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一些大学网站英文版例析(1)

合集下载

“翻译目的”理论视角下字幕翻译失误解析

“翻译目的”理论视角下字幕翻译失误解析

“翻译目的”理论视角下字幕翻译失误解析本文基于诺德提出的“翻译目的”理论,分析并解释电影《马达加斯加3》字幕翻译中出现的失误。

总结了该片字幕翻译失误的两个主要原因:把具有显型翻译性质的字幕做隐型翻译处理;译者一味满足翻译发起人的目的而忽视了对原作者的忠诚。

此外,本文认为字幕翻译需要根据电影的五个特点,充分考虑画面、声音等信道因素,避免把字幕翻译当作文本翻译来处理。

标签:目的忠诚字幕翻译一、引言字幕分为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两种。

语内字幕指字幕和电影的语言相同,一般是为本国听力有障碍或外语语言学习者使用的(Gottlieb,1997:311)。

语际字幕是“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将源语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即通常所说的字幕翻译”(李运兴,2001)。

字幕翻译具有以下5个特点:书面性、增添性、同时性、瞬时性、多符号性(Gottlieb,1997:311)。

这些特点使得字幕翻译有别于纯文本翻译。

例如,字幕翻译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字幕每一次所呈现的字数不能太多。

而语际字幕的同时性及多符号性也决定了字幕译文需要考虑画面所呈现的图像、声音、动作等“非文字”因素。

因此,字幕翻译又称为“缩减式翻译”(de Linde,1995)或“受制约的翻译”。

(Diaz Cintas,1999)二、理论依据本文以诺德的“翻译目的”理论为分析框架。

该理论有两个核心元素:目的、忠诚。

“翻译成功与否,关键看受众的反应是否与翻译预期的效果相一致”(Hatim,2001)。

例如,如果译文的预期效果需要译者逐字翻译,那么译者就需要根据该目的采取逐字翻译的策略。

因此,在翻译项目实施前,翻译活动的委托人(initiator)须确定译文的交际目的(Nord,1997:20),而该目的则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告知译者(Nord,1997:60)。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诺德认为译者没有制定译文目的的自由,译文目的是由委托人所确定。

(张美芳,2005:88)此外,诺德在“目的”的基础上提出“忠诚”(loyalty)的重要性。

目的论视角下高校英文网页翻译问题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高校英文网页翻译问题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高校英文网页翻译问题研究摘要:高校英文网页中的学校简介功能是向国外国内浏览者宣传和介绍本校。

本文从目的论翻译视角出发,以部分广西地方本科院校的英文网页中的学校简介为例,对翻译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学校简介;存在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56-02一、引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国家重点战略经济区,各地方本科院校科利用这一机遇,根据各自办学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本校英文网页介绍宣传自己,对对外学术交流和开展国际合作办学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英文网页中的学校简介大都是逐字翻译而来,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译文的交际功能和受众需求。

英文网页翻译与其他类型的翻译不同,这类外宣资料翻译更侧重于从译文读者角度出发。

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分析翻译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功能目的论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的主要流派之一,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莱斯、弗米尔和诺德。

功能目的论遵循三大翻译法则,即“连贯性法则”、“忠实法则”和“目的法则”。

“连贯法则”要求译文与译文读者的交际情景一致。

“忠实法则”要求原文和译文语言和文化上忠实原文。

而“目的法则”是目的论的核心原则,vermeer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出于某一目的而制作的,并服务于该目的。

(vermeer,1989a:20,cit.nord,1997)。

而决定翻译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译文读者的需求,根据译文读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对译文的期待等因素来决定译文交际目的。

诺德提出,“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nord,2001:18)。

三、英文网页中学校简介翻译问题按功能目的论为指导来看广西地方性本科院校英文网页中的学校简介,文化性翻译失误,语言性翻译失误和信息滞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性翻译失误“目的论的一个重要法则是‘连贯法则’,即目标文本应该与受众情景相一致,而一致意味着成为受众交际情景的一部分”(nord,2001:32)。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高校网页中英文对照研究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高校网页中英文对照研究

【 关键词】翻译 目的论;功 能性翻译 ;学校简介 ;翻译失误
随 着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网 络 化 信 息 化 的 2 .“ 功 能 目的论 ”要 求 译 文应 符 合 译 发 展 , 中 国各 大 高 校 的 网 页 己 日渐 成 为 展 入 语 的 习 惯 示 学 校 形 象 ,提 供 各 种 网 上 服务 的重 要 平 按 照 “目的 论 ” 的 观 点 , 原 文 只 是 台 。 绝 大 多数 高校 的网 页 都 有 中英 文 两 种 译 文 的 一 个 信 息 来 源 , “ 译 者 不 可 能 像原 版 本 , 中 国 高 校 的 英 文 网 页 在 开 展 国 际 学 文作 者 那 样 提 供 同样 数 量 或 同样 性 质 的信 术 交 流 与合 作 、对 外 合 作 办 学和 开 展 留学 息 ” ( N o r d ,l 9 9 7 ) 。 对 外 英 译 要 以 目的 语 生 教 育 等 方 面 起 到 日益 重 要 的 作 用 , 所 为 归宿 ,使 其 受 者 在摄 取 信 息的 过 程 中不 以 ,中 国 高 校 的英 文 网 页 制 作质 量 如 何 , 遇 到 障碍 。按 照 英 国 当代 翻 译 理 论 家 纽 马 对 中国 高 等 教 育推 进 国际 化 发展 战略 来 说 克 ( N e w ma r k ) 和 德 国翻 译 理 论家 诺 伊 贝特 至 关重 要 。 ( N e u b e r t ) 的观 点,外 宣翻译 主要 以或完全 然而参考 国外大学 的平行 英文文 本 ,可 以 目的语为 重点 ,即译文 要在表 达方 式 。格 以发 现两 者存在 较大 差异 , 目前 很多大 学 网 式措辞等方 面符 合该文体在 译入语 的习惯 析 : 这 段 译 文 罗 列 了 许 多 中 国历 史 上 的 页翻 译并 没有达 到预 期的 交际效 果 ,甚 至有 的 高校 网页翻 译 出现 了锴译 和漏 译的现 象 , 著名 人物 ,在中文 的学校 简介 中毫无 疑 问可 这 些错误 容 易引起 歧义 ,不利于 我 国高校 的 以起 到提升 学校形 象 的作用 。然而 ,除 了深 宣 传 工 作 。 本 文 以翻 译 目 的 论 为 指 导 , 分 析 知 中 国 文 化 和 历 史 的 外 国 人 士 外 , 一 般 外 国 了高校网页 中的一些具体事例 。 人对这 些人物 不甚 了解 ;所 以,在英 文 网页 “ 翻 译 目的 论” 简介 中 罗 列 这 些 人 名 就 起 不 到 升 值 甚 至 是 等 值 的 上世 纪7 0年 代 ,德 国翻 译 研 究 领 域 交际作 用 ,只会 占用宝 贵的文 本空 间,损 害 出现 了功 能 性 翻 译 ( f u n C t i 0 n a1 i s n i ), 译 文 的信 息 功 能 。 另 外 , “ h a d a g l o r i o u s e vol u ti o na ry t ra di ti o n” 和 “e ng ag ed 由莱 斯 、 曼 特 瑞 、诺 德 等 ,汉 斯 . 维 米 尔 r ( H a n s V e r m e e r ) 等 功 能 学 派 学 者 , 创 立 了 i n 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 a c t i v i t i e s ” 。 同 时 把 功 能派 的奠基 理论一 一翻译 目的论 ( S k o p o s 光 荣 的 革 命 传 统 译 出 来 就 没 有 顾 及 到 译 入 语 t h e o r y ) 。 目的论 来 自希 腊语 S K O P O S ,意为 的 习惯 和译 文的 忠实 了。大 学是一 个学术 活 动 场 所 , 它 不 是 一 个 搞 革 命 的 战 场 这 里 可 目的 ,该理论 的核 心原 则是 “目的准 则 ”: “ 任 何翻 译 行 为 都 是 由翻 译 的 目 的决 定 的 , 以意 译 为 “ 孕育革 命 的思想和精 英 ”f o s t e r 即 “目 的 决 定 手 段 ” ( T h e e n d j u s t i f i e s s o c i al a nd r e v ol u ti o n a ry i de a s. t h e m e a n s ) 。V e r m e e r 这样 解释 目的准则 : 3 . “功 能 目 的 论 ” 要 求 译 文 应 符 合 原 每 个文 本均为 既 定 目的而产 生,亦应 为此 目 文预 期 效果 的 的 服 务 , 由 此 , 目 的 准 则 是 指 :译 、 释 、 译 文 的预 期 读 者 ,译 文 的受 众 ( 即 关 读 、 写 皆 遵 循 某 种 方 式 , 此 方 式 可 让 文 本 或 注 我 国 大 学 网 站 的 读 者 ) 一 般 为 想 到 我 国 译 本 在 其 使 用 环 境 下 运 作 ,面 向想 要 使 用 文 留 学 进 修 的外 国学 生 或 者 是希 望 了解 中国 本 或 译 本 的 人 , 并 且 完 全 按 照 他 们 所 向往 的 高 等 教 育 现状 ,有 意 和 中 国 高校 开 展 学 术 方 式运 作 。 ( H a n s V e r m e e r ,1 9 8 9 : 2 0,见 交 流 合 作 的外 国学 者 , 或是 有 意 和 中 国高 No r d 1 9 97: 29) 校 合 作 的 国外 企 业 界 人 士等 。 “ 他 们 大 多 二、 “ 翻 译 功 能 目 的 论 ” 指 导 下 的 网 数 缺 乏 有 关 中 国 语 言 、 文 化 和 社 会 等 方 面 页翻 译策 略 的 背 景 知 识 ,这 就 要 求 译 者对 译 文 进 行 适 1 .“ 功 能 目 的 论 的 ” 要 求 以 受 众 为 出 当 的 调 整 , 如 补 充 相 关 背 景 知 识 、 适 当 做 些解 释性 翻译 等 。 ” 发 点 以受众为 出发 点是最 宏观层 次的翻 译 , 析 : 上 例 中 “教 育 部 直 属 院 校 ” 对 于 它 实 际 上 涵 盖 了译 文 中所 有 的翻 译 , 因为 它 们 国内 的受 众和 国外受 众重要 性恐 怕是不 等值 都直接或 间接地影 响了译文 的预定功能 , “ 功 的。对 “ P r o j e c t 2 1 l ”没有 任何 注释 ,译 能 性 失 误 ”主 要 是 因 为 译 者在 翻 译 过 程 中忽 略 文 读者对 这一 概念 的含义 和重要 性就 无从 了 了 疑 问的 功 能 或 译 文 的 受众 。按 照 “目的论 ” 解 ,从而 没有 达到预 期效 果 ,因此有 必要对 的 观 点 , 译 者应 该 根据 译 文预 期 的 目 的和 功 能 “ P r o j e c t 2 1 1 ”进 行 解 释 性 的 翻 译 。 来 选 择 合 适 的 翻译 策略 和方 法 。 4 .“功 能 目的论 ”要 求 译 文 应符 合 目 析 : 国际通行 的公制 单位是 “ h e c t o r ” 的语 文化 习惯 或 “ s q u a r e m e t e r ” ,亩是 中 国 的测 量单 V e r m e e r 将文 化定 义 为 : “ 某 一社 会 的 位 ,译者 不顾译 语 国家的 实际情 况 ,将 中 国 个 体成 员为 了与其他 所有 成员相 同或 相异所 N o r d , 的 亩直 接 呈献 给 外 国读 者 ,会 使 外 国读 者 必 须 熟 知 的 一 整 套 规 范 和 惯 例 ” ( 摸 不 着 头脑 ,还 要 想 办 法 进 行转 换 ,妨 碍 2 0 0 1 : 3 3 )目的论 所说 的 “ 文化 性翻译 ”指 译 了译文 的 正 常功 能 ,译 者 缺 乏信 息转 换 意 文 中与译语 文化规 范和惯 例相冲 突之 处 ,应 当采 取归化 和异化 的方 式使 之符合 目标语 的 识 能力 。

例析目的论关照下的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例析目的论关照下的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例析目的论关照下的文化负载词的英译1 目的论功能翻译论可以追溯到圣经翻译实践中,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德国。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翻译理论中居最重要的地位。

Skopos在希腊语中是“目的”的意思,弗米尔(Vermeer)将Skopos这一概念应用到翻译领域,提出目的论, 使翻译研究摆脱了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他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的行为,主张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过程。

根据目的论,翻译须遵循“目的法则”,即翻译目的决定译文;“语内连贯”,即译文内部要保持连贯,注重译文的可理解性;和“语际连贯”,即译文不违背原文。

在目的论框架下,翻译的评判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的的充分性。

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译者应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受众的情况对原文信息进行选择性翻译。

2 林语堂与《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的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文学地位。

它是一部很独特的古典文学作品,不是小说而胜似小说,虽然没有虚构的人物、场景,但是内容就像小说情节般连贯起伏,颇能引人入胜。

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表述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婚姻爱情生活、家庭变故、闲情逸趣、山水游记等,行文真纯率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

俞平伯先生曾将《浮生六记》比作“一块纯美的水晶”,并赞它“幽芳凄艳,读之心酸”。

林语堂先生对《浮生六记》的评价尤其高,对书中的“陈芸”这一个女子,他简直赞美到无以复加,认为“陈芸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因为确有其人)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并非故甚其词。

”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凭其独特的双语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毕生创作了大量的写作和翻译作品,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林语堂先生素好《浮生六记》,将它译成英文,意在赞颂沈复及陈芸这一对人间佳侣的凄美动人的爱情,向世人展示一对中国夫妇恬淡可爱的生活。

《浮生六记》是林先生最见功底的译作,前后易稿不下十余次,在英国的杂志发表后颇受欢迎。

目的论观照下的英汉翻译不可译研究

目的论观照下的英汉翻译不可译研究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 年第 11 期
No
11,
2019
(总 第206期)
JOURNAL OF MUDANJ
IANGCOLLEGE OFEDUCATION
Se
r
i
a
l No
206

目的论观照下的英汉翻译不可译研究
翻译也一定是 有 目 的 的. 目 的 论 最 为 关 注 的 就 是
在给定的翻译情景中选择特定的目的.正因如此,
有时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有时
境中运行,而且 按 照 目 的 语 使 用 者 的 需 求 运 行 [5].
简而言之,翻译注重的是译文的目的而不是以往语
研究英汉翻译中在 语 言 和 文 化 两 个 层 面 出 现 的 不
地会出现一些 沟 壑. 英 汉 两 种 语 言 分 属 不 同 的 语
翻译不仅仅只 是 一 个 语 言 过 程. 目 的 论 将 翻 译 范
言体系,二者不仅在语音、书写、句法结构等方面有
式从语言为导向转 变 为 功 能 和 社 会 文 化 导 向 的 框
着很大的差异,而且操两种语言的说话者在文化背
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也不尽相同,这直接导致的结
一直是翻译研究中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其涉及
米尔提出在翻译中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目的
果就是在两种语言 的 转 换 过 程 中 很 有 可 能 出 现 无
到翻译原则、方法 等 诸 多 问 题,许 多 学 者 对 这 一 领
域都有很大的研究兴趣
.
[
1][
2][
3][
4]
汉斯弗 米 尔 (HansJ.Ve
或多或少有着自 己 独 有 的 语 言 架 构,再 加 上 地 理、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高校英文网页翻译-文档资料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高校英文网页翻译-文档资料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高校英文网页翻译翻译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而翻译的目的和策略则是人们自古至今所争论的话题。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活动。

①著名的翻译学家奈达说过“译者所针对的读者几乎从来就是决定翻译程序和翻译中使用语言层次的主要因素”②,因此高校网页的翻译要考虑的其所要面对的对象和影响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本文将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结合我国几所高校的网页英文翻译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目的论概述一)目的论的核心理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创始人弗米尔( Hans J.Vermeer )于 20世界70 年代提出“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他把翻译行为分为三类:( 1)翻译过程中的基本目的;(2)目标语环境中译者的基本目的;( 3)以及使用特定翻译策略或翻译程序的目的。

③根据目的论,无论何种翻译,其最高准则都是“目的准则”,一种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

弗米尔这样解释目的准则: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看作一种行为,每个文本由既定的目的产生,又必须为此目的服务”。

就翻译这一特殊的行为而言,在整体行为的“目的”层面下,翻译的策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其中有原作者的写作目的, 译者的译 图,文本类型,语言功能,文化外部因素等等。

从翻译的过程来因素以合力方式作用于译者, 而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最终决定翻译 策略的选择,从而最终影响翻译效果。

(二)目的论对应用翻译文本的指导应用翻译体裁大多注重信息的传递的效果和读者的反映, 文 本的“信息”和“呼唤”功能突出,实用性强、规范性强。

从文 本特征来看,信息性、诱导性和匿名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从审美价值来看,应用翻译讲究“客观真实”而不是“艺术创造”,注重表达“言之有物”而不是“华而不实”,行为用字提 倡“准确地道”和 “通俗流程”。

从翻译策略来看,应用翻译大多数文本的策略导向基本译“归化”为主流, 以目标语读者为 中心。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高校网页中英文对照研究——以湖北地方高校的外宣网页翻译为例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高校网页中英文对照研究——以湖北地方高校的外宣网页翻译为例

例一 : 中国地质 大学 ( 汉 ) 拥有 地质学 和地 质资 武 是
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 以地球科学为主要
[ 作者简介] 赖小春, 地质大学外国 中国 语学院讲师。研 究方向: 跨文化交际、 翻译理论与实践; 刘煜, 武汉工程大学讲师。
研 究方 向: 经贸英语 、 翻译 理论 与实践。
人名就起不到升值甚至是等值的交际作用, 只会是占用宝 贵的文本空 间, 损害译 文 的信息功 能。另外 。 hda “ a
sr n o e t e e g n g oo y,r ¥  ̄ t g c mp t i d e i e lg o i v eo s n io me t ,e vr n n , a d g o o ia n i e rn e h oo y c mb e e 8 in @ n e l gc l e g n e i g tc n lg o i s t ce c n h
二、 翻译功能 目的论指导 下的 网页翻译策略
现象, 这些错误容易引起歧义, 不利于我国高校的宣传工 作 。本文 以翻译 目的论为指导 , 了高校网页 中的一些 分析
具体事例 。 “ 翻译 目的论” 介 简 上世纪 7 0年代 , 德国翻译 研究 领域 出现 了功能 性翻

1“ . 功能 目的论 ” 要求 以受众为 出发点 。 以受众为出发点 是最宏 观层次的翻译 , 它实际上涵盖 了译 文中的所有 翻译 , 因为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了译 文的预定功能 , 功 能性失 误” “ 主要 是因 为译者 在翻译 过
际化合作办学和开展 留学生 教育等 方面起 到 日益重要 的 作用 , 以 , 所 中国高校 的英文 网页制作质量如何 , 中国 对 高等教育推进 国际化发展 战略来说 至关重要 。 然而参考 国外 大学 的平行 英文文 本 , 以发 现 两者 可 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很 多 大学 网页翻译并 没有 达到 预期 的交际效果 , 至有 的高校网页翻译 出现 了 甚 错译 和漏译 的

从目的论视角探析国内高校网页英译中的“文化性翻译失误”

从目的论视角探析国内高校网页英译中的“文化性翻译失误”

从目的论视角探析国内高校网页英译中的“文化性翻译失误”作者:尹倩雯来源:《大观》2017年第05期摘要:随着我国高校与国外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大多数高校都建立起自己的英文网站来快速全面地发布校方信息,进一步宣传自身。

纵观我国各大高校的英文网页(主要是“学校概况”栏目),各种“翻译失误”层出不穷。

本文将从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出发,着重对我国著名高校英译网页中出现的文化性翻译失误举例梳理,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改进意见,以引起高校对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视,从而提高英文网页翻译的质量。

关键词:目的论;高校英文网页;文化性翻译失误一、目的论翻译目的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德国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教授汉斯·弗米尔创始,弗米尔将翻译的重点从原文聚焦到译文,认为翻译行为并不是追求译文和原文在形式、内容、思想上的完全对等,而是努力实现翻译行为的目的。

而翻译行为目的的确定又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译文受众。

纵观我国各大高校的英文网页,其受众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或精通英语的外籍人士,他们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因此网页翻译的目的是让外国人士熟悉了解学校各方面的信息,吸引优秀的访问学者,留学生以及有意向合作的国外企业人士,并在此过程中宣传自身,扩大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二、高校网页英译中的“文化性翻译失误”分析根据目的论的观点,翻译失误即“如果翻译的目的是实现某种服务于译文预期读者的功能,那么任何妨碍实现该翻译目的的(译文词句)就是一种翻译失误。

”(Nord:2001:47)笔者将在本文中重点探析网页英译中存在的文化性失误。

(一)文化专有项过多且缺乏注释根据诺德的理解,所谓“文化专有项”即“在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时,只在其中一种文化中以某种形式或功能存在的现象。

”在笔者探析的国内高校网页英译中,文化专有项表现为中国特有的荣誉称号,头衔和奖项等。

例1.Chair or Lecture Professors of “Cheung Kong Scholars Program" (50), Scholars in the “New Century Outstanding Talents Supporting Project”(74),and National distinguished Teachers (7),“Talents Cultivation Program”(9).(南京大学英文网页)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长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培养计划”这些称号是一所高校名声地位,科研实力,卓越成就的象征。

翻译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_以地方政府网站英文网页为例_张德福

翻译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_以地方政府网站英文网页为例_张德福

第18卷第5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Vo l.18,No.5Oct.,20122012年10月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最有影响的功能主义翻译学派,与以研究文学文本为主要对象的翻译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theory)不同,翻译目的论以翻译目的为研究旨归,侧重以非文学如广告、旅游、宣传等文本为研究对象,适用于地方政府网站英文网页的翻译实践。

本文以2010年9月6日的江苏省常州市政府英文网页(ChangzhouOverview)和新北区政府英文网页(History)的翻译失误为基础,参照有关汉语网页的内容(囿于篇幅,仅必要时在“分析”部分出现),结合翻译目的论的三大法则,尝试从英文规范、措辞表达、语法结构、基本常识等方面提出修改建议并加以分类说明,以期引起相关人士的足够重视。

一、翻译目的论及其特点翻译目的论是当今世界颇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之一,该理论代表人物主要包括赖斯(K.Reiss)、弗米尔(H.Vermeer)、曼塔利(J.H.Manttari)和诺德(C.Nord)等。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发端于赖斯的文本类型和翻译批评模式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专著《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TranslationCriticism:ThePotentialsandLimitations,1971/2000)中。

赖斯的理论还强调翻译批评的局限性及其影响因素,但仍然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关注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1]。

之后,赖斯的学生弗米尔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行为理论(actiontheory)为基础,认为翻译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行为,提出了翻译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ie)。

曼塔利发展了翻译目的论的思想,利用信息传递(messagetransmitter)表示各种跨文化转换,深入研究影响翻译过程的文本内外因素,而诺德注重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并提出兼顾功能和忠诚的翻译理论思想。

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_城市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译例析

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_城市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译例析

●英语学习●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熊俊(—),女,湖北麻城人,孝感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学、教学法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城市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译例析熊 俊孝感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孝感摘 要: 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视角。

本文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依据,从翻译的目的性出发,并参考译语文化中的平行文本,举例分析了我国城市公共场所标识用语英译中存在的语言性、功能性翻译失误现象,并指出产生这些失误的根源在于译者缺乏翻译的目的意识。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翻译要求;翻译策略;翻译失误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由德国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弗米尔()和雷斯创立于世纪年代。

当时正是等效论及语言学派盛行的时期。

目的论大胆地摆脱等效论的束缚,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进行考察,为世界翻译理论界包括中国译学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翻译目的论将“行为理论”()引入翻译理论中,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

中国各城市公共场所街头路牌、商店招牌等标识用语的英语译文随处可见,尤其是大城市的主要公共场所配上英语译文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

虽然这些标识用语英译的产生过程各不相同,但标识用语的特殊性决定其主导功能是施为功能。

无论何种标识语,都应该简洁明快醒目,并要考虑人们的可接受性。

标识用语英语译文的翻译质量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这种翻译目的。

.翻译要求为了使翻译有的放矢,译者必须充分了解翻译的目的。

根据翻译目的论,译者在动笔之前应该有一份详细说明翻译目的的翻译要求()。

这里,我们对城市标识用语的翻译要求做如下设想:()译文的预期功能,译文和原文的功能基本相同,即信息功能()和祈使功能(2)。

信息功能指标识用语的英语译文要准确传递原文的信息,不要误导读者。

祈使功能指标识用语的英语译文要具备施为功能,即提示人们做或避免做某事。

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策略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策略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策略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为例Introduction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a purpose-oriented perspective using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Chinese classic novel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s examples. For centuries,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has been widely read and interpreted, raising numerous issues in terms of its cultural context, social atmosphere, and so on. This work seeks to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strategies used by translators in their render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into English. By examining both versions in detail, the researcher hopes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each approach and its overall effect on the reader.Background“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s one of the Four Great Classical Novels of Chinese literature, written in the 18th century by Cao Xueqin. It follows the story of a family over several generations, focusing on the status, politics, and romance that ensue.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s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novel has a long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to other languages, including English. The earliest English translation was done by William Trubner in 1847, followed by a version completed by Gladys Yang in 1977. However, these versions have had mixed reactions from readers and scholars alike, and there has yet to be an English translation that captures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text.Purpose-Oriented Litera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When it comes to literary translation, making decisions based on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he work is essential for achieving an accurate rendering of the source text. Therefore, when examining the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used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will focus on the aspects of the translations relative to their original intention. These include how well the translator addressed the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s; how faithful the translation was to the original style, content, and theme; and how successful the translator was in conveying the intended message in a way that resonates with readers.Analysis of Trubner’s VersionWilliam Trubner’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as published in 1847. As one of the earliest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is Chinese classic, Trubner’s version was not without its flaws. While he made a valiant effort to capture the original intent of the novel, his translation falls short in many areas. First, Trubner did not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ultural contextof the novel in its entirety, leading to misunderstandings and mistranslations of certain words and phrases. Additionally, he did not remain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style, which is highly poetic and lyrical, often opting for a more lite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that does not accurately represent the nuances of the original. Finally, Trubner often fails to convey the underlying themes of the novel, leaving readers with a less than satisfactory understanding of the story.Analysis of Yang’s VersionGladys Yang’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as published in 1977. Compared to Trubner’s version, Yang’s translation is more successful in capturing the essence of the novel and staying true to its original intent. Yang takes the cultural context into account, using the information she has gathered on the history, political climate, and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time to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depiction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ne another. Additionally, she succeeds in conveying the poetic beauty of the original text, while also remaining faithful to the narrative and staying true to the novel’s core themes. As a result, readers can enjoy a dynamic experience with the text that offers a deeper appreciation of the original work.ConclusionThis research has examined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Dr eam of the Red Chamber” from a purpose-oriented perspective.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two versions, the researcher was able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trategies employed by the translators, aswell as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each approach.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hen examining literary transla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keep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he work in mind in order to create an accurate rendering that captures the i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译失误——以北海市政府网英文版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译失误——以北海市政府网英文版为例

E. . or r C H de .
而 根 据ht:/ hbbia.o .n9 9 /pp r t /b r.e i vc :9 9e ae/ p h g
bhr ht l 2009/1 23/07/ b/ m / 2/ 07

4 . t ,普 仁 医 0h m
P’ YAN 造 一 个 至 少 对 目标 语 文 化 接 受 者 可 能 有 意 义 的 文 院 也 是 音 译 过 来 的 , 其 英 文 原 名 为 “ O
[ 收稿 日期]2 1 卜0 一 6 0 1 g 1 [ 基金项 目] 广西社会 科学 “ 十一五 ”规 ̄ 2 0 年度项 目,项 目编号:0 F Y 0 。 U0 8 8 Y O 5 [ 作者简 介] 蒋芬 (95 , 17  ̄) 女,硕 士,汉族,湖 南邵阳人 , 玉林师范学院外 国语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3卷 第4 3 期
21 0 2年
玉林师 范学院学报 . . 4
J OURNA L OF YUL N I NORMAL UNI RST VE I Y ( hlsp y& S c ce c ) Pi oh o oi i e  ̄S n
5l 5
21 0 2年
玉 林 师 范学 院学 报
第4 期
文 不 会提 供 违背 原 文信 息 的信 息 ;4 译文 必 须篇 内 c m )一 搜 ,才 发 现 “ 海 关 大 楼 ” 正确 的 说 法 . o

致 ;5 译 文 必 须 篇 际一 致 ;6 以上 五 条准 则 的 是 :c s m o s c s msh ue . . ut h ue或 ut o s,其英 文解 释 是 o o
基 督教 新 教派 应 该是 C r t n d n miain , h ii e o nt s sa o 根据 维 基 百科 ( www. k p da C r )Chii i wie e i O . n r t ns sa m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高校网页的中英文对照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高校网页的中英文对照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高校网页的中英文对照作者:杨寒来源:《学园》2013年第23期【摘要】本文基于翻译目的论的相关理论,从翻译目的论的起源,谈及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以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去审视现阶段我国高校网页的中英文对照,在进过一系列的研究后,发现翻译目的论的确在我国高校网页的中英文翻译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其对于以后的网页中英文对照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是很值得去深究的领域。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高校网页中英文对照【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67-02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给予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再加上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一系列中英文对照的翻译需求不断加剧。

在这样新的形势下,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其网站建设,一个高校其网页的质量关系到其是否可以有效的宣传,尤其是需要在国际交流中扮演一定角色的高校,其网页上的中英文对照水平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翻译目的论去审视我国高校网页中英文对照,显得十分有意义。

一翻译目的论的基本涵义翻译目的论,其鼻祖是德国的翻译理论家费米尔,早于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这样的系列模式。

对于翻译界来讲,这样的全新的模式的确存在着一定的意义,所谓的翻译目的论,其研究的焦点在于目的的选择,在翻译的过程中,基于一定的目的去进行翻译。

在他看来,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等价交换,其更多的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基于一定的目的的人类交流。

翻译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是符合目的理论的言语学科。

其在1984年与赖斯实现了合作,最终推出了书籍一本,即《普通翻译理论基础》,书本对于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规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翻译的文本有赖于译者的目的;(2)翻译的资料是语言和文化的给予者,源文本是源语言和文化的给予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两者的语言和文化实现了沟通;(3)翻译文本不是对于源语言的机械,全面的语言还原;(4)翻译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上述的五个方面的重要性是不断递减的,其中的目的原则是最重要的。

目的论视角下公示语英译的错误归纳及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公示语英译的错误归纳及翻译策略

第10卷第1期Vof.10No.1吕梁学院学报Journy(of Liiliang University2020年2月Fed.2022•语言学研究-目的论视角下公示语英译的错误归纳及翻译策略王潇杨(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山西太原230226)摘要:目的论是由德国翻译学派创始人汉斯弗米尔提出的,对公示语的英译具有指导作用,即目的决定方法。

在此理论的关照下,总结我国公示语的英译错误主要集中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具体包括用词错误,语法错误,逐字翻译,禁忌语误译,文化误解等。

为避免出现冷討吴翻译,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信息,公示语在英译时应遵循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三大法则,根据不同语境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省译,仿拟等,力求实现预期的交际功能和目的。

关键词:公示语;语言错误;文化错误;目的论;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28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85X(2022)21-2232-23一、公示语的定义及主要功能公示语是指“公开面对公众,告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解释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

公示语具有简洁、规范、统一、醒目等语言特点,其在规范社会行为,调节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⑴公示语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了提供必要的信息功能外,还满足了公众较多的其他需求。

吕和发教授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一书中,总结出公示语具有以下四个功能:(一)指示功能一些公示语直接告知大众地点或服务的内容,不含任何警告或禁止的信息,这就是公示语的指示功能。

例如:地铁(Underground)、公共厕所(Public toilei)、票务旅游中心(Ticket ang Travel Certre)。

(二)提示功能此种类型的公示语运用范围较广,常用短小委婉的词语或多变的句式来提醒大众注意。

和指示功能的区别是提示功能的公示语常含有警告的内容。

例如:请勿践踏草坪(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当心扒手(Beware of Pickpocket)、请在右侧站立(Please stang on the aght)。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高校网页的中英文对照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高校网页的中英文对照
在 翻译 目的论 的视角 下 , 我 国高 校 网页制作 上 的 中英文 对 照 出现 了很多 失误 和不 足 在 这些 方面还 需要 作 出相 应 的 调 整 ,主要 可从 以下 几方 面人 手 : 1 .具备尊重受众 ,尊重读者的意识
翻 译 目的论 的基本 涵 义
翻译 目的论 , 其鼻祖是德 国的翻译理论家费米尔 , 早于 2 0 世纪 7 0 年代就提出了这样的系列模式。 对于翻译界来讲 , 这样 的全新的模式的确存在着一定的意义 , 所谓的翻译 目的 论, 其研究的焦点在于 目的的选择 , 在翻译的过程中,基于

页上的错误译法 , 还是 网页上的翻译漏洞, 都对大学网站建 设不利 , 都在交流上出现很多的问题 , 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也是作为高校 , 必须不断去探索和发现的问题,以求不断提 高网页 中英文对照的水平 ,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交流。 三 翻译 目的论视 角下 的高 校 网页 中英文 对照
过程中, 在 网页 的建设 上 开展 相关 的研 究 也就 成 了必要 的 内

定 的 目的去进 行 翻译 。在他 看来 ,翻译 不 仅仅 是语 言 之 间 的等价交换 , 其更多的是在一定的环境下 , 基于一定 的目的
的人 类交 流 。
翻译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 , 是符合 目的理论的言语学 科。其在 1 9 8 4年与赖斯实现 了合作 , 最终推出了书籍一本 , 即 《 普通翻译理论基础 》 ,书本对于翻译 目的论的基本规则
学园 l X U E Y U A N
2 0 1 3年 第 2 3期
从翻译 目的论视 角看高校 网页 的中英文对照
杨 寒 西安 工程 大学人 文社会科 学学院
【 摘 要】 本文基于翻译 目的论 的相关理论 ,从翻译 目的论的起源,谈及翻译 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 以翻译 目 的论 的视角 ,去审视现阶段我国高校 网页的中英文对照,在进过一系列 的研究后 , 发现翻译 目的论 的确在我国高校 网页的中 英文翻译 中得到 了广泛的使用。其对于以后的网页中英文对照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是很值得去深究的领域。 【 关键词 】翻译 目的论 高校网页 中英文对 照 【 中图分类号 】 H 3 1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4 8 1 0( 2 0 1 3) 2 3 —0 0 6 7 —0 2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企业英文网站的误译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企业英文网站的误译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企业英文网站的误译本文以宁波中小型家电企业为切入点,从翻译目的论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忠实性法则出发,分析企业网站汉译英过程中出现的用词不当、句法错误、语篇连贯性问题、文化性误译等问题。

标签:翻译目的论;企业英文网站;误译一、引言宁波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拥有中国大陆自然条件最好的宁波港,在此地理优势上涌现了一大批外贸企业,仅在家电领域就有4000多家。

其中有奥克斯、方太等大型知名企业,也有狮威特、先锋等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且宁波家电产品种类较为齐全,产品覆盖面广,拥有吸油烟机、吸尘器、空调、冰箱、洗衣机等20多个细分行业、数千个品种,涵盖厨房电器、清洁电器、美容保健电器、通风电器、制冷电器、电力器具专用配件等10多个领域。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英文网站,为外商提供其产品信息,以期开展国际商贸合作。

然而许多网站的英文翻译漏洞百出,词不达意,且思维模式汉化,这不仅不利于外商对国内企业信息的解读,更有损企业形象。

鉴于此,本文将以宁波中小型家电企业为例,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分析其英文网站中存在的问题。

二、翻译目的论的概述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并经历了四代人的发展与完善。

翻译目的论就是其中的第二次发展,它首先是由Hans J. Vermeer(汉斯·J·弗米尔)在《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提出的。

弗米尔认为“仅仅靠语言学帮不了我们。

首先,因为翻译过程不仅仅、更不首先是一个语言过程。

其次,因为语言学依然没有提出正确的论点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所以,让我们来寻找别的方法”。

因此,他提出了目的论这一理念,并指出翻译这一行为必须遵循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法则。

这三个法则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其中目的法则为翻译过程中的第一法则,它们的关系是:忠实性法则从属于连贯法则,从属于目的法则。

且翻译目的论更注重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为达到译文的预期功能而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目的论视角下的网页翻译缺失及分析

目的论视角下的网页翻译缺失及分析

目的论视角下的网页翻译缺失及分析
张露颖;李建利;李敦之
【期刊名称】《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针对网页翻译中存在的缺失现象,文中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通过研究不同组织机构的英译网页,分析了翻译过程中译文的预期功能或受众需求。

研究结果发现翻译目的论能有效指导网页翻译工作,明确网页文本的特殊性及翻译要求,解决信息模糊、选词失误、文化缺失及意识形态突出等现象,有利于网页英译过程中的规范化工作。

【总页数】5页(P426-430)
【作者】张露颖;李建利;李敦之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710127;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710127;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目的论视角下高校网页翻译常见错误分析 [J], 朱文凤
2.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网页翻译缺失研究 [J], 景兴润
3.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翻译分析--以宁波旅游翻译为例 [J], 张青燕;林立红
4.翻译目的论视角下非虚构类引进版畅销书的翻译策略分析
——以《向前一步》和《最好的告别》为例 [J], 薛珂;李郁欣;史宝辉
5.目的论视角下会展网页的英译研究——以第二届云南智博会网页翻译为例 [J], 冷雨轩;张杏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目的论视角下看口译中的误译

目的论视角下看口译中的误译

(一)增添法 增添法是指通过增加些内容从而增大原信息的信息量。通常有两 种方式的增添法:一是解释或阐明因文化障碍可能引起目标听众疑惑 的原信息的意思,同时增添的内容不破坏译文的连贯性。另一种是译员 增添他 / 她认为与原信息相关的内容或是对原信息进行重组并用自己 的方式表达一些新的内容,例如介绍必要背景知识,补充原信息,为了 使目标听众更好地理解而增添与话题相关的解释。 第一种方式在口译实践中是种非常普通的增添方式,例如对原信 息中载有浓郁文化色彩或是在原语中有丰富含义的表达补充解释性的 词句。在“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这句 中,“新中国”不能仅仅直译为“New China”,对其进行适当的解释是有 必要的。增添后的译文“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marked an unprecedented great 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则能使海 外听众清楚地理解。同样,如果“生米煮成了熟饭”不增添“it can’t be cooked”就直接译为“The rice is already cooked”则会使西方人不解。 (二)删减法 删减法是指译员删减他 / 她认为没必要或由于文化差异目标听众 不能理解接受的信息内容。这对于处理原信息中模糊冗长,不相关的信 息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我当过代课教师、钳工、锻工、自行车修理 工……”这句话,如果这些特别经历对后面所要讲的内容没有铺垫作 用,这句话就可以简单的译为“I once had various of working experiences, which paved the way for my later success”,从而避免译文的冗长。 为了跟上发言者速度,译员常会采取删减策略,删除对听众而言多 余的信息。虽然有时由于译员的失误或能力问题而导致的删减确实存 在,但是删减法的恰当运用并不会有损原信息质量,相反,它可以使译 员赶上发言者速度,更好地追求译文连贯性。也就是说,删减法作为一 种方法,运用适当的话同样可以很好地传达原信息。 (三)重组法 重组法是指译员调整原信息的内容逻辑使目标听众更易理解接 受。信息重组一是由于原信息逻辑结构松散,译员为了方便听众而重 组;二是因为译员进行增添或删减后为了译出逻辑的译文而进行重组。 重组往往是在语篇层面进行的。下面一则中国艺术家在国外介绍捏泥 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捏泥人用的泥都是从中国带来的,我们家乡的泥很好,随便什 么水稻田里的泥都很好。我要它们方就方,要它们圆就圆。你们这里的 泥不行,它们不听我的话”。 “But I’m sorry to say, the earth here is not suitable to make the clay figures. It just doesn’t listen to me, although the people here are so friendly.” 很明显,译员没有对原信息进行逐字逐词的翻译,而是通过对原信 息进行增添,删减和逻辑重组来达到最有效的交流目的。 虽然以上几种形式的有意误译方法可以独立使用,但实际口译中 它们往往是渗透的,共存于同一篇译文中。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员会 依据特定环境特定程度的听众的特定需求采取所需的方法。 结语 口译绝不是对原信息进行复制的过程,而是译员主观创造的过程。 从口译要达到的效果和功能的角度来看,目的论为有意误译提供了立 足点,它是有意误译的一个很好的避难所。在这种以目的为导向的理论 下,能够达到较好交际效果的有效误译都是可行的。口译实践中,有意 误译是种非常有效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共标识语翻译错误分析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共标识语翻译错误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基于认知语境的英语动物习语的理解策略研究——以“狗”的习语为例2 《抽彩》和《蝇王》的艺术魅力比较3 《动物农庄》的极权主义的研究4 Humor and Satire in Running for Governor5 丽塔. 海华丝和肖申克监狱的救赎》与《肖申克的救赎》接受比较6 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自然观7 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8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9 早期吸血鬼与现代影视作品中吸血鬼形象的对比10 A Diachronic Study on Sexism in English Lexicon11 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nd Alexandra Ripley’s Scarlett12 从目的论看《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13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14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15 从《朗读者》中汉娜的形象论道德盲视现象16 从电影《暮光之城》浅析吸血鬼文化的改变17 《喜福会》的女权主义解读18 论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对生活的反思19 谭恩美《喜福会》中人物对话含义及其功能分析20 语篇转喻的功能分析21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2223 易卜生戏剧《培尔•金特》中培尔•金特的宗教救赎之路24 《蝇王》中神话元素的象征意义25 互联网时代的语言帝国主义26 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27 从节日习俗分析东西方文化差异——以春节和圣诞节为例28 影响学生阅读的主要障碍及其解决策略29 英语“名词+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30 Who Stole Our Panda——An Analysis of Cross-Cultural Transmission Through an American Movie Kung Fu Panda31 是什么在作祟?—论保罗爱情失败的原因32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33 《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技巧分析34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Interpretation Class35 英语公益广告中隐喻的应用及翻译研究36 霍桑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以《红字》,《拉帕西尼的女儿》为例37 英美国家政治委婉语的文化解读38 从文化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无辜39 论商业美学指导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40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异化41 浅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自由42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Basic Color Ter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43 论杜鲁门•卡波特《蒂凡尼的早餐》中霍莉的漂泊人生44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and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ulinary Culture45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V 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Use in Learners of Different Ages46 中英酒吧文化对比47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共同追求——自然48 《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49 《诗经》与《圣经•雅歌》中爱情诗的比较研究50 论《佛罗斯河上的磨坊》中的象征意象以及悲剧结局51 分析福尔摩斯的性格特征52 浅析《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5354 从《篡夺》中看辛西娅奥兹克作品中的反偶像崇拜精神55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Love in Charles Dickens’s A Tale of Two Cities56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57 劳伦斯与安妮宝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58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59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60 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性分析61 论“美国梦”对美国文学的影响62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幽默的翻译研究63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婚姻的选择64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BB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与实例分析65 论高中生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66 The Influences of the Bible on Some American Movies67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68 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69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70 《印度之行》的象征主义分析71 儿童英语游戏教学72 论《最蓝的眼睛》中女主人公佩克拉的家庭关系73 不同IT企业官网英译现状调查74 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影响75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76 通过《推销员之死》探究现代人生存困境问题77 论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意义78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儿童翻译——以《夏洛的网》两个中译本为例79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分析80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in Gone With the Wind81 论《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个性与时代背景的关系82 改变,选择与责任——论电影《猜火车》中的青少年成长83 日常生活中隐喻的认知研究84 骑士精神与时代精神:论《苹果树》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峙与对话85 比较中西方礼仪差别86 从谭恩美《喜福会》中审视中西文化冲突87 传播学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研究—以美剧《复仇》为例88 语境对翻译的限制89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90 论查尔斯.狄更斯的现实主义风格91 电影《风月俏佳人》中的意识形态符码92 中西校园流行语的文化对比93 论中学英语互动教学94 灰姑娘文学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研究95 从文化语境角度分析英汉禁忌语的异同96 中美电影文化营销的比较研究97 广告中的视觉隐喻及其解读98 汉语公示语翻译中的误译现象研究99 浅析《等待戈多》“反戏剧”的艺术特色100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01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体特色分析102 从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谈如何正确使用英语口语103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104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英语人名的翻译105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06 孤独的灵魂—简评《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克兰德107 礼貌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108 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中伊本的悲剧命运分析109 Hawthorne’s Feminism Consciousness in The Scarlet Letter110 从《牧师的黑面纱》看霍桑矛盾的宗教情结111 试论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词块教学112 “In”与“Out”的认知解读113 应用学习动机理论优化高中英语学困生114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翻译115 An Analysis of The Woman Warr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of Discrete Identity in 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y116 析“花”在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意义117 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118 《飘》中斯嘉丽的主要性格特征浅析119 论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120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121 中西酒店文化比较及探讨122 Thackeray’s Ambival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Women in Vanity Fair123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的黑人文化124 从小飞侠彼得•潘浅析詹姆斯•巴里的悲剧人生125 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126 女性主义视角下《白象似的群山》与《莳萝泡菜》中男性形象的对比研究127 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汉民俗词语的不等值翻译128 交互式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29 心理效应对后进生学习影响之探究130 A Brief Study on Brand Name Translation131 埃德加•爱伦•坡作品中的哥特风格分析132 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夜与日》看女性同性爱主题的写作模式133 “龙”和“Dragon”的语义与文化内涵比较134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135 英汉语言中红色联想意义的比较136 浅析《鲁宾逊漂流记》中的宗教意识137 委婉语和礼貌原则138 浅析尤金•奥尼尔三部剧作中的女性形象139 中西方大学中第二课堂的角色研究140 《远大前程》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悲剧英雄的伟大之处对比141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142 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143 从中美文化差异看中国人创新能力的缺失与培养144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145 盖斯凯尔夫人工业小说研究146 汉英身势语的对比研究147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148 浅论中文商标的翻译149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中风筝的意向分析150 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与技巧151 浅谈汉语政论文中“化”字的翻译152 浅析《老人与海》中人对自然的态度153 浅析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异化现象154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中的隐喻与象征手法研究155 英文电影名称翻译中文化顺应的影响156 奥斯卡•王尔德童话的唯美主义研究157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158 从《外婆的日用家当》看美国黑人的文化价值观159 通过阅读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160 场独立-场依存性与第二语言习得161 打破沉默——接骨师之女中“沉默”主题的解读162 分析《宠儿》中塞丝的创伤与愈合163 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164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中安娜的政治困惑分析165 A Study of the Causes of Tess's Tragedy166 圣经典故的翻译167 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意译168 An Imitation of the Primitive Society: Evil of Human Nature in Lord of the Flies 169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两位灰姑娘——伊利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形象比较170 英汉恭维语的对比研究171 从关联理论看电影字幕的翻译172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s’Titles--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istic Concept under Three Beauties Theory173 论中美送礼文化差异174 PPT课件在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175 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176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歌曲汉译探究177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惠特曼的《草叶集》178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179 英语商业广告中幽默的语用分析180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181 科技英语的特点和翻译技巧182 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技能183 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184 中西方爱情悲剧故事的比较分析——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185 威克里夫对英国民族语的发展贡献186 论亨利•詹姆斯的世态小说的特征—以《黛西•米勒》和《贵妇画像》为例187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188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and Influenc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189 《欲望都市》中的女性语言分析190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性格特征191 浅析习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192 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193 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和文体特征及其翻译194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195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196 侦探小说的发展197 《夜莺与玫瑰》两中译本之比较:德国功能主义视角198 功能对等理论在汉英广告翻译中的应用199 从汉英墓志铭看中西生命价值意识之差异200 从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中美企业管理模式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kingkongcici贡献 pdf1。

第28卷第1期 2005年1月 Jo啪al of PLA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Univers畸of Fo他i朗L锄guages V01.28 No.1 Jall.2005 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 ——一些大学网站英文版例析 汜 范 男 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视角。

本文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框架,从翻译的 目的性出发,并参考译语文化中的平行文本,举例分析了我国一些重点大学网站英文版“学校概况”中存在的功能性、文 化性以及语言性翻译失误的现象,并指出,产生这些失误的根源在于译者缺少翻译的目的意识。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要求;翻译策略;翻译失误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2x(2005)0lJ0070_03 Tr锄slati蚰Errors ——-Exampl髂f|om tlle in the Light FAN Yong of繇印Ds觑eD—P Clli的 P州.,210044,cllina) st础es.B踮ed on Web Profil豁of Some Leading UIli、reI.siti髑in (ForeigII蛔ages pa强Uel te】【ts Depar【Inent,Nanjing uTliversity ofInfo珊ation Science锄d Techrlology,Nanjing,Ji锄gsu forward of Absn麓ct:鼬Dp∞‘kD啦put by Geman Func60nalist Sch001 o&r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ranslation aIl 虢删池。

心柚d舶m t11e perspecdve 缸Id linguistic仃anslation in tlle errors intentionality of t瑚lIlslation,tIle pr∞ent study made of tlle web pmfiles in—depth aJlalysis of functional,culttl聃l to in the English versions are of some leading uIliversities in china,in comparison some ori百nal.The∞errors due to lmawareness of the妇璐ladon同iDp∞. erro墙 Key wo—ls:研。

Dp∞tkor据;讹nsⅫon城ef;translation strate百es;tr蚰sladon O.引言 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蛳t枷啦)的 为了使翻译有的放矢,译者就必须充分了解翻 译的目的。

根据翻译目的论,译者在动笔翻译之 核心是目的准则,即“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 前,应该有一份详细说明翻译目的的翻译要求 (乜aIlslation brief),这里我们对中国高校网站“学 目的决定的”(N谢,200l:29)。

翻译目的论为翻译 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视角。

翻译目的论将翻译作为一种基于原文的文本处 校概况”英译的翻译要求做如下设想: (1)译文的预期功能,译文和原文的功能基本 理过程,原文的地位不再神圣不可侵犯,译者可以 根据翻译的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 相同,即信息功能(iI血瑚ative function)和呼唤功 能(appeUative function)。

信息功能指译文要介绍 些需要调整或改写,而且“原文仅仅是译者使用的 多个‘信息来源’(o虢r of 该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情况,呼唤功能指译文 要推介和提升该校的形象。

i-怕册ation)的一种”。

(N砌,2001:25) 虽然中国高校网站英文版“学校概况”的产生 过程各不相同,但中文版“学校概况”无疑是其主 要信息来源,因此,我们将英文版“学校概况”看 (2)译文的预期读者,译文的受众可能包括有 意和中国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的国外学者,希望 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国外学者,有意到中国高 校进修的外国学生,有意和中国高校合作的国外企 做是中文版的英译本,其翻译质量则取决于它在多 大程度上满足了这种翻译的目的。

 1.翻译要求 收稿日期:2004—04—02 作者简介:范 业界人士等。

他们大多缺乏有关中国语言、文化和 社会等方面的背景知识,这就要求译者对译文进行 适当调整,如补充相关背景知识、适当做一些解释 勇(1966一),男,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万 方数据 第l期 范勇 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 71? 性翻译等。

另外,由于译文读者的文化期待(如价 功能性翻译失误(pra舯atic妇nslacion e爪鹏) 值观等)不同于原文读者,所以译文要尽可能符合 译语的文化规范,以保证译文的可接受性。

是最高层次的翻译失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涵盖了 译文中的所有翻译失误,因为只要是失误都会直接 或间接地损害译文的预定功能。

产生功能性失误主 (3)译文和原文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 网络媒体的特点对翻译会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浏 览某一中国高校网站的外国人士很难有耐心去读完 要是因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略了译文的功能或译 文的受众,典型的功能性失误有以下几种情况。

 3.1.1原文中对译文受众无用的信息,在译文 中没有删除或简化 按照目的论的观点,原文只是译文的一个信息 来源,“译者不可能像原文作者那样提供同样数量 或同样性质的信息”(Nord,200l:35)。

原文中的某 一篇冗长而艰涩的“学校概况”,因此译文不宜过 长,要尽可能简洁明了,对预期读者无用的信息都 应该删除。

 2.翻译策略 Nord将各种翻译方法归纳为两大基本策略:一 是纪实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 “翻译的目 的是用译入语记录原文作者通过原文与原文读者在 原语文化情境下所进行的交流”(2001:47),包括 字面翻译、逐字翻译等;二是工具翻译 些信息在译语情景中可能不但没有交际价值,反而 会占用文本空间,损害译文的信息功能。

比如,一 些大学网站英文版“学校概况”中的有些信息,在 译语情境中完全是不言自明的,应该删除。

如: (instrumental吼nslation),“翻译的目的是以原文为 模型,以译入语为工具,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 间建立一种新的交流”(200l:47)。

 从以上对翻译要求的分析可以看出,中文版 (1)… education and and wiU continue to舀ve priority to research.(浙江大学网站Ⅲ) 无论哪一所大学,都应该以教学和科研为中 心,对译文受众来说这些都是不言自明的常识,在 译文中出现这样的语句是毫无意义的。

3.1.2原文中对译文读者有用的信息,在译文 中反而被删减或简化 这种翻译失误和前一种虽然表现形式相反,但 “学校概况”的英译宜采用工具翻译的策略,这就 要求译者对原文做大幅度的调整。

正如Nida所言, “原文语言和译文语言的差距越大,就越需要进行 调整;原文文化和译文文化的差距越大,就越需要 进行调整。

”(2001:95) 3.翻译失误 笔者下文分析的大学网站的英文版“学校概 根源相同,他们都是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缺乏目 的意识造成的。

例如: (2)李政道、丁肇中、杨振宁、普列高津、格 况”涉及七所重点大学,我们根据上述翻译要求和 翻译策略,运用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理对其中存在 的翻译失误做了深入的分析。

为了使分析更加客 观,笔者还参考了英国和香港地区一些大学网站中 的“University Overview”或“About t11e University” 拉肖、芒德尔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被授予名誉教 授或名誉博士称号。

美国前总统布什、法国前总统 密特朗、溴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等国外政要也先后来 南大访问……(南京大学网站) Over 20 world—fIamous scholars have been conf色ITed 栏目,它们可以看做是用英语原语写成的平行文本 (paralleltexts),即“不同文化中相同类型或体裁的 本土文本”(Nord,2001:56)。

 目的论对翻译失误(臼aJlslation error)的定义 是:“如果翻译的目的是实现某种服务于译文预期 塑蓟i望g型望i!曼堡i丝堕旦望Q翌翌垫鱼虫!璺!皇!璺翌堕巳翌!曼!塑!: shi卫s.(南京大学网站) 上例中的原文是反映该校国际影响和声望的关 键信息,对译文受众来说极具交际价值,而在该校 英文网页的“学校概况”中,原文的第一句话被简 化,而第二句则干脆被删去,损害了译文的信息功 能和呼唤功能。

 3.1.3呆板的逐字翻译或字面翻译 宏观的工具翻译策略并不排除对具体的词语采 读者的功能,那么任何妨碍实现该翻译目的的翻译 方法(或结果)就是翻译失误。

”(Nord,200l:74) 所以,判定翻译失误的标准并非是看译文在语言上 是否正确,或看它是否忠实于原文的意义,而是看 它是否符合翻译目的。

 Nord将翻译失误自上而下归纳为四种不同层次 用逐字翻译或字面翻译的操作方法,但通过这两种 方法产生的译文不能损害译文的可接受性,否则就 属于翻译失误。

 比如,一些网站常常将“(全国)重点大学” 直译成“(n8tional)key univers时”,但笔者在英国 的类型,依据该模式,笔者对各网站“学校概况” 中的三种主要类型的翻译失误举例分析如下。

 3.1功能性翻译失误 万 方数据 7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t}le 2005年 2l st century into 和香港地区一些大学网站的“学校概况”中从未见 到过“key univers时”这种说法, “national”这一 early aIl intemationally innuential, multi—disciplinary!Q曼i些!!坚翌i!曼望血…. 网站) (南京大学 修饰语也是多余的,因为在西方,大部分一流大学 都是私立的,很少有学校刻意强调自己是“national universi哆”。

实际上我们可以用译语平行文本中的 (5)…山e吼iIling speci曲zed knowledge of personnel诵tIl aIld professional h沙kVel skill as 近似说法,如“a 1eading univers畸” 或 “a “one of tIle demaIlded by tlle countIy’s socialist modernjzation. (北 most successful univerSities” major(Chinese) 京大学网站) universi哆”等来表达“(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的概念,使译文容易理解和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