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翻译理论评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雷翻译理论评述

摘要:傅雷,我国著名翻译家及文艺批评家,毕生翻译了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众多名家著作的法文作品。他将大量外国优秀文化遗产引进到中国,为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搭建桥梁,为我国文艺圈注入新鲜血液,促进我国文学的发展。傅雷的翻译理论包括:“神似”说作为翻译标准;译文语言的借鉴问题;翻译的神圣与译者修养。因此,研究傅雷的翻译理论对现代文学翻译具有借鉴价值,以促进现代文学翻译的发展。

关键词:傅雷;翻译经验;神似与形似;译文语言的借鉴问题;译者修养

作者简介:袁姣(1988-),女,汉族,陕西省咸阳市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學作品翻译与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0-0-02

一、引言

傅雷作为我国著名翻译家,他一生中翻译了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众多名家著作的法文作品。他将文学翻译视为神圣的事业,堪称是翻译界的榜样。傅雷倾尽毕

生精力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名著,特别是法国文学名著,其在翻译实践中总结了很多翻译理论。本文主要对傅雷的翻译理论进行简要评述。

二、“神似”说作为翻译标准

傅雷谈到的“神似”说翻译理论主要见于他的“一序一文两封书信”。一序指的是“《高老头》重译本序”、一文指的是“《翻译经验点滴》”、两封书信指的是“致林以亮论翻译书”和“论文学翻译书”。通过上述傅雷四篇有关翻译的文章,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其翻译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三点:1、“神似”说作为翻译标准;2、译文语言的借鉴问题;3、翻译的神圣与译者修养。

“神似”本是对书画进行的评语,后来被翻译家引入翻译学领域之后,视为文学翻译的标准。翻译的“神似”指的是通过原作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不受原文文字语言形式如词汇、结构、修辞等的限制,传达原作的精神内涵,达到文学翻译审美的效果。傅雷“神似”说作为翻译标准翻译理论的提出,应该与他曾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南京艺术学院)任教,兼教美术史及法文的经历分不开。正因为他具有美术学的功底,才有他在1951年,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的观点:“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1957年5月,傅雷在《文艺报》上《翻译经验点滴》一文中提出了“神似说”翻译观的实质是形似与神似的和谐统

一,此种观点正体现了傅雷文艺思想中和谐美的审美观。傅雷具有美术功底和和谐美特质的文艺思想应该是他“神似说”作为翻译标准翻译观提出的背景。

傅雷的法语译作闻名海内外,其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神似”说作为翻译标准的翻译观,“神似”说翻译论的实质并不是“保留神韵而放弃形貌”,而是“形似与神似”兼备的翻译美学观。傅雷翻译法国名著的译作打破了一些学者所谓的“译作的生命不会超过二十或三十年”的论断。从这里看出,傅雷的“神似说”作为翻译标准的翻译观似乎开创了一种新局面。事实上,傅雷以其大量优秀译作,实践自己的翻译观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读者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傅雷“神似”说作为翻译标准的翻译观也来源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即就是形具而神生,形灭而神息的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观点看待傅雷的“神似”说翻译观,即就是翻译理论来源于其大量的翻译实践,又能回到翻译实践中进行检验。因此,“神似”说作为翻译标准对于现代的文学翻译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值得文学翻译界借鉴和学习。

三、译文语言的借鉴问题

傅雷先生认为,“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无生硬拗口之病”。“纯粹之中文”当然不是指傅雷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的白话文。他生活的新文化时代,刚刚提倡使用白话文,白话文处于试运行阶段,词

汇和句法还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存在着一些缺陷,要表达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变化比较困难。但是,传统的文言文已有两、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相对于那时候的白话文,词汇和句法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因此,文言文在这一点上比白话文有优势。所以,他在翻译法国文学名著时,就采用了将白话文与文言文糅杂在一起的翻译策略。正因为这样,傅雷先生提倡翻译界的后起之秀认真研读旧小说。傅雷不仅将白话文与文言文进行完美结合,还提出要想使译作内容生动丰富,必须糅合地方方言的新观点。其目的是使译文符合原作的风格,原汁原味的传达原文的风格,使译文水乳交融,语言流畅,通俗易懂。

傅雷翻译时在利用本国语言固有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他还主张汲取西方语言中的精华,对中国语言进行再创造,丰富发展中文句法。但他并不是主张完全照搬西方的语言结构和句法,而是要找到两种语言的平衡点,既要吸取法语语言中长句的特点,又要发扬原有中文的语法和特征。在探索文学翻译的语言问题时,老舍的小说、散文中的许多词汇、句法给予他很多的灵感。因此,傅雷下了很大的功夫分析了老舍的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态,个性化的老舍的文学语言修辞表达,使傅雷在文学翻译中受益匪浅。当他在翻译法国名著时,个别地方就采用长句进行翻译。现如今,现代汉语里出现了许多新的句式及修辞法,其中许多是受外语影响的结

果。

四、翻译的神圣与译者修养

傅雷将文学翻译视为神圣的事业,且不断提高个人的学识和修养,为了能使他的翻译传达出原作风格,实现“神似与形似”的和谐统一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翻译的神圣

傅雷在《翻译经验点滴》中写道:“由于我热爱文艺,视文艺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译者不深刻的理解、体会和感受原作,决不可能叫读者理解、体会与感受。”在这方面傅雷先生不仅说到了,而且也做到了。他一生视文学翻译为神圣崇高的事业,翻译态度极为认真严肃,并主张译者应该深刻地理解、体会原作,然后忠实生动、原汁原味地再现原作的思想神韵。

(二)译者修养

1、知己

傅雷先生还对译者提出要求,指出译者必须要认清自己,即“知己”。他认为“知己”就是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弱势;翻译最擅长的文学流派;不要勉强自己。他强调译者应该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原作。但是,针对傅雷先生的“不会做诗的人千万不要译诗”这一观点,本文作者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是诗人翻译诗歌的话,就很有可能存在改译的嫌疑。因为如果译者本人就精通诗歌,在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