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短肠综合症PPT(雷)

合集下载

短肠综合征课件

短肠综合征课件

效果:根据患者 病情和手术方式 ,治疗效果存在 差异
短肠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措施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 持大便通畅。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避免久 坐久站。
及时治疗肠道疾病,预防肠道 感染。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短 肠综合征。
定期检查:检查身体各项指标是 否正常
护理方法
适当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健康饮食:注意膳食平衡,多吃 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心理疏导:接受心理疏导,减轻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短肠综合征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肠切除后的营养支持
患者男,45岁
病史:小肠切除手术史
症状:腹泻、体重下降、 营养不良
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 学检查
治疗:营养支持、药物治 疗、生活指导
肠外营养:短肠综 合征患者需要接受 肠外营养,以提供 足够的营养支持。
饮食调整:短肠综 合征患者需要接受 饮食调整,以减少 腹泻和吸收不良的 症状。
外科手术
适应症:短肠综 合征并发肠梗阻、 肠穿孔或出血等 严重并发症
手术方式:包括 征,及时处理术 后并发症
案例二:短肠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短 肠综合征患者 面临严重的吸 收不良、难以 控制的腹泻及 营养障碍时, 需考虑手术治
疗。
手术方式:包 括肠段切除、 肠吻合、肠移 植等,根据患 者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手术
方式。
手术效果:手 术治疗可以明 显改善患者的 营养状况,提 高生活质量。
术后护理:术 后需注意饮食 调整、营养补 充、定期复查 等方面,以确 保手术效果和
谢汇 报 人 :

短肠综合征护理ppt课件

短肠综合征护理ppt课件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 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保持
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定期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
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康复情况,调 整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随访安排
建立随访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患者的随访工作,确保患者得 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定义
短肠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小肠吸收 面积减少引起的营养吸收不良综 合征。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小肠切除、广泛性 肠粘连、肠扭转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Fra bibliotek现常见症状包括腹泻、体重下降、营养 不良、电解质紊乱等。
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 线平片、CT等。
病程与预后
病程
病程长短取决于病因及治疗情况,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可能长期存 在。
https://
并发症风险评估
总结词
评估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包括感染、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
详细描述
短肠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感染、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 病史,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保持 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的发生。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增 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PART 05
短肠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康复锻炼指导
运动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运动锻炼计划,如散步、慢 跑、太极拳等,以增强患者的体
质和免疫力。
肌肉训练

短肠综合征教学演示课件

短肠综合征教学演示课件
有关。
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肠道碱性液体丢失 过多,导致体内酸性物
质堆积。
诊断方法和标准
病史询问
了解患者有无肠道手 术、炎症性肠病等相 关病史。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营养状况, 检查有无脱水、电解 质紊乱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电解质 、血气分析等,评估 患者内环境状况。
影像学检查
如腹部X线、CT等, 了解肠道结构和功能 状况。
短肠综合征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 录
• 引言 • 病因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并发症与风险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引言
定义和背景
定义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一种由于小肠长度显著减少 而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综合征。

营养不良
肠道吸收功能受损,营养物质 吸收不足,导致营养不良。
代谢性酸中毒
肠道内碱性物质丢失过多,酸 性物质积聚,导致代谢性酸中
毒。
肠道细菌过度生长
肠道长度缩短,肠道内细菌清 除减少,导致肠道细菌过度生
长。
风险评估及预警
评估肠道功能
通过检测肠道吸收功能、肠道运动功 能等指标,评估肠道功能状况。
营养状况监测
外科治疗
肠道延长术
通过手术将一段肠道移植 到另一段肠道上,以延长 肠道长度,增加吸收面积 。
肠道造口术
在腹部皮肤上做一个造口 ,将肠道引出体外,以便 于营养物质的直接吸收和 排放。
肠道移植
对于严重短肠综合征患者 ,可考虑进行肠道移植手 术,以恢复肠道功能。
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 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减少肠

短肠综合征演稿PPT课件

短肠综合征演稿PPT课件

家庭护理
饮食调整
根据医生建议,逐步引入易消化、 高营养的食物,避免过度刺激肠
道。
观察病情
留意病情变化,如出现腹痛、腹 泻、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保持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 清洁卫生。
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提高身体免疫力 。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 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短肠综合征演稿ppt课 件
目 录
• 短肠综合征概述 • 短肠综合征的治疗 • 短肠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 • 短肠综合征的案例分析 • 短肠综合征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短肠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一种由于肠道广泛切除或先 天性肠道发育不全导致肠道吸收面积减少,进而引起营养吸收障碍的疾病。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病史和相关检查(如 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
02
短肠综合征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生素治疗
用于控制肠道感染,预防 败血症。常用的抗生素有 头孢菌素、青霉素等。
止泻药
用于缓解腹泻症状,如洛 哌丁胺。
解痉药
用于缓解腹痛,如山莨菪 碱。
营养支持治疗
肠外营养
通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 包括氨基酸、脂肪乳、葡 萄糖等。适用于不能进食 或严重吸收不良的情况。
详细描述
短肠综合征患者常常面临消化吸收不良、 营养不良和心理压力等问题,这会对患者 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社会支持包括 家庭支持、医疗保障和社区服务等,对于 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短肠综合征SBSppt课件

短肠综合征SBSppt课件

在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后,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护
肠道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
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
02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肠道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
如要素型、整蛋白型等。
调整营养剂输注方式
03
根据患者肠道耐受情况,调整营养剂的输注方式,如持续输注、
间歇输注等。
肠外营养支持
静脉营养支持
对于无法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 可通过静脉给予营养支持,包括 脂肪乳剂、氨基酸、葡萄糖、维 生素、矿物质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减轻患 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分享短肠综合征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和临床经验,推动相关学科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提高诊疗水平。
短肠综合征概述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小 肠闭锁、狭窄等)和后天性因素( 如小肠切除、克罗恩病等)。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腹泻、体重下降、营养不 良、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严重者可出 现脱水、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并发症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脱水、电解质紊乱、感染等,做 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07
结论与展望ຫໍສະໝຸດ 研究结论短肠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机制
临床表现与诊断
治疗与预后
短肠综合征是由于小肠吸收面积减少 导致的营养吸收不良综合征,其病理 生理机制涉及肠道解剖结构异常、肠 道功能受损、肠道菌群失调等多个方 面。
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质量改善措施
营养支持
针对短肠综合征患者的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肠内营养和 肠外营养,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短肠综合征及营养支持PPT课件

短肠综合征及营养支持PPT课件
8
1. 切除小肠上段对吸收功能的影响 三大供能营养素及部分矿物质的吸收
会受到影响,出现血浆蛋白降低、缺铁性 贫血、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 2. 切除小肠下段对吸收功能的影响
维生素B12和胆汁酸的主动吸收仅限于 回肠,大多数病人均丧失全部或部分回肠, 因此可造成维生素B12和胆汁酸的吸收障碍。
9
3. 切除回盲部对吸收功能的影响 在大多数回肠切除术中,回盲瓣均被切
短肠综合征及营养支持
厚德 博学 精医 济世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
目录
❖ 概念 ❖ 原因 ❖ 手术类型 ❖ 术后的临床表现 ❖ 营养代谢特点 ❖ 饮食治疗的原则
2
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系指小肠切 除后发生的一种吸收不良综合征。在小肠切除手术 后,由于小肠吸收面积不足,病人会出现以腹泻、 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吸收不良和进行性营养不 良为主的临床表现,其症状的轻重程度及预后取决 于小肠切除的长度、部位、是否保留回盲瓣以及残 留小肠的适应过程是否良好。临床上行小肠切除的 主要的病症有肠扭转引起的肠坏死、肠系膜血管栓 塞、严重腹部损伤、恶性肿瘤等。
16
稳定期
当病人肠道功能进一步恢复时,可给予少渣 半流食或软食,并逐渐增加蛋白质、碳水化 合物、脂肪的摄入量,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 方式。
17
忌(少)用食物
短肠综合征病人应忌(少)用高脂、高纤维、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动物脂肪、芹菜、菠菜、 韭菜、葱、蒜、辣椒等。此外还应避免选用 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蕹菜、苋菜、茄子、 青椒、豆腐、草莓、.少量回肠切除回盲瓣保留。 ❖ 2.大量回肠切除伴右半结肠切除。 ❖ 3.大量小肠切除伴结肠切除行空肠造瘘。
6

短肠综合征科普宣传PPT课件

短肠综合征科普宣传PPT课件

结论
结论
短肠综合征虽然是一种比较严 重的肠道疾病,但是只要及时 采取相关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信一定可以治愈这个疾病, 同时也应该注重预防这个疾病施
预防措施:短肠综合征可以通过预 防缩小患病范围。如尽可能保留较 多的肠道、合理用药、定期接受检 查以及注重个人卫生等。对于已经 出现症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 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食疗注意事项 和日常护理建

食疗注意事项和日常护理建议
食疗注意事项:短肠综合征患者在日常 饮食方面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项,如合理 摄入营养、增加蛋白质、并餐多次等。 日常护理建议:短肠综合征患者需要进 行有效的护理,如注意皮肤护理、注意 口腔卫生、注意预防感染等。
短肠综合征科 普宣传PPT课

目录 简介 短肠综合征的病因和症状 短肠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食疗注意事项和日常护理建议 结论
简介
简介
短肠综合征概述:短肠综合征( Short Bowel Syndrome,简称SBS )是一种胃肠道疾病,是指在一定 范围内缺失小肠,影响营养物质的 吸收和消化,是导致肠道失衡、影 响机体营养供给等一系列并发症的 主要原因之一。
简介
本PPT的目的: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短肠 综合征,包括其症状,如何预防以及治 疗方法等方面的信息。
短肠综合征的 病因和症状
短肠综合征的病因和症状
病因:短肠综合征产生的原因很 多,一般来说包括手术切除、 先天性肠道缺陷、放射性肠病 变、感染、克隆病等因素。
症状:SBS表现为腹泻、腹胀、 多尿、营养不良、肠胀气、腹 痛、呕吐、口渴等。严重的话 ,还可能会导致低血压、心跳 过快等并发症。
短肠综合征的 治疗方法和预
防措施
短肠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短肠综合症诊断与治疗PPT

短肠综合症诊断与治疗PPT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少 量多餐,避免
暴饮暴食
食物选择:易 消化、高营养、 低脂肪、低纤
维的食物
水分补充:适 量饮水,避免
脱水
营养补充:必 要时使用营养 补充剂,如维 生素、矿物质

并发症预防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
康复期护理
饮食调整:增 加营养摄入, 避免刺激性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运动锻炼:适 当进行运动,
增强体质
心理支持:给 予患者心理支 持,减轻心理
压力
定期复查:定 期进行身体检 查,监测病情
变化
06
短肠综合症的预防
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如全谷物、蔬菜 和水果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和生 冷食物
减少脂肪和糖的摄入量,以减轻肠道 负担
药物治疗:使用 抗腹泻药物,如 洛哌丁胺
营养支持:通过 静脉注射或口服 营养补充剂提供 营养
心理支持:缓解 患者焦虑和抑郁 情绪,提高生活 质量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重建肠道功能,改 善营养吸收
手术方式:肠切除、肠吻合、 肠造口等
手术适应症:肠功能严重受损, 保守治疗无效
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肠瘘、 肠梗阻等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短肠综合症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短肠综合症的诊断 短肠综合症的治疗 短肠综合症的预后 短肠综合症的护理 短肠综合症的预防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短肠综合症的诊断

短肠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短肠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病 史,包括症状、家族史 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 体型、腹部情况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生化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 MRI等
内镜检查:胃镜、肠 镜等
病理检查:组织活检 等
短肠综合征与其他肠道疾病的 区别
短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实验 室检查
短肠综合征的影像学检查和病 理学检查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病史,包括症状、 家族史等
影像学检查:进行X线、CT、MRI等影像 学检查,观察肠道病变情况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腹部、肠道等部位, 观察有无异常
内镜检查:进行肠镜检查,观察肠道病 变情况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尿液、粪便等 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病理检查: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 诊断。
定期进行身体 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相关
疾病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运动, 增强体质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均衡, 避免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 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及时发现并预防疾病
宣传短肠综合征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提高公众对短肠综合征的认识和重视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保健能力 推广短肠综合征的预防和保健措施,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执行力
肠梗阻:手 术治疗,调 整饮食结构
贫血:补充 铁剂,调整 饮食结构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虑和紧张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 食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 关疾病
饮食护理:注意营养均衡,避 免刺激性食物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 止感染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 给予支持和鼓励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情况,制 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 恢复健康。

短肠综合征ppt课件

短肠综合征ppt课件

疾病预防
在手术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过多切除小肠, 是预防本综合征发生的关键。一旦发生,应积极 康复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注意
短肠综合征早期患者多不能经口饮食,需用肠外营养供给能量。 当肠道进入代偿期,腹泻量得以控制,肠功能初步恢复时,可 开始使用少量、等渗、易吸收的肠内营养制剂,再随病人适应、 吸收的情况逐渐加量。持续滴入有利于吸收,减少推入法所导 致的肠蠕动加快。预计肠内营养给予时间超过4周,或病人难 以耐受放置鼻肠管的不适,可进行经皮内镜下胃置管造口或经 皮内镜下空肠置管。同时,营养状态逐渐改善后,可逐渐减少 肠外营养,直至全部应用肠内营养。待肠内营养能很好适应后, 在根据病人。 残留肠段的长度和代偿的情况,肠内营养的基础上 增加专门的口服营养,并注意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急于 求成。肠道代偿至能耐受肠道营养而不需肠外营养的时间大致 是3~6个月,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 (3)皮肤护理
• 短肠综合征患者因长期禁食、卧床、潮湿刺激, 营养吸收障碍、消瘦、水肿,腹泻频繁,肛周、 外阴皮肤不能保持干燥,存在皮肤完整性受损的 危险。主要表现:肛周、外阴皮肤红肿、糜烂, 肩胛骨、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皮肤破损,甚 至有褥疮形成。指导病人/家属正确使用便盆、 协助翻身的方法,如每次坐便盆时间不宜太长、 不使用破损的便盆、翻身时防止拖拉等动作,嘱 病人穿宽松、纯棉布的病服,避免穿紧身的弹力 内衣(裤),保护水肿的手、足皮肤,防止张力 高的水肿皮肤破损。
短肠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广泛肠管的丢 失使得肠道吸收面积减少,无法吸收足够的三
大营养素及其他微量营养物质,导致能量不足、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水电解质紊乱等。
另外,大量胃肠道激素的丢失,导致肠道的动
力、转运能力及排空能力发生改变。肠道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管切除多少可引起短肠综合征,尚 无固定标准。正常小肠的长度受多种因素 影响,如测量时肠管处于收缩或松弛状态、 在手术中测量或尸检时测量、测量的部位 等均导致结果各异。 活体上较准确的测量方法是用消毒的 卷尺或手术缝线在距离肠系膜缘1cm处测 量,在吻合前、吻合后和关腹前各测一次, 取其平均值。
一般情况下,肠管长度与体重成正比, 正常成人小肠长度600cm,空肠240cm,回肠 360cm,肥胖者可达800cm,结肠约150cm。 新生儿小肠长250cm。 肠管长度与种族、年龄有关,印第安人 最长,可达1200cm;8~10岁时肠管达成人 的长度,以后肠的周径增加。老年人肠管长 度逐渐缩短。
现年36岁的蒋石佑是永州市康复医院外科医生。 1998年6月15日,自己因粘连性肠梗阻到永州市人民医 院普外科住院治疗。当日下午,院方组织医生为其进 行了急症肠粘连松解手术。由于此次手术效果不明显, 10天后,经过专家会诊,院方再次为蒋进行手术。术 中,蒋一截小肠被切除。3米多的小肠“不翼而飞”, 身心俱损的蒋石佑认为永州市人民医院给自己做手术 时,切除的不是10厘米的破损肠管,而是大部分小肠。 2000年1月,蒋前往南京军区总医院复诊,发现残留小 肠仅余60厘米,诊断结果为“短肠综合症”。 2000年7月12日,永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 出具鉴定结论为“二级甲等医疗技术事故”。
短肠综合征者残留小肠的代偿性改变 表现为小肠粘膜高度增生,绒毛变长、肥 大,肠腺陷凹加深,肠管增粗、延长,使 吸收面积及吸收能力增加。 食物的直接刺激可使小肠代偿性增生。 代偿期约需1-2年,可有半数病人完全得到 代偿,恢复饮食并维持正常营养状态。
临床表现
短肠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腹泻、脂痢、体重下降、脱水、 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维生素缺乏 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部分病人有胃酸分泌亢进,可能并发吻合口溃疡。由 于胆盐吸收障碍,加之胆囊收缩变弱,发生胆囊结石的可 能性比正常人高3—4倍。钙、镁缺乏可使神经、肌肉兴奋 性增强和手足搐溺。由草酸盐在肠道吸收增加,尿中草酸 盐过多而易形成泌尿系结石。长期缺钙还可引起骨质疏松。 长期营养不良,可恶化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短肠综合征症状轻重因切除肠管的范围、部位和残留 肠段的吸收面积而异,个体差异亦较大。
2001年3月,蒋遂向永州市芝山区人民法院 起诉,要求永州市人民医院赔偿营养费、 治疗费、医药费和精神损害费等各项费用 共计604.3万元,同时要求法院先予执行80 万元的治疗费。同年12月,芝山法院判决 永州市人民医院赔偿原告74万余元,其中 包括需一次性付给蒋的继续治疗费42万元。
定义:短肠综合征是因小肠被广泛切 除后,小肠吸收面积不足而导致的消化、 吸收功能不良的临床综合病征。
短肠综合征
索赔600万——全国最大医疗纠纷案审结
一名患有粘连性肠梗阻的病人在做完手术 后,发现自己长度应在4米左右的小肠竟然只 剩下短短的60厘米,并由此造成身体消瘦等一 系列症状。为此,这名原本也是一名外科医生 的患者向医院提出了高达604万元的巨额索赔。 日前,这起我国至今为止诉讼标的最大的医疗 纠纷案在湖南省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
大量肠切除后的临床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

生理和病理生理变化
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几乎均在小肠 内进行,其中某些营养成分的吸收有其特 定部位,例如铁、钙主要在空肠吸收,而 胆盐、胆固醇、维生素B12等则是在回肠吸 收。当该段小肠被切除,则相应成分的营 养物质的吸收就会受到明显影响。
回盲瓣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具有很重 要的作用,既可延缓食糜进入结肠的速度, 使其在小肠内的消化、吸收更完全,又能 阻止结肠内细菌的反流,保持小肠内的正 常内环境。
教科书认为: 当50%小肠被切除后可不出现短肠综 合征。但若残留小肠<100cm,则必定会产 生不同程度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小肠 越短,症状就越重。切除回肠后引起的营 养障碍比切除空肠更明显。 如同时切除了回盲瓣,则功能障碍更 严重。
黄洁夫认为: 切除40%的小肠不会引起吸收功能障 碍;切除50%小肠后短期可引起吸收不良, 最终可耐受,不需要外加营养支持。 由于肠管长度变异过大,一般以残余 小肠的长度作为判断短肠综合征的标准, 残余小肠短于60cm或少于每公斤体重lcm可 诊断为短肠综合征。所余小肠少于30cm称 为超短肠。
常见的病因
成人多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Crohn病(广泛性局限性肠炎)、广泛的放射 性肠炎、小肠恶性肿瘤、广泛腹部损伤、多 处肠瘘、肠扭转、绞窄性腹内疝,腹膜后恶 性肿瘤、医源性损伤。 婴幼儿多由于坏死性肠炎、小肠扭转、 先天性小肠闭塞导致大量肠管切除。
19世纪已认识本病,但当时死亡率 极高。20世纪70年代开始肠外营养以来, 大多数病例能度过术后早期严重脱水和 电解质紊乱,获长期生存。
结肠有减慢肠蠕动作用。正常情况下结肠是水和 电解质的吸收场所,有中度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当 小肠内容物排出增多,结肠吸收能力增加3~5倍,每 日最多吸收水分达6000ml,吸收钠离子700mmol,钾 离子40mmol。 结肠内细菌可将小肠内尚未被吸收的淀粉、可溶 性淀粉多糖等酵解为短链脂肪酸,部分直接被结肠粘 膜作为能源利用,并刺激肠道粘膜避免萎缩,另一部 分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被全身利用,提供相当于机体所 需能量的5%一10%。 短肠综合征病人结肠被切除与否对其营养维持有 重要意义。
裘法祖认为: 手术时测量正常成人小肠的长度约3m左 右,而在离体肠系膜已分离的肠管长度可达 7m。肠功能的代偿能力甚强,切除50%不 致有因吸收面积减少而出现短肠症状。切除 75%以上,则可能出现症状—短肠综合征。
部分病人虽然残余肠管较长,仍出现 短肠综合征症状,因为短肠综合征的发生 可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肠管切除的长度; ②切除的部位;③回盲瓣是否存在;④胃、 胰腺、胆系和残留小肠、结肠的功能;⑤ 残留小肠的适应能力;⑥原发疾病;⑦残 留肠段中残存疾病的活动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