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君子”之政到内圣外王:儒家政治理想的起点分析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1. 引言1.1 概述内圣外王的含义"内圣外王"一词源自《孟子》,指个人修养内在品德和外在行为的完美结合。
"内圣"指修身养性,培养自身的品德和修养;"外王"指治理国家,为人民谋福利。
内圣外王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个人修身与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
通过自我修养,个人才能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传统内圣外王理念中,强调了个人修身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意义。
个人修身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修养和成长,更是为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一个道德高尚、懂得利他的人,不仅能够受益于自身修养,还能够传播正能量、影响他人,成为社会的典范和引领者。
内在品德的提升,也将直接影响到外在行为,使个人可以更有力量地影响和帮助他人,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概括来说,内圣外王的含义就是通过个人修身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这一传统理念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2 传统内圣外王理念的意义传统内圣外王理念的意义在于强调个人修身与外在表现的统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念。
内圣外王理念要求个人在修身方面不断追求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同时在外在表现上要具备领袖风范和统治能力,以此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传统内圣外王理念的意义在于强调了个人修身与社会责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一种全面发展的人生理念。
通过修身实现内在修养,倡导外在表现的王者风范,旨在引导个人不断提升自己,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内圣外王理念的意义激发了个人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模范。
【200字】2. 正文2.1 内圣外王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内圣外王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个人修身和领导者身心修养方面。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内在修养和外在表达的平衡越来越重视,认为只有内圣外王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完美发展。
“内圣”能否开出“外王”?——略论儒家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 内圣" 能否开出“ 外王” ?
略论 儒 家 道德 与政 治 的关 系
苟 东锋
(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 0 0 2 4 1 )
摘 要 : 儒 家政 治 能 否 现代 化 取 决 于 一 个 问题 : “ 内圣 ” 能 否 开 出“ 外王” ?对此 , 人 们 从 正 反 两 个 方 向提 出 了针 锋 相对 的观 点 。 那 么 , 是 否有 第 三 条 道 路 呢 ? 如 果 我 们 回 归 原 始 儒 家 就 会 发 现 , 道德 与政治 虽有联 系, 也 分 别 有 其
集》 卷 二 十 四) 有 学 者将传 统儒 家关 于义 利之 辨 的
看法 总结 为三种 立 场 : “ ( 1 ) 别义、 利 为二 , 义、 利截 然对立 ; ( 2 ) 尚义但不 排斥 利 ; ( 3 ) 兼 重义 利 。 ” 并 认 为“ 不 管哪 一种 立场 , 在义 先利 后这 点上 基本是 一 致 的” 口 ] 。这 个概 括显 然是 允 当的 , 不 过前 提是 将 其严格 限定 于伦 理道 德 的领域 , 如果 越界 , 则 另 当 别论 。就 政治 层 面来 讲 , 儒 家 的立 场恰 恰 是 利 先 而义后 。这是 因为 如果将 这里 的“ 利” 界 定为事 实
当代 新 儒 家 深 表 赞 同 , 并提 出了“ 内圣” 开 出“ 新 外
上对 儒家 政治 与道 德 的关 系 做一 番重新 梳理 。
一
、
道 德 与 政 治 的分 际
孔子 十分 重视 道德 , 强调 价值优 先 , 尤其 表现 在义 利之 辨 的问题 上 , 并 以“ 君 子 喻 于义 , 小 人 喻
独 立 的 自性 , 因 此儒 家“ 为 政 以德 ” 的 内圣 外 王 之 道 只 是 以道 德 的 方 式 解 决 政 治 问题 的 策 略 , “ 内圣 ” 既没有生发“ 外
从“君子”之政到内圣外王:儒家政治理想的起点分析
从“君子”之政到内圣外王:儒家政治理想的起点分析作者:王豪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4期摘要:“君子”是儒家思想系统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孔子开始,赋旧义之君子以新意,发以德致位之意,明政治道德合一之旨,树立了一种君子道德政治合一的德治理想政治秩序。
这种道德政治合一、以德领政的理想在儒家思想的演变中被进一步发展成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
这种道德政治一元化的政治观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使中国传统政治在发展中一直遮蔽于道德的形象之下,政治道德化;另一方面由于政治依托于道德广泛的社会作用面,政治被价值化,其作用也被泛化,从而使中国传统政治具有伦理价值色彩。
关键词:君子;内圣外王;道德政治一元化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12)儒学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在塑造民族文化心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基础,而且通过社会精英士大夫知识分子的言行,儒家的基本概念成为了整个社会不同阶层个人言行、社会生活、政治活动、思想意识领域的指引性规范,指导着整个社会。
而孔子与《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起点,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明,其所提出的概念以及对这些概念所做出的解释,成为整个儒家思想中的思想内核,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后世的儒者,都是在使用孔子的概念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儒家思想中,“仁”为一至关重要的概念,以致儒学又有“仁学”之别称。
然而儒家思想中,除了“仁”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君子”。
在儒家思想的起点《论语》中,全书言及“君子”者,凡七十余次,仅次于“仁”。
孔子依乎仁,据于礼,赋旧义之君子以新意,发以德致位之意,明政治道德合一之旨。
孔子这种以德致位之君子理想,被后儒发挥继承,成“内圣外王”极大之道德理想政治。
这种道德政治合一、以德领政的理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追求,使中国传统政治在发展中走向道德政治的一元化,从而带有了浓重的伦理色彩。
【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渊源及特征】
【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渊源及特征】“内圣”是指人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外王”是指人的心性修养的外在表现,即把人的主体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
孔子所说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中“修己”是“内圣”,“安百姓”是“外王”。
“圣”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人格就是“圣人”。
而主体一旦达到仁、圣的精神境界, 必然要释放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见之于政治实践, 成就“外王”事业。
这种“外王”事业, 以“博施济众”为极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将它树立为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
“外王”实为“内圣”的延伸和展开,“内圣”与“外王”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 其最高境界是合而为一的。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体系最核心的价值理念。
其实质是高度推崇道德人格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呈现,强调主体的道德人格是一切社会价值创造的终极源泉。
按照儒家的正统观念,君子只有潜心于道德人格的修养磨练,将道德实践的经验内化到主体的心理结构之中,使主体逐步凝聚、积淀起一种强有力的道德精神力量,完成“内圣”的实践功夫,才谈得上人之为人的价值尊严,才谈得上通过社会实践,将自我内在的人格力量外化于世俗社会的价值创造之中,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抱负。
儒家的“内圣外王”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儒家很重视人的社会本性。
个人不脱离社会群体而生存,而要生存, 就必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正是建立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
这一理想人格乃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自尊自爱与敬人爱人的统一。
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尊敬爱戴的需求, 在儒家看来, 其前提是尊重和爱护别人。
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而敬人爱人又必须从自尊自爱做起, 故荀子说:“仁者自爱”。
第二, 自我满足与满足社会的统一。
孔子说:“夫人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古代中国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被称为“内圣外王”。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人格修养理念:内在修心养德,外在治理国家。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重要原则之一。
在传统观念中,内圣外王被视为君子的标志,意味着一个人既要修身养德,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又要有才干和胆识去治理国家,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这种综合发展的理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追求人格完善和社会和谐的智慧。
如今,在现代社会中,“内圣外王”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更加需要具备全面的素养和能力,既能够善于修身养德,又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内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领导力。
深入理解和实践“内圣外王”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
2. 正文2.1 内圣外王的含义内圣外王是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一个人在内心修身养性,成为内在圣人,外在则具备威严尊严,成为外在的王者。
内圣即指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外王指领袖有着强大威严的统治力。
内圣外王的含义是要求统治者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干,还要有能力统御天下,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内圣外王的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内圣强调修身养性,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强调君子之道,注重个人的修养和做人之道。
外王则强调领袖的权威与统治能力,强调国家的治理和统治。
内圣外王的含义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依然需要具备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领袖来引领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个人修身养性的观念也能够指导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养和道德。
内圣外王的含义强调了领导者和个人在修身养性和执政治理方面的重要性,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古代智慧。
2.2 内圣外王的重要性内圣外王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内圣外王的理念强调了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内在修养和外在能力的完善。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理念,指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这一理念早在中国古代便成为了统治者治国理政的基本准则,也对后世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理念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内圣外王”告诉我们个人修身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视。
而“内圣”就包括了道德修养、心灵净化等方面的修身之道。
在现代社会,人们应该注重修炼自己的情操品德,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正直诚信的人。
“外王”则指的是在修身齐家的基础上,仁者可以成为治国平天下的圣君。
这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要有过人的智慧和胆略,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在现代世界,各国政治领袖需要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展现出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争取国家和民众的支持。
只有领导者拥有高尚的品行和德行,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带来真正的福祉。
“内圣外王”也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注重内在修养。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人们往往会陷入尔虞我诈、权谋争斗的漩涡之中。
而拥有了“内圣”的修身境界,我们就可以超脱这些琐碎的纷争,与他人和睦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给他人带来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为现代人,我们还应该注重“内圣外王”对于家庭教育的启示。
正所谓“家教是国教的基础”,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出内心强大、毅力坚定的下一代,更可以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家长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品德,成为子女的良好榜样,通过正面的影响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内圣外王”还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要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如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社会撕裂等等。
而“内圣外王”的理念正是在于通过个人的修身齐家来影响和改善整个社会的状态。
“内圣外王”的政治渊源及启示
明代和清代以及近现代。
到的。
董仲舒则把圣人拉入到世俗之中。董仲舒
一、先秦:内圣外王思想的产生 与发展
与孔孟强调内圣重要性不同的是,荀 子更重视“外王”。荀子认为“内圣”更具有 主观性,而外王相对来说较为客观,而圣人
认为,圣人是普通民众的一个代表,是上天 选择的人间代理人。圣人自身具有两种属 性:人性和神性,圣人就是智慧的化身,也
修成为圣人之后,能够将内在的圣德外化, 子看来,圣人是人伦所能达到的最高标准 现韩非子的“以法为教”的主张,用法律的
普及于社会他者,从而建立一种理想的“王 “圣人,人伦之至也”。之后,孟子对圣做了 手段达到内圣外王的大一统。
道”政治。
更为具体的阐释,即“仁且智”。他强调,人
“内圣外王”产生和形成于先秦时期, 们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修正自
[1]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 圣人的喜怒哀乐在程颢看来是顺应天
性的一种体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发生 不开心的事情,只要去面对,那么随着对象 的消失,圣人的怒哀等情绪也随之烟消云
在熊十力看来,“圣者,智仁勇诸德皆备 之称。王者往义,物皆向往太平,其愿望无 已止也”。“内圣”涉及的是宇宙人生最根本 的问题,具有本体论的思想。外王是有关 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具体的问题,是格物
外王的思想在在后代不断被重新阐释,赋 “仁者无敌于天下”“修其身而平天下”。孟 上神,圣人就是天派给凡间与天对话的权
予新的含义,增添了新的内涵,主要的发展 子对孔子关于“圣”的最大区别在于他更强 威人物。“圣人何其贵者? 起于天至于人而
时期有四个:先秦、汉朝和唐代、宋代元代 调“智”,圣人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修正达 毕。”如果孔孟的圣人远离世俗的话,那么
浅论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
浅论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观点。
最早出现自道家典籍《庄子·天下第三十三》“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后被儒家所继承。
“内圣外王”,意谓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两者的结合。
“内圣”是指个人通过提高自身的心性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或者说是理想的境界;“外王”是指个人把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
其中,“内圣”是基础,“外王”则是目的。
儒家经典《大学》中“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现出了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
“修身”之前的纲目是“内圣”,之后则是“外王”。
这明确告诉了人们从何入手才能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义;欲诚其义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证明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一逻辑有序的展开过程。
反过来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诚意是向自我内心世界挖掘,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向外部世界用力。
修身是内心和外部世界的分界点,也是由内心通向外界、由外界转为内心的轴心和结合点。
在此基础上,“内圣”是内心修养,“外王”是外在事功,二者有着密切联系:内心修养之实现离不开外在事功之展开,而外在事功的展开,也离不开内心修养的实践。
离开了内心修养的齐、治、平就失去了内在的精神依据和超越的价值指向,而失去了齐、治、平的内心修养,也就失去了具体的意义。
内心世界的修养与向外部世界实践统一才是儒家尤其是早期儒家所追求、所推崇的理想人格。
一方面,儒家把“修身”看成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手段;另一方面又把“治国”、“平天下”看成是修“身”的完成。
“内圣外王”思想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随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也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的心中。
从《资治通鉴》看“内圣外王”
从《资治通鉴》看“内圣外王”1内圣外王“内圣外王”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
《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此即“内圣外王之道”。
根据《天下篇》来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其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则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其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
概言之,“内圣”即通过道德修养的方式,将个体内在的“天之道”转化为一种完美的道德人格;“外王”是一种政治人格,指在内在的道德人格的基础上,把圣人的王道理想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中体现出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圣王理想。
下面我们来结合《资治通鉴》中的实例以及古代哲学思想来分析“内圣外王”的理想性与现实性。
2理想性就浑然一体的境界来看,儒家的“内圣”与“外王”理想是不能分割的。
2.1“内圣”的追求“内圣”所追求的是一种完全与“大道”吻合的“圣”、“诚”,也就是“天之所命”在主体身上的完全体现。
然而,仅仅是将“天之所命”内化为主体的自觉要求还远远不是“内圣”,因为“内圣”的更高的境界还在于将内化为自身内在要求的“天之所命”推及至人,以“周乎万物,道及天下”[1],即通过“外王”的事功来显现,如果“内圣”不落在“外王”的事功方面,那么儒学的道德人格就失去了它的现实意义。
“君子之道,贵乎有成。
有济物之用,而未及物乎,犹无有也。
[2]”也进一步阐述了“外王”是“内圣”的外在表现形式,没有“外王”的“内圣”是称不上“内圣”的。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_“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陈立胜【摘要】“内”“外”分类具有丰富多彩的象征意义。
在先秦儒家,“内”不仅是德性生活的策源地,也是天植灵根之域;在《庄子》中,“道德”“天道”“本真”“物之祖”“天地精神”“太初”等形而上的终极实在与“内”联系在一起,“内之域”即是恬淡寂漠之域、自然而无为之境。
惟有深入其“内”,方能做“方外之游”。
“入其内”即是一不断超越各种“外”的工夫、一不断“向内而在”的过程。
佛教传入中国,其明心见性之学一度“垄断”了这一“内”之领域,其学被称为“内学”,其经典被称为“内典”,儒学及其经典遂沦为“外学”与“外典”。
宋明理学转向“内”,实则可归结为两个面向,即将天道性命一贯之学落实于人之心性世界中,而心性生活又必须在人世间、人伦社会(“方内”)之中实现。
于是,与天道沟通的心性世界(“内圣”)与日用伦常的关切(“外王”)之关系遂成为“内外本末,始终后先,显微无间,体用一源”之关系。
“内圣外王”一词因此最终成为宋明理学乃至整个儒学之道的关键词。
在现代新儒家建构第三期儒学格局中,“内圣外王”一词实兼有“定性”“定向”“综合”三义于一身。
【关键词】内外;方内方外;内学;内圣外王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3)02-0114-14作者简介:陈立胜,山东莱阳胡城人,哲学博士,(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5)“内圣外王”一词出自《庄子·天下》,它为何及如何成为儒学的一个“用语”?它何时重新进入现代儒学的建构话语中?它是否适合用于指称儒学?此一系列问题学界仍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
“内圣外王”一词“为何”以及“如何”成为儒学的一个“关键词”,既与儒家对“内”与“外”的理解有关,更与儒学思想的自我更新、自我转化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
“内圣外王”思想论文儒家文化论文
“內圣外王”思想论文儒家文化论文摘要:“內圣外王”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的深化,其内涵已日趋丰富。
“內圣外王”就是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道的伦理政治统一的学说。
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代,似乎又给“內圣外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新外王”不仅要开出民主与科学,更重要的是要开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的和谐之道。
1、先秦儒学先秦儒学开创了“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时代,最早提出“内圣外王”一词的是庄子,出于《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先秦儒家并没有明确提出“内圣外王”之学,但是儒家却将它进一步诠释,其思想学说体现了“内圣外王”的精神实质,并将其作为人生的理想和自己的奋斗目标。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标准和境界,“仁”包括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等内容,是一种通过自身的修养而达到的高尚境界,也就是所谓的“内圣”。
“礼”就是个人把高尚的修养推广到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即所谓的“外王”。
孔子说:“修已以安百姓。
修已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其中“修己”就是“內圣”、“安百姓”就是“外王”的体现。
在孔子那里,“内圣外王”包括了“修身”、“齐家”、“安民”、“平天下”等内容。
继孔子之后的孟子和荀子对“内圣外王”各有侧重,孟子侧重于“內圣”的一面,而荀子侧重于“外王”的一面。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人生来就具有“四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之端。
人们若能把内心固有的四端发掘出来,便能发展本真的善性,提升自己的修养,达到“仁”的境界。
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主张以修养“四心”为出发点实现“平天下”的目标。
然而荀子却将理论的重心放到“外王”上,荀子主张以“礼”为纲纪准绳的“王制”。
在荀子看来“圣”与“王”是“二而一”的,他说“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
“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家的主要思想
品位•经典■丈•社“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家的主要思想O李漫(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61)【摘要】为了解释“内圣外王”这一出自道家的词汇,为何后来成了儒家的主要思想,在剖析《天下》篇中"内圣外王”原始意蕴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对“内圣外王”思想的深化和拓展,由此得出儒家不只是在“数度”方面传承了"内圣外王”之道,也在义理方面进行了发挥,从而使“内圣外王”成为儒家修身立命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内圣外王;《天下》篇;先秦儒家;修身立命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最为重要的观念之一,“内圣外王”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代名词,但它最早是由《庄子•天下》提出来的。
然而这一出自道家的词汇,为什么后来成了儒家的主要思想?它们二者的含义是一样的吗?显然,作为两种学说,虽然用词一样,但含义并不一样。
那么,《天下》篇中的“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儒家又是如何对其吸收和发挥的?本文试图从《天下》篇的文本入手,探讨先秦儒家对“内圣外王”思想的深化和拓展。
一、《天下》篇中理想的“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一词是在《天下》篇的下列语境中出现的:“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276《天下》篇的作者①指出,如今社会大乱,贤人圣人基本没有,道德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百家对“内圣外王”之道只得了“一察”,不仅对此作片面的认识,还偏执于自己的学说,认为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别人的学说则是异端,从而对其进行攻击,结果造成“内圣外王”之道晦暗不明、无法彰显。
作为百家的对立面,古人对“内圣外王”之道则是从整体上来把握的。
那么,古人的“内圣外王”之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天下篇》说:“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
‘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回古时候的“道术”“无乎不在”,遍布于万事万物之中,是贯穿宇宙万物的“一”,并且具有强大的作用,赋予自然以灵妙、人类以睿智。
“内圣外王”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启示
“内圣外王”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启示“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精神实质,这一思想的目标是内修身以成圣,外治世以为王,强调以个体道德修身为本,以治国平天下为末,两者相互促进,体现了正确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同时,强调治世自修身始,为人们提供了由内及外、由心及物、由己及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为人们的道德实践和政治实践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模式,这些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标签:“内圣外王”;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目标模式一、内圣外王——儒家思想的精神实质“内圣外王”思想源远流长,最早产生于先秦时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得到继承和发展,“内圣外王”是儒家的基本命题和精神实质,现代儒家的主张仍然如此,从原始儒学到汉代的政治儒学,再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两千多年里,时代在变,儒学的诠释也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在“内圣外王”的模式里运思。
1.“内圣外王”的源流及含义“内圣外王”思想最早出自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此即“内圣外王之道”。
孔子是内圣外王思想的奠基者,虽“内圣外王”并非出自孔子之口,但“内圣外王”思想与孔子儒家思想相通,如孔子说的“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就是内圣外王的一种比较形象的说法。
孟子和荀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孟子强调在仁且智的内在道德修养方面铸造“圣人”的理想人格,而荀子则强调“圣人”理想人格的外在的社会事功。
继先秦以来,内圣外王思想在以后的历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宋朝以后,随着儒释道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逐渐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关于“内圣外王”的含义,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表述,如冯友兰“内圣就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的人格,是内圣外王的人格……所以哲学讲到底即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浅谈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浅谈儒家的内圣外王观摘要:“内圣外王”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比较厚重的话题,几千年来一直被儒家奉为修身立命的重要原则,也是理想人格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
内外兼修,圣王一体,和谐共存,乃至成为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关键词:儒家;内圣;外王;仁;修身关于“内圣外王”这一命题,是历来中国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
对于这一词的理解,历代哲学家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通常意义上人们的理解是:“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具体来说就是: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一、内圣外王的渊源历来被儒家奉为修身终极目标的“内圣外王”之境界,却最早被道家的庄子首先提出来,在《庄子·天下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意思是说,圣人能够契合造化的灵妙,依照天地的和谐和完善,以通达万物的自然本性,对宇宙人生的变化和根源作全面、整体性的体验;能够依据其纯朴的自然道德本性,通达万物性情而遂顺自然变化法则,这样便可以成就内圣外王。
王首先出自道家,但是这并不有碍于用它来解释传统的儒学,到了宋朝,儒释道三教合流之势日渐明显,由于理学的出现,随后开始不断有越来越多的人用“内圣外王”来解释儒家经典。
做到“内圣外王”的统一一直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这也代表了儒家最核心的东西。
其实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里面也能找到关于内圣外王最初的影子,《周易·乾文言》中讲“进德修业”是指进益道德的“内圣”工夫和修建“外王”的功业,这些是内圣外王思想发生阶段的雏型。
《礼记·大学》开篇就说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内圣外王概念的理解
内圣外王概念的理解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个人在内心修养和外在行为上都具有圣人和君王的特质。
内圣指的是个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品质,外王指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领导能力。
内圣外王的理解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含了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内容。
首先,内圣是指个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品质。
儒家重视个人的修身养性,认为只有内心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体现一个人的圣贤之德。
一个人如果具备了仁、义、礼、智、信等儒家道德观念,就能称之为内圣。
内圣是指个人在内心深处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人格,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始终如一地做到言行一致,秉持高尚的道德标准。
这样的个人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引导他人追求美德和道德。
其次,外王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领导能力。
王者之道在于治理国家和平天下,儒家认为君王应该以道德为基础,以仁义为原则,正确行使权力,使国家和人民安居乐业。
一个人如果能够具备出色的领导能力和组织才能,将这种能力用于社会公益和国家建设之中,就能称之为外王。
外王是指个人在社会上具备了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能够引领他人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这样的个人能够负责任地管理和领导群体,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内圣外王的核心思想在于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从个人做起的首要任务。
个人要修身,就要做到守心慎独,不为外物所动,始终以九德为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家庭层面,个人要尽到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关爱配偶和子女的责任,使家庭和睦温暖。
治国平天下是个人的责任和使命,个人如果能够具备外王的品质,就能在社会上起到号召力,带领他人奉行正道,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实践内圣外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过程。
首先,个人要从修身做起,始终保持对道德的敬畏和对美德的追求。
个人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
其次,个人要注重学习和自我提升,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才能。
浅析儒道“内圣外王”思想关系
浅析儒道“内圣外王”思想关系[摘要]“内圣外王”通常被认为是儒家的基本思想观点,其实最早是由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庄子在《庄子・天下》中提出。
本文从儒道两家在“内圣外王”这个经典观念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即从“内圣”、“外王”,以及如何从“内圣”开出“内圣”等方面进行儒道两家的思想比较。
最后提出,儒道两家“内圣外王”之道是可以相容互补的融合关系。
[关键词]内圣外王儒道异同渊源一、引言一直以来,“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最为重要的观念之一,内圣是就修养的成就而言,外王是就所成就的事功而言,这是“内圣外王”的基本内涵。
但是在“内”与“外”,“圣”与“王”的具体内涵,以及如何达到“内圣”,如何从“内圣”开出“外王”之道,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主要见于《大学》的修齐治平论,它占据了中国思想史上“内圣外王”思想之主流。
但是追根溯源,“内圣外王”的真正出处是来自于道家经典《庄子・天下》,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儒道“内圣外王”思想的异同。
二、“内圣外王”思想的渊源历史上,先秦儒家虽然有“内圣外王”的观念,但并没有“内圣外王”这一术语。
而“内圣外王”最早却是由道家的代表作之一的《庄子・天下》提出来,后被后世儒家袭用而成为儒家的主流思想。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
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天下》第二段)大概意思是:由于诸子百家的大部分士人都抛弃泰道,转向否术,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道术将为天下裂”。
这个“道”,专指道家的泰道。
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出处。
而《庄子・天下》认为庄子之道是“内圣外王”之道”,专指庄子亲撰的内七篇所言之道。
三、儒道的“内圣外王”思想异同(一)“内圣”思想异同第一,儒道两家均主张通过谦下,慈俭,清心寡欲,安命乐天等途径,以求人格提升。
浅析孟子内圣外王的治国思想
浅析孟子内圣外王的治国思想浅析孟子“内圣外王”的思想“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内圣,是一种道德修为的理想境界,发自于内在的德性觉醒,要求人们要在个人的道德修习之上以圣人为标准,努力向着达到圣化之境用功,即使不能成圣,也要做圣人之徒。
外王,是一种以德性修为而展开的德治的最高境界,它彰显于外,指个人在社会上之事功。
它要求人在“内圣”有为的基础上将内在的圣德推而广之,及于社会,建立理想的“王道”政治。
内圣外王是合一的,不论是孔子的“修己以安百姓”、孟子的“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还是荀子以推行仁义为目的的“王制”,都是把道德心性修养与政治治理过程完全糅合在一起加以考虑的。
尤其在孔孟那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外王是内圣的必然走向;内圣的外在投射,即是外王,外王的内在依托,即是内圣,两者不能分离。
孔子的“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点出了内圣外王之学的真谛、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一致与和谐,铸成了孔子理想人格的最高层面。
孟子以孔子思想为其学术进路,做了进一步的掘深。
孔子的内圣外王思想是自发的,孟子则在“性善论”的基础上阐发了内圣的功夫。
从内圣讲,孟子一善行良心为依据,为内圣提供了强有力的先验根据:以“万物皆备于我也,反身而诚”,强化个体责任的伦理内驱力量,进一步加强了由仁德达到内圣的把握。
孟子讲修身以增强伦理信念的力度,一者需要排除欲念,“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二者需要经受艰辛磨难,“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在外,可以抵御权威、利诱、贫苦、体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的义利取舍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境界:在内,可以使人坚毅于仁德的善心,以养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达到“不动心”。
此时的伦理善心有道义相配,因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之理,发施于外时,功效就非常巨大。
在此情形下达到人和而得民心、“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OUR L OF C NG NA HE DU UNI E S TY O E HNO O V R I FT C L GY( o i c n e ) S c l i cs aS e
V10 N. 。 2 o4 .
政 治 道 德 合 一 之 旨, 立 了一 种 君 子道 德 政 治 合 一 的 德 治理 想 政 治 秩 序 。这 种 道 德 政 治 合 一 、 德 领 政 的 理 树 以
想在 儒 家 思 想 的 演 变 中被 进 一 步 发 展 成 内 圣外 王 的政 治 理 想 。 这 种 道 德 政 治 一 元 化 的政 治观 对 中 国传 统 政
浓重 的伦理 色彩 。本 文 将从 孔 子 的 “ 子 ” 君 出发 , 分
析君 子的 内涵 , 由此 进 一 步 分 析 中 国传 统 政 治 中 并 内圣外 王 的政 治理 想 , 示 中 国传 统 政 治道 德 政 治 揭
一
元化 的政治 观 。
语 》 为 儒家思 想 的起点 , 作 对儒 家思 想形成 和发 展 的
作 者 简 介 : 豪 ( 96 )男 , 南 郴 州 人 , 国 政 法 大学 政 治 与公 共 管 理 学 院 政 治 学 理 论 硕 士 研 究 生 。 王 18一 , 湖 中
・
7 ・ 8
王豪 : “ 子 ” 政 到 内圣 外 王 : 家政 治 理 想 的起 点 分 析 从 君 之 儒
值 色彩 。
关键 词 : 子 ; 君 内圣 外 王 ; 道德 政 治 一 元 化 中图分类号 : 3 D6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0 3 ( 0 2 0 — 0 80 1 7 — 5 9 2 1 4 0 7 — 7 J
儒学 在 中国两 千 多 年 的历 史 传 承 中 , 塑造 民 在 族 文化 心理方 面起 到 了重要 作 用 , 不 仅 是 士 大夫 它 知识 分 子 的思 想基 础 , 且 通 过社 会 精 英 士 大 夫知 而
代 流行 的一个名 称 。在 周 代 ,君 子” 词 有其 特 殊 “ 一
的历史含 义 , 诗 》 《 》 , 君 子 ” 词 的 意 义指 在《 、 书 中 “ 一
不容有 任 何 僭 越 。作 为 这 个 社 会 秩 序 中 的组 成 人
“ 子 ” 词 , 儒 家 思 想 中 极 其 重 要 的 一 个 概 君 一 是
念 。作 为儒学 的原始经 典 ,论 语 》 《 既始 于“ 君子” 亦 , 终 于“ 君子 ” 论 语 》 篇 即言 :人 不 知 而 不愠 , 。《 开 “ 不 亦君 子 乎? 【 其 末 篇 又 言 : 不 知 命 , 以 为 君 子 ”1 ] “ 无
治 的 发展 产 生 了深 远 影 响 , 方 面使 中 国传 统 政 治 在 发展 中一 直 遮 蔽 于道 德 的形 象之 下 。 治 道德 化 ; 一 方 一 政 另
面 由 于政 治依 托 于道 德 广泛 的社 会 作 用 面 , 治被 价 值 化 , 作 用 也被 泛 化 , 而 使 中 国传 统 政 治 具 有 伦 理 价 政 其 从
识分 子 的言行 , 家 的基 本 概 念成 为 了整 个社 会 不 儒 同阶层个 人言行 、 会 生活 、 治 活 动 、 想 意识 领 社 政 思 域 的指 引性 规 范 , 导 着 整 个 社 会 。而 孔 子 与 《 指 论
领 政 的理想成 为 中 国传 统 政 治 的追 求 , 中 国传 统 使 政治在 发展 中走 向道 德 政 治 的一 元 化 , 而 带 有 了 从
J 1。0 2 u. 2 1
21 年 7 02 月
从 “ 子 ” 政 到 内圣 外 王 : 家 政 治 理 想 的 起 点 分 析 君 之 儒
王 豪
( 中国政 法 大学 政 治与公共 管理 学 院, 北京 1 0 8 ) 0 0 8
摘 要 : 君 子” “ 是儒 家思 想 系统 一 个 重要 的 概 念 , 自孔 子 开 始 , 旧义 之 君 子 以新 意 , 以德 致 位 之 意 , 赋 发 明
重要 作用 不言 而 明 , 所 提 出的概 念 以及 对 这 些概 其 念所 做 出的解 释 , 为整 个儒家 思想 中的思想 内核 , 成
一
、
“ 子” 念 的提 出及 其 涵义 君 概
对后 世产 生 了极 大 的 影 响。后 世 的 儒者 , 是 在使 都
用孔 子 的概 念 建 构 自己 的思 想 体 系 。在 儒 家 思 想
足 以证 明“ 子” 君 这一概 念 在儒 学思 想体 系 中的重要
性。
语 》 , 书 言 及 “ 子 ” , 七 十 余 次 , 次 于 中 全 君 者 凡 仅
“ ” 仁 。孔 子依 乎 仁 , 于礼 , 旧义 之君 子 以新 意 , 据 赋
发 以德致 位之 意 , 明政 治 道德 合 一 之 旨。孔 子 这种 以德 致位 之君 子理 想 , 后 儒 发挥 继 承 , “ 被 成 内圣 外 王 ” 大 之道 德理 想政 治 。这 种道德 政治 合 一 、 极 以德
收 稿 日期 : 0 lO — 1 2 1 — 92
“ 君子 ” 一名 , 见 于《 》《 》 并 不 是 儒 家才 首 诗 、书 ,
开始 使用 。“ 子” 词见 于《 书 》 君 一 周 五六 次 , 于“ 见 国 风” 二雅” 五 十余次 , 足 以证 明“ “ 百 此 君子 ” 词为周 一
中 ,仁 ” “ 为一 至关 重要 的概念 , 以致儒 学 又有 “ 仁学 ” 之 别称 。然而 儒 家思想 中 , 除了“ ” , 仁 外 还有 一个极
重要 的概 念 , 就 是“ 那 君子 ” 。在 儒家 思想 的起 点《 论
也 。 L整 部《 语 》 , , 。 论 言及 “ 君子 ” , 者 凡七 十余 次 , 例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