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影响 - 教案
教案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影响教案1引言1.1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1.1.1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对人类居住、生产、交通等活动的影响。
1.1.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通过农业、工业、城市化等活动改变地形、水资源、气候等。
1.1.3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动态的、多层次的。
2知识点讲解2.1地理环境的概念与构成2.1.1地理环境的定义地理环境是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因素的总和。
2.1.2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地形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人文要素。
2.1.3地理环境的特点具有空间差异性和时间变化性。
3教学内容3.1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1.1农业活动的影响农业活动对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1.2工业活动的影响工业活动对空气质量、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1.3城市化活动的影响城市化对土地使用、交通、生态系统和气候的影响。
4教学目标4.1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1.1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1.2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变。
4.1.3分析具体案例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4.1.4能够描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
5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复杂性。
5.1.2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反馈机制。
5.1.3学生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理解。
5.1.4分析具体案例时所需的批判性思维。
6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地球仪或地图,展示不同地理环境。
6.1.2环境变化的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图片。
6.1.3具体案例分析材料,如新闻报道、研究报告。
6.1.4教学PPT,包含关键知识点和案例分析。
7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通过提问或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7.1.2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7.1.3简要介绍课程目标和内容。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7.1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会使生物个体发生变异,导致人类癌症、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等.下列说法哪项不合理()A.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B.当射线作用于生殖细胞或发育的胚胎时,新生儿就可能产生畸形C.射线引起的生物变异都将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D.射线的物理化学作用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是致病重要原因2.近年来频发的生态灾难对生物圈中的生物造成严重危害,以下生态灾难中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危害B.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引发次生灾害C.冰岛火山灰对欧洲航空、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影响D.化工物质泄漏,对周围生物和人造成伤害3.发展经济和环保是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热门话题。
从提高生活水平出发,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因此有人认为发展经济重要;也有人认为“还我青山,还我绿水”达到环保更加重要。
题中漫画反映的观点是()A.经济比环保重要B.环保比经济重要C.经济与环保一样重要D.两者都不重要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酸雨的形成与大量燃烧煤、石油制品有关B.大气中臭氧增加,加速了温室效应C.大量使用含磷的洗涤用品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D.水俣病和痛痛病的发生与含汞、镉的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乱丢乱排有关5.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A.植树造林B.养花种草C.排放污水D.绿色出行6.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积极参加“家庭林”植树活动B.焚烧农作物秸秆,使其成为草木灰肥料C.清明节由烧纸祭祀改用鲜花祭祀D.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车7.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在春季易发生沙尘天气.“沙尘暴”主要是由于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沙漠化面积越来越大造成的,那么,你认为导致草原沙漠化的原因是()A.气候干燥B.过度放牧C.开垦草原D.前三项都是8.为防止世界气候的进一步恶化,倡导大家要实行绿色生活,你认为下列有关的行为中,不符合绿色生活的是()A.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B.不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筷子、塑料袋等C.假期和父母一起开私家车去海边旅游D.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收集起来,以便能继续使用9.我国政府颁布的“限塑令”,在很多地方执行效果并不好.我们提倡限塑,主要是()A.塑料袋有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B.节约资源,制造塑料袋经济成本太高C.制造塑料袋会浪费化工原料D.塑料袋不易被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10.数百年前,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都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频繁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C.长年旱灾,赤地千里D.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二.填空题(共2小题)11.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1.范围1.1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
1.2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定义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2.1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2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3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2.4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3.总则3.1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XXX、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的精神,规范全国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3.2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1-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3.4地质灾祸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
3.5地质灾祸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祸的危险性,举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祸措施与发起,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2024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填空题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3章基础知识小结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著名的的建立者英国的生物学家。
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地区,尤其是非洲的。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现代类人猿是。
4、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和逐渐变得灵巧。
古人类制造的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第二节人的生殖1、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的结合,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再由母体产出的过程。
这一过程要靠来完成。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功能是:。
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功能是:。
4、和结合形成受精卵。
5、受精卵→→→新生儿(大约周,天)6、受精卵结合的部位是,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7、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中,通过、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经母体排出。
第三节青春期1、青春期女性发育的时间比男性发育的时间。
2、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青春期是一生中和的黄金时期。
3、进入青春期后,男生和女生的都迅速发育,男孩和女孩还会发生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会出现,女孩会来。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和等六类营养物质。
其中、、是组成细胞的主要,为生命活动提供。
(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提供,贮存在人体内的是备用的能源物质。
青少年和伤病员应多吃一些含的食物,因为蛋白质是和身体的重要原料,人的以及等都离不开。
2、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
人体的各项活动,离开都无法进行。
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中才能运输。
3、在人体内含量不多,但作用却很大。
几种无机盐缺乏时主要症状:(1)缺乏含的无机盐:儿童易患(鸡胸、X形或O 形腿);中老年特别是妇女易患。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大单元整体学习备课设计
评价任务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 271BAY 资 源,说出蒲公英生长的过程,分析植 物的一生经历的生长阶段。 2.观察不同植物相同生长阶段的异 同,说出植物生长的一般过程。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出的一生经历了种子萌 发成幼苗、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等阶段。
对比物。 2.掌握种植小辣椒的的基本方法。
分析
物体的六大组成器官,因此,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实地考察等活动,初步具备 了科学观察的习惯和态度,并对生物学现象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在能力方面,他们经历过观察活动,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知道 观察技能的基本要领,例如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观察要认真、仔细等。 学习障碍:学生的认知发展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生物学现象的理解还依赖于具体的事例,因此他们对植物器官的认识还不够精确,还不能 在自然生境中的植物的特征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更难以用语言表述出植物对其生存环境的普遍适应性。
物体一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最后,从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认识植物体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可以使其适应环境,以维持良好
生存状态的需求。
【课程大概念】事物因素相互影响。
【学科大概念】植物能够适应其所在的环境。
学情
学习起点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种植植物,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在教学内 容方面具有良好的衔接性。在知识方面,3 年级学生具备一些生活经验,他们也学习过身边常见的植物,初步了解了植物的共同特征,以及植
植物
不同的环境生活着不同的植物 植物的结构可以适应环境
学习任务创造
学习过程实施
学习领导力提升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7.1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习主席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下列行为符合此理念的是()A.过节时给同学寄送纸质贺卡B.经常用一次性产品C.洗衣服时使用含磷洗衣粉D.经常用环保购物袋2.下列现象中,不是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A.酸雨B.竹子开花C.温室效应D.赤潮3.2021年12月5日,由肖湘教授带队的深海科考团队顺利返航抵达三亚。
本次科考中,肖湘等抵达了雅浦海沟8919米深的未知区域这是人类首次到达该区域。
尽管人类从未到达,但还是观测到了人类活动(垃圾)的影响。
下列人类行为中,不利于保护地球的是()A.植树节时多种植绿色植物B.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C.节约用水,节约用电D.一次性筷子非常便利,生活中应多使用一次性筷子4.下列行为中,符合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发展,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的是()A.使用一次性筷子B.浪费纸张C.爱护花草树木D.乱砍滥伐5.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是()A.尽量低碳出行,如乘坐轨道交通、骑行公共自行车等B.用餐时不使用一次性餐盒和筷子C.夏季高温,空调长期低温运行D.大力开展植树种草,营造山川秀美的环境,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A.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环境污染B.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C.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D.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维持生态平衡7.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排放D.勤俭持家,移风易俗8.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
下列人类活动中,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是()①开荒种粮②植树种草③围湖造田④建立自然保护区⑤盲目引进外来物种⑥保护湿地公园A.①⑤⑤B.②⑤⑥C.②④⑥D.④⑤③9.冬春季我国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易出现沙尘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污染B.天气干旱C.火山爆发D.植被破坏10.夏日的微风,带着大自然炽热的生命气息。
六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六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第一章:了解生命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生命的意识。
让学生了解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1.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生命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生物的生命状态。
第二章:认识生态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生态环境的定义和特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生态环境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思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态环境的理解和感受。
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的变化。
第三章:学习安全知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的意识。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2 教学内容安全知识的定义和重要性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3.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安全知识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安全的重视。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和经验。
进行安全演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技能。
第四章:保护自己和他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生命的意识。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4.2 教学内容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关心他人生命的意识4.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自我保护的短片,引发学生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思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理解和经验。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第五章: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意识。
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运动和心理健康的知识。
7.1世界是普遍联系学案
7.1 世界是普遍联系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忆目标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含义;2、理解目标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3、运用目标(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
(2)运用相关原理,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重点与难点:1. 重点:(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 难点 :( 1)如何理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2)把握联系的多样性的现实意义预习案思维磁场: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思考: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体现什么哲学观点?自我认知:1、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的有机整体。
(2)联系就是之间以及之间的相互、相互和相互。
2、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所的,不以为转移。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的联系和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
(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联系,改变事物的,调整原有的,建立新的。
3、联系的多样性(1)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有联系和联系、联系和联系、联系和联系、联系和联系等。
(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的。
总之,要一切以、和为转移。
导学案一联系的普遍性探究活动一:材料见教材P54问题:1请你列举一两个实际生活中事物相互联系的事例。
《美丽的夏牧场》教案
《美丽的夏牧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夏牧场的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夏牧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3. 让学生了解夏牧场的畜牧业发展和人类活动。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图片分析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美丽的夏牧场》一文,描述了我国西北高原上夏牧场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2 教学图片:夏牧场的自然风光、动植物图片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展示夏牧场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夏牧场的概念、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3.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夏牧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当地的影响。
3.4 成果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3.5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讨论成果,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4.2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提问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夏牧场相关知识的掌握。
4.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在讨论中表现出的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文本资源:《美丽的夏牧场》课文。
5.2 图片资源:夏牧场的自然风光、动植物图片。
5.3 网络资源:有关夏牧场生态环境、畜牧业发展的资料。
5.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牧场,增强对夏牧场的直观认识。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夏牧场的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6.2 课堂活动:1.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景色描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通过讨论、汇报等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夏牧场的写作任务,如写一篇关于夏牧场的作文。
地理选修三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笔记
地理选修三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笔记地理选修三《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笔记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正面影响:人口增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负面影响:人口增长导致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生态失衡。
2.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正面影响:城市化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负面影响:城市化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
3. 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正面影响:工业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负面影响: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生态失衡等问题。
二、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关系1.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采取措施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应该相辅相成,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3. 人类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1. 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3. 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
6.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补偿。
7.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以上是《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解决环境问题。
八年级苏教版生物教案上册全部
八年级苏教版生物教案上册(第一至第五章)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科学探究生物的方法教学目标: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教学内容: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观察植物叶片的实验。
1.2 生物与生物圈教学目标:理解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掌握生物的特征。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等,并进行生物分类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植物的生活2.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细胞的特点。
教学内容: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并观察植物细胞的切片。
2.2 植物的组织和器官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组织和器官,掌握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组织,如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并观察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动物的生活3.1 动物的分类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掌握动物的特征。
教学内容:讲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如根据脊柱的有无进行分类,并观察不同动物的特征。
3.2 动物的行为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的行为类型,掌握动物行为的适应意义。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的行为类型,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等,并进行动物行为观察的实践活动。
第四章:微生物的世界4.1 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教学目标:了解微生物的分类,掌握微生物的特点。
教学内容:讲解微生物的分类,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并介绍微生物的特点,如微小、繁殖速度快等。
4.2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掌握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内容:介绍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参与氮循环等,并进行微生物观察实验。
第五章:人体的生理功能5.1 人体的主要系统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的主要系统,掌握人体系统的功能。
教学内容:讲解人体的主要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并介绍各系统的功能。
5.2 人体的生理活动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的生理活动,掌握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
八年级思想读本《7.1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教学设计
八年级思想读本《7.1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八年级思想读本,主题是“7.1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全球化时代,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需要相互理解、尊重、合作,共同发展。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地球村的形成、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共建和谐地球村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强国际视野,提高合作意识,培养负责任的世界公民。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全球观念,对国际事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更多地关注个人利益,对于如何承担国际责任、共建和谐地球村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村的形成,知道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明白共建和谐地球村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国际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负责任的世界公民。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村的形成,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共建和谐地球村的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全球化的影响,主动承担国际责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全球化时代的影响,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地球村的内涵,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地球村的相关知识。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案例、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地球村?为什么说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地球村的形成、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八年级人教版综合实践教案
八年级人教版综合实践教案一、第一章:我们的地球1.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的形状、大小、构造等。
探索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通过图片和模型,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理解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
地球的构造: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如地壳、地幔、地核等。
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探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污染等。
1.3 教学活动: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小组讨论,分享对地球构造的理解。
调查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分析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第二章:我们的社会2.1 学习目标:了解社会的组成和功能,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
探索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如家庭成员、学生、公民等。
2.2 教学内容:社会的组成:介绍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理解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
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探讨不同社会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如家庭成员的责任、学生的责任、公民的责任等。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对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组成的理解。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社会角色所承担的责任。
调查和访问,了解社区中的不同角色和他们的责任。
三、第三章:我们的科学和技术3.1 学习目标:了解科学和技术的基本概念,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和作用。
探索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
3.2 教学内容:科学和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探讨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对科学和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了解科学技术的影响。
进行小实验或制作科技小项目,体验科学和技术的过程。
四、第四章:我们的艺术和文化遗产4.1 学习目标:了解艺术和文化遗产的概念,包括绘画、音乐、建筑等。
探索我国的艺术和文化遗产,如国画、传统音乐、古建筑等。
《地球爷爷的手》导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地球上有陆地和海洋等。
2.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如自转和公转,以及这些运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3. 通过学习地球的运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特征。
2. 地球的运动及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 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及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运动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的运动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地球运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3. 地球仪。
4. 学生分组讨论的材料。
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特征1.1 地球的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1.2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情况。
第二章:地球的自转2.1 自转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即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2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第三章:地球的公转3.1 公转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即地球绕太阳旋转。
3.2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如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
第四章:地球运动对生活的影响4.1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活的影响,如时间的计算、天气变化等。
4.2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极昼极夜、温带季风气候等。
第五章:探索地球的运动5.1 地球运动的发现历程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的发现历程,如地心说和日心说的提出及发展。
5.2 现代对地球运动的理解让学生了解现代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证据。
六、教学内容:地球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6.1 地球的自然资源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并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示例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示例第一章: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动物在农业、医药、娱乐等方面的作用。
动物与人类生态环境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4 教学活动:1.4.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图片,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1.4.2 主体讲解:讲解动物在农业、医药、娱乐等方面的作用。
1.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4.4 总结:强调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尊重和保护动物。
第二章:动物与人类生态环境的关系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态环境的关系。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人类活动对动物生态环境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动物生态环境的影响。
2.4 教学活动:2.4.1 导入:通过展示生态环境图片,引起学生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2.4.2 主体讲解:讲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动物生态环境的影响。
2.4.4 总结:强调动物与人类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章:动物在农业中的应用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对农业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农业动物的种类及其作用。
农业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农业动物的种类及其作用。
实践操作法:展示农业动物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3.4 教学活动:3.4.1 导入:通过展示农业动物图片,引起学生对农业动物的兴趣。
3.4.2 主体讲解:讲解农业动物的种类及其作用。
3.4.3 实践操作:展示农业动物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生物教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生物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学习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深入探索人类进化的奥秘。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基本概念,明确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观看多媒体资料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生物学原理。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2.1 人类起源的证据1) 化石证据:通过化石的分布和形态特征,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遗传学证据:通过DNA分子杂交、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探讨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亲缘关系。
2.2 人类的进化历程1) 从猿到人的转变: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直立行走、大脑容量增加、语言的产生等。
2) 人类起源的时间:明确人类起源的时间范围,了解人类在地球生命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人类的生物学特征3.1 人类的形态特征1) 身体结构:比较人类与其他灵长类的身体结构差异,分析人类适应环境的特点。
2) 智力特征:探讨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人类智力的发展。
3.2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1) 人类的生殖方式:了解人类的有性生殖过程,明确人类生殖的特点。
2) 人类的发展阶段:分析人类胚胎发育、儿童成长、青春期发育等阶段的特点。
第四章:人类的进化和适应4.1 人类的进化原因1) 自然选择:通过实例分析,明确自然选择对人类进化的影响。
2) 遗传变异:了解遗传变异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4.2 人类的适应性1) 环境适应:探讨人类如何适应各种环境,如气候、地形等。
2) 文化适应:分析人类文化对人类适应的影响,如饮食、服饰、住房等。
第五章:人类的发展和未来5.1 人类社会的发展1) 人类社会的形成: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如群居、部落、国家等。
2) 文明的发展:分析人类文明的发展特点,如科技、艺术、宗教等。
5.2 人类的未来1) 生物进化趋势:探讨人类未来的生物进化趋势,如智力、身体结构等。
初一下册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一下册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一、人的由来。
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 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逐渐进化成人类,而另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生活在森林中,进化成现代类人猿(如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 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标志: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使前肢得到解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火和制造复杂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大脑越来越发达,产生了语言。
2. 人的生殖。
- 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储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 受精过程: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
- 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
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3. 青春期。
-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 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 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要正确对待这些矛盾,健康度过青春期。
二、人体的营养。
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环保教案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环保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2 教学内容环保的定义和重要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保的定义和重要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互动法:提问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看法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看法2. 讲解环保的定义和重要性3. 讲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4.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行动计划第二章:气候变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2.2 教学内容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互动法:提问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看法2.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看法2. 讲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3. 讲解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4. 学生分享自己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和建议第三章:生物多样性丧失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贡献3.2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影响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贡献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影响,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贡献互动法:提问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认识和看法3.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认识和看法2. 讲解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影响3. 讲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贡献4. 学生分享自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和建议第四章:水资源污染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污染的贡献4.2 教学内容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和影响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污染的贡献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和影响,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污染的贡献互动法:提问学生对水资源污染的认识和看法4.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水资源污染的认识和看法2. 讲解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和影响3. 讲解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污染的贡献4. 学生分享自己的水资源保护行动和建议第五章:空气质量污染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污染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污染的贡献5.2 教学内容空气质量污染的原因和影响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污染的贡献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空气质量污染的原因和影响,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污染的贡献互动法:提问学生对空气质量污染的认识和看法5.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空气质量污染的认识和看法2. 讲解空气质量污染的原因和影响3. 讲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污染的贡献4. 学生分享自己的空气质量保护行动和建议第六章: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概念让学生了解不同污染类型之间的关联性6.2 教学内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概念不同污染类型之间的关联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概念,不同污染类型之间的关联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案例6.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概念2. 讲解不同污染类型之间的关联性3. 分析具体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案例4. 学生讨论如何实施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第七章: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7.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互动法:提问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看法7.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 讲解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3. 提问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看法4. 学生分享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第八章:环保法律法规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现状和重要性8.2 教学内容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现状和重要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现状和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环保法律法规的具体案例8.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2. 讲解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现状和重要性3. 分析环保法律法规的具体案例4. 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第九章:环保科技创新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科技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环保科技创新案例9.2 教学内容环保科技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不同领域的环保科技创新案例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保科技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不同领域的环保科技创新案例互动法:提问学生对环保科技创新的看法9.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环保科技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讲解不同领域的环保科技创新案例3. 提问学生对环保科技创新的看法4.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科技创新想法第十章:环保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宣传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公众参与环保的方法和途径10.2 教学内容环保宣传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公众参与环保的方法和途径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保宣传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公众参与环保的方法和途径互动法:提问学生对环保宣传教育的看法,分享自己的公众参与经验10.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环保宣传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讲解公众参与环保的方法和途径3. 提问学生对环保宣传教育的看法4. 学生分享自己的公众参与经验第十一章:环境伦理与生态道德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生态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1.2 教学内容环境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生态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生态道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环境伦理和生态道德的具体案例1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环境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讲解生态道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3. 分析环境伦理和生态道德的具体案例4. 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境伦理和生态道德第十二章: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环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2.2 教学内容环境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环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环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互动法:提问学生对环境教育的看法和经验12.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环境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讲解环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3. 提问学生对环境教育的看法和经验4.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境教育行动计划第十三章:青少年环保行动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在环保中的角色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青少年环保行动13.2 教学内容青少年在环保中的角色和重要性不同类型的青少年环保行动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青少年在环保中的角色和重要性,不同类型的青少年环保行动互动法:提问学生对自己参与的环保行动的看法13.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青少年在环保中的角色和重要性2. 讲解不同类型的青少年环保行动3. 提问学生对自己参与的环保行动的看法4.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经验和建议第十四章:气候变化适应与resilience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适应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如何提高个人和社区的resilience14.2 教学内容气候变化适应的概念和重要性如何提高个人和社区的resilience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气候变化适应的概念和重要性,如何提高个人和社区的resilience 互动法:讨论学生对气候变化适应的看法和经验14.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气候变化适应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讲解如何提高个人和社区的resilience3. 讨论学生对气候变化适应的看法和经验4. 学生分享自己的气候变化适应行动计划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和收获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15.2 教学内容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和收获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课程内容和重点互动法:提问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和收获15.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总结课程内容和重点2. 提问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和收获3. 讨论如何将所学应用到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4. 学生分享自己的未来环保行动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污染、空气质量污染等方面的内容。
创造性录像教学,让自然课更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美丽的大自然》教案设计
《美丽的大自然》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1.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1.3 教学活动: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
第二章:认识植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
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
2.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第三章:探索动物世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
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
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第四章:了解自然现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自然现象。
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4.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的自然现象。
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4.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自然现象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第五章:保护大自然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了解保护大自然的方法和措施。
5.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大自然受到的威胁。
引导学生了解保护大自然的方法和措施。
5.3 教学活动:展示大自然受到的威胁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讨论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保护大自然的方法和措施。
第六章:观察季节变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季节变化对大自然的影响。
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带答案知识点题库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带答案知识点题库单选题1、如表为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B.c液中没有葡萄糖的原因是原尿流经肾小管的时候全部被重吸收C.因为c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多于a液和b液,所以c液是尿液D.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往往会引起蛋白尿2、神舟十三号出征前,宇航员吃下了精心设计的包子,每个包子13个褶,寓意“包十三号成功”。
包子这类面食中,含量最多且主要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无机盐B.水分C.蛋白质D.糖类3、小李同学善于整理和反思,下面是他针对消化系统图整理的相关内容,其中正确的是()A.胰液是由图一中的③分泌的,④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B.图一②内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C.图二中Y曲线应该是肥肉的主要成分的消化曲线,最终的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D.图二所示的消化类型属于化学性消化,E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4、医生从某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维生素、水、氨基酸、葡萄糖、纤维素,这些物质最可能取自()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5、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提倡无纸化办公,文件、通知等主要以通讯APP、电子邮件等形式下发,其生物学意义在于()A.保护森林B.节省办公经费C.减少垃圾D.实现现代化6、人类从哪里来?尽管历史扑朔迷离,但科学的发展正在为此勾画出日益清晰的轮廓,根据所学请判断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错误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古猿B.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C.古人类化石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D.森林大量消失是促使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重要原因7、老李因病去医院,鉴于病情,医生让他做了多项检查。
经验血,医生告诉他可能有炎症。
请问医生做出该诊断的依据是()A.红细胞数量增多B.白细胞数量增多C.血小板数量增多D.白细胞数量减少8、一个患贫血的人因感冒引发肺炎,其血常规化验结果中最可能在正常范围值之外的是()A.红细胞、血小板B.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C.血小板、血红蛋白D.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填空题9、人体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由_____提供,备用能源物质是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水华的危害。
湖区里滋生了大量的蓝藻,应 该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
• 放鲢鱼控制藻类的生长。然 后,建立污水过滤厂,使水源变 好,再度使用 。
生活垃圾
问题4、捕杀鸟类,残害动物。鸟类日益减少, 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虫害泛滥
除了用网捕杀外,有些人还用哪些手段残害鸟类?如果鸟类日 益减少,自然环境交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 采用网捕、放毒素引捕、用 夹套捕杀鸟类。鸟类日益减 少,农作物害虫增多,粮食 大大减产,最终受害的是人 类自己。
问题5 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
材。你赞同这种看法吗?几十年来,我国植 树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4、下列哪一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B) A、利用天敌消灭害虫
B、绝对禁止砍伐 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
D、必要的地区可以营造炭薪林,解决烧柴问题
5、下列哪些不属于砍伐森林造成的危害?( C)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水体富营养化 D、生物多样性破坏
6、 下列哪一项不是沙尘暴肆虐的危害( A)
第四单元第七章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 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 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搜集信息,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 面的影响
有人把地球比作一艘“太空船”,人类 是其中的乘客。你觉得这一比喻贴切吗?
坐轮船时,当你觉得客舱内空气污浊时 ,可以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船 上的垃圾 可以在船靠岸后送到专门的地方处理;船上 的乘客不会越来越多以至人满为患…在地球 这艘“太空船”上也是如此吗?由此你还能 想到什么?
阅读数据事例:
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5446亿美元, 居世界第7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25位; 1996年,我国钢产量为1亿吨,居世界第1位, 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00位以后;1995年,我国 煤产量为12.4亿吨,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 却处在第75位;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为4900 亿公斤,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80 位。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无能为力还是 有所作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 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知识梳理
一、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主要内容: 晚婚、晚育、少生、 优生
三、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1、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不包括( D )
A、少生
B、晚育
正 面 影 响
三北防护林
1978年开始建设,位于西北、华北北6 部和东北西部, 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累计造林22×10 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1/7。
问题6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康复后放归
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具要重要意义。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 ,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 然。可以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 衡起重要作用。
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合作探究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提示: 阅读容有哪些?
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合作学习
问题1:滥伐森林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C、晚婚
D、不育
2、为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应采取的方 法是( C )
A、晚育 B、优教 C、优生 D、少生
3、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 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 A A、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B、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C、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
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 生态现象
科学 . 技术 . 社会
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地
中
海
实
蝇
薇甘菊
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外来生物入侵后迅速繁 殖,给当地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水葫芦
美丽的杀手 —地中 海实蝇
•
我国出入境检疫人员,已多次从国外旅客携
带入境的水果中查获了一种国内没有的蝇——地
中海实蝇。地中海实蝇看似美丽,却是专门危害
负 面 影 响
1、滥砍滥伐 破坏环境
滥伐森林将会导致森林生态 系统功能减弱,不能为森林 中的消费者提供营养和食物 ,影响到整个森林生态系统 平衡,轻者导致依靠森林的 生物的生活环境受到威胁, 重者导致生物灭绝、森林消 失。
合作学习
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
没有植被导致沙尘暴
滥伐森林导致动物栖息地减少
问题7 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
要目的是什么?
目前,我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349 个 。例如: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 区等。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在生物多样 性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 且在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旅游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赤潮: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
(1)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
造成的。 ( × )
(2)人类活动对环境造 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
复的。 ( × )
2.有人说“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 重大问题之一。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 人口增长就可以不受限制了。”你是怎 样看待这种说法的?
问题2
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放到大 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 直接是空气污染。通过大气循 环,影响降水,导致江河湖海 污染。如果浓烟中含有大量硫 酸物质,还已形成酸雨,从而 影响建筑物、农作物。也会影 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排放
问题3 湖泊严重污染,滋生大量的蓝藻,形成水华,湖水变臭,
展示显身手
(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 增长率,在什么时候基本稳定在一个 较低水平?为什么?
从1989年后我国的人口增长 率,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展示显身手
(3)能结合实际分析一下人口数量对社会 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吗?
人多了相对资源就会严重短缺, 导致人类生存危机 而且过多的人会引 起社会拥挤动乱,需要更多的警察军 队来维持秩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对个人生活影响会更大: 首先不管在 哪里都会有排不完的队,人口过剩引 发劳动力大量堆积,找工作更加困难, 人均生活质量会倒退。
A、容易发生水俣病
B、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C、容易发生抑郁等心理疾病 D、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肯定有好处
B、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C、治理太湖水污染就应该停止太湖周边一切产生污水的生 产活动
D、生态系统总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种污染物,人类不应该干 预。
2、小组完成后,准备在班上展示。先完成者 优先展示。
展示显身手
(1)什么时候我国人口数量增长 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从1949年到1989年,人口增 长明显加快。新中国是1949年10月 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 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 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致使我国人 口增长明显加快。
小组合作学习一 (6+4)
内容: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要求:1、请认真阅读P103“资料分析”的内容。思考以 下 问题 :
(1)什么时候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 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候 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
(3)能结合实际分析一下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 生活的影响吗?
这种说法不合理。粮食问题确实是当今世界 面临的重大问题,但它只是制约人口增长的 因素之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还面临其他 各种自然资源的问题,涉及衣食住行、医疗 、教育、就业等问题。
3.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事 例?你认为应当怎样改变这些现状?
一次性筷子无处不在,可以自备餐具尽量 不用一次性产品;私家车越来越多尾气排 放越来越多,我们呼吸的空气越来越差, 可以采取运用公共交通设施或步行骑车; 垃圾废物随意丢弃及污染环境又浪费,可 以垃圾分类把可用的变废为宝;水资源急 缺和浪费,节约用水,水循环使用,如洗 衣洗菜的水冲厕所,中水的再利用等等。
水果和蔬菜的害虫,现已蔓延到90多个国家和地
区。我国政府早就明令禁止从地中海实蝇疫区进
口水果,并禁止各地旅客携带任何新鲜水果和蔬
菜入境。正是由于严加防范,地中海实蝇至今没 有入侵我国。
• 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 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的现象,叫做生物入侵。
当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