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

一、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指标1、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1)参考值:mL2)临床意义:(1)可作为HBV携带者乙肝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2)评价拉美呋定的治疗效果(3)监测应用alpha-干扰素治疗病人的乙肝病毒复制(4)确定肝移植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剂量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测定:是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中和HBV。
(1)抗-HBs含量在0-10mIU/ml,表示不具有保护性,需要注射乙肝疫苗(3针:0-1-6方案)。
(2)抗-HBs含量在10-100mIU/ml,表示具有保护性,但较弱,需要乙肝疫苗强化注射(1针)。
(3)抗-HBs含量大于100mIU/ml,表示具有很强的保护性,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HBeAg增高说明病毒复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4、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抗-HBe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传染性。
抗HBe不是保护性抗体。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抗-HBc:不是中和抗体,有IgG和IgM两种形式。
IgM在早期出现,而IgG在恢复期出现,可持续多年或终身存在。
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的优点由于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再加上乙肝定性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导致不能及时发现乙肝的感染,也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对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也存在着被感染的威胁。
乙肝五项定量应用目前最先进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避免了假阴性和漏检的问题,而且准确,尤其对乙肝病人的疗效观察提供了依据,这是检验发展的趋势。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血清乙肝标志物(俗称两对半定性测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乙肝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定性检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及患者的要求。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成为可行,大大弥补了酶标(ELISA)定性检测的不足;同时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可与血清HBV DNA荧光测定相互补充,综合评价患者病情与药物疗效。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肝病毒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 1 年 6 第 1 耋I 02 月 6塞
1 2 O 3 一
文 章 编 号 :0 7 4 8 ( 0 2 0 — 1 2 —0 . 0— 2721)6 03 3 1
慢性 乙型肝 炎 病 毒感 染 者 乙肝 病 毒 大 蛋 白检 测 的 临床 意 义
.
●
王建华, 王卫国 马黎丽, , 王 传,:- 张红安 , 481 t 0, .
0 0 ), . 5 HBV— P a d HBV— L n DNA r ie tc r ea i n ( 一 0 5 , we e d r c o r lto r . 3 P< O 0 ) Th o i v a e o V- n . 5 . e p st e r t f HB LP a d HBV- i DNA i o if rsg i c n l n p t n swi h o i B i f c i n f l wi g d fe e tmo e o i ei mso e a i d d n td fe i n f a t i a i t t c r n c H V n e t o l n i r n d ff e fh p t- i y e h o o f v t — tsB ( i P> 0 0 ) Th o iie r t fH B LP wa i n f a t i h rt a h to r S Ag ( . 5 . e p st a e o V- ssg i c n l h g e h n t a fP e 1 v i y P< O O ) Th e e f . 1 . elv l o
Ke r s: p tts vr s;a g r t i D N A ;e ia i n y wo d he a ii iu lr e p o en; r plc to
乙肝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

乙肝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乙肝病毒的感染。
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急性和慢性肝炎,甚至引发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乙肝检查项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乙肝检查项目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评估个体的乙肝感染状态和病毒复制情况。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性指标,阳性结果表示个体目前正在感染乙肝病毒或者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表面抗体(HBsAb)是乙肝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阳性结果表示个体已经患有乙肝病毒感染,或者是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
乙肝e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阳性结果表示乙肝病毒正在活跃复制。
乙肝e抗体(HBeAb)是乙肝病毒复制减弱或停止后产生的抗体,阳性结果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已经减弱或停止。
乙肝核心抗体(HBcAb)是乙肝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阳性结果表示个体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通过乙肝检查项目的结果,医生可以判断个体的乙肝感染状态和病毒复制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急性乙肝感染者,及时的治疗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对于慢性乙肝感染者,监测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和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疾病进展和预测预后,从而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时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防止乙肝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此外,乙肝检查项目在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病毒筛查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乙肝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接种可以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
乙肝病毒筛查可以及早发现乙肝病毒感染者,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病毒传播。
总之,乙肝检查项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评估乙肝感染状态和病毒复制情况,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传播,减轻病情,提高预后。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肝炎疾病。
乙肝五项检查是评估乙肝感染的重要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anti-HBe)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
下面是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的详细介绍。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蛋白,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HBV感染。
HBsAg阳性长时间持续存在,可能代表慢性乙肝感染。
慢性乙肝患者是传播病毒的重要源头,因此,HBsAg阳性的个体应采取控制传播的措施,并接受定期随访和治疗。
2. 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表面抗体是针对HBV表面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
在经过乙肝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后,体内会产生anti-HBs抗体,能够中和HBV,使其无法感染正常细胞。
因此,anti-HBs阳性表示免疫保护,对乙肝病毒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
3.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原是乙肝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溶性抗原。
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病毒大量复制,传播风险较高。
HBeAg阳性通常与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慢性乙肝患者如果HBeAg阳性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则可能表示病情活动。
当HBeAg转为阴性,anti-HBe抗体转阳性时,通常指示乙肝病毒复制逐渐减少,病情趋于稳定。
4. 乙肝e抗体(anti-HBe):乙肝e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e抗原的抗体。
其阳性结果通常表示HBV 复制逐渐减少,慢性乙肝病情趋于缓解或病毒清除。
在慢性乙肝患者中,anti-HBe抗体的出现常常伴随着HBeAg和HBV DNA水平的下降,代表感染康复的一个重要指标。
5. 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乙肝核心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通常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慢性乙肝患者检测血清转铁蛋白、铜蓝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慢性乙肝患者检测血清转铁蛋白、铜蓝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陈满红【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血清转铁蛋白和铜蓝蛋白的临床价值,为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0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另选取同期接受身体检查的健康者1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转铁蛋白、铜蓝蛋白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的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中型组和轻型组患者间检测值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和铜蓝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健康者,可以将其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准,此外上述两项检测指标会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而改变,可以将其作为病情分级和临床疗效的判定指标.【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3(013)009【总页数】2页(P80-81)【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转铁蛋白;铜蓝蛋白;临床价值【作者】陈满红【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景德镇3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乙型肝炎属于临床常见肝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
由于该病的前期诊断与分级存在一定难度,致使不少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逐步发展为重型乙型肝炎,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质量[2]。
对此,如何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随着临床检验水平的不断发展,有关学者提出可以通过检测血清转铁蛋白(TRF)和铜蓝蛋白(CP)的水平对该病进行诊断与分级[3]。
因此本文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者各130例,通过检测转铁蛋白和铜蓝蛋白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0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48例,年龄31~77岁,平均(48.5±11.6)岁。
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的应用及临床意义评估

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的应用及临床意义评估摘要】目的:探究对乙肝患者采用乙肝五项检验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乙肝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检测方式对患者乙肝五项标志物进行检测,五项标志物分别为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分析结果,讨论乙肝五项检验结果的临床应用意义。
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50例患者的检测结果中,都有不同的阳性指标,而检测结果中阳性率最高的指标为HBsAg,占46(92.00%);其次为抗-HBc,阳性率为42(84.00%)。
结论:乙肝五项检验是乙肝患者的进行检验的重要标志指标,对乙肝五项检验以及乙肝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能够检出患者的病情,从而为临床医疗人员提供可靠的治疗理论支持,具有较高的检验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乙肝;乙肝五项检验;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236-01乙型肝炎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对肝脏进行感染从而引起的肝脏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如果乙型肝炎病毒对患者进行长期感染而得不到救治,患者有可能出现肝硬化、肝癌的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1]。
就目前来说,临床医学上通常采用抗病毒治疗的方式治疗乙型肝炎。
通过抗病毒抑制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发生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2]。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乙肝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乙肝患者采用乙肝五项检验的应用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乙肝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确诊为慢性肝炎。
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23名,女性患者27名,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2.4±6.2)岁。
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是指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进行的一系列血清学检测,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下将分别介绍乙肝五项定量检查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1.HBsAg(乙肝表面抗原):正常值:阴性(<0.05IU/mL)临床意义:HBsAg阳性表示患者已被乙肝病毒感染,并可能成为慢性乙肝病患者。
HBsAg的持续阳性可以表示慢性乙肝病的存在,并且与乙肝病毒的复制有关。
这也是乙肝感染的关键指标之一2.HBsAb(乙肝表面抗体):正常值:阳性(>10IU/mL)临床意义:HBsAb阳性表示患者已经产生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可以被称为乙肝病毒的康复者或已进行过乙肝疫苗接种。
持续高水平的HBsAb可有效阻止乙肝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3.HBeAg(乙肝e抗原):正常值:阴性(<0.1S/CO)临床意义:HBeAg阳性表示乙肝病毒正在进行复制,并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HBeAg的持续阳性可能预示着慢性乙肝病的存在,并且与乙肝病毒的传播效率相关。
如果HBeAg转为阳性,可能表示患者已从慢性感染状态过渡到慢性乙肝病的活动期。
4.HBeAb(乙肝e抗体):正常值:阳性(>1.0S/CO)临床意义:HBeAb阳性表示患者对乙肝病毒已经产生了免疫反应,并且很可能已从活动期过渡到非活动期。
持续高水平的HBeAb可表示乙肝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已得到有效控制。
5.HBcAb(乙肝内核抗体):正常值:阳性(>0.9S/CO)临床意义:HBcAb阳性意味着患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无法准确判断感染时机和感染状态。
HBcAb的检测结果需要结合其他乙肝五项指标来进行综合判断,对于了解病人的感染史和乙肝病毒的传播情况有一定的帮助。
总的来说,乙肝五项定量检查可以提供乙肝病毒感染的全面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感染状态、病毒复制情况和疾病严重程度。
乙型肝炎的实验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8 Piccinino F, Sagnelli E, Pasquale G, Giusti G.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percutaneous liver biopsy. A multicentre retrospective study on 68,276 biopsies. J Hepatol 1986;2:165-173
9 Zakaria N, Knisely A, Portmann B, Mieli-Vergani G, Wendon J, Arya R, Devlin J. Acute sickle cell hepatopathy represents a potential contraindication for percutaneous liver biopsy. Blood 2003;101:101-103
聂青和.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777
抗 -HBs 为 HBV 抗体系统中唯一的中和抗体 对 HBV 有保护性免疫作用 主要见于乙肝恢复期 痊愈 期或疫苗接种后 慢性乙肝患者抗 -HBs 出现后仍可有 HBV 复制 但通常在 1 内 HBV-DNA 滴度逐渐下降 至消失 HBsAg 和抗 -HBs 通常不同时存在 但当 a 决 定簇变异时 HBV 能逃避抗 -HBs 的中和并表达变异株 的 HBsAg 出现 HBsAg 和抗 -HBs 的共存现象[4] 此 外,临床上也会遇到抗 -HBs(+)而 HBsAg(-),但病情仍继续发 展的情况 也是由于 a 决定簇变异所致 需引起注意[5] 1.1.2 HBeAg 和抗 -HBe HBeAg 是 C 区编码的核壳蛋白 的分泌型 由前 C 蛋白在肝细胞内转移过程中 经氨基 端与羧基端分别去除 19 和 33 个氨基酸的修饰加工 分 泌到肝细胞表面和血液中形成 HBeAg[6] HBeAg 是临床 上简便实用的判定HBV复制的血清标志物 HBeAg存在于 HBV感染早期 如持续存在常提示慢性化 在慢性HBV相 关肝病中 HBeAg 的存在多伴有病变活动和 ALT 波动 抗 -HBe 阳性常提示 HBV 复制减少或停止 病变趋 向稳定 但其并非保护性抗体 血清 HBeAg/ 抗 -HBe 转换被认为是 HBV 感染过程的转折点 即由免疫耐受 转为免疫激活 HBV 由复制活跃转为相对静止 但当 出现 HBV 前 C 区和 C 区基因突变时 HBeAg 不能表达, 此时尽管 HBeAg(-) 仍有 HBV-DNA 复制[7] 且可能 使其致病力增强 这就是临床上常见到的 HBeAg(-) 抗 -HBe(+)患者仍有高滴度 HBV-DNA 存在的原因 1.1.3 HBcAg 和抗 -HBc HBcAg 为 HBV 的核壳蛋白 并不能直接在血清中检出 通常用去垢剂除去血清中 Dane 颗粒外壳或将 HBcAg与抗 -HBc 免疫复合物离解时 才能测到[8] 其存在也是 HBV 复制的标志之一 但并 不列为常规检测项目 不在乙肝五项检测项目之中 抗 -HBc 为 HBV 的另一种非保护抗体 与抗 -HBs 相比 其产生更早,滴度更高 且存在更久 高滴度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
与抗 的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 较强的传染性。消失而抗产生 称为血清转换。抗阳转后,病毒复制 多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降低。长期抗 阳性者并不代表病毒复制停止或无传 染性,研究显示~仍可检测到 ,部分可能由于前区基因变异,导
致不能形成。
★ 是重要的免疫耐受因子,大 部分情
况下其存在表示患者处于高 感染低 应答期。
肝纤维化指标 一些检测项目已在临床上应用
,如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 连蛋白、透明质酸、脯氨酰羟化酶 等,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参考 价值,但缺乏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 型超声波有助于鉴别阻塞性黄疸、
脂肪肝及肝内占位性病变。对肝硬化有 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反映肝脏表面变 化,门静脉、脑静脉直径,脾脏大小, 胆囊异常变化,腹水等。彩色超声波尚 未可观察到血流速度。在重性肝炎中可 动态观察肝脏大小变化等,的应用价值 基本同型超声波,但其有损伤性和价值 昂贵,如应用增强剂,可加重病情。
合成减少,甚至难以检出。
阴性抗阳性, 阳性感染
★ 水平一般较低。 ★ 以上由于位突变引起。
★ 多发生于型。
与抗共存
★ 血清转换过程中。 ★ 检测敏感性提高。 ★ 野生株与变异株同时存在。
乙型肝炎
与抗 阳性表示血清中存在颗粒, 处于复制状态,有传染性。抗 是 感染后较早出现的抗体,绝大多数出现
在 发病第一周,多数在个月内消失。高滴
大家好
1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李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年月
血清酶检测
⑴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 ):是目前临床 上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标。急性肝炎 时明显升高,黄疸出现后开始下降;慢性肝 炎和肝硬化时轻度或中度升高或反复异常; 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 升高的酶、胆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大量坏 死。
乙肝的常规检查及意义?

1.1 两对半检查目前,乙型肝炎标志物包括了很多项指标,各项指标的意义又错综复杂,难以搞清;这些指标组合成许多的阳性模式,常使病人感到困惑。
这里介绍一种简便方法,将化验单对照一下下面的简表,就能知道化验单的临床意义:(1) HBsAg+ 慢性表面抗原携带;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潜伏期后期(2) HBsAg+HBeAg+ 急性乙肝早期,传染性强(3) HBsAg+HBeAg+HBcAb+急慢性乙肝,传染性强(4) HBsAg+HBcAb+急慢性乙肝,具传染性(5) HBsAg+HBeAb+HBcAb+ 急慢性乙肝,传染性弱(6) HBcAb+ 乙肝核心抗体隐性携带,有乙肝既往感染史(7) HBeAb+HBcAb+ 急性乙肝恢复期或既往有感染史(8) HBsAb+HBeAb+HBcAb+ 乙肝恢复期,具备免疫力(9) HBsAb+ 接种疫苗,乙肝恢复,具备免疫力(10) HBsAg+HBeAb+ 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11) HBsAg+HBeAg+HBeAb+HBcAb+ 急性乙肝趋于恢复;慢性表面抗原携带(12) HBsAg+HBeAb+ 乙肝感染后已恢复1.2 转氨酶检查血清转氨酶检查是肝炎病人非常敏感的指标。
通常检查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俗称谷丙转氨酶,简称ALT,以前称GPT)与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俗称谷草转氨酶,简称AST,以前称GOT)。
转氨酶越高一般反映肝细胞受损的程度越严重,并从某种程度上提示病情的轻重和愈后。
一般来说,在肝炎的潜伏期末,酶活力就已开始升高,往往是最早出现异常的肝功能指标。
在病程发展到严重时,酶活力也达到高峰,且ALT值、AST值常常明显升高。
尤其是急性黄疸型肝炎时,ALT升高更为明显。
有人比较了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内36种酶,认为ALT最为灵敏,最有诊断价值。
当病情好转时,血清转氨酶活力也随之下降。
乙型肝炎病人血清转氨酶活力下降相对较缓慢。
因此,转氨酶的升高一般可反映肝细胞受损害的程度。
乙肝病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PTppt

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HBeAg 是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指标,其阴转表示病毒复制降低,传染 性下降。 在潜伏期与HBsAg同时活在其出现后数天就可在血清中检出。 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0周,如超过提示感染感染转为慢性。 HBeAb 出现于HBeAg阴转后。 其出现比HBsAb晚但消失早。
步骤:1.50ul病人血清+50ul酶 2.37℃孵育30分钟,洗板
3.加显色剂A,B
4.37℃孵育30分钟,洗板 5.加终止剂,10分钟内比色
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HBsAg
HBsAg是HBV感染后第一个出现的血清标志物。 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
HBsAb 急性恢复期可检出,一般在HBsAg从血清消失后发生HBsAb阳 转 是乙肝痊愈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疫苗免疫成功的标志。
+
-
+
-
-
-
-
谢 谢
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HBcIgM 是HBsAg消失到HBsAb出现间隔这段核心窗口期唯一能检出的血清学标 志物。 常为急性HBV的感染指标。 HBcIgG 常见于急性感染恢复期和慢性持续性感染期。
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
HBsA HBsAg b
+ -
HBeA g
+
HBeA b
-
Hbcab
临床意义
试剂:科华 仪器:洗板机,恒温孵育箱,酶标仪 原理:将抗体(抗原)包被在固相表面后,按不同步骤 加入待测抗原(抗体)和酶标抗体(抗原).充分反应后 洗涤,使固相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 离,洗去游离的酶标抗体(抗原),最后加入底物,根据 酶对底物催化的显色反应程度,而对标本中的抗原 (抗体)进行定性或者定量.
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两对半金乳胶ICA检测原理
• 原理同ELISA,HBeAb、HBcAb质控 区包被的分别为HBeAb、HBcAb抗体, HBsAg、HBsAb、HBeAg质控区包被 的为第一物质的抗体。质控是为了判断 层析是否正常,内控标准。
标记免疫技术
实验六
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ELISA和ICA的比较
一、目的要求
1. 熟练掌握免疫酶标记技术。 2. 掌握乳胶标记技术。 3. 掌握乙肝两对半ELISA和ICA检测的原 理和实验方法。 4. 掌握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临床意义。 5. 比较ELISA和ICA的优缺点。
乙肝相关知识
发光免疫分析(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LIA):发光物作标记。
酶免疫技术
1.原理:以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作为主要试 剂,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酶高效催化反 应的专一性相结合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酶结 合物既保留抗体(或抗原)的免疫学活性,又 保留酶对底物的催化活性。
2.特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试剂 稳定、方法简便易行
– 其中HBsAg和抗HBs是病毒的外膜蛋白和相应 抗体。e抗原和e抗体是病毒的核壳分泌蛋白和 相应抗体。HbcAg和抗HBc是病毒的核壳结构 蛋白和相应抗体,但HBcAg在血液中一般检测 不到。 3. HBV-DNA:PCR 4. 肝活检:肝穿刺,确诊肝炎类型的金指标。
•
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为HBeAg、HBV-DNA, 此二项阳性者传染性强。
3)HBeAg:双抗体夹心法 ——正比 单克隆HBeAb-HBeAg-多克隆HBeAb-HRP 4)HBeAb:竞争抑制法 ——反比 多克隆HBeAb-HBeAg-HBeAb-HRP \ HBeAb(标本) 5)HBcAb:竞争抑制法 HBcAg-HBcAb-HRP \ HBcAb(标本) ——反比
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

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对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并分析其结果。
方法以我院2020年2月至12月来院体检的95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检验并统计检验结果。
结果在乙肝五项检验指标中,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 -HBs)、核心抗体(抗-HBc)、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阳性率分别为:93.68%、18.95%、33.68%、16.84%、76.84%。
其中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抗-HBc、抗-HBe、抗 -HBs,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乙肝五项检验对筛查和临床诊断乙型肝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广泛应用于乙肝日常的诊断和筛查中。
【关键词】乙肝;乙肝五项检验;临床意义前言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任何年龄段都可能患病。
乙肝病毒可通过病人的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进行传播,临床症状主要以厌油腻、疲乏、厌食为主,部分患者病情加重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对乙肝患者而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进行筛查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在日常各项体检中,引入乙肝五项检验不仅能够及时筛查出乙肝病毒感染者,防止乙肝病毒大规模感染的发生,对乙肝病毒高危人群的预防接种也具有促进和提示作用。
本文主要就乙肝五项检验的临床意义和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来院体检的95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例,女性45例,患者年龄为3岁-65岁,平均年龄32.28±2.95岁;3-17岁未成年患者17例,18-65岁成年患者78例。
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七岁以下未成年患者由家属代签),本次研究已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审核并批准。
1.2方法参与研究的患者均需要空腹取静脉血4-5ml(空腹须保持八小时以上),分离出血样中的血清冷冻待检。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 B V c c c D N A 检测的临床意义作者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 B V c c c D N A 检测的临床意义作者:编辑时间:2013-01-29 10:42 点击:57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 B V c c c D N A 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cccDNA与现有血清学指标(AST、ALT、TBIL、HBeAg、HBV DNA)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309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58例,采用Roche C6000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eAg;日立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TBI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HBV cccDNA载量。
结果血清HBV cccDNA与HBV DNA有很好的相关性(r=0.880,P=0.000)。
HBeAg阳性组HBV cccDNA阳性的比例为67.6%,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37.5%(χ2=5.170,P=0.023)。
血清HBV cccDNA与肝组织炎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χ2=4.819,P=0.028)。
结论血清HBV cccDNA定量检测是评价HBV复制情况和肝细胞损伤程度的较为可靠的指标。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DNA;乙肝e抗原;谷丙转氨酶目前慢性乙肝的实验室检查常采用免疫学指标HBeAg、HBV DNA反映病毒复制情况,其特异性好但灵敏度相对较低;采用生化指标ALT、AST、TBIL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其灵敏度好但特异性相对较差。
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是HBV基因组复制中间体mRNA和前基因组RNA的模板,可长期存在于细胞核中,是HBV持续染的关键,也是乙肝慢性化的主要原因[1-2]。
当肝细胞变性坏死时,肝细胞核内的cccDNA可释放入血。
有研究表明血清cccDNA与肝内cccDNA有非常好的相关性[3],且血清cccDNA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
本文通过对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cccDNA与现有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其在慢性乙肝患者病毒复制和肝细胞损伤评价中的意义。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C 4F 胞 DC细
【 关键 词 】 慢 性 乙 型 肝炎 ; D 叮 细 胞 ; 亡 蛋 白 C 4 凋
乙 型肝炎 是一 种免 疫相 关 性疾 病 . B H V感染 机
置 3 m n后 .上 流式 细胞 仪 .分析 每管 10 0个 细 0 i 00 胞 .小 鼠抗 人 单克 隆 IG 一 I C作 为 阴性 对 照管 . g 1 FT 得 出 Fs aL和 B l2蛋 白表 达 的百分率 c一 1 统计 学处 理 . 4
后用 P S洗 涤并 调 整 至 1 16 .分 别加 入 F s — B x 0 m1 / aL FT / D 一 E和 B l2 FT /D 一 E两组 单抗 . ICC 4 P c一 一 I CC 4 P 放
作 者单 位 : 1 0 5 广 东省 梅 州 市 1 嘉 应 学 院 医 学 院 生 理 生 54 1 、 化 教研 室 : 、 圳 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输 血 科 2深 作 者简介 : 金文 , 士 , 管检验 师 , 黄 硕 主 主要 从 事 临床 医 学 检 验 与教 学 工 作 。
全 部数据 均 经 S S .2统计 学 软件 分析 .计 算 A 82 各 组均 数 和标 准差 . 用 ± s表示 . 间差异 用 t 组 检验
分析
2 结 果
蛋 白表 达 情况 , 讨慢 性 乙肝 患者 细胞 免 疫 功 能状 探 态. 分析 它们在 慢性 H V 发病 中 的临床 意义 B 1 资料 与方法 11 病 例资 料 .
维普资讯
实 验 与 检 验 医学
20 0 8年 6 月 第 2 6卷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及临床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及临床意义
王荷;苗京亚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04(018)023
【摘要】[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的生命质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有效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F-36量表对240例CHB病人及240例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正常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对CHB病人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结果]CHB病人组SF-36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心理职能评分降低最为显著.男女病人在生理机能及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城市病人的生理职能评分明显低于农村病人,年龄大小、病史长短、有无肝硬化对病人的生命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理健康方面.[结论]CHB病人的生命质量低于一般人群,护士应对不同的病人群体实施重点不同的健康教育.
【总页数】3页(P2107-2109)
【作者】王荷;苗京亚
【作者单位】23003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医院;23003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汉族和维吾尔族慢性心力衰竭C期病人自我护理行为及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 [J], 刘辉;杨丽萍
2.大肠癌病人术前生命质量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J], 陈艳;王维利;苏茜;张伟;魏曾曾
3.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性肝硬化病人生命质量的研究 [J], 贺远龙;刘斌
4.汉族和维吾尔族慢性心力衰竭C期病人自我护理行为及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 [J], 刘辉;杨丽萍
5.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及临床意义 [J], 王荷; 苗京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BV现症感染吗?
为什么血清HBsAg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
★ 检测试剂不够敏感。
Abbott试剂盒由ad亚型抗体和抗原制备,
对ay亚型的灵敏度较低。
★ S基因变异(抗原性发生改变)。
★ X基因变异(转录受抑制)。
★ 重叠HCV感染(干扰HBsAg合成)。
HBsAg抗原性
aa124-147 HBsAg共同决定簇“a” aa122 确定HBsAg亚型d/y, 赖氨酸/精氨酸 aa160 确定HBsAg亚型w/r, 赖氨酸/精氨酸
HBsAg
★常用ELISA法检测。 ★目前HBsAg诊断试剂质量较高, 灵敏度可达0.2ng/L。从全国 室间质控评价结果显示,阳 性标本检出率达到或超过98%。 ★ HBsAg滴度越高,HBeAg、 HBV DNA阳性的可能性越大。 ★ 血液与肝组织的HBsAg含量并不完 全相关
HBsAg阳性就可诊断
能导致HBsAg阴性的S区变异
★ aa124 半胱氨酸 ★ aa129 谷氨酸
酪氨酸 天冬氨酸
★ aa131 苏氨酸
★ aa131 蛋氨酸 ★ 前S1/S2部分缺失
天冬氨酸
苏氨酸
★ aa122-124 插入氨基酸
如何诊断血清HBsAg阴性的HBV感染?
★ 提高检测敏感性
★ 采用针对变异抗原的检测试剂 ★ HBV DNA的检测
★ 组织中标志物的检测
提高检测HBsAg敏感性方法
Aoki基于电子旋转共振技术的 HBsAg EIA方法,检测HBsAg中稳定 的氮氧基因。在30例HBsAg阴性样 本中,检出11例阳性。
抗HBs阳性就万无一失了吗?
低滴度应注意假阳性 单一抗HBs阳性HBV DNA检出率0-11.8%: ★ 先后感染了不同的HBV亚型
抗HBc阴性的HBV感染 ★ 免疫耐受。 ★ 检测试剂原因,目前试剂准确性
约85%。 ★ C区突变。
检测HBV-M水平有无意义? ★ HBsAg水平与HBeAg及HBV DNA 。 ★ 抗HBs水平与是否注射疫苗。 ★ HBeAg水平与HBV DNA。 与抗病毒治疗。
★ 抗HBc水平与现症感染。
HBeAg
★ 是重要的免疫耐受因子,大部分情 况下其存在表示患者处于高感染低 应答期。 ★ HBeAg与HBV DNA有良好的相关 性。 ★ 阳性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检出率90%左右。
HBeAg水平与HBV DNA的关系
★ HBeAg >134PEIU/L, HBV DNA 6.93±1.03e。 ★ HBeAg 0.28~134PEIU/L, HBV DNA 5.58±1.84e 。
1 病原学检查
HBV
基 因 及 编 码 蛋 白
乙型肝炎
HBsAg与抗HBs
HBsAg 在感染 HBV 两周后即可阳性。
只要 HBsAg 阳性就可诊断 HBV 感染,阴 性则不能排除HBV感染。 抗HBs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 HBV有免疫力。低滴度应注意假阳性。
乙型肝炎
HBsAg与抗HBs
HBV感染后可出现HBsAg和抗HBs同时阴性, 即所谓窗口期,此时HBsAg已消失,抗HBs仍 未产生,少部分病例始终不产生抗HBs。 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可出现在HBV感染 恢复期,此时HBsAg未消失,抗HBs已产生; 另一情形是S基因区发生变异,野生株抗HBs 不能将其清除;或抗HBs阳性者感染了免疫逃 避株
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 DNA 阳性HBV感染 ★ HBV DNA水平一般较低。 ★ 90%以上由于nt1896位突变引起。 ★ 多发生于D型HBV。
HBeAg与抗HBe共存 ★ 血清转换过程中。
★ 检测敏感性提高。
★ 野生株与变异株同时存在。
乙型肝炎
HBcAg与抗HBc HBcAg阳性表示血清中存在Dane颗粒, HBV处于复制状态,有传染性。抗HBc IgM是 HBV感染后较早出现的抗体,绝大多数出现在 发病第一周,多数在6个月内消失。高滴度的 抗HBc IgM对诊断急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乙型肝 炎急性发作有帮助。单一抗HBc IgG阳性者可 以是过去感染,因其可长期存在;亦可以是 低水平感染,特别是高滴度者。
基因变异导致HBsAg与抗HBs共存
★ aa126 苏氨酸
★ aa141 赖氨酸 ★ aa145 甘氨酸
丝、异亮氨酸
谷氨酸 精氨酸
★ 前S1 nt3025-3154缺失
乙型肝炎
HBeAg与抗HBe HBeAg的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 较强的传染性。HBeAg消失而抗HBe产生 称为血清转换。抗HBe阳转后,病毒复制 多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降低。长期抗 HBe阳性者并不代表病毒复制停止或无传 染性,研究显示20%~50%仍可检测到HBV DNA,部分可能由于前C区基因变异,导 致不能形成HBeAg。
血液中HBV-M水平是否与肝组织中 HBV-M水平成正比关系?
乙型肝炎
HBV DNA 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HBV DNA 定量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 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HBV DNA检测方 面,还有前C区变异、S区变异和多聚酶基因 YMDD变异等检测。
★ S基因变异
★ X基因变异
抗HBs阳性HBV DNA阴性 并不排除肝细胞内HBV的存在
HBsAg与抗HBs共存
★ 可出现在HBV感染的恢复期,此时 HBsAg未消失,抗HBs已产生,大部 分归功于检测敏感性的提高。 ★ S基因发生变异,野生株抗HBs不能将 其清除; ★ 抗HBs阳性者感染了不同亚型HBV或 免疫逃避株。
HBeAg阴性/抗HBe阳性,
HBV DNA阳性HBV感染是否 均由前C区变异导致?
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 DNA阳性
★ 基因变异 ★ HBV低水平复制 ★ 重叠HCV感染。
基因变异导致HBeAg阴性/抗HBe阳性, HBV DNA阳性HBV感染 ★前C区1896位G A,形成终止密码, HBeAg合成终止。 ★前C区缺失或插入变异,改变HBeAg 的抗原性,常规试剂检测阴性。 ★ C 区变异,导致 HBeAg 的抗原性改变。 ★C基因启动子点突变或起始密码点突变。 ★X区变异使mRNA转录受抑制,导致 HBeAg合成减少,甚至难以检出。