⎨⎧<≥-=0,320,222mina a a a x f三、 解答题 16、(本小题满分13分) 解:(1)原式=()()3log 313313222)502lg(514⨯+⨯++-322514⨯+++-= 16=(2)原式2sin sin sin 3=-+-=ααα17、解:由3103403422<<⇒<+-⇒>-+-x x x x x 即{}31<<=x x M 又428)2()(2+⨯-=xx x f 令xt 2=,()3,1∈x )8,2(∈∴t)8,2(48)()(2∈+-==t t t t g x f则)8,2(12)4(48)(22∈--=+-=t t t t t g12)4()(m in -==∴g x f ,又4)8(=g故函数)(x f 的值域为[)4,12- 18、解:⑴由02πα<<,3sin 5α=,得4cos 5α=,由2πβπ<<,4sin 5β=,得3cos 5β=-, 故sin()sin cos cos sin 1αβαβαβ-=-=-;⑵由⑴得3tan 4α=,4tan 3β=-,故22tan 24tan 21tan 7ααα==-, tan 2tan 4tan(2)1tan 2tan 3αβαβαβ--==-+.19、解:(1)()()()f xy f x f y =+设1x y ==,则(11)(1)(1)2(1)f f f f +=+=.(1)0f ∴=.(II )设()12,0,x x ∈+∞且12x x <,则211x x >. 由已知当x >1时,()f x >0,所以221111()()()f x f x f x x =+ >0. 211()()f x f x ∴>-.又设1y x =,则11()()()(1)f x f x f f x x =+= =0, 1()()f x f x∴=-.21()()f x f x ∴>.因此函数()f x 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III )由上1()()f x f x =-得:1()(2)2f f x x -=-- ()1()()()(2)[2]22f x f f x f x f x x x ∴-=+-=--… 又11(3)(3)()33f f f ⨯=+,(3)1f ∴=(33)(3)(3)(9)f f f f ⨯=+=,(9)2f ∴=.则有()[2]2(9)f x x f -=≥ 又因为函数f (x )在(0,+∞)上是增函数∴0102(2)9x x x x >⎧⎪⎪>⎨-⎪-⎪⎩≥,解得110x +≥.20、解:(1)由条件,115212122T πππ=-=, ∴2,ππω= ∴2ω= 又5sin(2)1,12πϕ⨯+=∴3πϕ=- ∴()f x 的解析式为()sin(2)3f x x π=-(2)将()y f x =的图象先向右平移6π个单位,得2s i n (2)3x π-, 再将图象上所 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得 2()sin(4)3g x x π=-而325[,],488636x x πππππ∈∴-≤-≤∴函数()g x 在3[,]88ππ上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2-21.(本小题满分12分)解:k x k x k x k x k k x x p -++-=-++++-=15)1(215)1(2)(2222 由题意知方程015)1(22=-++-k x k x 在()4,1有实数根, 即k x x x )1(1522+=+-在()4,1有实数根, ┈┈┈┈1分()4,1∈x ,)5,2(1∈+∴x ,则 ┈┈┈┈2分5])1(9)1[(2)1(18)1(5)1(2)1(15222-+++=+++-+=++-=x x x x x x x x k ┈┈┈┈4分令)5,2(1∈+=x t ,则)5,2(9∈+=t tt y 由重要函数单调性知⎪⎭⎫⎢⎣⎡∈534,6y ,则⎪⎭⎫⎢⎣⎡∈543,7k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543,7┈┈┈┈6分(2)⎪⎩⎪⎨⎧<+++-≥-=)0(15)1(2)0()(222x x k k x x kx k x q 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k 值,依题意知0=k 不合题意,所以0≠k 当0≥x 时,k x k x q -=2)(,则),[)(∞+-∈k x q ┈┈┈┈7分 当0<x 时,15)1(2)(22+++-=x k k x x q ,则),15()(∞+∈x q 记),[∞+-=k A ,),15(∞+=B ┈┈┈┈8分①当01>x 时,)(x q 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要使)()(12x q x q =成立,只能02<x 且B A ⊆,因此有1515-≤⇒≥-k k ┈┈┈┈9分②当01<x 时,)(x q 在)0,(-∞上单调递减,所以要使)()(12x q x q =成立,只能02>x 且A B ⊆,因此有1515-≥⇒≤-k k ┈┈┈┈10分综合①②可得15-=k ┈┈┈┈11分又当15-=k 时B A =,则对于所有的01<x ,A B x q =∈)(1,即存在02>x 使得)()(12x q x q =成立,又)(x q 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2x 的值是唯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