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管理重要篇----用地管理(上篇)
土地管理法规范土地使用和管理
土地管理法规范土地使用和管理土地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领域,它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土地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制定一系列法规来管理土地的使用,以避免滥用和浪费。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内外的土地管理法规,并分析其对土地使用和管理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土地管理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中国国内最重要的土地管理法规之一。
该法规于1986年颁布,旨在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和保护。
它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的归属,明确了土地的经营和利用方式,以及土地征收和补偿的条件和程序。
此外,该法规还规定了土地的保护和恢复措施,以防止土地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另一个国际上被广泛采用的土地管理法规是《联合国食品及农业组织(FAO)土地利用和管理指南》。
这个指南于2012年出版,旨在帮助各国制定和实施适应自身国情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土地管理政策和规划。
该指南提出了土地管理的原则、目标和方法,以及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程序。
它强调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上述法规外,不同地区和国家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土地管理法规。
例如,美国的《土地管理法》规定了联邦政府对公共土地和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土地使用许可、土地出租和水资源的管理等。
这些法规在保护环境、推动农业发展和维护公共利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土地管理法规的实施对土地使用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规范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为土地交易和投资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时,它还规定了土地的使用条件和程序,防止了土地的滥用和浪费。
此外,土地管理法规还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避免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它还促进了农业和农村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然而,土地管理法规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国土地主要管理制度
我国土地主要管理制度土地是国家的重要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是我国国土状况、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反映,它是国家国土管理工作的总体制度和政策。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管理制度、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制度等内容。
这些制度既是我国国土管理工作的基本法规和政策,又是我国土地发展的保障和促进的有力支持。
土地所有权管理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制度之一。
它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和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我国土地所有权管理制度是基于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基础之上,建立的统一的土地所有权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宪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土地是国家所有的土地,国家保有所有土地所有权。
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我国国土利用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主要形式。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中国的国情,针对农村土地问题而制定的,保护农民利益的土地经营制度。
根据我国《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农村土地的承包期限为三十年。
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和促进的重要手段。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出让合同》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制度是我国土地出让的主要方式。
土地出让的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市场化出让和经营性使用。
以上三个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它们共同构成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总体框架和政策基础。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在土地保护、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土地所有权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它建立了国有土地所有权制度,保障了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维护了土地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保护了土地资源的公共利益。
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是我国土地问题的基本解决制度,通过建立土地承包制度,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土地的良种良法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行政管理中的国土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
行政管理中的国土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在现代社会,国土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是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土地利用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国土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国土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国土资源管理可以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国土资源管理也涉及到土地的规划、分配和监管等方面,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土地利用在实践中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城市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土地资源供应难以满足需求,导致土地价格飞涨。
其次,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大量土地被闲置、荒废或者滥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此外,土地利用权的不公平分配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滥用职权,将土地资源分配给特定的利益集团,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社会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土地用途和功能,合理安排土地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同时,要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管,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政策,打击违法用地行为。
其次,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通过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生态修复工作,保护好每一块土地资源。
此外,还可以通过推行土地承包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最后,要加强土地利用权的公平分配。
建立公正透明的土地利用权分配机制,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确保土地利用权的公平分配。
总之,国土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是行政管理中的重要议题。
合理的国土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一、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对土地实行全民所有制。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在此基础上,我国实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即国家将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给使用者,使用者在规定的期限内享有土地使用权。
二、土地规划与管理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我国实行严格的土地规划制度。
国家制定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全国规划制定本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
我国还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不同用途的土地实行分类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耕地保护制度为了保护耕地资源,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国家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禁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
同时,我国还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即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一定比例补充同等质量的耕地。
四、土地征收与补偿在国家和地方重点建设项目中,政府有权依法征收土地。
征收土地时,政府应当给予被征地农民合理的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
政府还应当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住房等方面的保障。
五、土地市场管理为了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我国实行土地出让金制度。
国家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使用者时,使用者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支付土地出让金。
我国还实行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允许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转让。
六、土地执法与监督为了维护土地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我国设立了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土地管理的执法和监督工作。
对于违反土地管理制度的行为,土地管理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用地管理制度范本
用地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土地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保护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土地管理范围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变更、土地开发、土地整治等方面。
第三条土地管理制度遵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突出环境保护、国土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地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本制度。
第二章土地利用管理第五条土地利用按照国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中期规划执行。
第六条土地利用的变更需经过审批程序,严格按照法规和政策执行。
第七条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的单位,应按照法规和政策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八条土地利用应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合理布局和利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
第九条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占用土地。
第十条土地资源的整合和集约利用应当优先考虑,鼓励多种用途的土地资源共享。
第十一条对于违规占用土地资源的单位,应当依法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土地利用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第三章土地变更管理第十三条土地变更包括土地用途、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内容。
第十四条土地变更申请需经过审批程序,按照规定的流程办理。
第十五条土地所有权的变更应当在土地管理机构备案,并公示。
第十六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更需经过相关方面协商,经过审批程序办理。
第十七条土地变更需要支付相关的费用,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
第十八条对于违规变更土地资源的单位,需要依法进行处罚。
第十九条土地变更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土地资源变更情况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第四章土地开发管理第二十条土地开发需经过审批程序,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办理。
第二十一条土地开发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划和法规,保护环境资源。
第二十二条对于土地开发项目的单位,应当按照项目规划和相关要求开展开发活动。
第二十三条土地开发过程中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十四条土地开发的单位应当及时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十五条对于违规开发土地资源的单位,需要依法进行处罚。
国土所 日常管理制度
国土所日常管理制度一、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国土资源是国家的重要生产资料,是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基础。
国土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1. 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应当在保障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公平公正:国土资源的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3. 防止浪费:国土资源的管理应当防止浪费,加强节约资源的意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4. 生态保护:国土资源的管理应当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控制环境污染。
5. 社会效益优先:国土资源的管理应当注重社会效益,促进资源的公平分配,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国土资源管理的日常管理制度国土资源管理的日常管理制度包括国土资源审批、监管、保护等多个环节,下面分别介绍:1. 国土资源审批制度国土资源审批制度是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土地出让、地质勘查、矿产开发等审批工作。
审批制度应当依法规定,严格执行,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稳定。
2. 国土资源监管制度国土资源监管制度是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资源管理、监测、评估、监督等工作。
监管制度应当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工作。
3. 国土资源保护制度国土资源保护制度是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基础环节,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等工作。
保护制度应当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好每一寸国土资源,确保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国土资源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国土资源局应当积极研究和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1. 创新管理理念:国土资源局应当树立新型管理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国土整治管理制度汇编范文
国土整治管理制度汇编范文国土整治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土整治管理工作,保护国家土地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科学规划、依法管理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国土整治管理是指对国土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水平,依法维护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条国土整治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富有生机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住房和基本生活需求,保护生态安全和文化遗产。
第二章国土整治规划第四条国土整治规划是制定和实施国土整治的纲领性文件,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国土规划等。
第五条制定国土整治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保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注重生态保护,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六条国土整治规划的内容包括: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总体布局、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乡规划、土地综合整治等。
第七条国土整治规划的编制程序:明确编制机构和责任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经过评议、评审,最终确定。
第三章国土整治实施第八条国土整治实施是指按照国土整治规划,对国土资源进行利用、保护、整治的具体行动。
第九条国土整治实施应当遵循依法依规、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国土空间的统筹利用和环境保护。
第十条国土整治实施的主要任务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的保护和修复,非法占用国土资源的整治,土地污染的治理等。
第四章国土整治监管第十一条国土整治监管是指对国土整治实施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保障国土整治政策的落地实施。
第十二条国土整治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国土整治实施计划的审核,对规划的落地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十三条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国土整治监管部门有权依法采取措施进行制止,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四条国土整治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国土整治实施效果的评估和考核,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对于违反国土整治规划,占用国土资源的,依法责令改正,限期办理手续,如不改正,予以处罚。
土地管理国家管理制度
土地管理国家管理制度土地是国家的重要资源,是国家的重要生产要素,也是国家的重要财富。
土地的管理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土地管理国家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有助于保护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管理的重要性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支撑农业、林业、渔业等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土地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土地的管理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国土安全。
因此,建立合理的土地管理国家管理制度对于促进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世界各国土地管理国家管理制度概况世界各国土地管理国家管理制度各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视。
一般而言,各国的土地管理国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所有权制度。
包括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所有权分配和管理,确保土地的所有权合法、合理和稳定。
(二)土地管理制度。
包括土地使用、规划、整理、开发和保护等管理制度,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土地监管制度。
包括对土地使用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执法,确保土地资源的合法使用和保护。
(四)土地政策和法律制度。
包括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五)土地信息管理制度。
包括土地资源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管理,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世界各国的土地管理国家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差异,但都体现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视。
此外,世界各国还通过国际合作,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土地资源环境问题。
三、我国土地管理国家管理制度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土地管理国家管理制度对于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土地管理国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所有权制度。
国土整治管理制度内容范文
国土整治管理制度内容范文国土整治管理制度一、概述国土整治是指对国家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活动。
国土整治管理制度是为了推动国土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涉及到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土地划拨、土地征收和补偿等方面。
二、土地规划管理制度土地规划是国土整治的基础,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利用的规划工作。
土地规划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规划编制制度: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程序和管理要求。
土地规划应综合考虑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需求、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2. 土地规划审批制度:规定土地规划的审批程序和条件。
土地规划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后方可实施。
同时,规定了土地规划的修改、变更和撤销的程序和要求。
3. 土地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包括对土地规划的落实、监督和管理的制度。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土地规划实施的检查和监督,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并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三、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土地利用是国土整治的核心内容,是指在土地规划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妥善利用和开发。
土地利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规定土地的各项用途,并根据土地规划和土地利用需求,对各类用途进行用地指标划定和管理。
同时,规定了土地用途的变更和调整的程序和要求。
2. 土地利用权划拨制度:规定土地利用权的划拨和转让的程序和要求。
土地利用权划拨应依法进行,确保划拨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并按照约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期限进行使用。
3. 土地利用监管制度:规定对土地利用的监管和管理要求。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土地利用的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占地、非法侵占和乱占滥用土地的行为,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四、土地征收与补偿管理制度土地征收是指政府按照程序和一定的条件,对土地进行收回和使用的行为。
国土部门的土地规划与管理
国土部门的土地规划与管理国土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战略资源,国土部门承担着土地规划与管理的重要职责。
土地规划与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城乡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本文将从土地规划的重要性、土地规划的目标、土地管理的职责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土地规划的重要性土地规划是国土空间利用的指导性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首先,土地规划对于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可以合理布局城市和乡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其次,土地规划对于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在规划中应根据资源类型和特点进行科学的区域划分,合理布局各类产业和交通设施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最后,土地规划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合理的土地规划可以实现土地的生态恢复、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规划的目标土地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特点,合理划分用于城市建设、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等不同功能的土地,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推进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再次,要实施生态优先的土地利用原则。
在土地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需求,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加强土地规划的统筹和协调。
国土部门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协同工作,实现土地规划与其他领域规划的一体化,促进国土资源的综合利用。
三、土地管理的职责土地管理是土地规划的重要环节,涉及土地供给、用途管制、执法监督等多个方面。
首先,土地管理部门要负责土地供给的调节。
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土地规划要求,合理供应必要的土地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其次,土地管理部门要对土地用途进行管制。
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许可等手段,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防止乱占乱用土地资源。
国土部门的土地规划与管理
国土部门的土地规划与管理土地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对于保障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土地规划与管理成为国土部门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从土地规划的目的和作用、土地规划的内容和要素、土地管理的原则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地规划的目的和作用土地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土地利用格局和空间布局,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土地规划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
土地规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土地规划,可以合理划定各类土地用途区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
(二)促进经济发展。
土地规划可以合理规划各类产业用地和经济发展区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提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保护环境生态。
土地规划可以合理规划保护区、生态用地等,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水平。
(四)调整和引导人口流动。
土地规划可以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调整和引导人口流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土地规划的内容和要素土地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功能区划和详细规划。
土地规划的要素涵盖土地资源、环境和生态、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确定土地利用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指导方针,确定土地利用总体格局和总体用地要求。
(二)空间布局规划。
空间布局规划是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定不同地域的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方式,划定各类用地区域。
(三)功能区划。
功能区划是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将土地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生态保护区、产业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区等。
(四)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对具体地域进行细化规划,确定具体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用地要求。
三、土地管理的原则和措施土地管理是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进行管理和监管。
供用地的管理制度
供用地的管理制度一、用地管理制度的背景我国土地资源十分宝贵,但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我国不断完善用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征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用地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用地管理制度的内容1.土地规划管理土地规划是用地管理制度的基础,它包括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等内容。
土地规划要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的布局和发展方向,细化土地用途和功能区划,为土地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
2.土地征收管理土地征收管理是用地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土地征收的程序和方式、征收的对象和范围、征收的补偿标准和方式等内容。
土地征收要遵循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土地征收的顺利进行。
3.土地出让管理土地出让是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式,它包括土地出让的方式、价格、合同和管理等内容。
土地出让要遵循市场化原则,通过招标、竞拍或协商等方式确定土地出让的价格和合同,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4.土地开发管理土地开发是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土地开发的规划、环评、设计、施工和监管等内容。
土地开发要遵循生态优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土地监管管理土地监管是用地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土地使用监管、执法监管和监督管理等内容。
土地监管要加强对土地使用单位和个人的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
三、用地管理制度的实施1.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力量的建设,提高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加强土地征收的规范化和透明化,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加强土地出让的市场化和公开化,保障土地出让的公平和公正。
4.加强土地开发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加强土地监管的执法力量和监督机制,确保用地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土地管理_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活动。
第三条土地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严格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节约集约用地,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工作,接受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土地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土地调查与规划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土地资源现状和土地利用情况。
第七条土地调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权属;(三)土地质量;(四)土地权属登记;(五)土地用途;(六)其他与土地管理相关的信息。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土地政策,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九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土地利用目标;(二)土地利用布局;(三)土地利用结构;(四)土地利用政策;(五)土地利用计划;(六)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第十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总体战略;(二)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三)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四)符合土地权属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土地征收与补偿第十一条因公共利益需要征收土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征收手续。
第十二条征收土地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征收;(二)合理补偿;(三)公开透明;(四)保护耕地。
第十三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被征收人合理的补偿。
补偿标准应当根据土地用途、地类、地理位置、市场行情等因素确定。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用途管制与规划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用途管制与规划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在现代社会中,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土地用途管制与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土地用途管制的概念与作用、土地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土地用途管制与规划的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地用途管制的概念与作用土地用途管制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通过对土地的合理划分和管理,确保不同土地用途与功能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以达到社会、经济和环保目标的一系列行为。
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土地用途管制通过将重要生态功能区划定为保护区或限制开发区,有效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例如,湿地保护区的划设有效减缓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 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可以保护耕地和农田面积,避免城市蔓延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通过明确建设边界和用地比例,减少空间碎片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用途管制与规划将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协调。
例如,将工业用地与生态用地相分离,防止污染源的扩散,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二、土地规划的重要性土地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协调发展。
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土地规划的重要性:1. 指导土地用途和功能:土地规划在整个土地管理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明确土地用途和功能,规范土地的开发与利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确保土地的多功能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维护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利益。
2. 统筹城乡发展:土地规划可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均衡发展。
通过明确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的范围和布局,实现城市与农村的有机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土地利用管理规范
土地利用管理规范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如何合理、高效、可持续地利用土地,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
土地利用管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土地利用管理规范首先要明确土地的分类和用途。
根据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土地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
农用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建设用地用于各类建设项目,如城市住宅、工业厂房、商业设施等;未利用地则是指目前尚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
明确土地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规划,合理安排土地的使用。
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需要有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这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增长趋势、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制定出长期和短期的土地利用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的土地用途和开发强度。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划定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功能区域,避免无序开发和土地浪费。
同时,对于农村地区,要根据农业发展的需求,规划好农田保护区和农村建设用地,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农村的发展。
土地的征收和出让也是土地利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征收土地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公共利益的原则,并给予被征收者合理的补偿。
出让土地则要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确保土地资源能够配置到最需要、最能发挥效益的使用者手中。
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审查土地使用者的资质和开发计划,防止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
土地利用管理规范还应注重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因此,我们要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鼓励建设多层厂房、高层建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同时,对于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盘活和再利用,例如通过土地置换、收购储备等方式,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在土地利用管理中同样不容忽视。
土地的开发利用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严格保护耕地、湿地、森林等生态用地。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具体规则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具体规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指国家对土地利用进行规范和管理,保障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土空间整体布局的一种制度安排。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具体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用地管制范围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范围包括城乡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生态保护用地、矿产资源利用用地、交通运输设施用地等各种用地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用地,制定相应的管制规则,保障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政策包括用地分区、用地控制、用地利用总量控制等方面。
通过规划划定各种用地的分区范围,确定各类用地的利用规模和强度,控制和引导用地利用行为,实现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和利用。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程序包括用地规划、用地审批、用地监测等环节。
在用地利用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程序和法律法规,保障用地开发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维护国土空间的整体秩序。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监督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两个方面。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用地开发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违规行为;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用地管制的监督工作,促进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国家对土地利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具体规则涵盖了用地管制范围、用地管制政策、用地管制标准、用地管制程序和用地管制监督等方面。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规则,才能有效保障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示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国家对土地利用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手段,旨在合理规划和布局国土空间资源,保障国土空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为了实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有效实施,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规则和政策。
以下是关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具体规则:一、国土空间用途划分国土空间用途划分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
各级政府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用途区域,包括建设用地、农用地、生态保护用地等。
国土整治管理制度范文
国土整治管理制度范文国土整治管理制度范文一、国土整治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国土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城市扩张、土地沙化、乱建乱占、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对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为了加强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我国国土整治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国土整治是指通过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统筹协调国土资源,改善国土空间结构和环境质量,提升国土资源的整体承载能力和综合效益的行为。
国土整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态资源,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国土整治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法治原则:国土整治管理制度应当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依法行政,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宣传和培训,加强执法监督,打击违法行为,保障各项制度的得以有效实施。
2.科学规划原则:国土整治管理制度应当基于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国土空间布局,确保土地资源的有序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统筹协调原则:国土整治管理制度应当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不同行政区划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国土整治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协同发展。
4.依法用地原则:国土整治管理制度应当坚持依法用地,加强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的监管,严守土地利用总量控制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原则,防止乱占乱用土地资源。
5.环保原则:国土整治管理制度应当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土壤、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的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国土整治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国土空间规划制度:国土整治管理制度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制度,包括国土整治总体规划、区域国土规划和专项国土规划等,以明确国土利用方向和空间布局,促进各项国土整治工作的有序进行。
2.土地利用与管制制度:国土整治管理制度应当建立土地利用与管制制度,包括土地供应与管理制度、农地保护与利用制度、土地整合与流转制度等,以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土地使用管理制度
土地使用管理制度一、土地使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护土地资源: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现象,是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
2. 促进经济发展:土地是生产要素之一,其利用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建立健全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经济发展。
3. 维护社会稳定:土地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
建立公平公正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
4. 保护环境生态:土地利用直接影响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二、土地使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土地登记管理:国家建立土地登记管理制度,对土地进行登记和备案,明确土地的权属和使用情况,保障土地的合法权益。
2. 土地利用规划:国家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土地的合理利用方式和发展方向,指导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3. 土地使用审批制度:国家建立土地使用审批制度,对土地利用项目进行审批,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4. 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国家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将农村土地划分为经营性和集体所有性土地,实行统一承包经营管理。
5.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国家建立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对因国家建设项目需要征收土地的农民进行合理补偿和安置。
6. 土地准入管理制度:国家建立土地准入管理制度,对土地利用项目进行准入审查,防止恶性开发,保护土地资源。
7. 土地资源税费制度:国家实行土地资源税费制度,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和开发征收相应的税费,调节土地利用的结构和规模。
8. 土地保护制度:国家建立土地保护制度,对重要农田和生态功能区实行重点保护,限制非农业用地的占用。
9. 土地监测评价制度:国家建立土地监测评价制度,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利用问题。
10. 土地承租合同制度:国家实行土地承租合同制度,将出租土地的权利和义务写入合同,明确租赁方和承租方的权利和责任。
制定用地管理制度
制定用地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用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用地规划1.用地规划的编制依据:依据国家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乡村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各类用地的位置、规模、用途和工程条件。
2.用地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农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国土保护、自然保护区等各类用地规划。
3.用地规划的审批和备案:用地规划由县级以上土地主管部门审批,经上级部门备案。
用地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备案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土地使用权出让1.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程序:土地使用权出让应经过用地规划审批,确定用地性质和出让条件,并经过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确定出让对象,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2.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条件: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具有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同时需对土地使用权出让用途、使用年限、出让价款等进行严格约束。
3.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订立: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土地使用权的期限、用途、出让金的支付方式和期限、违约责任等。
四、土地征收和补偿1.土地征收的程序:土地征收应经过用地规划审批,按照程序确定征收范围和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实行公开征询、听证等程序,合法征收土地。
2.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征收土地的农村居民的土地征收补偿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合理确定土地征收补偿费用的标准和支付方式,确保征收对象的合法权益。
3.土地征收的用途:征收的土地应按照用地规划确定的用途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未经合法审批和备案的,不得违法使用。
五、土地利用管理1.土地的保护和利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减少耕地,加强土地的保护和管理。
2.土地利用的限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增加,坚决遏制非法违建和违规占地行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一、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管理法》的重要核心是耕地保护。
通过土地用途管制、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落实世界上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
《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第二款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指的是由土地主管部门经过调查研究,用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规律来规划土地的用途;把区域内的土地划分为各种使用区(大类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再把使用区的土地逐一编定为各种用途的土地,并把这种划分确定在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中,要求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确定的用途和条件使用土地的一种制度。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用地转用审批、征地审批和土地登记环节落实。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起点,对土地用途的划分、使用条件的规定等都体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四款规定:“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2)农用地转用审批。
即对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批程序。
这是土地用途管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3)征地审批。
这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又一个重要环节,与农用地转用审批有一定的联系,但范围要大于而且层次又要低于农用地审批。
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必须先办理农用地审批手续再进行征地审批。
(4)土地登记。
土地登记是土地权属管理的手段,也是土地用途管制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完成征地审批,农用地转用审批,取得批准文件后,必须进行土地登记,才能取得土地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
其权利才依法得到保护。
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采取一系列行政、经济、法律的措施,保证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逐步提高耕地的质量的过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xx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补偿费 征地管理费
计费标准
10元/㎡(镇区)或30元/㎡(园区) 征地补偿总额的2.1%
备注
08年后的批次已缴
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
耕地占用税 耕地开垦费
64元/㎡*整个地块面积
50元/㎡*农用地面积 20元/㎡*耕地面积
08年后的批次已缴
08年后的批次已缴 08年后的批次已缴
(以市国土局计财科出具的缴费单为准)
哪些用地必须通过招拍挂的方式推出市场?
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三类: 1、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 2、工业用地;
3、同一宗地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
招标、拍卖、挂牌的比较
比较项
底价是否公开 报价方式 报价次数
竞买(投)人数 公告发布时间
招标
不公开
填写投标书 一次报价机会 大于或等于2人
收费金额
底价25%取整 土地成交价格 3% 0.05%
按成交价分段算
备注
摘牌后按成交价补足地价款 地块成交后1个月内付清 按成交价的3%计算 按成交价的0.05%计算,贴花5元/枚 交易双方各付一半,总额最高不超过19.7万元/宗
宗地图测绘0.4元/㎡,界址点648元/桩 工业用地1000㎡以下按100元/宗征收,1000㎡以上每超 过500㎡加收40元,最高不超过4万元。 20元/证 针对2008年以前报批的,需要竞得者缴纳 针对2008年以前报批的,需要竞得者缴纳
中心区
西区
北部、东部 《全国工业用地出 让最低价标准》 国家标准 (一类用地) 园区标准根据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引进项目优惠暂行办法》
南部 (二类用地)
地价优惠
500元/平方米
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纳税500强企业、中央 企业等,一类和二类用地出让底价不低于500元/㎡。
550-700元/平方米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民营科技企业、市上市后备企 业、获“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 投资项目、国家级研发项目等。
招拍挂出让税费一览表
款项名称
竞买保证金 土地款 契税 印花税 交易服务费
测量费 土地登记费 土地证书费 耕地占用税 征地管理费 20元/证 5元/㎡ 征地补偿总额 的2.1%
供水供热、 污水处理厂
学校、体育馆、 文体中心
协议出让、划拨的流程:
签订《项目投资协议》
准备预审的前置材料 (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批准书)
办理预审
准备出让前置材料
(主要包括:市府同意项目建设的文件、立项、 规划许可证、环评)
办理供地手续
签合同、缴款、出批文、办证
划拨供地主要涉及的税费:
符合《划拨用地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9号)的用地可 以采用划拨方式供地。
政府大楼
军营
主要有以下几类项目: 1、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2、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3、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可以划拨的用地。
如何选择?
拍卖现场
挂牌成交
地块流拍
土地挂牌出让的流程
前期材料准备
约1个月
上会
(以拿到规划批准书起计)
约35个自然日 公告及成交 一个月 缴款 约25个工作日 办证
(公告期20个自然日+挂牌 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工业和科研用地一般为1个月, 经营性用地一般为3个月至半年)
园区的土地出让底价
分工
划拨
招拍 挂
协议 出让
土地 变更
临时 用地
二级 市场 (转让)
招拍挂
招拍挂顾名思义就是招标、拍卖、挂牌,我们园区
的土地一般选择挂牌的方式出让。
2011年8月前土地挂牌是在市土地交易中心现场摘牌的;
2011年8月开始土地挂牌已经改为网上交易,在挂牌截
止时由最高挂牌价格的出价者竞得。
招拍挂出让的范围
符合 两规
提纲
土地供应
一级市场、二级市场
土地使用
临时用地、土地变更 沟通协调
一级市场供地
主要的供地方式: 招拍挂(招标、拍卖、挂牌)、协议出让、划拨
二级市场供地(转让)
主要的供地方式: 鉴证交易、二级市场招拍挂(招标、拍卖、挂牌)
三者的区别:
权人 不指定, 需公开竞 买 年限 根据不同的用 途有不同的使 用年限 费用 有偿(需缴纳土 地出让金) 权限 有处分权。即有 资产的处置权, 包括转让、抵押 等。 有处分权。即有 资产的处置权, 包括转让、抵押 等。
协议出让
可协议出让的地块需满足条件:
如民办学校、 科研用地
1、必须招拍挂出让的范围外; 2、公告后只有一个意向用地者。
划拨用地补办出让手续
协议出让的地价
协议出让的地价根据项目投资协议来确定, 最低价不得低于东莞市土地的最低出让价格标准: 即384元/㎡。
划拨
哪些项目能采用划拨的方式供地?
拍卖
不公开
现场举牌 可多次报价 大于或等于3人
挂牌
公开
网上报价 可多次报价 大于或等于1人
公告期不少于20日, 公告期不少于20日 公告期不少于20日 公告后进入10个工 作日的挂牌时间 有附带工程要求的 园区的商业用地和 项目用地一般选择 居住用地可选择拍 招标方式供地 卖方式供地 园区的工业用地和 研发用地一般选择 挂牌方式供地
招拍挂
协议出让
指定
根据协议内约 定的使用年限
有偿(需缴纳土 地出让金)
划拨
指定
没有具体的使 用年限
无偿(不需缴纳 只能按项目类型 土地出让金,只 使用,不能转让、 需缴纳税费,甚 抵押。 至税费减免。)
土地的使用年限
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居住用地70年; 工业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 仓储用地50年; 市场上70年 产权的商铺 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是真的吗?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今日到此为止, 欲知后事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
“生地、熟地”主要着眼于建设的角度:
生地:未进行或部分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开发和土地平整,未形成建设用地条件的土地; 熟地:已完成土地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建设用地条件可以直接用于建设的土地;
小结
招拍挂的范围和各方式的比较; 挂牌出让的流程及时间节点; 挂牌出让的相关税费;
土地交付条件
园区的土地交付条件
园区的土地交付条件:已完善土地征收手续,地块周围基础设施达到三通,并 按土地现状出让。
三通:通水、通电、通路;
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排水; 七通:通给水、通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燃气、通热力; 一平:平整土地; “毛地、净地”主要着眼于出让的角度: 毛地:未完成宗地内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土地; 净地:已完成宗地内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土地,场地内达到开工条件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