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总结和测试

合集下载

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总结

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总结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这种振动有的能看见,如敲鼓时鼓面的振动、人说话时声带的振动……;有的看不见,如敲桌子时桌面的振动。

这时可以用一些泡沫塑料等轻小物体放在上面,敲桌子时泡沫塑料在不停的跳动,说明桌子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在这些介质中固体传播声音最快(如古代打仗时士兵趴在地上听远传是不是有人过来啦),气体传播声音最慢。

3、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4、声音的传播速度除了和介质的种类有关之外,还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般取340m/s。

·5、回声产生的条件是距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在教室里唱歌是距离小于17m,使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所以感觉声音更加响亮,在旷野中没有回声所以感觉声音比较小。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

2、声音的音调和物体振动的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属于声调的例子有(1)、男高音、女低音,(2)、调音师调音(调节弦的松紧),(3)、暖壶灌水时声音的变化,(4)、男生声音低沉,女同学声音尖细。

3、声音的响度和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此外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属于响度的例子有(1)、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震耳欲聋,(2)、调节电器的音量大小,(3)、扩音器,(4)、4、声音的音色和物体的结构有关,物体不变,音色不变。

和音色有关的例子有(1)、闻其声知其人,(2)、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3)、敲西瓜看西瓜是否熟了;敲击花盆,看是否有裂缝(4)、听诊器5、人能听见的声音是20 Hz——20000Hz之间的声音,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比如大象发出的声音,地震、火山喷发、海啸都会发出次声波。

高于20000 Hz的叫超声波,比如海豚音,蝙蝠发出的声音,倒车雷达。

第三节声的利用1、。

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点总结+例题精讲+学生自测+复习要点+课后习题.

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点总结+例题精讲+学生自测+复习要点+课后习题.

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生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2.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声速:(1)影响因素: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

(2)15℃时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时340m/s 。

(3)一般地,固v >液v >气v3.回声定义:人们把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产生原因:声音的反射。

辨别出回升的条件: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

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比原声更强。

回声的利用:回升测距。

测量原理:s=21声v t ,其中t 为发声到收到回声的时间,声v 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人耳怎样听到的声音外界发出的声音传到耳道中后,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例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其根本原因是( )A .手掌使鼓面停止了振动B .手掌吸收了声音C .手掌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 .手掌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例2.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够用声音进行交流的原因是( )A .月球上噪声很大B .月球上的空气不含氧气C .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D .月球上温度太低例3.小亮看到礼花绽放2s 后又听到它的爆炸声。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 ,若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则礼花爆炸点的位置到小亮的距离约为( )A .1kmB .680mC .1×910mD .1×910km 例4.将耳朵贴在长长的自来水管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三次敲打声。

按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哪三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A .空气、水、铁管B .水、空气、铁管C .水、铁管、空气D .铁管、水、空气例5.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A .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B .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C .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D .是一种条件反射例6.小刘同学看完影片《流浪地球》后,发现影院的墙面有很多小孔,这些小孔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大响度B .降低音调C .减少回声D 小明对着山崖大喊一声,过了3s 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例7.传播的速度是340m/s ),则小明距山崖( )A.1020 m B.2040m C.340 m D.510 m.通风换气知识点二: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总结及自测 附答案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总结及自测 附答案

《声音的特性》基础知识声现象是人们最熟悉的现象之一,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基础,是组成美好生活的一个要素但在生活中,人们只是直观的感觉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的高低,对声音的特性的描述是不准确的。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1. 频率:物理学中,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 /赫,符号: Hz.☆物理意义: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不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一致。

3. 声——次声波、声音、超声波。

人们把频率低于 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类能听见的范围 (20~20000Hz)叫做声音。

☆为什么蚊子从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 10HZ,而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 500—— 600HZ。

二、响度——声音的大小 (强弱).1. 振幅是表示物体振动幅度大小的物理量。

2. 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

3. 声音的响度还与人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距离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

三、音色——声音的特色、品质1. 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本身 (结构、材料 )决定。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依据音色辨别;2.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1)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2)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有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靠音色)(3)区别碗(瓷器)是否有裂纹、男女生、乐器的种类等。

☆典型例题1. 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牛的叫声音调低、响度大;蚊子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

2. 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

男低音的音调低、响度大;女高音的音调高、响度小。

3. 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 _幅度_。

4.(1)如雷贯耳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2) 尖锐刺耳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

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A.固体固体B.固体气体C.气体固体D.气体气体答案:B声音即能在固体中传播,也能在液体、气体中传播,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这是通过固体传声,不堵塞住耳朵,这是利用空气传声,也能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

故选B。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错误的是()A.如图,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B.如图,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C.如图,遇到障碍物倒车雷达发出报警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如图,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产生的答案:BA.桌面是固体,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递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符合题意;C.倒车雷达应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

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减小噪声传播的速度D.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答案:A减弱噪声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芳自制了“水瓶琴”。

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瓶琴”的“琴声”因为振动产生B.敲击不同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响度越大D.“琴声”通过水传播到小芳的耳朵答案:DA.“琴声”是瓶和水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不同的瓶子中水量不同,敲击不同瓶子时,瓶和水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因此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瓶和水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小芳的耳朵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第二单元声现象知识点完整详细+实验总结

第二单元声现象知识点完整详细+实验总结

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3.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

5.声音传播的速度:(1)声速大小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和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有关。

(2)声的传播速度,固体大于液体大于气体(3)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6.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听到回声的时间界限是0.1秒,距离界限是17米。

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1.音调: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音调的影响因素: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2)频率的定义: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3)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4)人的听觉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5)超声波定义: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次声波定义: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2.响度: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做音调。

(1)影响因素: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2)振幅的定义: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3)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3.音色:定义: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

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知识点3:声音的利用1.声音能传递信息:例如B超、倒车雷达、深海声纳、次声波检测地质灾害等。

2.声音能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碎石机、清洗眼镜、雾化器等。

3.大象发出的声音是( ).4.根据蝙蝠捕捉猎物时的()发明了()知识点4:声的危害和控制1. 噪声的概念:①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②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声现象则是对声音的一种科学研究和描述。

在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有关声现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当物体振动时,空气分子也会随之振动,形成声波。

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当声波达到人的耳朵时,人就能够听到声音。

二、声音的特性1. 声音的基本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音调取决于声波的频率,频率高的声波对应高音调,频率低的声波对应低音调。

音量取决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的声波对应大音量,振幅小的声波对应小音量。

音色是指不同乐器和声源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点。

2.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在同一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3. 声音的强度是指声波传播过程中携带能量的大小,与声波的振幅和传播距离有关。

三、声音的测量我们通常使用分贝(dB)来测量声音的强度。

分贝是一种相对单位,用来比较两个声音强度的大小。

分贝的计算公式为:L = 10log(I/I0),其中L表示声音的强度,I表示声音的强度,I0表示参考强度。

四、共振和声音的放大共振是指当声波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物体会发生共振现象,使声音得到放大。

共振现象可以用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技术应用,如音乐乐器的共鸣和声学共振。

五、声音的吸收和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物和介质,这些障碍物和介质会导致声音的吸收和衰减。

声音的吸收和衰减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如密度、厚度和材质等。

六、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声源和观察者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所听到的声音频率会发生变化。

当声源靠近观察者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会变高,当声源远离观察者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会变低。

七、声音的应用声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声音可以用于通信、音乐、语言交流、声纳等方面。

物理《声现象》总结

物理《声现象》总结

声波干涉与衍射实验
总结词
观察声波干涉和衍射现象,理解波动叠加和绕过障碍物的原 理。
详细描述
在声波干涉与衍射实验中,通过设置两个相干声源或使用衍 射板等手段,观察声波干涉和衍射现象。实验结果可用于解 释双缝干涉、泊松亮斑等光学现象,以及声音在复杂环境中 传播时的变化。
THANKS
感谢观看
乐器
乐器是利用不同频率和振幅 的声波产生不同音调和响度 的声音,创造出美妙的音乐 。
超声波应用
超声波具有穿透能力和定位 能力强的特点,在医疗、探 测、清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
噪声控制
通过控制和减少噪声的产生 和传播,可以保护人们的听 力和生活环境,如消声器、 隔音墙等设备的应用。
0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03
声音的特性
音调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 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
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人类听觉范围在20Hz到 20000Hz之间,超出这个范围
的声音无法被人耳听到。
不同音调的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广泛,如高频声音用于超声波检
测,低频声音用于低音炮等。
响度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声源 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 小。
大。
声压与声强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振动产生 声压和声强,声压表示声波的压强 变化,声强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 位面积的声能。
声功率与声效
声功率表示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出 的总声能,声效表示声能转换为其 他能量的效率。
声振的应用
声音的利用
声音可以用于传递信息、 探测物体、治疗疾病等。
声音的控制
通过改变声波的频率、振 幅和传播方向等参数,可 以控制声音的传播和散射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海洋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生活在澳大利亚海岸附近的长鳍领航鲸能模仿对手虎鲸发出的声音,有些声音人耳听起来竟然不能分辨出是长鳍领航鲸发出的,这表明它能模仿对手声音的()A.音色B.响度C.声速D.音调答案:A要区分不同的声音需根据发声体的音色来区分,所以长鳍领航鲸是在模仿虎鲸发声的音色,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隔音蛟龙C.防噪声耳罩D.隔音板墙答案:A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A符合题意;B.隔音蛟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故B不符合题意;C.防噪声耳罩是在声音的接收处控制噪声的,故C不符合题意;D.隔音板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提到风声、雨声、鸟鸣声,这三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A.风声最快B.雨声最快C.鸟鸣声最快D.一样快答案:D风声、雨声、鸟鸣声三种声音的音色不同,都属于可听声,三种声音传播的环境温度和介质种类都是一样的,因此声音传播的速度相同,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波D.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BA.音色是指不同声音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误,B符合题意;C.次声波是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波,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减弱噪声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认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及练习(有答案)

认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及练习(有答案)

认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1.弹琴时琴弦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敲鼓时鼓面在振动,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的传播与水波扩散相似。

4.击鼓时,鼓面振动,当鼓面向右侧运动时,压缩了右侧的空气,该处空气变密;当鼓面向左侧运动时,右侧的空气又变疏。

这样空气中形成了密疏相间的波动,以鼓面为中心,向远处扩展,向四周传播。

这样的振动传播的过程形成了声波。

5.在研究有关声音的传播时,小军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未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如图所示,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管子抽出.请你根据小军的实验探究回答下面一些问题.(1)在没有抽气时,小军用家用的电话拨打手机,他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的声音.(2)当小军不断抽出瓶中的空气时(瓶中空气没有完全抽走时),再拨打手机,听到手机的铃声将________.(3)当小军继续把瓶中的空气往外抽,再拨打手机,他仍能从听到从瓶里传出来的微小手机的声音,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4)通过以上小军的实验探究,请你帮小军总结出实验结论.[ "能;" ][ "渐渐变小;" ]可能是瓶内仍存在少量的空气,这些空气把声音传出来;真空不能传播声音.6.声的传播需要物质,凡是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我们称为声的介质。

7.固体、液体、气体都是声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要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要有介质8.会跳舞的烛焰的现象告诉我们,烛焰获得了能量.这些能量是由声源发出的,经声波传播而来的.9.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叫声速。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性质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熟记:声音在空气中常温下传播的速度为340m/s10.人的声带振动,可以发出声音;声波传入人耳中,触动鼓膜,则会产生听觉,使我们听到声音。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一般来说,只有在频率在20到20000赫兹之间的振动才能产生听觉上的声音。

例如,乐器演奏、人的声音、机械设备的噪音等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振动的基本是周期性和简谐的,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受到振动的影响而发生压缩和膨胀,形成了声波,这些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并且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了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在大气中,声音是通过空气分子之间的碰撞来传播的,当物体振动时,产生的声波会引起空气分子的局部振动,这些振动会向周围传播,形成了声音。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43米,而在水中声音的速度大约是每秒1482米。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了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分子的平均速度较大,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会增大;而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了介质的吸收和散射的影响,当声音传播到不同的介质中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和散射,这会影响声音能够传播的距离和清晰度。

三、声音的感知人类的耳朵是感知声音的主要器官,当声音传播到耳朵时,会引起耳膜的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被解释成声音。

人类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很强,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声音来交流和传达情感。

除了人类之外,很多动物也能够通过声音来交流和感知环境,例如鸟类通过鸣叫来求偶、警告等。

声音的感知还受到了声音强度、频率和音调等因素的影响。

声音的强度越大,人们感知到的声音也越大;声音的频率越高,人们感知到的声音也越高,而不同的频率和音调也会引起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四、声现象的应用声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通讯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来进行语音通话、声纹识别等;在医疗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来进行听力检测、超声波影像等;在音乐和娱乐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产生和感知来进行音乐演奏、歌唱、录音等;在工程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传播来进行声波测量、声纳应用等。

声现象知识总结与测试

声现象知识总结与测试

声现象知识总结与测试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体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等等;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初二物理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总结

初二物理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总结

初二物理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总结
初二物理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总结
(1)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

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传播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用耳朵听、骨传导声速:在日常气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声速340m/s回声: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升和原声相差0.1秒以上。

(3)乐音与噪声乐音:有些声音听起来优美动人,这些音乐称为乐音。

噪声:有些声音听起来杂乱刺耳,这些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由无规则的震动产生。

乐音的三要素:乐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音调:表示声音高低,由发声物体震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响度:声音的强弱。

与振幅有关,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音色:有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初三。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4)噪声的危害防治途径。

从声源处减弱
从传播途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5)超声波的用途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听不到。

渔船与潜艇等使用的声纳所发出的声势超声波
利用超声波可以检查人体内患病的部位和范围
工业上使用超声波探伤仪,能够检查出金属零件内部的裂纹等隐患
用超声波的高频率,可以清洗浸在溶剂中的精密机械或工具。

初中物理声现象必练题总结

初中物理声现象必练题总结

初中物理声现象必练题总结单选题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答案:D解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响度相同;振动的快慢变低了,即频率变低,则听到的声音音调变低。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下列技术的应用中,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超声波碎石B.倒车雷达C.B超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答案:A解析: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A.利用超声波碎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B.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B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情况中没有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暴雨将要来临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打钢轨来判断螺栓是否松动C.医生利用超声波打碎体内结石D.有经验的人挑选瓷碗时总敲一敲听一听音质答案:C解析: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是利用声音的音色判定螺丝是否松动,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医生利用超声波打碎体内结石,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没有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D.因为品质不一样的瓷碗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是利用声音传递的信息来判断瓷碗的好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用力敲鼓可使音调变高B.如图乙,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C.如图丙,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高D.如图丁,敲击水杯时水越多音调越高答案:C解析:A.用力敲鼓,改变的是敲击的力度,影响了振动的幅度,则可使响度变大,故A错误;B.振动产生声音,故B错误;C.如图丙,笛子振动的幅度比二胡大,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笛子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频率大于二胡,故笛子比二胡的音调高,故C正确;D.敲击水杯时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D错误。

声学现象总结报告范文(3篇)

声学现象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和处理的科学。

声音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声学现象无处不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声学知识。

本文将对声学现象进行总结,以期提高人们对声学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二、声学现象概述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分子也随之振动,形成声波。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最终被人耳接收,产生听觉。

2. 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传播,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现象。

3. 声音的接收人耳是接收声音的器官。

声音通过外耳道进入耳膜,引起耳膜的振动。

耳膜振动后,通过听小骨传递到内耳,最终被大脑处理,产生听觉。

4. 声音的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信息信号加载到载波上,解调是将信息从载波上提取出来的过程。

在通信领域,声音的调制与解调技术被广泛应用。

三、声学现象分类1. 声音的频率与波长声音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声音的波长是指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频率和波长是描述声音特征的重要参数。

2. 声音的强度与响度声音的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声波能量的大小,单位为帕斯卡(Pa)。

声音的响度是指人耳对声音的感知程度,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3. 声音的音色音色是指不同乐器或人声所具有的独特音质。

音色是由声音的频谱组成和相对强度决定的。

4. 声波的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声波的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时,部分能量被反射回来。

声波的折射是指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声波的衍射是指声波通过障碍物或孔径时,波前发生弯曲。

声波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波相遇时,产生的相互作用。

四、声学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1. 声学工程声学工程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和控制的技术。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填空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填空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填空一、声音的产生1. 声音的产生是通过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就会产生气压波,这种气压波通过介质(如空气、水等)传播,最终被人耳所感知为声音。

2. 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频率,用赫兹(Hz)作为单位。

人类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至20kHz之间。

超过20k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而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3. 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响度,用分贝(dB)作为单位。

人类能够听到的最低强度大约为0dB,而超过120dB的声音可能会对人耳造成损伤。

4. 声音的音色是指声音的特有音质。

不同的乐器和声源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这是由于它们产生的波形和频率成分不同所致。

二、声音的传播1. 声音通过介质传播,一般来说,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大约为343m/s,水中为1482m/s,固体中则更快。

2. 声音的传播方式有两种:纵波和横波。

在气体和液体中,声音是以纵波的形式传播的;而在固体中,声音可以以纵波或横波的形式传播。

3.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吸收、散射和衍射的影响。

吸收会使声音的能量逐渐减弱;散射会使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分散;衍射则会导致声音绕过障碍物传播。

4. 声音在传播中还可能出现折射和多次反射的现象。

折射是指声音在通过介质界面时发生折射;多次反射则是指声音在多个障碍物上反射多次。

三、声音的接收1. 人耳是人类感知声音的器官,它能够感知各种频率和强度的声音。

人耳通过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来接收和处理声音信号。

2. 人造声音接收器也被广泛使用,比如麦克风、声纳等。

麦克风能够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被电子设备所处理和存储;声纳则能够利用声音进行远程探测和通信。

总结:声现象是一种通过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现象,它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三个方面。

声音的产生是通过物体振动产生气压波而产生的,具有频率、强度和音色等特性;声音通过介质传播,受到吸收、散射、折射等现象的影响;人耳和人造声音接收器则是用来接收和处理声音信号的器官。

研究声现象实验报告(3篇)

研究声现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现象的基本原理和传播规律。

2. 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通过实验验证声音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

二、实验器材1. 扬声器2. 音频信号发生器3. 测距仪4. 玻璃板5. 水槽6. 纸张7. 直尺8. 计时器9. 线路连接器10. 真空罩三、实验原理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通过介质传播,产生声波。

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

3. 声音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是由声波的传播特性决定的。

四、实验步骤1. 将扬声器与音频信号发生器连接,调整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000Hz。

2. 在扬声器前放置一张白纸,观察扬声器振动产生的声波在白纸上的波动情况。

3. 测量扬声器到白纸的距离,记录数据。

4. 将扬声器放入真空罩内,用抽气机逐步抽去真空罩内的空气,观察扬声器振动产生的声波在白纸上的波动情况。

5. 测量扬声器到玻璃板、水槽的距离,分别记录数据。

6. 将扬声器放在玻璃板和水槽中,分别测量声波在玻璃板和水槽中的传播速度。

7. 观察并记录声音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白纸上观察到扬声器振动产生的声波波动情况,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在真空罩内,扬声器振动产生的声波在白纸上的波动情况与有空气时基本相同,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 测量扬声器到玻璃板、水槽的距离,分别记录数据,计算出声波在玻璃板和水槽中的传播速度。

4. 观察到声音在玻璃板、水槽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近,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差不大。

5. 观察到声音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验证了声音的传播特性。

六、实验结论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通过介质传播,产生声波。

2.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但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略有差异。

3. 声音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是由声波的传播特性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测试卷(满分100分,45分钟)一、选择题(25×2=50分)1、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A.音调不同;B.频率不同;C.音色不同;D.响度不同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3、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控制噪声的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挡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来判断的;D.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4、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5、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D.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6、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7、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8、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刻消失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D、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中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1、在水、铁和空气这三种介质中,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A、铁、水、空气;B、水、空气、铁;C、空气、铁、水;D、水、铁、空气。

12、我们能辨别二胡和笛子的声音,这是由于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上述三项都不同。

13、人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A、蝙蝠不会发声;B、蝙蝠发声响太小;C、发声的频率太高;D、发声的频率太低。

14、用两个金属盒,中间串上一根塑料绳,做成一个土电话,这是利用了:A 、回声;B 、空气传声;C 、固体传声快;D 、气体传声快。

15、工人甲在一很长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工人乙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A 、一次敲击声;B 、两次敲击声;C 、三次敲击声;D 、无数次敲击声16、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 .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声速不同1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18、青年歌手大赛中有一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选手回答此问题的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19、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速度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C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D .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2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A.振幅B.音调C.响度D.音色22、如图2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敲击水瓶琴A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B 正在播音的立体声收音机C 吹着的哨子D器。

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发出的悦耳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C.它发出的悦耳声是它的振动产生的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23、“十·一”国庆节将到,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下面有关说法不对的是A、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纸盘的振动产生的。

B、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C、我们能听到幕后是小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D、我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对周边居民不属于噪声24、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

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

这一现象说明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25、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

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26、今天是中考的第一天。

为了给同学们提供良好的考试环境,交通部门在考场附近的街道上设置了标志牌,如图3所示。

目的是在_______处减弱_______27、某物理研究小组进行了真空是否传声的探究: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使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

进一步推断,当罩内完全没有空气时,声音将完全_______28、.如图4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声音的不一样,低声细语与引吭高歌中的“高”与“低”是声音的不一样。

30、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方法。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处减弱噪声;戴上耳塞,减弱传入人耳的噪声,这是在处减弱噪声;在住宅区植树,这是在减少噪声。

31、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

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有关,响度还跟距的远近有关。

32、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

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

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33、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

剧中扮演老一辈革命家的特型演员除了要模仿扮演对象的动作形态,还得模仿他说话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4、.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

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

35、“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

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

“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

三、简述题(7分)36、晚上在家学习时,邻居放音乐的声音很大,干扰了你的学习。

为了保障你的学习,请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种不同途径下减小干扰的方法。

四、探究题(10分)37、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想了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一和表二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表一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较长长短表二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响度较响响弱五、计算题(10分)38、一个人在峡谷中大声呼喊后听到了回声,他是在声音发出后3秒钟听到的回声,问反射声音的峭壁离发声的人多远?(当时空气的温度是15℃左右)第一章《声现象》测试卷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 C C D B B B B A A A C C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 C C B C B A D C D B B二、填空题26.声源、噪音27.消失(听不见)28.(1)发声体正在振动(2)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振动越快,音调越高29.音调、响度30.声源、接收(人耳)、传播过程31.快慢、振幅、声源32.音色、传播过程33.音色34.振动、空气、能量35.响度、真空、电磁波三、简述题36.声源处:劝告邻居减小音量;传播过程:关门、关窗;接收处:戴上耳塞四、探究题37.机械闹钟、A、泡沫、衣服、锡箔纸五、计算题38.已知:V=340m/s t=3s求:S=?解:根据V=S/t求得声音走过的总路程S=Vt=340m/s×3s=1020m=1020m/2=510m∴峭壁离发声人的距离为S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