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

合集下载

经济学派别知识 新古典综合学派

经济学派别知识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新古典综合学派概述二战后,在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经济学家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学。

一系列在凯恩斯基本理论基础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综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宏观经济学”。

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则被冠以”微观经济学”的名称。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所谓的“凯恩斯革命”之后起初最有影响力的凯恩斯学派,又先后自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Post-Keynesian Mainstream)”和“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

反映这个学派理论观点的代表著作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在经济政策上,主张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减少失业、消除危机。

在经济制度方面,主张混合经济论,即公私机构共同对经济施行控制新古典综合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有:萨缪尔森,莫迪里安尼,托宾和索洛,这几个人都先后获得过诺贝尔奖。

而且他们都是属于涉猎广泛的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的研究领域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等等。

而且他是把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引入经济学分析的重要成员。

也是最早进行动态分析的经济学家之一。

而且他对于资本论的理解也是令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叹为观止的。

据说,对于马克思的价值论理解最深刻的就是萨缪尔森,他完成了所谓的价值转型问题。

只不过他是认为价格转化为价值。

他的弟子当中最出名的三个人应该就是斯蒂格里茨,默顿和迪克西特三人了。

莫迪里安尼(意大利后裔)不仅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而且也是MM定理的创始人之一。

MM定理至今为止仍然是新古典金融学的三大支柱之一。

莫迪里安尼认为,公司的经营目标不应该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公司价值最大化。

而托宾的两基金分离原理也是CAPM理论的雏形,而且托宾也拓展了货币需求理论。

索洛是AK增长理论的开创者。

后来人又在AK理论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内生增长理论,以解释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

萨缪尔森经济学

萨缪尔森经济学

《经济学》读书笔记——萨缪尔森,人民邮电出版社,04年版统计学院12级统计二班李艳斌201202010245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萨缪尔森是当代新古典经综合派领袖人物,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

我正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

当初拿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时,心里没有底,手捧着这样一本凝聚着大师无数心血与人类智慧结晶的厚重的书,我想,一定是内容错综复杂而让我这个初出茅庐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学生绞尽脑汁才能看懂其冰山一角的书,担心自己无法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这本巨著而对心中的偶像有所不恭。

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是以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比我的课本更简单,越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

此书的一大特点是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根据世界范围内的形势发展以及随着人类科技不断进步而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持续着天翻地覆的改变,把各种涉及到经济学的新元素都加入到最新版《经济学》里,使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就可将当今社会上影响人类生活包括经济现象、环境变化、世界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学基础识知相结合进行初步的了解。

这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

第一编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知识。

第二编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三编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以上两篇也是我们在任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本中都能看到的主题。

第四篇从微观的角度主要讨论了下国际贸易、政府以及环境,第五篇至第七篇全面讲述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萨缪尔森

萨缪尔森
萨缪尔森的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他对经济学的三大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都有独到的见解;他把凯恩斯主义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形成“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理论体系;他还一直热衷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为数理经济学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此外,他还通过对乘数和加速数联合作用的分析,把两者巧妙地合而为一,揭示出了乘数与加速数的内在联系;在关于经济增长论的论述、关于“社会福利函数”的论述和对比较成本说中的“赫克雪尔——俄林原理”的补充等的方面,都为经济理论贡献了珍贵的思财产。萨缪尔森的理论维护和传播了传统西方经济学说,促进了经济理论数学化的发展,成为西方世界久负盛名的经济学巨子。因此他的著作一版再版,在世界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萨缪尔森的著作主要有:
《经济分析基础》(1947年),
《经济学》 (1948年,至今已出了18版)
《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与多尔夫曼索洛合著,1958年)
《萨缪尔森论文集》(3卷本集,1965年,1966年,1972年)等。
(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生产要素报酬就是生产要素的收益,要素报酬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也就是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把以上分析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长期来看,开展国际贸易后,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也就是本国充裕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会提高,而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也就是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会下降,而且无论这些生产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都是如此。这个结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珀(Wolfgang Stolper)和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论证的,因此称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论萨缪尔森经济思想

论萨缪尔森经济思想

《西方经济思想史》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论萨缪尔森的经济思想所在院系法商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提交日期2012-5-14浅论萨缪尔森的经济思想摘要:保罗·A·萨缪尔森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界的巨匠之一, 他所研究的容几乎涉及经济学的各个主要领域, 且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创新,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

萨缪尔森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诸多贡献,本文就以萨缪尔森的生平与学术成就为主, 介绍其在经济学界的主要学术理论。

关键词:萨缪尔森经济学凯恩思主义新古典综合萨缪尔森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后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

他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一萨缪尔森的生平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的一个波兰犹太移民家庭,其父亲法兰克·萨缪尔森是一名药剂师,1923年其家搬到芝加哥居住。

1935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6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41年获的哈佛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在哈佛就读期间,师从约瑟夫·熊彼特、华西里·列昂惕夫、哥特弗里德·哈伯勒和有“美国的凯恩斯”之称的阿尔文·汉森研究经济学。

1947年获第一届克拉克奖。

萨缪尔森担任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长,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国际经济学会会长和终身荣誉会长,并在一系列政府机构和公司任经济顾问和研究员。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1年,他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的爱因斯坦奖。

2009年12月13日,美国经济学泰斗保罗·萨缪尔森十三日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

二萨缪尔森与新古典综合“新古典综合”一词是由该学派最主要的代表萨缪尔森创造出来的。

他用该名词来说明自己学派的特色。

萨廖尔森经济学

萨廖尔森经济学

萨廖尔森经济学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例如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

他的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他的最大贡献是将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中的微观经济学部分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相结合,发展为主流经济学,取代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学上的霸主地位。

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有以下特点:
1.在经济制度上,他提倡私营经济和公共控制混为一体的混合经济制度。

2.在经济政策上,他主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结合。

3.在经济理论上,他倡导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相结合的新古典综合,但由于该理论无法解决滞胀这一顽疾,萨缪尔森又被迫吸收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主流理论,对原有体系进行“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

此外,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具有开创性的特点。

他建立了经济学的基本学科叙述体系,全书共7个单元,包括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要素市场、应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发展、经济增长
与全球经济,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

他还把数学模型大规模地引入经济学体系中。

保罗·萨缪尔森财政思想综述与评析

保罗·萨缪尔森财政思想综述与评析

保罗·萨缪尔森财政思想综述与评析作者:杜鑫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01期【摘要】保罗·萨缪尔森是新古典综合派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解决公平、效率与稳定的矛盾。

他所提出的财政理论在继承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成为救治美国经济的重要人物。

本文在概述其财政思想的基础上,站在中国角度对其进行评析,以求从中找出适合中国财政改革的法宝。

【关键词】萨缪尔森;政府干预;赤字财政;公债文章编号:1673-0380(2013)01-0078-01保罗·萨缪尔森是美国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所谓的新古典综合就是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与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加以综合,即把微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理论加以综合,因其秉承了凯恩斯主义的主要思想,因此又被称为后凯恩斯主流学家。

萨缪尔森的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例如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

其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畅销超过四百万册,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书中的税收理论也成为救治美国经济萧条的一剂良方。

一、萨缪尔森财政思想概述(一)萨缪尔森的政府观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延续了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

认为市场经济的单独运行会出现市场失灵,从而造成经济的低效率和不公平,因为政府不能仅作为守夜人,而应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市场加以调节,以保证私人经济的充分发展。

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就是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关键。

通过纠正市场失灵提高效率,再利用收入的二次分配及三次分配提高公平。

但过多的政府干预也会造成经济上的低效率,因此按萨缪尔森的观点是:当仅仅依靠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时,政府应当发挥作用;在政府的参与下,市场已经回归正轨时,政府则需要自动退出。

(二)乘数——加速数原理凯恩斯在其所著的《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一书中,提出了“投资乘数”及“就业乘数”,但其中存在明显的缺陷。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萨缪尔森成长史萨缪尔森,自称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

他不但是凯恩斯的传人,而且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创始人。

萨缪尔森的父母都是经济学家。

早慧的通才1915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市,一个波兰裔的经济学天才诞生了,他的名字叫做保尔安东尼萨缪尔森。

童年的萨缪尔森聪明活泼,和同龄孩子相比,他善于思考,看问题深刻而全面,在校成绩名列前茅,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接连跳级。

他曾辗转在印第安纳州的加里、芝加哥、佛罗里达州等地14间学校读书,最后从海德公园高级中学毕业。

1932年,他良好的智力天赋继续得到了进一步印证―美国芝加哥大学向这个未满17岁的早慧少年敞开了大门,引领他第一次走进了经济学的殿堂。

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这位视经济学为生命的著名学者宣称,他的出生日期按日历记载是1915年5月15日,但事实上应该是1932年1月2日,地点是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不愧为一座经济学圣殿,在1985年以前的十二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中,有九位在芝加哥大学受过教育或者任教。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乔治施蒂格勒当时还是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

萨缪尔森修读的第一门经济学课程有阿伦主任讲授。

进入大学以后,萨缪尔森高效率地利用时间学习,博览群书。

他爱好广泛,做高等数学习题成了他课余的自我消遣,对物理学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

当然,还有他倾注了最大兴致的经济学。

初入大学时的萨缪尔森年纪虽轻,但沉着稳重,保持着一贯的冷静思考的好习惯。

他对前人的理论总抱着审视的态度,寻觅理论尚未完善或不妥之处。

他在大学阶段获得大学部社会科学奖章,毕业之际以优异成绩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学士学位,并考入了哈佛大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班。

而就在毕业之前,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新设了一个试验性经济学奖学金计划,他成了首位得主,从而得以顺利地在哈佛就读。

1935年,在奖学金计划的推动下,也为常青藤学会联合会以及垄断竞争理论的革命所吸引,20岁的萨缪尔森来到了哈佛研究生院,接收了五年纯粹反正统的经济学教育。

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导读:本文新古典综合派,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综合派概述neo-classical synthesis二战后,在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经济学家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学。

一系列在凯恩斯基本理论基础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综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宏观经济学”。

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则被冠以”微观经济学”的名称。

新古典综合派是所谓的“凯恩斯革命”之后起初最有影响力的凯恩斯学派,又先后自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Post-Keynesian Mainstream)”和“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

反映这个学派理论观点的代表著作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在经济政策上,主张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减少失业、消除危机。

在经济制度方面,主张混合经济论,即公私机构共同对经济施行控制。

新古典综合派产生的背景1929年爆发了一场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出版的《通论》一书中提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的追随者纷纷根据经济现状发展凯恩斯主义,试图解决凯恩斯没有解决的问题。

在发展凯恩斯主义的热潮中,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内部大体上形成了两大主要支派:以美国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英国琼罗宾逊为首的新剑桥学派。

新古典综合的经济理论以最完整的形式体现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中。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古典综合派不但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流行的主流经济学,而且他的政策主张也相继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基本经济政策付诸实施。

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1、所谓新古典综合,实质上是将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

其核心思想是在采取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使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能避免过度的繁荣或萧条而趋于稳定的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将仍然是适用的。

第三章新古典综合派

第三章新古典综合派

4、显示偏好论
边际效用学派的早期人物,如马歇尔、L.瓦尔 拉斯等,认为效用是可以用基数如1、2、3、4 等衡量的,因此他们的效用论被称为基数效用 论。 为了避免衡量效用的困难,以后的西方学者, 如V.帕累托、J.R.希克斯(1904~ )等,则 用效用序数来代替基数论。 然而,序数论中的无差异曲线要求消费者能判 别任何一组配合的产品给他所带来的效用大于、 等于或小于任何一组其他配合的产品所带来的 效用。这一假设条件似乎过于严峻。
理论特点
在货币工资不能下降的条件下,唯一的改变实 际工资的办法便是通过物价的上涨与下降。根 据这种说法,便可以得出一条总量供给曲线, 表明总产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便能决定整个 社会的产量和价格水平。在这种解释之下,传 统的充分就业和凯恩斯所指的小于充分就业状 态都变成为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特殊事例。换 言之,传统的和凯恩斯的理论都是正确的,它 们的分歧仅在于假设条件的差异,而新古典综 合派能够把这两种理论纳入于它的体系之中。
2、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
萨缪尔森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是两个方面: 提出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对西方经济学的某 些理论加以发展。他在进行研究时,经常大量 使用相当高深的数学。 萨缪尔森把以A.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庸俗经济 学和凯恩斯主义合并在一起,把前者称为微观 经济学,后者称为宏观经济学,形成了新古典 综合理论体系,也被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该理论体系在二战以后的40年中在西方经济理 论界占有正统地位。
四、新古典综合派受到的挑战
1、理论困境。 二战以后,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一直居于正统地 位,并且在西方经济学界享有威信。这种状况在1965 年以后由于通货膨胀的恶化而有所削弱。进入70年代 以后,西方世界出现的”滞涨”,即失业与通货膨胀 的并存,给予新古典综合派一次严重的打击。 按照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当经济活动处于充分就业 状态时,通货膨胀率应该为零。如果经济活动小于充 分就业,那末,不但不存在通货膨胀,价格水平反而 会下降。只有当经济活动大于充分就业时,才会出现 通货膨胀的现象。这就是说,失业(经济活动小于充 分就业)和通货膨胀是不可能同时共存的。这一结论 显然违背存在于西方的滞涨的事实。

萨缪尔森经济学 读书分享

萨缪尔森经济学 读书分享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分享摘要:1.萨缪尔森经济学的概述2.萨缪尔森经济学的主要内容3.萨缪尔森经济学的贡献和影响4.萨缪尔森经济学的读书分享正文:一、萨缪尔森经济学的概述萨缪尔森经济学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提出的一种经济学理论。

保罗·萨缪尔森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

他的《经济学》教科书自20 世纪后期以来,一共出了16 个版次,总销量达数千万册,并有40 多个语种的译本,成为空前的一本经久不衰的经济学教科书。

二、萨缪尔森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萨缪尔森经济学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如何进行生产、应该为谁来生产。

他将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问题归结为这三个方面。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上,萨缪尔森避开了社会制度,认为在一个所谓“自由企业经济”中,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应该由市场决定,生产过程应该由企业自主完成,生产成果应该按照市场需求和供给来分配。

三、萨缪尔森经济学的贡献和影响萨缪尔森经济学的贡献在于将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相结合,创立了新古典综合学派。

他的理论对于解决20 世纪70 年代的经济滞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他的《经济学》教科书对于经济学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萨缪尔森经济学的影响深远。

他的理论不仅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还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萨缪尔森经济学的启示和指导。

四、萨缪尔森经济学的读书分享对于学习萨缪尔森经济学的读者来说,他的《经济学》教科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适合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以及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同时,这本书的内容实用性较强,对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萨缪尔森经济学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和重要贡献的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 萨缪尔森ppt课件

经济学 萨缪尔森ppt课件

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9
保罗·萨缪尔森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 萨缪尔森曾在年轻时代Biblioteka 慨经济学家无法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
在那之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未设立。1968年,诺贝尔奖设立了经济 学奖,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
到美国预算局,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

肯尼迪是美国第一位旗帜鲜明地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总
统。肯尼迪采纳了萨缪尔森的建议,实行了著名的“肯尼
迪减税”政策,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
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实际上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
终在1964年实施时,它促成了一个经济高增长的时期。
萨缪尔森也成为白宫中不可缺少的高参。
7
保罗·萨缪尔森成就之二:帮助在经济
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
税方案”
• 1961年1月,肯尼迪就任总统时所发表的第一个国情咨文
中就悲观地宣布:“目前的经济状况是令人不安的。我们 是在经历7个月的衰退、3年半的萧条、7年的经济增长速 度降低、9年的农业收入下降之后就任的”。

1953年,当《经济学》第三版发行时,萨缪尔森来
5
保罗·萨缪尔森成就之一:将数学引 进了经济学
• 1931年,保罗·萨缪尔森考入芝加哥大学,专修经济学, 年仅十五岁。

此时的经济学发展,就如萨缪尔森在1985年2月的一
次演讲时所说:“1932年我开始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
时,经济学还只是文字的经济学。”数字还没有加入到经
济学科当中来。

萨缪尔森接着说道:“在旧式的经济学中,处处充斥
3
《经济学》
• 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 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 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 中国落地生根。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萨缪尔森是当代新古典经综合派领袖人物,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

我正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

当初拿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时,心里没有底,手捧着这样一本凝聚着大师无数心血与人类智慧结晶的厚重的书,我想,一定是内容错综复杂而让我这个初出茅庐且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绞尽脑汁才能看懂其冰山一角的书,担心自己无法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这本巨著而对心中的偶像有所不恭。

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是以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更简单,越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

此书的一大特点是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根据世界范围内的形势发展以及随着人类科技不断进步而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持续着天翻地覆的改变,把各种涉及到经济学的新元素都加入到最新版《经济学》里,使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就可将当今社会上影响人类生活包括经济现象、环境变化、世界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学基础识知相结合进行初步的了解。

这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

第一编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知识。

第二编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三编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以上两篇也是我们在任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本中都能看到的主题。

第四篇从微观的角度主要讨论了下国际贸易、政府以及环境,第五篇至第七篇全面讲述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读此书没有特别明显的吃力而泛味地看普通教科书的感觉,简单的文字,甚至有时略带幽默的语言,仿佛是在阅读剧情引人入胜的小说一样让人有一发不可收拾地看下去的冲动,对理论的讲述间或会结合实际加入些许评价,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庸俗经济学

庸俗经济学

萨谬尔森萨谬尔森于1915年出生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

20岁时,(193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文学学士(B.A..)学位;翌年,又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A..)学位;5年后(1941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Ph.D.)学位。

此外,萨谬尔森还曾获得多所大学的名誉学位。

其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是《经济理论的运营意义》("The Operational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Theory"),获哈佛大学威尔斯(David A. Wells)奖。

在1947年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保罗•道格拉斯以学会会长的身份把美国第一届克拉克(John Bates Clak)奖章授予了当时未满40岁的萨谬尔森,并预言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有无可限量的前途。

果然,萨谬尔森不负所望,23年后(1970年)便获得了世界经济学的最高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1940年起,萨谬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现为该院经济学教授。

除此之外,萨谬尔森还曾担任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长(1951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61年),国际经济学会会长(1965~1986年)和终身荣誉会长(1968年),以及在一系列政府机构和公司任经济顾问和研究员。

萨谬尔森的著作颇丰,主要著作有:《经济分析的基础(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1947.)、《经济学》(Economics,1948.)、《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Liner Programming and Analysis,1958.),以及独自撰写和与多夫曼、索罗等合著的大量文章,这些文章被编入《保罗•A•萨谬尔森科学论文集》(Collected Scientific Paper of Paul A. Samuelson)第一、二、三、四、五集。

有的经济学家在评论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影响时指出,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评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和引申

评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和引申

评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和引申内容摘要:新古典综合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的综合。

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学派,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古典综合派凯恩斯理论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的产生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经济大危机,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书中提出了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理论,开创了现代意义的宏观经济分析,其内容的核心是有效需求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凯恩斯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发展成为凯恩斯主义,试图解决凯恩斯理论没有解决的社会实际问题。

在凯恩斯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出现了最有影响的两大学派:一个是以美国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另一个是以英国琼·罗宾逊为首的新剑桥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理论以完整的形式体现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中。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古典综合派不仅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流行的主流经济学,同时也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并且付诸实施。

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一)新古典综合派的实质新古典综合派实质上是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其思想理论基础是在继承凯恩斯主义传统的同时,又吸收了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精华。

首先这种综合集中体现在宏观经济理论领域,这可以追溯到希克斯以及汉森的IS-LM模型。

这个模型运用隐函数的方法将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两个变量联系起来,同时求解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因此提供了一种能够同时容纳新古典充分就业均衡与凯恩斯低充分就业均衡的理论框架。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综合及其表现第一,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简单地移植到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基础上,组成一个具有折中特色的理论体系。

第四章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中)——现代凯恩斯主义理论之新古典综合派

第四章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中)——现代凯恩斯主义理论之新古典综合派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 模型)
• 从AS线来看,影响其移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 第一,工资率的变动。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工资就意味着
• • •
增加成本,减少利润,企业增产的势头减弱甚至缩小生产,于是AS线 向左上方移动;反之,向右下方移动。 第二,其它如能源等要素价格的变动,它们与工资的变动一样,影响 AS曲线向左上方或右下方移动。 第三,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变动。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后,因为能 降低成本,增加利润,AS线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上方移动。 第四,劳动和资本的变化。劳动力增长,资本存量因投资而增加,AS 线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上方移动。 总之,AS线和AD线都会因种种因素的变化而移动,从而使均衡点发 生变化。
二、IS-LM模型
• • • • • •
3.两市场均衡模型 两市场均衡条件就是两种市场同时均衡,即: S(Y)=I(r) M=L1(Y)+L2(r) L1(Y)表示货币的交易需求,它是收入的函数; L2(r)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它是利率的函数。 它表明,在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必有一个 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能够既使商品市场上投 资等于储蓄,又使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等于货币 需求。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 模型)
• IS-LM模型分析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状态,
它暗示了两个前提:其一,物价水平固定不变,货币价值 的升降与实际价值一致,即名义价值等于实际价值;其二, 不考虑劳动市场的变化。但是实际上,一般物价水平上涨 是经济生活中的经常现象,而劳动市场变化也是不可忽视 的因素。因此,20实际6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对IS-LM模型 作了两项修正:第一,把货币供给视为一个内生变量,可 受价格水平左右的变量;这样,IS与LM的交点E就会在价 格水平影响下左右摆动,从而导出总需求曲线。第二,将 工资水平引入分析中,通过生产函数为中介,建立劳动力 市场理论,并由此导出总供给曲线,从而建立了AD-AS模 型。这个模型是对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 性预期学派的综合。

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一、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由对立转向共存和相互融合。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综合”,意在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理论体系2.基本观点⑴“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混合经济”在实质上就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混合经济”的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⑵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综合派通过建立宏观生产函数,指出可以通过调整资本数量和资本产出比率,使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⑶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乘数-加速数”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新古典综合派用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建立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

⑷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为了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经济现象,将菲利普斯曲线纳入其基本理论框架中。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剑桥学派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约翰·伊特维尔等人。

其理论以叛离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而著称,所以被称为“新剑桥学派”。

2.基本观点⑴与新古典综合派的分歧:新剑桥学派的方法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坚持抛弃均衡概念,树立历史的时间观念;二是强调社会制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⑵经济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特点是把经济增长同收入分配问题结合起来考察,一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的变化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

⑶通胀理论:新剑桥学派认为,要解释和说明经济“停滞膨胀”的原因,必须抛弃物价水平仅仅取决于货币数量的传统理论,回到凯恩斯关于物价水平主要受货币工资率支配的论断上来。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笔记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笔记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笔记简述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得加里(Gary)城。

20岁时,以GPA为A得成绩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翌年,又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A、)学位;5年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P h、D、)学位。

在1947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保罗·道格拉斯以学会会长得身份把美国第一届克拉克(John BatesClak)奖章授予了当时未满40岁得萨缪尔森,并预言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将有无可限量得前途。

果然,萨缪尔森不负所望,23年后便获得了世界经济学得最高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综合得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得正统得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得理论基础。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就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得最后一个通才。

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得:“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得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得贡献”。

我正就是带着对大师得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

萨缪尔森得《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中各个方面得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浅出得分析讨论,就是西方最流行得经济学科学教书与读物。

60年来,《经济学》历经挑战与考验,但仍然无人能撼动其地位。

萨缪尔森不仅开创性地为现人经济学设立了框架与标准,而且60年来孜孜不倦,将经济学得基本原理锤炼得近乎完美。

一、写作思路首先这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得就就是其写作思路,在讲每一章节得过程中都会秉承一种思路:先整体叙述一下每一章节得背景,然后针对所要叙述得内容进行数据得搜集,经过对搜集到得数据进行整理,得到数据在进行进一步整理,使其成我们熟悉得折线图、柱状图、数据表等形式,让我们有直观得了解,最后还会给出经过分析得到得结论,这样一种瞧似简单易行,却写得处处细心、耐读得一种写法、思路,实则让人佩服,并且给读者一个条理很清晰得脉络。

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悖论”及其反思

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悖论”及其反思

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悖论”及其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美等国的凯恩斯主义者在把凯恩斯经济学长期化和动态化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出现了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处麻省剑桥)教授萨缪尔森(Samuelson)、托宾(Tobin)、索洛(Solow)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的凯恩斯主义,以及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卡尔多(Kaldor)、斯拉法(Sraffa)以及意大利的帕西内蒂(Pasinetti)等人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

两学派在有关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资本理论、均衡增长等一系列问题上展开了剧烈的争论,史称“两个剑桥之争”。

伴随着“剑桥之争”而产生的当代“主流经济学”带有深刻的“新古典传统”,因此,本文把现代主流经济学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而新古典经济学在几个根本经济学命题上,正像新剑桥学者所提醒和评论的,“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悖论”。

本文试图对这些逻辑悖论进展一次较为彻底的清理和反思,以期从逻辑的“一致性”角度探讨消除“悖论”的可能出路。

一、悖论之一:利润率(利率)的边际决定与资本计量的循环论证新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经济学最猛烈的批评,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新古典生产函数中出现了资本计量的悖论,这个悖论引发了新古典经济学一系列相关命题和假设的矛盾,因此,资本计量问题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所谓资本计量悖论,简单地说就是:资本的价格取决于资本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资本的供给决定于储蓄,资本的需求决定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供求均衡时的利润率(利率)恰好等于产量对资本的导数即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注:在新古典竞争均衡条件下,利润率又被看作是利息率。

),这就要求资本的数量独立于利润率而预先得到确定;但是资本本身并不能独立于分配而预先确定,随着工资率的变化,从而利润率变化,相对价格会产生变化,相对价格的变化从而会出现对资本价值的重新估值,资本价值量本身的多少要取决于工资率或利润率的配备,资本量是利润率或工资率的一个函数(注:有关这个问题的论述李嘉图最早涉及,威克塞尔(1893)较早就进展了说明,后来罗宾逊(1956)、斯拉法(1960)等经济学家都进展了有说服力的论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
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萨缪尔森是当代新古典经综合派领袖人物,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

我正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

当初拿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时,心里没有底,手捧着这样一本凝聚着大师无数心血与人类智慧结晶的厚
重的书,我想,一定是内容错综复杂而让我这个初出茅庐且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绞尽脑汁才能看懂其冰山一角的书,担心自己无法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这本巨著而对心中的偶像
有所不恭。

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是以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更简单,越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

此书的一大特点是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根据世界范围内的形势
发展以及随着人类科技不断进步而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持
续着天翻地覆的改变,把各种涉及到经济学的新元素都加入
到最新版《经济学》里,使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就可将当今社会上影响人类生活包括经济现象、环境变化、世界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学基础识知相结合进行初步的了解。

这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

第一编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知识。

第二编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三编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以上两篇也是我们在任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本中都能看到的主题。

第四篇从微观的角度主要讨论了下国际贸易、政府以及环境,第五篇至第七篇全面讲述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读此书没有特别明显的吃力而泛味地看普通教科书的感觉,简单的文字,甚至有时略带幽默的语言,仿佛是在阅读剧情引人入胜的小说一样让人有一发不可收拾地看下去的冲动,对理论的讲述间或会结合实际加入些许评价,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纵观全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在让我领略了大师风采的同时更让我通过对经济学的学习以及和实际相联系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我想这也是老人家坚持不懈所想达到的目的吧。

好读书,读好书,读完好书,学到知识,我们要怀着一颗热忱的心去为这个社会造福。

所有的经济理论都建立在三大假设上面:稀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理性人假设。

稀缺性假设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至今没有人对其产生过怀疑。

但经济人假设与理性人假设则从理论和实践上备受质疑。

经济人假设与理性人假设可以归结为“理性经济人”假设。

其基本含义有两点:自利与理性行为。

古典的“经济人”假设以完全理性为条件,即经济人无所不知,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市场方面也是一路绿灯,就是说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且产权明晰。

这显然超出了经济人的能力范围。

西蒙则把完全理性修正为有限理性,也就是添加了约束条件,比如人的自身理性能力的限制,信息的不对称,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当我开始看到供求曲线这章时,脑中不再充斥各种斜率不同的线条以及一成不变的坐标图,我所想到的是各种经济关系受供求关系这一亘古不变的原理影响的现实生活中的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鲜艳画面。

雪灾时湖南江西个别停水停电的政府部门管制不严厉的小城市里,纯净水、蔬菜、蜡烛、大米短时间内涨价数十倍,春运时的火车及高速公路的汽车上一包方便面售价五十元,虽说有些夸张,但这些现象都不难理解,物价短时间内上涨了一些这也都是正常的,只要此后物价恢复正常就行了,实际上必定也会回到原来的价位。

适度的进行管制允许物价在一定范围内浮动才是明智之举.
我们都知道消费物价指数CPI在不断上涨,长期的物价上涨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短期的由供求关系造成的物价上
涨也如此。

在我看到有关效用论及产品市场的篇章时,我没有想要把关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的各个公式、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图、MC曲线与AC曲线之间关系的数学推导过程、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的定义、规模报酬递增的定义等全部记下来的愿望,取而代之的是在书本中举出的大量实例让我对他们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这本书的第四编里讲到了我比较感兴趣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知识和对公平与效率这个永恒话题的讨论。

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很直观地让我了解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国民收入分配现状。

收入分配问题的严峻性在这些年来我国大刀阔斧摧枯拉朽式的经济发展中渐渐浮出了水
面,收入分配是否和谐是整个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构成。

在宏观经济学方面,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体系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的宏观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的混合物。

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

它包含三个要点:①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②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
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也是暂的;③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

20世纪2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使萨伊定律在理论和政治上都陷入危机。

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国家不应该干预经济生活。

而凯恩斯则认为国家应该干预经济以此为经济掌舵。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应该和凯恩斯主义相结合。

在总需求方面,新古典综合学派接受了凯恩斯的理论。

①作为宏观经济运行成果度量国际收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

②总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

③消费取决于已有的收入和消费倾向。

④投资取决于利息率和资本的边际效率的比较,利息率取决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的均衡,其中货币需求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引起。

资本的边际效率则取决于厂商预期收益和资本品的供给价格。

当资本的边际效率超过利息率时,资本家才会进行投资。

在供给方面,新古典综合学派在基本保留传统的观点的基础之上,把凯恩斯的劳动市场的理论纳入到传统劳动力市场理论之中。

庇古认为,如果市场上存在过剩的产品或者失业的劳动者,在经济自由放任的情况下,竞争会迫使工资或
者价格下降。

价格下降则意味着人们手中的流动性资产如货币的购买力提高。

也就是说,随着价格的下降,人们会变得越来越富有。

这样,富有的人们就会增加消费和投资,则社会上过剩的消费品会越来越少,直到过剩消费品消失时为止。

因此来讲,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理论政策也是正确的。

然而,这个时期的工会的力量已经是十分的强大了,工会在协议工资时的力量迫使工资和价格的下降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的劳动供给曲线机会发生作用。

资本主义社会同样也会出现失业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就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

萨缪尔森认为,国家是否干预经济都是有充分的理由的,是否干预经济应该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进行。

萨缪尔森的在“宏观经济学”中,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轨迹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四个重要的因素,即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

他指出,如何积累资本以求得持续高速发展是经济落后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

因为这些国家的产出少,可能刚刚能解决生存的问题,无法进行积累以求得未来的发展;而有的国家也许产出较高,但也存在将产出中的多少用于当期的消费,又有多少用于投资的问题。

这些国家应当尽量减少当期消费,把尽量多的产出继续投入,使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萨缪尔森的整个经济学逻辑体系并非完美无缺,随着岁月的流逝,对其《经济学》批判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

凯恩斯主义者批评其过于为自由放任的市场制度辩护,而斯密的追随者则又批评其过于追随凯恩斯。

斯蒂格利茨更是毫不客气地指出,现代经济学被人为分割为“宏观”和“微观”是患了精神分裂症,但是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理论,为后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值得后人认真揣摩学习的。

凯恩斯曾说,“从长期来看,我们都要死去。

”萨缪尔森虽逝,但其非凡的成就以及那本不朽的著作必将永久地教导一代一代学人,并继续影响着这个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