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问”是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作者:蒋分明来源:《课外语文·下》2018年第07期【摘要】去年送教下乡时,我到几所学校去听了初中语文课。

每节课,我做了详细的听课笔记。

在对这些课的整理中,发现很多老师以问题推进课文的学习,老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回答。

老师问,学生答,课堂上显得热热闹闹。

一节语文课,教师至少提十多个问题,有的老师提的问题甚至二十多个。

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觉得老师的提问太多、太杂,很多没有思维含量,不能深层次引导学生的思维。

过去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现在变成了“满堂问”。

因此“满堂问”就是“满堂灌”的翻版。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学【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

”这意味着,教学的要领是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学。

如何带他们走出困境?如何让学生体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处,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好的引导就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启明星。

语文课堂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精心设计好问题,特别是要精心设计好主问题。

那么,主问题导学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设计?一、从课题入手课题所包含的意义极为丰富,往往具有统摄全文的作用。

根据课题设计提问,能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重点内容的阅读和探究。

如教学《孔乙己》,可以这样设计主问题: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进入思考状态,文章是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再梳理写了哪些事,看它表现人物的哪些性格,可得出:从他衣服可以看出,他是个懒惰、好逸恶劳的人;从他满口之乎者也的话,可以看出他是迂腐不堪、想保持读书人身份的人;从他教小伙计识字、分茴香豆给小孩吃,可以看出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从他从不拖欠,按时还酒钱,可以看出他是个诚实守信的人。

这一主问题的设计,对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从教学目标入手课时目标由几个小目标组成,其中必然有一个主要目标。

语文对话教学“满堂问”现象分析及问题设计对策

语文对话教学“满堂问”现象分析及问题设计对策

语文对话教学“满堂问”现象分析及问题设计对策作者:唐湘蓉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5年第04期【关键词】语文对话教学“满堂问” 问题设计【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0078-0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对话在形式上表现为提问与应答,但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的问答行为都是对话,师生真正的对话并不多见,大多是一种“问答教学”,即“满堂问”。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学习者以其特有的经验与方式对学习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并赋予独特意义的过程。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扮演组织者、引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而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这就要求教师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主动表达的课堂环境,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

一、“满堂问”现象及教学分析案例1: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莫泊桑拜师》理清文章段落的教学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

生1:我了解到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

师:请大家速读课文,找出莫泊桑几次去向福楼拜请教。

生2:我了解到莫泊桑三次去请教福楼拜。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生3:我是从“一天”“再次”“再一次”看出来的。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莫泊桑每次拜师的段落,看看莫泊桑向福楼拜请教了什么问题,福楼拜是怎么指导他的?生4:第一次,莫泊桑说:“我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觉不生动呢?”生5: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莫泊桑的功夫不到家。

师:那怎样才能功夫到家呢?生6:福楼拜说:“要肯吃苦,勤练习。

”师:怎样才能做到肯吃苦、勤练习呢?生7:福楼拜要莫泊桑观察他家门前的马车,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评析】……这段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课文有关内容,其中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而精心设计、加工而来的。

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心得

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心得

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心得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心得范文(通用7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心得范文(通用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心得1今年暑期备课,教师进修学校培训部对七年级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

目前,我区七年级正在全面使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

现根据前一阶段各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关于语文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换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平等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将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学生学习过程中平等的合作者和参与者。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间的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过程不再只是教师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有机,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①作为学习引导者。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②作为学习促进者。

一是要积极地旁观。

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是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反思不足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反思不足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反思不足语文课改,成果丰硕,有目共睹,不言而喻,但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违背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的问题尚不容忽视。

笔者近年来观摩了各级各类乃至全国性的许许多多的语文课堂教学展示观摩活动,加之教研员的身份,每周都要听好几节语文课,发现和总结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现存的十大共性的问题,需要克服和解决。

一是教材吃不透,关键抓不住。

上课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而备课的质量则取决于对教材钻研的质量。

教材没吃透,没钻研到位,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尤其是新教师,刚就教席,一定要努力过好教材关,要做好坐十年冷板凳的心理准备,起码把教材过三轮,这就得九年,何况九年也未必能磨一剑。

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吃透教材是每个语文老师的必修课,是新教师要过好的第一关。

教材里涉及到历史、地理、文学、哲学等等知识要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彩点要吃透,教材里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要吃透。

如何处理教材,直接检验老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

现在语文教学“教材吃不透,关键抓不住”的普遍问题是,教学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忽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扼杀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与育人功能,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如教《孤独之旅》只教环境描写与心理描写,只分析人物形象,不注重挖掘杜小康为何经过“孤独之旅”“坚强了,成长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教《童年》只注重讲故事,不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苦难”对人生的意义。

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语文教学如果只停留在工具性层面,而忽视甚至扼杀了人文性,实属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是教学重点不明确,胡子眉毛一把抓。

什么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通俗点讲,课堂教学重点就是课堂上围绕教学目标的主要的教学活动。

一堂课四十分钟,总要让学生学有所获,一课一得,这就必须明确教学重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

(40分,每空2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

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的话,写()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

5、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满堂问”是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

“满堂问”是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

“满堂问”是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本文认为,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满堂问”的现象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

作者根据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针对“满堂问”的本质特点,从“扼杀学生学习兴趣”、“箝制学生思维”“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三个角度剖析了“满堂问”的危害性;并且就如何克服“满堂问”的毛病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标签:满堂问素质教育大敌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危害,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学语文教师所认识。

很多高明的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让学生主动生疑,自主质疑,自己解疑,很快从“满堂灌”的泥潭中解脱出来;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解非常片面,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多提些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思维就能够开启,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发挥。

于是,他们的备课就成了问题的设计,本来应熔听、说、读写于一炉的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就变成了千篇一律单调枯燥的“问答课”。

这些教师刚刚从“满堂灌”的泥潭中爬出来。

却以立即陷入了“满堂问”的沼泽地。

我们认为,“满堂问”对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它是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

一、“满堂问”在素质教育中的不足之处1.“满堂问”提问的方式单调、刻板,容易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挖掘学习潜能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于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是不会感兴趣的,“满堂问”正是这样一种机械的、八股式的教学方法。

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先问分段,再问段意,然后问中心思想,最后问写作特点,篇篇如此,周而复始;每节课的模式也是一成不变的:教师提问一一学生回答一一教师订正,循环往复,节节如此。

这样的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学生往往举手如林,课堂气氛很“热烈”;不到几天时间,学生就会失去好奇心,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就会使人昏昏欲睡,完全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堂_谨防新的_满堂灌_

语文课堂_谨防新的_满堂灌_

字,本应让学生在读读、背 的网站。
乡;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实
背的基础上,体会体会情
一节课下来,学生全部 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 31 课
感,感受感受意境,最多再 的时间都付诸应接不暇 的 《回声》,整节课给学生做回
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即可。 听与看,根本没有时间去读 声的实验,讲回声的原理;等
可为了让课堂有底蕴,让课 书、识字,更没有精力去感 等。语文课堂是“丰富”了,学
染的向度,且二者必须有机 统一于恰当的教学内容之 中。然而,在当下的许多课堂 上,包括许多大型公开课的 教学中,为了使所谓的确保 “语言与人文的同构共生”, 无限度地“增加教学内容”, 美其名曰让教学内容“丰满” 起来,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幸 福的灌输”。
一位教师教学 《长城》, 先播放长城录像片,介绍长 城的地理位置、建造历史及 历史价值,并插入讲述《孟姜 女哭长城》等民间故事;接着 播放卫星拍摄的长城画面, 讲述长城的现代意义;然后 依次讲述中国的南长城、英 国和古希腊等外国的长城; 最后拓展开去,讲到了心灵 的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 中国人民的钢铁长城,等等。 综观整个课堂,内容的确够 “丰满”,纵横几万里,上下几 千年,凡与“长城”有关的内 容,几乎囊括。然而,看看学 生,有的应接无力,有的苦力 支撑,有的不知所措,有的呆
若木鸡。一节课学完,听到的 不少,记住的不多,翻开手中 的语文课本,生字未认,新词 未解,句段未读,课文未学。 难以想象,如此“幸福的灌 输”,到底为了什么?
二、追求底蕴“深厚”,博 采资源“满堂灌”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 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 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 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 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 课程标准》)只有这样,才能 让学生增强语文能力,丰厚 精神底蕴。显然,语文教学只 关起门来死学课本是不行 的,需要挖掘资源丰富课堂 的底蕴。但是,一味讲求课堂 的底蕴“深厚”,无节制地开 发和利用所谓的语文资源, 也肯定是不行的。凡事皆有 量与度,超过这个量与度,就 会适得其反。就小学语文教 学来说,这个量与度,是由小 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

教学调研报告优秀3篇

教学调研报告优秀3篇

教学调研报告优秀3篇学校教育教学的调研报告篇一我校是蕲北山区的一所农村中学,目前在编老师人,教学班19个,学生人。

学校在县教育局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彭新文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克难奋进,学校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作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通过多年来的观察和思考,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现把自己的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教育教学的亮点和希望近些年来,我校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学习、改革、发展、提高”的办学思路,坚持“立足人本,注重校本,为老师成功搭台,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唱响了“教学质量是从教之基,立校之本,扬校之根、发展之源”的主旋律,保证了学生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有所成”。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1.教育手段趋向民主。

老师改变了过去高高在上的派头,与学生的交流更具亲和力。

老师用语言、体态、表情、眼神、手势等信息,在情感上与学生保持心灵上的交流,构建起课堂良好的教学情绪场,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的心理状态中。

老师的倾听意识也明显加强。

对话情境中老师的“话语霸权”的倾向得到很大改变,大多老师都能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有了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自我表现的欲望也显得更加强烈。

同时,师生合作意识更加鲜明。

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在教学进程中,深入学生中间、伏下身子和学生一起交流问题、摆弄学具。

合作的情境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本身,而上升到了师生人格、精神的平等相待,是民主平等意识的陶冶。

2、教学方式悄然改变。

老师在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上有许多有益的探索。

具体体现在凸显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上,老师有意识地从教学活动的主宰,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和促进者转变。

很多老师在课余时间积极钻研电脑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丰富了学生的见识,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

课堂教学之“问”谈

课堂教学之“问”谈

课堂教学之“问”谈作者:孟广娣来源:《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2011年第23期如今,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虽早已不复存在,但遗憾的是,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

在这种“满堂问”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这种“满堂问”的教学,表现上看,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达到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

如此以来,学生则会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毫无自己主动的思维。

长此以往,其思维的火花就会随时熄灭,从此烟消云散。

怎样让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燃烧扩展,换言之,教师应注意哪些问的艺术,我认为,不妨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赏“问”课堂教师是一种双向交流,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对经过学生独立思考之后所发现的问题,教师更应抱以欣赏的态度,因为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的终点。

如果教者因怕学生提问打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时间或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冷僻古怪自己答不出来难堪,而回避学生的提问或对学生的提问作一番含糊其辞的解答,这实质上是对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扼杀。

学生只有在提问得到教师的支持、常识时,他们的思维才会进发出创新的火花,才会有勇气在今后的学习中提出更多的问题,从而养成主动探求、积极质疑的习惯。

不断提高提问的质量,逐渐掌握探索的方法,当然要驾驭好学生课堂提问,教师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和不怕问倒的气魄。

二、教“问”“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应把课堂教学的目标由单一瞄准一篇文章的把握,扩展为借助一篇文章指导同类文章的学法,从而将学生思维的起点由寻求问题的解决提前至寻求问题本身。

课堂提问,问于何处?

课堂提问,问于何处?

课堂提问,问于何处?作者:崔国明来源:《语文建设》2014年第03期语文课堂,已由以往的“满堂灌”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了。

语文课堂教学有问当然是好事,但不能泛滥,一切要以效果为衡量标准。

因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关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高下。

有的语文课堂,可能只有一个主问题,但却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问题也是真问题;但有的课堂,尽管问题满天飞,却不能触及文本灵魂的深处,也不能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这样的问题即使再多,课堂再热闹,那也只可能是假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需要打假。

纵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满堂问”我们可以发现,充斥语文课堂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假大空”一类的,大至文章的主旨,小到文章的作者,课堂上的提问铺天盖地。

但冷眼旁观,有些问题因缺少抓手而使学生陷入没办法回答的境地,也有些问题本身其实并没什么太大的价值,多半是应景,可问性严重不足。

那么,课堂提问,问于何处?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早就提倡,教师教学的着眼点就在于能使学生开窍。

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与文本本身的内涵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和落差。

如果没有了这种距离和落差,语文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是要通过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去引导学生发现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文本内涵与自己的理解之间存在的这种落差,尽可能缩短学生的理解与文本内涵之间的距离。

因此,课堂提问就应该问于落差处。

一、发现落差是设问的前提“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如是说。

套用一下这句名言,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理解与文本内涵之间的落差处处存在,关键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金军华在《课堂提问要把握“六度”》一文(《语文建设》2013年第9期)中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中,“自然”一词重复出现了三次,“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基于问题解决的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问题解决的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问题解决的阅读教学实践作者:童志国来源:《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20年第04期毋庸讳言,“满堂问”是我们语文常态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

一节课,教师提出的问题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

课堂上,当学生疲于应对教师的诸多问题、被动思考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所谓标准答案时,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就被严重挤压,这已与真实学习、深度学习渐行渐远了。

其实,任何真实学习的发生都是基于问题导向,但前提是问题要有教学价值。

具体而言,问题之间要呈现出层进性,要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数量,否则问题越多,学习就越低效甚至无效。

从这个层面来说,“满堂问”的教学模式问题不在于“问”,而在于“满堂”,教师没有把好问题的质量和数量关。

众所周知,学习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对话过程。

学习如果没有真问题,课堂对话的广度和深度就会打折。

那么,何为“问题”?《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给了这样一个定义:“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1]落实到阅读教学中,这样的“矛盾、疑难”为什么需要讨论并加以解决?笔者认为是它引起了我们认知上的冲突,偏离甚至颠覆了我们既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

阅读文本时如果绕开了这些问题,我们便无法深入文本,无法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也无法了解作者表达的本意和创作意图,更无法在阅读中去认识世界并遇见真实美好的自己。

那么,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从何而来?从问题产生的主体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文本自身的问题。

这三类问题犹如三个圆,有时可能完全重合,有时可能完全相离,但常态是相交,其价值导向也不同,而最有教学价值的当属学生提出的问题。

因为现代课堂的中心已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学方式由教师的“知识输灌”变为学生的“知识建构”。

学情应该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否则,“师之所授”与“学之所需”严重错位,课堂效能的低下就不可避免。

当然,并不是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具备教学价值,能进入课堂并作为教学内容的应该是大多数学生共有的,指向学生思维误区或盲区,文章构思精妙处、作者情感关键处等确实能建构新知、启发智慧和提升思维的问题。

满堂问课堂教学的另一怪胎

满堂问课堂教学的另一怪胎

©I教学札记满堂问:课堂教学的另一怪胎◎王超当我们否定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满堂灌”之后,便对“问”字情有独钟了。

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

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另一怪胎就“诞生”了。

那么,“满堂问”是不是就比“满堂灌”高明呢?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自己置于权威的地位,过分地强调主导的作用;习惯于把学生当作听众和被支配的对象,而将自己看作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课堂支配者。

于是,我们习惯于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从过去的“满堂灌”到现在有些课堂上的“满堂问”,无不如此。

前者自不待言。

就拿“满堂问”来说,表面上看,学生的参与确实多了,似乎是“以学生为主体”了,而实际上不过是教师事先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计成了一个个问题的“套子”,然后在课上一个接一个地抛向学生,学生接了老师的问题,开始用心思考并作出自己的回答,表面上学生确实有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并有了自己的思维成果,而其实他们不过是做了教师思维过程的追随者和教师思维结果的附和者,并没有产生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独特感悟,他们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套中人”。

开明一点的教师或许还能允许课堂上出现一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最终往往还是归于“一统”)。

如果遇上一位不很民主的教师,学生们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享有平等参与的机会,有时师生问的问答仅仅成了教师和少数几个学生之间的“唱和表演”,而大多数学生则被打入了“冷宫”,做了默默无闻的听众。

每一个问题,学生都必须顺着教师的思路去理解,按照教师的理解来回答。

合心意的才得到肯定,不合旨意的,或者说得不好的,要么横遭否定,要么就被一句简单的“坐下”很冷淡地打发了。

如果实在没有学生说对心思,这时候教师就会想方设法把学生的回答牵强附会地硬往自己的答案上扯,然后就是一通尽情的发挥。

如果长期处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的学生除了对发言感到畏惧或冷淡外,还会逐渐训练出一项“本领”,那就是善于察言观色,揣摩老师的心思。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最新】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最新】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

(6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每个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三、多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共10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教学切忌“满堂问”

教学切忌“满堂问”

教学切忌"满堂问"韩增圣沙培宁同志的文章《教学生"会问"》中指出,"教师'满堂灌'自然不好,而'满堂问'也未必可取",笔者深有同感。

从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还存在着不少"满堂问"的现象,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是极为不利的。

本文就"满堂问"现象谈几点看法。

一、"满堂问"现象的表现及危害"满堂问"现象的表现,可概括为"问得多、问得死、问得浅"。

"问得多",是说教师在课堂上频繁提问,不注意选择时机、内容、对象、方法,过分追求问题的数量,追求学生回答问题的热闹气氛,在不该设问处设问,提问题几乎成了教师启发学生的唯一方法,而其它的方法则被忽视了。

"问得死",是说在有的课堂上,教师用自己设计的问题牵着学生走,在踊跃回答问题的假象中,学生的思维被"圈死",失去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失去展示个性思维的机会。

"问得浅",是说教师的提问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

从教学实践看,"满堂问"式的教学,教师的提问往往在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三个层次上,很少达到分析水平、综合水平、评价水平三个层次。

"满堂问"现象的危害有三。

第一,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满堂问"片面发挥甚至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使教师由主导变成"主问";"满堂问"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全面落实,学生多回答、多发言掩盖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实质上,学生仍然处于被教师牵着走的客体地位。

第二,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

在"满堂问"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被牢牢地束缚在教师的思维定势中,发散性思维被制止,创新意识被扼杀,思维个性被窒息"。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库及详细答案【完整版】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库及详细答案【完整版】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库及详细答案【完整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全套试题完整详细全面升级测试题【一】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填空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1.语文课程学段目标与内容从“()”阅读”写作”()”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 ) 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语文课程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 )修养和(),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5.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 )。

6.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 能力。

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 ) 、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8.(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9.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 的整体发展。

10.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 )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11.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 )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12.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积极倡导()、()、( )的学习方式。

13.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14.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 )的紧密结合。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课堂教学_语文XX完整篇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课堂教学_语文XX完整篇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课堂教学_语文只说"答得好“、"答得不错“。

没有实质性的评价,模糊了学生的”是非准则“,使学生丧失能力.过多的表扬使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助长学生爱听好话的心理。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表现出漠然的态度,甚至导致极个别学生价值观畸变。

3。

克服”满堂问“追求空洞热闹的倾向.当前的语文课堂盛行一种”满堂问“式的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或仓促回答,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或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这种"满堂问“的教学,表面看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

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制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仍然不利于有效的课堂生成。

与”满堂问“相应的语文课堂形式——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

让语文课充满盎然生机。

然而,热闹的课堂并不意味着有丰硕的收获.常见的现象是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但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至于有效的课堂生成目标达成,更是可想而知。

ﻭ4.做一个耐心、宽容的”课堂麦田“守望者.ﻭ面对动态生成的不可控制的课堂问题。

教师普遍有一种担心:如果自己被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问住“了,怎么办因而,教师更愿意将课堂生成控制在自己设定的范围之内,普遍缺乏作为一个”麦田守望者“应有的耐心和宽容大度.教师的可贵之处。

就在于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即时**,在被学生问住的情况下,耐心引导学生再细读课文,积极思考,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情感得以升华。

其实,理想的课堂生成正需要”问住了“或者”答错了“这样的效果.因为学生答错了,往往正是新的课堂生成的契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堂问”是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
作者:李亚纯
来源:《中文信息》2018年第12期
摘要:本文认为,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满堂问”的现象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

作者根据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针对“满堂问”的本质特点,从“扼杀学生学习兴趣”、“箝制学生思维”“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三个角度剖析了“满堂问”的危害性;并且就如何克服“满堂问”的毛病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满堂问素质教育大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2-0-01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危害,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学语文教师所认识。

很多高明的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让学生主动生疑,自主质疑,自己解疑,很快从“满堂灌”的泥潭中解脱出来;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解非常片面,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多提些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思维就能够开启,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发挥。

于是,他们的备课就成了问题的设计,本来应熔听、说、读写于一炉的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就变成了千篇一律单调枯燥的“问答课”。

这些教师刚刚从“满堂灌”的泥潭中爬出来。

却以立即陷入了“满堂问”的沼泽地。

我们认为,“满堂问”对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它是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

一、“满堂问”在素质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1.“满堂问”提问的方式单调、刻板,容易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挖掘学习潜能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于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是不会感兴趣的,“满堂问”正是这样一种机械的、八股式的教学方法。

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先问分段,再问段意,然后问中心思想,最后问写作特点,篇篇如此,周而复始;每节课的模式也是一成不变的:教师提问一一学生回答一一教师订正,循环往复,节节如此。

这样的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学生往往举手如林,课堂气氛很“热烈”;不到几天时间,学生就会失去好奇心,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就会使人昏昏欲睡,完全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2.“满堂问”所设计的问题肤浅、空乏,容易箝制学生思维
要在语文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力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其间纵横千里,任意驰骋。

”因此,我们设计的问題必须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富有启发性。

可是,大凡“满堂问”所设计的问题都过于简单,该问的地方不问,不该问的地方倒要发问。

发问的方式不外乎就是填空式提问,例如,有个教师教《七根火柴》的开头,就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经过的什么地方?”“草地的天气有什么特点?”“首先出场的人物是谁?”“他为什么掉队了?”等等。

这些问题只要阅读一遍课文就会知道,学生更本不用动脑子去思考。

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思维就会被钳制。

甚至养成了只会在课本中找答案,而失去自己思考的能力。

3.“满堂问”提问的数量及频率,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的教学改革对我们老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把课堂变成由学生和老师一起创造的学习场所。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过分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去让学生解答,使得学生整节课都在忙着作答却丧失了自己思考的时间。

试问,这样的互动是我们想要的素质教育吗?
二、如何克服“满堂问”的不足
可以说,“满堂问”直接违反了上述三个原则,从表面上看,“满堂问”是教师问,学生答,不是“一言堂”,似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但是完美的“群言堂”不只能是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还应该有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形式;从本质上看“满堂问”剥
夺了学生“问”的权力,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更不用说培养其求索精神,而且,在这种把大量时间花在一问一答的“满堂问”课堂当中,学生很少口诵、心思、手写,使学生的能力培养失去了基础。

这样看来,“满堂问”实际上是“满堂灌”的变相形式,它与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原则背道而驰,因而是语文教学的大敌。

那么,如何来根治“满堂问”呢?我们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控制提问的密度和节奏
什么样的提问密度才是适当的呢?衡量的标准是能否达到教学目的,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那些可提可不提的问题坚决不提。

提问还要讲究节奏,换句话说,就是要提得适时,课堂提问一般应集中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高潮阶段和收束阶段。

2.提高问题的质量
高质量的问题应当具有下列特点:(1)表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2)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相适应;(3)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4)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常情况下,教师应顺着课文作者的思路,抓住关键性语句发挥,抓住课文特点和
语言现象上的矛盾发问,抓住学生看似无疑却有疑的点去发问。

3.把“問”的权力还给学生
宋代大儒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就是把主体地位给学生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

学生所提的问题,往往就是他们在知识理解和运用上的疑点,也往往是教师备课时的疏漏之处,通过教师的解答或者学生的讨论,就能使学生豁然开朗,这样就弥补了教师讲解的不足。

没有探究的发问,没有疑惑的目光,没有对怀疑的回应和释疑后的喜悦,那样的课绝不算好课。

总而言之,“满堂问”是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普遍现象。

这种现象的大量存在,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引起同行的重视,更期待着大家一起献计献策,攻克这个顽敌。

参考文献
[1]长梅,白昆荣.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M].物资出版社
[2]蔡高才,袁光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M].湖南师大出版社
[3]刘以文,张文珍等.素质教育指导丛书[M].华语教育出版社
[4]魏宗.中学素质教育[M].湖南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