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集成电路设计3-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3-版图设计
它涉及到将电路元件和连接线转化为 几何图形,这些图形定义了半导体制 造过程中需要制造的结构。
版图设计的重要性
1
版图设计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 决定了集成电路的性能、功能和可靠性。
2
通过版图设计,可以将电路设计转化为实际制造 的物理结构,从而实现电路设计的目标。
3
版图设计的精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集成电路的性 能和制造良率,因此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芯片内部加入自测试模块,实现自动测试和 故障诊断。
可测性增强
通过增加测试访问端口和测试控制逻辑,提高芯片的可测性。
05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挑 战与解决方案
设计复杂度挑战
总结词
随着集成电路规模不断增大,设计复杂 度呈指数级增长,对设计效率提出巨大 挑战。
VS
详细描述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设 计的规模越来越大,晶体管数量成倍增加 ,导致设计复杂度急剧上升。这不仅增加 了设计时间和成本,还对设计精度和可靠 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3
还需要考虑存储器的功耗和散热问题,以确保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稳 定运行。
04
高密度存储器版图设计需要具备高容量、高速、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 特点,以满足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需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还需要考虑散热设计,以确保在高负载情况下CPU的 稳定运行。
案例二:低功耗MCU版图设计
低功耗MCU版图设计需要重点 关注功耗优化,采用低功耗工 艺和电路技术,如CMOS工艺
、低功耗逻辑门等。
还需要考虑低电压供电和电源 管理设计,以确保MCU在各种 应用场景下的稳定运行。
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化芯片内部 结构和电路布局,降低芯片的

本科生课-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报告

本科生课-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报告

西安邮电大学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报告学号:XXX姓名:XX班级:微电子XX日期:20XX目录实验一、反相器电路的版图验证1)反相器电路2)反相器电路前仿真3)反相器电路版图说明4)反相器电路版图DRC验证5)反相器电路版图LVS验证6)反相器电路版图提取寄生参数7)反相器电路版图后仿真8)小结实验二、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版图验证9)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10)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前仿真11)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说明12)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DRC验证13)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LVS验证14)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提取寄生参数15)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后仿真16)小结实验一、反相器电路的版图验证1、反相器电路反相器电路由一个PMOS、NPOS管,输入输出端、地、电源端和SUB 端构成,其中VDD接PMOS管源端和衬底,地接NMOS管的漏端,输入端接两MOS管栅极,输出端接两MOS管漏端,SUB端单独引出,搭建好的反相器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反相器原理图2、反相器电路前仿真通过工具栏的Design-Create Cellview-From Cellview将反相器电路转化为symbol,和schemetic保存在相同的cell中。

然后重新创建一个cell,插入之前创建好的反相器symbol,插入电感、电容、信号源、地等搭建一个前仿真电路,此处最好在输入输出网络上打上text,以便显示波形时方便观察,如图2所示。

图2 前仿真电路图反相器的输入端设置为方波信号,设置合适的高低电平、脉冲周期、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将频率设置为参数变量F,选择瞬态分析,设置变量值为100KHZ,仿真时间为20u,然后进行仿真,如果仿真结果很密集而不清晰可以右键框选图形放大,如图3所示。

图3 前仿真结果3、反相器电路版图说明打开之前搭建好的反相器电路,通过Tools-Design Synthesis-Laout XL新建一个同cell目录下的Laout文件,在原理图上选中两个MOS管后在Laout中选择Create-Pick From Schematic从原理图中调入两个器件的版图模型。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调查报告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调查报告

关于IC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调查报告IC版图设计是指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设计工具进行布局布线和进行物理验证并最终产生供制造用的GDSII数据的过程,简单来说,是将所设计的电路转化为图形描述格式,即设计工艺中所需要的各种掩模板,而掩模板上的几何图形包括如下几层:n阱、有源区、多晶硅、n+和p+注入、接触孔以及金属层。

一. 版图设计流程集成电路从60年代开始,经历了小规模集成,中规模集成,大规模集成,到目前的超大规模集成。

单个芯片上已经可以制作含几百万个晶体管的一个完整的数字系统或数模混合的电子系统。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版图(layout)设计或者称作物理设计(physical design)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他是把每个原件的电路表示转换成集合表示,同时,元件间连接的线网也被转换成几何连线图形。

概括说来,对于复杂的版图设计,一般分成若干个子步骤进行:1.模块划分。

为了将处理问题的规模缩小,通常把整个电路划分成若干个模块。

版图规划和布局是为了每个模块和整个芯片选择一个好的布图方案。

2.布局布线。

布局图应该和功能框图或者电路图大体一致,然后根据各个模块的面积大小进行调整,接着完成模块间的互连,并进一步优化布线结果。

3.版图压缩。

压缩是布线完成后的优化处理过程,试图进一步减小芯片的占用面积。

4.版图检查。

版图检查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 Design Rules Checker(DR C)。

DRC有识别能力,能够进行复杂的识别工作,在生成最终送交的图形之前进行检查,程序就会按照规则检查文件运行,发现错误时,会在错误的地方做出标记与解释。

2. Electrical Rules Checker(ERC),它是用来检查线路短路,线路开路以及floating结点。

ERC检查短路错误后,会将错误提示局限在最短的连接通路上。

3. Layout Versus Schematic(LVS),LVS比较IC版图和原理图,报告版图连接和原理图的不一致,并进行修改直到版图与电路图完全一致为止。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反向提取与正向设计)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反向提取与正向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综合实验报告班级:微电子学1201班姓名:学号:日期:2016年元月13日一.实验目的1、培养从版图提取电路的能力2、学习版图设计的方法和技巧3、复习和巩固基本的数字单元电路设计4、学习并掌握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二.实验内容1. 反向提取给定电路模块(如下图所示),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分析出其所完成的逻辑功能,并进行仿真验证;再画出该电路的版图,完成DRC验证。

2. 设计一个CMOS结构的二选一选择器。

(1)根据二选一选择器功能,分析其逻辑关系。

(2)根据其逻辑关系,构建CMOS结构的电路图。

(3)利用EDA工具画出其相应版图。

(4)利用几何设计规则文件进行在线DRC验证并修改版图。

三.实验原理1. 反向提取给定电路模块方法一:直接将版图整体提取(如下图)。

其缺点:过程繁杂,所提取的电路不够直观,不易很快分析出其电路原理及实现功能。

直接提取的整体电路结构图方法二:将版图作模块化提取,所提取的各个模块再生成symbol,最后将symbol按版图连接方式组合成完整电路结构(如下图)。

其优点:使电路结构更简洁直观、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更易于分析其原理及所实现的功能。

CMOS反相器模块CMOS反相器的symbolCMOS传输门模块 CMOS传输门的symbolCMOS三态门模块 CMOS三态门的symbolCMOS与非门模块 CMOS与非门的symbol各模块symbol按版图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整体电路经分析可知,其为一个带使能端的D锁存器,逻辑功能如下:①当A=1,CP=0时,Q=D,Q—=D—;②当A=1,CP=1时,Q、Q—保持;③当A=0,Q=0,Q—=1。

2.CMOS结构的二选一选择器二选一选择器(mux2)的电路如图所示,它的逻辑功能是:①当sel=1时,选择输入A通过,Y=A;②当sel=0时,选择输入B通过,Y=B。

二选一选择器(mux2)由三个与非门(nand)和一个反相器(inv)构成(利用实验1 的与非门和反相器symbol即可)。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内实验学院:信息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版图是电路系统与集成电路工艺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一个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可以将立体的电路系统变为一个二维的平面图形,再经过工艺加工还原于基于硅材料的立体结构。

因此,版图设计是一个上承的电路系统,下接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中间桥梁,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一个令设计者感到困惑的一个环节,我们常常感到版图设计似乎没有什么规矩,设计的经验性往往掩盖了设计的科学性,即使是许多多年版设计经验的人有时候也说不清楚为何要这样或者那样设计。

在此,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一门技术,它需要设计者具有电路系统原理与工艺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

但它更需要设计者的创造性,空间想象力和耐性,需要设计者长期工作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需要设计者对日异月新的集成电路发展密切关注和探索。

一个优秀的版图设计者对于开发超性能的集成电路是极其关键的。

在版图的设计和学习中,我们一直会面临匹配技术降低寄生参数技术熟悉电路作用(功能,频率)电流密度的计算(大电流和小电流的电流路径以及电流流向)等这些基本,它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版图的设计,从半导体制造工艺,到最后的后模拟过程都是非常关键的,里面所涉及的规则有1500——2000条,一些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设计的调理化都将在下面提及。

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流程:阅读研究报告理解电路原理图了解电路的作用熟悉电流路径晶大小知道匹配器件明白电路中寄生,匹配,噪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对版图模块进行平面布局对整个版图进行平面布局熟练运用cadence软件进行版图绘制Esd的保护设计进行drc与lvs检查整理整个过程中的信息时刻做记录注意在设计过程中的交流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双极工艺:Cmos(p阱)工艺:版图设计经验总结:1 查看捕捉点设置是否正确.08工艺为0.1,06工艺为0.05,05工艺为0.025.2 Cell名称不能以数字开头.否则无法做DRACULA检查.3 布局前考虑好出PIN的方向和位置4 布局前分析电路,完成同一功能的MOS管画在一起5 对两层金属走向预先订好。

(实习报告)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实习报告关于在深圳菲特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从事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一)实习单位的简介深圳菲特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总部位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

深圳市菲特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于2007年10月在成都设立研发中心,位于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B区12栋2楼。

菲特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员工总人数已超过50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90%。

菲特公司拥有一支集嵌入式系统、软件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于一体的综合研发团队,其核心人员均是来自各个领域的资深专家,拥有多年成功研发经验,已在手持多媒体,车载音响系统,视频监控等多个领域有所斩获。

菲特公司以自有芯片技术为核心原动力,开展自我创新能力,并于2006年申请两项技术专利,且获得国家对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扶持的专项资金。

主要项目电波钟芯片设计及方案开发;视频专用芯片设计及监控摄像头方案开发、监控DVR方案开发;车载音响系统方案开发;网络电视、网络电话方案开发。

(二)实习岗位的简介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连接设计与制造工厂的桥梁,主要从事芯片物理结构分析、版图编辑、逻辑分析、版图物理验证、联系代工厂、版图自动布局布线、建立后端设计流程等。

版图设计人员必须懂得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流程、原理及相关知识,更要掌握芯片的物理结构分析、版图编辑、逻辑分析、版图物理验证等专业技能。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职业定义为:通过EDA设计工具,进行集成电路后端的版图设计和验证,最终产生送交供集成电路制造用的GDSII数据。

通常由模拟电路设计者进行对模拟电路的设计,生成电路及网表文件,交由版图设计者进行绘制。

版图设计者在绘制过程中需要与模拟电路设计者进行大量的交流及讨论,这关系到电路最终的实现及最终芯片的性能。

这些讨论涉及到电流的走向,大小;需要匹配器件的摆放;模块的摆放与信号流的走向的关系;电路中MOS 管、电阻、电容对精度的要求;易受干扰的电压传输线、高频信号传输线的走线问题。

福州大学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报告

福州大学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报告

福州大学物信学院《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报告姓名:席高照学号:111000833系别:物理与信息工程专业:微电子学年级:2010指导老师:江浩一、实验目的1.掌握版图设计的基本理论。

2.掌握版图设计的常用技巧。

3.掌握定制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4.熟悉Cadence Virtuoso Layout Edit软件的应用5.学会用Cadence软件设计版图、版图的验证以及后仿真6.熟悉Cadence软件和版图设计流程,减少版图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二、实验要求1.根据所提供的反相器电路和CMOS放大器的电路依据版图设计的规则绘制电路的版图,同时注意CMOS查分放大器电路的对称性以及电流密度(通过该电路的电流可能会达到5mA)2.所设计的版图要通过DRC、LVS检测三、有关于版图设计的基础知识首先,设计版图的基础便是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电路的工作特性,硅加工工艺的基础、以及通用版图的设计流程,之后要根据不同的工艺对应不同的设计规则,一般来说通用的版图设计流程为①制定版图规划记住要制定可能会被遗忘的特殊要求清单②设计实现考虑特殊要求及如何布线创建组元并对其进行布局③版图验证执行基于计算机的检查和目视检查,进行校正工作④最终步骤工程核查以及版图核查版图参数提取与后仿真完成这些之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寄生参数噪声以及布局等的影响,具体是电路而定,在下面的实验步骤中会体现到这一点。

四、实验步骤I.反相器部分:反相器原理图:反相器的基本原理:CMOS反相器由PMOS和NMOS构成,当输入高电平时,NMOS导通,输出低电平,当输入低电平时,PMOS导通,输出高电平。

注意事项:(1)画成插齿形状,增大了宽长比,可以提高电路速度(2)尽可能使版图面积最小。

面积越小,速度越高,功耗越小。

(3)尽可能减少寄生电容和寄生电阻。

尽可能增加接触孔的数目可以减小接触电阻。

(4)尽可能减少串扰,电荷分享。

做好信号隔离。

反相器的版图:原理图电路设计:整体版图:DRC检测:LVS检测:II.CMOS差分放大器部分:CMOS差分放大器的原理图:在该电路中,M1、M2为有源负载,M3、M4为电流源,M5为电流源器件。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报告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集成电路板图设计报告姓名:张靖维学号:12023224 2015年6 月1日目录目录 (1)1 绪论 (2)1.1 介绍 (2)1.1.1 集成电路的发展现状 (2)1.1.2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2)1.1.3 CAD发展现状 (3)2 电路设计 (4)2.1 运算放大器电路 (4)2.1.1 工作原理 (4)2.1.2 电路设计 (4)2.2 D触发器电路 (12)2.2.1 反相器 (12)2.2.2 传输门 (12)2.2.3 与非门 (13)2.2.4 D触发器 (14)3 版图设计 (15)3.1 运算放大器 (15)3.1.1 运算放大器版图设计 (15)3.2 D触发器 (16)3.2.1 反相器 (16)3.2.2 传输门 (17)3.2.3 与非门 (17)3.2.4 D触发器 (18)4 总结与体会 (19)1 绪论随着晶体管的出现,集成电路随之产生,并极大地降低了电路的尺寸和成本。

而由于追求集成度的提高,渐渐设计者不得不利用CAD工具设计集成电路的版图,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此单元中,我将介绍集成电路及CAD发展现状,本次课设所用EDA工具的简介以及集成电路设计流程等相关内容。

1.1 介绍1.1.1集成电路的发展现状2014年,在国家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的环境下,在国内市场强劲需求的推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整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开始迎来发展的加速期。

随着产业投入加大、技术突破与规模积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将成为支撑自主可控信息产业的核心力量,成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

、1.1.2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集成电路设计的流程一般先要进行软硬件划分,将设计基本分为两部分:芯片硬件设计和软件协同设计。

芯片硬件设计包括:功能设计阶段,设计描述和行为级验证,逻辑综合,门级验证(Gate-Level Netlist Verification),布局和布线。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报讲解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报讲解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报告班级:微电1302班学号:1306090203姓名:李粒完成日期:2015年1月7日一、实验目的使用EDA工具cadence schematic editor,并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为将来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做准备,也为以后从事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学习使用EDA工具cadence schematic editor,并进行CMOS反相器、与非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切对反相器和与非门进行版图设计并进行DRC验证。

三、实验步骤(一)、cadence schematic editor的使用1、在terminal窗口→cd work//work指自己工作的目录→icfb&2、出现CIW窗口,点击在CIW视窗上面的工具列Tools→Library Manager3、建立新的Library①点击LM视窗上面的工具列File→New→Library②产生New Library窗口(在name栏填上Library名称,点击OK)③建立以0.6um.tf为technology file的new library“hwl”4、建立Cell view点击LW视窗的File→New→Cell view,按Ok之后,即可建立schematicView点击schematic视窗上面的指令集Add→Instance,出现AddInstance窗,再点击Add Instance视窗Browser,选择analoglib中常用元件①选完所选元件后,利用narrow wire将线路连接起来。

②加pin.给pin name且要指示input output inout,若有做layout层的话,要表示相同。

③点击nmos→q,标明model name,width,length同理for pmos.④最后Design→check and save .若有error则schematic View有闪动。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报告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报告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报告班级:微电子1302班学号:1306090226姓名:李根日期:2016年1月10日一:实验目的:熟悉IC设计软件Cadence Layout Editor的使用方法,掌握集成电路原理图设计,原理图仿真以及版图设计的流程方法以及技巧。

二:实验内容1.Linux常用命令及其经典文本编辑器vi的使用①: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

②:熟练操作如何登录、退出以及关机。

③:学习Linux常用的软件以及目录命令。

④:熟悉经典编辑器vi的基本常用操作。

2.CMOS反相器的设计和分析①:进行cmos反相器的原理图设计。

②:进行cmos反相器的原理图仿真。

③:进行cmos反相器的版图设计。

3.CMOS与非门的设计和分析①:进行cmos与非门的原理图设计。

②:进行cmos与非门的原理图仿真。

③:进行cmos与非门的版图设计4.CMOS D触发器的设计和分析①:进行cmosD触发器的原理图设计。

②:进行cmosD触发器的原理图仿真。

③:进行cmosD触发器的版图设计。

5.对以上的学习进行总结①:总结收获学习到的东西。

②:总结存在的不足之处。

③:展望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未来。

三:实验步骤(CMOS反相器)1.CMOS反相器原理图设计内容:首先建立自己的Library,建立一个原理图的cell,其次进行原理图通过调用库里面的器件来绘制原理图,然后进行检错及修正,具体操作如下:在Terminal视窗下键入icfb,打开CIW;Tool→Library Manager;File→New→Library;在name栏填上Library名称;选择Compile a new techfile;键入~/0.6um.tf;File→New→Cell view,在cell name键入inv,tool选择schematic,单击OK;点击Schematic视窗上的指令集Add→Instance,出现Add Instance视窗;通过Browse analogLib库将要用到的元件添加进来;快捷键‘W’进行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快捷键‘P’根据input和output进行引脚的添加并连接;点击各个元器件快捷键‘q’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标注,如model name,width,length;Design→Check and Save,若有错误则原理图上相应部分会闪动,选择Check →Find Marker查看错误的原因;Design→Create cellview→From cellview产生反相器;点击【@artName】快捷键‘q’出现属性窗口,根据特性改成相应名字;用add/shape来修饰symbol进行外观的修饰;查错并保存。

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此外,还必须了解所使用的版图设计法则,对于不同的工艺尺寸其法则有所不同,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应用该软件时,必须熟悉相应的设计法则,为完成正确的版图做准备。该实验原理是画常用的NMOS管,画图时要求熟悉NMOS的工艺过程及设计法则。
三、实验方法:
熟悉L-EDIT版图软件工具及工艺库相关内容,熟练该软件工具菜单功能及使用方法。以PMOS器件为例,在调用相应的工艺文件基础上,画元器件的物理实现版图(如选用几微米的工艺线、设计法则等),设计完成后运用该软件的设计规则对所画的版图进行DRC验证,并修改不正确的部分,直至设计无错误。
12.画Pselect掩模板,其中宽度W = 18µm 高度H = 15µm。
13.画Active有源区掩模板,其中宽度W = 14µm 高度H = 6µm。该有源区与左边、右边和下边的间距都为2µm。
14.画Nselect掩模板,其中宽度W = 9.5µm 高度H = 15µm。
15.画Active有源区掩模板,其中宽度W = 5.5µm 高度H = 6µm。
4.以morbn20.tdb工艺库为例,画NMOS版图。File→New→Copy TDB setup from。
5.点击Browse选择根目录Tanner→LEDIT83。
6.点击LEDIT83→Samples。
7.点击Samples→tech。
8.点击tech→mosis。
9.在mosis文件夹下,选择工艺库文件morbn20.tdb。
19.进行设计规则检查,Tools→DRC即可。
20.检查没有错误,表示所画版图正确。
21. 如果不能通过DRC,则点击此叉图来查找问题,并改正。
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按照实验内容画好没有错误,如下:

VLSI版图设计报告模板

VLSI版图设计报告模板

北京工业大学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设计报告姓名:学号:2015年5月目录1 绪论 (2)1.1 集成电路 (2)1.1.1 集成电路 (2)1.1.2 集成电路的发展 (2)1.1.3 集成电路的优点 (3)1.1.4 集成电路的分类 (3)1.2 CAD (3)1.2.1 CAD (3)1.2.2 国产CAD发展历程 (4)1.2.3 辅助模型 (4)1.2.4 软件 (4)1.3 EDA工具 (5)1.3.1 EDA简介 (5)1.3.2 EDA分类及软件 (5)1.4 Aether (5)1.4.1 Aether介绍 (5)1.4.2 版图设计 (6)1.4.3 Aether的使用 (6)2 电路设计 (8)2.1 运算放大器 (8)2.1.1 工作原理 (8)2.1.2 电路设计 (9)2.1.3 电路仿真 (10)2.2 D触发器 (12)2.2.1 D触发器设计原理 (12)2.2.2 Inv (12)2.2.3 传输门 (13)2.2.4 或非门 (14)2.2.5 D触发器 (15)3 版图设计 (17)3.1 运算放大器 (17)3.1.1 版图 (17)3.1.2 验证 (18)3.2 D触发器 (20)3.2.1 Inv版图及验证 (20)3.2.2 传输门的版图及验证 (21)3.2.3 或非门的版图及验证 (23)3.2.4 D触发器的版图及验证 (24)4 总结与体会 (26)参考文献 (28)1 绪论1.1 集成电路1.1.1集成电路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

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报告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集成电路板图设计报告姓名:张靖维学号:12023224 2015年6月1日目录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介绍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集成电路的发展现状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CAD发展现状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电路设计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运算放大器电路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工作原理 (4)2.1.2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D触发器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反相器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传输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与非门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D触发器 (14)3 版图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运算放大器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报告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报告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1.通过本次实验,熟悉L-edit 软件的特点并掌握使用L-edit 软件的流程和设计方法;2.了解集成电路工艺的制作流程、简单集成器件的工艺步骤、集成器件区域的层次关系,与此同时进一步了解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λ准则以及各个图层的含义和设计规则;3.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CMOS 的版图,并利用CMOS 的版图设计简单的门电路,然后对其进行基本的DRC 检查;4. 掌握C)B (A F +∙=的掩模板设计与绘制。

二.设计原理:1、版图设计的目标:版图 (layout ) 是集成电路从设计走向制造的桥梁,它包含了集成电路尺寸、各层拓扑定义等器件相关的物理信息数据。

版图设计是创建工程制图(网表)的精确的物理描述过程,即定义各工艺层图形的形状、尺寸以及不同工艺层的相对位置的过程。

其设计目标有以下三方面:① 满足电路功能、性能指标、质量要求;② 尽可能节省面积,以提高集成度,降低成本;③ 尽可能缩短连线,以减少复杂度,缩短延时,改善可能性。

2、版图设计的内容:①布局:安排各个晶体管、基本单元、复杂单元在芯片上的位置。

②布线:设计走线,实现管间、门间、单元间的互连。

③尺寸确定:确定晶体管尺寸(W、L)、互连尺寸(连线宽度)以及晶体管与互连之间的相对尺寸等。

④版图编辑(Layout Editor ):规定各个工艺层上图形的形状、尺寸和位置。

⑤布局布线(Place and route ):给出版图的整体规划和各图形间的连接。

⑥版图检查(Layout Check ):设计规则检验(DRC,Design Rule Check)、电气规则检查(ERC,Electrical Rule Check)、版图与电路图一致性检验(LVS,Layout Versus Schematic )。

三.设计规则(Design Rule ):设计规则是设计人员与工艺人员之间的接口与“协议”,版图设计必须无条件的服从的准则,可以极大地避免由于短路、断路造成的电路失效和容差以及寄生效应引起的性能劣化。

(实习报告)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实习报告关于在深圳菲特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从事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一)实习单位的简介深圳菲特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总部位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

深圳市菲特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于2007年10月在成都设立研发中心,位于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B区12栋2楼。

菲特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员工总人数已超过50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90%。

菲特公司拥有一支集嵌入式系统、软件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于一体的综合研发团队,其核心人员均是来自各个领域的资深专家,拥有多年成功研发经验,已在手持多媒体,车载音响系统,视频监控等多个领域有所斩获。

菲特公司以自有芯片技术为核心原动力,开展自我创新能力,并于2006年申请两项技术专利,且获得国家对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扶持的专项资金。

主要项目电波钟芯片设计及方案开发;视频专用芯片设计及监控摄像头方案开发、监控DVR方案开发;车载音响系统方案开发;网络电视、网络电话方案开发。

(二)实习岗位的简介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连接设计与制造工厂的桥梁,主要从事芯片物理结构分析、版图编辑、逻辑分析、版图物理验证、联系代工厂、版图自动布局布线、建立后端设计流程等。

版图设计人员必须懂得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流程、原理及相关知识,更要掌握芯片的物理结构分析、版图编辑、逻辑分析、版图物理验证等专业技能。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职业定义为:通过EDA设计工具,进行集成电路后端的版图设计和验证,最终产生送交供集成电路制造用的GDSII数据。

通常由模拟电路设计者进行对模拟电路的设计,生成电路及网表文件,交由版图设计者进行绘制。

版图设计者在绘制过程中需要与模拟电路设计者进行大量的交流及讨论,这关系到电路最终的实现及最终芯片的性能。

这些讨论涉及到电流的走向,大小;需要匹配器件的摆放;模块的摆放与信号流的走向的关系;电路中MOS 管、电阻、电容对精度的要求;易受干扰的电压传输线、高频信号传输线的走线问题。

版图设计实验报告

版图设计实验报告

版图设计实验报告————————————————————————————————作者: ————————————————————————————————日期:实验报告册课程名称: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教程姓名:学号:院系:专业:ﻩﻩ教师:2016年5月15 日实验一:OP电路搭建一、实验目的:1.搭建实体电路。

2.为画版图提供参考。

3.方便导入网表。

4.熟悉使用cadence。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根据所用到的mn管分析各部分的使用方法,简化为几个小模块,其中有两个差分对管。

合理运用匹配规则,不同的MOS管可以通过打孔O来实现相互的连接。

三、实验步骤:1.新建设计库。

在→library;在name输入自己的学号;右边选择:attchto……;选择sto2→OK。

然后在tools→library manager下就可看到自己建的库。

2.新建CellView。

在→CellView;cell栏输入OP,type→选择layout。

3.加器件。

进入自己建好的电路图,选择快捷键I进行调用器件。

MO S管,在browse下查找sto2,然后调用出自己需要的器件。

4.连线。

注意:若线的终点没有别的电极或者连线,则要双击左键才能终止画线。

一个节点只能引出3根线。

无论线的起点或是终点,光标都应进入红色电极接电。

5.加电源,和地符号。

电源Vdd和地Vss的符号在analoglib库中选择和调用,然后再进行连线。

(可以通过Q键来编辑器件属性,把实验规定的MOS管的width和length数据输入,这样就可以在电路图的器件符号中显示出来) 6.检查和保存。

命令是check and save。

(检查主要针对电路的连接关系:连线或管脚浮空,总线与单线连接错误等)如果有错和警告,在‘schematic check’中会显示出错的原因,可以点击查看纠正。

(画完后查看完整电路按快捷键F,连线一定要尽量节约空间,简化电路)四、实验数据和结果:导出电路网表的方法:新建文件OP,→OP(library browser 选NAND2),NAND.cdl,Analog √由于电路图老师已经给了我们,所以直接调用即可:调用的电路图如下所示:接着进入下一步:直接进入导入网表步骤:五、实验总结:1.在老师讲解后,基本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画法,知道如何建立一个库,并调用库里面的器件,然后进行连接。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画反相器 实验报告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画反相器 实验报告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实验报告学号20100211020实验名称画反相器上机时间实验成绩实验目的:1、熟悉使用版图设计软件Tanner L-EDIT 11.1;2、了解软件的操作流程和基本参数的设置;3、学会修改错误;4、学会看编译文件、电路图等;实验要求:1、计算机;2、Tanner L-EDIT 11.1版图开发软件;实验内容:下面是反相器符号。

1、一、电路图1、新建一个名为“f_x_q.sdb”的工程文件,Module——now新建名为“f_x_q”的电路图2、保存后复制粘贴到新的电路图里命名为“f_x_q_2”添加直流源和交流源3、保存后设置瞬时仿真最大值为1ns 仿真长度为400ns4、输出信号输入端(IN)和信号输出端(out)的瞬时波形得下图5、开始仿真6、相同方法输入信号换成直流信号,命名为“f_x_q_3”二、版图1、打开L-Edit软件新建名为F_X_Q.tdb的文件再里头新建元件有PB(basecontactn)、NB(basecontactn)、PMOS、NMOS、IN(输入端)、OUT(输出端)、PB(basecontactn)NB(basecontactn)PMOSNMOSIN(输入端)OUT(输出端)2、以上元件都要进行DRC错误检查,因为out端少了金属一层,所以提示会出错。

3、新建元件F_X_Q导入以上所有元件并画地和电源并连线,加入节点名称,如下图4、检查没有错误后创建仿真文件。

得按要求添加周期为100ns高电平保持时间为50ns高低跳变时间为5ns幅度电位为0~5v的交流源Va 总电源5v的直流源vvdd加入仿真长度和时间1ns 400ns三、进行电路图和版图的一致性对比结果:。

集成版图设计实验报告 (2)

集成版图设计实验报告 (2)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教师:* * *专业:* * *姓名:* * *学号:**********时间:2015.12.17第一部分:Tanner的L-Edit使用利用Tanner L-edit进行电路图的线路编辑;至少画出一个版图,并查看截面图。

(参考P58-63,P158-161,P172-205反相器、与、或门、串联、并联等,或则自己设计)反相器:CMOS反相器由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构成,我们将利用调用元件操作将已经完成的两个晶体管例化到反相器中,连接构成CMOS反相器。

反相器:i no u t PMOS:NMOS:第二部分设计规则检查和版图提取利用Tanner L-edit进行电路图的设计规则检查;至少画出一个版图。

(参考P161-171反相器、与、或门、串联、并联等,或则自己设计)。

可以选择上面的版图,给出设计规则检查的截图反相器:第三部分:Tanner的S-Edit使用利用Tanner S-edit进行电路图的线路编辑;至少画出一个原理图和符号图,并输出网表。

仿真测试结果截图。

(参考P206-217反相器、与、或门、串联、并联等,或则参考廖裕评-TannerPro集成电路设计实战指导,或者自己设计)V =5.0o u ti nV =5.0Ao u t B第四部分:电路图与版图一致性检查LVS是指电路图与版图的一致性检查,即用LVS比较器来比较版图与电路图所表述的电路是否相同。

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版图与线路图的LVS并对LVS结果进行版图分析、修改;(参考P218-228)心得体会:通过这次L-edit软件的训练,我已经初步的掌握了L-edit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够独立的运用该软件设计版图,灵活的根据要求绘制版图,我想这对我今后学习或者工作大有裨益,今后,我要更多的运用该软件,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在我们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学到更多的有关专业知识。

在做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过程中,我觉得这样做可以提高版图制作效率。

VLSI版图设计报告

VLSI版图设计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VLSI版图设计-1设计报告姓名:学号:2014年4月目录目录目录 (1)1绪论 (2)1.1集成电路的前世今生 (2)1.1.1集成电路出现 (2)1.1.2集成电路的现状 (2)1.2电子线路版图设计 (3)1.2.1CAD发展现状 (3)1.2.2EDA工具Zeni简介 (4)1.2.3EDA工具Aether简介 (4)1.2.4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4)2电路设计 (5)2.1运算放大器 (5)2.1.1工作原理 (5)2.1.2电路设计及仿真 (6)2.2D触发器 (7)2.2.1反相器模块 (7)2.2.2或非门模块 (8)2.2.3传输们模块 (9)2.2.4合并起来的总模块 (10)3版图设计 (13)3.1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 (13)3.1.1版图设计 (13)3.1.2版图验证 (13)3.1.3版图后仿真与数据提交 (14)3.2基于Zeni下反相器的版图与验证 (14)3.3基于Aether下的版图设计及验证 (15)3.3.1运算放大器的版图设计及验证 (15)3.3.2D触发器各组成单元的版图与验证 (15)3.3.3D触发器的完整版图与验证 (17)4总结与体会 (19)5D触发器版图 (20)参考文献 (21)1 绪论随着晶体管的出现,集成电路随之产生,并极大地降低了电路的尺寸和成本。

而由于追求集成度的提高,渐渐设计者不得不利用CAD工具设计集成电路的版图,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此单元中,我将介绍集成电路及CAD发展现状,本次课设所用EDA工具的简介以及集成电路设计流程等相关内容。

1.1 集成电路的前世今生1.1.1集成电路出现集成电路(英语:integrated circuit, IC)、或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芯片(chip)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也包括被动组件等)小型化的方式,并通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成电路幅员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
1.通过本次试验,生疏 L-edit 软件的特点并把握使用 L-edit 软件的流程和设计方法;
2.了解集成电路工艺的制作流程、简洁集成器件的工艺步骤、集成器件区域的层次关系,与此同时进一步了解集成电路幅员设计的λ准则以及各个图层的含义和设计规章;
3.把握数字电路的根本单元 CMOS 的幅员,并利用 CMOS 的幅员设计简洁的门电路,然后对其进展根本的 DRC 检查;
4.把握F = A • (B + C) 的掩模板设计与绘制。

二.设计原理:
1、幅员设计的目标:
幅员〔layout〕是集成电路从设计走向制造的桥梁,它包含了集成电路尺寸、各层拓扑定义等器件相关的物理信息数据。

幅员设计是创立工程制图〔网表〕的准确的物理描述过程,即定义各工艺层图形的外形、尺寸以及不同工艺层的相对位置的过程。

其设计目标有以下三方面:
① 满足电路功能、性能指标、质量要求;
② 尽可能节约面积,以提高集成度,降低本钱;
③ 尽可能缩短连线,以削减简单度,缩短延时,改善可能性。

2、幅员设计的内容:
①布局:安排各个晶体管、根本单元、简单单元在芯片上的位置。

②布线:设计走线,实现管间、门间、单元间的互连。

③尺寸确定:确定晶体管尺寸〔W、L〕、互连尺寸〔连线宽度〕以及晶体管与互连之间的相对尺寸等。

④幅员编辑〔Layout Editor 〕:规定各个工艺层上图形的外形、尺寸和位置。

⑤布局布线〔Place and route 〕:给出幅员的整体规划和各图形间的连接。

⑥幅员检查〔Layout Check 〕:设计规章检验〔DRC,Design Rule Check〕、电气规章检查〔ERC,Electrical Rule Check〕、幅员与电路图全都性检验〔LVS,Layout Versus Schematic 〕。

三.设计规章〔DesignRul e〕:
设计规章是设计人员与工艺人员之间的接口与“协议”,幅员设计必需无条件的听从的准则,可以极大地避开由于短路、断路造成的电路失效和容差以及寄生效应引起的性能劣化。

设计规章主要包括几何规章、电学规章以及走线规章。

其中几何设计规章通常有两类:
① 微米准则:用微米表示幅员规章中诸如最小特征尺寸和最小允许间隔确实定尺寸。

② λ准则:用单一参数λ表示幅员规章,全部的几何尺寸都与λ成线性比例。

设计规章分类如下:
1.拓扑设计规章〔确定值〕:最小宽度、最小间距、最短露头、离周边最短距离。

2.λ设计规章〔相对值〕:最小宽度w=mλ、最小间距s=nλ、最短露头t=lλ、离周边最短距离d=hλ〔λ由 IC 制造厂供给,与具体的工艺类型有关,m、n、l、h 为比例因子,与图形类形有关〕。

①宽度规章〔width rule 〕:宽度指封闭几何图形的内边之间的距离。

② 间距规章〔Separation rule〕:间距指各几何图形外边界之间的距离。

同一工艺层的间距(spacing) 不同工艺层的间距(separation)
③ 交叠规章〔Overlap rule〕
交叠有两种形式:
(1)一几何图形内边界到另一图形的内边界长度〔intersect〕
(2)一几何图形外边界到另一图形的内边界长度〔enclosure〕
Intersect enclosure
④ 由于物理构造直接打算晶体管的跨导、寄生电容和电阻,以及用于特定功能的硅区,所以说物理幅员的设计与整个电路的性能〔面积、速度、功耗〕关系亲热。

另一方面,规律门周密的幅员设计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

这在依据严格的限制对电路的面积和性能进展优化时是格外需要的。

但是,对大多数数字VLSI 电路的设计来说,自动幅员生成是更好的选择〔如用标准单元库,计算机关心布局布线〕。

为推断物理标准和限制,VLSI 设计人员对物理掩膜幅员工艺必需有很好的了解。

由于物理构造直接打算晶体管的跨导、寄生电容和电阻,以及用于特定功能的硅区,所以说物理幅员的设计与整个电路的性能〔面积、速度、功耗〕关系亲热。

CMOS 规律门掩膜幅员的设计是
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首先是电路布局〔实现预期的规律功能〕和晶体管尺寸初始化〔实现期望的性能标准〕。

绘制出一个简洁的电路幅员,在图上显示出晶体管位置、管间的局部互连和接触孔的位置。

⑤ MOSIS幅员设计规章〔步骤举例〕:
有了适宜的幅员构造后,就可以依据幅员设计规章利用幅员编辑工具绘出掩膜层。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屡次反复以符合全部的设计规章,但根本布局不应有太大的转变。

进展 DRC〔设计规章检查〕之后,就在完成的幅员上进展电路参数提取来打算实际的晶体管尺寸,更重要的是确定每个节点的寄生电容。

提取步骤完成后,提取工具会自动生成一个具体的 SPICE 输入文件。

在就可以使用提取的网表通过 SPICE 仿真确定电路的实际性能,假设仿真出的电路性能〔如瞬态响应时间或功耗〕与期望值不相符,就必需对幅员进展修改并重复上面的过程。

幅员修改主要是对晶体管尺寸中的宽长比进展修改。

这是由于管子的宽长比打算器件的跨导和寄生源极和漏极电容。

为了减小寄生效应,设计者也必需考虑对电路构造进展局部甚至全部的修改。

⑥ 掩膜幅员设计流程图:
四.设计内容:
1、设计一个 CMOS 反相器:
要求:承受 N 阱工艺完成 CMOS 反相器幅员的设计。

解析:
① P型MOS 管必需放在 n 阱区。

②PMOS的有源区、n 阱和n+区的最小重叠区打算 n 阱的最小尺寸。

③n+有源区同 n 阱间的最小间距打算了 nMOS 管和pMOS 管的距离。

④ 通常,将nMOS 管和 pMOS 管的多晶硅栅极对准,这样可以由最小长度的多晶硅线条组成栅极连线。

在一般幅员中要避开消灭长的多晶硅连接的缘由在于多晶硅线条过高的寄生电阻和寄生电容会导致明显的 RC 延时。

⑤ 掩膜幅员的最终一步是在金属中形成输出节点 VDD 和 GND 接触孔间的局部互连。

⑥ 掩膜幅员中的金属线尺寸通常由金属最小宽度和最小金属间距〔同一层上的两条相邻线间〕打算。

⑦ 为了得到适宜的偏置,n 阱区必需也有一个 VDD 接触孔。

每当有源区被 nSelect 包围时就形成 n+
每当有源区被 pSelect 包围时就形成 p+
每当多晶穿越 n+区时就形成 nFET
每当多晶穿越 p+区时就形成 pFET
假设无接触孔〔有源区接触、多晶接触、通孔〕,n+、p+、多晶硅、各层金属即使相互穿插,也不会形成电连接
2、设计F = A • (B + C) :
设计规章:多晶硅最小宽度为2λ
解析:设计步骤大体和 COMS 反相器差不多,只是过比 CMOS 反相器简单,需留意各层之间的连接关系。

五.幅员绘制结果:
1.CMOS 反相器的幅员设计结果
①有错误的幅员
②正确的幅员
2. F = A • (B + C) 的幅员设计结果:
①有错误的结果
②正确的幅员
六.幅员设计与绘制的体会总结:
通过这次 L-edit 软件的训练,我已经初步的把握了 L-edit 软件的根本操作方法,并能够独立的运用该软件设计幅员,敏捷的依据要求绘制幅员,我想这对我今后学习或者工作大有裨益,今后,我要更多的运用该软件,到达娴熟把握的目的,在我们熬炼动手力量的同时,学到更多的有关专业学问。

这次幅员设计我做的是 CMOS 反相器和F = A • (B + C) 的设计。

在我做集成电路幅员设计过程中的困难之一是分不清楚集成器件的工艺层次构造。

第一次使用 L-edit 软件设计幅员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工艺局部的尺寸调整这个环节是个相当繁琐的工作。

不过在后来的摸索中我生疏使用了 Bottom left corner and dimensions的调整规章,便利了我后来的幅员设计与调整。

在做集成电路幅员设计的过程中,我觉得这样做可以提高幅员制作效率。

再设计出电路的前提下,生疏设计规章后,在编辑界面上先依据设计规章或许绘制出幅员构造,进展 DRC 仿真后再依次改正错误。

调整各局部尺寸的过程中 show box coordinates 项选择 Bottom left corner and dimensions,我觉得这个调整相比照较便利。

尽管在集成电路幅员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通过这次集成电路幅员设计让我再次生疏到英语以及自我学习力量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