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伦理之环境1
市场营销管理中的伦理
一、产品与服务中的伦理问题 二、定价中的伦理问题 三、分销中的伦理问题 四、促销中的伦理问题
1
一、产品与服务中的伦理问题
1. 产品设计中的伦理问题 产品设计的伦理问题通常包括产品设计缺陷, 产品定位问题、环境保护问题。 有缺陷的产品设计是导致很多灾难性悲剧的主 要原因,也是产品设计中常见的伦理问题。例如, 丰田公司的汽车油门踏板缺陷导致无法刹车引发车 祸事故,丰田公司不得不进行车辆召回。
获取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但企业的定价 必须要合理合法,不能以谋取利益暴利为目的,否则这种暴 利定价将会受到法律和道德的惩罚。暴利是指通过不正当的 价格手段在短时间内获得的巨额利润;暴利价格是指企业向 消费者索取大大超过了产品生产所需要的真正价值。
11
三、分销中的伦理问题
1.渠道管理中的伦理问题 2.零售、批发及授权经营中的伦理问题 3.直销中的伦理问题
15
四、促销中的伦理问题
1. 广告中的伦理问题 2. 人员推销中的伦理问题 3. 销售促进和公关中的伦理问题
16
1. 广告中的伦理问题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广告无处不在,无时 不在,广告可以帮助公司建立特定的品牌和产品形 象,传播有关销售、服务或者活动的信息,提升公 司的知名度,在促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2
1. 渠道管理
渠道管理的首要问题是权力与控制的问题。渠 道组织中最有权利的就是渠道的领导者,大型生产 商和零售商往往比小型的单一的供应商有优势,权 力大小及领导关系会产生伦理问题。主要包括预先 购买和补贴。
13
2. 零售、批发及授权经营
在零售、批发和授权经营的过程中,许多伦理 问题的出现,不仅仅关系到零售商与最终消费者之 间的相互关系,还影响到与分销商和生产商之间的 关系。
如何从伦理角度分析工程案例
如何从伦理角度分析工程案例1. 工程背景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向自然界获取的生存资源也越来越多,面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总量的不断减少,人们开始对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持续发展能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我国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区,从横断山脉到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解处水能资源最为丰富,该流域降水丰富,落差大,流速快,重力势能大。
同时,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也频繁发生,为了长江流域的防洪排涝、长江中上游水电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以及航运等其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峡工程应运而生。
三峡工程,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对我国的能源供给和国计民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三峡工程规模宏伟、技术复杂、牵扯万户,三峡工程的规划论证,建设施工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
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努力,在大量研究与论证工作的基础上,于1986~1989年进行了三峡工程的最后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工作,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三峡工程进入135~139米围堰发电期,2006年进入156米初期运行期,2008年开始实施试验性蓄水,并于2010年起实现了175米蓄水目标。
2012年7月,三峡工程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标志三峡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并顺利进入高校运行阶段。
其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阶梯电站。
目前,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三峡大坝全长约3335米,坝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水库长2335米,静态投资1352.66亿人民币,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1]。
三峡工程历时时间长、影响覆盖面广、社会及经济效益较大,因此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2. 工程价值、目标人群、利益攸关者分析、公平公正性析2.1 三峡工程的工程价值2.1.1 三峡工程的经济价值三峡工程的最大经济效益在于解决大部分区域的供电,三峡水电装机容量为当今世界最大。
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第三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责任
第三章管理道德与企业责任1.管理环境(选、填★★)(1)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主要包括: (1)经济环境;(2)政治和法律环境;(3)社会文化环境;(4)科技环境;(5)自然环境等,简称PEST. 外部环境=任务环境+一般环境>内部环境。
(2)具体环境,也称产业环境或行业环境(微观环境、竞争环境、任务环境、经营环境),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环境因素。
(3)组织面临的环境类型:根据环境的复杂性(需要的知识广度)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产品的变化程度)可以把环境分为四种环境,即简单+稳定的低不确定性环境(如软饮料罐装厂、啤酒批发商、食品加工厂)、复杂+稳定的较低不确定性环境(如大学、医院、电气制造厂、化工公司、保险公司)、简单+动态的较高不确定性环境(如时装公司、玩具制造厂)以及复杂+动态的高不确定性环境(如电子公司、航空公司、电子通讯公司)。
2.几种常见的道德观的比较(选、填★★★★★)(1)道德的功利观强调“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认为解雇20%的员工是为了剩下80%的员工,代表观点: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不择手段),核心是“有用性”,可能产生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可根据行为结果的好坏来判断。
(2)道德的权利观强调“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认为当雇员揭发雇主触及法律时,应当对他们的权利加以保护,代表观点:个人权利至上。
追求的是“绝对的个人权利”,可能导致无组织状态。
(3)公平公正道德观,强调“决策者要公平地实施规则”,认为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代表观点:同工同酬,支付老员工的工资比新员工高一点。
追求理想公平,不利于培养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
(4)社会契约道德观,强调“决策人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认为“管理者应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中的现有道德准则,以决定是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实质上认可同工不同酬(实质上是功利主义道德感的变种),既不符合权力至上道德感,也不符合公平公正道德感,但可以节约成本、增加利润。
管理学课件1管理的本质
跨国团队管理
如何组建和管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 的团队。
应对不确定性
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和竞争的不确定性 增加,需要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06 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
管理伦理
定义与重要性
管理伦理是指组织在决策和行动 中遵循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它 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对员工行为
和组织绩效产生深远影响。
伦理决策过程
动态性
管理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 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管
理策略和方法。
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组织效率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工作 流程和协调内部关系,管理能
够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有助于组织成员明确目标 、统一行动,从而确保组织目 标的实现。
增强组织适应性
管理能够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内 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组织的 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管理学课件1-管理的本质
目 录
• 管理的定义与特性 •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 管理的基本职能 •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 管理环境与文化 • 管理伦理理的基本概念
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协调活动,通过合理配置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涉及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基本职能,这些职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伦理决策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 识别问题、分析利害关系、评估 道德准则和标准、以及权衡不同
方案的成本和收益。
伦理困境与解决
在实践中,管理者可能面临伦理 困境,如利益冲突、权力滥用等。 解决这些困境需要遵循道德原则, 权衡各方利益,并寻求妥协和平
衡。
企业社会责任
定义与重要性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积极履行 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这包括环境保护、员工福利、消费 者权益保护等方面。
第七章 应用伦理学
第七章应用伦理学一、应用伦理学概述(一)什么是应用伦理学?所谓应用伦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才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任务是分析现实社会中不同分支领域里(如政治、经济、生命、生态、媒体、科技、性关系、国际关系等等)出现的重大问题的伦理维度,为这些问题所引起的道德悖论的解决创造一种对话的平台,从而为赢得相应的社会共识提供伦理上的理论支持。
作为一门伦理学的分支学科,应用伦理学不仅拥有自己的基础理论形态,而且包含了包括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生命伦理、生态伦理、媒体伦理、科技伦理、性关系伦理、国际关系伦理等在内的诸多分支领域。
这些应用伦理学的分支的任务,在于试图对各自领域中涌现出的紧迫的伦理道德问题,提出某种有说服力的解答。
(二)应用伦理学的产生1、应用伦理学在西方的产生应用伦理学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得到蓬勃发展的一种伦理学理论范式。
其兴起有着深刻的学理背景和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
理论背景:元伦理学的衰落元伦理学是20世纪西方伦理学的主流,特别是在20世纪 70年代之前,在西方伦理学界占据着统治地位。
社会背景:新的社会矛盾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就社会方面来看,第一,日渐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需要伦理学界的系统反思。
第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但承受之而来的却带来了全社会的纵欲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巳主义等一系列新的社会道德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伦理学必须回答的问题。
人们在享受到新科技革命带来成功果实的喜悦时,也面临着新科技革命所提出的一系列伦理难题。
2、应用伦理学在中国的兴起我国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是从对国外学术成果的追踪、译介开始的,应用伦理学在中国的勃兴归因于伦理学内部的发展遭遇到的困境及外部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两大因素。
正是在这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应用伦理学应运而生。
应用伦理学产生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与此同时,应用伦理学的勃兴反过来又对社会价值理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政治的民主生态以及中国道德哲学本身的与时俱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章环境伦理学 绪论
1.2
征服的挽歌 人类文明大约经历了六千年。其 间伴随着各种文明兴盛与衰亡的更 迭,然而,人类一刻也没有停止对 自然的征服。可以明确地说,人类 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征服自然的历史。
15
当历史的时钟指向公元二千年的时候,自 然所展示的是一幅与先民大不相同的画卷。 人类已经强大起来,手中掌握驾驭自然的 上方宝剑:科学技术。 强大的理性力量和科学技术手段,使我们 能够更多地考虑如何控制和改造自然,而 不必太在意自然对我们的制约。现代技术 支撑的强大的工业体系,它能够稳定地生 产我们所需要的生活用品;我们不必担心 环境对生活的影响,现代技术能够把它改 变过来;我们不必担心资源会枯竭,现代 化的技术能够源源不断开发出新的资源。 当代人的踌躇满志和对科学技术的无限信 赖,使他忘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
11
公元前三千年,在尼罗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出现了 埃及文明。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洪水冲积的肥沃土地 上发展灌溉农业,创造了古埃及文明。 曾经繁荣灿烂的古巴比伦文明却因是不合理的灌溉 而变成了历史遗迹。 最新的科学证据揭示:玛雅文明的毁灭也是环境破 坏长期积累的结果。 地中海地区文明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也是由于土地 管理使用不当造成的。米诺斯文明便是例证。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不毛之地――撒哈拉沙漠――过 去曾经是生命的绿洲。这里曾经风雨流出,河川涌 动,草树繁盛,动物成群,人类也在此生存繁衍。 而撒哈拉在今天之所以沦为生命的禁区,乃是养育 文明的环境机制横遭破坏缘故。草原过度啃食;森 林被毁;大片植被被烧荒最终导致了沙漠的形成。
环境伦理学
董维芳
1
教材 1.《环境伦理学》,余谋昌、王耀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教材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唐孝 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环境伦理学》,裴广川主编,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2年 3.《环境伦理学教程》,邝福光著,中国环 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
论环境正义(一)
论环境正义(一)摘要]20世纪90年代,当代环境伦理由于缺乏对现实的关注而陷入了某种发展困境,对环境保护实践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无能为力。
与此同时,由于环境保护中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引起的“环境不公”问题在环境保护运动中日益突出,并且由此引发了一场不但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而且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响应的“环境正义运动”。
“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和“环境正义”的一些重要思想,既对当代环境伦理理论及其指导的西方主流环境保护实践提出了挑战,也为当代环境伦理提供了一个从现实的角度看待和分析环境问题的崭新视角。
“环境正义”所代表的从现实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的倾向,正是当代环境伦理谋求自身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环境正义;环境伦理理论;环境保护一、环境正义的概念及起源(一)环境正义的概念环境正义是环境伦理学中的前沿问题,它是世界环境保护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也推动着环境伦理学的转向。
环境正义的观念最早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美国现代民权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
所谓环境正义,一般是指所有人,不分世代、国籍、民族、种族、性别、教育、区域、地位、贫富等,都平等享有秩序、整洁及可持续性环境的自由以及免受环境破坏的危害之权利。
环境正义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地保护人们平等的环境权利,并尽量减少人们之间因不平等关系而导致的不平等环境影响,从而维护人们的价值与尊严。
环境正义的实质是环境责任和生态利益的合理分担和分配,由此能够清晰地看到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以及解决生态危机所应采取的正确应对方略。
环境正义的实现对于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环境正义的起源1.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环境正义运动”最初爆发于美国。
1982年,瓦伦县居民举行游行,抗议当地政府将该地作为有毒垃圾掩埋场,这一行动将一个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被学术团体和公民权利团体所提出的问题吸引了更大范围的关注:环境保护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①。
第七章_企业管理中的伦理关系与道德决策[1]
0102(2007.7,单项选择题,P174) 3.下列哪项是对利己与利他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准确概
括?( ) A.经济人 B.社会人 C.道德人 D.自然人 B 0133(2008.7,单项选择题,P177) 1.企业不能只顾自身的利益,必须考虑社会利益,承担社
会义务,这就是企业的( ) A.企业使命 B.企业愿景 C.社会责任 D.环境责任 C 0171(2009.7,单项选择题,P174,第7章) 6.有理性、会算计、追求自利最大化的人,被亚当· 斯
7.在卡罗尔设计的金字塔型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中, 最基础层面的责任是企业的( )
A.伦理责任 B.法律责任 C.慈善责任 D.经济责 任
(2010.7,单项选择题,P174)
在卡罗尔设计的金字塔型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中,最 高层面的责任是企业的( )
伦理责任 B、法律责任 C、慈善责任
D、
经济责任
26
经济人与社会人相互结合才能使得双方都得到好处。
33
0152(2008.7,多项选择题,P179)
20.从宏观上看,企业行为中的不道德现象主要有
(
)
A.贿赂 B.胁迫行为 C.欺骗性信息
D.偷窃 E.不公平歧视
ABCDE
34
1、企业的伦理理性 2、企业伦理守则 3、企业管理中的道德规范
35
企业文化核心是企业价值观核心是伦理观 企业伦理理性要求企业做出合乎伦理的企业决策,在
46
伦理问题是关于某个备选决策在道德上的是非问题, 判断的依据是决策者的道德标准
道德标准: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
13
伦理导向的企业,利益和损失面前想到的是企业对社 会、他人履行的社会责任、伦理责任和环境责任。
环境伦理学知识点总结
环境伦理学知识点总结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关于环境和人类之间伦理关系的学科,通过对环境价值观念、环境伦理规范、环境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人类在与自然环境互动中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从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伦理规范、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概念1.1 环境伦理学的定义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关于环境伦理问题的哲学学科,它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探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价值观念和对环境保护的伦理规范。
环境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在对待自然环境时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
1.2 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历程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类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人们开始意识到需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伦理关系。
自此以后,环境伦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逐渐成立,涌现出一大批环境伦理学家和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3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价值观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环境伦理学致力于寻求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
二、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理论2.1 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是环境伦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关系,主张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和谐的方式与自然界互动。
生态伦理学提出了生态伦理价值观念,认为自然环境具有独立的生命和价值,人类应当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2 深生态学深生态学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流派,它由美国哲学家阿尔多·勒邦创立,倡导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身份认同,认为人类应当将自己置于自然环境中,与自然环境共同生活、共同发展。
深生态学主张实现人与自然的深层和谐,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强调人类价值观念的变革和情感的转变,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公共伦理学第1章 公共伦理与公共管理
性恶论
荀子将人性与制度管理联系起来,主张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主张制定礼仪法度, 化性起伪,从善去恶。 西方宗教与伦理学传统大多倾向于性恶论,如英 国十七世纪的政治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人是凶恶 的动物理学中经典的“XYZ” 人性假设理论: X理论——“理性人”、“经济人”(利益人) Y理论——“动机人”、“自我实现人” Z理论——“社会人”、“伦理人” 此外还有工具人、决策人、复杂人等假设
第一章 公共伦理与公共管理
本章教学重难点: 1、公共伦理与公共管理的概念。 2、公共伦理与社会公德的异同。 3、公共伦理中的义务与功利。 4、公共伦理基本原则与基本规范
本章重点掌握内容:
1、管理的实质。 2、科学的人性论有哪些要点? 3、公共伦理的特征。 4、公共伦理规范有哪些?
第一节 管理与伦理
公共伦理学是管理学、伦理学、行政学、政治学多学 科相互交融的伦理学学科。 公共伦理学包含着对管理和道德之间关系的更深层次 思考。
——公共伦理学与政治伦理学的关系
公共伦理学具有政治伦理学的属性。其区别在 于管理的主体不同,研究的对象不同。
——公共伦理学与行政伦理学的关系
后者只研究行政行为和政府内部的行为关系, 前者更为广泛,研究所有公共组织的道德义务 和道德关系
-----善恶不能先天假设,只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确证。
(二)科学的人性论是管理理论的基础
(P9-11)
1、科学的人性论首先立足于历史的分析
——人性包含人的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体德 才性)
2、科学的人性论还立足于社会关系分析
——人的善恶属性不是先天的,而是社会关系环境、教育 和管理塑造的(德性)
3、科学的人性论最终要立足于实践的分析
天人感应与生态伦理——董仲舒的生态伦理思想发微(1).
天人感应与生态伦理——董仲舒的生态伦理思想发微(1)归纳如下——“王者与臣无礼,貌不肃敬,则木不曲直,而夏多暴风。
王者言不从,则金不从革,而秋多霹雳。
王者视不明,则火不炎上,而秋多电。
王者听不聪,则水不润下,而春夏多暴雨。
王者心不能容,则稼穑不成,而秋多雷。
”做君王的道德修养不到家,易产生以上五种过错,这样就会破坏天地人这个生态系统,会有“自然之罚”。
当然,以上所列“自然之罚”的种种迹象与君王的五大过错之间本没有必然联系,董仲舒杜撰出来,纯粹是一种托天管人的手法,借鉴了《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记.月令》的有关材料,完善了自己的“天谴说”。
董仲舒讲了破坏三者关系产生“自然之罚”的情况后,又提出了严格遵循三者固有规律办事,出现“自然之赏”的情况——“三者皆奉,则民如子弟,不敢自专,邦如父母,不待恩而爱,不须严而使,虽野居露宿,厚于宫室,如是者,其君安枕而卧,莫之助而自强,莫之绥而自安,是谓自然之赏。
自然之赏至,虽退让委国而去,百姓襁负其子,随而君之,君亦不得离也。
故以德为国者,甘于饴蜜,固于胶漆,是以圣贤勉而崇本,而不敢失也。
”(《立元神》)显然“自然之赏”是国君以德治国的产物。
董仲舒这里讲的“以德为国”正是对其天地伦理观的具体运用。
这里的“德”,董仲舒是这样定义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
”(《深察名号》)意即:天与人之间互相联系合为一体,它们之间根本相同、道理相通,行动而相互补充,顺应而相互承受,这就叫道德。
从这一“道德”定义,亦可看出董仲舒讲的天人合一关系包含了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问题(显然,这种天人合一的“动”、“顺”之说直接来源于《周易》),触及到现代生态伦理学的立论基础——伦理关系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亦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
人与自然存在伦理道德关系,正是生态伦理学得以成立的理论前提。
当然,董仲舒的生态道德观还是十分粗糙的,他对天地人伦理道德关系的探讨由于从属于政治的需很快便夭折了。
组织与环境社会的关系
组织与环境、社会的关系一、组织的外部环境(一)组织的外部环境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1、组织的外部环境。
指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
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总是处在比他更大的系统,即外部环境中,并同外部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所有那些存在于组织外部的,对组织的活动及其绩效产生影响的因素或者是力量都称为组织的外部环境。
对组织而言,外部环境是不能控制的,相反,它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来开展活动,才能保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同时组织也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对外部环境施加影响,所以组织与环境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
2、外部环境对管理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它可能给组织的发展带来机遇。
(2)为组织带来规范和约束。
(3)可能给组织发展带来挑战和威胁。
(4)组织的管理形式和方法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
(二)组织的一般外部环境。
1、概念。
一般环境又称为宏观环境,是指在国际国内对一切产业部门和组织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力量。
包括那些对组织有潜在影响,但其相互关系尚不清晰的力量。
2、因素。
这些力量主要有: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经济条件:利益、通胀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证券市场指数以及一般商业周期。
政治条件:包括一个组织在其中经营的所在国的总体稳定性及政府首脑对工商企业的作用所持的具体态度。
社会条件:管理当局必须使其经营适应所在社会变化中的社会预期技术条件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叉的。
对于不同类型的组织而言,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有所不同。
同一因素对不同产业的重要性也会有所不同。
(三)组织的特定外部环境及其因素。
1、概念。
又叫具体环境。
或者叫产业环境,是指从产业角度看,同组织有密切关系、对组织有密切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
2、因素。
组织的具体环境的相关要素有: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机构和公众压力集团。
3、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关系。
一个具体环境因素经过一段时间会转变成一般环境因素,反之亦然(四)组织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一、前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工业生产突飞猛进。
由于工业化而产生许多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放射性废物及其它毒性物质之泛滥。
尤其是环境灾难(environmental disaster)的频仍发生,使世人深感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环境危机,各国政府及国际环境组织最初均强调训练与再训练专家及技术人员,以迎合专家人员的迫切需求。
但是,各国逐渐发现环境问题涉及社会大众各层人士的行为,非环境专家所能解决,除非人人对环境有正确的认识与行为,方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1977年10月联合国在前苏联的伯利西(Tbilisi)召开国际政府环境教育会议,会中制定的环境教育目标之一就是为每个人提供机会去获得保护环境和改进环境所需要的知识、价值观、态度、承诺和技能。
会中曾决议:在发展环境教育计划时,必须考虑伦理的价值,环境教育应以产生认知和价值为目的,藉以改进生活品质。
1991年国际环境教育计划发行的通讯Connect,以"全球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A Universal Environmental Ethic-The Ultimate Go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为主题,论述环境伦理的重要性。
文中指称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培养具有环境伦理信念的人,他具备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并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
二、人类中心主义阻碍伦理信念的演进所谓伦理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而环境伦理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也可以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
伦理的内涵包括信念、态度和价值观。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崭新的学问,虽然它源远流长,但是它真正的兴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当环境危机出现时,哲学家们开始应用传统的伦理学思考环境问题,他们常遭遇到两个问题:其一,存在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适当的关系是什么?其次,这个关系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哲学家们发现传统的伦理学对这些问题的答案非常暧昧。
《管理学》周三多习题与答案 第5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伦理)
第五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伦理)一、复习要点1、伦理的功利观的基本观点。
2、伦理的权利观的基本观点。
3、公平公正道德观(公平理论伦理观)的基本观点。
4、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的基本观点。
5、伦理管理的特征。
6、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
7、道德发展所经历的三层次和六阶段的基本内容。
8、改善伦理行为的途径。
9、伦理行为的具体体现。
关键名词:伦理的功利观、伦理的权利观、公平理论伦理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自我强度、控制中心、组织文化、伦理守则、决策规则。
二、习题之填充题1. 有关伦理的观点包括功利观,权利观,公平公正伦理观(公平理论伦理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
2. 伦理的功利观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
3. 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高尽可能多的利益。
4. 伦理的权利观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
5. 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6. 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把人看成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7. 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8. 道德发展要经历前惯例层次,惯例层次,原则层次三个层次。
9. 人们发现有两个个性变量影响个人行为,这两个变量是自我强度,控制中心。
10. 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主张把实证和规范两种方法并入商业伦理中。
11. 企业的伦理行为可以体现在环境,员工,顾客,竞争对手,投资者,所在社区等方面。
12. 正式的规章制度可以降低模糊程度,从而促进伦理行为的产生。
13. 最有可能产生高伦理标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
14. 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包括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结构变量,组织文化,问题强度。
三、习题之选择题1.下列理论观当中,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中现有的伦理规则的是(D )。
A.功利观B.权力观C.公平伦理观D.综合社会理论观2.接受(C )的管理者可能决定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
管理伦理学1
普塔· 霍特普: 如果你是一个指挥大批人工作的领导者, 你要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尽可能地好, 直到没有什么错误。……做坏事是不能使 事业获得成功的。
偏袒是一种渎神的行为,你应该一视同仁, 应该对你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接近的 人和不接近的人一视同仁……能做到这点 的管理者,会兴旺发达。
不要不公正地对一个人发怒,但对应发怒 的人就应该发怒。
金 字
德
伦理化管理是无人管理时代的主要特征
中国以周公、孔子、孟子等儒家学派的 社会政治管理思想与实践为代表。
西方以普塔· 霍特普的《教诲书》为代表。
冷漠无情的管理
——科学管理时代的管理伦理
所谓冷漠无情的管理,主要指以“经济人”假设为 哲学基础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弗· 泰罗 马克斯· W· 韦伯 亨利· 法约尔
梅奥和霍桑实验
1880年12月26日,生于澳大利亚阿德雷德。 1899年,在阿德雷德大学取得逻辑学和哲学的硕士学位。 1911-1922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任哲学与心理学教授。 1922年,移居美国。 1923-192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为洛克菲勒基金会进行工 业心理学研究。 1923年,在费城纺织厂进行工人流动率研究。 1926年,任 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工业研究室副教授。 1927年冬,开始参与霍桑实验。 1929年,任哈佛大学工业研究终身教授。 1936年,霍桑实验结束。 1933年,发表《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总结霍桑实验前一阶段的工作。 1945年,发表《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进一步概括霍桑实验的成果, 并对管理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949年9月7日,在英国吉尔福德去世。
理性主义的复活
——现代管理科学的管理伦理
金氏超级市场是一家连锁商店,由位于新英格兰、纽约和新泽西州的中等城市的 25家高度成功的超级市场组成。在若干大约2.5万到5万人口的城市里,每一城市 只有一家中心商店,这是该公司一贯的政策。在每个这样的城市里,找出最佳可 能的地点,开设很大的商店,具有吸引人的建筑物,大的停车场,以及完整的食 品生产线,并按广告的竞争价格销售与食品有关的产品。虽然几年期间这家公司 不得不关闭了数家地段不好的商场,但是它几乎完全依靠该公司创始人——总经 理沃特· 金的直觉来选择城市和地段。这家公司的利润记录表明,自从他开设了第 一家商场以来,在25年期间他的判断一直是正确的。 在沃特· 金的女儿唐娜大学毕业取得商业管理学位,参加公司工作担任总经理助 手后,研究新的城市场所成为他的主要任务之一。金女士觉得:运筹学技术可以 用来解决找商场地段的问题。她指出,在任何即定时间和未来,为了扩大经营业 务,必须要有一个“最佳”城市和“最佳”地段,但愿能够发现它。她坚持公司需 办理的一切事情,就是澄清它的目标,鉴别制约因素、如可获得现金、现有的竞 争情况以及到公司仓库的路程,查看这些变量,如房地产成本、货币成本、市场 规模和特征、当地劳动市场以及地方税收和规章,然后把这些因素放如模型里, 提出鉴别最佳场所的手段。 他的父亲和公司的其他职员认为,运筹学对石油公司、航天公司,或者大银行来 说,可能是合适的,但是运筹学的方法太复杂了,就超级市场的场地来说,不可 捉摸的的问题太多了,更何况25年来,公司一直是成功的。 金女士没有心悦诚服,她确信运筹学能帮助制订这样的决策。但是,她不知道 在目前情况下要做什么?
管理学考试重点(1)
管理学考试重点(1)《管理学考试重点》第⼀章管理与管理者第⼀节⼈类的管理活动*⼀、⼈类活动的特点:1:⽬的性2:依存性3:知识性*三、什么是管理: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第⼆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上四个常见)创新*⼆、管理的两重性⾃然属性:(1)管理由⼈类活动的特点所产⽣,⼈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职能。
(2)管理也是由社会分⼯所产⽣的社会劳动过程的⼀种特殊职能。
(3)管理也是⽣产⼒。
社会属性:与⽣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体现⽣产关系的特点(重要)第三节管理者的⾓⾊与技能⼀、管理者的⾓⾊:1)⼈际⾓⾊:代表⼈⾓⾊、领导⼈⾓⾊、联络者⾓⾊.2)信息⾓⾊:监督者、发⾔⼈、传播⼈.3)决策⾓⾊:企业家、⼲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的职能:1)技术技能:运⽤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具的能⼒。
2)⼈际技能:成功地与别⼈打交道并与别⼈沟通的能⼒3)概念技能:能把观点设想出三、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各种管理⼯作中普遍适⽤的原理和⽅法第⼆章管理思想的发展第⼀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化背景:五千年的⽂化,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都是中国的⽂化背景,在研究现代管理思想的时候,不能不⾸先研究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重⼈——1:重⼈⼼向背2:重⼈才归离⼈和——调整⼈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守信——信誉是⼈类社会⼈们之间建⽴稳定关系的基础利器——“⼯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实——实事求是,⼀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法和⾏为的准则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
两个要点1:预测2:运筹节俭——理财和治⽣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后逐渐演变成⼀套法治体系第⼆节西⽅传统管理思想⼀:西⽅早期管理思想的产⽣:(1)亚当。
高三政治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1
政治:5.1《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与5.2《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六)【课前延伸学案】【学习目标】1、环境问题产生以及被世人关注的原因2、环境问题带给我们的启示3、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4、怎样树立健全的环境意识5、污染、破坏环境的主要后果及其责任主体6、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7、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同时处理好的两种伦理关系8、遵守环境道德规范,要落实到具体的环保行动上【知识梳理】一、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一)不堪重负的地球1、环境问题的含义:2、环境问题产生以及被世人关注的原因3、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4、环境问题带给我们的启示(二)环境危机的伦理反思1、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1)主要原因(2)重要因素(3)错误观念的影响(片面的发展观;狭隘的人类主宰论;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幸福观;科技万能论)2、片面的发展观(1)含义(2)表现3、狭隘的人类主宰论(1)观点:(2)评价:4、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幸福观5、科技万能论(三)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1、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原因2、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1)(2)3、树立健全的环境意识(1)健全的环境意识含义:(2)怎样树立健全的环境意识①环境科学知识是环境意识的基础。
掌握环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②环境价值观念是环境意识的灵魂。
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的意义:③环境伦理是环境价值观念的核心。
A环境伦理的含义:B遵守环境伦理原则的意义:二、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一)破坏环境违背道德1、污染、破坏环境的主要后果(1)(2)(3)2、污染、破坏环境行为的责任主体(1)(2)(3)(4)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二)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1、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同时处理好的两种伦理关系2、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1)环境正义原则(2)尊重自然的原则①坚持尊重自然的原则的原因②坚持尊重自然的原则的意义(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1、环境伦理原则在生活中体现为具体的环境道德规范2、环境道德规范的含义3、环境道德规范的表现4、遵守环境道德规范,要落实到具体的环保行动上(1)(2)(3)【课内探究学案】【合作探究1】世界约有29%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每年约有20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
环境工程的工程伦理问题探讨
1 可能面临的环境工程伦理问题
铁道部
抢工期、不重视安全,应急预案和机制不完善;客运 专线系统集成工作管理不力,规章标准不全
技术部、基础部、科学技术司及通号集团
监管工作不到位,审查把关不力, 技术审查无依据、不规范
上海铁路局、通号设计院
铁路局责任不落实、应急处置不力,安全意识 薄弱,事故抢险不妥当;设计院产品研发审查
1 可能面临的环境工程伦理问题
1.2 环境保护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分配问题
环境工程主要是保护或增加公共利益,大多会不可避免涉及以致 减损私人利益和其他利益,因此在界定公共利益是不仅要对局部公共 利益与整体公共利益、短期公共利益与长期公共利益进行评判,也要 对可能涉及的私人利益与可能增长的公共利益进行合理考量,对实现 公用利益的不同方式加以论证。如果仅仅以减损私人利益的方式却又 不给于合理补偿,这种增进公共利益的方式就有违公平和正义。这也 是环境工程活动中会遇到的伦理问题之一。
1 可能面临的环境工程伦理问题 1.5 工程事故背景概述
可见此次灾难性事件,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 失。是一次血的教训,它向我们展现出我国高铁工程中存在的伦理责任缺失问题而导 致的安全事故,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
1 可能面临的环境工程伦理问题 1.5.1工程风险因素 铁道部 技术部、基础部、科学技术司及通号集团 上海铁路局、通号设计院
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 技术,是人类为减少工业化生产过程和人类生活过程对环境的影 响进行污染治理的工程手段,依托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 施和政策,通过工程手段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 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公共伦理与管理伦理
第一章公共伦理与管理伦理第一节管理与伦理:内在统一,亦即公共伦理学的理论前提一、管理的含义和实质P 1-4·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
·管理的定义是:管理就是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客体及其关系实施协调控制的活动过程。
·几种观点:结构要素论、协调论、决策论、组织管理论管理的实质:1.管理是社会分工分化出来的一种专门职能2.管理是生产力中的重要要素3.管理的性质是由一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4.管理根源于生产方式运行的需要5.管理是社会组织运行的基本保障6.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性是其核心和灵魂。
管理的特征、管理的重要性P4-6二、管理的伦理意蕴管理的“人性假设”·管理主体对管理对象的动机、情感、思想、行为目的、行为属性所持的看法。
性善论·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主张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性恶论·荀子将人性与制度管理联系起来,主张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制定礼仪法度,化性起伪,从善去恶。
·英国十七世纪的政治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人是凶恶的动物,人对人像狼一样。
科学的人性论是管理理论的基础·科学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质的规定性,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科学的人性论:立足于历史的分析,立足于社会关系分析,立足于实践分析。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人性三、伦理是关于到的规律的科学P7-13·伦理学的本质、伦理的价值目标——至善四、管理与伦理的内在统一P13-15第二节公共伦理学与管理伦理学一、公共伦理和管理伦理(一)企业伦理和公共伦理⏹相同之处:1、都是组织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2、都以组织和组织成员为研究对象。
3、都和管理活动有关。
⏹区别:1、伦理主体不同。
2、研究的范围不同。
3、伦理层次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政治环境
对汽车制造商们来说。 20 世纪 90年代将标志着一个日益增加的政府管制 制度和环境上的压力的新纪元,促使他们提高燃料效率、安全标准和污染控 制水平。净化空气的要求、全球变暖及新油耗标准都将给福特公司的新产品 计划蒙上阴影。 然而,全球还将会有更大的变化发生,如人们所期望的 1992年欧洲经济 体统一、东欧巨变、前苏联经济的发展及中国市场经济的巨大潜力。 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前景不是很明朗,福特公司在中国这种情况下 并未采取任何明显的行动。通用汽车公司放弃了其在中国与富士汽车公司建 立合资企业的计划。多数分析家始终认为中国市场中很多行业是有利可图的, 但由于中国经济还不够发达,所以汽车工业的获利可能会更慢些。
4.技术环境
• 未来的汽车将变得更加容易操作,并装有智能系统:快速敏 捷的计算机会使发动机和传送系统的运转更加高效;电子悬浮系 统、雷达障碍扫描系统会帮助司机避免车祸;导向系统在荧屏上 显示各种可选择的路线,以帮助司机避免交通堵塞。自动变色玻 璃和红外系统可提高夜间的可视度,刹车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 和牵引控制将会标准化。 • 在生产中,机器人技术的使用将会更加广泛。20世纪90年代 的汽车生产商将会开发出使用替代燃料的汽车。
• 成员与分工: • 孙志伟:视频 • 孙云起:主讲人 • 齐松 :PPT框架与构思 • 杨新宇:PPT制作 • 高鹏翔:查阅案例 • 袁忠华:归纳总结
工商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1404
•
任何组织都是在一定环境中从事活动的;任何管理也都要在 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这个环境就是管理环境。管理环境的特点制 约和影响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进行。管理环境的变化要求管理的内 容、手段、方式、方法等随之调整,以利用机会,趋利避害,更 好地实施管理。尤其对于行政管理来说,管理环境的影响作用更
3)企业内部资源条 件 (1)营销要素 (2)理财要素 (3)产品研制开发 要素
4)企业文化 (1)企业历史
(2)企业环境
5)人力资源要素
• •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
•
的外部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
影响汽车工业和汽车公司成长的经济因素有利率、汽车价格的上涨、 美元的价值和美国总体的经济大环境。 为了预测经济的变化,福特公司的经济学家和其他的经济分析人士 分析了许多经济变量或“主要的指标”,其中一些指标包括批发和消费 价格指数、耐用品订货量、消费者负债量、GNP增长、利率。通常这些 变量在复杂的经济预测模型中作因变量来模拟经济以及准确地预测经济 趋势。 尽管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将有下降的趋势,但对经济的衰退 前景以及何时可能发生衰退意见不一。美国商务部预言新车的销售量在 1990年将下降1.3%,但此后将逐年增长,直到1994年。
是不可忽视。这是由行政环境的特点所决定的。
1)社会环境 2)经济环境 (1)宏观经济周期 (2)人均收入
5)政治环境
6)自然环境
(3)人口因素
(4)价格因素
3)科学技术环境
4)社会文化环境
二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1)企业管理者。 (1)组织功能
(2)激励功能
(3)沟通功能 2)企业结构。 (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2)直线与参谋 (3)集权与分权 (4)授权 (5)部门化
3.社会环境
• 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和经济趋势研究表面,汽车工业总会有大量 的购买者,他们有购买的倾向,并有购买新车的财力,其中三种 人群对汽车工业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他们分别是人口快速增长 时期出生的人群、妇女和老人。 • 第一类群体会有更多的自有收入来购买汽车,而且有相当一部分 人会购买豪华车或跑车。将有越来越多的妇女购买新车,并有望 在汽车市场上表现出与男人相同的购买力。最后一个显著的群体 是55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构成了新车消费者的25%,并且这个 比例还将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