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1.5、定滑轮和动滑轮》word教案(1)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 定滑轮和动滑轮 版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2.通过探究,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知道其各自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组内交流,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初步感受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描述和与人合作等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滑轮的作用
教具准备:铁架台、滑轮、线绳、勾码、测力计、课件、实验报告单;视频:定滑轮;动滑轮;
学具准备:铁架台、滑轮、线绳、勾码、测力计、实验报告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
5.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能省力,不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课后小结:。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5.定滑轮与动滑轮【教材简析】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在本单元的前面几课学习中,孩子们已经认识了杠杆与轮轴两种机械,本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定滑轮与动滑轮两种机械,并将分别通过观察钩码数量和用测力计测量两种方法研究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省力情况,同时,本课也为后续的学习《滑轮组》奠定基础。
本课的教学内容共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旗杆顶部的滑轮(定滑轮)做一个模拟升旗的装置:可以用铁架台做支架,把定滑轮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帜就会随着绳子上升。
这里强调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体验这种向下拉绳子而旗帜能够向上升的现象,初步认识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自主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由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请注意滑轮受到的摩擦力不能太大,否则会产生不同数量的钩码也平衡的现象)。
第二部分:会移动的轮子(动滑轮)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来搬运,这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它和定滑轮有什么不同?这里可以参照研究定滑轮的实验进行,如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这里可用橡筋或测力计),动滑轮下挂重物。
【学情分析】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杠杆与轮轴两种机械的学习过程,对机械的学习方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历,知道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机械是否可以省力,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校里每周都要进行升旗仪式,这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但是由于定滑轮的位置较高,真正看清的孩子不多,实际应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常组合在一起使用,因而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5节的教学内一,从教材体系上看,前面已学过简单机械、杠杆、轮轴等知识,跟前面的杠杆、轮轴相比,本课内容难度小,学生容易认识,为今后学习更为复杂的机械打下基础,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且这一部分内容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学习本节课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定滑轮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太熟悉。
因为它的位置比较高,比较隐蔽,真正见到过的为数不多,动滑轮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也不易看到,所以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
我在课前搜集一些滑轮的图片,学生先观察滑轮图片,对滑轮有个初步的认识。
由于六年级学生思维敏捷,敢于大胆猜想,并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基本的实验结论,所以对于滑轮的作用的学习,采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猜想一实验证明一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来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进一步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了解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四、重点难点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认识滑轮的作用。
五、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科学知识”,所以在课堂上通过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及原理,把学生引向滑轮组的探索中。
《定滑轮和动滑轮》这节课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享受探究的乐趣。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2、师:那么我们自己来组装一个动滑轮,小组活动。
3、师:那么动滑轮有些什么特点呢?研究动滑轮时,各组学生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并动手操作。
4、学生动手操作
(1)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展示升旗资料,启发学生对猜想在旗杆的顶上有什么样的装置,从而引出了滑轮的问题,出示滑轮。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结构。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
(二)以实验展开,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定滑轮的研究】
4.定滑轮是个()。
5.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来帮助搬运。
二、选择题
1.像旗杆顶部的简单机械是()
A.轮轴
B.定滑轮
C.动滑轮
D.杠杆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定滑轮不省力和不省距离
B.可以靠定滑轮来提升重物
C.测力计能够测量滑轮的省力情况
D.升旗时使用的是定滑轮
3.下列应用了动滑轮的是()
B、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的时候,挂有物体的那部分绳子会向上移动。
C、说明利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3、师提问:
(1)定滑轮还有什么作用呢?
(2)我们发现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定滑轮是不是也有省力的作用呢?
4、学生继续动手实验,填表。
5、师总结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不费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研究】
(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定滑轮和动滑轮的资料,以达到开阔眼界,感受神奇的目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滑轮的实质,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以及了解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科学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滑轮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用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滑轮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学会使用滑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讨论等方法,探究滑轮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认识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轮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
2.难点:滑轮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直观地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滑轮小故事引起学生对滑轮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滑轮?它们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滑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类型的滑轮,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滑轮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初步了解滑轮的分类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滑轮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滑轮的工作原理。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滑轮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因素对工作效果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滑轮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1.5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章第五节。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力的概念、重力的概念以及摩擦力的概念。
本节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滑轮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力的概念和重力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滑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能用语言和图示描述滑轮的工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滑轮的工作原理,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工作原理。
2.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滑轮的工作过程。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究滑轮的应用和优缺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视频、实验器材(滑轮组、绳子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滑轮组、绳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滑轮实例(如吊车、升国旗等),引导学生关注滑轮,并提问:“你们知道滑轮是如何工作的吗?”让学生思考滑轮的工作原理。
2.呈现(10分钟)呈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图片,并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它们的工作原理。
同时,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科学(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模型或实物。
2. 绳子、重物等实验材料。
3. 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滑轮知识,如简易滑轮的特点和应用。
2. 提问:你们听说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二、探究定滑轮(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定滑轮的定义和特点,如固定位置、改变力的方向等。
2.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定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如力的大小、移动的距离等。
4. 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定滑轮的工作原理。
三、探究动滑轮(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如可以移动位置、改变力的方向等。
2.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如力的大小、移动的距离等。
4. 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四、总结和复习(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区别。
2. 提问: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3. 让学生举例说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应用,如升旗、吊车等。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滑轮装置,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小短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区别,掌握了它们的工作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能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够分析数据,探讨滑轮的工作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滑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了解滑轮组的使用,能有效改变力的方向,并且在使用时能省力。
教材通过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深入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的知识,对杠杆、轮轴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滑轮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和特点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理解和掌握滑轮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能正确使用滑轮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2.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定滑轮、动滑轮、绳子、钩码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滑轮小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滑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滑轮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让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滑轮的外观。
然后通过PPT讲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让学生对滑轮有更深入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有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滑轮的工作过程,体会滑轮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实验心得,分享自己对滑轮的认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1.5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五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践操作的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简单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滑轮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滑轮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能够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滑轮的工作原理,培养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2.难点:滑轮工作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滑轮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滑轮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滑轮的基本知识。
3.实验演示:进行滑轮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滑轮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滑轮工作原理。
4.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进行滑轮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滑轮的运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5.知识讲解:讲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滑轮的运作机制。
6.课堂讨论:学生进行讨论,分享滑轮实验的感悟,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7.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运用滑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滑轮的定义、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等方面,通过板书使学生对滑轮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六年级科学(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难点: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模型。
2. 绳子。
3. 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使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引发学生对滑轮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3. 讲解: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5. 总结: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7. 拓展: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知识。
9.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滑轮的工作原理。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对滑轮的认识。
2. 展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其结构和特点。
3. 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4.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滑轮的工作过程。
5.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观察结果。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2.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2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新的简单机械在平时的生活中真正能见到过的并不多。
在实际的应用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也常常是组合在一起,与吊钩、塔吊等一起组合使用,因此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所以需要老师在课前收集拍摄一些学生熟悉的滑轮图片和视频。
因此本课的教学从模拟的升旗仪式开始引出滑轮,让学生通过对滑轮的观察认识滑轮的结构特点,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猜测、自己设计实验和亲身探究验证,从而获得对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难点:通过自行设计实验、亲自探究验证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认识滑轮1.出示自制旗杆,模拟升旗仪式。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举行一个升起仪式。
(2)生:敬礼!升国旗唱国歌。
【一位学生上台主持】【一位学生上台唱国歌】【全班学生敬礼,老师缓缓升旗】(3)生:升旗仪式到此结束,礼毕。
2.教师提问,引出滑轮。
(1)提问:国旗是怎么升到旗杆顶端的? 预设:拉绳子的一端。
(2)追问:光靠绳子可以吗? 预设:还有滑轮。
3.出示滑轮,引出课题。
(1)师:今天我们又将了解一种新的简单机械——滑轮。
请你仔细观察,它有哪些特点?【出示滑轮】【各小组从抽屉中拿出滑轮进行观察】4.反馈交流,认识滑轮特点。
(1)师:这个滑轮有哪些特点? 预设:有个轮子。
【教师板书】(2)追问:这个轮子会转动吗? 预设:会。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科版
用什么装置升国旗?
预设:滑轮
设计意图
由生活中 熟悉的现象引 发学生思考,激 发探究兴趣
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
2.学生认真观看同学演示
预设:力的方向的特点
向相反
3.学生回答问题 2.组织学生演示,引导学生思考同
预设:可以省力、不可以省力、 学升旗时向哪个方向用力,说明
较
己动手实验,验
程
案。
5.学生动手实验,完成实验记 证假设,培养学
5.出示材料,结合材料进一步明确
录单
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出示视频,
引导学生认识挂了钩码后平衡了 记录数据。 6.总结定滑轮的作用:定滑轮不能 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问题 猜测
实验 记录
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可以省力吗?
左边钩码 右边钩码 个数/个 个数/个
验方案。 4. 小组实验,完成记录单。
让学生自己设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
计实验方案,操
案。
问题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可以省力吗? 作探究,培养合
猜测
4.出示材料,结合材料进一步明确
直 接 提 升 重 用 动 滑 轮 提 作我们探的究、分析总
物用的力/N 升 重 物 用 的 结发的现 素养。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播放视频, 实验
机械的作用。本课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旗杆顶部的滑轮,第二部分是会移动的滑轮。在课堂上
学生将经历猜测——制定方案——实验——验证的过程,认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原理,
也将学生引向滑轮组的探索中。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本单元前面几节课已经认识了杠杆,轮轴两种简单机械,虽然生活中有很多定滑
轮和动滑轮,但是学生不留心观察也难以发现,所以学生对这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本课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word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word教案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本课是传统的机械单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跟前面的杠杆、轮轴相比,难度要小,这种机械没有变形,形式单一,学生容易认识。
2.定滑轮关于学生来说,不是太熟悉,因为它的位置比较高,比较隐藏,真正见到过的为数不多,动滑轮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也不易看到,因此学生对这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
因此老师在课前要注意搜集一些滑轮的照片,最好是在学生周围熟悉的,但不太注意的滑轮图片,使学生感受到它与我们生活的接近。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点,不能随着重物移动;动滑轮不固定,随重物移动。
两种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两种滑轮在省力和用力方面的不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进展探究简章机械的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对动滑轮是否省力的研究。
教学预备每组学生预备:一个铁架台(上面固定好一根横杆)、蜡线、滑轮一个、钩码一盒、五牛测力计一个。
教师预备大一些的演示用的滑轮及学生用的备用品若干。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升国旗的时候人站在地上就能够把国旗升到专门高的旗杆顶上,你明白在旗杆的顶上有什么样的装置吗?教师出示滑轮。
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结构:别处有个边框,框内有个能够转动的轮子,轮子的边缘有一条凹槽,绳子在抽搐的时候不容易从凹槽里滑出。
(演示一下)在认识滑轮的过程中,不要提到轴(事实上里面是有的,但它的作用确实是支点),有轮有轴就有可能让学生把滑轮跟轮轴联系起来了。
二、研究定滑轮1.认识定滑轮让一名学生上来模拟一下升旗,学生观看升旗时滑轮和绳子的运动。
像旗杆顶上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如此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这钟名称直截了当告诉就能够了,没有必要让学生来起名、猜。
2.研究定滑轮的作用老师为每一小组预备了滑轮、线、钩码、测力计等材料,我们现在能够也来研究升旗,在研究升旗的过程中,能够用上我为你们提供的材料,看看我们会发觉什么?简单复习一下测力计的使用注意点。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4)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区别和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三、学习重难点:用探究式学习法来认识滑轮的特点,并进一步熟悉用观察和对比的方法来研究问题。
四、学习过程:(一)、复习提问:1.上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轮轴的秘密,谁说一下什么是轮轴?2.谁说一下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二)、进行新课1.图片引入:(出示课本12页图一)在周一升旗时升旗手向下用力拉绳子,旗子却往上升,这是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
(出示定滑轮定义)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教师画出定滑轮草图)2.我们向下拉绳子,旗子却往上升,说明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那么,定滑轮是否也像轮轴那样能省力呢?我们打开实验盒,组装一个定滑轮装置。
(老师指导,学生自己组装)3.出示要求,揭秘定滑轮。
(1)在绳子两端分别挂上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即让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看装置的平衡情况。
(2)在绳子两端挂上不同的钩码数看装置的平衡情况。
(3)得出结论: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
4.认识动滑轮、(1)过渡:较之定滑轮,动滑轮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作用呢?(2)出示课本13页塔吊吊钩的图片。
教师相机画出动滑轮的草图,引出动滑轮概念: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3)绳子随重物一起上升、下降,说明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那么动滑轮省力吗?实验组装动滑轮,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一只、两只50克钩码的重量分别是0.5N和1N,记下数据;再通过动滑轮,测出通过动滑轮的两组钩码的重量,记下测力计的度数。
(4)对比试验数据发现,定滑轮大概能省一半的力。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明白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明白动滑轮不固定,能够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进展探究简单机械的爱好。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预备】滑轮及支架、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前面我们认识了两种简单机械:杠杆和轮轴。
今天我们再认识一种简单机械---滑轮。
二、认识滑轮1.让学生认真观看滑轮,它有什么特点?2.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滑轮。
三、探究滑轮用力的方向1.探究一:采纳绳和一个滑轮将钩码模拟的重物提升到高处,你有什么方法?(钩码模拟重物)2.学生操作3.小组展现4.比较两个不同的装置,得出定滑轮和动滑轮同学们观看一下,这两个装置有什么不同?(拉力的方向不同;装置不同,一个滑轮不动,一个滑轮随着物体上下移动)。
5.老师介绍定滑轮和动滑轮及用力方向我们将那个只能转动不能随着物体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把那个能够随着物体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老师一边演示一边介绍。
)这两个装置一个是向上拉物体的,一个向下拉物体的。
大伙儿想一想,假如我们不借助滑轮的话,要把物体提上来,我们力的方向是向哪里的?(向上)谁让力的方向向下了,是哪一个滑轮?(定滑轮)原本我们提升物体是向上的,使用了定滑轮,使我们力的方向向哪里?(下)改变了力的方向。
我们来看一下动滑轮和定滑轮怎么说有哪些区别。
四、探究滑轮的省力情形刚才我们探究了力的方向,那么力的大小如何样呢?你们用这两种装置提升重物,拉力的大小,感受有什么不同?拉的时候,谁比较轻松。
1.设计实验:如何明白那种滑轮省力谁能给咱们讲一下,怎么说如何样做,便能比较出到底是定滑轮用力小依旧动滑轮用力小。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1.5、定滑轮和动滑轮》word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
2、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
是()否()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可附图)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1)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动滑轮是否省力,动手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
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器材准备】滑轮一个,铁架台、线、一盒钩码、弹簧测力计、实验记录单。
(每组一份)【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每周一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那么,你想过没有,旗杆上的什么装置能够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旗杆顶端?师:没错,国旗能够上升到旗杆顶端,关键在于旗杆顶部的滑轮。
二、新知讲授1、模拟升国旗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自模拟一下升国旗的过程?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用来模拟旗杆的铁架台,滑轮、以及用来代替国旗的钩码,还有绳子。
请每位同学都做一次升旗手,在模拟升旗的过程中观察、讨论:(1)国旗向哪个方向运动?用力的方向呢?(2)你觉得这种滑轮有怎样的作用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从钩码盒中拿出一个钩码,开始你的组装。
学生实验、汇报2、探究定滑轮的作用(2)题预设答案:预设猜想1:省力师:和什么情况比要省力?(和不用滑轮比省力)也就是和直接提升重物相比要省力。
师:那么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旗杆顶部的滑轮是否省力呢?我们提升1个钩码,另一端用钩码代替手上的拉力,挂上一个试试看。
现在我们发现滑轮是否平衡?谁来分析一下用这种滑轮是否能够省力?板书:不省力过渡语:既然它不能省力,为什么我们还要借助它来升国旗?师:如果直接提升国旗,向哪个方向用力?通过这种滑轮,我们可以向下拉绳也能提升国旗。
用力所以,这种滑轮使什么发生了改变?——我们手上用力的方向。
板书:能改变用力的方向预设猜想2:能改变用力的方向教师追问,学生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
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
是()否()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可附图)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
2、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பைடு நூலகம்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