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有用与无用
最新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有用与无用

【篇一】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
即使那棵大树真的没什么价值,但至少它能给人们以隐庇本身就是“有用”了。
“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驾鹰、走狗、掼交、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玩出了趣味。
荷兰王子专程向他颁发2003年“克劳斯亲王奖荣誉奖”的理由是: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被埋没很长一段时间。
人人力争上游自然是好,否则也不会有这30余年经济奇迹。
但有用之学主宰一切,成功学成时代主旋律,又使当今社会如一个典型“上火”型社会:心中欲望太强、步子太大、动作难免变形,所谓“步子太大扯着蛋”是也。
人体上火了,喝剂凉茶能去火。
社会上火了,亦需一剂能清心降火的药方:做点无用的事,关心点与己无关的事。
前者清心,缓和焦虑症,自己与自己和解;后者解毒,消化社会戾气,与社会达成和解。
说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功利的父母绝不为过,早教经济、学区房、奥数班甚至已成为庞大“教育经济”的一部分,身处其中的中国父母,外人眼中是“虎妈”,自己心中是“孩奴”,里外都不是人。
18世纪的法国人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另一个爱把“这有什么用?”当做口头禅的,是中国的一些市长们。
在房产开发、GDP数字这些“有用之事”面前,历史街区、文化保育实在乃太“无用之事”,它不能带来任何GDP数字增长、官职升迁或所谓的“城市虚荣心”。
所以,文化界一边在为北京古城墙不保而叹息,那边七朝古都开封为修通公路,打算开挖古城墙。
“十朝古都”南京市也打算借“城市危改”工程,将金陵古城夷为平地。
听闻,国内许多城市都酝酿把大学迁移到郊区,腾出市中心的黄金靓地大搞房地产。
高考模拟作文“‘有用’与‘无用’”导写及范文3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有用’与‘无用’”导写及范文3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明清之际一批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认为学问必须有益于解决社会问题;庄子却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有现代学者认为:“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对于“有用”与“无用”的内涵与关系,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1)理解有用和无用的内涵和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国人喜欢从功利角度判断是有用抑或是无用,习惯于排斥无形的精神世界。
对国人来说,无用很大程度上是指精神世界的一切。
可是却不知,它们能丰富我们的生活,涵养我们的人格。
它们能给我们提供人生的意义,提供精神的支撑,它们使我们情感有所寄托。
恰如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晚宴致答谢词的时候提及到:“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2)具体行文时,考生可以分析“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比如面对同一件事物或一个人,有些人看来有用,有些人看来无用,或者在此时无用,而在其他时候有用。
世俗之士所谓的“有用”,不一定是真有用,而他们所说的“无用”,可能恰恰却有着莫大之用。
【写作思路】第①②段:开篇引论、中心论点。
第③④段:分析问题| “有用”意味着经世致用,意味着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知识,他们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行的力量。
第⑤⑥段:分析问题| 但是那些所谓“无用”的知识也有其大用。
第⑦段:分析问题| “有用”知识与“无用”知识相辅相成。
第⑧段:批判现实| 急功近利、摒弃“无用”知识的社会现象。
第⑨段:解决问题| 同时探寻“有用”与“无用”学问。
第⑩段:结尾。
【优秀范文】1披星戴月探问苍穹,亦将诗酒猖狂(写作知识点:化用法起标题。
有用与无用申论作文

有用与无用申论作文在当今社会,有用与无用的事物和观点存在于各个领域,无论是科技、教育还是生活方式等。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有用与无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取决于具体的情境和需求。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些被认为是“有用”的事物。
在科技领域,高科技产品,比如智能手机、电脑、家电等,被认为是极为有用的创新。
这些产品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和娱乐。
另外,科技的进步也为医疗领域带来了重大的突破,如精准医疗、3D打印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治疗效果更准确和高效。
在教育领域,教育机构和学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这些机构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提高自我价值和人际交往能力。
然而,一些人可能认为这些事物不一定是完全有用的,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变得无用。
比如,高科技产品虽然可以提高生产力和娱乐体验,但过度依赖这些产品可能导致沉迷于虚拟世界,忽视了真实的人际关系。
教育系统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应试教育的过度强调成绩,使得学生只注重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反,有些从表面上看似“无用”的事物在某些时候可能会显得重要。
例如,闲暇时间的娱乐活动,如阅读、绘画、音乐等,在放松身心、培养兴趣爱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活动对于个人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有用与无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取决于具体情境和需求。
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事物,懂得合理地使用和评估它们的价值。
最重要的是,在我们评判某件事物是否有用或无用时,不仅要看表面,还要考虑到其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长远影响。
有用与无用作文

有用与无用作文【篇一:有用与无用】俄罗斯的化学实验室, 每年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 用原子对撞机“打”出一个新原子, 如是一年年, 元素周期表已经被填满, 这是个伟大的科学创举。
有人质问:“有用吗?”有用吗?这个问题好像很难回答。
好像没什么用, 不是吗?但是把目光放回几百年前, 当孟德尔在教堂后院记录豌豆的性状时, 当拉瓦锡在实验室里分离出氧气时, 他们不会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有用”, 许多人也不知道, 直到二人被世人分别冠以“生物之父”与“化学之父”。
目光转向当下, 有用与无用却好像很“容易”区分了:升官、发财、成名才是有用, 追随自己的精神情感成了无用。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当世的一些“名人”或许“不废江河万古流”, 而精神与科学的伟人才是“浪花淘尽”的英雄。
就像革命的代名词, 切·格瓦拉, 他的死, 被当时人认为是革命之消亡, 但事实是, 他与革命并没有消亡, 相反地, 他随着革命永生了。
我们从不批判一个人追求现世的荣耀, 因为理想, 热血这是特属于青年人的事物。
一个中年人, 他追求精神灵魂, 他极有可能在生活上是不幸福的, 但一个青年人, 正应该追求“无用”, 做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一个青年人, 如果过早地追求“有用”, 他从精神上可能也是不幸福的。
如果没有一群追求理想, 有热血的年轻人, 那么一个国家的未来是堪忧的。
BBC有一套纪录片《人类星球》, 那些志同道合的摄影家们深入不毛之地, 探寻在极地, 草原, 丛林, 沙漠的人类生活, 其展现的镜头中的人们, 无一不是生活在我们所未知的世界, 在城市的扩张下, 这些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或将消失, 这也增加了它的宝贵。
那些为拍一个镜头可以守候数周的摄影家们, 他们实非为了名与利, 而是纯朴的热爱和人文关怀。
这个世界并不框定我们去做有用或无用之事, 每个人也许都认为自己做的是有用的。
但是有一些“无用”是我们可以去随心追逐的, 越来越多的大学中充满“无用”的灵魂, 这也是一种保护, 当社会的触角伸向一个个充满理想的大脑, 另一个声音告诉我们:“跟着心走。
无用有用作文实用一篇

无用有用作文实用一篇无用有用作文 1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
即使那棵大树真的没什么价值,但至少它能给人们以隐庇本身就是“有用”了。
“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驾鹰、走狗、掼交、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玩出了趣味。
荷兰王子专程向他颁发2024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的理由是: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被埋没很长一段时间。
人人力争上游自然是好,否则也不会有这30余年经济奇迹。
但有用之学主宰一切,成功学成时代主旋律,又使当今社会如一个典型“上火”型社会:心中欲望太强、步子太大、动作难免变形,所谓“步子太大扯着蛋”是也。
人体上火了,喝剂凉茶能去火。
社会上火了,亦需一剂能清心降火的`药方:做点无用的事,关心点与己无关的事。
前者清心,缓和焦虑症,自己与自己和解;后者解毒,消化社会戾气,与社会达成和解。
说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功利的父母绝不为过,早教经济、学区房、奥数班甚至已成为庞大“教育经济”的一部分,身处其中的中国父母,外人眼中是“虎妈”,自己心中是“孩奴”,里外都不是人。
18世纪的法国人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另一个爱把“这有什么用?”当做口头禅的,是中国的一些市长们。
在房产开发、GDP数字这些“有用之事”面前,历史街区、文化保育实在乃太“无用之事”,它不能带来任何GDP数字增长、官职升迁或所谓的“城市虚荣心”。
所以,文化界一边在为北京古城墙不保而叹息,那边七朝古都开封为修通公路,打算开挖古城墙。
“十朝古都”南京市也打算借“城市危改”工程,将金陵古城夷为平地。
听闻,国内许多城市都酝酿把大学迁移到郊区,腾出市中心的黄金靓地大搞房地产。
有用与无用优秀议论文(通用15篇)

有用与无用优秀议论文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特别是应用极广的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用与无用优秀议论文(通用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用与无用优秀议论文1放弃无用物,换取新境界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
她将瑜伽中的行法哲学“断行、舍行、离行”,这种放弃心中执念的理念提炼成“断舍离”,运用到日常生活整理整顿、人际关系、思考等各个方面。
她认为对物品进行简化取舍,为人们省出整理的时间、空间、劳力和精力的清爽轻装的新境界,不禁令人为之一振。
放弃,是一种清新的境界。
美好的红尘之所以被世人讨厌,是因为世人不知取舍,将有用、无用之物聚在身边,给自己造成无法承受的负担。
正如山下英子所说:放下心中的执念,对物品进行取舍。
即放弃无用之物,换来了精神的清爽清新。
在旅途中,除吃、穿、用外,皆为无用之物,带着只会阻碍你行进的脚步。
人生亦是如此。
呱呱附地的你孑然一身地来到人间,经历风雨,最终踏过天堂之门的,也只是形单影只罢了,何必过于在意带不来,又带不走的身外无用之物呢?趟过历史的长河,你会发现,无论是奢靡无度秦始皇,还是贪得无厌的和珅;不论是风流女皇武则天,生前荣华,死后也不过是一抔黄土的无字碑,甚者生前残暴无度,死后坟墓被炸,暴尸荒野的慈禧。
她们都过于看重钱财,丧失本心,人生又何必呢?所以,我们应做的是轻装上阵,追求那种清爽恬淡的人生,才是终极目标。
善舍,不被贪婪蒙蔽心灵。
买新房,空空如也;住新房,却有凌乱与整洁之分。
难道是因为懒惰才导致凌乱的?因为无用之物过多,填充了我们的空间。
人处红尘,被及多诱惑围绕,有太多想得到的东西,有太多不愿舍弃之物,结果只会是加重你的负担。
古有婉儿为权力甘做“墙头草”,今有江青为私欲残害忠良,结果呢?她们或是横尸街头,身首异处,或是监狱上吊,为人不齿。
有用与无用作文

有用与无用作文
【篇一:有用与无用】
俄罗斯的化学实验室,每年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用原子对撞机“打”出一个新原子,如是一年年,元素周期表已经被填满,这是个伟大的科学创举。
有人质问:“有用吗?”
有用吗?这个问题好像很难回答。
好像没什么用,不是吗?但是把目光放回几百年前,当孟德尔在教堂后院记录豌豆的性状时,当拉瓦锡在实验室里分离出氧气时,他们不会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有用”,许多人也不知道,直到二人被世人分别冠以“生物之父”与“化学之父”。
目光转向当下,有用与无用却好像很“容易”区分了:升官、发财、成名才是有用,追随自己的精神情感成了无用。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当世的一些“名人”或许“不废江河万古流”,而精神与科学的伟人才是“浪花淘尽”的英雄。
就像革命的代名词,切·格瓦拉,他的死,被当时人认为是革命之消亡,但事实是,他与革命并没有消亡,相反地,他随着革命永生了。
我们从不批判一个人追求现世的荣耀,因为理想,热血这是特属于青年人的事物。
一个中年人,他追求精神灵魂,他极有可能在生活上是不幸福的,但一个青年人,正应该追求“无用”,做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一个青年人,如果过早地追求“有用”,他从精神上可能也是不幸福的。
如果没有一群追求理想,有热血的年轻人,。
有用与无用的作文

有用与无用的作文有用与无用的作文8篇导语: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有用与无用的作文8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有用与无用】在这个快餐式时代,人们总会不自觉地问:“这有什么用呢?”当这句话成为口头禅的时候,一种可怕而怪诞的习惯就养成了:于我有用者,亲之;于我无用者,弃之。
而且这样的舍弃被视为理所当然。
有用,简单说来,就是有使用价值,对人有利、有益。
重视使用价值,能使事物发挥其最大的功用,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当所有人都对“有用”趋之若鹜的时候,“无用”就被冷落了,它只能退回世界的一隅,蜷缩着。
显然,无用,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它似乎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用“难逃被淘汰的厄运。
君不见,多少古老的小巷被推倒,有用的宽敞马路要取代无用的窄窄的胡同。
君不见,多少无用的哲学书被束之高阁,有用的经济类书刊长期热卖。
这个时代追求速度,追求立竿见影,要有用之用。
无用之用,只能眼看着时代的车轮飞速滚过,却无可奈何。
这是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
它急躁、轻浮,它来不及等待无用之用,只好迫不及待地投入“有用”的怀抱,与物质缠绵交织。
但是,有用与无用的标准又是如何划分呢?它在时间、空间上又有怎样的定义呢?于今世无用,那于后世呢?于此地无用,那于彼地呢?我们似乎无从知晓,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深究,因为我们都被无形的手推着快速往前走。
无怪乎,王尔德说:“我不想谋生,只想生活。
”谋生有用,生活无用。
所以现代人都少了仰望星空、闭目感受生活的惬意心情。
舍弃无用,其实就是舍弃生活本身。
当讲求实用、追求经济效益的温州商人将法国一条古老街道的咖啡馆、快餐店都换成“服装一条街”的时候,法国人不满、抗议,要求“还我咖啡馆”。
他们需要“无用”,需要生活,午后休闲的咖啡馆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法国人对无用的浪漫有着一份中国人看来难以理解的认真与执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有用于无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在我们的学习中,常常听到有用无用之争,无用的不学,有用的就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听到人们对人、事、物有用与无用之争。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呢
惠子对庄子说:“你的言论没有用处。
”庄子说:“懂得没有用处方才能够跟他谈论有用。
大地不能不说是既广且大了,人所用的只是脚能踩踏的一小块罢了。
既然如此,那么只留下脚踩踏的一小块其余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对人来说还有用吗”惠子说:“当然没有用处。
”庄子说:“如此说来,没有用处的用处也就很明白了。
”
庄子又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
请联系生活经历或自己体验认识,选择适当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构思点拨】
我们在判断有用时,往往从我们自身出发,比较单一而狭隘,相比之下,环绕有用的却是无边的大地——世界。
无用之用往往是个看不见的存在,只有在缺席的情况下,才让人意识到它的作用。
此时有用,彼时或许无用;此地有用,彼处可能无用。
反之亦然。
我们喜欢从实用(功利)角度判断有用还是无用,这就排斥看不见的精神世界。
所谓无用之用,对中国人来说,很大程度上是指精神世界的一切。
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开始以为金钱可以实现现代化;后来发现金钱买不来现代化,现代化需要科学技术,需要核心技术;现在我们又发现没有强大的文化底蕴,我们依然实现不了现代化。
【写作范文】
有用与无用
在这个快餐式时代,人们总会不自觉地问:“这有什么用呢”当这句话成为口头禅的时候,一种可怕而怪诞的习惯就养成了:于我有用者,亲之;于我无用者,弃之。
而且这样的舍弃被视为理所当然。
有用,简单说来,就是有使用价值,对人有利、有益。
重视使用价值,能使事物发挥其最大的功用,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当所有人都对“有用”趋之若鹜的时候,“无用”就被冷落了,它只能退回世界的一隅,蜷缩着。
显然,无用,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它似乎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用“难逃被淘汰的厄运。
君不见,多少古老的小巷被推倒,有用的宽敞马路要取代无用的窄窄的胡同。
君不见,多少无用的哲学书被束之高阁,有用的经济类书刊长期热卖。
这个时代追求速度,追求立竿见影,要有用之用。
无用之用,只能眼看着时代的车轮飞速滚过,却无可奈何。
这是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
它急躁、轻浮,它来不及等待无用之用,只好迫不及待地投入“有用”的怀抱,与物质缠绵交织。
但是,有用与无用的标准又是如何划分呢它在时间、空间上又有怎样的定义呢于今世无用,那于后世呢于此地无用,那于彼地呢我们似乎无从知晓,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深究,因为我们都被无形的手推着快速往前走。
无怪乎,王尔德说:“我不想谋生,只想生活。
”谋生有用,生活无用。
所以现代人都少了仰望星空、闭目感受生活的惬意心情。
舍弃无用,其实就是舍弃生活本身。
当讲求实用、追求经济效益的温州商人把法国一条古老街道的咖啡馆、快餐店都换成“服装一条街”的时候,法国人不满、抗议,要求“还我咖啡馆”。
他们需要“无用”,需要生活,午后休闲的咖啡馆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法国人对无用的浪漫有着一份中国人看来难以理解的认真与执着。
有用之用,是生活必需;无用之用,亦不可或缺。
有用是一抹粉黛,有浓浓的胭脂香;无用是一杯清茶,有淡淡的人生味。
无用之用
庄子道: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
相较于有用之用的物质性和利益性,无用之用则过于虚弱了。
人们从切身利益出发,以是否带来实际价值为标准来判断事物的有用或无用。
笔可以用来写字,自是有用之物,花,似乎只能悦目赏心,算得上是无用之物。
中国老农认为养花是有钱人的玩意,是件奢侈事。
他们没有看到花的无用之用:花作为一个大的概念范畴,关乎生物圈的稳定性,没有花,生物多样性将严重锐减。
花虽不能带来物质上的直接利益,却一点点改变我们的心情,美化我们的生活。
可以说,无用之用在被人们忽视的角度散发着它们特殊的幽香,这些香气,丝丝缕缕,迷散人呼吸的空气中,真正地与人类相帖相依,也因此容易被忽视。
无用之用是透明的,看不见的,它们的价值只有在“假设不存在的情况下”方能体现。
正如庄子对子所说的,大地对人类有用的部分只是脚能踩踏的一小块,由此推之,大地是无用之用的,可若只留下脚踩踏的一小块其余全部挖掉,直挖到黄泉,那么人类岂不成了孤岛,我们又该如何诗意地行走,自由地生活。
人类生活的金字塔上,基座是无用之用,越往上有用之用愈加显着,人类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中一步一步向上走,也渐渐淡忘了那基座上的无用之用,并对之嗤之以鼻,却没有想过若基座不存在了,人岂不摔得粉身碎骨。
历史证明忽视无用之用就像一天天在积累着病毒,这些病毒终将毁掉人类一切华丽的美梦。
长久以来,我们过于重视GDF的增长,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却忘了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围湖造田,砍树造屋,今天我们也尝到了相应的恶果,各种极端天气的爆发一天天加剧人们心里的恐惧。
令人欣慰的是,中学课本上终于出现了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我们知道潜在价值在于其直接价值,即有用之用。
若有用之用是璀璨的宝石,无用之用就是蒙尘的珍珠,宝石的闪亮固然炫目,珍珠温润的内蕴才最贴近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