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汇总专题: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梳理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1、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1、 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如: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 诗人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一般有下面几种 形象类型。
(与情感类题型具有一定互通性)(1) (2) (3) (4) (5) (6)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3、 分析思路,技法解密(1) (2) (3) (4)4、 答题步骤: 形象集中统一 (1) 概括描述形象特征(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2) 找出诗人描写人物的有关诗句,分析形象。
(3) 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
形象特点多样(1) 特点1+分析+意义(2) 特点1+分析+意义(3) 特点1+分析+意义(二) 景物形象1、 答题思路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与“境”融合一致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
2、 答题步骤:(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画面。
(要忠实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表达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方只答“表达了作者感 伤的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友人送别、思念故土的形象。
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分析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抓住人物特征。
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o(三)事物形象1、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完整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归纳(可编辑修改word版)
柳永的《雨霖铃》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四步走” 找→析→联→明
第一步:找。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第二步: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第三步:联。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
第四步: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也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骤里合答。
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青海长云暗雪ft,孤城遥望玉门关。
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平的向往。
(王昌龄《从军行》)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闲适类
寒ft转苍翠,秋水日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
咬定青ft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战争类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基础知识
(形象、语言、技巧、情感)
古诗词中常见的十种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形象
举例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侠士
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圣贤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寄情ft水、归隐田园的隐士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ft”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典诗歌鉴赏1. 唐诗宋词元曲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唐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代表作品如《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忆江南》。
- 宋词: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代表作品如《西华山》、《蝴蝶梦》。
2.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手法- 唐诗的意象: 如“烟波江上使人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宋词的意象: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茶杯盈满香泛泛,看指尖生白月圆”。
- 古典诗歌的比喻手法: 如“花前失却消息,天外月孤明”、“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3. 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唐诗:以清新含蓄、咏怀忧愁为主要特色,表达心境、抒发情感。
- 宋词:以空灵浪漫、婉约柔情为主要特色,抒发爱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元曲:戏剧性强,情感表达直接、豪放,兼具唐诗和宋词的特点。
4. 古典诗歌的韵律、格律、韵脚- 韵律:指诗句中的声调、音长、重音等读法,使整首诗的朗朗上口。
- 格律:唐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宋词的词牌,元曲的五律、七律、八行双调等,是规定诗歌的韵律长度和节奏。
- 韵脚:诗句末尾的音节,如仄韵和平韵。
二、现代诗歌鉴赏1. 新诗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新诗:自由诗、意象诗、写景诗,代表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现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特点: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诗人对时代、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反思。
-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的运用、语言的简洁明快、意境的抒发和节奏的变化等。
3. 新诗派别及代表诗人- 流派:白话诗派、新感觉派、新月派、壁报诗派等。
- 代表诗人:郭沫若、毛泽东、艾青等。
4. 现代诗歌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代诗歌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社会问题和思想状况,与现实主义文学有紧密的联系。
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考大纲求: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感情的体察。
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境界的鉴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复习重点1.认识古典诗歌中的形象的种类;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中形象的方法。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建出来的生动详细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怀主人公)形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情景)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掌握形象的特点,解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怀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或许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绘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情痴心、朴实朴实,女青年美丽开朗、机灵调皮;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分别时的无穷伤心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义,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氓》刻画了勤奋和善而又清醒刚强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旁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怀主人公的形象,其实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边几种形象种类。
(1)傲视显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显贵,使我不得高兴颜”表现了李白淡于荣华、傲视显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显贵、豪迈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伤时感事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1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其实不不过逗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伤时感事的性格。
(3)寄情山川、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显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政界的憎恶,对田园的喜欢;如王维《山居秋暝》经过对晚秋节气空山新雨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山川风光的喜欢。
完整word版高考诗歌鉴赏知识总结
诗歌鉴赏知识总结重基础专题一明考点一诗歌体裁分类诗词曲二古典诗歌分类古体诗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诗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名称近体诗绝句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鹤雀楼》)(形成于唐代)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古律诗五言律诗(杜甫《春望》)典七言律诗(杜甫《登高》)诗排律歌词(又称“诗余”“长短句”):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散曲小令(短小的曲子)套数(散套)(睢景臣《高祖还乡》)剧曲杂剧(已是供演出的剧本)传奇补律首联(1,2句)诗颔联(3,4句)对偶颈联(5,6句)尾联(7,8句)补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乐府双璧——《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乐府三绝——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三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脉络奠基时期:先秦《诗经》现实主义(赋比兴)《离骚》浪漫主义发展时期:两汉,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建安风骨(曹氏父子曹操曹植)慷慨悲凉雄浑古朴陶渊明“猛志逸四海”“性本爱丘山”乐府诗汉乐府南北朝民歌鼎盛时期:隋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两大诗派山水田园(王维孟浩然)边塞诗(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浪漫李白两大诗人杜甫现实中唐两大诗派元白(元稹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韩孟(韩愈孟郊)李贺诗鬼刘禹锡诗豪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衰落时期:宋四词的发展,流派及各自的代表词人豪放婉约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秦观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姜夔南宋白石道人李煜《虞美人》《相见欢》专题二析形象味情感一意象1 定义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2 诗歌中的常见意象送别类意象杨柳: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长亭: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酒:除排解愁绪之外,还包含着深深的祝福思乡类意象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双鲤: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捣衣:不仅令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愁苦类意象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流水: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猿猴: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抒怀类意象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松柏:歌颂坚贞不屈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冰雪,草木: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爱情类意象红豆: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连理枝,比翼鸟:对恩爱夫妻的比喻战争类意象投笔:后指弃文从武长城:指守边的将领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柳营:指军营,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请缨:后以其喻杀敌报国之决心羌笛:发出的期间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二意境的定义意境=物象+情感意境是指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象是一个一个的物象,而意境是这些意象综合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三意境题的提问方式及答题步骤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诗中某两联写了哪些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答题步骤用流畅优美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用能够准确地体现景物特点或情调的词语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恬静优美,闲适恬淡,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高远辽阔等用能够准确地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忧愁伤感,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等四景与情的关系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乐景写乐情正以哀景写哀情衬以乐景写哀情反以哀景写乐情衬作用表达效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境含蓄深远专题三品语言鉴风格一炼字题1 定义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2 炼字的规律(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色彩词,叠词,词类活用)五言炼第二字五言炼第三字五言炼第五字五言炼第二字,第五字七言炼第二字七言炼第五字七言炼第七字七言炼第二字,第五字3 常见提问方式及答题技巧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找出来,提问方式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简析某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此诗某句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题技巧明确指出炼字,或肯定哪个字更好从本义出发作解说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二语言风格题1 定义风格是指由于艺术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2 常见的语言风格平实质朴,朴素自然:不加修饰,不追求词藻的华丽,质朴无华,平淡中蕴涵着深意含蓄隽永,含蓄委婉:字短情长,启人联想,含有深意清新明丽,清新雅致:清丽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怡然喜悦的感情形象生动:修辞(比喻,拟人,通感),动词的使用,色彩的运用绚丽飘逸:色彩嫔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婉约细腻:曲,细,柔幽默讽刺:诙谐风趣,辛辣的笔调和趣味雄浑: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表现豪迈博大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情感豪放:就主体而言,其表现为: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吞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放不羁。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含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形象。
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以下三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
题型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如《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另一类是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对其描绘可以是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者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读者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一步补充。
教材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九类人物形象形象类型举例分析忧国忧民,心系社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历经磨难,坚持追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展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执着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一个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词人形象。
征战沙场,保家卫国“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英勇作战的战士们,即使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也不能改变他们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寄情山水,热爱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表现了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热爱田园生活的诗人形象。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流传千年,代代传诵。
在这些古代诗歌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涵义,以及卓越的艺术功底。
以下是中国古代诗歌赏析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一、诗歌的类型分类中国古代诗歌可以根据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
按内容来分,可以分为抒情诗、咏物诗、写景诗、豪放诗等。
按形式来分,可以分为四言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双调词等。
二、四种修辞手法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
其中,四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夸张、对仗和借代。
比喻是通过比较的手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夸张则是夸大事物的形象以达到强调的目的;对仗是诗句中呼应、对应的手法;借代则是通过借用一个特定的词来代指其他事物。
三、韵律格律中国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格律而著名。
其中最常用的格律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五言绝句一般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韵脚分别为仄仄平平仄;七言绝句一般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韵脚分别为平平仄仄平平仄。
四、意境和写景手法中国古代诗歌以其深远的意境和生动的写景手法而饱受赞誉。
古代诗人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巧妙地描绘自然景物,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比如《静夜思》中的“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通过写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寂寞之情。
五、兼具思想性的诗歌作品中国古代诗歌既有其艺术品味,又兼具深刻的思想性。
古代诗人借助诗歌这个载体,表达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杜甫在《登高》中以壮怀激烈的诗句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悲愤和对时局的关切。
六、古典名篇的欣赏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经典名篇,这些名篇以其出色的艺术价值被广泛传诵。
像《离骚》、《长恨歌》、《水调歌头》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被誉为古代诗歌的瑰宝。
总结:中国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格律、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性,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独树一帜。
通过赏析古代诗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诗人的才华横溢,还能窥探到古人的情感和人生哲思。
希望这些知识点的总结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而鉴赏古代诗歌更是深入了解中国文学的重要途径。
在鉴赏古代诗歌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诗作,欣赏其艺术魅力。
本文将对一些古代诗歌鉴赏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关的解析和示例,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欣赏古代诗歌。
1. 诗歌的格律与韵律古代诗歌的格律与韵律是古人对音韵的追求和诗歌的组织形式。
在古代诗歌中,有不同的格律和韵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这些格律和韵律的运用给诗歌带来了优美的韵律感,使诗句更加流畅婉转。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追求。
其五言绝句的格律和押韵的运用使整首诗的语言流畅优美,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2. 诗歌的意象意象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感官、想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在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花、月、山水等。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出现了月亮的意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运用了夜色、月光、牵牛织女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3. 诗歌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可以将抽象的思想和情感以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
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通过将雨水比喻为“好雨”,并描述雨水的降临给大地带来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之情。
4. 诗歌的意境和主题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和情节,诗人营造出特定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意境是激昂奔放的,主题是表达猎人的豪情壮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汇总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汇总把握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1.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思路: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
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
)2.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写时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思路:物——情物——理。
——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物之特征具多面性,注意诗歌具体的意境)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而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3.写景诗——“一切景语皆情语”⑴写法:①写景抒情——先写景,后直抒胸臆。
②情景交融——全诗皆写景,但融情于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别是注意常用的寄托某种情思的意象(景物)。
例: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对仗工整,看是句句写景,实则字字含情,情景交融。
开头两句描写明媚的春景图,流露出诗人喜悦之情。
后面两句“千秋”与“万里”相对,表现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浩茫心绪,卒章见底,关键词(诗眼)在“万里船”。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清单总结(最新最全)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阅读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四个基本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
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形”,“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是评价诗歌的“神”,由“形”入“神”,体现了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古代诗歌鉴赏是提高考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经常品读中国古代诗歌,可以感受古人的生活、思想与情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丰富个人的情感体验,提高个人的修养,培养个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
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1.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诗人的感情载体,也就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的塑造,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景象指作品中的景色、情景、状况、气象等,对应的手法是借景抒情;物象则是具体的某个物体的形象,如“柳”“月”“梅”,对应的手法是托物言志。
(1)景物形象的作用主要作用 举例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创设背景。
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
这种用法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
如王昌龄《从军行》中的“青海长云暗雪山”。
创设意境。
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的是让读者“临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和作者的情感。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续表)主要作用举例衬托品性。
这种作用在咏物如雪、竹、梅、松、鹤、荷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
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表现情感。
诗歌结尾处的景物意象,一般起到渲染、突出情感的作用,甚至以景结情。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就是以到天际流不尽的长江水,表现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牵挂之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含解版)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
其中品味关键词(炼字)和赏析关键句(炼句)是热考题型。
题型一炼字(含诗眼)炼字,多指诗歌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
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叠词。
“诗眼”,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字词。
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眼”和“篇中眼”。
“句中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
“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词或句子。
1.教材中古代诗歌锤炼的常见6类词性炼字类别表达作用教材典例动词化静为动,化凡为美,有动态感。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虚词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颜色词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诗眼类型类型示例分析思想的凝聚点“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深”是诗眼,它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
(完整word版)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一、诗词体裁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②近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七律,七绝,五律,五绝)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④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二、诗歌题材、情感分类诗歌的题材可分为:1.写景抒情: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6.羁旅诗: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7.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8.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如《硕鼠》《伐檀》、罗隐的《蜂》。
10.闺怨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11.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12.游仙诗: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山东省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训练 十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鲁人版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十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1、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问: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2: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4分)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村即事司空曙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这首诗歌的体裁是近体诗中的,诗的主体形象是一个。
(2分)(2)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个词语或句子,并简要说说理由。
(3分)4.阅读这首词,然后回答(1)~(2)题。
(11分)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1)“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全释doc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全释知识资料汇总编校雍斌一、古诗释义中国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早期的诗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叠反复的章法,也是这一时期诗体的主要特色。
后来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
在战国后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
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
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
楚辞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屈原为其杰出代表。
楚辞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并称“风骚”,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因此该词也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汉代的古体诗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代时乐府诗形成。
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
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
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在的歌词,由西汉的乐府机关和东汉的黄门鼓吹署在民间搜集而来。
诗歌鉴赏基本知识点归纳,DOC
诗词鉴赏基础知识归纳诗歌的结构技巧:层层渲染、铺垫、伏笔照应、小中见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起承转合、对比结构。
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一、表达方式: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2”34如:1”2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林逋《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1.(1(2(3如:(4再如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课件
总结词
修辞手法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技巧。
详细描述
考生需要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以及这些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如增强语言表现力、突出情感等。
总结词
理解修辞手法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艺术价值
古代诗歌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价值,对于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古代诗歌也可以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
文化传承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语言精练、意境深远、韵味悠长,讲究意境的创造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03
02
01
古代诗歌最早以纸质书籍为载体,通过手抄或刻印的方式传播。
纸质书籍
古代诗歌常与音乐、舞蹈相结合,通过歌唱和表演的形式传播。
音乐与舞蹈
古代诗歌在文化交流中得以传播和发展,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交流与影响
02
CHAPTER
情感表达是诗歌的核心,而主题则是诗歌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
总结词
在鉴赏古代诗歌时,要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离愁别绪等。同时,要理解诗歌的主题,把握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和信息。通过对情感的表达和主题的理解,可以更全面地领悟诗歌的内涵。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艺术手法是指诗歌在构思、语言、修辞等方面所采用的艺术技巧,表现力则是诗歌感染力和影响力的体现。
03
CHAPTER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
总结词
意象是诗歌中用以表达诗人情感和思想的具象物,而意境则是通过一系列意象所构建出的艺术境界。
详细描述
在鉴赏古代诗歌时,要善于捕捉和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如“月”常代表思乡之情,“柳”则常寓离别之意。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古代诗歌阅读 Word版含解析
特色透练8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和仲蒙夜坐文同①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注]①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
著名画家、诗人。
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表弟苏轼敬重。
Ⅰ检验读懂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全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前两联通过视觉、听觉写景,描写窗外大雪将至的景象,反衬作者内心的心情。
颈联,寒冷夜晚,诗人饮茶遣酒体现了作者的高雅情趣。
尾联“对群书”“拥敝袍”,体现了作者独自夜读,仍能享受宁静之乐,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仲蒙的思念之情。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首联描写诗人在大寒之夜“独凭幽几”,听到窗外传来栖鸟惊飞、孤雁哀号的声音,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凄清。
()答案×解析由“独凭幽几静尘劳”可知,应是表达了内心的“宁静淡泊”,而非“孤寂凄清”。
2.这首酬和诗在表现诗人自身性格特点豪迈洒脱的同时,也体现了和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意。
()答案√Ⅱ解答题目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在大寒之夜和友人仲蒙正夜坐畅谈,听到窗外传来栖鸟惊飞、孤雁哀号的声音。
B.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大雪将至;屋内,诗人此时凭几而坐,一洗素日尘劳。
C.颈联,夜深之时,诗人因难眠而体会到茶的功效;大寒之夜,诗人想饮酒驱散浓重的寒意。
D.本诗前两联侧重描写环境,后两联侧重抒发感受,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人在大寒之夜和友人仲蒙正夜坐畅谈”错,由首联下句的“独凭幽几静尘劳”可知,应是诗人独坐房间。
诗题中的“和”不是“同”,而是“以诗歌酬答”之意。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倦于尘劳,而能淡泊超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三古代诗歌鉴赏(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8~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
上片写景奠定哀婉基调。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风雨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
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答出奠定情感基调的,给2分;结合内容分析的,给3分)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
结尾二句,因愁情无法排遣,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借以移情,可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
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表现了纷乱的愁绪。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答出表现纷乱愁绪的,给2分;答出通过动作表现并作简要阐述的,给4分)7.(2014年高考北京卷,7)“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
完成①~③题。
(3分)①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
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烟笼寒水月笼沙B.明月楼高休独倚C.一夜飞度镜湖月D.夜吟应觉月光寒③《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西施”,她所吟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
此才女是(3分)( )A.史湘云B.林黛玉C.薛宝钗D.妙玉解析:①B②A③B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和表达技巧,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①A项中的“霜影”指月影、月光,C项中的“玉盘”、D项中的“宝镜”指月亮:这三项均写出了“明月”之景。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句没有涉及月亮,没有写出“明月”之景。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与“秦时明月汉时关”都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③从“多病”“葬花”这两个关键词语可判断此才女是林黛玉。
14.(2014年高考北京卷,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1】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2】禁:消受。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解析:C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
C项,“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错,五六句通过“钩衣”“刺眼”等细致描写,写出了春光的明媚绚烂,没有“春去夏来”之意。
②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
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
(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
(明末·王象巽《游曲江》)解析:BE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兴亡之感往往从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当年燕子知何处”和“韦曲杜陵文物尽”均是在感慨当初的繁华如今已经不再。
A项,“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句借韦曲花讽刺世风;C项,“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句借花喻人;D项,“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句为景物描写。
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
作答本题,参照注释和典故本身,知人论世,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
(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
)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
(7分)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南宋)徐照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1.(2014年高考浙江卷,21)这两首诗都以来写愁。
(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两首诗放在一起考查时,往往要找共同的意象。
阅读这两首诗可知,“共听一声猿”和“啼猿不自愁”写的都是猿声。
猿声凄厉,两位诗人皆以之来写愁。
答案:猿声。
22.(2014年高考浙江卷,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5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用景写情,使用典故抒情、说理等都是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李诗写的是诗人实实在在的经历,场景具体,景中含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自身落寞、愁苦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关切之情。
而徐诗则借吟咏三峡来说理,借议论来抒情,说明愁苦只在人心,无关乎猿啼。
答案: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
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10.(201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望江怨送别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
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要描述送别场景,需要准确理解词的前四句的具体内容,明确这四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什么样的场景。
抓住词人的所见之景,然后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主人公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离去(1分),一叶扁舟渐行渐远(扁舟越过林杪,船帆比沙鸥还小)(1分),直到看不见(仍久久不愿意离去)(1分)。
(意思答对即可。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要理解词中某句话的含意,一般需要准确理解句中的关键字,同时还要思考这句词句的含意,运用的表达技巧,结合表达技巧来理解词句的意思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理解“怪人催去早”一句,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怪”字,谁在怪,怪什么,为什么会怪,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明确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夕阳还有一竿高,离天黑尚早。
这时主人公后悔不应该让朋友这么早离去,转而埋怨催朋友离去的人。
(3分)这句词进一步抒发了主人公对朋友难舍难分的深厚情谊。
(1分)(意思答对即可。
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14.(2014年高考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
(5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构思脉络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明确诗歌围绕“早发”选取了哪些意象,用了哪些词语。
第一句中“灯残”表明天还没亮,第二句写诗人携剑登程,可见其早;第三句“闻鸡唱”,说明鸡刚叫,体现出行之早;第四句“独”字说明路上没有别人,突出其早;第五句“微有路”一是说路难辨,二是说少人走,都表明了诗人的早行,据此整理出答案即可。
答案:①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
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
②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
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3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的含义和表现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背”字是“背部对着”的意思,说明诗人行走的方向和大雁飞行的方向是相反的,大雁南飞是向着温暖,而诗人北行是向着寒冷,可见其旅途的艰难和心情的愁苦。
答案: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8~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11分)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①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中,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却将“流离”“别家”当作一种习惯,认为这是“等闲”之事;然而客中一觉梦醒,却是斜月相迎,此情此景让人愈加惆怅,思家乡、念亲人之情便不禁油然而生。
这种手法就是衬托。
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
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写出“衬托”方法的,给2分;进行具体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