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六年级语文下册《飞天梦圆》导学案

合集下载

6、梦圆飞天 第一课时导学案及教案

6、梦圆飞天 第一课时导学案及教案

6.梦圆飞天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本课生字,会读会写,我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主学习1、自学课后生字(借助拼音读准一类字和二类字;采用联系熟字等办法记住一类字)。

认真完成课后描红。

2、朗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读的过程中联系生字词所在的句子思考生字词的意思。

重点掌握:a.乳白色执行划破控制侨胞橘红色澎湃寒风凛冽蔚蓝伫立苍穹游弋b.( )年( )月( )日,飞船载着飞行员( )第一次飞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C. 谁圆了谁的什么梦?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找出来。

合作学习1.读了课文,你了解到哪些内容?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知识在下面列出来(分条例,尽量概括)。

(温馨提示:可将自己知道的内容按飞船升空先后顺序归类:送行——发射——问候——梦圆)我的疑或:--------------------------------------------------------------------6.梦圆飞天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我能掌握本课生字,会读会写,我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观看三幅图片2.自主学习自学内容见导学案中的“合作学习”部分。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内容见导学案中“合作学习”部分。

4.课堂展示展示一:展示生字词学习效果。

教师口述几组词、句,学生听遍后分别写出对应的字词。

选六位同学上台展示。

齐读ppt1词语。

展示二:展示朗读。

分别选择朗读水平差异较大的两名学生,选择某个自然段朗读。

展示三: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展示导学案“合作学习”这部分成果。

最后将其概括为这篇故事的中心内容。

5.总结提升6.作业布置挑选课后练习二中你喜欢的四个词语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6.梦圆飞天送行——发射——问候--梦圆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飞天梦圆_语文s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飞天梦圆_语文s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飞天梦圆_语文s版
11.飞天梦圆
课题11.飞天梦圆课时安排1课时
学案导案
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积累相关词汇。

(重点)
2.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国航天人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
神,进而激发自己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难点)




预习提纲内容:
1、学生熟读课文
2、学生自学生字,积累词语。

生字:嫦、娥、绚、穹、锲
词语:
瑰丽绚烂、锲而不舍、凌云壮志、积劳成疾、猝然长逝、震
耳欲聋等
3. 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参考资料:
神舟号飞船由
长征2号F火
箭发射升空,于
2003年10月
15日,第一次
完成载人飞行,
这是我国规模
最大、技术最复
杂的航天工程。

兴趣导入
1、读课文,体会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的梦?读句
子,体会用词的精妙,语句优美:“这是一个瑰丽绚烂的梦,这
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


2、思考:炎黄子孙是怎样圆梦的?
激发学生
阅读兴趣。

《6梦圆飞天》导学案

《6梦圆飞天》导学案
达标检测
一、给下列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刚劲(jing jin)载人( zai zai)游弋( yi ge)戈壁(ge ge)划破(hua hua)
二、按要求写词语。
1、寒风凛冽:
2、肃然伫立:
3、词语搭配:
()的歌声()的眼神()的激情()的话语()的激情
()的问候()的景色()的地球()的云层()的太空
1、随着发射时间的逼近,人们的心,。课件当时的气氛是。
2、7-11自然段的命令,应该怎么读?
3、朗读第12自然段,感觉发射的场面是的。
4、当“飞行正常”这个声音发出后,全国上下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
5、感情朗读6-15自然段。
三、学习16-19自然段。
1、朗读第17自然段,说说你从杨利伟的问候中体会到了什么?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道运行了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2、杨利伟眼中的太空、地球各是什么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1、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说“神五”飞天的伟大意义。
2、说说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起到什么作用?
迁移拓展
五、合作探究
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组合作探究。
六、读写结合
课文学到最后,你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对全中国的人民说些什么?对我们的少年儿童说些什么?

6梦圆飞天导学案

6梦圆飞天导学案

6梦圆飞天导学案班级:姓名一、教材简析课文是一则通讯报导。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引导学生解题是感悟全文的开始。

“梦圆飞天”即在飞天上面圆了梦。

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夜里做梦的生理现象,而是指梦想,比喻幻想,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尚未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飞天”的梦想,希望能飞上太空,遨游苍穹,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

如今梦想成真,“神舟”5号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又成功返回,真正圆了飞天之梦。

结合通讯报导的特点,按“时间、地点、事物——发射成功——点题作结”的顺序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交流,调动全体学生的豪情壮志是本课的教学关键之所在。

二、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影响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二、三段,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四、自学引导(一)课前延伸1、了解“神舟号”飞船的信息。

3、借助生字读音把课文读三遍,把生字词学会认读。

(家长签字)乳白色执行计划控制侨胞4、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凛冽伫立游弋浩瀚澎湃(二)自主探究句子: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可以画一画,反复读一读,写一写感受。

(1)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课文,我能通过读文来理解课文,把读书感受要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

A.朗读课文,想想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B我通过以下词句体会到的C我的读书感悟D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天梦圆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天梦圆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天梦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文中主要情节,掌握故事的写作特点及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优良风尚,弘扬团结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文中主要情节,理解故事的写作特点及方法;2.教学难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反思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教师先讲解飞天梦圆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境遇,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热烈讨论。

2.集体阅读教师组织学生集体阅读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故事主旨,掌握故事的写作特点和方法。

3.引导思考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的角色扮演、冲突、合作等内容,引导学生感悟故事背后所蕴涵的道理,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到关于合作的真谛,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其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5.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进一步增强对团结合作的认识,形成对合作的感悟,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合作意识、发散性思维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分别结合个人任务和小组合作任务进行评价。

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检测等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长、弱项,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讲解故事内容、帮助学生阅读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凝聚力和合作意识,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等都是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发起问题和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飞天梦圆》导学案

《飞天梦圆》导学案

《飞天梦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依据问题自主探究,体验独立解决问题的乐趣
1、题目中“圆”的意思是。

课题的意思是。

2、炎黄子孙千年的梦是什么?
3、课文可以分为那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4、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5、在课文中所描写的“飞天梦圆”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问题反馈:
提升自我,体验收获的快乐
1.给加点字注音
执著.()猝.然()载.人航天()
嫦娥
..()苍穹.()锲.而不舍()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如生()云壮志积()成()()()子孙()而不舍()耳欲()3、你还知道我国航天事业上取的的哪些新成就?。

六年级语文教案-飞天梦圆 精品

六年级语文教案-飞天梦圆 精品

《飞天梦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3.体会炎黄子孙为实现中华飞天梦的执著与努力,从中受到熏陶与教育,激发民族责任感及探索科学的热情。

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激发民族荣誉感。

教学重点: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教学难点:理解把梦想变现实这一过程所体现的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

2.搜集我国航天工程的有关信息,及相关神话传说的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谈话揭题1.教师出示以下图片,学生自由欣赏,初步认识图片中的人物。

女蜗补天、嫦娥奔月等图片。

2.导语:这些神奇的人物有着我们人类所没有的法力,他们腾云驾雾,自由行走于天地之间,他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想象力的杰作。

是什么样的梦想激发着古人创造出这样生动的神话,塑造出这般神奇的人物呢?3.学生发言。

(是飞天的梦想,是飞离地球、邀游太空的渴望。

)4.教师揭题:是的,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千百年来炎黄子孙们不懈地努力着,2003年10月15日早晨,随着一声巨响,“神舟五号”飞船带着杨利伟叔叔——这位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来到了太空,首次取得了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为美好的现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飞天梦圆》。

5.板书课题:飞天梦圆。

全班齐读。

二、自学课文,默读思考1.出示思考题:⑴炎黄子孙千年的梦是什么?⑵这千年的梦是怎样圆的?⑶为什么千年的梦想今天能够圆了?⑷小组交流。

⑸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自学反馈,全班交流。

⑴出示文中词语。

嫦娥奔月崂山道士瑰丽绚烂载人航天凌云壮志猝然长逝执著追求锲而不舍积劳成疾苍穹①指名以读,评议正音。

②两个多音字:载著③理解词语。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天梦圆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天梦圆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天梦圆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飞天梦圆》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未来的向往。

教学内容《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飞天梦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故事的文本材料,并熟悉故事内容。

2.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准备几个问题,用于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交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入《飞天梦圆》的故事背景。

2.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和讨论有关航天科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分析故事情节1.教师让学生读故事的标题,并思考故事内容可能与什么相关。

2.学生逐段阅读故事,并在故事中标记出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

3.学生分享自己标记的信息,并与同学一起探讨故事情节解读。

第三步:理解作者的意图1.教师与学生共同推导和分析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故事题材,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

2.学生根据故事中的细节和对作者意图的理解,撰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步:展示和讨论1.学生轮流上台,朗读自己的文章,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关注和比较不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步:拓展学习1.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航天科学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与航天科学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关于该主题的综合报告。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思考、发言和互动交流的情况。

2.教师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教师评估学生在课后拓展学习和综合报告撰写中的表现。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航天科学的历史、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

2.鼓励学生参观科技馆或航天博物馆,亲身感受和了解航天科学的实际应用。

结束语通过学习《飞天梦圆》这个故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还能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飞天梦圆》教案

《飞天梦圆》教案

《飞天梦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飞天的历史,掌握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类飞天的历史2.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3. 航天英雄4. 航天科技的应用5. 航天未来的展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类飞天的历史,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航天英雄的事迹。

2. 教学难点:航天科技的应用,航天未来的展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航天知识。

2. 运用案例教学法,介绍航天英雄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航天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航天基础知识。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详细信息,以便更好地为您服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太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飞天的梦想。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飞天的历史。

3. 课堂讲解:讲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介绍航天英雄的事迹。

4. 案例分析:分析航天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卫星导航、通信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航天未来的展望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第二步: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3. 第三步:课堂讲解,系统传授航天知识。

4. 第四步: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对航天科技应用的认识。

5. 第五步: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7. 第七步: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6梦圆飞天导学案

6梦圆飞天导学案
C.总指挥信任什么,期待什么?
2.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课文是怎么样记载神舟五号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6—15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读。
①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出来。
②小组内互动,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3.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神舟飞天的呢?
【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基础达标】
(一)我能读,我会填。
1.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亮如白昼烈焰升腾大漠震颤腾空而起直指苍穹黑白交替
2.()的激情()的喜悦
()的自豪()的呼吸声
(二)我能知
1.这篇课文写的是()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2.神舟5号飞船发射经历了哪些过程?
(三)查字典,你能行(查字典,解释带点的字)
6《梦圆飞天》导学案
课题
《梦圆飞天》
主备人
高晓
复备人
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读通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指导朗读,在读中感受“神舟”5号发射过程中的几个场面,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和自豪之情。
教具
准备
课件(神舟五号的实况)
学具
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个人复备
【课前预习】
1.快速读课文,感受“神舟”5号发射过程中的几个场面,说一说学习本文你最想能明白哪些问题?
2.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查工具书或者请教他人解决“拦路虎”,注意“橘、澎、湃”的读音。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飞天梦圆》语文S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飞天梦圆》语文S版
2.品读第6自然段:“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太空。”体会了中国已经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定一步。
3.品读第7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品味出航天人的顽强拼搏精神。
4.品读第13自然段:欣赏描绘载着飞航的火箭升空时的壮观景象的句子。体会航天人的执着追求,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2.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学习科学家的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
七、作业设计:办一期有关我国航天事业成就的手抄报。




11、飞天梦圆
做梦:飞离地球 做梦: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球
古人勇于实践
圆梦:默默奉献
新中国锲而不舍
梦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古人勇于实践
教学
反思
年级
六年级
主备人
总课时数
24
课题
11、飞天梦圆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①凌云壮志:__________________②积劳成疾: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坚持不懈:__________________④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课文的四字词语很多,请用“”画出来再读一读。
第二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在课本第49页课题上空白
第三遍:快速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段意。(在文中相应段落后批注)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飞天梦圆_语文s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飞天梦圆_语文s版
11.飞天梦圆
课题
11.飞天梦圆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案
导案




1.会认5个生字,积累相关词汇。(重点)
2.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国航天人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进而激发自己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难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写自己学完这篇课文的一些感受和所得。








内容:
1、学生熟读课文
2、学生自学生字,积累词语。
生字:嫦、娥、绚、穹、锲
词语:
瑰丽绚烂、锲而不舍、凌云壮志、积劳成疾、猝然长逝、震耳欲聋等
3.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参考资料:
神舟号飞船由长征2号F火箭发射升空,于2003年10月15日,第一次完成载人飞行,这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兴趣
导入
1、读课文,体会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的梦?读句子,体会用词的精妙,语句优美:“这是一个瑰丽绚烂的梦,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
2、思考:炎黄子孙是怎样圆梦的?
激发学生
阅读兴趣。




思考题:
1、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6梦圆飞天导学案.doc

6梦圆飞天导学案.doc

梦圆飞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一遍,读完后画出生字词并读两遍。

2.把生字词读给组内伙伴听一听。

3.展示质疑。

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要多读几遍呀!2.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课文描写了哪些场面?分别用两字词语概括。

一、揭题导入1.师深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揭题。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小组汇报质疑。

2.请每组六号同学朗读生词。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第一小组轮读课文,用简短的话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2.思考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3.汇报分段情况,其他组相机补充。

(思考:第一自然段应该放在何处更合理?)3.汇报展示,注意从朗读开始。

活动三:三读课文,感知题意。

1.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题目意思,默读课文,找一找。

2.在组内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3.汇报。

"梦圆飞天”的意思是:_【检测反馈】【检测反馈】1.听写5个生词。

1、完成检测反馈2、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搜集神舟飞船的有关资料,下一课继续学习。

2.读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实现了。

中国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可以追溯到神话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时间)__________ 飞船载着航天员首次飞行太空,圆了千年的飞天梦想。

教学反思梦圆飞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神舟” 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的心情和感受。

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一:感受送行。

1.朗读课文1-5自然段,想想能体会到什么。

2.在组内朗读有关语句,并说说体会。

3.展示交流。

活动二:聚焦飞天。

1.默读课文6-15自然段,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画一画,读一读,写一写你的感受。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飞天梦圆》教学设计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飞天梦圆》教学设计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飞天梦圆》教学设计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飞天梦圆》教学设计1、让学生熟读课文2、引导学生自学生字,积累词语。

生字:嫦、娥、绚、穹、锲词语:瑰丽绚烂、锲而不舍、凌云壮志、积劳成疾、猝然长逝、震耳欲聋等。

过程:(略)第二课时内容:完成学习目标的第二、三项。

程序:一、导入新课1、读课文,体会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的梦?读句子,体会用词的精妙,语句优美:“这是一个瑰丽绚烂的梦,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

”2、思考:炎黄子孙是怎样圆梦的?二、自读自悟思考题:1、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2、在圆梦的每一步里,你体会到什么?作者是用哪些词语、句子表达出来的?(划一划,写一写)三、研读汇报让同学们把读的感受说出来。

例如:1.明朝万户为勇于实践,为梦想献身。

2.品读第6自然段:“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太空。

”体会了中国已经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定一步。

3.品读第7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品味出航天人的顽强拼搏精神。

4.品读第13自然段:欣赏描绘载着飞航的火箭升空时的壮观景象的句子。

体会航天人的执着追求,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5.感悟描绘航天员成功地安全返回祖国,祖国人民激动兴奋的句子,激发了人们的自豪感。

四、小结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五、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体会作者用好词佳句来表达文章主要内容。

六、拓展启迪1.中国的航天事业还有更绚烂的梦,谁来圆梦?2.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学习科学家的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

七、作业设计1.搜集我国航天工程的有关信息。

了解信息,开拓眼界。

2.口述炎黄子孙圆飞天梦的经过。

3.抄写、背诵好词佳句。

4.看课外书:《少儿百科全书》。

八、板书设计(略)。

《梦圆飞天》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梦圆飞天》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梦圆飞天》导学案本文是关于《梦圆飞天》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课前预学】1.自学生字词,在书上描红。

2.试读课文,借助拼音、字典读顺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试着进行概括。

4.搜集杨利伟、神舟5号的资料。

【课堂导学】一、图片导入,读题入情。

1.(出示图片:杨利伟)同学们认识这是谁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简要介绍他的事迹吗?2.师:“千年飞天梦,今朝梦终圆”,板书课题:梦圆飞天。

同学们,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将……(生读题:梦圆飞天)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能……(齐读:梦圆飞天)让我们扬眉吐气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一定能……(齐读:梦圆飞天)二、初读感知,小组交流。

1.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词语认读情况:嘹亮刚劲橘红划破浩瀚侨胞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亮如白昼肃然伫立烈焰升腾大漠震颤直指苍穹清晰可辨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无限的自豪指名读(每人一行),齐读。

2.课文描写了神舟五号发射时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请同学们按照学习小提示先自学课文。

出示学习小提示:(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反复练读,读出感情。

(2)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出来。

(3)小组互动,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3.师生交流读书体会:哪位同学想来读读让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三、精读感悟,感受成功。

(一)送行(1-5自然段)1.读课文1-5自然段,你从送行的场面中感受到什么?(板书:送行)交流发言,指导学生感受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场面的热烈。

2.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喜悦、自豪)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

3.杨利伟叔叔又是怎样的呢?通过“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等语句,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严肃庄重的神情。

4.指导学生读好“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这句话,体会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天梦圆》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2. 理解把梦想变成现实这一过程所体现的中国航天人的精神。

【预习导学】
一、按要求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小练习。

1.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的意思。

①凌云壮志:②积劳成疾:
③坚持不懈:④锲而不舍
2.这篇课文的四字词语很多,请用“”画出来再读一读。

第二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写在课本第49页课题上空白处)
第三遍:快速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段意。

(在文中相应段落后批注)
二、查阅有关航天资料(写在P53上空白处)
三、质疑问难。

(提出不懂的问题)
我的问题是:
四、理解课文,品析词句。

1.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用“”画出相关的语句,并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批注在文中句子旁,并试着感情朗读。

2.文中哪些内容最使你感动?
五、拓展延伸。

谈一谈你还知道我国航天事业上取得的哪些新成就?
六、课堂练习:
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消磨掉炎黄子孙为实现梦想而势力的决心和意志。

他们从失败中爬起来,顽强地继续着圆梦的行动。

这一段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作用。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中的三个“最”字,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从科研院所到试验基地,从北国寒冬到南国炎夏,从大漠风沙到浩海惊涛,到处留下了他们辛劳的足迹,洒下了他们不懈奋斗的汗水。

这个句子采用了()的修辞方法,“从……到……”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有的人为了及时、方便地工作,将铺盖搬到了实验室,搬到了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即便在病床上,他们依然在翻阅着研究报告,寻找着需要的数据;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乃至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他们为了千年飞天梦圆,努力着,拼搏着……
A. “积劳成疾”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猝然长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抓住“积劳成疾”与“猝然长逝”,展开想象,说说航天工作者为实现飞天梦想,除了文中介绍的三种情况,还可能付出怎样的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表明了航天工作人员为实现载人航天的梦想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充分表现了炎黄子孙为圆飞天梦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B.仿造一个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