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6课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 花城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 花城版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六课第一课时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教学设计课时:课时
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旋律方式的复习回顾来导入新课,在教师的带领下,引领学生走进课堂,了解种旋律进行的方式,并学唱歌曲西风的话,理解歌曲所蕴含的韵味。

教材分析:四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已经较为熟练,对速度、力度记号也有所掌握,并且对于乐曲欣赏有了一定的聆听和鉴别能力,可以加强培养欣赏乐曲的训练。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听、唱、动、奏、创的方式来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在分析乐曲和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聆听 摇篮曲(勃拉姆斯曲)》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聆听 摇篮曲(勃拉姆斯曲)》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聆听摇篮曲(勃拉姆斯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聆听摇篮曲(勃拉姆斯曲)》是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曲目。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柔和,富有安详感,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陶冶情操。

歌曲采用简谱记谱,对于已经学习过简谱的学生来说,能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音乐欣赏。

然而,对于这首摇篮曲的深入理解和情感表达,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摇篮曲的优美旋律和安详气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这首摇篮曲,并理解其音乐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情感表达方式,演绎出摇篮曲的安详感。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通过让学生多次聆听,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演唱示范,指导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和技巧。

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引导法:通过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情感,并能够表达出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简谱、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进行演唱练习。

3.合唱架:用于学生分组合唱时摆放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其他版本的摇篮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让他们在聆听中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和魅力。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这首摇篮曲的背景、作者以及音乐特点,展示歌曲简谱,让学生初步了解并进行简单的解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学习摇篮曲的旋律和歌词。

可以先从简单的一部分开始,逐步完整地教授。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技巧。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三:演奏简单的旋律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三:演奏简单的旋律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三:演奏简单的旋律在小学音乐的四年级下册中,教师为学生们设计了有关演奏简单的旋律的教案三。

这个教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们通过演奏旋律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个教案,教师们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成为更富有艺术素养的人。

教案的设计第一课:了解旋律和节奏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们了解旋律和节奏。

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准备一些简单的曲子,让他们尝试跟随节奏和旋律拍打手掌。

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引导一些问题,如“你们觉得这个旋律是怎么构成的?它有多少节拍?”第二课:演奏C大调上的旋律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演奏C大调上的旋律来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演奏一首简单的乐曲,并为他们讲解一些基本知识,如拍号、节奏、节拍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演奏这首曲子。

第三课:演奏G大调上的旋律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演奏G大调上的旋律。

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准备一首简单的乐曲,并向他们讲解有关G大调的知识,如调号、升降号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演奏这首曲子。

第四课:演奏数字乐谱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演奏数字乐谱。

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准备一些数字乐谱,并向他们讲解如何读取数字乐谱。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演奏数字乐谱。

教案的意义这个教案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如何演奏旋律,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音乐。

通过这个教案,孩子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鉴赏能力,并充分发掘自己的艺术潜力。

此外,这个教案也可以增强孩子们的音乐感觉和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成为更富有艺术素养的人。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三:演奏简单的旋律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教案。

通过这个教案,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如何演奏旋律,并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音乐。

同时,这个教案也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成为更富有艺术素养的人。

新版小学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

新版小学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我爱中华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我爱中华》体会华夏音乐蕴含的美感,感悟歌曲里所包含的中华情并学会运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了解附点音符的作用,学唱附点音符的节奏。

3、向学生展示祖国的美丽河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1、了解附点音符的作用,唱好前置附点音符节奏型。

2、能够深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爱中华》。

请学生边听边欣赏祖国的美景,欣赏完以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活动2【练习】发声练习1 2 | 3 4 | 5 - | 5 4 | 3 2 | 1 - ||啊............啊............啦............ 啦............活动3【活动】学唱歌曲1.播放音乐资料,让学生听着音乐小声跟唱歌曲。

2.教师情声并茂地范唱歌曲,运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并让学生模仿。

活动4【讲授】学习附点音符1.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附点音符,并通过练习学习怎么唱好附点音符。

2.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并注意要把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唱好。

活动5【讲授】小结1.全体同学深情齐唱歌曲《我爱中华》。

2.播放课件《我爱中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保护好身边的环境。

活动6【作业】多听多唱通过其他途径学唱歌颂祖国的歌曲《中国人》一、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

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中国人》,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6课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

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6课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

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6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第二十三课时教学内容:器乐曲《扬基`嘟得儿》《牧场上的家》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a.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能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来歌唱,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b.在聆听表演的基础上突出主题,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知识目标:理解3/4拍强弱规律,认识弱起小节的含义并唱准弱起小节。

(3)能力目标:掌握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体会歌曲的演唱风格。

用柔和的声音,休闲的情绪来演唱。

教学重、难点:(1)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情境:请同学们听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安静地走到座位坐好。

)一、谈话导入。

(2分钟)1、同学们,这节音乐课我将带你们走进美国乡村,感受一下美国的乡村音乐,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

听后说说有什么感受?(简介: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乡村音乐,乡村音乐除了表现乡村的劳动生活之外,还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自己美丽的家乡等等……)2、同学们,这首动听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美丽、迷人的牧场……随即,播放《牧场上的家》的伴奏。

二、聆听歌曲。

(5分钟)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唱家乡的歌曲。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牧场。

(我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片段,欣赏多媒体音乐和画面,感受牧场的美丽景色,体验歌曲的意境美。

)2.在美国的乡村的牧场上你都看见了什么?(多媒体出示多幅不同的美国乡村牧场的图片)3.说说这首歌曲是多少拍的?听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三、节奏难点。

(5分钟)1.听旋律,打拍子,掌握弱起拍。

巩固3/4拍。

2.学生情感读词。

读好弱起和一字多音。

四、学唱歌曲。

(20分钟)1.牧场上的家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令人无限神往,谁来说说?在牧场上哪些景色给你带来最美的感觉?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动物们在这么美的环境中生活是多么快乐呀,让我们和大自然一起唱唱,用LU唱歌曲的旋律。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聆听 摇篮曲(勃拉姆斯曲)》教学设计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聆听 摇篮曲(勃拉姆斯曲)》教学设计

《摇蓝曲》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对《摇蓝曲》的演唱,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想象歌曲的意境,用轻柔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二、通过聆听几首《摇蓝曲》,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得到结论,得出什么是摇蓝曲及特点。

三、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爱心的教育。

重点:欣赏勃拉姆丝《摇蓝曲》并演唱旋律。

难点:归纳出什么是《摇蓝曲》及特点,体会《摇蓝曲》的意境并用语言描绘出来。

一、导入:师:先请同学们唱一首歌曲,唱完后告诉老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生答)。

师:同学们,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听着刚才歌曲,你们想到什么,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生答)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母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儿时记忆中,最温馨甜蜜的一件事,便是躺在妈妈怀里随着妈妈鸣唱的《摇蓝曲》甜美入睡的情境,今天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几首《摇蓝曲》,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温馨祥和的一刻吧,首先我们重点来学习一首勃拉姆丝的《摇蓝曲》,请听勃拉姆丝的《摇蓝曲》。

二、新课教学(一)1、听赏勃拉姆丝的《摇蓝曲》。

2、作者:勃拉姆丝的简介。

3、作品简介4、学唱歌曲这首歌是一首3/4的的歌曲,3/4拍歌曲的强弱关系,歌曲从第三拍弱起拍开始唱,每一句开始头个字在弱拍上起唱,最后一个字落在每小节的第一折强拍上,这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演唱恰恰相反,按常规大多数都是强拍起唱,弱拍收,作者这样写作旋律恰恰是给人带来一种摇晃动的律动感,所以同学们等下演唱时请注意弱拍起唱的感觉。

用“mu”模唱旋律,注意休止符的停顿及弱起拍的接唱法。

朗读歌词。

跟伴奏完整的演唱,接下来我们再来听赏两首《摇蓝曲》。

5、听赏19世纪奥地利伟大作家舒伯特《摇蓝曲》,它是一首歌曲改编成器乐演奏的,东北民歌《摇蓝曲》,通过刚才两首乐曲的欣赏,我想请同学们说说《摇蓝曲》的表现意境。

6、实践与创造,先答《摇蓝曲》意境(各自发言)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我归纳出摇蓝曲的特点。

新广东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新广东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新广东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敲击乐器教学过程:一、歌曲《中国人》1、播放音乐《中国人》,请学生想想这是什么歌?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感?2、播放多媒体课件《中国人》。

请学生边听边看,看完后讲出看到了什么?3、听中读。

教师播放节奏《中国人》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4、听中唱。

教师声情并茂地XXX《中国人》,请学生跟唱歌曲。

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进行模仿体验。

5、巩固知识。

从头反复记号“:||”6、听中评。

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并互评:唱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最后全班带着自豪和自信地演唱歌曲。

7、听赏相关歌曲。

教师播放《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歌曲,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

8、唱唱敲敲。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任选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9、想想谈谈。

二、小结:播放课件《中国人》,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二、创设情境教师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同时展示一些茉莉花的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境。

三、师生活动1教师弹琴,学生跟唱歌曲,注意准确的音高和节奏。

2教师指挥学生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让学生掌握节奏感。

3教师分组让学生分声部唱歌,加强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

四、新授1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唱,并注重准确的音高和节奏。

2教师指导学生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3教师纠正学生的唱法和发音,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4让学生用简笔画或手势来表现出歌曲中的景象和情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五、创编活动1让学生分组编排动作和舞蹈,配合歌曲演唱。

2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歌曲。

六、教师总结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花城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花城版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教学设计【课型】欣赏综合课【教材分析】本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走进音乐世界》四年级下册第9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学习了旋律进行的方式:级进、跳进、同音反复的知识。

本节课通过复习级进、跳进、同音反复,引出旋律进行方式以及“旋律线”的概念。

体验和感受旋律不同的进行方式是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段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学生在一到三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尝试用律动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中的变化。

在乐器的掌握上能用竖笛作为课堂辅助学具并能参与到课堂各个环节中。

【教学理念】《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二条就是“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

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

因此,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聆听、表现旋律,感受旋律的变化;我在教学中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

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体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能够在音乐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到旋律变化中的美。

2.知识目标:能够准确分辨出旋律进行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3.技能目标:能够结合节奏游戏、律动游戏、即兴表演、演奏等音乐手段,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掌握旋律进行方式的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旋律进行的方式: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教学难点】1.能够在欣赏乐曲时,准确分辨出旋律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2.能够在掌握旋律进行的方式:级进、跳进、同音反复基础上进行编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PPT 3、口风琴4、钢琴5、卡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吹奏口风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音乐小助手回答问题迅速调动上课气氛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动一动:1、示范律动体态2、吹奏三条旋律。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花城版四年级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包括音高、音长、节奏等。

2. 学习并演唱一些简单的儿童歌曲,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3. 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感和合唱技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的介绍2. 儿童歌曲的学习和演唱3. 音乐节奏感和合唱技巧的培养教学准备:1.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教材2. CD或音乐播放设备3. 幻灯片或黑板4. 学生乐器(如铃鼓、手摇铃等)5. 班级音乐舞蹈表演准备(可选)教学步骤:引入:1. 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喜好,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主体:1. 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的介绍a.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简要介绍音高、音长、节奏等基本概念,并用简单的示例进行说明。

b. 通过播放不同音高和音长的音乐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音乐要素的区别和作用。

2. 儿童歌曲的学习和演唱a. 选择一首适合四年级学生的儿童歌曲,如《小兔子乖乖》。

b. 先播放歌曲的原版音频,让学生熟悉曲调和歌词。

c. 逐句教唱歌词,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发音和节奏。

d.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音乐节奏感和合唱技巧的培养a. 使用学生乐器(如铃鼓、手摇铃等),教授基本的节奏感和合奏技巧。

b. 通过简单的节奏练习和合奏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c. 可选:组织班级音乐舞蹈表演,让学生在整体上展示所学的音乐技巧和合作精神。

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强调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合作和努力,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音乐的乐趣。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练习所学的歌曲和乐器演奏,培养音乐的个人爱好和自信心。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比赛或表演,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教案 教学设计

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执教】【教材版本】花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设计思路】本课以2011版《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梯度渐进的课程目标。

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分析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

通过各种音乐活动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围绕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以歌词朗诵欣赏为导入、进行音乐欣赏、分析,学习鉴赏、情感表现为主线。

采用互助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师生间互助互学,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此时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其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在不断增强,已初步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只要引导合理,学生一定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歌曲、表现歌曲。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中,一首学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一首欣赏曲目《歌唱祖国》,两首歌曲具有共同的特点,歌曲乐句结构规整,且从不稳定终止到稳定终止对比明显,因此易于学生听辨。

还选择很流行的歌曲《自新大陆》音乐主题,学生用竖笛或者口琴进行课堂实践演奏。

巧妙地用5(g1)、6(a1)两个音编写伴奏,降低了演奏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能在歌曲演唱和竖笛演奏中感知音乐旋律的优美,喜欢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2.欣赏歌曲《歌唱祖国》(片段),用欢乐和充满青春活力的歌声熟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听辨出歌曲的乐句结构和乐句终止感,感受旋律中的主音。

3.进一步学习竖笛的基本吹奏方法,复习“5”的指法,学会“6”的指法,并能用“5、6”两个音按谱例要求为歌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音乐主题伴奏。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是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和理解音乐中的旋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中的旋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听觉感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但是,他们在音乐理论知识方面可能还不够扎实,需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对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可能了解不多,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和理解音乐中的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3.使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中旋律的概念和作用。

2.如何分析和欣赏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作品。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聆听法、分析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音乐作品,包括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音乐中旋律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和示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音乐作品,分析并讨论其中的旋律,然后进行展示。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听一些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旋律,加深对旋律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音乐鉴赏。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选择一首音乐作品,分析并欣赏其中的旋律,写一篇简单的音乐鉴赏文章。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6课伏尔加船夫曲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6课伏尔加船夫曲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6课伏尔加船夫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民歌,它以伏尔加河为背景,描述了船夫们辛勤劳动的情景。

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感强烈,充满了力量。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伏尔加河的美丽景色和船夫们的辛勤劳动,第二部分则表达了船夫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唱歌技巧,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俄罗斯的音乐风格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音乐特点,感受歌曲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伏尔加船夫曲》。

2.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音乐特点,培养对不同国家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美,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俄罗斯音乐风格的把握。

2.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唱法。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俄罗斯音乐特点和歌曲背景。

3.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符号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伏尔加船夫曲》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俄罗斯的音乐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读。

接着,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讲解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唱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让学生熟练掌握歌词和旋律。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唱法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演唱歌曲,检验学习效果。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反馈。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船夫们为什么要辛勤劳动?他们向往什么样的生活?通过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美,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6课伏尔加船夫曲-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6课伏尔加船夫曲-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6课伏尔加船夫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民歌,它以伏尔加河为背景,描绘了船夫们在艰苦劳动中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俄罗斯的文化,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同时锻炼自己的合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合唱技巧,对不同风格的歌曲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俄罗斯文化了解不多,可能会对歌曲的背景和内涵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导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伏尔加船夫曲》的背景知识,感受俄罗斯民歌的风格特点。

2.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并对歌曲进行适当的情感处理。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唱技巧。

4.增进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对歌曲进行情感处理。

2.了解俄罗斯文化,理解歌曲的内涵。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2.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练习合唱技巧。

4.运用情感体验法,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提升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材料,包括歌曲音频、视频,以及相关的俄罗斯文化背景资料。

2.准备合唱所需的乐谱和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伏尔加河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伏尔加河吗?它有什么特色?然后简要介绍《伏尔加船夫曲》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伏尔加船夫曲》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接着,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注意表现出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

对于较难的部分,可以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小学美术《感受音乐》微课教案

小学美术《感受音乐》微课教案
2.教学难点
-情感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绘画创作中,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线条、色彩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来表现音乐的情感和节奏。
例:在创作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线条的粗细、曲直、色彩的温度、明暗等,以表现音乐的不同情感。
-音乐与绘画关系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音乐与绘画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4.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绘画创作中尝试表现音乐情感,但部分作品仍显得较为生硬。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我计划在课后增加一些绘画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学生对于某些概念仍存在误解。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将在下一节课进行针对性讲解,并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音乐与绘画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情感与意境。
2.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达音乐带来的感受,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3.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音乐与绘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互影响,提高跨学科综合素养。
4.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学会分析音乐与绘画作品之间的联系,提升审美评价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音乐与绘画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具体作品,使学生明白音乐的情感和节奏可以通过绘画的线条、色彩等形式表现,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创作以音乐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音乐的情感和节奏,创作出具有表现力的绘画作品。
例:分析梵高《星夜》与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之间的联系,理解画家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音乐的意境。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聆听摇篮曲(勃拉姆斯曲)》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聆听摇篮曲(勃拉姆斯曲)》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勃拉姆斯摇篮曲的基本概念。摇篮曲是一种表达母爱、安抚婴儿入睡的曲子。它是音乐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具有温馨、安宁的特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来感受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表达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摇篮曲的旋律、节奏及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通过哼唱、演奏等方式,使学生熟悉并记住摇篮曲的主旋律,理解其音乐风格。
(2)简谱中的音符、节奏及强弱规律:学生需学会识别并准确演奏摇篮曲中的音符、节奏及强弱。
举例:利用拍手、敲击乐器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强弱规律。
(3)音乐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摇篮曲所表达的情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过于依赖课本,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在重点难点解析部分,我注意到通过举例和比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摇篮曲的旋律和节奏。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学生对此掌握不够熟练。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这些知识点。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发现他们对于摇篮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困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计划在课后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以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摇篮曲的背景和应用。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聆听摇篮曲(勃拉姆斯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听过摇篮曲,感受到它带来的温馨和安宁?”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摇篮曲的魅力。

三年级下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旋律》教案

三年级下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旋律》教案

(封面)三年级下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旋律》教案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复习旋律的进行方向——上行、下行、级进、跳进。

2. 学唱《美丽的朝霞》和《丰收之歌》,通过划旋律线感受歌曲的级进和跳进,并用歌声表达歌曲的不同情绪。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丰收之歌》,通过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歌曲《美丽的朝霞》和《丰收之歌》划旋律线,感受歌曲的级进和跳进。

2.体会《丰收之歌》欢乐、热烈的情绪,唱好一字多音的歌词。

理解、体会丰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他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小礼盒(千纸鹤、小红花)。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教学过程:一、组织课堂:师生问好!二、节奏练习1.听音乐模仿老师做动作,让学生初步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放《美丽的朝霞》伴奏音乐)提问:老师刚刚做的哪个动作比较强,哪个比较弱呢?2.节奏填词游戏:教师—你(强)好(弱)吗(弱)?请学生用同样的节奏填词回答—我(强)很(弱)好(弱)!三、听音乐,读歌词。

1.(播放《美丽的朝霞》范唱音乐)让学生说说音乐中唱出了那些景色:朝霞、太阳、山(教师板书)2.朗读歌词。

(过渡语:那是谁赶走了山头上的黑暗呢?请同学们翻开书第9页,我们来读读歌词就知道了。

)A、轻声跟着音乐朗读歌词。

B、跟教师带节奏的朗读歌词。

四、听音乐,赏朝霞。

1.提问:什么是朝霞?(准备彩色粉笔)请两位同学将你们心中的朝霞画出来。

播放音乐,台上同学画画,台下同学随教师拍拍手。

2.欣赏视频《美丽的朝霞》五、教唱歌曲。

(同学们能不能把我们美丽的朝霞唱出来呢?)1.教师弹琴,学生逐句跟唱。

2.跟琴连唱。

3.解决难点:1︱ 2 - 2 ︱ 3 - 3︱4 5 6 ︱5 0︱赶走了山头上的黑暗。

A、先由教师范唱,请个别学生模仿。

B、全同学一起跟教师演唱,并分组过关。

C、通过手势画出歌曲旋律线,使学生掌握旋律走向。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感知音乐中的旋律花城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感知音乐中的旋律花城版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教材分析】三年级学习了旋律进行的方式,介绍了级进、跳进、同音反复的知识。

这节课,通过复习以上知识,听辨三首乐曲(《樱花》、《伏尔加河船夫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片段,引出“旋律线”的概念,引导学生对“旋律线”的关注,是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并且《樱花》这首日本民歌具有典型的日本民歌风格,《伏尔加船夫曲》也是俄罗斯著名民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则是进行曲的经典,学习这三首片段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更多地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1. 复习旋律进行的方式,能在聆听音乐片段中分辨出旋律进行的方式:级进、跳进或同音反复。

2. 了解旋律线,能随音乐画出音乐片段的旋律线。

3. 能创编简单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的旋律短句。

【教学重点】掌握旋律进行的方式: 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教学难点】创编旋律短句【教具准备】电子琴、口风琴【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老师弹琴用三种方式来和同学们问好,要求同学们的音高和走向和老师的是相反的。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其实老师刚才用了三种旋律进行的方式问好,今天这节课我就要带着同学们去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板书课题)三、重温旧课,感知旋律进行的三种方式1. 级进:旋律音是相邻的,可以上行,也可以下行。

2. 跳进:旋律音是隔开的,有大跳和小跳之分。

3. 同音反复:旋律音是相同的、重复的。

(举例说明)师弹奏《歌唱祖国》《唐老伯有个小农场》等。

(师边唱边弹,并板书)四、游戏:小动物找家师:唐老伯的农场里有很多的小动物,小动物回家要经过一段路,有的需要爬楼梯,有的需要跳上小山丘,有的只需要走平地,请你听老师弹出的音,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将小动物放到它的家门口。

五、听辨旋律片段,感受旋律进行的方式1. 《樱花》片段(日本民歌)2. 《伏尔加船夫曲》片段(俄罗斯民歌)3. 军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片段六、学习旋律线1. 寻找旋律线:在小熊图中找出许多点,将这些点连成线,便出现了线条。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三)歌曲《阿瓦日古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1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三)歌曲《阿瓦日古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1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三)歌曲《阿瓦日古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

【名师授课教案】
课题《阿瓦日古丽》
课型或模块歌唱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感知3/8拍子的音乐,学会拍打3/8拍的节奏,了解其强弱规律,能熟练掌握三拍子。

2、学唱歌曲《阿瓦日古丽》,能用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的韵律感。

3、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并掌握3/8拍子。

教学难点能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鼓大鼓
教学内容
分析
《阿瓦日古丽》是一首维吾尔族的民歌,歌曲为3/8拍子,商调式,不规整结构,由4个长短不一的乐句组成,旋律舒缓辽阔。

歌曲中的“阿瓦日古丽”是一位新疆姑娘的名字,歌曲表达了小伙子对她的深深爱恋。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1、创新发声
教师打节奏,学生模仿(师板书节奏)
X X X 丨X X X 用3、5两个音组成3/8拍的节奏。

(师板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6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
第二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器乐曲《扬基`嘟得儿》《牧场上的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a.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能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来歌唱,培
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b.在聆听表演的基础上突出主题,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知识目标:理解3/4拍强弱规律,认识弱起小节的含义并唱准弱起小节。

(3)能力目标:掌握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体会歌曲的演唱风格。

用柔和的声
音,休闲的情绪来演唱。

教学重、难点:
(1)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情境:请同学们听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安静地走到座位坐好。


一、谈话导入。

(2分钟)
1、同学们,这节音乐课我将带你们走进美国乡村,感受一下美国的乡村音乐,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

听后说说有什么感受?
(简介: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乡村音乐,乡村音乐除了表现乡村的劳动生活之外,还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自己美丽的家乡等等……)
2、同学们,这首动听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美丽、迷人的牧场……随即,播放《牧场上的家》的伴奏。

二、聆听歌曲。

(5分钟)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唱家乡的歌曲。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牧场。

(我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片段,欣赏多媒体音乐和画面,感受牧场的美丽景色,体验歌曲的意境美。


2.在美国的乡村的牧场上你都看见了什么?(多媒体出示多幅不同的美国乡村牧场的图片)
3.说说这首歌曲是多少拍的?听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
三、节奏难点。

(5分钟)
1.听旋律,打拍子,掌握弱起拍。

巩固3/4拍。

2.学生情感读词。

读好弱起和一字多音。

四、学唱歌曲。

(20分钟)
1.牧场上的家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令人无限神往,谁来说说?在牧场上哪些景色给你带来最美的感觉?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动物们在这么美的环境中生活是多么快乐呀,让我们和大自然一起唱唱,用LU唱歌曲的旋律。

2.同学们的声音真美,能用这么美的声音来唱唱歌词吗?随伴奏轻声演唱歌曲。

3.你们来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牧场上的小主人,我们坐在绿色的草地上,仰望着天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没有悲伤、令人无限神往。

你是一种什么感受呢?
生:轻松、悠闲的感觉。

师:你们自由在地牧场放牛、嬉戏玩耍,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
生:轻柔、优美
师:你们说得很准确!那我们一起来放松我们的心情,感觉一下在牧场上那轻松、悠闲的感觉。

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演唱一次。

3.纠正不准确的音:
两句“还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相同吗?哪儿不相同。

5.美国的牧场美吗?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得怎样的心情?表达了对家的赞美、依恋之情。

同学们一定很想生活在那儿吧?假如你就是牧场上的小主人,你应该用一种什么样
的的声音来不断表达对这片美丽牧场的热爱呢?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

五、创编歌词。

(5分钟)
六、小结: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家乡,保护好家乡的环境。

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丽。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让我们伴着上节课的《茉莉花》下课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