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4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及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记录了梁惠王与孟子的一段对话。
梁惠王提出了“寡人之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通过比喻说明了不加多的根本原因,有提出了使“天下之民至焉”的政治主张和一系列措施。
主张鲜明,论证生动,论说富有气势。
学生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依然存在着“恐惧”或者“抵触”的情绪。
主要原因是尚未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虚词用法以及掌握相关句式,没有形成文言文的语感,不能把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与规律。
教学设想文言文教学既不能上成单纯的文字、句式解析课,也不能抛开语言文字大谈情感、价值观。
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是理解课文的基础。
学生自读,诵读都是品味感受语言最好的方式。
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言字词、句式,熟悉课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分析和鉴赏。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理清思路,要采取多种变式训练,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尽量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可以通过“文本整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正向迁移,建构学生新的认知。
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疏通文意,掌握本文重点文言基础知识。
2、诵读品味,培养文言语感感,体会孟子论辩艺术。
3、疏通文意,通过知识迁移,了解孟子“王道”思想。
4、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尝试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评价孟子的“王道”,“保民而王”的主张。
教学方法诵读法、变式训练、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早在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中华大地上群雄并起,各国为扩张领土,集中人口,获取利益,兵革相见,混战不休,此即为战国时代。
各国无不费尽心机,力图成就王图霸业。
今天就让我们借助《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穿越到魏国都城大梁的王宫,参与一场治国之策的讨论。
二、初读文本,关注文言基础知识1、请一位同学阅读全篇(师生合作解决读音和句读问题)其他同学自习听读,找出读错的字词或断错的句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及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目标:研读文本,把握孟子的“仁政”思想;2、能力目标:合作探究,涵泳体味,赏析孟子逻辑严谨、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3、德育目标: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孟子对治国得失的思辨,站在现代理想与智慧经典的契合点上理解孟子思想。
感知文本语言魅力,丰富学生语文素养。
三、教学对象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两本必修教材的文言文单元阅读,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但缺乏对文言文本的深入理解与分析的能力,也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解决疑惑与未知的训练。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加强对学生该方面的指导。
四、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采用品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孟子建议王道之始——民之资不胜食用,能养生丧死称王——民不饥不寒、知孝悌“仁者无敌”。
孟子的思想施仁政,行王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语言艺术(1)善比喻论证(2)善对比论证(3)善排比设问行文酣畅,逻辑严密,气势充沛。
七、课后反思在人教版的五册必修教材中,《寡人之于国也》可谓孤篇——唯一的一篇儒学著作,遍观五册书,诸子作品也仅仅收录了该篇与庄子的《逍遥游》,可见其思想的代表性、作品的文学性、与对后世的影响性都是极强的。
而高一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两本必修教材的文言文单元阅读,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但缺乏对文言文本的深入理解与分析的能力,也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解决疑惑与未知的训练。
通过本课的学习以加强了对学生该方面的指导。
力求:1.立足文本,读出基本思想。
阅读能迅速抓住问题核心,理清线索,总结观点,培养基本阅读的素质与能力。
2、开拓眼界,丰富阅读,学会联想式、比较式的思考,源于书本,但不能局限于书本,学习要有好奇心,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解密。
3.突出主体性,保证主导性。
学习是一种能力,需要自我培养,自我训练;教学是一种责任,一种艺术,既要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更要有适时点拨引导的意识与能力,切不可越俎代庖。
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D.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不要
无失其时 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花白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通途,道路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对话文本,学会审美)
1、阅读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段意。
一、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1)
二、孟子论述“民不加多”的原因。(2、3)
(2)比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做法比喻成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的做法,二者实质是一样的。
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1、从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有怎样的思想和主张?
明确:(1)、“王好战”,孟子极力反对战争,希望民众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2)、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
(3)、同情百姓疾苦,希望百姓能够“衣帛食肉”,“不饥不寒”,能够丰衣足食。
1.给划线的句子点上标点。
2.给文中的“善”字释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大舜有大焉”、“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三个“大”的释义。
① ② ③
4.文中有一通假字,请指出来并释义。
5.用一个成语归纳本文题旨,并说明该成语现在的引申意义。
6.简要说明文章着重赞颂舜的哪些美德?
请以战喻 古义:请允许我 今义:让对方……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同意
C.一词多义
1.于:
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移其民于河东 到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数:
数口之家 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数罟不入洿池 细密
3.发: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打开粮仓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一篇重要文言文。
2、本文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一篇对话形式的论说文。
3、文章论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二、学情分析1、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先秦诸子的思想和语言特点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
2、学生对于孟子的“仁政”思想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准确翻译课文。
掌握孟子论辩的艺术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思路,提高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民生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文意。
分析孟子的论辩技巧和“仁政”思想的内涵。
2、教学难点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习孟子以气势磅礴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艺术手法。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点拨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2、学法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文意。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孟子的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导入,引发学生对孟子思想的兴趣。
介绍孟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
教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节奏和语气。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3、疏通文意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圈画出疑难词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授课方案《孟子》一、授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目标1、研读文本,进一步认识孟子及其“德政”思想;2、合作研究,领悟孟子善于雄辩的语言特色;(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朗诵,领悟孟子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以及他的“德政”思想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2、经过写作,引导学生汲取孟子思想精髓。
3.引导学生课外延伸,阅读《孟子》,提高作品鉴赏能力。
(三)感神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自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习惯,战胜畏难情绪;2、经过解析阅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二、授课重点和难点1、领悟孟子善于雄辩的语言特色;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三、课型:讲读课四、课时:第 2 课时五、授课设想(方法):自学法、品读法、讨论法、合作研究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授课六、教材解析和学情解析:教材解析:本篇文章属于古代讨论性散文。
《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①认识相关作家作品及重要的文学知识。
培养阅读简略文言文的能力。
②学会提出问题、辩证解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讨论性散文结构。
③培养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能用现代见解审查作品,议论孟子见解对此刻社会的积极意义与在当时社会不为所用的历史限制。
学情解析:《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是战国中期儒家大师孟子的讨论文,文章说理形象、论辩有力,且比较能够表现孟子的德政主张。
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习过孟子的文章,对“王道”和“德政”有了最基本的认识,从文言文关于“文”的授课的角度考虑,本文语言阻挡较小,让学生课前经过自学——结合说明、借助字典、同学合作、教师答疑等方式,自己已经概括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特别句式等文言知识,以达到劝导文意、认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的重点就放在对孟子思想精髓的现实意义和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的赏析上。
课堂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回到春秋战国时期,魏惠王在公元前 361 年,将自己的国都迁都到了大梁(开封),自己也因此更名为梁惠王。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 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读准“数罟、污、彘、庠、王、悌、莩”等字词的音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以及虚词“之”的用法3)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这几个特殊句式4)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5)掌握孟子的论辩艺术2.过程与方法目标:1)朗读法指导法2)合作探究法3)串讲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反思当下领导人如何治理国家。
2)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世界观教学重点:1.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2.孟子论辩艺术教学难点:1.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2.理解“直……耳”“是……也”句式3.理解“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故事的作用教学方法:串讲法、探究法教学用具:板黑多媒体粉笔教材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分钟)同学们,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学过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么你们知不知道里面的“道”具体指的是什么?﹝生答:是指“王道”即施行仁政﹞,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另一篇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深入的来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的介绍(8分钟)1)孟子生平: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孔孟并尊称他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思想的一部著作。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2)孟子的思想: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b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孟子的仁政思想:a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事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人教版-高二语文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孟子》第一课时(总34课时)一、教材依据: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试验教材必修3第8课。
二、设计思想:本课属古代议论性散文。
对于这类文言文,重点应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
另外还要通过指导和启发,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能力目标:朗读文章,突破语言障碍,形成语感,初步读通文章。
3.情感目标:从孟子的成长过程获得一些启示。
(成长与环境)四、教学重点:1.通读文章,读准字音,订正一些常见错误。
(纠正学生预习时的误读)五、教学难点:1.试理解文章,并当堂背诵。
六、教法选择: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七、学法指导:朗读-体会-背诵八、教学准备:九、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1.试背诵孟子的名句、请同学们整理有关孟子的典故。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典故成语如:孟母择邻、孟母断织、五十步笑百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挺身而出、舍我其谁)㈡作者及背景1.作者孟子与《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孔孟,并尊称他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教案: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君主制下的国家治理问题;2.理解君主的责任、权力和利益;3.掌握文章分析和理解的技巧;4.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文章的分析和理解;2.君主的责任、权力和利益。
教学准备:1.课前阅读《寡人之于国也》;2.准备讨论问题和互动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学生课前预习,简要复述文章大意。
二、阅读理解(30分钟)1.学生分组阅读《寡人之于国也》;2.每组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a.君主的责任是什么?他应该如何处理国家事务?c.君主和百姓之间的关系如何?d.文章中的“寡人”代表了什么?三、小组讨论(20分钟)1.每组介绍他们的分析结果;2.全班讨论君主的责任和权力问题。
四、思考题讨论(20分钟)1.是否认同文章中对君主权力的解释?为什么?2.君主和百姓之间的权力关系如何影响国家治理?3.如果你是君主,你会如何处理国家事务?五、拓展活动(20分钟)1.学生分组互动,模拟君主治理国家的情境;2.每组依照自己的设定,讨论和表述君主应如何处理国家事务;3.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演示讨论结果。
六、总结(10分钟)1.对课堂讨论和活动进行总结回顾;2.引导学生思考君主制下的优缺点。
教学延伸:1.分析不同国家制度下的国家治理问题;2.深入研究君主的责任、权力和利益;3.阅读其他相关文献,进一步探讨君主制下的问题。
教学评估:1.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2.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据;3.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效果。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3.理解孟子主张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学习重难点:1、掌握孟子的仁政思想2、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理解教学方法:课前预习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他“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就是亚圣孟子。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一次领会一下孟子的“仁政”主张,学习借鉴他高明的论辩艺术,品味他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二、知识积累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尽信《书》,不如无《书》。
8.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三、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生于战国时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
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
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
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
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鸡豚(tún )狗彘(zhì)之畜( xù) 无(wú,同“毋”)失其时数(cù) 罟(g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g)死无憾谨庠( xiáng)序之教颁(bān,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申之以孝悌(tì)之义五十者可以衣(yì)帛(bó)矣然而不王(wàng)者涂(tú,同“途”)有饿莩(piǎo同“殍”三、《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最新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温县一中仝淑贞教学反思这次优质课我选择的是《寡人之于国也》,因为这是学生们已经学过的课文,开始在定位上有些纠结,到底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后来思考觉得不能讲成复习课,这毕竟是优质课比赛。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孟子的文章,主要是了解他的仁政思想,学习他的论辩术,所以我把这两个方面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前一天见学生,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已经记不清这篇课文的内容了,因此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又稍作了调整。
不论孟子的思想还是论辩术,都从简单处入手,唤醒孩子们的印象。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让学生找出具体措施,让学生从具体措施中体会以民为本的思想。
论辩术表现在多方面,如结构的严谨、先驳后立的方法、修辞的运用、句式的整齐等等,只是蜻蜓点水的都讲,学生们并不能有所收获,所以我把论辩术只限定在修辞上,主要让学生清楚比喻论证的用法。
因为在孟子的文章中比喻论证的方法经常用到,而且比喻论证讲道理浅显明了,又深刻透彻。
我从本体、喻体、比喻义的角度让学生自己谈,自己分析。
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才真正懂得了比喻用法的妙处,我认为就达到目的了。
在延伸拓展中也可以看出学生的确是学会了。
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作为文言文教学,在教材处理上,没有把字词体现出来。
文言文中字词是永远不能忽视的,这是基础,是根本。
把文字完全抛开,只讲内容等,就失去了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也会使学生的基础不扎实,根基不稳固。
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的。
再者在课堂上还是没能大胆放手给学生,总怕学生讲不到位,总想替代学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改进不足,努力提高。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研读文本,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学习孟子的论辩艺术;学习重难点:1.了解孟子对治国得失的思辨,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学习孟子气势磅礴的论辩艺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学习对象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两本必修教材的文言文单元阅读,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但缺乏对文言文本的深入理解与分析的能力,也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解决疑惑与未知的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一、教学目的1.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的治国思想。
2.学习喻证法的使用艺术。
3.掌握部分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二、教学时数1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一次考试,其中给了一道题目是问“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哪四书,结果难住了不少同学。
同学们可知道?(稍停)(多媒体展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孟子》一书为孟子晚年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纂辑而成,以期“述仲尼之意”,比较集中地记录了他的游历生活与思想,共有七篇。
(多媒体展示)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孟子》的一篇文章《寡人之于国也》(多媒体展示)。
二、课文学习(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字词句学习指名阅读,之后强调重点字词“凶”、“加”。
(多媒体展示)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寡人之民不加多更2.内容分析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众多的人口,谁就拥有了大量耕种土地的劳动力,谁就拥有了大量兵源,谁就可以称霸。
因为这个原因,梁惠王才提出了为什么自己已经尽心尽力了,可人口怎么不见增加呢?他对此是感到迷惑,不理解的。
对此,孟子会怎样来回答呢?如果同学们是孟子,先想一想该如何回答,自然前后桌、同桌也可以讨论一下。
(给同学们以时间)(二)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1.字词句学习指名阅读,之后强调重点字词“喻”、“鼓”、“或”、“直”及两个成语(多媒体展示):请以战喻说明填然鼓之击鼓或百步而后止或许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弃甲曳兵——丢掉铠甲,拖着兵器,形容打败仗逃跑时十分狼狈的样子。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2.内容分析孟子对梁惠王提出的问题,似乎是没有进行回答,而是先打了一个比方,不明就里的梁惠王顺着孟子的思路进行了回答。
其实,孟子在这里是用了欲擒故纵的手法,让梁惠王不知不觉就进了孟子设下的圈套。
孟子的比喻什么意思呢?(讨论之后明确)向梁惠王说明他“移民移粟”的治国方法与邻国的治国不尽心没有质的区别。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word教学设计
课题:寡人之于国也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了解《孟子》3、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和气势充沛的特点4、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掌握有关句式的特点5、背诵课文【学习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学习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学法指导】串讲法,朗读法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 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
”梁学案装订线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学设计4: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风格。
2.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人文情怀了解孟子民本思想,及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
包括朗读和背诵。
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
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用孟子的浩然之气朗读”2.点拨教学法。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
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3.讨论法。
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预习提纲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初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
师生共同分析1~4段,背诵1~4段。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
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8 寡人之于国也15-人教版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标】1.继续积累文中重要实、虚词及相关文言知识、掌握文中重要的状语后置句、文化知识,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提高论辩能力。
3.理解孟子的“仁政”主张,把握“王道”的内容,以及孟子深邃的仁政思想。
【教学过程】一、名句导入,明目标我们先齐读几句名言。
投影: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公孙丑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尽心下》)二、反复诵读,落实“言”○1-1:了解作者及作品孟子,名,字,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学派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世尊称他为。
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
“,社稷次之,”是其民本思想的体现。
《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现存篇。
与《论语》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
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善于运用来说明道理,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1-2:弄清读音、字形及通假字。
(1)弃甲曳()兵(2)数()罟()不入wū()池(3)鸡豚()狗彘()之畜()(4)无()失其时(5)谨庠()序之教(6)申之以孝tì()之义(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涂()有饿piǎo()○1-3:弄懂重点词语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河()内凶()邻国之民不加()少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4:翻译重点句子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杨华当【教材剖析】«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一段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民不加多〞的讨论,以及由此而惹起的孟子对自己〝暴政〞思想的详细内容的论述,最后孟子怀着激动的感情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允现象。
本单元还选入了«劝学»«过秦论»«师说»,单元提示里通知我们,本单元主要是学习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在艺术上,少量采用,比喻、排比、夸张的艺术手法。
可谓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到达很高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学情剖析】1.高一先生的逻辑思想才干与自主学习才干都较初中有长足开展,且关于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白话现象都有所了解,曾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古文的才干。
2.由于古今汉语的变化,少数先生可以读懂文章的大致意思,但关于一些白话语法知识还很模糊,不能准确地翻译,限制了对古人思想的准确解读才干。
【教学建议】1、课文第三局部论述了孟子实行〝霸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暴政的详细内容,教学时可参考课文研讨作适当解说。
2、增强诵读,增强语感。
诵读时要指点先生留意停顿,读准字音。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目的】1.识记积聚〝数〞〝发〞〝胜〞等白话虚词,〝以〞〝之〞〝于〞等白话虚词和判别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
2. 鉴赏孟子的论辩特征。
3.了解孟子的暴政和民本思想。
【教学重点】积聚白话虚词、虚词和白话特殊句式的用法【教学难点】2、逻辑严谨,层层深化3、善用比喻、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
教学反思:自主疏浚,交流强化白话文如何疏浚文字,历来是大家揪心的一个环节。
串讲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可是繁琐低效,出力不讨好;不串讲又担忧先生学得粗糙.最后,似乎还是由于反省才促使先生对照资料强化学习发生一定的效果.因此,运用自主疏浚——效果反省——交流强化的顺序会发生更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在儒家文化的大河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继往开来,高举着“仁政”“民本”的大旗,奔波于各诸侯间的黄尘古道上,想以自己单薄的力量阻止那些“非义”的战争;他著书立说,阐释着自己“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仁者无敌”的政治观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
历史湮没了黄尘古道,而他的思想凝聚成了光照万世的《孟子》。
学习孟子的文章,一要了解其思想,二要学习其论辩方法。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是孟子游说梁惠王的一篇说辞。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时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混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宣传自己的治国主张和政治理想。
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这其中就有孟子。
二人一见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
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
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说明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的不同结果。
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样一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其学说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四书五经”,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1.2.无失其时(“无”通“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______”)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______”)3.解多义4.辨活用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_________)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__________)王无罪.岁(__________)5.分古今例句古义今义河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兵弃甲曳兵.而走.走或或.百步而后止6.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____________)非我也,兵也(____________)未之有也(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7.积名句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浙江高考)答案:1.yèwūzhìtìcùshùsāng sàng gǔtún xiáng piǎo hào hǎo chùxù2.毋斑途3.密/几,几个/屡次/数量/列举罪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恶人/厉害/凶恶的希望/观察/盼望/向远处看/念头/农历的每月十五日/有声望的这样/表转折,然而对于/到/比/在/跟、与4.名词活用为动词,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名词活用为动词,为王名词活用为动词,归咎,归罪5.河:黄河泛指所有的河流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不幸的(形容死亡、灾难等现象,跟“吉”相对)兵:武器战士,士兵走:逃跑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有的人或者泛指粮食谷类作物供养活着的人保养身体年成表示年龄的单位6.判断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7.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点评:这是梁惠王见到孟子后提出的首个问题,问题的关键点是“增加人口”。
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各诸侯国都希望人口增多,谁拥有了大量的人口,谁就拥有了大量的土地耕种者,谁就拥有了大量兵源,谁就能够富国强兵。
梁惠王希望更多的人民归附自己,他将自己的做法与邻国君主比较,认为自己国家比邻国的政治好多了,可是依然“民不加多”。
因此,梁惠王见到孟子便直接把话题放在人口上面。
可见梁惠王想知道“民不加多”原因的迫切心情以及追求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政治雄心。
2.王好战,请以战喻。
点评:孟子面对梁惠王“民不加多,何也”的问题,没有正面加以回答,而是剑走偏锋,说“王好战,请以战喻”。
这七个字,可以分为两层:“王好战”三字为第一层,高度概括了梁惠王的特点,也暗示了当时是诸侯角力的时代,是梁惠王希望“民加多”的时代,这个时代不喜欢“仁义”之说,这也正是孟子学说陷入窘境的原因;第二层是“请以战喻”,“喻”什么?当然是“喻”梁惠王的做法,这样孟子又把话题引到了梁惠王的问题上,孟子善于投其所好、因势利导,时时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可谓“游说有术”。
孟子的语言艺术在这七个字上可见一斑。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点评:这一段文字,是孟子在提出“王道之始”后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用通俗的说法就是:五亩住宅的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狗、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这是孟子提出进一步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这三种措施从小面积住宅的种植到大面积的田地耕种,从家禽的饲养到家畜养殖,从衣服到食物的准备,从老人到孩子的生活,可谓全面而具体。
这与“王道之始”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点评:这段文字阐述了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同时照应文章的开头。
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
不归罪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
“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1.孟子在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要抛开梁惠王的问题,而讲“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提示:孟子听到梁惠王的发问后,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述讲了一个“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变答为问,变被动为主动,牢牢地吸引住了谈话的对方,并使之按自己的思路走。
而“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问题,对于“好战”的梁惠王来说,不但有吸引力,而且也十分简单。
熟知兵法的梁惠王自然会回答:“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一旦梁惠王作出正确的回答,孟子就牢牢地把握了主动权,为本次辩论的胜利打下了基础;而且以此巧妙地回答了梁惠王的疑问,言外之意是:你虽然知道“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但这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扩张土地、敛取资财的需要罢了,这和其他诸侯国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并不是真心实意地推行“仁政”,梁惠王的所谓“尽心”于国并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2.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救灾措施与今天我们的救灾有什么不同?你是怎样看待梁惠王的救灾措施的?提示: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做法,动用大量劳力物力,为饥荒的百姓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他只顾解决眼前问题,没有从全局、长远来规划。
百姓基本的养生丧死问题都没根本解决,终究也不能过稳定安宁的生活。
今天,我们面对灾荒和贫困,不再只是一味地捐款捐物,而是理性地给予扶助,协助他们自己重建家园,靠自己的努力走出贫困。
3.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的观点是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吗?提示:孟子在这里所讲的与现代人关心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相似的。
在孟子之前,我们的古人就提出过“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之类的说法,《管子》《荀子》《庄子》中也有相近的表述,可见古人已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但应该明白,古人提出这种观点,主要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存资源;而现代的环保意识,则是鉴于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而提出的,其目的不只在于合理利用资源,更重要的是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二者出发点略有不同。
严密的逻辑生动的譬喻孟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大师,而且也是一位语言大师。
他善于在谦和逊让中蓄势,在生动譬喻中设圈套。
进步的思想主张加上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使他的论辩有力,令对手心悦诚服,这在本文中可见一斑。
本文逻辑严密。
陈述“仁政”主张时,孟子先说明“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进而又用“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来说明施政的进一步要求,先养后教,既让人民无冻馁之苦,又在生活安定的基础上施以教化。
从“王道之始”说到“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论述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具有一种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产生了“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
文章三个部分的末尾,依次是“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这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全文各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运用比喻,能够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生动,富于文学情趣,于机智幽默之中,突出事物的本质。
如孟子说:“王好战,请以战喻。
”然后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揭穿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所谓“尽心”措施,同别的国君一样没有真正爱人民,只是程度不同,并无本质的区别。
文章最后,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又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首尾两处,都能根据对方特定的条件——好战来设喻,既能激发对方的兴趣,又能因势利导地阐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