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脑出血心理应激反应及其治疗的临床分析(一)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第33页33
去骨瓣减压术对颅压非常高减压较充分, 但创伤较大,已经较少单独采取;
❖内窥镜血肿去除术只有少数医院在试行阶 段;
钻孔穿刺碎吸术对脑组织损伤较大已基本 不用;
小骨窗手术止血效果很好,比较适合血肿 靠外脑出血,对深部血肿止血往往不够彻 底,对颅压较高者,减压不够充分;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第34页34
微创穿刺血肿去除术 适合用于各种血肿,但
因为不能在直视下止血,可能发生再出血,优点 是简单、方便、易行,在病房及处置室即可完成 手术,同时因为不需要复杂仪器设备,术后引流 可放置时间较长,感染机会较少,现已在国内广 泛开展。
全脑室出血采取脑室穿刺引流术加腰穿放液治疗
很有效,即使深昏迷患者也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第缺氧
现象患者应给予吸氧。
(4)鼻饲:昏迷或有吞咽困难者在发病第2~3天即
应鼻饲。
(5)对症治疗:过分烦躁不安患者可适量用镇静
药;便秘者可选取缓泻剂。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第24页24
(6)预防感染:加强口腔护理,及时
(3)延髓出血:突然意识障碍,血压下降
,呼吸节律不规则,心律紊乱,继而死亡
; 轻 者 可 表 现 为 不 经 典 Wallenberg 综 合
征。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第11页11
4、小脑出血:约占10%。
(1)突发眩晕、呕吐、后头部疼痛,无偏瘫。
(2)有眼震、站立和行走不稳、肢体共济失调 、肌张力降低及颈项强直。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第21页21
二、治 疗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第22页22
(一)急性脑出血内科治疗
脑出血患者的心理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
1 临 例 , 1 ; . 9 男 2 女 7例 年龄 4~9 , 5 8 岁 平均 5. 岁 ; 中第 1 68 其 次脑 出血者 2 例 , 2次 9 第
是住在单间及小病室的老 年患者易产生孤独感 。
3 护 理 对 策
34 健康教育 必 要的健康 教育能让 患者 了解 疾病知 识 , . 树立克服疾病 的信 心 。针 对患者 的心 理特 点每 日 教一 J 宣 些疾病 和预防保健 知识 , 宣教 时间 不宜过 长 , 言要通 俗易 语 懂 , 不用 医学术语 , 尽量 应采 用示 范教育 法或举些 浅显 易懂 的例子 。通过宣教使患者了解 自我康复 的重要意义 , 解除心 理上 的压力 , 觉进行肢体 的功 能锻 炼及言语功 能的恢复训 自
其安全 , 防止发生意外 。 3 3 孤独 感护理 . 争取 患者家属 的支持 , 让家属 对其有 所 重视 除做好生 活照顾外 , 还要 对患 者做好 心理 护理 , 满足 患 者心理需要 , 多陪伴患者 , 使患者始终 感到家庭 给予 的温暖 ,
关… 。心理 因素不仅可 以致病 , 可以治病 , 心理 护理 也 重视
来 副作 用 ; 住院环境 的不适应 , 对 生活 不习惯 , 引起失 眠、 焦
虑 和不安 。
22 抑 郁反应原 因 由于脑 出血 的性质严 重 , 者对治疗 . 患 丧失信心 , 产生对死 亡 的恐 惧心 理及抑郁 心境 ; 者会想 到 患 今后疾病会 影响生活 , 无法 自 , 至会 危及生命 , 理 甚 从而产生 严重 的抑郁情绪 , 甚至可产生 自杀的企图及 自杀行为。 23 孤 独感原 因 因生病 而离开 家庭 和工作 单位 , . 住进 了 医院病 区, 所接触 的都是陌生人 , 自然产 生一种孤独感 ; 特别
脑出血治疗指南(一)2024
脑出血治疗指南(一)引言概述: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指的是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脑组织的状态。
脑出血治疗的目标是控制出血、减轻脑损伤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提供脑出血治疗的指南,包括急诊处理、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康复护理和预防措施五个大点。
正文内容:急诊处理1. 对于怀疑脑出血的患者,应立即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应、肢体活动等。
2. 必要时进行紧急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和引起原因。
3.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4. 给予纠正凝血功能的治疗,如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或凝血因子。
药物治疗1. 必要时给予降压药物,如硝酸甘油和硝普钠,以控制高血压,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2. 给予镇痛药物,如吗啡和芬太尼,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3. 给予抗惊厥药物,如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钠,以预防脑出血引起的癫痫发作。
4. 给予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和阿司匹林,以预防血栓形成。
手术干预1. 对于大面积脑出血或严重脑积水的患者,应考虑行去骨减压术,以减轻脑组织的压力。
2. 对于小面积脑出血且有明显的病因血管畸形的患者,可以考虑行介入手术,如血管栓塞或血管瘤切除术。
3. 对于血肿较大且有明显脑疝迹象的患者,应及时行开颅手术,以减轻脑压力和控制出血。
康复护理1. 对于脑出血后的患者,及时进行康复评估,包括神经功能、言语能力、肢体活动等。
2. 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3. 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帮助患者应对脑出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变化。
4. 给予营养支持,包括合理饮食和补充营养素,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预防措施1. 控制高血压,通过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减轻体重。
2. 接受定期体检和血液检查,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如血管畸形和血液病等。
3. 避免或减少饮酒和吸烟,以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焦虑抑郁综合征的心理干预
2 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减轻情况比 , 1 较:见表1 。两组患者抑郁程
度减轻总有效率观察组 ( 00% ) 9. 0 明显高于对照组 ( 0 0 7 . %), 0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0 5 . )。 0
2 两 组患 者 日常 生 活能 力提 高情 况 比较 :见表 2 . 2 。总 有效 率 观 察 组 ( 3 3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 8 7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8. % 3 5. % 6
( P<00 .5)。
组 男 2 例 ,女 9 ;年 龄 3 —5 岁 ,平 均 4 .岁 ;病程 1 ~2 1 例 1 8 45 l 1 d ,平 均 1 . d 两 组 患者 的一 般 情 况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52 。 P
吉林 医学 2 1年3 02 B第 3卷第 9 3 期
此外 ,我院在心理护理干预 中,还加入了音乐疗法,通过患
者喜 欢 的音 乐 ,转 移患 者对 疾病 的注意 力 ,以减轻 疼痛 ,促 进 患
者睡眠。
1 统 计 学处 理 :将 本 次 试验 所 得数 据 录 入S S 0 件 包进 . 4 P S1 . 7软
4 参考 文献
[ 傅建 国, 静, 振球 , . 质量 评价 在 良性 前列腺 增 生症 手 1 ] 史 孙 等 生活 术治 疗后 果 评价 中 的应用 [ . J 中国老 年学杂 志 , 0 , (4: 9 . ] 2 7 72) 3 8 0 2 2 【] 菊英 . 道前 列 腺汽 化 电切 术后 早 期并 发 症 的预 防与 护理 2金 经尿 [ . 医学杂 志, 0,32) 66 J 实用 1 2 7 (2: 2 . 0 2 3 [] 3 周雪 华 . 道前 列腺 汽化 电切 术 18 并发 症原 因分 析及 护理 经尿 9例
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2022
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2022一、引言。
自发性脑出血(ICH)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2022年的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关于ICH诊断、治疗和管理的策略,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二、诊断。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 突发的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较为剧烈。
这是因为脑出血导致颅内压突然升高,刺激脑膜及周围神经组织。
- 恶心、呕吐也很常见,主要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反射性反应。
-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视力障碍等。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会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例如,基底节区出血可能导致对侧肢体偏瘫;脑叶出血可能影响语言、认知等功能。
2. 体征。
- 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从嗜睡、昏睡至昏迷不等。
这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以及出血速度。
出血量越大、速度越快,越容易导致严重的意识障碍。
- 血压升高,多数患者在发病时血压明显高于正常范围。
这一方面可能是患者本身存在高血压基础疾病,另一方面脑出血后的应激反应也会促使血压升高。
- 瞳孔变化,如脑疝形成时,可出现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体征。
(二)影像学检查。
1. CT检查。
- CT是诊断ICH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显示出血的部位、形态和大小。
在ICH发病后的急性期,CT上表现为高密度影,这是由于血液的高密度特性。
而且CT对于判断是否存在脑室铸型、脑积水等并发症也非常有帮助。
2. MRI检查。
- MRI对于ICH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在亚急性期,血肿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T2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或高信号。
MRI对于判断出血周围组织的水肿、缺血等情况比CT更敏感,但由于检查时间较长,在急性期不作为首选。
三、治疗。
(一)内科治疗。
1. 血压管理。
- 对于血压的控制存在争议,但一般原则是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
如果收缩压在150 - 220 mmHg之间,且没有急性降压的禁忌证,可以考虑将血压控制在140 mmHg 左右。
脑出血
概念
脑出血,是指 原发性非外伤 性脑实质内出 血,也称自发 性脑出血。
脑血管疾病
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病 因
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
动脉瘤或动静脉血管畸形破裂
血液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变、抗凝或溶栓治疗
原发性或转移性脑肿瘤血管破裂-----瘤卒中
疾病 预防 指导
用药指 导与病 情监测
避免使血压升高的因素 遵医嘱正确服用降压药,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会病人家属测量血压及疾 饮食 病早期识别排便 戒烟酒
康复 指导
其他护理诊断
• • • • • • • • • • P1 低效性呼吸形态:与呼吸中枢受损有关。 P2 急性意识障碍 :与疾病本身及颅高压有关 P3 PC:脑再出血 P4 生活自理缺陷:与肢体活动障碍及医疗需要限制有关。 P5 体温异常:高热,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 P7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障碍致营养摄入 不足及机体高代谢状态有关。 P8 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及侵入性操作影响 有关。 P9有皮肤黏膜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及留置各种管道有关 P10 PC:静脉血栓形成 P11 PC:废用综合征
冰盐水洗 胃,局部 物理降温 止血药
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在进 展,应尽早进行肢体,语言功能 和心理的康复治疗。
1有受伤的危险:与脑出血导致的意 识障碍,脑功能损害有关
2潜在并发症:脑疝 3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
1有受伤的危险
休息与安全
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保持病室安静:减少 探视;保护性床栏及约束带;平卧位头偏一侧活 侧卧位。避免颅内压增高因素。镇静剂缓泻剂。
P4生活自理缺陷:与肢体活动障碍及医疗需要 限制有关。
心理应激反应的机制及处理方法
心理应激反应的机制及处理方法心理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或严重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应。
它是大脑和身体对刺激做出的应对方式,有时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心理应激反应的机制以及有效的处理方法。
一、心理应激反应的机制1.1 感知和评估个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时,首先会感知和评估刺激的重要性和威胁程度。
这个过程是主观的,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经验、价值观和信仰等。
不同的人可能对相同的刺激有不同的评估结果。
1.2 神经递质的作用当个体感知到威胁或压力后,大脑会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来调节身体的应激反应。
例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引发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
同时,脑内多巴胺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的分泌也会增加,使人产生积极情绪和抗压能力。
1.3 压力应激反应的产生当身体感知到威胁或压力后,会产生压力应激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愤怒或悲伤等情绪反应,同时伴随着心悸、肌肉紧张等身体反应。
这些反应有助于个体在面对威胁时做出适应性的行为。
二、处理心理应激反应的方法2.1 认知重构认知重构是心理学中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调整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思维方式和观念。
通过重新审视和调整个人的认知,可以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并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例如,将负面思考转化为积极的自我对话,提醒自己面对困难时也存在机会和希望。
2.2 放松练习放松练习是一种能够降低心理应激反应的有效方法。
深度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和冥想等练习可以帮助缓解身体的紧张和焦虑,增强心理上的平静和放松感。
定期练习这些技巧有助于改善身心的健康。
2.3 寻求社会支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压力和困难,寻求社会支持是处理心理应激反应的重要方法之一。
倾诉和分享可以减轻个体的负担,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这种支持可以来自亲友、同事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等。
2.4 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缓解心理应激反应至关重要。
规律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应激反应的生理机制与心理干预
应激反应的生理机制与心理干预一、引言应激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人们会在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时产生应激反应。
这种反应既包括生理上的变化,也包括心理上的体验。
了解应激反应的生理机制以及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对于我们更好地处理和调适自己在压力下产生的应激反应至关重要。
二、生理机制1. 自主神经系统应激反应涉及到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该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分支。
当面临危险或压力时,交感神经会被激活,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等生理变化。
同时,副交感神经会保持相对平静状态,以维持恢复和平衡。
2.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HPA轴是另一个与应激有关的重要生理机制。
当人体面临压力时,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进而刺激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ACTH到达肾上腺后,促使肾上腺分泌应对压力的荷尔蒙——皮质醇。
这种机制帮助人体在应激时产生必要的生理反应。
3. 痛苦系统应激会影响痛苦系统,使其对疼痛的感知变得更为敏感。
这是因为大脑中与情绪和记忆相关的区域与疼痛处理区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当人们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他们可能更容易经历疼痛感受,并对其他身体不适更加敏感。
三、心理干预措施1. 放松技巧深度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和冥想等放松技巧可以有效减少应激带来的紧张情绪和身体不适。
这些技巧通过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帮助恢复身心平衡。
2. 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可以增强个体的适应能力,并提高面对压力时的心理韧性。
这些训练通常包括认知重构、问题解决和情绪调节技巧等,有助于改变人们对应激事件的认知和态度,从而减轻或消除不必要的应激反应。
3. 社交支持在面临压力和挑战时,与他人分享感受并寻求支持是缓解应激的有效手段之一。
社交支持不仅可以减轻负面情绪,还可以给予我们正面能量,增强我们面对困难时的自信心和生活满意度。
4.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良好睡眠等都是应对应激的关键因素。
应激反应心理学
应激反应心理学应激反应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遭受压力和应激事件时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应激源,如工作压力、考试压力、家庭问题等,应激反应心理学探讨的是人们在不同应激情境下的心理过程与应对策略。
本文将介绍应激反应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应激反应的类型、应激反应的影响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应激反应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应激反应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在遭受压力和应激事件时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人们在应激情境下的反应可以是心理上的、生理上的或是行为上的。
应激事件是指任何可能威胁个体身心健康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来自外部环境或个体内部。
二、应激反应的类型在应激情境下,人们的反应可以分为认知上的、情绪上的和生理上的。
认知上的反应包括对应激事件的评估和解释,人们可能会出现负性的思维方式,如过度担忧、自责等。
情绪上的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愤怒等情绪体验。
生理上的反应包括心率加速、血压升高、肌肉紧张等生理变化。
三、应激反应的影响应激反应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个体可能会出现身体不适、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应激反应还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表现,降低效率和工作质量,影响人际关系等。
四、有效的应对策略为了减轻应激反应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个体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首先,个体可以通过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调整对应激事件的认知,尝试将其看作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其次,个体可以在应激情境下采取放松的身体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来缓解紧张情绪和身体不适。
此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也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应激。
最后,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和咨询也是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
结论应激反应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应激情境下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学科。
个体在应激事件下的反应可以是认知上的、情绪上的和生理上的。
应激反应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个体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减轻不良影响。
脑出血急救反思总结报告
脑出血急救反思总结报告引言脑出血是一种突发性危险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为医务工作者,及时有效地进行脑出血急救至关重要。
在一次脑出血急救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在进行一次反思总结,希望能从中汲取教训,提高自己的急救水平。
问题与分析问题1:反应不及时在这次急救中,我发现自己对于脑出血的识别和判断速度明显不够,导致急救措施的实施推迟。
面对病人出现的头痛、呕吐和突然昏迷的症状,我第一时间没有意识到可能是脑出血,而是将其误认为普通的头痛发作。
这样耽误了病人的抢救时间,也增加了后续治疗的难度。
分析原因是我对脑出血相关症状的知识储备不足,没有将其纳入我的常规观察范围。
此外,我在急救环境中的应激反应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好的应对紧急情况,避免迟疑耽搁时间。
问题2:操作不规范在这次急救中,我对病人进行了脑部检查,但操作不规范,没有做到用力平稳。
由于考虑不周,导致病人受到了额外的伤害,血压也进一步升高,加重了脑出血的病情。
分析原因是我对操作细节的训练不够,严重影响了我在紧急情况下的表现。
为了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我应该更加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加强对操作要领的学习和理解。
问题3:缺乏团队合作在这次急救中,我与其他急救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不够充分,导致了信息不畅通和行动不协调。
在诊断和抢救过程中,很多重要信息因为信息传递不畅而丢失,一些重要的急救措施也因为团队合作不到位而延误。
分析原因是我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我应该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主动与其他急救人员交流,确保信息的完整传递和有效沟通。
反思与改进反思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在脑出血急救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对脑出血的识别和判断速度不够敏捷,需要更加关注并提高对相关症状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其次,我在操作技巧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加强基础技能的训练。
最后,我应该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与其他急救人员积极协作,形成合力。
脑出血治疗指南(二)2024
脑出血治疗指南(二)引言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严重的后果和高死亡率。
针对脑出血的治疗非常关键,早期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文将继续探讨脑出血的治疗指南,并总结了最新的研究和指南建议。
我们将从以下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一、急性期治疗1. 早期诊断:通过神经影像学技术,如CT或MRI,迅速诊断脑出血,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降低颅内压力:通过脱水治疗、保持头部正位、控制高血压等手段降低颅内压力,减少额外的损伤。
3. 减少脑损伤:采用良好的血压控制、降低体温、保持血氧饱和度等措施,减少脑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4. 神经保护治疗:通过给予适当的脑保护药物、脑细胞活性剂等治疗手段,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5. 治疗并发症:在急性期治疗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肺炎等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1. 开颅手术:适用于一些合并血肿或造成严重脑组织压迫的脑出血患者,通过手术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的压力。
2. 血管介入治疗:通过介入手术,修复或阻塞导致脑出血的血管,减少出血的范围和程度。
3. 颅内压监测:通过植入颅内压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力,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脑细胞保护:应用脑细胞保护药物或技术,促进受损脑细胞的恢复和再生。
5. 手术并发症管理:对于手术治疗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出血等,应及时诊断和处理。
三、药物治疗1. 血压控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理想范围内。
2. 抗凝治疗:对于有明确的血栓形成风险因素的脑出血患者,可以考虑合适的抗凝治疗。
3. 治疗引起脑出血的原因:对于脑出血的病因明确的患者,可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动脉瘤栓塞术或血管畸形切除术等。
4.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无抗凝适应症的脑出血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5. 镇痛和抗惊厥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和惊厥症状,选用适当的镇痛和抗惊厥药物进行治疗。
心理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医 学 信 息
2 1年9 第2 卷 第9 01 N 4 期
临床护理
产 前 孕 妇 心 理 护 理 临 床 意 义 及 体 会
刘 碧 銮
【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心理问题及产前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 20例孕妇平均分成两组, 0 A组( 观察组) B组( , 对照组) A组进行产前 ,
心 理 护 理 对 脑 出 血 术 后 患 者 康 复 的 影 响 分 析
李 惠冰
【 摘要】 目的: 探讨 了心理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8倒患者均在神经外科行颅 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7 积极综
合 治疗 , 患者进 入康 复期 有意 识后 就积 极进 行心 理护 理 。结果 :8 患者随 访 6— 2个 月 , 照 A L( 7例 1 按 D 日常生 活能 力 )分级 : 级 3 例 ; I l H级 :2例 ; I 2 H 级 :9例 ; 1 I V级 : ; 4例 V级 : 。 结论 : 理护 理可 以提 高脑 出血 患者 术后 康复 的积 极性 , 进康 复 , D (日常 生活 能力 ) 2例 心 促 A L 评分 提 高 , 改善 生活质 量 。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并进行价值分析。
循证护理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方式,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康复。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循证护理在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讨循证护理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价值。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显著作用,同时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焦虑、抑郁、循证护理、影响、作用、价值分析、改善、临床实践、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循证护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科学的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个体差异,循证护理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研究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循证护理在这一领域的作用,为提升患者护理水平和疗效质量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观察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探讨循证护理在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方面的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循证护理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程度,分析循证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价值,以探讨循证护理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中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提升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
通过对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完善循证护理理论,推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
1.3 研究意义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引言: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1.18-脑出血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论文
脑出血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摘要本文采用文献搜集法,对脑出血临床心理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较为全面的概括脑出血心理护理的方法、理论、措施等,指出脑出血心理护理研究中的问题。
发现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提高,护理方法的不断完善,心理护理的内容和方法都有了很大进步。
从文献中发现,脑出血患者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对脑出血康复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现有文献多从脑出血术后的心理护理效果展开分析,心理护理体措施没有形成一套方法或者实施标准。
关键词:心理护理、护理、脑出血、临床护理一、前言脑出血患者通常发病较为突然,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患者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
掌握脑出血病人心理活动规律,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有效实施心理护理,是护士的重要工作。
护理的目标都是“协助人们增进健康,并协助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
心理护理则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
本文重点从心理护理、脑出血临床护理、脑出血病人的心理问题、脑出血临床心理护理这四个方面及其涉及的方法、措施、问题,层层展开文献研究现状的综述。
二、中心部分(一)关于心理护理的文献综述新医学模式的出现使护理工作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疾病护理,而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国外关于心理护理发展的较国内早,而今,国外较常见的应用于临床心理护理的心理疗法有音乐疗法、松弛训练法、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等。
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的心理护理临床研究开始起步。
现在,中国的心理护理临床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所应用的医学领域越来越广泛。
临床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围绕着现代护理观念和整体护理模式而展开,心理护理干预伴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普遍推广,心理护理的内容和方法都有了很大进步。
分级护理法。
2009年,杨敏博士在《心胸外科成年择期大手术患者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的探讨》中, SCL-90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原因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长海痛尺”疼痛评估量表等,对2007年5月-2008年10月符合条件的204名心胸外科择期大手术患者开展研究,发现不同患者心理症状严重程度存在差异,以下因素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疾病认知、社会支持、就医环境、应对方式和人格特征等。
脑出血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
脑出血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概述】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故称为自发性脑出血;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和破裂是本病最常见的原因,故也称作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淀粉样血管病、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病、凝血功能异常、脑动脉炎、药物滥用,以及肿瘤和脑梗死为其他的脑内出血原因。
自发性脑出血的出血部位以壳核最多见,其次为丘脑、尾状核、半球白质、脑桥、小脑和脑室等。
【临床表现】1、一般症状1)急性起病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一般可于数小时内达高峰。
个别患者因继续出血和血肿扩大,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持续时间6~12小时。
2)除小量脑出血外,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3)头痛和呕吐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4)血压增高是脑出血常见的原因与伴发病。
血压增高和心跳及脉搏缓慢同时存在,往往是颅压增高的重要指征。
5)脑出血者可出现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多为局灶性和继发性全身发作。
以脑叶出血和深部出血最多见。
2、局灶症状和体征:局灶症状与血肿的部位相关,但定位诊断的准确性不如神经影像结果。
1)壳核出血:常见,多为外侧豆纹动脉破裂所致。
血肿可局限于壳核本身,也可扩延累及周围脑组织。
血肿向内压迫内囊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急性期伴有两眼向病灶侧凝视,血肿位于优势半球可出现失语。
2)丘脑出血:若血肿较大,按血肿扩展的方向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向外扩张侵及内囊,向内破入脑室,向下侵及下丘脑和中脑背侧,以及向上扩张侵及顶叶白质,因而出现各自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但临床常见的临床表现以多寡为序有:轻偏瘫或偏瘫、半身感觉缺失、上凝视麻痹、瞳孔异常(瞳孔缩小和对光反射消失)、失语、疾病感缺失、眼球向病灶侧凝视(与壳核出血同)、偏盲和缄默。
3)尾状核出血:多见于尾状核头部,易破入脑室,临床表现多为急性发病的头痛、呕吐、颈僵直等脑膜刺激征,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短暂性近记忆力障碍,临床上难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小脑出血——个案分析
万古霉素
作用:适用于治疗对甲氧西林具有耐药性的葡萄球菌引起的 严重或致命感染
注意事项 快速点滴万古霉素时或之后,可能发生类过敏性反应 给予高浓度或快速给药会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成人建
议用量为5毫克/毫升,给药速度不高于10毫克/分钟)
甲强龙
小脑实质内出血
血肿的占位效应+血肿周围组织水肿
颅内压升高
脑神经功能损伤
枕骨大孔疝 眩晕、行动不稳、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等
小脑功能
调节躯体平衡 调节肌紧张 协调随意运动
3.症状与体征
起病突然,数分钟内出现头痛、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剧烈头痛和平 衡障碍等,但无肢体瘫痪。
少量出血者: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模糊,表现一侧肢体笨拙、行动不 稳、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
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第一期 婴儿期:0-18个月,信任 对 不信任 第二期 幼儿期:18个月-3岁,自主 对 羞愧或疑虑 第三期 学龄前期:3岁-6岁,主动 对 内疚 第四期 学龄期:6岁-12岁,勤奋 对 自卑 第五期 青少年期:12岁-18岁自我认同 对 角色紊乱 第六期 成人早期:18岁-40岁,亲密 对 孤独 第七期 成年期:繁殖或有成就 对 停滞 第八期 老年期:完善 对 失望
2.社会心理发展情况
根据爱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患者处于第六 期-成人早期,此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发展与他人的 亲密关系,承担对他人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起 爱情和婚姻的关系。
爱瑞克森认为真正的亲密感是指两个人都愿意 分享和相互调节他们生活中一切重要的方面 。
3. 过去史:无特殊 4. 家族史:无特殊 5.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
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脑静脉 回流,减轻脑水肿
脑出血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可能会引起膀胱结石 、 慢性膀胱萎缩 、 血 尿等并发症 ,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的生 活质 量 。故 应 根 据 病 情 尽 量 缩 短 患 者 尿 管 留 置 时 间L 3 ] , 进行间歇导尿 。
间 歇 导 尿指 在 需 要 排 尿 时 将 尿 管 插 入 膀 胱 , 排 空 后 立 即
目前 中老 年 人 致 死 性 疾 病 之 一 。 出 现 脑 出 血 患 者 成 为 家 属 重 大 的应 激 源 , 导致 患者 家属 出现严 重 的心理压 力 , 表 现 为 焦虑 、 抑 郁 等 。对 脑 出 血 患 者 家 属 心 理 状 况 进 行 调 查 , 可 早 期发现其负性 心理状 况 , 进 行心 理疏 导与支 持 , 提 高 其 心 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杂志 2 0 1 3 年2 月箜 鲞箜
3 讨 论
! 塑 !
! 翌 ! ! ! !
! ! 塑! ! 里 :
: :
:
。7 3・
空, 有利于保持膀胱 容量 和恢复 膀胱 的收缩 功能 , 从 而 使 膀 胱 维 持 近 似 正 常 的生 理 性 状 态 , 减 少 泌 尿 系 统 的感 染 , 促 进 平衡 膀 胱 的 建 立 。间 歇 导 尿 使 患 者 处 于 相 对 不 带 尿 管 状 态 , 免除患者因长期留置导尿管所造成的焦虑心 理 , 不 影 响 患 者
规 律 排 出尿 液 , 减 少 并 发 症 。早 期 膀 胱 护 理 方 法 是 留置 导 尿
进 行 其 他 的 康 复 治 疗 训 练 。故 一 旦 病 人 的 病 情 稳 定 、 无 大 量 输液 , 应 尽 快 进 行 间歇 导 尿 , 以 有 效 的减 少 残 余 尿 量 , 使 之 接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及护理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及护理汇报人:日期:•引言•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护理中的注意事项目•结论录01引言脑出血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血液在脑组织中的异常积聚,常见的原因有高血压、动脉瘤等。
应激性溃疡是一种在严重疾病、创伤或手术后,由于应激反应引起的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糜烂和溃疡。
脑出血和应激性溃疡的定义原因脑出血后,颅内压增高、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黏膜血流量减少,黏膜屏障功能下降,容易引发应激性溃疡。
影响并发应激性溃疡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导致消化道出血,甚至可能引发休克,危及生命。
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应激性溃疡,防止病情恶化。
观察病情变化提供舒适环境促进康复专业的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控制应激反应。
良好的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3护理的重要性02010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意识清醒程度,昏迷程度以及是否出现神志恍惚等情况,以判断脑出血的严重程度。
脑出血病情的判断意识状态注意患者是否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脑出血加重的表现。
颅内压增高症状观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是否障碍,感觉是否减退或消失,以及是否有面瘫等症状,用以判断脑出血的部位与范围。
运动与感觉障碍腹痛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腹痛,腹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等,以对应激性溃疡进行初步定位。
消化道出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以判断应激性溃疡的严重程度。
全身症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应激性溃疡引起的感染、失血有关。
应激性溃疡的症状观察意识障碍加重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时,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的情况,表现为昏迷程度加深、神志恍惚等症状更加严重。
两者并发的特殊表现消化道出血与颅内压增高症状并存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以及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临床分析患者的心理健康评估
临床分析患者的心理健康评估在临床实践中,患者的心理健康评估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以及应对能力,有助于医疗团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心理援助。
本文将从评估的目的、评估工具以及评估结果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1. 评估目的心理健康评估旨在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焦虑、抑郁、应激反应以及其他心理问题。
通过评估,可以识别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
心理健康评估也有助于判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应对能力,指导医疗团队调整治疗方案。
2. 评估工具2.1 自陈式问卷自陈式问卷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患者通过填写问题表格来反映自己的心理状态。
比较常见的自陈式问卷包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
这些问卷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并为医疗团队提供参考依据。
2.2 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临床医生对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估。
医生可以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言语举止以及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指标,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心理评估信息。
2.3 专用问卷和量表除了自陈式问卷,专用问卷和量表也是常用的评估工具。
比如,贝克焦虑量表、哈维抑郁量表等。
这些问卷和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3. 评估结果的运用心理健康评估的结果能够为医疗团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以调整药物治疗的剂量和种类,或者增加心理治疗的策略。
评估结果也可以指导医生和护士给予患者特殊的心理支持,如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
此外,评估结果还可以为患者家属提供参考,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医疗团队可以向家属解释评估结果,并提供与患者共同应对心理问题的建议和指导。
总之,临床分析患者的心理健康评估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提供恰当的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通过评估工具的运用,医疗团队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脑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
脑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的非外伤性脑动脉破裂引起的出血[1]。
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与人们生活节奏加速,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出血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此病更是越来越年轻化,40岁左右的中年患者越来越多。
其中心理问题成为患者的共性问题,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
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已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界同仁的共识。
通过对脑出血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实践,笔者认为此类病人比其它病人更需要心理上的支持、鼓励与疏导。
1脑出血病人的心理变化特点脑出血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容易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惧、易激动、抑郁、急躁、自卑、依赖等心理。
脑出血患者起病急骤,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在急性期后约有3/4的患者失去劳动力,其幸存者可能有意识、感觉障碍、偏瘫、失语、吞咽困难、共济失调、易激动,认为自己死期将至,精神紧张,睡眠欠佳,性格也由温柔变得急躁,急切需要知道自己病情,希望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
还有部分患者平时身体健康,平时很少发生疾病,突然发病后,瘫痪在床,活动受限,要人服侍,对于突如其来的打击毫无精神准备,缺乏心理适应,担心瘫痪肢体能否康复,病情是否会恶化;担心久而久之遭家人嫌弃;有的患者担心家庭经济困难,治疗费用不足,婚姻破裂;有的老年人担心给子女增加负担等导致抑郁心理。
患者情绪变得焦虑,精神受到巨大的打击和压力,会失去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产生悲观消极心理,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更有甚至会产生轻生自亲的念头。
时常表现出失眠、多汗、胸闷、心悸、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在本病的恢复期患者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病情逐渐恢复,对康复充满了希望,急切盼望病情能尽快痊愈。
但当肢体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失语患者开始有含糊不清言语,恢复速度开始减慢或停止,体能缺陷常导致活动受限而对前景悲观失望,有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而效果不佳,但并未完成全部疗程,便产生急躁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脑出血心理应激反应及其治疗的临床分析(一)
【关键词】脑出血
急性脑出血是严重的突发事件,这种突发事件对患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而心理应激反应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对250例急性脑出血有明显心理应激反应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采用了心理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效果较显著。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无意识障碍有明显心理应激反应的急性脑出血住院患者25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心理应激反应的分析和治疗。
另外250例无意识障碍有相似的心理应激反应的急性脑出血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
观察组,男170例,女80例;年龄35~84岁,平均60岁;基底节区出血182例,脑叶出血28例,脑出血破入脑室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
有明确肢体运动功能障碍204例。
对照组,男178例,女72例;年龄37~83岁,平均61岁;基底节区出血174例,脑叶出血3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小脑出血11例。
2心理应激反应主要类型分析
250例脑出血后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类型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相应的行为异常表现为躁动、依赖、攻击、失助等。
临床观察表明,脑出血后意识清醒的患者95%以上均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
每个患者在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可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心理应激反应,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表现为以一种心理应激反应为主,在发病早期,大部分患者以恐惧为主,同时尚存在焦虑和抑郁等。
本文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发病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表现,其主要内容是对因疾病而引起的恐惧感,其次是惧怕今后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尚有惧怕被亲人抛弃,惧怕经治医生不负责任等。
焦虑和恐惧几乎同时存在同一个患者身上,观察组有210例在不同病程中以焦虑为主要心理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思虑过度、急躁不安、情绪多变、失眠等。
脑出血后以抑郁为主的患者相对较少,观察组大约85例在不同病程中出现抑郁。
再发性脑血管病和以往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发生抑郁的较多,主要表现为对疾病或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丧失信心,从而对生活丧失信心,表现为悲观、淡漠、情绪低落、消极厌世。
个别患者可出现自杀倾向,本文有自杀倾向者2例。
脑出血后表现为愤怒或伴有攻击性行为者较少,本文有自发性愤怒伴攻击行为者仅5例,因外界语言或行为的刺激而容易激发愤怒者10例。
攻击对象主要是陪护亲属和摔砸物品,个别患者以医护人员为攻击对象,极少数患者有自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