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债宏观审慎监管的具体方法和实施路径

合集下载

全口径对外债权宏观审慎管理探索与研究

全口径对外债权宏观审慎管理探索与研究

CHINACOLLECTIVEECONOMY 全口径对外债权宏观审慎管理探索与研究HI■李莹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本外币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但对外债权仍是"分币种、分业务$的管理模式%随着跨境资金流动的日益复杂,我国对外债权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因素,但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显现,一定程度上影响外汇管理成效%文章借鉴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办法,开展对外债权宏观审慎管理探索与研究%—、对外债权分类对外债权与外债对,是指境本外币资金融的行为%根扌居管理需要,对外债权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1.分类%分为、银行和其的对外债权%其中,行为商业行、行、、以;其它部业和行金融%2.业务分类%分为债权和外债权(债权)%债权境外债务资金融为债权,债权人因成的对境外债务的可索权为外债权%3•按照债权对应的金融工具分类%分为:债券、、贷款、-币和存、其式对外债权%4.为分析需要,对外债权还可以国别、、币种行分%其中,对债权行分外,还可以 行划分%二、对外债权主要管理政策对外债权管理主要分为:第一是,2009前,无对外债权的%对,关规定一金融外汇业务、境外的规定%是成,2009~2014年,《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汇发[2009]24号)是第一业境外规文,步奠定业境外外汇管理规定以及操作细则%是繁盛,2014以后,《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调整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策的》(汇发[2014]2号)宽了境业境外管理,允许股权关联管理的企业%2016-2017年,人行和外汇局先后出台了《一步明确境内企业币境外业务: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306号)和《关一步推外汇管理改革完善真实合规性审核的》(汇发[2017-3),明确提出本外币管理的思路,步探索实施本外币全口径境外放款管理%三、对外债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以来,我国形成一种-重债务轻债权$的管理模式%随着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出台,对外债务的管理、统计、监测和宏观调控都较为规范、统一%相比下,对外债权的管理存在界定不清、管理方式多样、实际操作难寻依扌居、数扌居统计口径不一问题%(一"法规缺乏系统性目前,对外债权要管理政策仅针对境业境外放款、融资租赁和履约,没有实现适体的全面性以及适用行为的广泛%对于金融对外债权和企业境外外其他式的对外债权,相关规定落在一其他的政策文件中%(二)本外币境外放款管理政策存在差异目前,我国已初步实现了境业境外本外币全口径管理,在对外债权管理改革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本外币境外管理策仍在体、度管理、资金来源途、资金汇回、登记要求存在不一致,导致业策差异套规避监管%(三)现行管理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现行管理策存在很多模糊真空地带,导致真实审核虚设%如未要求追溯境外放款资金来源的合规,未从合规角度约束资金途约定用业正常生产经营,未对展数审核以,未明确规定正的观因审核,导致实际业务办理中随大,宽度不一%(四)其他性质资金借道对外债权异常流出,一业对外债权策便,将行业的业境外投资资金、外履约资金、历年未分配利润借道对外债权异常流出,至业借外债和对外债权套境外汇、,大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五)外汇局监管存在一定难度境外度登记业务审核资对简单,较难断的真实;资金一汇出,、流动在境外,法核实资金真实途;金融对外债权法规约束,也无统计数扌居,存在监管真空%四、对外债权宏观审慎管理设计框架(一"管理目标对外债权的管理目是国际收支本平衡,以国经衡:发展%为实现上述目,可细分为以下•子目:一是在真实合规的前提下,支持境内企业"走出”,跨境投融资平%是数理,实现对对外债权、和风险的调控,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是根居国际收支,对外债权和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实现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向调控,有效平国际收支波动%(二)管理原则一是监管原则%为跨境投融资便平,对外债权管理一定的中国集体经济]91财税金融----------------------------------------------------------------------------------开放性,但为有效防范风险,应以真实的交易背景为基础,以追踪资金用途为手段,贯彻长臂监管原则"二是本外币一体化原则"目前境外放款本外币一体化管理框架已取得积极进展,但在政策执行层面仍存在差异,为避免监管漏洞,应对对外债权实施本外币一体化管理"三是协同监管原则"部分企业背离政策初衷,利用对外债权将其他性质资金异,境资金监管,应对外债权境外资、跨境等协同监管,消除政策替代空间,有力约企业政策套利、避监管的行为"(三)管理对象对外债权是境境外提供资金融通的行为"管理对象应体现全:一是有境,境企业、境行以及境行金;二是所有币种,即本外币对外债权;三是所有业,债权和表外债权(或有债权)"同时,对外债权境放款人应1以上,与境外借款间具有股权"(四)管理要求1.资金I债权得用资金,得利用自身债资为债务人提供资金来源"2.币种一致境外债权约币、币种和偿还币种须保持一致03.利率应业原则,在合理范围内协商确定,但°4J原则上不超过5年(含5年)"5.资金用途资金用途应,应同约使用,符合企业等"同时应境外债范是款应,宓追踪境夕卜借款资金的实际用途,资金用途的真实性理性"禁止、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境夕卜资制行业境外放款"6.展期如有需可以展期,届满前1个月内,由债权在展期申请即可,但原则上同一笔业务展一次"7•注销销,应加强真实性审,客观原因说明证明文件"对于债转股,应境外寸殳资外汇管理规定,先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再办理注销和登记手续;对于债务豁免,应豁免原因详细说明、董事会决议、境外公司审计报告等资料°(五)管理模式及额度计算外债权采取风险加权余额态管理模式"建立宏观审慎规则下基于微观主体所有者权益外债权约制,境均可主开展本外币外债权"境开展外债权风险权计算余额,风险加权余额不得超过上限,即:外债权风险加权余额W对外债权风险权余额上限"1.余额计算公式对外债权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二最近一计有者权益*外债权杠杆*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其中,外债权杠杆:企业和非银行金外债权杠杆率设定为1,银行外债权杠杆设为0.5;宏观慎调节参数:0.3o2.余额计算公式对外债权风险加权余额二"本外币对外债权余额*期限风险转换因子*类别风险转换因子+"外币对外债权余额*汇率风险折算因子°其中,风险转换因子:在1(含)以下短外债权风险转换因子设定为1,在1年(不含)以中长外债权风险因子设定为1.5;别风险转换因子:表内对外债权别风险转换因子设为1,表外对外债权(或有债权)别风险转换因子设定为1;风险折算因子:0.5°外债权风险权余额计算均以人民币为单位,外币外债权以日的汇率水平以下方式折算计入:已在中国外交易中心挂牌(挂'交易外币,用民币中间交易参;未在中国外交易中心挂交易的外币,适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参°(六)宏观调控建外债权宏观风险监体,在外债权宏观风险时,采取逆周期调控措施,以控制系统性金风险°调控可以采用单一措施或组施方式进行,也可针单一、多个部企业和金进行"总量调控施调外债权杠杆宏观慎调节参数,结调施调-风险转换因子°宏观审慎占(MPA'的结果对金融机构对外债权的总量和结进行调控,可呀维国金需采取风险准金等其他调施,范统性金风险°企业金融机构因风险转换因子、对外债权杠杆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调外债权风险权余额,原有外债权约可有;在外债权风险余额调前,得办理句括对外债权展在外债权业°(七)数据采集一是数采,境企业金外债权数°二是外统境民币统统计准应一,制统一数采、范等,以准确、及时、采外债权相关数扌居"三是统(外债权)模可外债权风险权余额,办理业风险权余额°是一外债权,会在统“•规性与异)异常指标中,:于外债权事监管°(八"管理分工由民行宏观慎管理,由外进行业管理,登记、数统计、等体;同,建外民银行境人民币管理部门的数扌居交换制,实°外在办理本外币外债权业,企业行金实行事前约登记,行实行事° 同,银行展业原则要求,外债权业真实性性°外也会境外债权业开展,境应积极°展申请境,理说明原因,外应先交外部门,再办理展手续"x-理由,外应为其办理外债权业,交外部门"参考文献:⑴许锤川,张园园.浅析境外放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企业文化,2018(36):308.[2]张锦增.完善境外放款全口径宏观审慎管理[J].中国外汇,2018,7(27):71—72.⑶刘仇成,彭英,刘亚南.对外债权宏观审慎管理[J].中国外汇,2017,19(27):78-79.[4]王璐.加强境外放款本外币一体化管理[J]•中国外汇,2016,17(32):83.(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92^2021年2期(1月)。

2016年出台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

2016年出台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

2016年出台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2016年出台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在中国金融监管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项政策的目标是促进跨境资金流动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同时加强对跨境融资风险的监管和控制。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这项政策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首先,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跨境资金流动进行了分类管理。

根据这项政策,中国境内与境外的主体之间的外汇资产和负债应统一纳入外汇市场监管,即全口径监管。

首先,政策对债务类跨境融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在政策出台前,有一部分企业通过境外市场发行债务,债务规模庞大,风险也相对较高。

为了规范这一领域的市场行为,政策要求相关主体在发行债务之前向外汇局备案。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债务类跨境融资的风险,关注潜在的外汇风险,同时也增强了金融的透明度。

其次,政策对股权类跨境融资作出了具体规定。

股权类跨境融资主要是指境内企业通过股权投资方式融资,例如直接投资境外企业或购买其股权。

政策将股权类跨境融资分为境内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外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两种形式,并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这一措施旨在规范股权类跨境融资行为,防范潜在的风险,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政策还对外债和资本项目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管控。

政策明确了境内机构和个人的外债余额和资本项目可用额度,限制了跨境融资规模。

这一措施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避免外债过度积累和资本外流过快。

此外,政策还进一步完善了跨境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政策要求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对跨境融资的风险监控和预警能力。

此外,政策还明确了风险评估和风险记录、报告等相关要求,加强了对跨境融资风险的监管和控制。

总结来说,2016年出台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跨境融资行为进行了全面规范和管控。

这一政策不仅促进了跨境资金流动的稳定和可持续性,更加强了对跨境融资风险的监管和控制,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外债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外债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外债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外债宏观审慎调节是指国家采取措施调整外债规模、结构和成本等方面的政策,旨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

其中,参数是指调控外债宏观审慎的具体指标和标准,包括外债规模、期限、利率、债务服务等。

外债规模是外债宏观审慎调节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国家外债的总量和增长速度。

国家可以通过设置外债规模上限、发放外债许可证等手段来控制外债规模增长,防止外债过快积累带来的风险。

外债期限是外债宏观审慎调节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外债偿还的时间和压力。

国家可以通过限制短期外债的比例、鼓励吸收长期外债等手段来降低外债偿还的风险和压力。

外债利率是外债宏观审慎调节的又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外债的成本和对外债的吸引力。

国家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差异、鼓励吸收低成本外债等手段来降低外债成本和风险。

债务服务是外债宏观审慎调节的最后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国家偿还外债所需的支出和财政压力。

国家可以通过控制外债偿还的比例、优化债务结构等手段来降低债务服务成本和风险。

总之,外债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的合理设置和实施,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1 -。

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理论演进与实践路径

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理论演进与实践路径

财经理论研究2024年 第1期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理论演进与实践路径李岩松,杨素娟(新疆理工学院 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新疆 阿克苏 843100)[摘 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已经被大部分国家所认可。

本文通过分析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的起源、发展,从政策的假设条件到执行工具的各个层面,研究了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正反两方面作用,总结了宏观审慎政策理论基础、政策工具。

通过构建封闭经济体、静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发现,实施宏观审慎政策需要在产出、通货膨胀间进行权衡取舍。

从社会整体福利角度出发,宏观审慎政策的确能够避免金融失衡,特别是当经济陷入金融顺周期性时,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改善经济所处的失衡状态,提高社会福利。

[关键词]宏观审慎;微观审慎;逆周期;信贷周期[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63(2024)01-0026-13一、引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作用使得学界、监管当局认识到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迫在眉睫,以宏观审慎监管视角对原微观审慎监管体系进行重新审视刻不容缓。

近年来,面临国外纷繁复杂的局势变化,一国金融稳定不再是孤立、偶发的个体事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已经表明,金融危机极易转化为经济危机,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蔓延至实体经济。

在重视宏观审慎监管的同时,部分观点对过去的金融监管政策提出了批判与质疑,从防范危机的角度,认为现行监管体系无法满足金融稳定的客观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追本溯源,厘清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关系,对于完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建立现代金融监管、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Mckinnon[1]和Shaw[2]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认为20世纪60—70年代的金融监管措施会导致“金融抑制”,而放松管制则会发挥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探索建立银行对外债权宏观审慎管理模式

探索建立银行对外债权宏观审慎管理模式

FINANCE & ECONOMY 金融经济探索建立银行对外债权宏观审慎管理模式田凌摘要:银行对外债权业务类别繁杂,涉及国别风险、信用 风险、汇率风险等,在发生区域性或全球性金融危机时容易 成为风险传导的渠道,但现行外汇管理政策未明确对银行对 外债权业务的管理方式。

本文认为在对银行对外债权业务 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可以搭建以宏观审慎管理为核心,登记 管理为基础,负面清单为辅助的银行对外债权管理模式,以实现对银行对外债权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防范系统性风险 的发生。

关键词:银行对外债权;宏观审慎管理一、银行对外债权管理现状及问题根据现行法规,人民银行、银监会及外汇局对银行境外 债权业务均有一定的管理权,但各机构对此业务的管理环节 及范围有所区别,人民银行的管理范畴主要针对银行的人民 币对外债权业务,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实 施细则》(银发〔2009〕212号)中第十三条规定“境内结算银 行可以向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融资金额以试点企 业与境外企业之间的贸易合同金额为限。

”《中国人民银行关 于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的指导意见》(银发〔2011〕255号)明确境内银行可以对境外直接投资、对将F C和H S两种航线网络结构下均衡频率的结果进行 比较,如图3所示,由此可以得出H S模式下均衡频率更高。

这是因为在两条可供飞行使用的航线上,面对和F C模式下 同样数量有出行需求的乘客,这就要求航空公司安排更多的 航班来满足他们的出行需要。

4.结论与对策建议本文主要是分析F C和H S两种模式下航空公司追求利 润最大化时对票价和航班频率的选择。

主要针对两种航线 网络结构模式进行模型数学分析,通过函数推导及比较分 析,我们主要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本文认为政府及航空公司 在进行机场建造时可综合考虑。

F C模式下,获得利润最大 化的均衡频率比H S模式下的要低,所以跑道数量一定情况 下,航空公司可根据自有航班量来选择航线结构;H S模式 下,满足均衡频率要求时,要获得更高利润,跑道数量不宜过 多;对于政府而言,税收的征收也应考虑消费者和厂商的效 用状况来安排,避免引起票价的较大波动。

外债宏观审慎模式

外债宏观审慎模式

外债宏观审慎模式
外债宏观审慎模式(Macroprudential Framework for External Debt)是一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旨在管理和监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债水平,以减少金融系统和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

这种框架通常由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共同制定和执行。

外债宏观审慎模式的主要目标包括:
1. 稳定金融系统:通过限制外债水平,防止金融系统因外债过度累积而面临的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2. 保护宏观经济稳定:控制外债水平有助于防范宏观经济不稳定,特别是在外部冲击和全球金融动荡的情况下。

3. 减少外汇风险:确保外债结构和偿还期限的合理安排,以降低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外汇风险。

4. 维护可持续的外债水平:确保外债水平在可持续范围内,避免因外债过度积累而导致支付困难或财政不稳定。

外债宏观审慎模式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外债限制和监控:设定外债限制,限制不同部门和实体的外债水平,并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

2. 审慎监管和评估:对金融机构和其他借款实体进行审慎监管和评估,确保它们在外债方面的行为合规且可持续。

3.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确保外债政策与整体经济政策一致。

4. 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定期进行外债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以评估外部冲击对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应对。

1。

宏观审慎视角下企业外债监管框架研究

宏观审慎视角下企业外债监管框架研究

企业借债的绝对规模看 , 除2 0 0 9 年受 国际金融危机 影 响有 所下 降 外 , 外资企 业 外债 规模 始终 保持 增 长。 2 0 0 3年 末 , 外 资 企 业 外债 余 额 3 7 8亿 美 元 , 2 0 1 3年
末增 长 至 l 5 8 6 亿美元 , 年均 增长 3 2 %。 与外资 企业 同, 中资 企 业外债 规模 维持 在 基本 稳定 的状 态 , 外
历 史最 高 值 。
20 0 3 2 00 4 20 0 5 20 0 6 20 07 2 O n 2 oO g 2 01 0 2 O’ 1 2 01 2 2 OI
_ — -外 强 企 业 蚪 愤 采 椭 ■ ● -十 t 企 业 外 ■ 案 顿
” 赞 业 外 埔 ^ 比
内企 业借 用 人 民币外 债管 理 ,外汇 局负 责 中资企业 短期 外债 指标 核 定 以及 中外资 企业 外债 日常管 理 及
统计 。
债余 额 在 5 O亿 美 元上下 波 动 , 其 占全 部登 记外 债余
文 中 企 业 外债 规 模 指 登记 外 债余 额 , 不 包含 贸 易信 贷 余 额 。 因 2 0 1 4年 末 外 债 数 据 尚 未 公 布 , 本文采用数据为截至 2 0 1 3年 末 。 6 5
债 管 理 的 不 适 应 性 也 在 逐 步 显 现 本 文从 我 国企 业 外债 的 现 状 分 析 入 手 . 系统 阐 述 企 业 外债 宏 观 审 慎 管理 的必要性 , 并 构 建 企 业 外 债 宏 观 审慎 监 管 的 框 架 , 从借债 主体资格 的确定 、 监 测预 警体制 的建立 、
延 伸 的现 场 检 查 和 选择 性 工 具 的 储 备 等 方 面详 细 阐述 企 业 外债 宏观 审慎 监 管 的 主要 内容 关键词 : 企 业 外债 : 宏 观 审慎 : 监 管

宏观审慎视角下的外债管理问题研究

宏观审慎视角下的外债管理问题研究

宏观审慎视角下的外债管理问题研究作者:张家绪来源:《商情》2016年第06期【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持续提升,特别是资本项目可兑换不断推进,构建宏观审慎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关键词】外债管理资本项目一、我国外债管理现状(1)外债管理呈现多头化。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债实行规模控制、多部门分工监管的管理模式。

发改委负责制定国家借用外债计划,确定外债总规模和结构调控指标,财政部负责主权外债的签约和使用,人民银行负责人民币外债的管理,外汇局负责全口径外债的统计监测及境内机构短期外债指标的核准,商务部门负责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和章程,核定与企业外债有关的投注差管理。

这种多头管理模式,既有按照外债类型、债务人性质,又有按照外债币种等分类,极易引发市场主体的政策套利行为,造成利用政策之间不统一或政策漏洞,谋取利益。

(2)中外资企业对外借债差别化。

目前,我国对外资企业借用外债仍遵循“投注差”管理,在“投注差”范围内,企业可自行举借外债,即使用完“投注差”额度,企业也可以通过增加投资额的方式增加可借外债额度。

而中资企业举借中长期外债,由国家发改委批准,举借短期外债由外汇局核定指标。

在结汇方面,中外企业也存在显著差别,外商投资企业外债资金可以结汇使用,而中资企业外债资金未经批准不能结汇,极大的限制的外债资金的使用范围。

显然,中资企业借用外债的难易程度和外债规模受到更多限制,影响到中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3)外债期限结构管理不一致性。

目前,我国对中长期和短期外债实行分类管理,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的中长期外债在“投注差”范围内按发生额管理,而短期外债则按余额管理;中资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需由发改委审批,按发生额管理,而借用短期外债只需外汇局核定指标,按余额管理。

探析外债宏观审慎监管模式及实施路径

探析外债宏观审慎监管模式及实施路径

探析外债宏观审慎监管模式及实施路径作者:张群周琼来源:《审计与理财》2015年第12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及监管理念的同步改进,我国正逐步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其核心是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导致的整个经济体系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导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目前,本外币、中外资企业差异化外债管理政策存在一定弊端,重微观、轻宏观的管理思路不利于开放背景下的跨境资金流动调控。

对此,本文在深入分析企业外债管理现状基础上,试图探索构建体现逆周期调节思路的宏观审慎企业外债管理框架,以期有效满足企业境外融资需求,同时合理控制外债规模、降低外债风险。

一、外债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一)中外资企业外债管理区别对待,影响中资企业对外融资。

目前,除试点地区外,我国对中外资企业举借外债实施差别化管理,外资企业举借外债的条件比中资企业要宽松得多。

外资企业在“投注差”范围内可举借外债,而中资企业中长期外债须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短期外债额度须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

在国际资本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可以便捷地融入境外低成本资金,而中资企业受规模限制和审批流程约束,跨境融资能力受限。

中外资企业在外债政策待遇上的不平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资企业融资渠道,制约了中资企业发展。

(二)现行外债余额管理方式注重个体风险防范,缺乏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

现行外债管理仍以微观管理为主,注重对个体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而缺乏对宏观环境、政策及金融市场的关注,比如大量资本流入是否会使汇率升值和导致金融体系流动性增加等。

随着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资本流动限制的逐渐放开,仅依赖微观审慎管理已经不能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不能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而宏观审慎管理重点关注机构面临的共同风险,有利于增强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健。

(三)现行企业外债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外债管理要求。

当前“投注差”外债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企业可采取扩大“投注差”方式调增可借外债额度,使外债额度控制失去意义;二是“投注差”管理未对短债期时间、次数和长债提前偿还进行明确限制,对借款利率没有明确要求,导致外债期限结构和融资成本难以控制,为投机资金通过融资渠道跨境流动提供了条件;三是未从行业特点、经营状况、信用记录等方面对借款企业进行差别化管理,政策导向不清晰,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浅谈外国投资者直接投资宏观审慎监管的思考

浅谈外国投资者直接投资宏观审慎监管的思考

浅谈外国投资者直接投资宏观审慎监管的思考摘要:宏观审慎监管是宏观金融管理当局为了减少金融动荡产生的经济成本、确保金融稳定而将金融体系整体作为监管对象的监管模式。

本文通过对美国、欧盟及欧盟的外汇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发现各国的外汇管理基本都是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其目的都是促进投资交易便利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关键词:直接投资宏观审慎监管传统的外汇管理职能是通过资金的汇兑环节进行监管,防止跨境投机资金的流入,保证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在中国,外汇管理局肩负这这种监管职责,通过对投资行为的事前备案以及交易数据的分析来监测跨境资金的流动。

在国外或多或少都存在对境外投资者到其境内进行投资的宏观审慎监管,表现为设立机构进行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监测,宏观审慎监管在保证国际收支平衡及本国经济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各国的监管思路及监管制度都各有特色。

一、各国对境外投资者到其境内进行投资宏观审慎监管(一)美国对境外投资者到其境内进行投资宏观审慎监管美国是对资本项目的外汇收支几乎不加限制,美联储负责管理并规范银行业、执行货币政策,具体由十二个地区性储备银行运作。

美国在外商投资方面的法律和政策相对开放,欢迎境外投资者到其境内进行投资。

美国政府会在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方面对在美投资进行审查。

一般而言,外国投资者在美投资所得收益可自由汇出境外。

外资企业在清算、终止和股权转让方面视同内资企业,受制于公司注册地的州公司法,公司解散后,公司解散前的股东(包括外国投资者)在清算所得财产范围内承继债务。

美国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FSOC)对于跨境资金的流动没有汇兑环节的限制,而是通过微观数据的统计监测分析,来识别潜在系统性风险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FSOC是由财政部、美联储和全国银行监督署等部门组成。

(二)英国对境外投资者到其境内进行投资宏观审慎监管英国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内、外资进入的领域,但涉及重要行业及重要影响的跨国投资,需获得政府批准。

宏观审慎监管内在作用机制与外在实施条件

宏观审慎监管内在作用机制与外在实施条件
9l>3经 分 析
宏 观 审慎 监 管 内在 作 用机 制
与外 在 实施 条 件
席 春 红
(南 开大 学经 济学 院 ,天津 300071)
【摘 要 】面 临爆发 系统性 金 融风 险 的可能 ,我 国政府 正 采取措 施加 强宏 观 审慎监 管 本 文基 于相 关 文 献 ,构建 了一 个宏观 审慎 监 管概念 性 分析框 架 。首 先 ,本 文从 宏观 审慎协 议 文件 、模 型构 建及 宏观 审慎 政 策执 行 三个 角度 分析 了其作 用机 制 然后 ,阐述 了宏观 审慎政 策 有效发 挥 作 用的 五个 条件—— 组织 和制度 保 障 、微 观 审慎 监 管 、财政 政 策 、货 币政 策 、有效 的 资本流 动 管理能 力 实践表 明宏观 审慎政 策是 防范 系统 风险 的有 效措 施 .但 宏观 审慎也 存在 其局 限性 【关键词 】宏观 审慎政 策 ;作 用机 制 ;必要 条件 ;局 限性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8)03—0051—10 doi:1 0.39694.issn.1 003—01 66.201 8.03.01 1
1 引 言与 文献 综述
体 现 在 2009年 连续 推 出的 三份 重 要 文件 中 2009年 6
月 .欧盟 理事会 通过 了欧盟 金融 监管体 系改革方 案 因为
2008年 世界金 融危 机影 响广 泛且 深远 不 同的行 为 我 国资本 账 户和汇 率 尚存在 有效 管 制 .这 次 国际金 融危
做 了大 量研 究11-61
发 达 国 家 l996—20I4年 的 GDP与 广 义货 币 供 给/GDP
同 内研 究大 多 是对 国外 相关 机构 文 件及 研 究报告 进 趋势 冈 . 从冈 巾可 以看 }lJ.J 义货 币供 给 占 GDP比重 _j

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银行对外债权管理研究

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银行对外债权管理研究

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银行对外债权管理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资本项目管理处课题组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宏观审慎管理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监管部门通过选取适当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发挥其逆周期调节功能,从而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本文将宏观审慎管理理念运用到对银行对外债权的管理中,在论证完善银行对外债权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立足当前对外债权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宏观审慎视角下银行对外债权管理的具体框架,以期为进一步完善银行对外债权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宏观审慎 对外债权管理 跨境资本流动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1246(2018)09 - 0082 - 06近年来,宏观审慎管理理念不断运用到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实践中,先后建立了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跨境融资风险在内七大类指标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面向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机制等重要的制度安排。

这些制度安排完善了对外债务管理,有利于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稳定,但是在对外债权管理实践中运用宏观审慎管理理念尚有不足。

相关数据表明,银行对外债权已具较大规模,且总体增长较快:截至2017年末,以存款、贷款和债券资产为主要形式的我国银行业对外债权规模达到8648亿美元,已经接近银行对外债务的规模。

2016—2017年,我国银行对外债权规模增加了2256亿美元,年均增速16.5%。

对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对外债权管理方面,政策仅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债权可以直接办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实施办法和操作细则,从业务内涵界定、业务管理和数据申报统计等方面,加强对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外债权的管理。

为此,本文对银行对外债权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完善银行对外债权管理提供参考。

一、对外债权分类银行对外债权是指境内银行对非居民的债权。

根据对外债权的具体内容,参照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分类,我们将银行对外债权分为放款(贷款)、货币存款、债务证券、其他。

探析外债宏观审慎监管模式及实施路径

探析外债宏观审慎监管模式及实施路径

AUDITING ANDFINANCE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及监管理念的同步改进,我国正逐步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其核心是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导致的整个经济体系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导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目前,本外币、中外资企业差异化外债管理政策存在一定弊端,重微观、轻宏观的管理思路不利于开放背景下的跨境资金流动调控。

对此,本文在深入分析企业外债管理现状基础上,试图探索构建体现逆周期调节思路的宏观审慎企业外债管理框架,以期有效满足企业境外融资需求,同时合理控制外债规模、降低外债风险。

一、外债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一)中外资企业外债管理区别对待,影响中资企业对外融资。

目前,除试点地区外,我国对中外资企业举借外债实施差别化管理,外资企业举借外债的条件比中资企业要宽松得多。

外资企业在“投注差”范围内可举借外债,而中资企业中长期外债须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短期外债额度须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

在国际资本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可以便捷地融入境外低成本资金,而中资企业受规模限制和审批流程约束,跨境融资能力受限。

中外资企业在外债政策待遇上的不平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资企业融资渠道,制约了中资企业发展。

(二)现行外债余额管理方式注重个体风险防范,缺乏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

现行外债管理仍以微观管理为主,注重对个体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而缺乏对宏观环境、政策及金融市场的关注,比如大量资本流入是否会使汇率升值和导致金融体系流动性增加等。

随着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资本流动限制的逐渐放开,仅依赖微观审慎管理已经不能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不能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而宏观审慎管理重点关注机构面临的共同风险,有利于增强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健。

(三)现行企业外债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外债管理要求。

当前“投注差”外债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企业可采取扩大“投注差”方式调增可借外债额度,使外债额度控制失去意义;二是“投注差”管理未对短债期时间、次数和长债提前偿还进行明确限制,对借款利率没有明确要求,导致外债期限结构和融资成本难以控制,为投机资金通过融资渠道跨境流动提供了条件;三是未从行业特点、经营状况、信用记录等方面对借款企业进行差别化管理,政策导向不清晰,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宏观审慎政策的信号识别、传导路径与有效性

宏观审慎政策的信号识别、传导路径与有效性
宏观审慎政策的信 号识别、传导路径 与有效性
目录
• 宏观审慎政策概述 • 宏观审慎政策的信号识别 • 宏观审慎政策的传导路径 • 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 • 宏观审慎政策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宏观审慎政策的案例研究
01
CATALOGUE
宏观审慎政策概述
宏观审慎政策的定义
• 宏观审慎政策主要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为了防范金融体系的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以及促进经济 增长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对市场的干预以及货币政策等。
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和管理 ,防止资本大规模流入流出对国家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 不利影响。
金融机构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包括资本充足 率、流动性比率、风险暴露等指标的监管,以确保金融 机构具备足够的资本和流动性来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 量,调节利率水平,保持物价稳定和货币币值稳定。
05
CATALOGUE
宏观审慎政策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信贷过度扩张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信贷过度扩张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和未来经济衰退。
解决方案包括实施信贷管控、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提高 透明度和加强市场约束。
利率过度波动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利率过度波动可能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和投资者信心下降。
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利率管制、调整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和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详细描述
利率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准备金率 等手段,影响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成本和储蓄 收益,从而调节经济活动。此外,利率政策 还可以通过影响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
实现对金融市场的调控。
汇率政策的有效性
总结词
汇率政策是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重要工具,具有 显著的有效性。

我国现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具体措施

我国现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具体措施

我国现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具体措施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国际贸易活动日益活跃,我国也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全面发展对外贸易。

为了有效管理对外贸易,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现行的宏观管理措施,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首先,保护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为此,我国将安全信息系统、质量监督检验制度等纳入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系,充分保护出口产品质量和安全。

其次,实施出口禁运管理制度。

我国禁止出口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产品,包括军事技术、珍贵动物及其产品等,严厉打击非法出口行为。

此外,我国还实施统一的汇率管理制度,由央行负责实施汇率定价,确保汇率的浮动幅度在合理范围内,防止货币异常波动,确保对外贸易安全。

此外,激励外贸企业改进管理,促进出口拓展。

我国实施科技支持政策,对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有较大投入,加快外贸企业技术更新换代,调整出口结构,加强对外贸易竞争能力。

再次,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鼓励外贸企业,我国给予出口企业税收减免,并对出口企业短期资金借贷提供财政补助,促进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国还实施了外商投资促进政策,优化外商投资环境,鼓励外贸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能力。

以上就是我国现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具体措施。

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促进我国外贸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总之,我国现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具体措施旨在保护出口产品质量和安全,实施出口禁运管理制度,实施统一的汇率管理制度,激励外贸企业改进管理,促进出口拓展,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和实施外商投资促进政策,以期促进我国外贸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外债宏观审慎监管核心框架与实施路径

我国外债宏观审慎监管核心框架与实施路径

出版物刊名: 华北金融
页码: 37-40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11期
主题词: 外债;宏观审慎监管;风险识别
摘要:外债宏观审慎监管是跨境资本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简政放权、雅进外汇管理“五个转变”的重要方向.对于促进公平竞争和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梳理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理论背景及各国经验,以外债宏观审慎监管目标为逻辑起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外债管理现状与不足.全方位、多角度探究了外债宏观审慎监管的具体方法和实施路径。

落实宏观审慎管理制度

落实宏观审慎管理制度

落实宏观审慎管理制度一、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背景和意义1. 背景: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体系的风险不断凸显。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加强金融监管,提出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要求。

2. 意义: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减少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同时,宏观审慎管理制度还能够促进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提高金融机构的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原则1. 风险导向原则: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应该以风险为导向,根据金融市场的风险情况,合理制定监管政策和措施,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对风险做出有效的应对。

2. 全面性原则: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应该是全面的,涉及到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性、流动性管理、资产质量监管等方面,能够全面考虑金融机构的各种风险。

3. 灵活性原则: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4. 周期性原则: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能够根据金融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制度的长期有效性。

三、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路径1. 健全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建立完善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明确各个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完善监管制度和政策: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和政策,包括资本充足性监管、流动性管理、风险投资监管等方面,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3. 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估,为宏观审慎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4. 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的监管机构加强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共同应对跨国金融市场的挑战。

四、落实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难点和挑战1. 制度建设不足:一些国家在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余 额 管 理 ; 负 责 全 口径 外 债 的 统 计 监 测 , 并 定 期
公 布外 债情 况 。 3. 登 记管 理 。国家 外汇 管 理局 于 2 0 1 3 年5 月1 3 日颁 布 实 施 外 债 登 记 管 理 办 法 , 办 法 取 消 了 外
度 量 风 险 制 定 相 应 的 应 对 政 策 并 使 用 具 体 的 操 作 工
种 自上 而 下 的 监 管 模 式 。 国 际 清 算 银 行 ( 2 0 0 1 ) 正
1 . 计 划 管 理 。 国 家 发 展 改 革 委 员 会 会 同 有 关
式 定 义 了宏 观 审 慎 监 管 , 即宏 观 审 慎 监 管 是 在 考 虑
部 门 根 据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需 要 , 以及 国 际 收 支 状 况 和 外 债 承 受 能 力 ,制 定 国 家 借 用 外 债 计 划 ,合 理 确 定 全 口径 外 债 的 总 量 和 结 构 调 控 目标 。
外 债 宏 观 审 慎 监 管 的 具体 方 法 和实 施 路 径
桑 博
( 国家 外 汇管 理 局 吉 林 省 分 局 ,吉 林 长 春 1 3 0 0 5 1 )

要 : 随 着 资 本 项 目可 兑 换 进 程 的 推 进 , 资 本 项 下 各 类 业 务 的 政 策 限 制 越 来 越 少 , 而 由 于 外 债 的 形 式 和 特 点 使 资金
流 入 流 出基 本 不 受 限 制 , 因此 跨 境 资 金 通 过 外 债 形 式 进 出成 为 目前 乃 至 今 后 的 风 险 点 , 而 且 目前 的 外 债 管理 存 在 一 些 问题 和 局 限性 。 目前 宏 观 审 慎 监 管 已成 为 我 国 宏 观 调 控 和 维 护 金 融 系统 稳 定 的 工 具 , 防 范 金 融 系 统 性 风 险 的 手 段 , 外 债 管理在 新形 势 下应 用新 的监 管手段是 大势之趋 。
具 , 即 宏 观 审 慎 分 析 、宏 观 审 慎 政 策 、 宏 观 审 慎 工
具 。
债 开 户 、提 款 、 还 本 付 息 等 大 部 分 核 准 事 项 ,债 务 人 按 规 定 借 用 外 债 只 需 向所 在 地 外 汇 局 进 行 登 记 管
理 以及 债 务 结 束 后 的 注 销 登 记 手 续 。
可能 降低 经济 损失 。 宏 观 审 慎 监 管 框 架 是 根 据 宏 观 审 慎 分 析 出 的
负 责 代 表 国 家 在 境 外 发 行 债 券 ,并 纳 入 国 家借 用 外
债 计 划 。 国 家 外 汇 管 理 局 负 责 在 境 外 发 行 短 期 债 券
的 审 批 ; 负 责 境 内 中 资 机 构 举 借 短 期 国 际 商 业 贷 款
风 险 , 即 发 现 、 监 测 和 计 量 系 统 风 险 及 其 潜 在 影
响 ;二 是 降 低 系 统 风 险 的 发 生 概 率 , 即 通 过 提 高 监
管 标 准 和 采 取 针 对 性 监 管 措 施 等 ;预 防 系 统 风 险 爆 发 ;三 是 缓 解 对 金 融 体 系 和 实 体 经 济 的 溢 出 效 应 , 即 在 系 统 风 险爆 发 后 , 限 制 破 坏 的 程 度 和 范 围 , 尽
关 键 词 : 外 债 ;宏 观 审慎 监 管 ; 方 法 和 路 径 中 图分类 号 :F 8 3 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号 :1 0 0 9— 3 1 0 9 ( 2 0 1 4 )1 0 -0 0 4 6 - 0 4


目前 外 债 管 理 模 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防 止 金 融 系 统 对 经 济 体 系 的 负 外 部 溢 出 而 采 取 的 一
资 企 业 等 机 构 举 借 中 长 期 国 际 商 业 贷 款 的 批 准 ;会 同 国 家 外 汇 管 理 局 负 责 除 财 政 部 在 境 外 发 行 的 其 他
境 内机 构 在 境 外 发 行 的 中 长 期 债 券 的 审 核 。 财 政 部
宏 观 审 慎 监 管 包 括 三 个 方 面 :一 是 识 别 系 统
2. 分 工 管 理 。 国 家 发展 改 革 委 员 会 、财 政 部
单个 金融机 构 风险 的同 时从整个 系 统性 角度对 金融
体 系 进 行 风 险 防 范 以 实 现 金 融 稳 定 ,它 是 微 观 审 慎 监 管 的有 效 补充 。微观 审慎 监 管 与宏 观 审慎 监管
是 密 不 可 分 的 , 目标 是 一 致 的 ,都 是 要 防 范 系 统 性 风 险 , 只 是 方 法 不 一 样 。 次 贷 危 机 的爆 发 让 各 国 意 识 到 单 靠 微 观 审 慎 监 管 不 足 以保 证 整 个 金 融 系 统 的
二 、宏观 审慎 监管 理论 定义 及方法
宏 观 审 慎 监 管 是 为 了维 护 金 融 体 系 的稳 定 ,
作 者 简 介 :桑 博 ,女 ,汉 族 ,硕 士 , 国 家外 汇 管 理 局 吉林 省 分 局 ,经 济 师 。
稳定 ,更加重 视对 宏观 审慎 监管 的运 用 。
和 国家外 汇管 理局 是外 债管理 部 门 。国家 发展 改革 委员 会会 同财 政部 等有 关部 门负责 国际金 融组 织贷 款 和 外 国政 府 贷 款 的 对 外 举 借 ; 负 责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举 借 中 长 期 国 际 商 业 贷 款 的 余 额 审 批 ;负 责 境 内 中
三 、 探 讨 将 宏 观 审 慎 监 管 理 论 运 用 于 外 债 管
理 的 趋 势 和 必 要 性
随 着 资 本 项 目 可 兑 换 进 程 的 推 进 , 资 本 项 下
各 类 业 务 的 政 策 限 制 越 来 越 少 ,而 由于 外 债 的 形 式 和 特 点 使 资 金 流 人 流 出 基 本 不 受 限 制 , 因 此 跨 境 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