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教学认识与实践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1、发展为本,师生共长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不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发展生命、师生共生共长的过程。

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灵魂。

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上,既关注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又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对话、合作、沟通等多向互动过程,实现生命价值,共同发展。

再次体现在教学效果上,学生习得知识、技能,掌握数学学习方法,获得积极情感体验,教师主体也获得专业成长。

为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支持学生开拓创新,宽容学生个性。

2、以学论教,以教促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只有落实到学生主体上,才能发挥评价的效益,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和生长。

“以学论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学习状态(参与程度、问题意识、思维水平、认知结构、情感体验)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

这就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

“以教促学”,就是评价教师的教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价值。

如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如何通过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学法的指导和调控课堂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

3、面向全体学生一堂好的数学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真正落实“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标理念。

由于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然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在致力于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既让那些在数学学习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脱颖而出,又要让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获,达到基本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与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与探讨

体 的建构主义观点 ,教师更多地扮演 引 着教师 、学生角 色的转变 而转变 ,更加
注重学生互相评价 、 自我评价 和学生对 节 中, 教材上给 出的一个 “ 小猴摘桃 ” 些桃子 ,有 的在吃 、有 的在摘 、有 的
f 币 来制定的 ,比如在评价中主要 观测 :
改师在教学设计上有没有新 的思路 ,教 『 币 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没有新 的探索 和 善试 ,教师教学呈现的教学思想是否先 莲等方面 ,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 的
¨
课 改 看 台 l I 。
课堂教学评价 , 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 首先 ,教师 自己要对教材 内容有 深入 的
理解 ,对教材内容可能激发 的学生思维
角度 进行 预设 ,根 据小学生 的认 知能力
和心理特点准备教材案例 ,可以从生 活 中选取 ,也可以利用小 学生非 常熟悉 的
教师 的评价 。在我教授 “ 十几减 九”这 数 的。当学生认识到 6和 7的基本含义

殳掘和培养 的考查就相对较少。这种传 充教学思维的评价体系无疑会助长教师
时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误读和误用 ,造成 年多故弄玄虚 、华而不 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学案例 。
2 . 工 具 依 赖 性 强 。 夸 大 多 媒 体 教 的 作 用
导者 、合作者 的角色 。评价 主体应 当随 女 同学 。然后 ,通过引导观察 ,让同学 们 以小组为单位 ,互相说一说图片上有
哪些人和物 ,各有多少 ,询 问是怎么数 之后 ,请学生们举例 ,生活 中哪些事物 可 以用 6和 7两个数字表示 。同时 ,通 过指导学生观察课件形象 、直观地展示 6 、7的笔顺 ,帮助学 生掌握 6 、7的写 法; 启发 学生想象 6 、 7 像生 活中的什 么, 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学

新时代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

新时代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

一、引言人才培养一直是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在这个新时代教育理念下,高等院校就是要按照“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模式[1]培养人才,教师要提高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工科类专业培养计划中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程。

该课程知识点丰富、应用性强,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应用能力。

通过两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学生反映良好,教学效果明显。

二、思政要素融入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结合在新时代教育理念引导下,山东科技大学各校区掀起课程思政的热潮。

广大教师作为主力军,率先更新教育理念,参加培训学习,充分发掘课程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要素,研究其在能力培养和品质塑造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和阅历,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巧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充分发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达到价值塑造、立德树人的目的。

(一)诚信务实的品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

在讲述贝叶斯公式的应用时,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狼来了”的故事,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悟诚信的重要性。

创设问题情境———村民对孩子的信任度是如何一次次下降的?然后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用概率语言表示事件,首先设事件A表示“孩子说谎”,事件B表示“孩子可信”,再按习惯假设“可信的孩子说谎的概率为0.1”,“不可信的孩子说谎的概率为0.5”,即P (A/新时代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曹秀娟,王言英,鞠圣会(山东科技大学基础课部,山东济南250031)[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三)——高中数学课堂的学生思维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三)——高中数学课堂的学生思维方式
现 问题 、 解决 问题 。 学生 发 现学 习 的
“ 发现 ”与科 — _
nn ) ( -1 ”

有 的学 生说 :“ n 当
为偶数时 ,可在原式中保 留一项 1 , 之后 ,将其余各项首尾等距离两两 配对求和,每对和都等于 n ,共 +1
式和 程 度不 同 , 性 质是 相 同的 。 其 发
教师继续提 问 :“ 种解法合 这
理 吗 ?”
数学教育的基本 目标之一。而不同 学习方式的运用会影响学生对研究 内容 的思维方 式,经 常运用的学习 方 式会使学生形成一些稳定的思维 方式。 作为教 师, 我们有责任提高教
经过 思 考 , 学生 发 现只 有1 奇 3 为
数时 , 上面的解法得到的s :
学活动的实效性 ,帮助学生建立丰 富的学习方式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
法 , 学生形成 良好 的思维方式 , 使 为 学生的终身学 习和终身发展打下 良
好 的基 础 。
学生来讲述这个故事 。学生讲完故 事后 , 我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 :“ 你
能 用 高 斯 求和 的 方法 来 解 决 等差 数
数时, 原式共有奇数项, 可在原式中 去掉正 中间一项 , 之后, 将其余各项
首尾 等 距 离两 两 配 对求 和 ,每 对 和
面前的知识成为他 自己的知识 ,他
3 / 网络科技时代 / 2 0 . 1 4 0 8 2
都 于, 等n
所以m = e:
n-2


,以=× 所s 早 n
有 关不 等式 的 问题 只可能 出现 三
类 :判 断单 调 性 、 比较 大 小 、解 不
+ , I a n 构成等差数列 , a 而 , , —I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教学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教学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教学创新一、课程理念的变革传统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要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体验和发展为主要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灌输”型转变为“引导”型,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还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课程理念方面,数学教学的创新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方法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

传统的数学课教学往往是以讲解和题海战术为主,而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要求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几个例子,可以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还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增强数学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还需要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

数学是一门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科,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数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在教学方法方面,数学教学的创新应该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

三、课堂实践的改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实践也需要发生相应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数学教学的创新也离不开课堂实践的改革。

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的主场。

数学课堂的创新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指导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指导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指导摘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主动权让给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张扬个性,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并从中获得成功与快乐。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数学学习学习方式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学生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体会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自己创造的快乐,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课标》指出:“经历、体验、探索”等体现教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意在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参与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强调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是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基础,让学生用自己的手,自己的脑主动探索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正是基于对新课程标准这些理念的理解,我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进行了探索。

一、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教与学的关系是以“先学后教,超前断后”为基本特征的,即课前让学生超前于老师的教学进度进行独立自主学习,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摸索,探究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从而找到打开数学知识的大门钥匙,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设置预习提纲,在“学什么”和“怎样学”两方面加以指导,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自学。

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多加以分析、思考,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教师设置问题要有启发性,概括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充分体现课本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点。

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课堂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与过去注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同,现代数学课堂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观念在这一背景下也相应发生了转变。

首先,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过去,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扮演的主要是讲解者的角色,授课内容单一、一成不变。

而现在,教师更多地担任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他们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不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这种改变带给了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自己的数学世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注重倾向于单一的书本知识传授,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兴趣并不能激发起来。

而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师们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学习效果。

与此同时,教师的评价方式也在变化中。

传统观念认为,数学教学中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

而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评价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教师们通常采用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同时,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创新和实践。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科技手段,将其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然而,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教材的更新和教学内容的扩展需要教师们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

另一方面,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也需要逐渐转变,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新的教学理念接受起来难度较大。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如:方程 的 正根的个数是多少? 直接计算不容易, 把方程转化为两个函 数,分别作出图像, 交点中的正的x值
x 2 5x 2
2 x
就是正根。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原则 数学教学有两种不同的水平。 低级水平是介绍数学概念,陈述数学定理 和公式,指出解题的程式和套路,以便通过考 试。 高级水平是着眼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 想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 的数学思考,经过思维训练,获得数学美学的 享受。

南阳市教育局召开研讨会
双分管理教学课堂掠影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先学后交,展示自我”教学模式

焦作永威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 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 ,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 ”字,不是老师真正意义上的教,而是老师对学生 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该是,从上课到下课, 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 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

4.教师合理引导和学生探究发现相结合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的参与主要是学生 对于数学问题(包括数学习题)的探究,而教 师的引导,则主要表现为知识讲授的计划、数 学问题的设计以及在学生探究问题过程中提供 适当帮助等。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发 现活动将陷入盲目无章、毫无效率,三维目标 无从实现;而没有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参与 探究,知识就无法转化为能力,学生也不能获 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数学教育的三大功能: 1 实用性功能 2 思维训练功能 3 选拔性功能
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模式

是 面 向 全 体 学 生 , 视 学 生 的 个 体 差 异 , 对 学 生 “ 近 的 发 正 针 最 展 区 ”实 行 分 层 推 进 教 学 , 而 做 到 “ 材施 教 , 层 提 高 , , 从 因 分 让 尖 子 冒 出来 , 后进 生 不 落 伍 , 到班 级 整体 优 化 ” 在 课 堂 中 叫 达 , 实 施 分 层 教 学 能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学 习积 极 性 ,激 发 学 生 的 认 知 需 求 . 进 学 生 的 能 力 提 高 和 发 展 , 而 有 效 提 高 数 学 教 学 促 从 质量 。
240 ) 20 1
好 的学 生 “ 不 饱 ” 感 觉 课 堂 没 有 挑 战 性 , 出 表 现 为 学 习 没 吃 。 突 动 力 、 有成就感 : 后进生 “ 不了”感觉 在班级 中没有 自 没 而 吃 , 己施 展 的舞 台 , 而 使 他 们 产 生 学 习 负 担 和 心 理 负 担 , 出 表 从 突 现 为上 课 不 愿 意 回答 问题 、 业 不 会 做 , 间 一 长 他 们 的学 习 作 时 积极性逐渐丧失 。 分 层 教 学 是 一 种 面 向全 体 、 材 施 教 的教 学 模 式 , 核 心 因 其
2班 级 分 层 教 学 的 理论 依 据 . 21 理 学研 究依 据 .心
两头” 的教 学 方 法 有 关 , 师 把 主 要 精 力 都 放 在 对 中 等 生 的教 老 学上 , 视对尖子生 和后进生的培养 , 忽 长期 下 来 必 然 形 成 学 习
毋 庸 讳 言 , 高 的 数 学 教 材 内容 相 对 于 普 通 高 中 的 教 材 职 要 偏 易 偏 简 . 基 本 知 识 的 要 求 没 有 差 别 。 这 就 使 得 职 中数 但 学 老 师 所 花 费 的心 血 要 比普 通 高 中的 数 学 老 师 多 得 多 。在 教 学 每 ~ 个 新 知 识 点 之 前 , 中 的 数 学 老 师 都 不 得 不 花 费 大 量 职 的 时 间 去 恶 补 初 中 的基 础 知 识 内 容 ,并 且 得 多 次 反 复 强 调 。 然 而 先 人 为 主 的 习 惯 思 维 定 势 的 负 作 用 。 生 在 学 完 不 久 便 学 把 刚 学 的 知 识 一 股 脑 地 还 给 了老 师 。 至 上 完 课 后 在 做 巩 固 甚 练 习 便 会 出 现 大 片 大 片 的 错 误 ,更 不 用 说 等 到 期 末 考 试 了 。 故 这 种 客 观 现 实 的 存 在 是 导 致 职 高 生 数 学 成 绩 偏 低 的 根 本 原因 。 三 、 高 生 消 极 的 非 智 力 因素 的 作 用 是 影 响 其 数 学 成 绩 职 的 主观 原 因 。 由 于 职 高 生 普 遍 的数 学 基 础 差 , 致 了 职 高 生 整 体 对 数 导 学 课 程 学 习 严 重 的 消极 抵 触 情 绪 。这 种 消极 作 用 严 重 地 制 约 着 学 生 的 学 习 态 度 , 习 兴 趣 、 习 动 机 和 学 生 对 数 学 学 习 学 学 的 个 人 认 知 , 而 阻 碍 职 高 生 的认 知 能力 的 发 展 。思 维 水 平 、 从 记 忆 效 果 等 智 力 因 素 的 正 常 发 挥 . 为 影 响 其 数 学 成 绩 的 主 成 观 原 因 。我 已 在 职 中任 教 多 年 数 学 , 显 地 感 受 到 职 高 生 普 明 遍 缺 乏 自信 心 。当 一 个 简 单 的知 识 点 在 教 师 多 次 反 复 强 调 之 后 , 生 仍 不 能 理 解 的 情 况 下 , 采 取 一 种 消 极 的抵 触 方 式 , 学 便 极 不 情 愿 地 坐 在 教 室 里 , 埋 头 睡 觉 , 心 不 在 焉 地 敷 衍 老 或 或 师 提 问 , 愿 参 与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而 这 种 消 极 的 学 习心 态 明 不 显 地 具 有 弥 散 性 和 感 染 性 , 生 之 间 往 往 相 互 感 染 , 常 导 学 经 致 课 堂 气 氛 异 常 沉 闷 。从 而 严 重 阻 碍 了学 生 的 认 知 水 平 、 思 维 能 力 的 正 常 发 挥 . 重 影 响 学 生 的学 习 效 果 与 教 师 的 教 学 严 效 果 。所 以 , 管 驾 驭 教 学 的教 师 用 尽 浑 身 解 数 , 往 往 收 效 尽 也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得最好 的教学效果 。

转变学生 的学 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传统 的、 单一的 、 他主 的和 被 动的学习方式 , 形成多样化 的 、 索与合作 的学习方式 , 探 以知
主体意识 、 能动性 和创造性不 断发展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实
践能力 。

转 变 教 师 教 的方 式
如在解不等式 (z3 + ) 22 一 )0 , 一 x 2/ - x 3< 时 一位教师 先利用学  ̄ 生 已有 的知识解决这个 问题 , 即采用解 两个 不等式组来解 决。 接
别 重视对 学生创新 能力 的培养 ,使每 一个学 生都养 成独 立分 析 问题 、 索问题 、 探 解决 问题 和延 伸 问题 的习惯 , 所有 的学 让 生都有 能力提 出新见解 、 发现新思路 、 解决 新 问题 。数 学创新 能力 的培养相 比数学 知识 的传 授更 重要 ,数学 创新 能力 的培 养有 利于学 生形成 良好的数 学思维 品质 以及运 用数 学思想 方
学 1 7 辑0 第 2耳 期 1
李 玉霞 ( 西省蓝 田县成人 中等技 术 学校 陕
摘 要 : 师 应 在 数 学 教 学 过 程 中 改 变 教 学 方 式 , 养 学 生 教 培
全面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 并将 此 方案 付 诸 实践 。
静 教地 职天 移
700 ) 1 5 0
教学 内容 的不 同 , 时地 提出经过精心设 计 、 适 目的 明确 的问题 。
会 惊疑 ,唉 ! 是怎么解 的, “ 这 解法这 么好 !这位教 师说 道 :你 想 ” “ 具体地探究 。” 这样就激起 这样对启发学生 的积极思维 和学好数学有很 大 的作用 , 而且 能 知道解 法吗?我们下节课 再深 入地 、 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了充分 的心理准备 。当 使学生带着一种 高涨 的、 激动 的和欣 悦 的心情 进行学 习。在具 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 然, 教师提出的问题 必须转化为学生 自己思维 的矛盾 , 只有把客 体 的教学 过程中 , 师要设疑 于重点和难点处 。教材 中有些 内 教 才能 产生激 疑效应 , 变被动 容是 枯燥乏 味 、 艰涩难 懂 的, 如数 列 的极 限概 念及无 穷等 比数 观矛盾转化为学生 自身 的思维矛盾 , 列各项 和的概念 比较抽象 , 是难点 。为此 , 教师可在教学 中插入 为 主动 。 段 “ 于分 牛传 说 的析 疑” 关 的故 事 : 说古 代 印度有 一 位老 传 人, 临终前 留下遗嘱 , 要把 l 头牛分 给三个儿 子。老大分 总数 的 9

智慧 灵动 和谐 发展——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智慧 灵动 和谐 发展——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课 时 , 考 虑 到 这 个 问题 . 是 , 采 用 就 于 他
晴 雨表 。不 同 的教 育 教学 思 想 就会 出 现 与 情 感 生活 和情 感 体 验 。努力 使 课堂 教 学 过 了另 外 一种 提 问的 方法 :假 如 电影 院 一定 之相 应 的不 同 的教 育教 学 行 为 .最 终 会形 程 成 为学 生积 极 的情 感体 验 .只有 体 验 到 要对 号 入座 ,你 怎样 很 快地 找 到 自己的位 成 多变 的课 堂文 化 和课 堂 气 象 。在 新 课程 学 习的成 功 . 才会 乐 于 学 习。 们 要用 发 展 置呢 ? 看来 , 会 学 生 向文 本 学 习 , 助于 我 教 借
内度 过 的 . 果课 堂气 氛 是 民主 和 谐 的 , 如 对 和 技 能 的学 习 提供 支 撑 。笔 者 有幸 听 了一 欢 的孙 悟 空 以及孩 子 们 耳 熟能 详 的七 言 古 诗等 , 紧 扣 了教 学 的重 点 和难 点 . 样就 都 这
其一 生将 有 多大 的影 响 ! 为此 , 堂教 学 中 课
现代 学 习理 论告 诉 我们 :学生 的 学 习
时肯 定 、 赞赏 学 生 的点 滴 进 步 . 让孩 子 们 感
受到 学 习成 功 的欢 乐 .唤起 他们 心 中的 自 豪感和 自尊感 。

和谐 的氛 围
不是 被 动地 接 受 知识 . 过 反复 练 习强 化 、 通
储存 知 识 的过 程 .而是步 的 阅读 、 述 、 讲
才 能敢 想 、 敢说 、 敢于 质 疑 问难 。教 学 过程 展 示 、 观察 、 实际 操 作 等 活 动 , 引导 学 生 获
得 感性 知 识 堂教 学 中适 当地刨 设 情景 . 课 什么样 的心境 进 入教 学过 程 ,是学 生 主 动 能调 整 学生 课堂 参 与 的状 态 ,改 变学 生 学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思考

们 的数 学教师 , 《 学课 程标准 》 对 数 基
本 理念 的认识 和 理解 还存 在着 很大
的偏 差 。在 此 我 列 举 几个 课 堂教 学 中 常 见 的 问题 与 同 仁探 讨 。
问 题 一 : 评 价 学 生 ” 是 “ 奖 “ 就 夸
肯 定 学 生” ? 吗
《 学 课 程 标 准 》 本 理 念 3中 数 基 指 出 :有 效 的 数 学 学 习 活 动 不 能 单 “ 纯 地 依 赖 模 仿 与记 忆 ,动 手 实 践 、 自
生 习 以 为 常 , 动 于 衷 , 不 到 鼓 励 无 起
的作用 ,所 以教师在数学 教学 中, 应 以学生 在数 学学 习 中的客 观事 实作 为评价 的前提 , 才能 真正 体现《 数学 课 程标准》 基本理念 5 。
问 题 二 : 合 作 学 习 ” 是 “ 组 “ 就 分
讨论” ? 吗
分数.
师 : 得 很 好 !你 们 觉 得 沿 着 折 痕 剪 折 开 , 不是将圆片分成i份呢? 是
生 : 的。 是
巩 固一 下 这 部 分 知 识 。 思 考 : 为 数 学 教 师 对 学 生 所 要 作
师 :大家再讨 论一下 : 是异分母
加法吗? 生: 的。 是
来 的情感 与态 度 ,帮助 学生 认识 自
师 : 真 聪 明 !方 法 真 简练 ! 你
生 39  ̄ 5 2 = 9 + ) 2 + 5 :9 2 + 5 ( 0 9 x 5 2 =
9  ̄ 5 9 2 + 5 25 + 2 + 5 2 0 。 0 2 + × 5 2 : 2 O 2 5 2 = 5 O
学 习和改进教师 的教 学 ; 应建立评价 目标 多元 ,评价 目标 多样 的评 价体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一) 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一) 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设计
敬请 读 者关 注 。 )
王 保东 :北 京市 密云 县教 研 中心数 学 学科 兼职教 研 员 北 京市 先进 工作
者, 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 , 全国优 秀教 师, 北京市 中学市级学科教 学带头
人, 北京 市经 济技 术创 新 标兵 , 京市 中小 学十佳 班主任 , 获紫荆杯 优 北 曾
本条件。 我认 为 ,较 好 的 教 学设 计 需 要
1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
对于 新 课标 的教 材 ,我 们 要 立 足 课 标新 的 要 求 ,体 会 教材 编 写 的 意 图 , 挖 教材 编 写的特 点 。 多教 深 许 师感 觉课 程 标 准 教材 内容 多 、教 学 课时 少 , 力大 。 典型 的是集 合 部 压 最 分 , 定课 时 4 时 , 我们 有些 教 规 课 但
言可 以 简 洁准 确 地表 达 数 学 中的 一 些 内 容 。 这 里 强调 的是 数学 中 的一 ”
些内 容 , 不是 全部 内 容 。那么 ,高 而 中数 学 只将 集 合 作为 一 种语 言 来 学 习 ,而且 只是 用 来描 述 和表 达 问题 的一 种语 言 。学生 学 会 使 用最 基 本 的集 合语 言 表 示 有 关 的 数 学 对 象 , 发 展 运用 语 言进 行交 流 的能 力 ,是 对 集 合 内容 的一 个 基 本 的定 位 。集 合作 为一 个 数学 的概 念 ,对 于 数学 中的分 类思 想 , 到 了促进 作 用 。 起 在
维普资讯
在新课 程 的实 践过 程 中 .如 何更 好地 理解 和把 握新 课程 的理 念 ,使 得新 课程 理 念 与高 中数学 教 学有机 结 合 、突 出实效 ,显得 尤 为重 要 。本 专题 希望 从 以下 四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实践及体会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历史重任,教师面临更大的考验及挑战,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努力、成长及发展。

在探索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数学;新课程标准;主题;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及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

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我的体会是--精心的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师的教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案。

在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上,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进行“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

关注学生的主动参及,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1“身边的数学”及“身边的生活”的互相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化简”书本知识,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再把数学知识引入“身边的生活”,用好用活每一篇教材。

1.1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引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作为一堂课的开幕式,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

例如,在初中《数学》的第一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正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的各种立体图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三维空间步入数学的殿堂—真正感受到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以房间的一角来熟悉并认识常见的几何体,既熟悉又生动地描述出它们的特征,进而根据特征来达到分类的目的,并且为中学数学的学习徐徐拉开序幕。

又如,在学习“截一个几何体”一节课时,可以让学生将萝卜`马铃薯等制成的正方体`圆柱体带入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监督引导下动手切截,相互探讨几种截面的获得。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与意义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和数学文化修养。

这样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给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建设性的经验。

1. 强调数学的实际应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突出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的美妙,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2. 强调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突出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们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也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使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

新课程标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还要懂得灵活应用、形成良好的数学方法和思维,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不再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也更加深入和具体。

1. 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从以往的传授知识型转变为培养思维型。

关于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关于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关于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篇一:关于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新课程培训正如火如荼的进展着,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建模教学。

数学建模是从现实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数学建模可以看成是问题解决的一局部,它的作用侧重于来自于非数学领域,但需要数学工具来解决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数学的教学中浸透数学应用的思想和进展数学建模的教学,是数学老师面临的最大问题。

以下是我们学习后集中讨论的几点心得体会:1、传统数学教学具有局限性。

数学建模与传统数学课程中的应用题虽然在形式上是比拟接近的,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有明显的优势。

传统的数学应用题在形式上明确明晰,结论经常是唯一的,这样就导致学生很少会去考虑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修改已有的模型,因此无视了数学建模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完好的表达数学建模的过程,故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数学建模教学具有很大的意义。

首先,假设是在初中数学中浸透数学建模的思想,能使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理论的意识;另外,数学建模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和工具,将数量关系用数学公式、图形或表格等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就可以锻炼和进步学生的表达才能。

3、我们在实际进展中可以结合教材根本的数学模型,引入建模思想,以引导学生自主地产生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教材主要有方程模型、函数模型、不等式(组)模型等,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引入这类题目和解法,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p 和表示各种事物的关系及数学信息,并学会应用数学模型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研究数学模型的兴趣。

篇二:关于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对这次课程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入的答案。

同时也“被迫”对自己的心态和角色进展了调整——原先想既然是远程培训,也不会很紧张,可是从培训的第一天起,就体会到了——放松一下的想法都让这每天的听、想、写等无形的压力赶的无影无踪。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课一例——《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教学实录与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课一例——《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教学实录与反思

2执果索因“执果索因”是将“未知”归纳为“已知”的思维方式,称之为分析法.它是从问题的结论入手.我们强调探索并不是漫无目标的出击,而是有一定方向的操作行为,这也是意识对物质反映的能力性的表.问题的结论当然是我们的总目标,但有时可以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以降低问题难度.未知到已知的转化是解题思维的桥梁.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无论是认识当前的事物,解释各种现象,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和它们已有的经验分不开的.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是密切联系的.如果能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探索尚未学的新知识,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并不难,只不过是他们所熟悉的旧知识的一种“变形”罢了.例4解方程45260xx×+=.分析这是个指数方程(新知识).考虑224(2)(2)x x x ==,若能先求出2x 等于多少,则未知数x 就容易求出.令2x y =,则方程化为:2560y y+=(一元一次方程,旧知识),从而易求出原方程的解.3分析综合在解综合题时,由于涉及的知识面广,单纯采用综合法或单纯采用分析法都不是很得力的.若单用综合法去路不清,歧途较多;而单用分析法则来路不明,亦有不便.因此思考问题时常常把综合法与分析法交错应用.例5已知方程22530x mx n +=的两根之比是2:3,方程2280x nx m +=的两根相等(其中,m n 为不等于零的实数).求证:当k 为任何实数时,方程2(1)(1)0mx n k x k ++++=都有实数根.分析分别考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弄清它们的含义,再去考虑解题途径.从已知的两个方程中都含有字母m 、n ,而求证的方程中也含有字母、,这样设法求出、的值,或找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再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即可以使问题得证.由方程22530x mx n +=的两根之比是2:3,可分别设方程的两根为2α和3α,则2α+35/2m α=,233/2n αα=,从而有2n m =.再由方程2280x nx m +=的两根相等,可得0=,即2(2)480n m ×=,易求得2,4m n ==.于是方程2(1)(1)0mx n k x k ++++=.化为22(3)(1)0x k x k ++++=.于是22(3)8(1)(1)0k k k =++=≥,即方程都有实根.总之,解题教学不能满足于单纯寻找答案,也不要简单地否定学生的错解,而要重分析、重探索.这样,学生才可较快提高解题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课一例——《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教学实录与反思福建福州第一中学卓道章为了对我省即将开始实施的高中新课程作准备,2006年5月12日,福建省第二批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部分老师在福州一中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笔者根据新课程理念对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了设计与实践.以下是本节课实录与反思.1课堂实录师我们生活在充满机会与风险的社会中.(学生感兴趣,笑……)大家能不能举出这样的例子?生彩票!师我看到彩票广告上说两元等于256万元,确实会让人心动.还有什么?(提醒学生机会或者风险……)生高考(一学生答,众学生笑).师高考也对.还有什么?m n m n生股票!生做判断题!师考试过程做判断题……,实际上这类例子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比如说交通事故、手术的成功、单位的抽彩等等.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叫做概率论,它专门研究机会与风险,教人们如何把握机会,减少风险.我们学了概率论以后,就会知道如何去把握机会,减少风险.好,现在,让我们开始这一章的第一节学习吧.师(放幻灯)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从学生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引出随机事件的概念,为节省篇幅,本文将随机事件概念部分的教学略去,着重考虑概率概念的教学)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什么来度量.试验1教师拿出一个不透明的袋子,袋中有若干个的小球,其中有白色也有黑色的.师我请几个同学来做摸小球试验,每次从中摸一个,摸完告诉大家是什么颜色的,然后再放回袋子中.十个学生陆续开始摸,结果是:其中七个学生摸出来的小球都是黑色的,三个学生摸出来的小球都是白色的.师刚才做摸小球试验,摸十次,摸出什么颜色的小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生摸到黑色的可能性大,因为10次中有7次摸到黑色的,3次是白色的,7大于3.师这就是说在n次试验中,若摸到黑色小球的频数比摸到白色小球的频数大,那我们就可以估计出摸到黑色小球的可能性大.那么,对于一个随机事件来说,我们可以用什么数来度量它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生频数!师是吗?我们再看问题(放幻灯):设甲、乙两袋中都装有黑白两种小球,某人在甲袋中做摸小球试验(有放回),一次摸一个,共摸了1000次,其中出现白棋200次;另一人在乙袋子中做摸小球实验(有放回),一次摸一个,共摸了2000次,其中出现白棋300次.问“从甲袋子中摸小球,一次摸一个,摸出白球”的可能性与“从乙袋中摸小球,一次摸一个,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哪个大?为什么?生从甲袋子中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因为此时甲袋中出现白球的频率是2001000,乙袋中出现白球的频率是3002000,20030010002000>.师那就是说可以用什么来度量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生频率.师对,我们可以用频率来度量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好,下面我们研究多次实验下,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的变化规律.师如果我把一白一黑的两个小球放在袋子里面,并从中摸出一个小球,你猜一猜,摸到白球和黑球的可能性那个大?生一半一半,就是说可能性是相同师那好,我如果做了20次试验,一定有10次摸到白球呢?课堂上有的学生说是,有的说不一定,出现争论.师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呢?欲知正确答案,请做下面的试验.试验2每两个学生一组,每组有I白1黑两小球装在袋子中,每次从中摸一小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如此做20次,要求学生把摸到白球的次数记录下来,并计算出现白球的频率.学生开始做试验……约四分钟后,教师开始请一位同学收集数据,抄在黑板上,并录入电脑.师请大家一起看试验结果.诶(惊讶状),刚才大家不是说“摸到白子和黑子的可能性一样”,怎么现在只有4个人得出:白子出现的频率是1/2(停顿……)?(于无疑处设疑,使学生思维从波峰跌入波谷,迫使学生进行探索)生再多做几次试验看看.师那好,我把大家的试验次数加起来再算一次频率.(教师利用电脑统计试验次数、计算白子出现的频率……)师我们全班同学的试验全部加起来共540次,出现白子的频率是0.47.(众多学生瞪大了眼睛,一脸的茫然,过了一会儿,有学生说再增加试验次数看看).师那好吧,我们再增加试验次数.下面我们利用计算机作模拟试验.实验3教师用计算机作模拟试验,0表示白球,1表示黑球.教师分别试验了一千次、五千次、……,三万次,而后利用EXCEL 软件统计试验次数,并画出出现0的频率折线图.师大家看表1,观察“0”出现的频率有什么特征?生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出现0的频率,很靠近0.5,或者说在0.5附近徘徊.(学生茅塞顿开,脸上露出了微笑.)师我们再做几次摸拟试验(教师改变试验数据多次),请大家再观察0出现的频率有什么规律?表1:“0”出现的频率生一样的,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出现0的频率,在0.5附近徘徊.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看书,油菜籽的发芽试验结果表与乒乓球产品质量结果表,问,当抽查的球数很多时,抽到优等品的频率有什么规律?当试验的油菜子粒数很多时,油菜籽的发芽的频率有什么规律?师通过上述三个例子,你有没有发现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的规律?生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有规律,即当试验次数很多时,其发生的频率接近于一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于是,水到渠成,教师归纳出概率的定义,并得出上述三个例子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接着,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概率的定义,并强调关键词“大量重复”……(学生的头脑不是空白的,而是存在着一些粗浅的认识:对随机事件可能性大小的了解(可能性就是概率),这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基础.但这些认识有的是片面的,有的却是错误的通过引导学生亲自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逐步消除错误的认识,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师刚才大家己经知道,频率可以用来刻画概率,但它们又不相同,那么频率与概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生对于多次试验来说,频率是波动的,但频率具有稳定性,即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波动幅度就越来越小.生频率反映的是某一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它反映了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是一个客观常数,它反映了随机事件的属性.生对于多次的试验来说,频率的值是不同的,可以说是随机的;概率是在很多次试验后总结出来的一个近似数,是事物的共性.师太精彩了.(注:教师注重激励学生,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师我们文科班同学学过哲学,你们能不能用哲学的思想对这种现象做出解释?生它们是矛盾的,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或者说频率是现象,概率是本质.还有从辩证法角度分析,频率是表面的、多面的;概率是固有的、本质的.师我们同学的哲学水平很高,讲的很好.师随机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我们以后怎么求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不是我们随便做几个试验,取其频率的值?生不是,可以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用这个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地作为它的概率.(以下是课堂练习及总结,略)2教学反思2.1设计意图说明本节课首先从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现实的若干事例引出问题,接着设计了三次试验,实验1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经历随机现象,同时探究用什么来度量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实验2、3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加深对随机现象的认识,揭示描述概率概念的要素(频率),探究通过频率来定义概率的过程与合理性,从而得出概率的定义.三个试验分层递进,环环相扣,它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确定性,经历对随机事件的研究过程: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在活动中体会概率定义的发生、发展过程,加深对概率概念的认识,总的目的是把对随机现象的认识与对概率的定义的理解贯穿于始终.它符合新课标倡导的:注意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实际性、探究性;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尝试了“有指导再创造”的课堂教学理念.数学来源于实践,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法则的发展过程,从而体现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从事教学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提供一种线索,它的主要功能是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的一个路径.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表面上看,安排了数学试验,使得教学进度放慢了,但从实际效果上看,让学生自己探究而发现的结论,往往比教师灌输的结果,体会更深,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2.2信息技术的应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关键是如何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使用信息技术模拟试验,不能代替学生的亲自试验,不能取消学生的经历过程.由于学生亲自做试验要达到“大量的重复试验”,时间不允许也不可能,因此笔者采用学生亲自试验与计算机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试验次数较少的情况由学生亲自来做,为增加所猜测结论的可信度,而对次数大的试验,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的特点,利用EXCEL软件的作图功能、统计功能,较好地处理了复杂数据,提高了数据整理和显示的效果,巧妙发挥了在处理数据和进行概率模拟实验中的作用,达到理解“大量的重复试验”的目的,从而较好理解了概率的定义.同时在建立、记录和研究信息方面,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参考文献[1]马复.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3加强数学实验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进程福建厦门汀溪中学陈清同数学实验是为了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思维活动.数学实验教学是指恰当运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学活动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活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数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历了从直观想象到发现猜想,然后给出验证及理论证明的数学建构过程,以一种主动参与的学习心态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数学实验教学已成为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教学的有效切入点.1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数学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相比,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思维量大是数学实验的基本特征,根据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形式:1.1操作性数学实验教学操作性数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工具、材料的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的教学活动,这种实验常适用于与几何图形相关的知识、定理、公式的探求或验证.(1)立足课本,让学生在实验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爱因斯坦说“我们对现实的一切认知200.8..:。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在教 学 的 首 位 , 学 生 经 历 真 正 的认 知 过 程 , 使 获得 形 象 而 有 用 的 知 识 , 握 灵 活 而 生 动 的 知 识 结 构 。 代 教 学论 原 则 就 是 通 过 教 与 学双 边 掌 现 活 动 充 分 调 动 全体 学 生 的 认 识 过 程 、 感 过 程 和 意 志过 程 , 情 以促 进 每 个 学 生掌 握 知 识 , 养 和 提 高各 种 数 学 能 力 , 学生 获得 全 面 的 发 展 , 培 使 成 为既 有 丰 富 的 知 识 , 有 高 尚人 格 的 主 体 性 的 一 代 新 人 。 数 学课 上 , 师 依 据 数 学课 程 标 准 的理 念 与 基 本 要 求 , 全 面 驾驭 教 科 书 的 又 在 教 在 知 识 体 系 知 识 结 构和 编 写 意 图 的 基 础 上 , 据 学 生 的具 体 情 况 , 教 学 内容 进 行 再 创造 ; 根 对 学生 们除 了学 习数 学知 识 , 展 智 能 , 带 着 自 发 还 身 的 情 感 , 机 、 要 等 一 并 投 入课 堂 ; 生 们 除 了 与教 师 交往 外 还 与 同伴 之 闯 进 行 相 互 交往 ; 生 们 除 了认 知 . 意 方 面 的 发 展 , 包 动 需 学 学 情 还 含 群 体 合 作 能 力 、 为 习惯 及 交往 意 识 与 能 力 等 多方 面 的 发 展 。 过 小 学 数 学课 堂教 学 的 正 确 评 价 , 以有 效 总 结 教 师 优 秀 的教 学 经 验 , 行 通 可 诊 断教 学的不 足 , 便 更有 效地 改进教 学 。 以 关 键 词 : 学 数 学 教 学 评 价 认 知 过 程 小
中图 分 类号 : 6 . G3 6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教学认识与实践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教学认识与实践

2014-04课改探微《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因此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而这一潜能的开发,要求教师把教学的出发点必须固着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之上。

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给传统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阐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活动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例如,在讲授《实数》中《无理数》一节时,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先给出几个例子。

例如:P,3√,33√等。

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像这样的数就是无理数,这样的教学呆板。

学生听起来也枯燥无味。

因此,在讲这一节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骰子放在讲桌上。

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一起回答:“这是骰子。

”然后我又问:“它是干什么用的?”学生都笑了。

高兴地说:“谁不知道,打麻将用的。

”我没有理会学生的表情,接着问:“除了打麻将,它还有什么用途呢?”这时候,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在思冥苦想,有的在悄悄地议论。

这时,我不失时机的告诉大家,它还能帮助我们学习无理数。

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0,我叫上两个学生,让一个同学在讲台上掷骰子,另一位学生在小数点后面写上骰子掷出的点数,随着骰子一次次的掷,点数一次次的记,黑板上出现了一个不断延伸的小数:0.3154265123…这时我喊停,问学生如果骰子不断地掷下去,那么黑板上能得一个什么数,它有多少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教学认识与实践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因此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而这一潜能的开发,要求教师把教学的出发点必须固着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之上。

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给传统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阐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活动情境,使课堂教学
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例如,在讲授《实数》中《无理数》一节时,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先给出几个例子。

例如:P,■,■等。

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像这样的数就是无理数,这样的教学呆板。

学生听起来也枯燥无味。

因此,在讲这一节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骰子放在讲桌上。

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一起回答:“这是骰子。

”然后我又问:“它是干什么用的?”学生都笑了。

高兴地说:“谁不知道,打麻将用的。

”我没有理会学生的表情,接着问:“除了打麻将,它还有什么用途呢?”这时候,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在思冥苦想,有的在悄悄地议论。

这时,我不失时机的告诉大家,它还能帮助我们学习无理数。

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0,我叫上两个学生,让一个同学在讲台上掷骰子,另一位学生在小数点后面写上骰子掷出的点数,随着骰子一次次的掷,点数一次次的记,黑板上出现了一个不断延伸的小数:
0.3154265123…这时我喊停,问学生如果骰子不断地掷下去,那么黑板上能得一个什么数,它有多少位。

这时学生就总结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我们称它为无理数。

这样学生感到很亲切,也易于接受概念。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我非常重视每节课的导课,争取创设一种全新的、奇妙的感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一节时,我事
先准备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图形,把一个底角用墨汁涂黑了,同学们是否能把这个等腰三角形恢复原样。

这样,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注重实验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利用课堂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让学生动手做
动手做是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等获取感性认识,进而通过加工、整理上升为理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第六章《圆》的第一节《圆的一些概念》时,在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纸板,一条细毛线,两枚图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画圆,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画,面对自己画出的圆,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时,我再趁热打铁,让学生改变两枚图钉的距离,再画出不同的圆,根据自己画出的图,理解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概念,这样对圆的定义理解更深刻。

2.让学生动手画
学习数学,有时候需要数形结合理解知识,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形有利于学生通过图形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一节时,学完了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定义以后,我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三角形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是否会交于一点呢?学生有的回答“会”,有的回答“不会”。

这时,我不失时机让学生自己画一画,话音未落,学生就专心致志地画起来,画完以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形,三条线中线是交于一点的。

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学生从自己画的图形中得到了正确结论,这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让学生动手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阐述了数学的定
义,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运算和证明,所以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动手算是很有必要的,这里的算即指运算和推理,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是中学数学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应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练习而获得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算、推理。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时,在这节之前,已经学完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即x=■(b2-4ac ≥0)这时候,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推导,x1+x2=-■和x1
×x2=-■即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公式,而且学生通过自己推导公式,了解公式形成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牢固的记忆公式。

4.让学生动口说
动口说,就是讲,让学生自己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例如,在概念教学中,由学生自己从概念的形成、发展中归纳出数学概念等,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表述性思维活动,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

例如,在学习《直线》一节时,书上并没有给出直线的定义,而是叙述性地说明了直线的特征:“向两方无限延伸”,学生由于对这个特征可能并不太理解,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把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说出来,例如,有的学生说:“我把黑板的水平框想象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穿过教室的门和窗户,穿过了学校的操场,一直向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延伸。

”还有,同学说我把手上竖直放着的铅笔想象成一条直线,这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穿过了教室的地面和屋顶,一直向地心和天上延伸。

”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举手,而且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很好地描述了直线这一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特征。

再例如,对于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口述解题过程,这样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又有利于教师随时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思路受阻的情况。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并与学生共同分析受阻原因,对解题过程中典型的错误
提供给学生讨论解决。

5.让学生动脑思考
思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发展性思维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是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动脑积极思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提出问题再动脑筋解决问题。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有这样一个习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使体积较大。

”起初,学生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对这道题理解不透,我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张正方形纸,亲手折一折,一边折一边思考:(1)无盖的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样子?(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这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自己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思考。

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最终获得该问题的答案,并对求解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等。

三、设置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而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定理证明题大多以“已知A,求证B”的形式出现,在数学课堂上,应避免这种把简单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通过学生自己探索、
猜想发现结论。

这样有利于学生亲自感受结论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我一改以往教师板书结论学生记住结论的教学模式,而是先引导学生复习正比例函数y=kx 的性质,当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然后给学生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反比例函数的y=■性质是否也取决于k呢,如果取决于k,k是怎样决定它的性质呢?和正比例函数性质一样吗?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对解决问题充满了信心,通过自己画图,动脑思考,互相交流、总结,一致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综上所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经验。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
编辑薛直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