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能源的发展和启示

合集下载

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环境、主要成就及其启示

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环境、主要成就及其启示

线 图,并持续开展各种 支持计 划。欧洲议会2 0 年3 07 月
规定 ,将2 2 年欧盟 可再 生能 源在全部 最 终能源 消 费 00
项 目资金投入 约 10 0 万欧元 ,其 中来 自欧盟预算 资金 占
50%
中的 占比 目标设定 为2 % ;将所有成 员国生物燃料 占全 0
4 Ⅵ 删 。h meg vc n e o .o .n
“ 阿姆斯特 丹论坛 ” 、欧盟 战略 能源技 术规划 ( E ~ S T Pa 、生物质规划 ( ima sA t n Pa ln) B o s c i ln)、欧洲 o 智能能源 ( nel e tE e g o uo e)以及多项 It _ n n yf E p i g r r r
作报 告 《 可再 生能源 :转变 》 ( e e be Ma ete R n wa l: k h
s t h),2 0 年 以来 ,仅在 “ wi c 05 欧洲智能能源 ”工作框
架下 ,就有诸如 “ 清洁欧洲能 源网 ( E — ”等 CL AN E)
2 个 与可再生能源有关 的工作项 目得到开展 ,每个工作 2
鬈 键 il 静 嵇 《 l 棼蕊 擎 黥 特别关注
( )欧盟促进 措施 。欧盟将 充分利 用欧盟 的融 资 三 策工 具 ,包括 体制 与 团结基 金 、农村 发展基 金和各 项欧 盟 国 际合作项 目所能提 供 的融 资机会 ;欧盟 还将通过 征
项 目入 网价格 之所 以每年递减 ,其原 因是随着生产量增 加 、技术进步 和学习效应取得 ,可再 生能源 供应 成本会 下降。2 0 年 ,德 国将大部分新项 目价格入 网每年递减 09 的速度 由原来每年规定 的2 %降低为 1 ( 出特 别规定 % 做 的除外 )。3 、对供电质量 和技术要 求规定奖惩机制。 2 0 、2 0 年 ,德 国依 照 《 再生能源优 先法 》 0 7 08 可 补贴 电量分别 为6 0 2 {, ,补贴 电销售总额分 别约 7 、7 0Z 度 7 ", 0 6Z f和9 亿欧元。补贴负担最终落在消费者身上。

德国新能源的利用与发展现状

德国新能源的利用与发展现状

德国新能源的利用与发展现状
德国一直以来都是新能源的先锋国家,其在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在新能源的利用和发展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水能等。

风能是德国最重要的新能源之一,德国是欧洲风能的领导者,占据该地区风能总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

德国在风电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已开发出多种创新的风电技术,如离岸风电技术、深海风电技术等。

太阳能是另一个德国新能源发展的重点。

德国在太阳能领域的投资和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它的太阳能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截至2019年,德国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49.7GW,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5%左右。

生物质能是德国的又一项新能源发展重点。

德国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生物质能发电国家之一,其生物质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近20GW。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永续性能源,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可以替代化石能源,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水能也是德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德国的水电站数量达到7000多座,水电占到全国总发电量的7%左右。

德国的水电站大多集中在阿尔卑斯山和黑森林地区,这些地区是水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总体来说,德国在新能源的利用和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能源转型、电力市场改革等。

德国政府已经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未来,德国的新能源发展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挑战及其启示

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挑战及其启示

强制度设计, 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 在未来电力市场建设中 , 在保存能源市场的同时增添容量市场, 为保
证 电力系统安全稳 定运行提供 必要 的支撑服 务。 关 键词 : 德 国; 能源转型 ; 可再 生能源; 能 源效率; 容量 市场; 能源政 策
中图分 类号 : F 4 5 1 . 6 6 2
煤炭 为 主 ,再 到 石油 为 主 的转 变 。到 2 1 世纪初 , 石 油 、煤 炭 、天 然 气 三 大 化 石 能 源成 为 世 界 能 源 供应 的 主力能 源 , 占全球 能 源消费 总量 的 比重达 到 8 0 % ,并 提供 了几 乎 全 部运 输 能 源 和 6 5 % 的发 电
第一作者简介 :郭 基伟 (1 9 7 9 一 ) ,男 ,博士 ,高级 程师 ,主要从 事新能 源技术 经济 、管理 与政策 等 面的研究 。 收稿 日期 :2 0 1 3 —1 O 一2 与借 鉴 ・
的9 7 . 7 %,天然 气 占 8 6 . O %。由于 缺少 对 国 际市 场 油气 价格 的话 语权 ,德 国燃 油价 格 明显 高于周 边 国 家 ,应对 石油 危机 的能 力较 弱 。 严 峻 的能源 形势 使德 国从 2 0世 纪 9 0年代 开始
1 德 国能 源 转 型 的 背景 与 目标
德 国是 世 界 第 七 大 能 源 消 费 国 ,能 源 消 费 结 构 以油 气 为 主 。2 0 1 2年 ,德 国一 次 能源 消 费总 量
石能源资源的稀缺性使得能源价格整体上升,能源 的可持续供应引发 了人们的普遍担忧 。这两大问题
的 出现 ,使 得能 源开 始成 为世界 经济 社会 发展 的 主 要 制约 因素 之一 。
术部在 《 能源方案 》报告中,阐述了德 国中长期能

从战略到行动德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历程及启示

从战略到行动德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历程及启示

德国作为全球主要工业国和欧盟成员国中经济、技术最发达且总量最大的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形成了有效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并在应对经济危机的绿色复苏一揽子计划中得以成功延续、优化和加速推进。

德国绿色低碳转型“从战略到行动”的一系列积极实践,其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一、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德国绿色低碳转型的行动框架(一)制定《气候行动计划2050》,为实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描绘现代化战略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是继《京都议定书》之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达从战略到行动:德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历程及启示杨 艳 谷树忠 李维明 路 娜 孙 溪【内容提要】德国作为世界主要制造业大国和欧盟经济实力最强成员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形成了一套有效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以行动计划、具体措施、法律体系为战略的核心内容,并成立气候内阁以加强统一领导。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德国推出的绿色复苏计划,实质是对德国2050年气候目标导向下经济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框架的延续、优化和加速推进。

从德国气候治理的进程和效果来分析德国绿色低碳转型“从战略到行动”的一系列实践,至少有以下4点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一是合理对接经济政策与气候政策以促进全面的绿色复苏;二是重视战略行动框架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三是建立健全重大战略或治理政策的执行评估与调整机制;四是建立健全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合作机制。

【关键词】绿色低碳转型 应对气候变化 绿色复苏 德国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670(2021)4-0058-062021年第4期成的一个相对松散、灵活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体系,它强调实现全球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下人类的最核心利益,标志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作为主要工业国和欧盟中经济实力最强的成员国,德国认为其对承担《巴黎协定》义务负有特殊的责任。

德国能源转型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能源转型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实践·一、德国能源转型的背景2011年的日本核电站事故对日本乃至全世界都造成了极其深重的影响,使世界各国开始认真思考核电的安全性和如何替代,直接导致了德国能源转型。

另一方面,德国的能源严重依赖进口,德国的化石能源和铀燃料等的对外依赖严重。

这对其能源安全有直接影响,促使德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维护本国能源安全。

德国经济基础雄厚,民众的道德文化素质高,具有先进的环保意识,使能源改革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可以这样说,德国的能源转型并非凭空出现,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专家学者优化能源结构的思路、人民转变生活方式的结合,并由核事故直接导致发生。

二、德国能源转型的进程核电原来是德国能源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当时核能发电提供了德国20%的发电量,如果骤然放弃短时间如何弥补空缺、改革转型的费用谁来承担、转型过程中存在重重阻力怎么办,这些都是他们重点解决的问题。

幸运的是,这项重大改革得到了德国民众的强力支持。

在此基础上,德国政府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从逐步弃核到全面弃核的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转型过程中的举措可以大致分为立法保障、市场改革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三项。

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是替代核能、能源转型的根本保证,市场的改革则为其提供了有效发展的健康环境,还要有法律的保驾护航。

第一,在立法方面,本世纪初德国推行《可再生能源法》。

该法主要在保护投资、鼓励创新和费用均摊方面有所规定。

这些规定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鼓励他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产能,高昂的电费则由德国民众承担。

第二,在改革市场方面,主要有打破原始市场的垄断和降低可再生能源的上网报价等措施。

德国坚持“有限排序原则”,使新能源比传统能源的报价更低。

相比之下,在我国可再生能源上网报价高于传统能源,缺乏竞争力、费用高,发展道路举步维艰。

原先德国国内的电力市场被莱茵等能源公司所垄断,严重阻碍了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发展。

为打破垄断格局,德国政府实行了《电力市场开放规定》, 并不断推出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着传统厂商的转型和新型能源的进展。

论文: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措施成就及其启示

论文: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措施成就及其启示

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措施成就及其启示摘要:德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已位于世界领先地位,风力发电和光能发电装机能力在世界排名也是数一数二的,其安装的太阳能集热面积也很可观。

这些成就不仅仅是因为德国自然资源的优厚,其国家的扶持等政策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谈一谈德国可再生资源发展的措施和成就,以及对我国发展可再生资源的启示。

关键词:德国;可再生能源;成就;启示一、欧盟制定发展目标和路线图欧盟和德国在指导方针方面认为,为防止全球变暖加剧,要大力推行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全球做榜样。

在应对全球变暖的问题上,欧盟提议并称要成为先锋者。

德国作为欧盟的重要一员,很重视节约能源和提高效能的作用,只有发展可再生能源才能是长久之策。

另外,欧盟和德国认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可以促进高科技术的发展,增加就业。

欧盟为各成员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设定目标和规划路线图,并持续开展各种支持计划。

欧洲议会于2007年3月制定了将于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部最终能源消费中的占20%;将所有成员国生物燃料占全部欧盟运输用汽、柴油消费的最低比率设定为10%。

欧盟根据全欧总体目标为各成员国设置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202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中占比设定为18%。

2007年10月欧委会发布了《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规定在欧盟层面,将从法规建设、工作框架和促进措施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二、德国以《可再生能源优先法》为核心形成联邦促进法规体系德国的《可再生能源优先法》是德国可再生能源法规体系的核心,所有与能源使用相关法律法规都以优惠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为普遍原则。

德国《可再生能源优先法》最早于2000年4月生效,修订了两次才生效。

是电网运营商必须以法律定的固定费率,收购可再生能源供应商的电力。

可再生能源有限以固定费率入网。

供应商可蜂聚入网的可再生能源成本和传统能源成本状况定电价。

尽管目前可再生能源成本高于传统能源,加上可再生能有有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可大大降低其发展的风险;另外,德国所有和能源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近年的立法或修订中,都设立相关优惠和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条款。

德国新能源的利用与发展现状

德国新能源的利用与发展现状

德国新能源的利用与发展现状
近年来,德国一直在积极推进新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取得了很大
的成就。

以下是我对德国新能源的利用与发展现状的一些分步骤阐述。

第一步:政策支持
德国政府一直在主导推进新能源的发展,为此政府推出了一系列
支持政策。

比如,推动引进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投入更多资金设立研
究机构、鼓励企业采用新能源技术开发新产品等,这些都成为德国提
升新能源利用效益的有力支撑。

第二步:技术不断优化
德国不断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技术水平。

比如,德国大力开
展研究和开发风、太阳能和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不断提高这些新能源
设备的性能,使得这些设备在使用中更加高效、节能、耐用。

第三步: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德国积极推进能源体系转型,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来达到更加
环保、可持续的目标。

德国开始逐步减少我们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

第四步:社会共识的形成
在推动新能源的利用和发展中,社会共识是很重要的支持力量。

灯区方面,德国在推动新能源政策中始终坚持公正、透明的原则,通
过政策引导,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新能源利用和发展中来。

总结
德国在新能源的利用和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通过政策支持、技术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社会共识的形成等方面的
努力,德国正在朝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目标不断前进。

希望德国的
新能源利用和发展不断取得更大进步。

新能源发展的国内外案例与经验

新能源发展的国内外案例与经验

新能源发展的国内外案例与经验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的发展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本文将分析国内外新能源发展的一些案例与经验,旨在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德国的光伏发电德国作为全球新能源发展的领军国家之一,以其在光伏发电方面的经验闻名。

在过去几十年中,德国通过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积极推动光伏发电的发展。

首先,政府出台了丰厚的补贴政策,鼓励民众和企业购买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其次,德国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了光伏技术的不断突破。

最后,德国政府加大了对光伏发电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了税收减免和研发经费等优惠政策。

二、中国的风力发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通过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来应对环境和能源安全的挑战。

中国的风力发电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例如给予补贴和优惠贷款。

与此同时,中国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产业体系,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促进了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创新。

此外,中国积极推动风力发电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德国、丹麦等国家开展了多个合作项目,进一步加快了风力发电的发展速度。

三、美国的电动汽车美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经验。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

此外,美国汽车制造商积极投入电动汽车研发与生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崛起成为美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标志性事件,其创新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使得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

此外,美国还与欧洲、亚洲等地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加快了电动汽车技术的交流与应用。

四、国内外新能源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根据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新能源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政府在新能源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出台激励政策和扶持政策,引导和推动新能源的发展。

其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经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绿色能源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绿色能源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绿色能源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并尝试发展绿色能源。

绿色能源指的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能源。

绿色能源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课题,而各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也非常值得借鉴。

首先,我们来看看德国的例子。

德国是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大国,尤其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独树一帜。

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和鼓励政策,德国已经成功促进了绿色能源的发展,从而使其成为了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市场。

德国政府还建立了严格的法规来保护环境和消费者的权益,从而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增长。

接下来是美国的经验。

在美国,绿色能源的发展更多地是由企业和私人部门推动的。

许多大型企业,如谷歌、苹果和亚马逊等,已经承诺采用可再生能源来满足他们的能源需求。

此外,联邦政府也开始采取行动,通过税收减免和资金支持来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在亚洲,中国是绿色能源的重要发展国家之一。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正在积极努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政府正在大力投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在建设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站,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此外,中国还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减税措施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如鼓励农民建设光伏发电站和小水电站等。

尽管各国的情况和发展方式各有不同,但它们都表明了一点:政府、企业和私人部门都可以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资是增强可再生能源市场的首要因素,而企业和私人部门的参与则可以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此外,技术创新、建立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也是绿色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之,通过借鉴各国绿色能源发展的经验和技术,我们可以在推动我国绿色能源发展方面找到更好的方法和策略。

我们应该认识到,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全球环境和未来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德国新能源

德国新能源

德国新能源德国新能源指的是德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

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同时也是欧洲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但是,长期以来,德国的能源供应主要依赖于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能源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且也使德国在能源方面非常依赖进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于2010年推出了“能源转型”计划,旨在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并提高能源的效率。

德国设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其中包括到2050年使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达到80%。

德国新能源的核心是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

德国是全球领先的风能发电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的风能资源。

德国的风力发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还可以向邻国出口电力。

太阳能是德国另一个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尽管德国的阳光照射时间较短,但是德国政府通过推动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和提供各种激励政策,使得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之一。

德国拥有数百万个太阳能光伏系统,这些系统不仅能够为家庭和企业提供电力,还可以将多余的电力注入电网。

生物能也是德国新能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政府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生物能技术,如生物质能和生物沼气。

生物质能指的是利用农作物、木材等可再生生物质来发电和供热。

生物沼气则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有机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

这些生物能技术不仅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

除了可再生能源,德国还大力推广能源效率的技术和政策。

德国政府提供了各种激励政策,以鼓励企业和居民采取节能措施。

德国的建筑业也在努力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德国新能源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根据德国能源局的数据,2019年,可再生能源占德国电力消费的比例达到42.1%,这是一个新的纪录。

此外,德国还在不断开发新的能源技术和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德国新能源也面临一些挑战。

德国可再生能源法

德国可再生能源法

德国可再生能源法
摘要:
1.德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背景与意义
2.德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核心内容
3.德国可再生能源法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
4.总结
正文:
德国是一个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入大量精力的国家,其制定的可再生能源法为全球各国所关注。

该法律旨在通过立法手段,推动德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德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背景与意义
德国在20 世纪70 年代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促使政府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

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已经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导者,可再生能源占其总能源消费的比重逐年上升。

2.德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核心内容
德国可再生能源法确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为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补贴,包括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

此外,该法律还规定了电网运营商有义务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全部电力,并确定了电价补贴政策。

3.德国可再生能源法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
我国正面临着与德国相似的能源困境,迫切需要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法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做法,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

总之,德国可再生能源法为全球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表明通过立法手段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切实可行的。

德国低碳发展的“善治”实践及其启示

德国低碳发展的“善治”实践及其启示

德国低碳发展的“善治”实践及其启示德国是世界上环保意识最强、实践最彻底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德国在实践中推崇“善治”理念,即从以人为中心、创新、科技、社会共享等方面全面推动低碳发展,把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环境保护协调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政策引导德国政府在低碳发展的政策安排方案中是非常严格和严厉的。

自从2000年德国推行“能源政策”,政府就开始将低碳发展作为了重要的政策目标来推进。

德国政府2011年开始推行国家、“地方”清洁能源计划,启动。

”Energiwende“——能源转型计划。

将德国从依赖化石能源向一种工业化的清洁能源体系进行巨大的转变,其中包括了重要的法律规定,例如设立可再生能源激励制度,对高耗能企业征收碳排放税等一系列严格措施。

政府制定了性质严肃,质量上乘的政策,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治理。

二、绿色科技为了实现低碳发展,德国政府强调创新、引领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引导企业和研发机构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思路,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德国科技企业在制造技术、环保技术、风能、太阳能、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绿色、智能、低碳、循环利用等概念的推行,不断探索创新科技,推进低碳发展的进程。

三、社会共享德国的低碳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推进低碳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落实环保责任,做好环保教育,推动公民参与,关注“民生绿度”,实现立法、监督、公益、协商等多型治理的有机协调。

德国倡导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共享机制,实现资源的公共利用和全民共享,以实现低碳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短板补齐低碳发展战略的实践中,德国持续强调短板补齐。

德国将计划成功的关键归结为金融、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四个方面,立足于国家和社会整体的视野,采取明确、分工明确,贴近市场实际等优势特质,强化政策实施,把握市场动态,推进资金与科技创新,增强技术实力,维护和改进“短板”,全力推动低碳发展的实践进程。

德国储能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德国储能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德国储能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德国储能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储能技术在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平衡电网负荷、提供备用电力以及储存可再生能源。

作为全球能源领域的领导者之一,德国在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其经验对中国的储能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德国在政策层面上积极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

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储能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提供资金支持、建立法律框架以及制定激励政策等。

这些举措为储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激发了储能企业的创新活力。

其次,德国在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

德国拥有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在储能技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德国的储能项目多样化,包括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等多种技术,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此外,德国重视储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德国意识到储能技术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储能技术,可以将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平滑化,实现可靠的能源供应。

对于中国来说,德国的储能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新能源发展大国,储能技术的发展对于实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可以借鉴德国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储能企业参与到技术研发和应用中。

其次,中国可以加大对储能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

中国拥有庞大的科研机构和优秀的工程师队伍,可以通过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和技术创新,推动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中国还可以将储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实现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储能技术,可以消除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提高其利用效率,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综上所述,德国在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其经验对中国的储能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德国新能源的利用与发展现状

德国新能源的利用与发展现状

德国新能源的利用与发展现状
德国一直是新能源领域的先行者,尤其是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

在过去几年中,德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和利用新能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目前,德国在新能源的利用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是其现状:
太阳能:德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之一,其太阳能发电量已经超过了核能和化石燃料。

德国政府鼓励居民和企业安装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反向计量法,他们可以将多余的电力卖给能源公司。

风能:德国是全球第二大风能国家,仅次于中国。

2000年至2016年,德国的风能装机容量增加了约25倍,达到了50吉瓦。

德国政府鼓励企业和居民安装风力发电机,并向其提供补贴和贷款。

生物质能:德国利用生物质能作为替代能源的潜力很大。

2016年,该国已经有超过9,000个生物质发电站,提供了大约5%的电力。

德国政府鼓励种植能够生产能源的植物,并鼓励企业生产生物质燃料。

水电能:虽然德国的水电能量不如其他新能源,但还是能为该国提供稳定的能源。

德国政府强化了水力能源生产的法律,鼓励企业安装水力发电机。

总之,德国在新能源的利用和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其政府和企业将继续投资和发展新能源技术,以实现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能源生产。

- 1 -。

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与启示

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与启示

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与启示德国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引领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方面,德国的能源转型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从政策举措、技术创新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探讨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以及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启示。

一、政策举措德国能源转型的关键在于政府的积极角色和明确的政策目标。

德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如优惠的电网接入条件、固定的发电补贴和可再生能源法案等。

这些政策举措为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德国的政策经验,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同时建立清晰的政策框架和目标,为能源转型提供稳定的政策支持。

二、技术创新德国在能源技术领域的创新和投资也是能源转型的重要因素。

德国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且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商。

德国在技术研发、产业升级和国际合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其他国家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加大研发投资,推动能源转型的进程。

同时,国际合作也是加速能源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各国可以共享经验、资源和市场,实现共同发展。

三、社会参与德国能源转型的成功离不开民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政府积极鼓励公众参与能源决策的过程,通过组织公民对话、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广泛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民主决策的机制为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更广泛的参与和民意支持。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能源转型的讨论和决策中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

政策举措、技术创新和社会参与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要素。

其他国家可以在政策制定、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借鉴和吸取德国的经验,加快能源转型的步伐,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和气候挑战。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实现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建设更加清洁和美好的未来。

德国氢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德国氢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德国氢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一、背景氢能源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德国作为全球工业领先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其中氢能源也成为德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氢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在氢能源技术研发、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投入。

二、现状1. 技术研发:德国在氢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德国拥有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如戴姆勒、大众等,在氢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德国的科研机构也在氢能源汽车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不断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

2. 基础设施建设:德国在氢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巨大。

德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系列氢能源充电站,提供便利的加氢服务。

此外,德国还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建设氢能源基础设施。

3. 政策支持: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氢能源汽车的发展。

政府为购买氢能源汽车提供了补贴,并减少了相关税费。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相关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三、未来展望1. 技术突破:德国在氢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上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德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将继续合作,提升氢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市场扩大:随着德国氢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氢能源汽车市场将逐渐扩大。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选择购买氢能源汽车,推动市场的发展。

同时,德国的氢能源汽车也将出口到其他国家,拓展国际市场。

3. 生态环境改善:氢能源汽车作为一种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将对改善德国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氢能源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氢能源产业链发展:德国将进一步完善氢能源产业链,打造完整的产业体系。

从氢能源生产、储存、运输到氢能源汽车制造和销售,德国将全面推动产业链的发展,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总结:德国氢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为氢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若干思考

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若干思考

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若干思考谢晶仁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随着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逐渐枯竭,极大依赖于传统能源的发达国家受害将非常严重,极有可能导致该国工业大幅萎缩,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德国是一个工业化高度发达而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资源消耗量大,自身能源和资源不足问题日渐突出,制约其工业、经济向前发展。

然而,德国从战后废墟上建立起一个发达国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发展与资源不足的矛盾以及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对立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有很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本概况 德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和贸易大国之一,经济总能力居世界第三位,进出口贸易占世界第二位,GDP占欧盟的三分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

但德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中所需的大部分能源需要从国外进口。

为了促进德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政府将节约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最优先考虑的目标之一。

1、风能 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也是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

它是德国大力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先锋。

目前德国的风力发电装机总容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2010年德国实现风力发电总量已超过300亿kW,占德国全年总发电量的5%左右。

近期德国风力发电的新重点是离岸风力园,因为德国北海地区和波罗的海地区的风力条件非常好。

为此,联邦环保部在联邦政府制定的“德国前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范围内,制定了一项旨在利用海上风能的战略,以此促进本国风能开发利用。

2、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它是一种有利于环境和气候的地区性能源原料,能够24小时全天候使用,对保障能源供给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绿色发展路径

德国绿色发展路径

德国绿色发展路径
德国绿色发展路径是指德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战略和举措。

以下是德国绿色发展路径的主要特点:
1. 可再生能源发展:德国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

通过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德国成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和风能市场。

2. 节能与能效提升:德国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改善建筑和工业设施的能源效率,德国实现了当量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幅减少。

3. 电动交通推广:德国鼓励电动车辆的推广和使用。

政府提供补贴和税收减免措施,同时建立了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为电动交通的普及提供支持。

4. 循环经济发展:德国倡导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再利用。

通过推动循环经济模式,德国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并促进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绿色金融倡议:德国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可持续发展项目,并发行了绿色债券和绿色金融产品,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德国的绿色发展路径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显著成果,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然而,德国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能源转型的成本和电价上涨等问题。

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挑战及其启示

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挑战及其启示

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挑战及其启示郭基伟;汪晓露【摘要】Developing the renewable energy is a popular option for all countries to deal with the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supply safety. In recent years, Germany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energy transformation by establishing highly flexible power system, deeply integrating power industry with heating system, and greatly improving the energy efifcienc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faces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high cost, incommensurate market system, and inconsonant policy. Chinais diversifying its coal-based energy mix. Using the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 of Germany for reference, China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social bearing capacity when developing renewable energy, strengthen the system design to improve power system lfexibility, and set up the capacity market besides the energy market in the future 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的共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若干思考谢晶仁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随着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逐渐枯竭,极大依赖于传统能源的发达国家受害将非常严重,极有可能导致该国工业大幅萎缩,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德国是一个工业化高度发达而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资源消耗量大,自身能源和资源不足问题日渐突出,制约其工业、经济向前发展。

然而,德国从战后废墟上建立起一个发达国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发展与资源不足的矛盾以及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对立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有很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本概况 德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和贸易大国之一,经济总能力居世界第三位,进出口贸易占世界第二位,GDP占欧盟的三分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

但德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中所需的大部分能源需要从国外进口。

为了促进德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政府将节约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最优先考虑的目标之一。

1、风能 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也是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

它是德国大力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先锋。

目前德国的风力发电装机总容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2010年德国实现风力发电总量已超过300亿kW,占德国全年总发电量的5%左右。

近期德国风力发电的新重点是离岸风力园,因为德国北海地区和波罗的海地区的风力条件非常好。

为此,联邦环保部在联邦政府制定的“德国前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范围内,制定了一项旨在利用海上风能的战略,以此促进本国风能开发利用。

2、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它是一种有利于环境和气候的地区性能源原料,能够24小时全天候使用,对保障能源供给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诸如木柴发电、木柴供暖、沼气设备及生物能源原材料目前已占到德国整个能源供应的4%左右。

2010年生物质所生产的能源占德国最终创造出的可再生能源的70%。

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是“能源基础研究2020”新计划的重点课题之一。

为了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德国政府十分注重生物质能的利用研究,联邦教研部还发布了一个资助项目“生物能源2021——关于生物质能的利用研究 ”。

该项目计划资助规模为5000万欧元,资助时间为5年,其目标是:通过有选择地研究和开发来使现有的生物质利用技术更优化,使各种生产方法互相连接以及开发出新的方法,以使有限的可支配的生物质原料尽可能有效地利用。

3、地热能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

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7000℃,而在128~160km 的深度处,温度会降至650~1200℃。

透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5km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

高温的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这些加热了的水最终会渗出地面。

地热既能用于建筑取暖及周边暖气网络,又能被用来发电。

早在2003年德国慕尼黑就建成了第一个地热发电站,德国政府也出资资助有关地热发电项目。

此外,德国《可再生能源法》也规定了有关地热输电补贴。

4、太阳能 太阳能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

自古人类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

在化石燃料减少的条件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

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

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

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

德国的太阳能利用和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由于《可再生能源法》中的相关促进和扶持,德国太阳能技术方面的革新和市场的不断成长扩大,也使太阳能发电及相关设备的价格逐年下降。

在过去10多年时间中,太阳能收集装置的价格下跌了一半,因此,太阳能收集装置也越来越受欢迎,目前在德国有近200万台太阳能设备在对传统用水和暖气用水进行加热。

二、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

太阳、风等自然资源看似用之不尽,但其高效利用面临诸多方面挑战。

如何高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德国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1、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自2000年颁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可再生能源法》以来,德国陆续修订和颁布了一批促进和规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规,如《生物质发电条例》、《能源供应电网接入法》、《能源投资补贴清单》、《太阳能电池政府补贴规则》、《能源行业法》、《促进可再生能源生产令》、《可再生能源取暖法》、《建筑节能法》等等。

这些政策措施不仅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以优先以固定费率入网,降低了企业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风险,还通过各种政府补贴,激励民众广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竞争力。

2、确保法律法规落实到位 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涵盖了许多领域,诸如交通、建筑、供电、采暖等,并且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目标和任务。

如供电领域的法律法规中明确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至少达到35%,2050年将达到80%。

同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最终能源消费从18%提高到60%。

又如采暖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在各个阶段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到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占全部供暖的14%。

生物燃料配额法规定为实现交通领域的减排目标,必须利用生物燃料达到一定比例。

同时根据新情况和新变化及时调整法律法规。

在近年的立法或修订中,所有和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都设立了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条款。

3、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激励政策 德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广泛运用各种政策措施,诸如财政补贴、投资补偿、政策支持等,以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财政补贴方面。

政府对以各种方式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给予补贴,如对使用生物原料和发电——供热联合设备给予补贴,对采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取暖给予财政补贴等。

为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同类型的补贴还可以累加,这样就充分调动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其次,在投资补偿方面。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新设备可获得政府的投资补偿,补偿幅度以设备投产的年度确定,期限为20年。

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设备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补偿幅度每年降低1.5%。

再次,在融资政策支持方面。

一方面,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效果好的企业,政府给予担保贷款或低息优惠。

另一方面,对矿物能源、天然气等征收生态税,对使用太阳能、风能、水力、地热、生物能源、垃圾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则免征生态税。

4、发挥民众和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民众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主体,其开发利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容忽视。

德国民众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和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

德国政府组建了400 多家专门的能源能效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确保社会参与制度化和规范化。

政府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告知广大民众,在供电、供暖、食物、行走等方面如何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同时,政府还会把公众利益真正落到实处。

家庭、农场如果采购相关设备,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得到政府相关奖励,以此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否能高效运用,关键在于技术上的突破。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幅推广应用的重要途径是减低成本,缩小其发电与普通电价的差距。

德国十分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创新。

在德国,不仅企业可以从事新能源发电,每个大楼的每个家庭都有并网的地下电缆。

凡是家庭利用新能源发电没有用完的,可以输入电网,并获得收入。

三、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 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石油煤炭等传统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是21世纪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能源危机而积极努力的方向。

尤其是受2008年全球能源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追求已提升至能源战略高度。

德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已成规模,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框架和配套扶持体系,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前提基础:搞好总体设计规划 我国近几年投巨资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我国已成风电大国,但还不是风电强国。

风电技术的研究还不深入,还没有形成自主技术,风电技术存在的问题正在逐步大量的显现出来,发电效率低、投资成本大、并网稳定性差、故障率高等问题非常突出。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三分之一的风电装机容量没有并网发电,每年超过千万千瓦的新增风电装机需要输电规划。

风电设备、多晶硅等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表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发展并不健康。

因此,有关部门应做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产能布局和产业链的规划工作,重点放在高精尖技术的突破上,尽量避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链盲目集中于技术含量不高的环节,以免造成局部产能过剩、全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局面。

同时,要加强电源规划和电网规划的协调力度。

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作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主体,协调地方政府和电网企业的相关规划,使之与国家的总体规划保持一致,避免地方政府在可再生能源对GDP的拉动下盲目上项目,引导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2、重要保障: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涉及多个部门。

为加强部门协调,避免多头管理,应加强政府各部门的组织协调,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权责。

在管理方式上,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形成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

如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市场机制,提供充分公开的市场供需信息,使企业正确决策其市场进入或退出、产能增加或减少。

同时,要坚持厂网分开,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网创造有利条件。

加快电网的输配电分开,实行调度交易机构独立,为电网吸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供体制保障。

另外,要完善电价形成机制,使之市场化和透明化。

3、基本原则:坚持强制和激励并举 (1)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专项资金。

要通过补贴降低前期资金成本,通过投资退税或生产减税降低资金和运营成本,以及通过碳信用改善收益流。

这些补贴或优惠要达到的效果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超过化石燃料的任何成本,最终都会得到合理分摊或到用户身上,或者通过化石燃料碳税、政府预算或捐赠的专项基金来充抵。

(2)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

要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考虑,发展措施既要适度又要适时,依靠政策扶持发展到具有自身竞争机制的成熟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