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6章第3节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件
CO
2CO + O2 CuO + CO
点燃
2CO2
△
Cu + CO2
跟水 CO2 +H2O 反应 跟石 灰水 反应
H2CO3
不跟水反应
不反应
CO2 + Ca(OH)2 CaCO3 + H2O
常见几种气体的鉴别
正常燃烧——空气
空气 氮气 氧气 CO2 CO
⒉CO化学性质 假设 4.CO 能与石灰水反应。 操作:将CO通入澄清石 灰水中观察现象。 现象:石灰水不变浑浊。
CO CO2
结论:CO不与Ca(OH)2 反应。
⒉CO化学性质
CO与Hb的结合能力是O2与Hb结合能力的200~300倍
⒉CO化学性质
讨论题㈠
⒈ 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CO)中掺 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⒉ 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注意哪些事项?
5.下列各物质中,化学式相同的不同物质是(
A、氧气和液氧 C、水银和银 B、金刚石和石墨 D、干冰和二氧化碳
)B
6.家用热水瓶时间长了会在瓶胆内结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 碳酸钙),可用来除去水垢的是( B ) A、石灰水 B、稀盐酸 C、水 D、洗洁精
CaCO3 7.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瓶壁上有一层白膜,白膜是___,白 膜形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 + Ca(OH)2 = CaCO3 + H2, O 要除去白膜,应向其中加入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 稀盐酸 式为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教学工具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的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二、推进新课二氧化碳的性质师:1.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3)能溶于水。
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
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
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一、实验探究1、倾倒二氧化碳实验A、步骤:向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如图)。
B、现象: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
C、分析:接触二氧化碳的蜡烛会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低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先沉到烧杯底部。
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A、步骤: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B、现象:塑料瓶变瘪。
C、分析:瓶子扁了,说明瓶内压强降低,证明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到水里去了。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密度为1.997 g/L),能溶于水(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的更多)。
干冰及其用途二氧化碳有三态变化,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干冰能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这个过程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作制冷剂,也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探究实验:(说明:本实验中用到的小纸花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再干燥的纸花)操作喷稀醋酸喷水直接放入CO2中喷水后放入CO2中,取出再烘干现象小花变红小花不变色小花不变色小花变红;烘干后变紫分析稀醋酸能使小花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红干燥的CO2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和水作用生成了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结论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b.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了。
这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色碳酸钙的缘故。
化学实验中常用这个现象来检验二氧化碳。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 ↓+H2O理解辨析1、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
一般不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也不支持燃烧。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教案
一氧化碳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常见用途;2.了解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和防范措施;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常见用途;2.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四、教学准备投影仪、实验设备、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从生活中引出一氧化碳这个话题,并让学生思考一氧化碳的一些常见用途和危害。
探究(15分钟)1.实验1:观察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目的:观察一氧化碳的性质,包括无色、无味、不易燃烧等。
–实验步骤:将一氧化碳加热至60°C,观察气体的性质。
–实验结果:学生可以亲自观察到一氧化碳的性质。
2.实验2:观察一氧化碳的产生–实验目的:观察一氧化碳的产生。
–实验步骤: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一些焦炭和硫酸铜,加热容器。
–实验结果:学生可以观察到焦炭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
讲解与总结(20分钟)1.讲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常见用途。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燃烧的气体,常用于工业生产和燃料燃烧过程中。
–一氧化碳可以用于制造合成气、硅钢、甲醛等化工产品。
2.讲解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会和血红蛋白结合,阻止氧气进入血液,引起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3.讲解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及时发现一氧化碳泄漏;–增加通风设施,保证室内空气流通;–要有正确的使用和安装燃气设备的操作;–燃烧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拓展(10分钟)1.与学生讨论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措施,并进行情景模拟。
2.给学生发放一氧化碳防范知识卡,让他们回家与家人一起学习。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一氧化碳的性质、常见用途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并学会了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措施。
七、作业1.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一氧化碳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家庭作业:与家人讨论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措施,并记录下来。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新课教学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结论: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 色石蕊变红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6-5 】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
(6)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地用吹风机烘干,观察纸花 颜色的变化;
现象: 纸花由红变紫
结论: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
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D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氢气和一氧化碳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它们都是
__没__有__颜色,_没__有__气味的气体,_难____溶于水。相 似的化学性质是都有_可___燃___性和__还__原___性。工业 上常用它们冶炼金属,主要是利用它们的__还__原__性, 还常用作气体燃料,是利用它们的_可__燃___性。
3、选择题
(1).CO与H2在性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D ) A 溶解性 B 可燃性 C 还原性 D 毒性
(2).鉴别H2与CO应选择的合理方法是( C )
A 闻气味试验毒性
B 点燃看火焰的颜色
C 检验燃烧的产物
D 看能否还原灼热的CuO
(3).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与H2的混合气体,下列有关水 煤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实验6-5 】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 (1)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温馨提示: 紫色石蕊是一种天然色素,遇酸变红色。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6-5 】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
(2)在第一朵纸花上喷上稀醋酸,观察纸花颜色的变化;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能溶于水 CO2+H2O=H2CO3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将石蕊试纸润湿后放入试管C中观察 活动元一 1、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密度
干冰易升华 吸热 分组实验:合理利用课本查阅资料
能与水反应。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用途
灭火 制碳酸饮料 光合作用 舞台效果 保鲜剂、制冷剂 人工降雨
活学活用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资料卡
温馨提示
石蕊 是一种天然色素,溶于水后可形 成紫色的溶液。遇酸变成红色。
活动元二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提供的药品和试剂:
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 陈玉梅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 陈玉梅 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CO2的性质, 将石蕊试纸直接放入试管B中观察 操作实验,书面记录,交流汇报 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
H2CO3=H2O+CO2↑
活动元三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石灰水反应
实验室如何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
CO2 + Ca(OH)2 = CaCO3 ↓+ H2O
实验室长期放置的澄清石灰水瓶内壁有一层白色物质,白色 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元四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石蕊试纸 是将纸张浸入含石蕊试纸的溶 液中,取出烘干制成,石蕊试 纸在酸性溶液呈红色。
一支空试管A 一支装有干燥二氧化碳的试管B 一支装有二氧化碳的试管C
装有水的喷壶
镊子
石蕊试纸
活动元二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分组实验:合理利用课本查阅资料
2022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①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O2固体叫“干冰”);⑵密度比空气大;⑶能溶于水;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
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第一朵小花变红;②第二朵小花不变色;③第三朵小花不变色;④第四朵小花变红;⑤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
【实验分析】①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②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⑤说明碳酸被分解了。
【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和H2CO3=H2O+CO2↑【注意事项】①第二朵、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
知识点讲义——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1 CO 2的性质〔重、难点〕1.CO 2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验目的】验证CO 2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实验操作】如下图,将二氧化碳气体渐渐通入烧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CO 2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烧杯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烧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依次排出。
【实验结论】CO 2的密度比空气大,通常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O 2不能供应呼吸CO 2不能供应呼吸。
当空气中CO 2的体积分数到达1%时,对人就有害处;到达4% ~ 5% 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疼、眩晕;到达10%时,会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顿,以致死亡。
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CO 2的含量比拟大,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如下图,蜡烛火焰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
3.CO 2能溶于水【实验目的】验证CO 2能溶于水的性质。
【实验操作】如下图,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娇软的塑料瓶中参加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并振荡。
【实验现象】塑料瓶变瘪了。
【实验分析】CO 2溶于水,使瓶内的气体体检减小,因此压强减小,所以塑料瓶变瘪了。
【实验结论】CO 2能溶于水。
4.CO 2能跟水反响生成碳酸【实验目的】验证CO 2能与水反响生成碳酸的性质。
【实验操作】如下图,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枯燥纸花;①向第一朵紫花上喷洒稀醋酸;②向第二多纸花上喷水;③直接把第三朵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④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⑤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后离火焰较远小心烘烤。
【实验现象】①变红;②不变色;③不变色;④变红;⑤红色紫花变紫色。
【实验分析】①中喷醋酸,纸花变红,是醋酸使紫色纸花变红,所以酸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变红;②中水不能使纸花变红;③中CO 2也不能使纸花变红;④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响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紫花变红;⑤中加热红色纸花又变成原来的颜色;说明碳酸又分解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案
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与石蕊溶液相互混合的各种情况的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三、教学过程【设问引入】在具体上本节内容前请大家思考以下2个问题【展示课件】1、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爪哇的毒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2、谜语:它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云,是“植物的粮食”、“灭火的先锋”、“墙壁的粉刷匠”,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
它是一种什么物质?【学生思考猜想】1、第一个问题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而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所以是植物的粮食3、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是灭火的先锋。
【点评引入】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二氧化碳,那么二氧化碳除了有大家提到的这些性质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提问】那么在同学们的了解中,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并展示幻灯片】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能溶于水4、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5、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6、不能支持呼吸【追问】那么这些性质是你们确实感受到的,还是老师告诉你的呢?你们有没有具体的事实或实验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事实和实验来让同学们更了解它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讲学)课标定位1、初步学会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知识梳理核心知识归纳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检查时,木条应放在瓶口。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碳酸很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又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H2O+CO2↑。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 2+Ca(OH)2CaCO3↓+H2O,此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5.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2CO2。
(2)一氧化碳具有毒性: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CuO+CO Cu+CO2。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反应现象:①黑色固体变成红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步骤: ①先通入CO 一会儿;②加热;③停止加热;④继续通入CO 到玻璃管冷却为止。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知识在线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 g/L,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
(1)验证CO 2是否集满的方法,见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是不是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检查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说明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沉在集气瓶底部,收集二氧化碳时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2)将二氧化碳气体从集气瓶倾倒入烧杯中,见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CO 2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其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难点1.CO2与水的反应。
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影视舞台上常用于产生云雾翻滚的效果,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_________,其中产生云雾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根据它产生雾的性质,说出它的两个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冰干冰升华时吸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二、预习展示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二氧化碳学案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石灰浆抹墙壁,为加速墙壁硬化,常在室内放一个炭火盆,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是化学原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考查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
答案:C+O2点燃CO2Ca(OH)2+CO2====CaCO3↓+H2O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探究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活动与探究]1.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注意:集气瓶上的玻璃片不要拿掉,只需露出瓶口的1/3),观察现象并分析。
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探究]你知道汽水、啤酒打开时为何冒气泡吗?放出的气体是什么?(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根据上述观察分析填写下表: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CO2叫干冰(致冷剂、人工降雨)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异同?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总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应用及区别。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7.课堂反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保证作业质量。
2.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困惑。
3.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2.撰写小论文: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与环保”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要求内容具体、观点明确,能够体现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家庭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家庭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要求安全、环保,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将实验过程和结果以文字、图片或视频形式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应用、区别等。
2.强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应用及环保意义。
4.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解析)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解析)一、单选题1.实验室要收集一试管CO2,最好选用的装置是()A. B. C. D.2.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B. CO和CO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C. 反应CO+CuO Cu+CO2说明CO和CO2都有还原性D. 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3.将CO2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加热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加入足量活性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 红色→紫色→无色B. 红色→无色→紫色C. 蓝色→紫色→无色D. 无色→紫色→红色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A. B. C. D.5.下列关于CO2 与CO的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A.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性质:CO2能溶于水,不能燃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 危害: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6.小明同学学习化学后,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进行了总结,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将实心煤块做成蜂窝煤,使煤燃烧更充分B. 进入干涸的深井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C. 油锅里的油着火燃烧,应立即盖紧锅盖D. 厨房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先打开电排风扇保持通风7.下列关于碳和碳和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O2既可用排水法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工业上可以利用CO的还原性炼铁C. 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热B.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检验纯度C. 可燃物只要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D. 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会引发燃烧或爆炸9.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做法或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用澄清石灰水去检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 由"氮气不为人体所吸收"可推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氮气C.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以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D. 用带火星的木条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的氧气比空气中少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物理性质有关,也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 人工降雨B. 植物的光合作用C. 灭火D. 用作化工原料11.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 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条件有关B. 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C.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D.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不同12.用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装入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出现浑浊,继续加热,但始终没有看到黑色固体变红的现象.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A. 碳过量很多B. 氧化铜过量很多C. 反应还没有发生D. 装置漏气1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B. 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C. 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D. 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二、多选题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 H2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 NaOH溶液 Ba(OH)2溶液先加入CuSO4溶液、过滤C CO气体CO2气体通过灼热的CuOD CuSO4溶液 H2SO4溶液加入足量的氧化铜、过滤A. AB. BC. CD. D15.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同温同压下的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1B. 生成CO2的分子个数为原来分子总数的三分之二C. 反应后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D. 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16.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澄清石灰水,某同学把一支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明显现象B. 烧杯中溶液变浑浊C. 试管内液面上升D. 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17.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B.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D. 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18.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图示,其中错误的是()A. B. C.D.19.下列叙述中,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它来制铅笔芯B.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烧,可用于灭火C. 一氧化碳能燃烧,所以可作燃料D. 活性炭疏松多孔,因此可用于冶炼金属三、填空题20.现有① 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课时)第二课时[引言]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
1个CO2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原子,这就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观察贮气瓶内一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然后在贮气瓶的导管口点火,观察火焰的颜色;把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分析[交流]一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一氧化碳可以燃烧,火焰呈蓝色;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一氧化碳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碳。
[讲解并板书]二、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22CO2[介绍]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教师]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吗?[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
[学生描述]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教师]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板书]3.一氧化碳有剧毒[讨论]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3.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4.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总结]1.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2.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
3.首先室里应装烟囱,其次应注意睡觉时头不要靠墙边,因为CO的密度略小于空气,它会沿着墙壁慢慢地向上飘。
4.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选自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第3课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
它是初中化学重点知识——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重点部分,二氧化碳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其中所包含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和CO2的实验室制法是历年来中考的重点。
二氧化碳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同时,二氧化碳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从中学生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二氧化碳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混合物、化合、分解等最基本的化学概念。
另外,本节课以一瓶汽水为主线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做实验的兴趣,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激情。
本节课主要介绍CO2的性质和用途。
通过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课程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CO2的性质以及CO2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学习本节课,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还可以通过对“温室效应”的了解,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2.学习目标(1)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能说出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合作探究,能设计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3)通过对温室效应的分析,能辩证的认识二氧化碳,从而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
二、设计理念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的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学科探究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如下过程:创设情境→出示问题→教师、学生实验→学生讨论思考→教师归纳→学生小结,达到教学目的。
人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优秀课件-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针对训练3
[ 2019 湖北咸宁中考]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受热分
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通过如图装置验证该反应得到的气体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提示: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无法确定是一氧化碳 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 二氧化碳,还是原混 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A. ①中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水蒸气 B. ②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C. ③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D. ③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例1 [2019内蒙古赤峰中考]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正确
的是( D )
分子构成不同
A. 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
B. 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
CO有毒, CO2无毒
C. 用途:CO可以用来灭火,CO2可以作化工原料
D. 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O具有可燃性, 不能用来灭火
小试身手1
[2019湖南永州中考改编] 下列有关CO与CO2的叙述正确的
是( C )
A. CO与CO2都会污染环境 B. CO与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 可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分CO和CO2 D. CO2气体中混有少量CO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
常考点二
例2 [ 2019陕西中考]如图甲、乙是实验室制备CO2和某 同学设计的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澄__清__的__石__灰___水__变__浑__浊____,装置D的作 用是__处__理__尾__气____。
(4)实验结束时,先熄灭B处酒精灯并继续通人一段时间一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016秋•简阳市期末)如图所以课本中的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图进行实验,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Ⅳ纸花变红;Ⅱ、Ⅲ纸花不变色.回答下列问题: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
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①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学生姓名:年级:辅导老师:
上课日期:课次:上课时间:
教学题目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初步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3.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
煤炉从上至下,常发生的三个反应:2CO+O2 2CO2、CO2+C 2CO、C+O2 CO2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CuO Cu+CO 3CO+Fe2O3 2Fe+3CO2
3.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原因: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注意: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在室内摆放一盆水无法预防煤气中毒。
(2)转化①和②都可以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不同的主要是因为___ ____ _____不同;
(3)转化④常用于冶金工业,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时,反应的方程式为.
5.(2016•揭阳一模)根据如图所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B装置进行实验时的现象,证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
4.有人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煤气中毒,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5.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这层白色固体是怎样形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石灰水用完以后,如何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体?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做摩擦剂.人们通常用下列方法生产轻质碳酸钙,将石灰石煅烧制得氧化钙,再将氧化钙加水制成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然后将净化后的石灰乳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轻质碳酸钙,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原理。
【实验分析】①醋酸能பைடு நூலகம்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②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⑤说明碳酸被分解了。【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和H2CO3=H2O+CO2↑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2016•茂名模拟)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④
3.(2016•平舆县校级模拟)(1)某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又变为无色,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现象)
(4)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百分过关】
1. C.2.A
3.(1)CO2+H2O=H2CO3,H2CO3=CO2↑+H2O;(2)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红色粉末变黑色;把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4.(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2)纸花变红色;纸花变红色;
(7)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是;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8)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9)干冰是_____.
2.吸烟对人体有害,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3.影视舞台上经常看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一景象可用的物质是.
【巩固提升】时间:____min分数
1.(2015•广州)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
2.(2015•玉林)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3)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A装置反应后的液体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通过D装置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
【百分过关】时间:____min分数
1.(2016•宁夏)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可用用来冶炼金属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5)一氧化碳
(6)二氧化碳
(7)二氧化碳
(8)一氧化碳
(9)二氧化碳
2.一氧化碳;3.二氧化碳
4.这种说法不对.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放一壶水,不能溶解产生的一氧化碳,相反,放一壶水空气流动不畅通,还更容易产生一氧化碳,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敞开窗户通风.
5.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碳酸钙;使用盐酸除去;石灰水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稀盐酸,
【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等。
一氧化碳
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2CO+O2 2CO2
【燃烧的现象】①发出蓝色火焰;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A.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D.危害:CO2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CO会形成酸雨
3.(2015秋•海南期末)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6. ; ;
【巩固提升】
1.A 2.D
3.(1)纸花不变色,纸花变红;
(2)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4)CO2+H2O═H2CO3.
4.(1)还原;(2)氧气的量;(3)Fe2O3+3CO 2Fe+3CO
5.解:(1)S+O2 SO2;(2)氧气;(3)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原因: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2.干冰: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舞台云雾。
3.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三、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温室效应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第一朵小花变红;②第二朵小花不变色;③第三朵小花不变色;④第四朵小花变红;⑤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
(3)盐酸呈酸性,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4)不能,由于碳酸不稳定不宜长时间保存.
CO2+Ca(OH)2=CaCO3↓+H2O该反应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4.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
5.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2+C 2CO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O2—氧化剂,C—还原剂);该反应也可将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的。
二、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选择氧气、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填空,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2)能用于灭火的是;
(3)属于有毒气体的是;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释放的是_____;
(5)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理探究;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原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内容
【导课】什么是温室效应?2.温室效应的危害是什么?3.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