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肌学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 肌学

人体解剖学 肌学

二 、 躯干肌
背肌、胸肌、腹肌、膈肌
一、背肌
(一)斜方肌 trapezius 位置:位于项部和背 上部的浅层。 起点:枕外隆突、项 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1/3、肩 胛骨肩峰和肩胛冈。
作用: 使肩胛骨向脊柱靠 拢;上部肌束可上 提肩胛骨;下部肌 束使肩胛骨下降。 如果肩胛骨固定, 两侧同时收缩可使 头后仰。
pectoralis minor
位置:胸大肌深面, 三角形。 起点:3—5肋 止点:肩胛骨喙突 作用:牵拉肩胛骨向前下。
3、前锯肌 serratus anterior
位置:胸外侧壁。 起点:上8--9肋外面 止点:经肩胛骨的前面, 止于肩胛骨的内 侧 缘和下角。 作用:牵拉肩胛骨向前, 使肩胛骨紧贴胸 廓。
特殊结构:三个裂孔
主动脉裂孔:第12胸椎 高度, 降主动脉和胸 导管通过。 食管裂孔:第10胸椎高 度,食管和迷走神经 通过。 腔静脉孔:第8胸椎水 平,通过下腔静脉。
作用: 主要的呼吸肌。 与腹肌同时收缩, 增加腹压,协助排 便、呕吐和分娩。
四、腹肌
(一)前外侧群 (二)后群
(一)前外侧群: 1、腹直肌
二、胸肌
胸肌可分为 胸上肢肌 胸固有肌
(一)胸上肢肌 1、胸大肌 pectoralis major 位置:胸廓前上部, 呈扇形。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 骨和第1~6肋软 骨的前面。 止点:肱骨大节结嵴。
作用: 使肱骨内收、旋内、 前屈。如上肢固定 可上提躯干,也可 上提肋以助吸气。
2、胸小肌
位置:腹前壁正中线 两旁的腹直肌鞘中。 起点:耻骨联合与耻骨 结节之间(耻骨嵴)。 止点:胸骨剑突及第 5~7肋软骨的前面。 作用:脊柱前屈增加 腹压。
2、腹外斜肌

肌学

肌学

第十二节
一、髋肌
起自骨盆,止 于股骨。分前、 后两群 。 1.前群 (1)髂腰肌 (2)阔筋膜张肌
下肢肌
根据所在部位,将下肢肌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2.髋肌后群 (1)臀大肌 该肌肥厚,其外上部是肌内注
射的常用部位。
(2)臀中肌 (3)臀小肌 (4)梨状肌
二、大腿肌
1.前群 (1)缝匠肌 (2)股四头肌 作用:屈髋关节 和伸膝关节。
四、膈
位于胸、腹腔之间, 呈穹隆形的扁肌。 膈上有三个裂孔: ①主动脉裂孔 ②食管裂孔 ③腔静脉孔 膈是重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隆下降,胸腔容 积扩大,助吸气。舒张时,膈穹隆恢复原位,胸腔 容积缩小,助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可增加腹 压,有协助排便、分娩等作用。
第十一节 上肢肌
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四部分。
2.内侧群 股薄肌 耻骨肌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作用:使髋关 节内收 。
3.股后群肌 (1)股二 头肌 (2)半腱 肌 (3)半膜 肌 作用:屈膝 关节、伸髋关 节。
三、小腿肌
1.前群 位于小腿前面,从 内向外依次是胫骨 前肌、足母长伸肌 和趾长伸肌。 2.外侧群 由浅层的腓 骨长肌和深 层的腓骨短 肌组成。
肌在关节周围的配布,与关节的运动轴一致。位于运 动轴的两侧,作用相反的肌或肌群互称为拮抗肌。 位于 运动轴同一侧作用相同的肌称协同肌。
三、肌的命名原则
肌常以它们的特征来命名,主要分以下几种:
1.根据形态命名:如斜方肌、三角肌和小圆肌等。
2.根据构造命名:如半腱肌、半膜肌等。 3.根据肌束方向命名:如腹横肌、腹直肌和上斜肌等。 4.根据所在位置命名:如胫骨前肌、胫骨后肌和肱肌等。 5.根据起止点命名:如胸锁乳突肌、肱桡肌等。

肌学4

肌学4
52、芭蕾舞演员用足尖站立时,哪些肌肉参加了运动?
答案: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均参与运动。
53、试述膈的位置及形态。
答案:膈位于胸、腹腔之间,构成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膈为突向上方穹隆形的扁肌,周围是肌性部分。膈上有三个裂孔:(1)主动脉裂孔,约在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2)食管裂孔:约在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3)腔静脉孔:约在第8胸椎水平,有下腔静脉通过。
E:肱三头肌
答案:BD
30、下列属于闭口肌的是
A:咬肌
B:翼内肌
C:颞肌
D:下颌舌骨肌
E:翼外肌
答案:ABC
四、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纸答卷正确用√错误用×表示),如果错误,写出正确说法)
31、舌骨上肌群中除茎突舌骨肌外,均有张口的作用。
答案:正确,
32、咀嚼肌是运动下颌关节的肌。
答案:正确,
C:使头向上和向右旋转
D:使头向上和向左旋转
E:完成上述全部动作
答案:D
6、使下颌骨上提和后退的肌是
A:颞肌
B:二腹肌
C:翼内肌
D:咬肌
E:翼外肌
答案:A
7、某男孩腓骨颈处受到外力击伤,随之出现"马蹄内翻足"畸形,造成这种畸形错误的描述是
A:足的一块内翻肌失去外翻肌的拮抗作用
B:足背屈(伸)肌失去神经支配
A:小圆肌
B:三角肌
C:大圆肌
D:冈上肌
E:冈下肌
答案:B
13、肱骨在三角肌止点以上骨折时,骨折近侧断端内收,而远侧断端向外上方移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A:近侧断端受胸大肌牵拉内收
B:近侧断端受背阔肌牵拉内收

(四)肌学

(四)肌学

(四)肌学1.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及配布原则(1)骨骼肌的构造: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

肌腹:主要由骨骼肌纤维组成,色红,柔软,具收缩能力。

肌腹收缩则肌变短。

整个肌腹被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肌外膜包被,肌外膜发出若干纤维性隔将肌腹分成许多较小的但为肉跟可见的肌束。

包被肌束的结缔组织称为肌束膜。

供应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从一定部位沿这些结缔组织出入肌内。

肌腱:主要由产行的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强韧而乏弹性,无收缩能力,位于肌腹的两端,附丽于不同骨的骨面。

长肌两端的腱较细小而呈索状,阔肌的肌腹和腱都呈薄片状,其腱特称腱膜。

(2)骨骼肌的形态:肌的形态多样,按其外形大致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4种。

长肌:肌纤维束大致与肌长轴平行,收缩时肌腹显著缩短而引起大幅度的运动,多见于四肢。

有些长肌的起端有二个以上的头,称为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

有些长肌自肌腹分出几个长腱,止于不同的骨面。

有的长肌其肌腹被中间的腱分为二个腹,称为二腹肌;或分为多腹,如腹直肌。

短肌:多分布于躯干深层,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时只能引起小幅度的运动。

扁(阔)肌:肌形扁薄而宽,多见于胸腹壁,除运动外还兼具保护内脏的作用。

轮匝肌:肌纤维束环行,位于孔裂的周缘,收缩时可使孔裂关闭。

如眼轮匝肌。

(3)骨骼肌的配布原则a全身骨骼肌大多配布在关节的周围,配布的方式和多少与关节的运动类型密切相关。

每个运动轴的相对侧配布有两作用相反的肌,互称为拮抗肌。

例如运动时肘关节的肌,一组在肘关节前面,为屈肌组;另一级在肘关节后方,为伸肌组。

这两组肌在作用上是互相对抗,又是互相协调的。

b身体各部肌群配布的多少,与该部关节运动轴的多少密切相关,如双轴的桡腕关节配布有屈、伸、收、展四组肌;多轴关节配布有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六组肌。

在实际情况中,单轴关节互相拮搞的两组肮,其肌纤维束的排列或收缩作用力线,基本与运动轴垂直相交。

多轴关节周围的肌,多为起点宽、肌纤维束斜行,以与各轴都成一定角度相交,从而可完成多种运动。

运动解剖学(肌学)

运动解剖学(肌学)
心肌能够通过收缩,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 中流动。
平滑肌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平滑肌广泛分布于人体内脏器 官,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
生殖系统等。
自主控制
平滑肌能够自主地收缩和舒张 ,控制管道器官的口径和物质 流动。
适应性
平滑肌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调整 自身的收缩状态,维持器官的 正常功能。
保护作用
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能够保护 器官免受外界压力和损伤。
持续学习与更新
肌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需要保 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关注最新研究进 展。
肌学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提高运动表现
通过了解肌肉的生理特点和运动规律, 可以制定更有效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
表现。
个性化训练指导
根据个体肌肉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制 定个性化的训练指导,提高训练效果。
预防运动损伤
了解肌肉的起止点和功能,有助于预 防运动中的肌肉拉伤和其它损伤。
05
运动与肌肉
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肌肉生长与发育
运动刺激肌肉生长,促进肌肉纤 维增粗,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肌肉适应性
长期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的适 应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各种运动 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肌肉功能改善
运动能够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力 量和耐力,改善肌肉的工作效率。
肌肉损伤与恢复
肌肉拉伤
运动中由于肌肉过度伸展或突然强烈收缩导致肌 肉纤维撕裂,引起疼痛和肿胀。
同时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骨骼肌的协作与运动
协作
人体在进行各种运动时,需要多块骨骼肌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某一动作。
运动类型
骨骼肌的运动类型包括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和等动收缩等。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张力 不变,而长度缩短或延长;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但长度不变;等动收缩是 指肌肉收缩时长度不断变化,而张力始终保持不变。

肌学总论

肌学总论

实验08 肌学总论、躯干肌和头颈肌【实验目标】通过学习本教学单元的内容,学习者应当可以达到下列教学目标:肌学总论1.掌握骨骼肌的形态和结构(肌腹、肌腱和腱膜)。

2.掌握肌的起止点、运动单位和肌张力的概念。

3.熟悉原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的概念。

4.了解肌的命名原则。

5.掌握肌的辅助装置(筋膜、腱鞘)。

躯干肌和头颈肌1.掌握胸大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膈的位置、孔裂和作用,2.熟悉斜方肌、背阔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腹肌前外侧群的名称、层次及纤维方向,竖脊肌的位置和作用,胸腰筋膜的位置和组成。

3.了解肋间肌的位置和作用,腹直肌鞘的位置及组成,腹股沟管的位置、组成及其通过的内容物等。

4.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5.熟悉咬肌、颞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位置和作用及斜角肌间隙。

6.了解舌骨下肌群的名称、位置等。

7.掌握、熟悉躯干、头颈部重要肌性标志:胸大肌、胸锁乳突肌、颞肌、咬肌,斜方肌、背阔肌,腹直肌。

【实验资源】1.肌形态标本,股或小腿断面标本。

2.完整躯干肌浅、深层标本、游离膈标本。

3.头面部肌和颈部肌浅、深层标本(或模型)。

【实验提示】1.学习肌学要求每个同学都要使用“实验指导”和“教材”,亲自动手对照尸体标本、认真观察、反对怕脏不动手,不用标本,只看书本的学习方法。

2.为了理解肌的作用,学习肌学必须注意肌的起止点,附在骨的何处,该肌跨过关节的哪一面,对关节运动起何重要作用。

3.要爱护标本,使用时勿将肌纤维撕扯损坏,也不要为了观察肌的起止点而将标本撕脱。

观察肌起止点时,可将相关骨骼放在一边对照观察。

观察完尸体标本后立即用塑料布或湿布盖好。

4.实习前必须复习下列骨性标志,下颌角、枕外隆凸、颞骨乳突、椎骨棘突、第7颈椎棘突、肩峰、肩胛冈、胸骨角、髂前上棘、耻骨结节,耻骨联合、髂嵴等。

【实验内容】1.躯干肌(1)背肌浅层: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深层:竖脊肌(骶棘肌)。

1)背部浅层肌重点观察上部的斜方肌和下部的背阔肌。

4解剖肌学

4解剖肌学

三、小腿肌 muscles of leg
(一)前群 由胫侧向腓骨依次排列
1. 胫骨前肌 tibialis anterior 2. 长伸肌 extensor hallucis longus
3. 趾长伸肌 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
(二)外侧群
此外,有的肌起于深筋膜,止于皮肤。
(二)骨骼肌的配布
1. 关节的每个运动轴相对侧各配布一组肌。 (拮抗肌 antagonists)。 2. 关节周围肌群配布的数量与该关节运动轴的多 少相一致。
3. 两轴以上关节周围肌的拮抗作用,可因条件改 变而相互转化。 4. 骨骼肌的配布与人体的直立和劳动特点相适应。
起点,把远端附着点作为止点。多数情况下,起点为
定点,止点为动点。由于肌的运动复杂多样,定点和
动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换。
例如:胸大肌的起自胸廓,止于肱骨,收缩时可使上
肢向躯干靠拢。但作引体向上时,其定点和动点发生
转换,附于肱骨的一端被固定,由动点变为定点,而
附于胸廓的一端成为动点,可牵拉躯干向上肢靠近。
2、胸小肌 pectoralis minor
3、前锯肌 serratus anterior
(二)胸固有肌
1. 肋间外肌 intercostales externi 2. 肋间内肌 intercostales interni
胸大肌
胸小肌 前锯肌
胸上肢肌
胸固有肌
四、膈 diaphragm
穹隆状 肌腱:中心腱 central tendon。 肌腹分三部:胸骨部较薄弱,起自剑突后面; 肋部起自下6肋内面; 腰部以左、右膈脚 薄弱部: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
腰大肌 阔筋膜张肌 长收肌 缝匠肌 股直肌 股外侧肌 股内侧肌

02、【解剖学彩色笔记】 第3~4章 肌学 内脏学

02、【解剖学彩色笔记】 第3~4章 肌学 内脏学

第3章肌学☞知识梳理第一节概述一、形态和构造构造:肌腹+肌腱扁肌的肌腱多较宽阔,呈膜状,又称腱膜。

形态:分长肌、短肌、扁肌(阔肌)、轮匝肌4种。

二、起止、配布与作用起止: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为起点,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为止点。

配布:拮抗肌、协同肌。

作用:动力工作、静力工作。

三、辅助装置(一)筋膜(浅筋膜、深筋膜);(二)滑膜囊和腱鞘。

第二节头颈肌一、头肌1.面肌(表情肌)枕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颊肌等。

2.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一提下颌(咬);翼外肌一降下颌(助张口)�颞肌咬肌翼内外二、颈肌1.胸锁乳突肌双侧收缩一仰头,单侧收缩一头向同侧屈、面转向对侧。

2.舌骨上、下肌群升、降和固定舌骨,参与吞咽运动。

△斜角肌间隙由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围成,有臂丛和锁骨下动脉通过。

第三节躯干肌一、背肌(一)浅群斜方肌:肩胛骨向中线靠拢、提、降。

背阔肌:肩关节内收、后伸、旋内。

全身最大的扁肌(不参与呼吸)(二)深群竖脊肌:脊柱后伸和仰头。

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二、胸肌(一)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胸大肌:肩关节内收、旋内、前屈。

(二)胸固有肌肋间外肌(提肋,吸气);肋间内肌(降肋,呼气)。

三、膈形态:周边一肌性部,中央一中心腱。

3个裂孔:①主动脉裂孔:平T12,有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②食管裂孔:平T10,有食管,迷走神经前、后干通过。

③腔静脉孔:平T8,有下腔静脉通过。

这里也就考静8食10主12四、腹肌组成:前外侧群: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后群:腰方肌、腰大肌。

结构:腹股沟管皮下环、腹股沟镰。

第四节上肢肌一、运动肩关节的主要肌1.外展:三角肌、冈上肌。

2.旋外:冈下肌、小圆肌。

3.内收、后伸与旋内:大圆肌、背阔肌。

二、屈肩屈肘→肱二头肌(屈肘并使前臂旋后.屈髋屈膝→缝匝肌屈髋伸膝→股四头肌伸髋屈膝→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三、肩关节外展→三角肌(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伸肘关节→肱三头肌第五节下肢肌一、运动微关节的主要肌1.屈:骼腰肌、胶直肌和缝匠肌。

人体系统解剖教程4-运动系统-肌学

人体系统解剖教程4-运动系统-肌学

25
二、胸肌(一般了解) 胸肌可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胸上肢肌 主要有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
胸大肌
26
胸小肌
胸大肌 作用:使肱骨内收和旋内; 如上肢上举并固定,可牵 引躯干向上,并上提肋骨, 协助吸气。
胸小肌
胸大 肌
作用:牵拉肩胛 骨向前下方。如肩胛 骨固定,可上提第 3~5肋,协助吸气。
腹内斜肌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 管浅(皮 下)环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股沟镰
提睾肌
35
腹直肌(一般了解) ◆位置形态:位于腹 前壁正中线的两旁, 为上宽下窄的带形 肌。 ◆起止点:起自耻骨 联合与耻骨结节之 间,肌束向上止于 胸骨剑突及第5~7 肋软骨的前面。 腹外斜肌
白线
腹直肌鞘 (后层) 腹横肌 腹内斜肌 腱划
33
腹外斜肌
腹外斜肌 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 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 形成腹股沟韧带。
腹内斜肌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 管浅(皮 下)环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股沟镰
在耻骨结节外上方, 腱膜形成三角形的 裂孔,为腹股沟管 浅(皮下)环 。
提睾肌
34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位置形态:位于腹 外斜肌深面,大部 分肌束向内上方, 下部肌束向内下方, 在腹直肌外侧缘移 行为腹内斜肌腱膜。 腱膜下内侧部止于 耻骨,又称腹股沟 镰(属于腹内斜肌 腱膜的一部分)。
运动系统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总论 头肌 颈肌 躯干肌 上肢肌 下肢肌 体表的肌性标志

1
第一节 总论
人体肌的分类(一般了解)
根据肌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三种
◆平滑肌 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的管壁,具有收缩

肌学

肌学

背阔肌
8
竖脊肌 位置:纵列于躯干的 背面,脊柱两侧的沟 内。
竖脊肌
作用:使脊柱后 伸和仰头。
9
2、胸肌 胸肌可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胸上肢肌 (1)胸大肌 位置:覆盖胸廓前壁的大 部,呈扇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 内侧半、胸骨和第1-6 肋软骨等处,各部肌束 聚合向外以扁腱止于肱 骨大结节下方的骨嵴。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 内和前屈。如上肢固定 可上提躯干,也可上提 肋以助吸气。
5
6
二、各论 (一)、躯干肌 ①背肌②胸肌③腹 肌④膈 1、背肌 可分为浅、深两群 。 ①浅群主要有斜方 肌、背阔肌等。 ②深群主要有竖脊 肌。
7
斜方肌 位置: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 起、止点:起于枕外隆凸、项韧带 斜方肌 及全部胸椎棘突。止于锁骨的外侧 端以及肩峰和肩胛冈。 作用:全肌收缩牵引肩胛骨向脊柱 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 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 背阔肌 位置:位于背的下半部及胸的后外侧。 起、止点:以腱膜主要起于下六 个胸椎及全部腰椎的棘突,肌束 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 下方的骨嵴。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 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可引体向 上。
4
(五)骨骼肌的辅助装置
①筋膜②滑漠囊③腱鞘等这些结构有保护和辅助肌活动 的作用。 1、筋膜 位于肌的表面,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 1)浅筋膜: 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 由疏松中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 经以及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等。 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 缔组织构成。深筋膜包被肌或肌群、腺体、大血管和神 经等形成筋膜鞘。四肢的深筋膜,伸入肌群之间与骨相 连,分隔肌束,称肌间隔。
(1)位置层次:位于腹外斜 肌深面。 (2) 肌纤维的主要方向:大部 分肌束向内上方,下部肌束 向内下方。 (3) 形成的特殊结构: a:腹内斜肌腱膜参与形成腹直 鞘前、后层的构成。 b:腱膜下内侧部与腹横肌腱 膜形成联合腱,止于耻骨, 又腹股沟镰。 c:腹内斜肌的一部分肌纤维 和腹横肌的一部分肌纤维下 降至阴囊形成提睾肌。

第四章肌学

第四章肌学

第四章肌学二、练习题(一)填空题1、骨骼肌一般都由_和_二部分构成。

2、关节运动起主要作用的为_,防止原动肌产生不必要的动作的肌称为_,功能相同的肌则称为_,相互对抗的肌称为_。

3、筋膜分为_和_两种。

4、肌的辅助装置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腱鞘由_和_构成,后者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包在肌腱表面称_外层称_。

6、舌骨下肌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咀嚼肌包括_、_、_和_。

8、背肌浅群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9、膈肌的起始部由_、_和_等三部分构成。

10、膈有三个孔,即_______(有_______通过)、_______(有_______通过)、_______(有_______通过)。

11、呼吸肌主要有_、_、_等。

12、上肢带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肌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13、臂的前群肌有_、_和_,由_神经支配。

14、前臂肌前群第一层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5、腕管由_和_围成,管内有_、_、_和_通过。

16、胸锁乳突肌以两个头起自_______和_______,止于_______。

一侧肌收缩使头_______,面_______;两侧肌收缩使头_______。

17、腹股沟管中男性有_通过;女性有_通过。

18、股四头肌包括_、_、_、_。

19、使前臂旋前的肌有______和________,使前臂旋后的肌有______和________。

20、小腿前群肌有_、_、_。

(二)单项选择题1、肌的辅助装置不包括A、腱鞘 B.浅筋膜 C、滑膜囊 D.腱划 E.筋膜2、关于骨骼肌, 正确的是A、肌都有一个起点和一个止点 B.属于随意肌 C.主要由肌腹和深筋膜构成 D.辅助结构有腱膜E.属于不随意肌3、下列使下颌骨上提的肌是A、舌骨上肌群B、咬肌C、翼外肌D、颊肌E、口轮匝肌4、不属于面肌的是A、口轮匝肌B、枕额肌C、颞肌D、眼轮匝肌E、颊肌5、助呼气的肌是A.胸小肌 B、肋间外肌C.胸大肌D.肋间内肌E.前锯肌6、不属于上肢带肌的是A、大圆肌B、冈上肌C、胸小肌D、三角肌E、肩胛下肌7、能使肩关节作内收、旋内和后伸的一组肌是A、肩胛下肌和大圆肌B、冈下肌和肩肿下肌C、背阔肌和大圆肌D、冈上肌和肩肿下肌E、以上均不对8、关于肱二头肌的描述, 正确的是A、能屈肩关节伸肘关节B、受桡神经支配C、止于尺骨鹰嘴D、起于肩胛骨的喙突和盂下结节E、以上都不是9、使肩关节外展的肌是A、三角肌B、肱二头肌C、肱三头肌D、背阔肌E、以上均参与10、关于胸锁乳突肌正确的是A、其深面覆盖颈阔肌B、起于锁骨和肩胛骨C、止于颈深肌群D、斜列于颈部两侧E、收缩时可使头低俯11、有关腱鞘,正确的是A、分脏层和壁层B、是包裹在手、足长肌腱外面的鞘管C、为包裹肌的深筋膜D、分纤维层和浆膜层E、鞘的内外层含大量滑液12、描述腹外斜肌, 正确的是A、其腱膜参与构成联合腱B、对肋骨运动无作用C、肌束斜向前下D、不参与腹白线的组成E、腱膜走在腹直肌前、后13、关于腹内斜肌,正确的是A、腱膜在耻骨嵴外上方形成皮下环B、腱膜在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上缘间形成腹股沟韧带C、肌纤维斜向内下D.参与构成提睾肌E、胸膜伸延形成精索内筋膜14、关于腹直肌描述, 正确的是A、全肌有3~4条腱划B、全长前后均有腹直肌鞘包裹C、只终止在第5~7肋软骨内面D、腱划与腹直肌鞘后层结合紧密E、上、下宽度均一15、关于指深屈肌, 正确的是A、只有屈指作用B、经腕横韧带浅方C、其腱穿经腕管D、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E、分为5个腱16、膈的食管裂孔位置高度平A、第8胸椎B、第7胸椎C、第6胸椎D、第10胸椎E、第12胸椎17、关于臀大肌, 正确的是A、收缩时使大腿旋内B、收缩时使大腿后伸C、属大腿肌后群D、防止躯干后仰E、肌束斜向内下18、膈的主动脉裂孔位置平A、第10胸椎B、第9胸椎C、第8胸椎D、第11胸椎E、第12胸椎19、位于大腿肌后群外侧的是A、股二头肌B、半膜肌C、半腱肌D、股四头肌E、股外侧肌20、牵拉肩胛骨向前的肌是A、前锯肌B、背阔肌C、斜方肌D、肩胛下肌E、胸大肌21、肱二头肌的主要作用是A、使肘关节伸直B、使肘关节屈曲C、使肩关节外展D、使肩关节旋内E、主要运动肩胛骨22、起于骶骨穿坐骨大孔止于大转子的肌A、臀中肌B、梨状肌C、半膜肌D、闭孔内肌E、闭孔外肌23、可使足内翻的肌有A、胫骨后肌和胫骨前肌B、比目鱼肌C、腓肠肌D、胫骨前肌和腓骨长肌E、腓骨短肌(三)、多项选择题1、有关腹外斜肌的叙述, 正确的是A、部分纤维形成提睾肌B、腱膜构成腹股沟管前壁C、腱膜下缘形成腹股沟韧带D.腱膜形成腹直肌鞘前层 E、肌纤维斜向前上2、关于腹直肌鞘, 正确的是A、鞘的前层不完整B、后层仅由腹内斜肌腱膜形成C、后层在脐下4—5cm处,有半环线D、腹横肌腱膜在脐上参与构成鞘的后层E、前层仅由腹外斜肌腱膜形成3、关于膈肌的食管裂孔位置和行经的结构, 正确的是A、有食管通过B、有迷走神经前、后干通过C、平第10胸椎D、有膈神经通过E、平第8胸椎4、拉下颌骨向前并向对侧运动的肌有A、颊肌B、翼内肌C、翼外肌D、颞肌E、咬肌5、有关肱二头肌的描述,正确的是A、止于尺骨粗隆B、受肌皮神经支配C、有内侧头和外侧头D、止于桡骨粗隆E、屈肘关节作用为主6、斜角肌间隙A、内有臂丛通过B、有锁骨下动脉通过C、内有锁骨下静脉通过D、位于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之间E、内有膈神经通过7、关于肱三头肌的描述,正确的是A、受腋神经支配B、受桡神经支配C、属上臂伸肌D、长头、短头和中间头E、受尺神经支配8、属于膈的结构有A、腔静脉孔B、主动脉裂孔C、腔静脉沟D、破裂孔E、食管裂孔9、使肩关节外展的肌为A、三角肌B、胸大肌C、肱二头肌D、冈上肌E、前锯肌10、附着于肩岬骨喙突的肌有A、三角肌B、肱三头肌C、肩岬下肌D、肱二头肌E、胸小肌11、使髋关节外旋的肌是A、髂腰肌B、股方肌C、臀大肌D、梨状肌E、闭孔内肌12、构成腹直肌鞘前层(脐以上)的有A、腹外斜肌腱膜B、腹内斜肌腱膜前层C、腹内斜肌腱膜后层D、腹横肌胞膜前层E、腹横肌腱膜后层13、屈髋关节的肌有A、股直肌B、缝匠肌C、股二头肌D、髂腰肌E、股中间肌14、属于股四头肌的肌是A、股内侧肌B、半膜肌C、半腱肌D、股外侧肌E、股中间肌15、有关小腿三头肌,正确的是A、以跟腱止于跟骨结节B、跖屈踝关节C、包括腓肠肌和比目鱼肌D、提足跟E、受腓深神经支配16、能屈掌指关节的肌有A、指深屈肌B、指浅屈肌C、桡侧腕屈肌D、尺侧腕屈肌E、蚓状肌17、使足外翻的肌是A、胫骨后肌B、胫骨前肌C、腓骨长肌D、比目鱼肌E、腓骨短肌(四)名词解释1、肌腱2、筋膜3、滑膜囊4、腱鞘5、主动脉裂孔6、斜角肌间隙7、腹股沟管皮下环8、腹股沟镰9、腔隙韧带10、弓状线11、腹股沟韧带12、腹直肌鞘13、髌韧带14、白线15、收肌腱裂孔16、腹股沟管腹环(五) 问答题1、深呼吸有哪些些肌参与?2、膈的裂孔和位置?各有什么结构通过?3、吸气时胸廓的前后径加大,肌如何活动?4、腹直肌鞘是怎样构成的?5、分别经脐下3cm和7cm处腹直肌打开腹壁各经过哪些结构?6、上腹正中切口至腹膜腔依次经过何种结构?7、上腹经腹直肌切口到腹膜腔依次经过结构何种结构?8、经麦氏点作切口进人腹膜腔需经过哪些层次?9、张口和闭口及研磨运动有哪些些肌参与?10、附着于肩岬骨的肌肉有那些。

肌学

肌学

3.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
长4~5cm。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精索
腹股沟管具有两口和四壁。 (1)两口 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腹环), 外口:称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2)腹股沟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的深面,腹直肌外侧的 三角区。
4.腹前外侧壁的层次与常用手术切口
膈:膈的形态结构
腔静脉孔 食管裂孔 膈穹窿 主动脉裂孔 腰方肌 腰大肌
中心腱
四、腹肌
(一)腹前外侧群: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腹外斜肌
腹直肌 腱划 腹内斜肌 腹横肌 弓状线
(二)腹后群
腰方肌位于腹后壁、腰椎体 的两侧。 (三)腹前外侧壁的局部结构 1、腹直肌鞘 2、白线
白线 腹直肌鞘 腹股沟韧带
四、肌的辅助结构
主要有筋膜、滑膜囊和腱鞘等 (一)筋膜 1.浅筋膜(皮下筋膜) 2.深筋膜(固有筋膜)
浅筋膜 肌间隔 深筋膜
(二)滑膜囊 滑膜囊:由滑膜 构成的、封闭的 结缔组织小囊, 壁薄,内含滑液 (三)腱鞘
纤维层
腱鞘
滑膜层 肌腱
1. 纤 维 层 ( 腱 纤 维鞘)位于腱鞘 的外面。
2. 滑 膜 层 ( 腱 滑 膜鞘)位于腱纤 维鞘的深面。
股外侧肌 股中间肌
股薄肌 股二头肌 半腱肌
股内侧肌
半膜肌
三、小腿肌
分前、后、外三群
(一)前群 3块
外侧群
(二)外侧群 2块
前群
三、小腿肌
(三)后群 分浅、深两层。 1.浅层:小腿三头肌 2.深层:3块 四、足肌
腓肠肌 比目鱼肌
五、下肢筋膜
(一)阔筋膜 (二)髂胫束 (三)隐静脉裂孔 (四)腘筋膜 (五)足底腱膜

系统解剖学第六章肌学

系统解剖学第六章肌学
系统解剖学第六章肌学
肌得形态和构造 肌得起止 肌得命名/配布 肌得辅助装置
肌学--总论
一、肌得形态
长肌:四肢多见 短肌:躯干深层,如肋间肌 阔肌:躯干表层,分布胸腹壁 轮匝肌:分布孔、裂周围
肌得形态和构造
二、肌得构造
肌腹
肌腱(腱划、腱膜)
大量横纤维组成, 腱纤维(胶原纤维束)组
色红、柔软而有 成,色白、坚韧而无收缩
肌学--总论
五、肌得辅助装置
1、筋膜:
浅筋膜(皮下脂肪,皮下组织) 深筋膜(肌间隔,血管神经鞘)
2、滑膜囊 3、腱鞘
肌得辅助装置
肌学--总论
1、筋膜:位于肌得表面
(1)浅筋膜(皮下筋膜) 疏松结缔组织、皮下脂
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 淋巴结和淋巴管等。
维持体温
保护深部结构
药物皮下注射
肌学--总论
3、功能: ①肩关节内收、内旋(小结节嵴
旋后)和后伸(胸廓不动) ②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则上提
躯干(如引体向上)
肩胛提肌
起止点: C1-4棘突→→肩胛骨上角 作用: 上提肩胛骨; 同侧屈颈(肩胛骨固定)
菱形肌
起止点: C6-7、T1-4棘突→肩胛骨内侧缘
作用: 使肩胛骨靠近脊柱并向上移动。
竖脊肌(骶棘肌)
腱鞘可起约束肌腱得作 用,并可减少肌腱在运动时 得摩擦。
腱鞘炎(囊肿)
肌学
肌学各论
躯干肌 头肌 颈肌 上肢肌 下肢肌
★学习肌肉要点
1、大体肌肉位置(体表) 2、起止点 3、功能(止点向起点靠拢得作用)
肌学--躯干肌
躯干肌
背肌 胸肌 膈 腹肌
躯干肌
肌学--躯干肌
背肌 背浅肌:斜方肌

肌学实验报告

肌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肌肉力学特性研究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生物力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了解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肌肉力学特性的基本测量方法。

3. 分析不同条件下肌肉的力学特性。

实验原理:肌肉是人体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肌肉的力学特性包括肌肉的收缩能力、肌肉的弹性、肌肉的粘弹性等。

本实验通过测量肌肉的收缩力、长度变化等参数,分析肌肉的力学特性。

实验材料:1. 骨骼肌样品:小白鼠腓肠肌。

2. 生物力学实验装置:肌肉拉力测试仪。

3. 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卡、电脑。

4. 其他:剪刀、镊子、量角器、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小白鼠腓肠肌取出,用生理盐水清洗,去除脂肪和结缔组织。

2. 装置准备:将肌肉样品固定在肌肉拉力测试仪上,确保肌肉样品的长度和张力能够被准确测量。

3. 测试准备:将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好,打开电脑,设置好实验参数。

4. 实验开始:a. 肌肉预调:调整肌肉样品的长度,使其处于自然长度。

b. 肌肉预收缩:施加一定的预收缩力,使肌肉处于一定的收缩状态。

c. 肌肉拉伸:缓慢拉伸肌肉样品,记录不同长度下的收缩力。

d. 肌肉放松:使肌肉自然放松,记录肌肉的恢复力。

5. 数据采集:在实验过程中,实时采集肌肉的收缩力、长度变化等数据。

6.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电脑,进行分析和处理。

实验结果:1. 肌肉收缩力与长度变化的关系:随着肌肉长度的增加,肌肉收缩力先增大后减小,呈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关系。

2. 肌肉恢复力与长度变化的关系:随着肌肉长度的增加,肌肉恢复力先增大后减小,同样呈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关系。

3. 肌肉粘弹性: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肌肉表现出一定的粘弹性,即肌肉在收缩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

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肌肉的收缩力与长度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非线性关系,这与肌肉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2. 肌肉的粘弹性是肌肉在收缩过程中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对于肌肉的疲劳和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肌学.

肌学.

2、大 腿 肌 (1)前 群
名称 起点 止点
胫骨上端内 侧面
作用
缝匠肌
股直肌
髂前上棘
髂前下棘
胫骨粗隆 胫骨粗隆 胫骨粗隆 胫骨粗隆
股 四 头 肌
股中间肌 股骨体前面 股内侧肌 股骨粗线 股外侧肌 股骨粗线
屈髋,屈 膝关节 屈髋,伸 膝关节 伸膝关节
伸膝关节 伸膝关节

前群肌: 缝匠肌 股四头肌 股直肌 股内侧肌 股外侧肌 股中间肌
肌的起止点
起点(定点): 相对静止的附着点 止点(动点): 相对运动的附着点
肌的命名方式
形状、起止点、位置
(五)肌的辅助装置
1、筋膜:
浅筋膜(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深筋膜 (固有筋膜)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形成筋膜鞘、肌间隔等) 2、滑膜囊:肌腱与骨面之间
3、腱鞘:分腱纤维鞘、腱滑膜鞘
二、各 论
深层肌 趾长屈肌 踇长屈肌 胫骨后肌 (使足跖屈、内翻)
(2)外侧群
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踝关节跖屈足 外 翻 外 翻
腓骨长肌 腓骨外侧面 第一跖骨底
腓骨短肌 腓骨外侧面 第5跖骨粗隆 踝关节跖屈足

小腿外侧群肌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作用:足外翻并跖屈
(3)后 群
小 腿 三 头 肌
名称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趾长屈肌 起点
股骨内、外 侧髁后上面 胫,腓骨上端 胫骨后面
止点 作用 前屈及外旋髋 关节
伸及外旋髋关节 图
髂腰肌
髂 肌 髂窝 腰大肌 腰椎体侧面 股骨小转子 和横突
髂骨外面、骶尾骨背面 髂骨外面 髂骨外面 臀肌粗隆、髂胫 束
臀大肌
臀中肌 臀小肌
股骨大转子 股骨大转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深肌群: A. 竖脊肌(骶棘肌)Erector muscle of spine:
起止: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后部,止于椎 骨和肋骨,可达乳突。 作用:双侧收缩使脊柱后伸和仰头,一侧 收缩使脊柱侧屈。 B. 夹肌:位于斜方肌、菱形肌的深面。 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两侧收缩, 使头后仰。分头夹肌和颈夹肌。 胸腰筋膜:包裹于竖脊肌和腰方肌周围。 分前(深)、中、后(浅)层。
B. 背阔肌 Latissimus dorsi muscle: 起止: 起自下 6 个胸椎 和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中 嵴及髂嵴后部等处,止于肱 骨小结节嵴。 作用: 使肱骨内收、旋 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固定 时,可引体向上。
C. 肩胛提肌: 位于项部两侧、 斜方肌的深面;可上提肩胛骨。 D. 菱形肌: 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可分为大菱形肌和小菱形肌。可上 提和内牵肩胛骨。
C. 腱鞘 Tendinous sheath:肌腱外 面的鞘管,位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 腕、踝、手指和足趾等处。 纤维层(腱纤维鞘): 骨性纤维管 道,对肌腱起滑车和约束作用。 滑膜层(腱滑膜鞘): 由滑膜构成 的双层(即脏层和壁层)圆筒形鞘,分 泌的滑液起润滑作用。 腱系膜: 腱滑膜鞘从骨面移行到肌 键的部分,内有供应肌腱的血管。 腱鞘炎: 手指不恰当地作长期、过 度且快速的活动所致。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熟悉)

肌的起止: A. 起点(定点):近躯体中心侧附着点。
B. 止点(动点):远离躯体中心侧附着点。

肌的配布 A. 原(主)动肌:发动并维持运动的肌群。
B. 拮(对)抗肌:作用相反的两组肌肉。
C. 协同(力)肌:作用相同的两组肌肉。 D. 固定(共济)肌:固定运动环节的肌群。
非横纹肌
2、骨骼肌的构造
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
■ ■
肌性部分:肌纤维(即肌细胞)组成,能收缩;
腱性部分: 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强韧而无收缩 功能,附着于骨骼。阔肌腱性部分称腱膜。
3、骨骼肌的形态
■ ■
按肌的分布分类:头肌、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按肌的外形分类: 长肌(四肢)、短肌(手、足和椎间)、 阔肌(躯干)、轮匝肌(眼、口等开口部位)四种。
肋间外肌 胸横肌 前锯肌
C. 肋间最内肌: 位于肋间隙 中份,肋间内肌深面,肌束方向 和作用与肋间内肌相同。 D. 胸横肌: 在胸前壁的内面, 拉肋骨向下,助呼气。
肋间内肌
3、膈 Diaphragmatic muscle

起止:膈介于胸腹腔之间,封闭胸廓下口。
膈肌为圆顶形阔肌,肌纤维起自胸廓下口周缘和腰椎前面, 并向中央移行于中心腱。 分部:① 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②肋部起自下6对肋骨和肋 软骨;③腰部以左、右两个隐脚起自上2-3个腰椎。
起点 (动点) 止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

肌的作用:根据作用点不同,可将人体运动时的杠杆分三类: A. 平衡杠杆运动:支点位于力点与阻力点之间的杠杆。 B. 省力杠杆运动:阻力点在支点与力点之间。
C. 速度杠杆运动:力点位于阻力 点与支点之间。速度杠杆是人体最 常见的杠杆运动。

肌的命名原则: A. 依形态命名:如斜方肌、菱形肌、三角肌、梨状肌等;

头肌


颈肌
躯干肌 上肢肌 下肢肌
一、头肌(掌握)
1、面肌(表情肌)Facial muscles
扁肌,主要分布于面部孔裂周围,有开闭作用 和参与面部表情的形成。包括颅顶肌(枕腹-帽 状腱膜-额腹)、眼轮匝肌、口周肌和鼻肌等。

2、咀嚼肌 Masticatory muscles
分布于下颌关节周围,参与咀嚼运 动( 上提、下降、前移、后退 和 侧方 运动的组合)。
④ 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B. 腹内斜肌 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
起止:起自胸腰筋膜、髂嵴和腹 股沟韧带外侧半,止于下位三个肋骨。 形成的腱性结构: ① 腹股沟镰(联合腱) ② 提睾肌 C. 腹横肌 Transversus abdominis: 起止: 起自下 6个肋软骨内面、胸腰筋膜、 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1/3,止于腹白线。 形成的腱性结构: ① 腹股沟镰(联合腱) 腹股沟斜疝
1、颈浅肌群
A. 颈阔肌 Platysma:皮肌。作用是拉口 角向下,参与表情的形成。
B. 胸锁乳突肌 Sternomastoid muscle:
起止: 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 骨端,止于颧骨的乳突。 作用: 单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 面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2、颈前肌群

舌骨上肌群: 张口运动和上提舌骨。 A. 二腹肌 Digastric


裂孔:
A. 主动脉裂孔:第12胸椎前方, 内经主动脉和胸导管; B. 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左前上 方,约在第 10胸椎水平,内有食管 和迷走神经穿过;
C. 腔静脉孔:食管裂孔的右前上 方,约在第 8 胸椎水平,有下腔静 脉通过。 T8

作用:
①参与吸气
腔静脉孔 食管裂孔
主动脉裂孔
T10
T12
② 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呕吐、 咳嗽、喷嚏及分娩等活动。
E. 腹股沟管 Inguinal canal:
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1/2的上方,由外 上向内下斜行的肌肉和腱膜之间的裂隙。



长4~5cm,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
四个壁及两个口:
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在外侧1/3处有腹内斜 肌的起始部 后壁为腹横筋膜,在内侧1/3处有联合腱 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内口为腹环
B. 依位置命名:如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肱肌等;
C. 依位置、大小综合命名:有胸大肌、胸小肌、臀大肌、 臀中肌、臀小肌等; D. 依起止点命名:如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等; E. 依纤维方向和部位综合命名:有腹外斜肌、腹直肌、腹 横肌、肋间外肌等; F. 依作用命名:如旋后肌、咬肌等;
G. 依作用结合其它因素综合命名:如旋前圆肌、内收长肌、 指浅屈肌等。
起止:起自髂嵴的后部,止于第12 肋和L1-4的横突。 作用:下降和固定第12肋,使脊柱 侧屈。
5、会阴肌(盆底肌)

封闭小骨盆下口。
A. 浅层肌:包括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 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 B. 中层肌:包括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 C. 深层肌 :包括肛提肌(由耻尾肌、髂尾肌和坐 尾肌组成)
B. 下颌舌骨肌 Mylohyoid
C. 茎突舌骨肌 Stylohyoid D. 颏舌骨肌 Geniohyoid
舌骨下肌群: 降舌骨和喉,吞咽时甲 状舌骨肌可提喉使之靠近舌骨。

A. 胸骨舌骨肌 Sternohyoid B. 肩胛舌骨肌 Omohyoid C. 甲状舌骨肌 Thyrohyoid D. 胸骨甲状肌 Sternothyroid

肌的辅助装置:
A. 筋膜 Fascia
浅筋膜(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 内富有脂肪、浅动脉、皮下静脉、皮神经、 淋巴管、乳腺和皮肌等。
深筋膜(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的 深面,包被体壁和四肢的肌以附着于骨, 或者包绕血管、神经形成血管神经鞘。
B. 滑膜囊 Synovial bursa: 多位于腱与骨面相接触处。起减 少摩擦的作用。
腹股沟斜疝 直疝
外口为皮下环
后群:包括腰大肌和腰方肌。60%的 人在腰大肌的前方还有腰小肌。

A. 腰大肌 Psoas major muscle:长梭形 肌,起自腰椎两旁,与髂肌共同终止于 股骨小转子上,合称 “髂腰肌”。 B. 腰方肌 Lumbar quadrate muscle:
位置:位于腹后壁,脊柱的两侧, 内侧有腰大肌,后方有竖脊肌。
腹股沟镰
② 提睾肌
术前和术后
D. 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 muscle:
起止: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止于剑突和第5 至第7肋软骨前面。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 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鞘的内侧形成腹白线。 ①弓状线(脐下4-5cm)以下:前层由 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前层愈合而 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与腹横肌腱 膜愈合而成。 ② 弓状线以下: 腹前外侧壁三块扁肌 的腱膜构成鞘的前层,鞘的后层则缺如。
第四部分
运动系统
QQ:276625041
(肌学)
主讲:成家茂
肌学概述

肌的构造和形态


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肌的命名原则 肌的辅助装置 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一、肌的构造和形态(重点掌握)
1、人体肌的类型、分布及结构特征
全身肌根据构造不同分为: ■ 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内脏的中空器官及血管壁; ■ 心肌:心壁的主要构成部分; ■ 骨骼肌:主要存在于躯干和四肢。约占体重的40%。 横纹肌 非随意肌 随意肌
4、腹肌
前外侧群: 保护腹腔脏器,增加腹内压, 降肋以助呼气,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

A. 腹外斜肌 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
起止:起自下8肋外面,后部 肌束止于髂嵴前部,上中部肌束向 内移行为腱膜止于腹白线。 形成的腱性结构: ① 腹股沟韧带 ② 腔隙韧带(陷窝韧带) ③ 耻骨梳韧带
四、上肢肌(掌握)
分为上肢带肌、臂肌、前臂肌、手肌。
1、上肢带肌(肩带肌)

三角肌 Teltoid muscle:
起止:起自锁骨外侧段、肩峰 和肩胛冈,止于三角肌粗隆。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 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 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 伸并略旋外。
损伤:瘫痪时形成“方肩”。
3、颈深肌群
外侧群: 位于脊髓颈段两侧。作 用:一侧肌收缩,使颈侧屈;两侧 肌同时收缩可上提第 1 、 2 肋助深吸 气;如肋骨固定,则可使颈前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