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伤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伤口感染的预防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e8b1a2ca4a7302768f993908.png)
以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伤口感染标准:患者的NAP积分>50、NC>70.0%、CRP>6.5mg/L、WBC>10×109/L。伤口愈合评价,甲级愈合: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乙级愈合:术后伤口愈合效果欠佳,出现血肿、积液,未出现化脓;丙级愈合:术后伤口出现化脓,需要开放切口,放置引流管引流。
关键词:骨科;手术室护理干预;伤口感染;临床应用
引言
骨科疾病类型及手术种类较多,其中重建和修复手术是常见的手术类型。根据骨科手术部位及手术原因的不同,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这也是引起伤口感染的重要因素。骨科手术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严重的伤口感染对患者机体及脏器功能的影响较大,同时还存在一定的死亡风险。临床经验证实,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伤口感染、促进切.1一般资料
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18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5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标准,该组研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28例;年龄22-69岁,平均(42.5±3.4)岁,当中上肢骨折患者25例、下肢骨折患者20例、其他类型骨折1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2例,女27例;年龄21-68岁,平均(41.2±3.5)岁,当中上肢骨折患者26例、下肢骨折患者19例、其他类型骨折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2结果
2.1两组患者伤口感染率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为5.08%,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16.9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98229369eae009591bec6c.png)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目的探讨分析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资料分析发现有9例患者骨科手术治疗后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5%,手术过程中有162例患者得到了较好的手术室护理干预,18例患者得到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欠佳,约占研究病例的10%,而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9例患者均是没能得到较好护理干预的患者。
结论在骨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切口发生感染,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标签:骨科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护理骨科手术相比于其他手术,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且种类繁多。
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科手术类型包括重建和修复,例如关节置换手术、脊柱内固定手术等,这类骨科手术一般在手术过程中都需要在患者的相关部位植入固定材料,所以,一旦手术操作不注意,就极易导致患者在切口处发生感染并出现各种可能的并发症。
通常发生感染的手术切口处理起来都是比较困难的,处理不当很可能增加患者发生截肢的风险。
国内外研究发现[1],手术室护理干预不到位是导致切口发生感染的众多因素之一。
本研究在分析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效果,探索规范科学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为骨科切口手术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均为择期行骨科手术,其中男性患者153例,女性患者27例,平均年龄(45.7±5.3)岁。
学历:本科15例,大专45例,中学103例,小学13例,文盲4例。
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学历方面没有显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情况,对导致切口发生感染的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总结出科学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应用价值研究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应用价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98f2d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1.png)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应用价值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定义和内容进行分析,结合骨科伤口感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研究发现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伤口感染中具有显著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骨科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率。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预防骨科伤口感染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优化策略,提高其应用效果,为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提供更多保障。
【关键词】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骨科伤口感染、预防措施、研究方法、研究结果、重要性、启示、未来研究、应用价值。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数量的增加,骨科手术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手术类型之一。
骨科手术后伤口感染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和医疗负担。
骨科伤口感染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感染、脓肿形成甚至需要二次手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骨科伤口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室护理干预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手术中的污染和感染风险,保障患者手术后伤口愈合的顺利进行。
开展关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应用价值研究,对于提高骨科手术质量、降低感染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伤口感染中的作用和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确定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伤口感染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具体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定义和内容,以及骨科伤口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伤口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和优势所在。
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2217842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e.png)
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摘要:目的,针对当前骨科手术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具体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选举的是过去一年内来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100名病人,这些病人根据入院手术的先后顺序共分为两组,前50人为干预组,后50人为常规族。
对于干预组的病人采取的是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而另外的常规组则是采取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法,对两组的具体护理情况以及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在手术治疗完成之后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的干预组病人整体的生命质量要明显的高于常规组,另外干预组病人发生手术感染的概率也要低于常规组。
结论,为了全面的提高骨科患者手术之后出现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就需要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降低病人的各种炎症指标,同时也可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概率,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
关键字:手术室;护理干预;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引言针对于骨科疾病的治疗,采取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病人的治疗水平,很多的骨科手术对于病人会造成较大的创伤。
同时恢复时间比较长,由于伤口长期的暴露,很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的问题。
同时在手术之后如果病人的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或者存在无菌操作不规范的行为都会造成缺口感染问题。
临床研究可以发现,如果患者出现了感染将会降低整体的手术治疗效果,甚至会造成手术失败,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
所以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手术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感染预防措施。
尤其是在手术过程中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避免切口感染问题,提高整个手术的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举的主要是过去一年来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100名病人,这些病人共分为两组。
其中的干预组中有男性病人28人,女性病人22人,病人的年龄在21至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岁。
而另外的常规组中有男性病人26人,女性病人24人,病人的年龄在21至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3岁。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应用价值研究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应用价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206ff6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c.png)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应用价值研究目前,骨科手术伤口感染是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程度可从轻微的切口感染到严重的骨髓炎,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研究手术室护理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应用价值,对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消除术前感染源。
骨科手术伤口感染的主要感染源包括皮肤表面的细菌和手术器械污染。
手术室护士可以通过清洁术前感染源,如:患者皮肤的消毒、手术器械的消毒和灭菌等方式,有效减少感染源,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度。
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度对手术结果影响巨大,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尤为重要。
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按照手术室消毒的标准操作,保持术中环境的洁净和空气流通,减少术中细菌污染,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
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感染传播。
手术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负责协助医生操作,对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和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定期更换器械和器械的正确使用和处理不仅能减少感染的传播,还能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
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术后伤口护理的质量。
术后伤口护理是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关键环节。
手术室护士可以根据术后伤口情况进行及时的伤口换药、管护伤口引流和吸引伤口渗出物等措施,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机会。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伤口感染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消除术前感染源、提高手术室环境清洁度、减少感染传播和提高术后伤口护理质量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提高手术疗效。
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对改善骨科手术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价值探讨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价值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10095c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d.png)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时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预防作用价值。
方法:随机遴选在本院10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患者的收治时间范围在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所有患者均在骨科接受手术治疗,并根据简单随机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其中对照组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则展开护理干预措施。
对比两组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
结果:观察组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骨科切口感染;感染预防价值外科手术治疗当中,切口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尤其是骨科的外科手术,由于具有较大的创伤性,不仅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伤害,而且还会增加术后并发症。
切口感染的致病因素有很多,除了患者本身因素的影响,还会存在院内感染等可能[1-2]。
而且在骨科手术治疗过程当中,因为经常涉及到钢钉、钢板等假体的植入,所以切口感染发生率相对较。
一旦护理不到位,很可能增加切口感染机率。
本文对本院收治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信息随机遴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范围在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
所有入组对象均符合骨科手术诊断标准,且均对本次研究知情。
排除急诊、传染性疾病、重要脏器功能病变患者。
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简单随机法进行分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护理服务)与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每组各50例。
对照组:男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6例、24例,患者年龄在43岁至65岁之间,组内年龄均值为(52.2±2.6)岁。
观察组中,男女比例1:1,患者年龄范围在40岁到67岁,平均为:52.5±2.5岁。
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探析
![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6b641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9.png)
例数 / 例 心理健康 / 分
31
72.15±3.59
/
10.576
31
/
63.04±3.18
0.000
精神状态 / 分
73.22±4.15
64.89±4.21
7.846
0.000
身体健康 / 分 社交功能 / 分
70.35±5.72
71.36±5.37
7.121
7.637
60.28±5.41
0.000
(x2 ) 、标准差( S) 描述,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检验水准 α =
0.05(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 一) 比较干预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干预后,观察组比参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 22.58% ,有
差异( P<0.05) 。 详见表 1。
组别
观察组
参照组
x
2
P
表 1 干预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 n( % ) ]
手术预后。 针对性护理能调节手术室工作节奏,辅助手术向
成功发展,统一治疗和护理目标,让患者术后能快速恢复健
康。 经此可见,干预后,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和生活质量
评分比参照组好,差异明显( P< 0.05) 。 说明针对性手术室
护理能预防切口感染并提高生活质量。
如上,针对性手术室护理能较好地预防切口感染,让生
炼等。
( 三) 观察指标
记录干预后出现的切口感染例数,生成发生率。 用 SF-
36 生活质量调查表对心理健康、精神状态、身体健康、社交
功能评分,分值高表明生活质量好,统计并比较。
( 四) 统计学分析
SPSS19.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 n) 、构成比
手术室护理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效果研究
![手术室护理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59bab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c.png)
手术室护理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80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一般性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骨科切口感染率。
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5.0%及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科手术容易发生切口感染,需要注意加强手术室护理,从而减少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护理;手术室护理骨科手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类型,在当前临床医学中,需要不断提升骨科手术的护理水平,控制切口感染率,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性[1,2]。
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骨科手术的效果,减少感染,促进患者切口愈合[3]。
根据以上情况,本次重点分析手术室护理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来源样本对象为80例需要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
样本纳入标准:患者理解能力正常,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干预;自愿接受骨科手术患者。
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无法正常开展交流患者;合并心理疾病患者;心、肝、肾功能异常患者。
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女比为23:17,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3.1±6.0)岁;观察组男女比为21:19,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3.3±6.2)岁,以上患者资料经过SPSS20.0计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一般性的护理,在医嘱下加强监测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等生命指标变化情况,向患者简单接受病情以及手术的一般流程,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缓解其心理压力,消除心理负担。
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具体包括:(1)术前护理。
评价患者的精神情况,加强与患者沟通和交流,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和手术的认识度,详细说明引流管、手术注意事项等,对于活动不便患者,使用2%氯已定消毒切口,术前2d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在骨科中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在骨科中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067c4ecc79563c1ec4da718b.png)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在骨科中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摘要:目的研究骨科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切口感染的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骨科患者,采纳“护理差异性”随机分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2例,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满意率较高,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4.28%,P<0.05。
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提高骨科患者的手术效果、预防切口感染,值得推崇。
关键词:骨科;手术室护理干预;切口感染;护理效果经研究显示,目前医院中实施手术较多的科室是骨科,术式分为重建手术、修复手术两大类,无论手术大小,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风险,且受手术暴露范围广、手术耗时长等因素限制,极易引起切口感染,发生因素较复杂,可能与患者免疫力低下、术后未遵医嘱用药、医院治疗。
护理环境等因素有关,未及时治疗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出现截肢、引起医疗纠纷,因此探寻经济、有效及可行的护理方法,逐渐成为医学界研究热点。
孙慧[1]学者认为,传统护理的重点是心理疏导、病房巡视、口头宣教等,疗效单一、忽视个体差异性,未得到患者青睐、认可,基于此,本研究分析骨科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切口感染的价值,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研究时段是2018.1-2019.12,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84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2例,观察组:男女比例是22:20,年龄23-75岁,均值是(45.81±14.62)岁;其中上肢手术11例,下肢手术12例,髋关节置换13例,复位内固定6例;对照组:男女比例是23:19,年龄24-78岁,均值是(45.96±14.54)岁;上肢手术12例,下肢手术13例,髋关节置换11例,复位内固定6例。
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行病情监测、心理疏导、体征监测及术后护理等。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手术室护理干预,①术前:1.术前1d 叮嘱患者行抗菌皂淋浴,脱毛膏处理手术区域的皮肤并清理干净,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检查术中所需的物品、器械及仪器,确保各仪器正常运行;2.术前访视掌握患者的病情,阐述预防切口感染的必要性、配合方式及注意事项,情绪较差者,予以鼓励、安慰及支持,消除顾虑、稳定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3.术前30min 调整手术室温湿度适宜,开启空气净化系统,提前30min预热手术台,与患者体温接近,参与手术的护士待无菌处理后,进入手术室。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aec086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0.png)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摘要】外科手术患者容易发生切口感染,继而对其病情恢复造成相应的影响,尤其是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
目前,临床骨科常选择无菌手术,以期充分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风险较大,不仅影响其病情恢复,更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故而给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尤为关键。
【关键词】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干预;感染因素骨科无菌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在某院骨科进行治疗的38例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是19例患者。
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是11例,女性患者是8例;年龄在27~70岁,平均年龄为50.2±6.2岁;其中,实施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是6例,实施髓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是4例,实施肢体骨折行内固定的患者是5例,其他有4例手术;对照组男性患者是13例,女性患者是6例;年龄在25~73岁,平均年龄是49.6±6.4岁;其中,实施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是6例,实施髓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是4例,实施胶体骨折行内固定的患者是5例,其他为4例手术。
首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首先对38例患者进行分析,对照组实施的常规式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实施的是特殊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2.1术前准备医护人员一般情况下,无法全面评估急诊救治患者的病情,多是外伤性骨折对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控制,这就导致无法及时治疗合并有基础病的患者;在开展手术前,做好切口皮肤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做备皮工作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减少对皮肤造成损伤,从而降低发生术后切口的情况;对于行股骨头、髓关节置换的患者,必须要确保提前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满足手术要求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
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骨科手术伤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骨科手术伤口感染的预防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51a05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a.png)
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骨科手术伤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发布时间:2021-03-22T14:50:17.02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7期作者:杨晓冉[导读] 总结骨科手术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骨科手术伤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杨晓冉(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济南250022)摘要:目的:总结骨科手术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骨科手术伤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基于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干预立项,其中常规护理干预的35例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的35例患者纳入护理组,分析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护理质量评分数据。
结果:护理组患者切口感染例数共计3例,感染率8.57%,对照组患者切口轧染例数11例,感染率31.43%,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数据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数据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骨科手术实施期间,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骨科手术;伤口感染;预防效果骨科手术中,常见的以软组织修复、骨骼重建等,该类手术通常耗时较大,通过在手术过程中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生理状态与预后,应用价值较大[1]。
本次研究目的为总结骨科手术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骨科手术伤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基于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干预立项,其中常规护理干预的35例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患者资料分析得知,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区间[23-58]岁,平均年龄(40.51±1.42)岁;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的35例患者纳入护理组,患者资料分析得知,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区间[23-60]岁,平均年龄(40.45±1.38)岁;基本资料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评价
![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7f6bcc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d.png)
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中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患者平均分入研究组(手术室护理干预)和参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
结果: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采用手术护理干预进行骨科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效果且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借鉴价值较高。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骨科;切口感染;效果引言:骨科手术类型较多,可将其划分为两种,一种是重建手术,另一种为修复手术,由于骨科手术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骨折部位或者骨折处切口部位进行固定,此时要利用特殊性材料完成,另外骨科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1]。
此时患者对护理的需求较高,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导致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增加,从而引起较多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机体康复,导致恢复时间延长,严重的情况下会使患者面临截肢的风险[2]。
因此,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应积极的探索科学的护理方法。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的措施,并选择部分护理人员接受该方法护理,另一部分接受常规护理,统计结果后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从骨科选择70例患者分入手术室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各组35例患者。
所有患者的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52.97±4.28)岁,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选入参照组的患者接受护理期间采用常规制度和措施指导下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了解体征是否稳定,并提前进行相关处理预案的制定,对于术后活动不便的患者要给予全面、仔细地照料。
选入研究组的患者接受护理期间,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具体措施如下:(1)在患者接受手术前,护理人员要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将手术治疗的流程采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尤其是引流管和导尿管等方面的注意事项要详细说明。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fe75c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c.png)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3-01-06T06:09:37.154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9期作者:汪丽敏[导读] 目的:探究骨科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汪丽敏青海省藏医院青海西宁 810000【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此次试验时间2021年7月到2022年8月,共有受试对象60人,选自我院骨科,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早期护理)、对照组(基础骨科手术护理),每组30,比对两组护理手段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结果:研究组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患者切口愈合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加快术后切口愈合速度,降低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骨科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效果切口感染是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与临床用药和手术操作密切相关,切口感染影响术后患肢康复[1]。
当前临床更推崇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关注患者生理和心理机能变化,规避围手术期各项风险因素,控制术后感染事件的发生[2]。
文章选取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试验时间2021年7月到2022年8月,共有受试对象60人,选自我院创伤骨科,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0,组间性别:男38/女22,对照组年龄均值(40.32±3.61)岁、研究组年龄均值(40.23±3.58)岁,对比资料P>0.05。
研究中60名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无严重要药物过敏史、无恶性肿瘤病史。
1.2方法对照组:基础骨科手术护理。
研究组应用早期护理干预,⑴术前: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根据其营养监测数值补充营养物质,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可适当静脉滴注营养制剂,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术后感染。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46083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6.png)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对骨科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进行分析。
方法:在于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50例,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前者采纳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纳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从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来看,对照组均不如试验组,t=32.254,7.548,16.254;P<0.01,有意义;从抗生素使用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来看,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8%、4% vs. 28%、22.67%],χ2=14.525,13.996;P<0.001,有意义。
结论:骨科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满意,能够对切口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可以采纳。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骨科;切口感染对于骨科患者来说,大部分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本身骨折患者创伤较为严重,手术时间较长,长时间的暴露以及无菌操作不规范均大大增加了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
一旦出现切口感染,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瘫痪[1]。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照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骨科患者中的效果,具体内容汇总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21年3月-2023年3月这期间,于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50例纳入观察对象,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中女性34例、男性41例;年龄25-71(45.12±6.05)岁;试验组中女性33例、男性42例;年龄27-70(45.04±6.13)岁;2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口头介绍疾病知识和手术方案等,告知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给予营养支持,对病情变化和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给予密切关注,术后安全转运至病房,并加强环境护理和病房巡视等;试验组采纳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2.1 术前指导术前对患者手术、备皮和消毒部位进行明确,指导患者进行无菌清洁洗漱,针对无法沐浴清洁的患者,则需要对手术区域的皮肤采用氯己定乙醇(浓度为2%)进行清洁,确保备皮彻底,但是注意不要造成皮肤损伤。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6281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e.png)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2-03-11T05:35:11.65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1期作者:陆青[导读]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陆青上海长征医院 200003【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以降低骨手术患者伤口感染率。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4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
比较两组术后伤口感染及愈合情况。
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伤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科手术室护理干预可降低骨科伤口感染发生率,改善伤口的愈合情况,利于减少炎症因子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科;护理干预;伤口感染骨科伤口感染是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问,增加医疗成本与经济负担,而且降低患者的治疗疗效,严重者可并发全身炎症性反应、败血症,甚至引起死亡。
大量数据表明,外科手术伤口发生感染率约占院内感染的50%,尤其是伤口感染,此种类型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是非感染患者的2倍。
此外,手术室是影响外科手术感染的重要因素,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手术效果及伤口感染情况。
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对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认知,加强伤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于减少外科伤口感染,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120例骨科各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伤口感染预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4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标准:(1)骨科无菌手术;(2)全麻;(3)择期手术;(4)无传染疾病及严重的基础性疾病。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f81901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9.png)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发布时间:2022-01-20T02:00:54.43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3期作者:唐岚[导读]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患者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方法:将近期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唐岚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人民医院四川内江 642450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患者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方法:将近期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术后切口感染情况。
结果:研究组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丙级愈合率及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预防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提升切口愈合效果,并获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引言手术治疗主要是对患者受伤或其他原因所致病症进行一定的重建和修复,在临床治疗中十分常见。
若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处理不谨慎或操作不得当,则会引发感染和诸多并发症[1]。
术后切口感染所致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进程等均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不仅影响医疗质量,还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7月-2021年3月骨科无菌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
研究组女40例,男40例;年龄16~82岁,平均(50.32±11.05)岁。
参照组女40例,男40例;年龄23~80岁,平均(52.44±11.55)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⑴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情检测、入院前宣教等。
⑵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①环境护理:按照无菌手术室要求对环境中物体表面、空气等严格把关消毒,术前0.5 h做好消毒处理,彻底清洁手术台,室温控制在22~26℃等。
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1dfd48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8.png)
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手术室内优质护理对骨科手术前后感染的预防效果,鉴于手术是治疗骨科疾病的一种常见方式,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体表面积,因此存在较高的骨科手术缺口感染风险。
因此,需要加强针对骨科手术后的感染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对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80名患者进行了方法研究,时间跨度为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进行分配。
将其平均划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参照组只需要实施常规的术前准备,而实验组则要给予术后有效护理措施。
将4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比较切口感染率和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在骨科气候感染工作中,手术护理具有重要的干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引言在骨科领域,手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治疗方法,其在骨科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及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很多新的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微创外科。
由于骨科手术的创伤严重且康复时间较长,因此手术后感染是一种常见且高风险的问题,需要充分准备和相关治疗。
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等原因容易造成伤口不愈合或出现切口感染情况。
为了最大限度地预防切口感染,无菌操作和抗生素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研究表明,一旦发生感染,手术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的风险。
一旦出现了伤口感染情况,则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机能以及心理状态,从而增加病人住院天数及经济负担。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加强对潜在感染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充分的康复和达到恰当的护理成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们对80位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研究。
为了进行对比研究,我们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划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均包含40名患者。
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效果-
![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6e1408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8.png)
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效果-发布时间:2021-11-25T14:35:40.96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月13期作者:陈丽萍[导读]陈丽萍(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四川凉山州615000)【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
对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进行针对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在本次探究中对照组患者存在9(18.0%)例切口感染的情况,并通过对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手术类型、手术时间以及手术部位都是导致切口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给予针对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其切口感染仅发生1例,感染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实施的常规手术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骨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多种因素均是产生切口感染的因素,经过临床护理干预的调整后(常规护理与手术室护理形成对比)其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能降低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骨科是临床上重要的科室之一,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有两种治疗方式即重建手术和修复手术[1]。
由于骨质损伤的特性决定了实施骨科手术具有一定难度,并且在手术的过程中人的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患者本身等均可能导致切口发生感染,影响到之后的康复[2]。
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导致骨科患者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因素很多如手术方式、患者自身免疫能力、手术器械的使用等,此外由于骨科手术是一种侵入治疗,因此对于创伤较为严重的患者,手术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创伤因此也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手术部位 骨科 手术部位 的差异 可能是引起 切 口感染 的原
回顾分析 260例接 受手术治 疗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情况 , 因之一 。例如手术部位 如果 处在 患者的头部 、脸部或躯干部分 ,这
尤其对 引起切 口感染 的各 因素进行分析 ,并对手术 室护理干预方 些位置 的血液循 环状况相对较好 ,因此手术后切 口愈合 的速率 比
I M口口E口N Nu口吕工Ns 现代护理
H 工 N A . I.-IE A L T 工 N 口 U 日 T 口 Y
手术室护理 干预 对骨科切 口感染 的预 防效 果研究
尹红 梅 河南省人 民医院手术室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切 13感染效果进行分析 ,总结骨科 切 15I手术护理干预方法 ,为提高骨科切 口手术治 疗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抽取某 医院 2012年 10月一2013年 1O月期 间 260例骨科手术患者治疗病例 ,探究分析其在入院手 术治疗期 间相关 资料 。发现 骨科 手术治疗后切 1:3感染患者 13例感染率为 5%。结果 研究 260例骨科手 术治疗患者病 例发 现 ,手术 期间采取较好手术室护理干预 的患者 234例 ,手术 室护理干预欠佳 的患者 26例 占整个抽取病 例的 10%,而 13例 切 13感染患者均是手术 干预欠佳 的患者。结论 骨科手术治疗期间 ,采取规范 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切 口感染 率 ,对手 术康复具有重要促 进作用 。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 ;骨科切 口;感染 ;预防 【中图分 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4(b)一005这些骨科手术治疗患者 中本科学历 26例 ,大 重要影 响。
专学历 52例 ,中学 143例 ,小学 33例 ,文盲 6例 ,其性别 和学历 3讨 论
相 比差异无显著性 ,无统计学意义 ( 0.05)。
3.1引起骨科手术切 口感染原 因分析
1.2方 法
1.1一般 资料
术部位影 响的仅有 2例 ,占整 个骨科手术治疗患者 的 0.76%,其
随机 抽取某 医 院 260例在 2012年 10月一2013年 10月期 余 4.24%由手术 室护理干 预不佳造 成 ,且 两者相 比差异性显 著
间进行骨科手术治的疗 患者 ,其 中男性 203例女性 57例 ,平均年 (P<0.05),因此可知手术 室护 理干预是否规范对骨科切 1:3感染 有
法 和结果进行探讨 。
较快 ,感染 的可能性较低 ;但是 如果手术 部位处在 患者的下肢 ,这
1.3手 术 准 备
些位置 出的血液循环较 为缓慢 ,不利于切 13的愈合 ,其感染机率
手术期 间为了避免其他 因素给骨科手术治疗造成干扰 ,手术 自然升高。在本文研究中出现 2例因手术部位不同引起切 121感 治疗前 给全部 患者进行彻底体检 ,全面把握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 染 ,占整个患者的 0.76%。
骨科手术种类较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手术类型为重建和修复 感染 的患者 247例 ,切 121出现感染患者 13例 ,感染率为 5%。可能
手术 ,例 如关节置换 手术 、脊 柱手术等 ,这类 骨科 手术有个共性 , 引起切 口感染的因素统计情况如表 1。
即手术期 间需 要使用植入材 料 ,因此 ,手术操作不慎极 易引起切
50 中国卫生产业
M口口El N Nu B工N 现代护理i
H 工 N A I--Im-A L T H 工 N口 U B 7-口 Y
整个手术治疗 患者中 占 1.16%
术过 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物品 ,同时避免来 回翻动患者 ;其次 ,控
口感染。因手术治疗引起的切 口感染 对医护人 员来讲不但处理较
表 1 13例手术切 口感染原因组成及 比例 (%)
为困难 ,而且患者可能 出现各种并发症 ,甚至 面I临截肢 的危险 ,增 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经研究分析引起切 口感染的因素来 一 因
自很多方面 ,其 中手术 室护理干预效果是其 中原 因之一 。本 文抽
取 了某医 院 260例 骨科 手术治疗 患者 相关资料及 时的掌握手术
室护理状况 ,并进 行了科学 、合理 的护理干预 ,从而显著 降低 了切 口感染率 。
说 明 :表中数据 中将手术 时间≥3h定 为手术时 间长 。
1资料 与方法
由表中数据 可知骨科手术切 121感染 患者 共 13例 ,其 中受手
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
感染机 率骨科手术治疗前 ,应 准确评估 患者病情 ,并按 照术前 皮
2结 果
肤消毒标准要求对手术区域彻底消毒 ,以避免 因消毒不 当引起 患
在选取 的 260例手术治疗患者 中,手术 治疗 后切 口处未 出现 者切 口感染 。本文研究中出现 3例由该因素造成的切 口感染 ,在
免疫情况 ;按 照相关规范要求对手术室进行全 面的消毒处理 ,保 3.1.2手术 空气质 量情况 骨科手术 治疗期 间空气质 量状况 与切
持手术室 的湿度 、温度等状况 满足手术实施要 求 ,同时检查并确 口感染存在密切 的联系 。本 文研 究 的 260例手术 治疗患者 手术 认手术所需的器械等。另外 ,医护人员进行详细 的讨论制定合理 前 ,医护人员利用 空气 净化机对空气 进行过滤 和净化处理 ,恒定
的手术方法 。 1.4材 料 处理
温湿度。本 文的 13例 手术 治疗 患者 切 13感染有 3例因手术室空 气湿度过高引起 。
用统计软件 SPSS 17.0软件处理收集来有关手术治疗 患者的 3.1-3术前皮肤消毒 术前皮肤 消毒质 量状况不 但影响骨科 手术
资料 ,计 数材料 采用 (%)表示 ,比较 时进 行 x 检验 ,P<O.05表 示 的正常实施 ,而且 还会 影响患者 切 13感染机 率 ,因此 为降低切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